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股份(688219):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
时间:2025年09月10日 17:50:45 中财网 |
|
原标题:
会通股份: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会通股份”或“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后续持续督导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
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与公司的日常沟通、现场回访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并于2025年8月29日现场查看了公司及募投项目情况。
4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等文件;(3)查阅公司关联交易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
(5)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6)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7)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发行人相关的媒体报道情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1、技术人员流失或无法及时补充风险
技术人员队伍是公司持续保持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保障。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如果公司无法及时补充高水平技术人才或者公司技术人员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出现流失,可能对公司正在推进的技术研发项目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可能导致公司核心技术的外泄,从而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核心技术外泄或开发滞后的风险
技术配方是改性材料的核心,不同客户因其产品差异对改性材料性能的要求不同,掌握和不断研发独特的高性能改性技术配方是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果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竞争对手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等原因导致公司的核心技术外泄,则会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若公司未能把握住客户的需求变化或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保持产品、技术的持续升级,则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地位,从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3、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如若主要原材料价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客户集中风险
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同期销售总额的比例为41.81%,客户相对集中。若公司未来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出现问题,或者公司主要客户的生产经营发生波动,可能给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5、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为159,061.87万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金额相较2024年有所下降,若下游行业出现不利变动导致下游客户资金状况出现问题,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则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若下游行业出现不利变动导致下游客户资金状况出现问题,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则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6、存货跌价风险
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42,599.36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6.18%。公司主要根据下游客户的订单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不同客户、不同牌号产品的要求,公司会采用不同的产品配方以满足产品性能的要求。
若公司因产品质量、交货周期等因素不能满足客户订单需求,无法正常销售,或者未来原材料和主要产品售价在短期内大幅下降,可能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将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进而影响公司利润水平。
7、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风险
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67%。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形成经营性负债金额较大,同时,由于公司自有资金无法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因此通过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导致负债规模处于较高水平。此外,随着公司收入规模的增长,公司通过新建产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张,资本性支出增加的同时负债也相应增加。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若公司经营资金出现较大缺口,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2025年7月,“
