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N 中财网

广联航空:300900广联航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2

时间:2025年09月03日 01:45:40 中财网
原标题:广联航空:300900广联航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2

证券代码:300900 证券简称:广联航空
债券代码:123182 债券简称:广联转债
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10

投资者关系 活动类别?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现场参观 其他(电话会议)
参与单位名称及 人员姓名1、招商证券:王超、战泳壮、王逸卿、廖世刚、孙行健 2、华商基金:徐乔威 3、君牛基金:谢茜如 4、个人投资者:杜达改
时间2025年9月2日
地点上海
上市公司接待 人员姓名董事会秘书:毕恒恬先生 证券事务专员:刘金昊女士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一、介绍会议基本情况 刘金昊女士对公司基本情况进行介绍。 二、交流互动环节 交流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请问公司 2025年上半年整体经营业绩如何?核心战略 方向是什么?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营质 量持续优化。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26.64%;归母 净利润5,584万元,同比增长36.97%,研发投入3,359万元,
 持续加码技术创新。 公司紧密围绕国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要 求,聚焦“海-陆-空-天”全空间装备体系布局,以航空工装、航 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为双轮驱动,推动业务向高附加值 领域倾斜,同时在海洋领域、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拓展,构建 多元化发展格局。 2、公司 2025年新增的海域业务具体涵盖哪些领域?目前 竞争优势如何?研发资源的倾斜方向将如何规划? 答:海域业务是公司2025年重点拓展的新兴方向,聚焦无 人船、无人潜航器等前沿领域,通过轻量化设计探索复合材料 在船体结构、上层建筑的创新应用,当前已形成水面与水下舰 艇结构件的研发制造能力。 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源于“跨领域技术迁移+全链条能力构 建”的双重壁垒,通过将航空航天领域积淀的复合材料技术、精 密制造工艺与系统集成经验,创新性迁移至海洋装备领域,实 现船体结构轻量化与性能跃升,构建“工艺设计-工装研发-零件 试制-整体装配-检测验证”的全链条交付能力,解决传统金属船 体耐蚀性差、能耗高的痛点,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缩短 产品研发与交付周期。同时,通过与国内船舶领域权威院校共 建联合创新中心,持续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将技术优势 转化为产品竞争力,进而构筑市场竞争力。 公司将以“战略需求为基、市场潜力为翼”拓展场景边界, 重点聚焦复合材料在船体结构的创新应用,突破轻量化、高耐 蚀、抗极端海洋环境的材料工艺瓶颈,研发投入将随业务进阶 逐步提升,以持续的技术迭代筑牢行业领先地位,助力国家海 洋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3、领导,请问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有哪些布局?未来增长 潜力如何?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依托在航空航天领域长期沉淀的 精密制造技术、一体化研发设计能力及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
 持续推进产业布局深化与资源整合,聚焦商业航天产业链关键 环节,在运载火箭结构部件、航天器配套组件等领域开展技术 攻关与产品研发,将商业航天纳入战略发展核心版图,已构建 起覆盖设计、生产、检测的一体化业务能力,形成与商业航天 产业快速发展相适配的服务体系。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核心 技术优势,优化业务结构,积极把握产业发展红利,力争实现 经营规模与盈利水平的协同提升,为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注入动力。 4、董秘您好,过去四年公司营收保持增长态势但毛利率有 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利润端能否改善? 答:通过深耕航空航天领域与拓展市场边界,持续完善产 品服务矩阵、强化客户合作粘性,公司积极顺应行业发展机遇, 获取相应订单,营业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毛利率呈现阶段性 调整,主要系行业竞争格局动态演变、新业务板块前期研发与 产能建设投入增加等因素综合作用,属于公司规模产能爬坡期 的阶段性特征。 未来,随着公司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提升、高附加值产 品占比持续优化,叠加精细化成本管控体系的深化落地,依托 航空航天产业长期发展红利,公司盈利水平有望逐步改善,为 全体股东创造更具可持续性的价值回报。 5、毕总,请您回答一下,公司在智能工厂建设、绿色生产 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国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产 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导向,也是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遵循。公 司依托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积淀,践行可持续发 展理念,持续引入数字化管控系统、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智能检 测技术,推动生产全流程的数据贯通与高效协同,提升生产效 率、产品精度稳定性及柔性制造能力,同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 推广节能装备与环保型原材料应用、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及污染 物排放管控等举措,持续降低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
 构建与绿色发展要求相适配的生产运营体系。
附件清单(如有)
日期2025年9月2日

  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