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巨头突然“跳水”,发生了什么?
|
时间:2025年11月12日 08:25:59 中财网 |
|
当地时间周二的美股盘面,正透着一股“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微妙气息。
三大股指收盘涨跌分化,道指以1.18%的涨幅稳步上行,标普500指数微涨0.21%勉强收红,纳指却逆势下跌0.25%。
龙头科技股的表现同样冷暖不均:苹果涨超2%、博通涨逾1%,微软、谷歌、亚马逊则在微涨区间徘徊;而英伟达跌近3%的表现格外引人关注,背后更传来软银清仓该股的重磅消息,叠加甲骨文跌超2%、特斯拉跌超1%,共同成为拖累盘面的主要力量。
尽管市场预期美国政府结束停摆将恢复关键经济数据发布,从而为美联储政策路径提供更清晰指引,但科技股估值压力仍抑制整体风险偏好。
热门中概股的走势也同步呈现分化态势,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最终微跌0.06%,近乎平盘收官。
其中,小鹏汽车成为最大赢家,单日涨幅超7%,理想汽车也录得1%以上的上涨;但阿里、腾讯音乐均跌超3%,蔚来、哔哩哔哩跌超1%,网易虽涨超1%,却难改板块整体的震荡格局。
就在市场在涨跌之间摇摆、科技股因巨头动向泛起涟漪时,一则关于经济数据的隐忧悄然浮出水面——那些本应记录10月美国经济脉络的数据,可能永远消失在时间的缝隙里。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直言,这场创纪录时长的政府停摆,让部分10月经济数据的收集工作彻底搁浅。
“据我了解,有些调查根本没能完成,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确切知晓那个月的经济真相。在统计机构恢复运作前,我们将在一段时间内陷入‘数据失明’的状态。”
这并非危言耸听。
美国劳工统计局(BLS)、人口普查局等核心统计机构,在停摆期间完全暂停了数据采集工作,尤其那些依赖人工实地调研、逐户走访的报告,受到的冲击最为直接。
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原定于10月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这一衡量通胀水平的核心指标,其缺失将让市场难以判断物价走势;而用于计算失业率的家庭调查也同样岌岌可危。
这无疑给经济基本面判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
如今,市场最关心的是,一旦政府重启,这些堆积的“数据债”将如何偿还?
经济预测人士正在推演数据发布的优先级:9月就业报告原本定于10月3日发布,好在数据在10月1日停摆前已完成采集,大概率会成为最先落地的报告。
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各统计机构在停摆前就已面临人员短缺的压力,如今11月已过半,既要处理延期报告,又要推进11月的数据收集,一场“集中数据爆发”的局面似乎已不可避免。
不过,哈塞特也给出了一丝乐观预期:尽管42天的停摆会对美国经济造成短期冲击,但预计2026年初经济将重回增长轨道。
“有些数据永远丢失了,有些还能补救,但我预计到明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将恢复3%至4%的增长水平。”
好消息是,政府停摆的阴霾正在逐渐散去。美国参议院已在周一深夜通过恢复政府运作的法案,众议院有望最早在周三晚上批准该议案,随后将提交总统特朗普签署。
这场持续许久的政治僵局,终于看到了落幕的曙光。
而从历史经验来看,政府关门结束往往是市场的“积极信号”。
CFRA首席市场策略师Sam Stovall整理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5次美国政府关门事件落幕之后的一个月里,标普500指数平均上涨2.3%。若本次历史能够重演,按照这一涨幅推算,到12月中旬,标普500指数将向着7000点整数关口稳步逼近
Stovall进一步分析指出,政府关门结束后,市场原本可能出现的回调往往会被推迟。
那些沉淀的历史数据早已给出清晰信号:每当关门风波尘埃落定,市场通常会在后续一个月内走出上涨行情。
眼下,随着政府重启在即,叠加软银清仓英伟达等个股层面的变量,这场“数据迷雾”与“市场期待”的博弈,正悄然拉开新的序幕。
参考资料:
华尔街见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美国部分10月数据可能永远丢失》
.凤.凰.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