会通转债”完成赎回并退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
8、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改性材料行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行业中,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者众多,既有一批历史悠久、资金实力雄厚的国际巨头,又有数家具备一定规模且已登陆资本市场的国内企业,公司与一些国内外友商存在一定差距。随着产业整合的推进,行业将可能呈现规模、技术、资金实力全方位竞争的态势。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9、下游家电、汽车及新市场等行业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改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家电、汽车、
机器人以及低空经济等其他领域。该等行业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受宏观政策、经济发展及自身行业周期的影响会产生波动,公司业绩增长可能不及预期。
10、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改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拓展锂电池湿法隔离膜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公司主要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家电、汽车以及其他领域,该等行业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及自身行业周期的影响会产生波动。
如宏观经济出现滞涨甚至下滑,或者客户所在行业或其下游行业景气程度降低或产能严重过剩,则可能影响该等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导致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或销售数量的下滑,公司业绩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 | 2025年半年度 | 2024年半年度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减(%) |
主要会计数据 | 2025年半年度 | 2024年半年度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减(%) |
营业收入 | 302,102.23 | 273,079.69 | 10.63 |
利润总额 | 11,026.87 | 10,545.44 | 4.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0,511.32 | 9,539.34 | 1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8,894.32 | 8,053.26 | 10.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9,514.24 | 39,403.45 | 0.28 |
主要会计数据 | 2025年6月末 | 2024年6月末 | 本期末比上年同期
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29,539.75 | 215,773.54 | 6.38 |
总资产 | 689,740.30 | 699,669.90 | -1.42 |
主要财务指标 | 2025年6月末 | 2024年6月末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减(%)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22 | 0.21 | 4.76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22 | 0.21 | 4.7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 | 0.19 | 0.18 | 5.5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4.72 | 4.86 | 减少0.14个百分点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 | 3.99 | 4.10 | 减少0.11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 4.53 | 4.33 | 增加0.20个百分点 |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63%,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实现相关领域的收入稳步增长,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其中增长核心来自
新能源汽车子系统配套材料,轻型电动车结构件以及充电桩用耐高温材料的需求放量增长。
2、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0.19% 0.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亿元,同比增
长10.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速更优,主营业务盈利韧性良好。核心得益于:一方面针对
新能源汽车子系统、轻型电动车、充电桩等核心场景,定制化开发差异化改性专用材料,深化与头部客户的场景化合作以提升营收质量;另一方面向上游延伸布局,推进全价值链降本增效,双向驱动主营业务盈利稳步提升。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构建三级研发体系,融合AI技术,铸就雄厚研发实力
