CFI.CN 中财网

多会所频频收到罚单拷问审计业务备案制

时间:2025年08月28日 14:50:43 中财网
  
  据不完全统计,步入2025年以来,已经有38家会计师事务所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累计达到146张。值得注意的是,38家会所中有多家多次收到罚单,且有4家会所收到的罚单均在10张以上,确实令人匪夷所思。多家会所频频收到罚单,既是其违规的体现,也拷问上市公司审计工作所实行的备案制。

  会所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既包括监管函、警示函、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等不痛不痒的监管措施,也包括罚款。像今年8月15日收到罚单的X会计师事务所年内前后9次被监管部门点名,累计罚没款就达到1400万元。

  客观上,X会所在执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监管部门调查认定,X会所在深市主板公司海联金汇202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存在五项违规行为,主要表现为五个“不到位”,即关键审计事项审计应对程序执行不到位;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相关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对收入、存货、成本等执行的相关审计程序不到位;函证程序执行不到位;项目质量复核程序执行不到位等。也正是由于在审计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到位”,导致其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最终领取罚单,这显然也是其咎由自取的结果。

  实际上,会所审计工件中出现诸多的“不到位”、“程序存在缺陷”或“程序存在不足”等问题,既是其出具年度审计报告存在重大遗漏、虚假记载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其领取罚单的主要因素。

  近些年来,随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的增多,提供服务的审计机构也跟着“遭殃”。每一家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背后,几乎都有一家不称职的审计机构。这也成为资本市场一道刺眼的风景。

  对于会所等审计机构而言。必须具备职业胜任能力与职业操守,以及勤勉尽责的执业态度。其中任何一项的缺失,都可能会对审计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缺失职业操守自不必说。如果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同穿一条“裤子”,睁只眼闭只眼,甚至直接参与实施财务造假行为等,其出具的审计报告当然是很难过关的。如果审计机构在执业过程中不勤勉尽责,那么就可能出现诸多的“不到位”现象,出具的审计报告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审计机构职业胜任能力不足,既有可能出现“程序存在缺陷”或“程序存在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更有可能无法发现可能存在的诸如财务造假、包装粉饰等方面的问题。最终的结果,无疑也会传导至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中。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半年报、年报等定期报告的审计机构,其执业的要求其实并不低。也正因为如此,此前,对于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审计机构,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的。即必须在获得证监会认可的资质后,才可从事包括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在内的审计业务,否则将属于违规行为。

  但在放松管制的大背景下,随着新版《证券法》的实施,像从事审计业务等证券服务业务,也从此前的“资质制”变成了“备案制”。即此前不能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会所,在证监会备案后,也可开展审计业务了。

  如此,必然会造成上市公司审计机构鱼龙混杂的局面。某些此前因能力不足且不具备资质的会所,也能从上市公司审计等业务中分杯羹。也由此在上市公司审计业务中,产生了诸如不当竞争、频繁更换审计机构等问题。

  个人以为,基于会所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对会所的监管迫在眉睫。特别是,对于频频领取罚单的会所,有必要保持重点监控。“备案制”无法解决“资质制”所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强化监管来弥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