公司本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建立三级研发体系,保障当下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布局未来材料技术趋势,形成完整的产品技术生命周期管理,并通过对行业发展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发掘,形成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的技术布局。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532人,占公司总人数25.33%,研发人员数量逐年提高,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多专业的产品研发服务,快速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破解高分子材料领域的行业秘密上,公司以生产制造技术创新为基础,积极推动材料与AI技术融合,突破高分子材料研发痛点与技术边界。报告期内,公司与业内头部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尤其在推动AI工具在实际研发场景中的应用方面,借助高校的技术积累、人才资源、科研设备等优势,结合公司的应用场景和产业化经验,研究对应的模型与算法,充分提升研发场景的数智化应用。同时,通过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公司具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资质,始终专注研发成果转化,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获得专利288项,其中发明专利229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拥有软件著作权32项。
2、聚焦人才与干部培养,为企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
公司将人才作为最高战略,要聚才、育才、用才、爱才,打造顶尖的创新团队。公司坚信人才是驱动战略实现与业务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公司以全球化视野整合顶尖人才资源,广泛引进国际一流专家与领域精英,为战略布局和业务前沿突破构筑坚实基石。公司立足长远,构建覆盖全员、贯穿职业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学习与发展生态,以结构化的梯队培养和前瞻性能力布局,深度支撑“客户第一、产品领先、精益驱动、全球布局”战略实施,赋能组织持续前行。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重塑人才评价与激励体系,注重业绩、能力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赋能员工成长,激发组织活力,推动人才与事业共同进化。通过干部管理聚焦战略引领与能力升级,系统构建高水平领导梯队,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核心指挥力量。在人才发展方面,公司构建多元职业发展通道,打破层级壁垒,促进人才流动与价值释放。公司通过高管领航、国际化赋能与专项实战淬炼等关键项目,持续提升团队全球经营能力和产业洞察力。
3、精益践行,缔造高效制造效率,多维度保障客户价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立足的根本,而公司凭借高效的制造效率和供应链交付能力,在多个关键方面为客户提供了有力保障,构筑起深受客户认可的核心竞争力。
(1)精准响应需求,高效交付无忧
凭借高效的交付能力,无论面对常规订单,还是客户临时提出的紧急需求,公司都能确保准时、无误地将产品交付至客户指定地点,不因交付问题而影响客户的生产计划,更不会因此丢掉价值订单,为客户的业务连续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极大地提升了客户的供应链协同效率以及市场响应速度,助力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而这种高效且精准的生产交付模式,本身也是保障产品品质稳定的重要因素,因为紧凑有序的流程能最大程度减少因生产环节拖沓、衔接不畅等带来的质量隐患,确保交付到客户手中的产品始终保持稳定可靠的品质。
(2)建立精益流程,保障供应稳定
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已成为企业稳健运营和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基础。公司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全面保障材料供应的安全与稳定,实现对产品的可靠交付。
在上游采购环节,公司与优质供应商深度绑定,建立了长期、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基于精益供应链管理理念,公司协同优化供应流程,实施供应商协同计划,系统开展对原材料市场供需变化、价格波动及各类潜在风险的全面分析与前瞻预判。在仓储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推行5S管理方法,对仓储区域进行科学规划与系统整理,显著提升了仓库空间利用率与物料流转效率。通过对原材料实施分类存放、动态盘点以及规范化的出入库管理,公司有效保障了存储过程的安全性与秩序性。在物流配送方面,公司借鉴行业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构建高效立体化仓储系统,持续优化长短途运输路线,并与可靠的物流服务商建立稳固合作。
通过贯彻精益物流理念,最大程度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与延误,确保原材料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地送达客户工厂。
凭借上述精益管理措施的系统推进,公司为客户提供持续且稳定的产品供应,有效保障客户供应链的顺畅与业务运营的稳定。同时,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也为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奠定了坚实基础,杜绝了因物料波动可能导致的质量风险,进一步保障了交付产品的高品质与可靠性。
(3)提升制造效率,铸造企业价值
通过上述在保交付、稳供应方面的不懈努力,公司制造效率优势得以充分彰显,并切实转化为对客户极具价值的成果:单机产能稳步提升: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引入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技术以及加强设备效能管理,使得公司单机产能实现稳步增长。这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数量的优质产品,有效满足客户业务拓展、市场份额扩大等不同阶段的需求。同时,就近化的高效交付模式进一步缩短了客户的收货周期,降低了物流成本,为客户带来了更高效便捷的采购体验,提升了客户整体运营效率。
公司运用看板管理精确把控生产与库存信息,对存货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公司的存货周转效率同比稳步提升。这一优势使得公司在面对客户订单变化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快速调配资源,确保产品供应的及时性与灵活性,同时也帮助客户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减少因库存积压或短缺带来的成本损失,进一步提升了客户在整个供应链中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4、完善循环再生产业链布局,实现绿色协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以全生命周期减碳为核心,围绕PCR产品生产和研发,形成从技术创新到产业链协同的闭环模式,为实现绿色低碳经济提供领先的行业范例。
在PCR材料上游生产领域,公司持续开展“低碳产品战略”及“绿色智造战略”,通过全生态链打造可再生低碳PP、ABS、PC等系列化材料,全面推进PCR产品全产业链布局,已在华东、华南区域分别与上游PCR企业合资建立了生产基地,打通了消费品“回用-拆解-破碎-分选-造粒-改性”全产业链,持续扩大PCR改性材料使用,覆盖了桶料PP、黑色PP、灰白HIPS,灰白ABS、黑色ABS等PCR材料,并在家电、汽车、电动车等行业中实现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增资会峰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入在PCR领域的布局。目前,公司合资建立的生产基地广东钟银塑料有限公司年产能10万吨,会峰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年产能5万吨。
在PCR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中,公司通过构建“PCR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从原料回收到终端产品的碳足迹全程追溯,为客户提供实时减碳数据可视化服务。通过“技术+模式”双轮驱动,推动循环经济向电子电气、
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行业加速渗透,满足更多客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汽车领域,公司联合车企以及优质的汽车拆解厂共创循环利用案例,打造“CarToCar”循环模式;在家电领域,公司联合国内大型家电企业绿色回收团队,布局拆解和循环再生产业链,实现家电行业端到端原级循环利用。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5年半年度 | 2024年半年度 | 变化幅度(%) |
费用化研发投入 | 13,699.11 | 11,816.12 | 15.94 |
资本化研发投入 | | | |
研发投入合计 | 13,699.11 | 11,816.12 | 15.9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 4.53 | 4.33 | 增加0.20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 | - | - |
(二)研发进展
公司在研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预计总投资
规模 | 本期投入
金额 | 累计投入
金额 | 进展或阶段
性成果 | 拟达到目标 | 技术
水平 | 具体应用
前景 |
1 | 低析出阻燃聚苯
乙烯材料的研发 | 6,210.00 | 254.49 | 5,791.80 | 量产阶段 | 家电行业批量推广,
占据主流趋势 | 国内
领先 | 家电 |
2 | 良外观高耐候材
料的研发 | 13,274.00 | 637.82 | 11,314.72 | 在研阶段 | 开发一种满足户外或
者高耐候需求场景
下,艳丽色泽可以长
期保持的良外观高耐
候材料,可以用于多
领域装饰部件的使用 | 国内
领先 | 家电领域
内户外部
件或户外
使用的小
家电部件
电动车艳
丽颜色的
装饰件 |
3 | 低气味低散发功
能材料的研发 | 5,893.00 | 523.18 | 5,316.51 | 量产阶段 | 开发一种针对气味痛
点问题,有效降低复
杂环境下气味散发的
材料,可广泛的用于
汽车内饰等部件。 | 国内
领先 | 汽车内饰
等 |
4 | 耐高温耐腐蚀柔
性线缆用绝缘材
料技术的研发 | 2,790.00 | 151.86 | 2,112.02 | 中试阶段,
客户小批量
验证中 | 开发一种耐高温耐腐
蚀柔性线缆用绝缘材
料,满足通信线缆、
运动线缆应用 | 国内
领先 | 通信、汽车
等 |
5 | 高填充良外观聚
丙烯材料的研发 | 2,575.00 | 364.82 | 2,254.93 | 量产阶段 | 开发一种透光率达到
80%以上,可耐食用
油和各类酸碱性物质
的聚碳酸酯材料。 | 国内
领先 | 家电、汽车 |
6 | 高填充高温尼龙
材料的技术研发 | 2,880.00 | 438.66 | 2,573.10 | 中试阶段,
部分客户端
批量使用 | 开发一种高白度、高
耐热尼龙材料,可应
用于耐热电器外壳、
LED显示等领域 | 国内
领先 | 家电、LED
显示 |
7 | 激光焊接材料技
术的研究 | 4,585.00 | 449.45 | 3,417.60 | 中试阶段,
部分客户端
小批量使用 | 开发一种高效可激光
透过和激光焊接PBT
产品,可应用于新能
源汽车雷达部件 | 国内
领先 | 汽车、通
信、消费电
子 |
8 | 免喷涂材料改性
技术的研究 | 9,820.00 | 1,222.95 | 7,815.87 | 量产阶段 | 解决目前国内免喷涂
普遍存在的流痕、熔
接线、橘皮纹等问题
实现近乎喷涂的完美
效果 | 国内
领先 | 家电产品
的外观部
件、汽车的
内饰与外
饰部件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预计总投资
规模 | 本期投入
金额 | 累计投入
金额 | 进展或阶段
性成果 | 拟达到目标 | 技术
水平 | 具体应用
前景 |
9 | 医用级热塑性弹
性体材料的研发 | 3,070.00 | 411.62 | 2,035.62 | 小批量验证
阶段 | 开发一种医疗呼吸面
罩用TPE材料 | 国内
领先 | 医疗器械 |
10 | 长碳链尼龙材料
的技术研发 | 3,970.00 | 556.15 | 2,645.84 | 量产阶段 | 开发一种长碳链尼龙
改性材料,可满足新
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应
用 | 国内
领先 | 汽车 |
11 | 高性能膜材料研
发 | 2,535.00 | 568.98 | 1,082.12 | 中试阶段,
客户小批量
验证中 | 开发一种耐高温隔膜
涂层--芳纶涂层,可
满足高端安全需求 | 国内
领先 | 高端锂电
池隔膜,常
用于动力
载具 |
12 | 无卤阻燃PC及合
金材料研发 | 7,080.00 | 1,682.46 | 5,145.24 | 量产阶段 | 开发一种耐化学溶剂
和耐手指棉布刮擦的
无卤阻燃PC及PC合
金材料,可应用于各
类消费电子产品外
壳。 | 国内
领先 | 消费电子 |
13 | 功能聚丙烯材料
研发 | 8,540.00 | 1,161.45 | 3,012.20 | 在研阶段 | 针对聚丙烯材料表面
能、耐疲劳性能、长
效阻燃与外观性能等
应用中的问题,进行
整体的功能化研究,
开发针对不同场景的
功能聚丙烯材料 | 国内
领先 | 汽车、家电 |
14 | 功能苯乙烯类材
料研发 | 2,590.00 | 539.71 | 1,404.11 | 量产阶段 | 开发一种可大幅降低
空调运行时发出的噪
音和异响问题的
HIPS类合金材料,目
前HIPS/PP合金已成
功用于移动空调的柜
机产品中。 | 国内
领先 | 家电 |
15 | 高性能阻燃材料
研发 | 11,035.00 | 1,929.24 | 4,643.26 | 量产阶段 | 开发一些兼顾颜色稳
定、高耐热、耐水解
阻燃材料,用于汽车
通信等领域,解决相
关材料在部分器件耐
热阻燃等问题。 | 国内
领先 | 汽车、新能
源、通信 |
16 | 高性能聚酰胺材
料研发 | 6,045.00 | 1,130.95 | 1,926.88 | 在研阶段 | 开发一种高强度、耐
高温蠕变尼龙材料,
可应用于低空飞行
器、工业设备等领域 | 国内
领先 | 低空飞行
器、工业设
备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预计总投资
规模 | 本期投入
金额 | 累计投入
金额 | 进展或阶段
性成果 | 拟达到目标 | 技术
水平 | 具体应用
前景 |
17 | 循环再生材料研
发 | 1,000.00 | 263.80 | 621.09 | 在研阶段 | 开发一种高性能、良
外观的汽车外饰循环
再生聚丙烯材料,满
足主机厂综合性能及
成型外观要求。实现
再生PP在汽车改性
材料的循环重复利
用,达到降碳、减碳
的效果。 | 国内
领先 | 家电、汽车 |
18 | 高性能PEEK材
料研发 | 1,450.00 | 405.10 | 405.10 | 在研阶段,
中试量产规
划中 | 开发一系列高性能聚
醚醚酮树脂通用牌号
产品,用于后续树脂
产品或改性粒子/产
品,应用于新能源、
通信、半导体、人形
机器人等领域应用。 | 国内
领先 | 新能源汽
车、工业设
备、人形机
器人、低空
飞行器 |
19 | PPO材料的技术
研发 | 810.00 | 353.60 | 353.60 | 在研阶段 | 解决PPO浅色长期耐
候问题,可用于家电
电子电气等浅色外观
部件。 | 国内
领先 | 家电、汽车 |
20 | 功能聚酯材料研
发 | 760.00 | 370.49 | 370.49 | 在研阶段 | 开发一种高电磁屏蔽
聚酯材料,该产品可
应用于电子电气领
域,解决了常规电磁
屏蔽设备重量大,不
易加工的问题 | 国内
领先 | 通信、消费
电子 |
21 | 新兴领域PPS材
料的研发 | 1,800.00 | 217.57 | 217.57 | 在研阶段 | 开发一种低离子析出
增强PPS材料,满足
氢燃料电池领域使用
要求,高绝缘性,耐
高温,高强度,震动
等恶劣环境以及苛刻
的使用条件 | 国内
领先 | 新能源 |
合计 | / | 98,712.00 | 13,634.35 | 64,459.67 | / | / | / | / |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一)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人民币5,000.64万元(含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 | 金额(万元) |
募集资金净额(扣除发行费用后) | 81,946.18 |
减: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置换金额 | 19,087.90 |
减:募投项目支出金额 | 58,885.34 |
其中:本年度投入金额 | 2,509.51 |
以前年度投入金额 | 56,375.83 |
加:累计收到的利息及现金管理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 | 1,027.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 | 5,000.64 |
注:募投项目支出金额包括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25,000.00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专户共4个,募集资金存放情况如下:
单位:元
账户名称 | 开户银行 | 银行账号 | 募集资金余额 |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
限公司 |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分行 | 76700188013540075 | 32,069.43 |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
限公司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分行 | 637496337 | - |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
限公司 |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
分行 | 499030100100380704 | 1,529,186.09 |
安庆会通科技有限
公司 |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分行 | 76700188013540157 | 48,445,151.47 |
合计 | 50,006,406.99 | | |
(二)募集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取得上市公司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募集资金进度与原计划基本一致,基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如下:
姓名 | 职务 | 任期起始
日期 | 任期终止
日期 | 期初持股数 | 期末持股数 | 年度内股
份增减变
动量 | 增减
变动
原因 | 是否存
在质押
冻结情
况 |
何倩嫦 | 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 | - | - | 140,571,428 | 140,571,428 | 0 | / | 否 |
李健益 | 董事长 | 2017-12-02 | 2027-02-07 | 9,739,753 | 9,739,753 | 0 | / | 否 |
| 总经理 | 2022-11-24 | 2027-02-07 | | | | | |
王广敬 | 董事 | 2024-02-07 | 2027-02-07 | 0 | 0 | 0 | / | 否 |
| 副总经理 | 2023-10-09 | 2027-02-07 | | | | | |
杨勇光 | 董事 | 2019-12-24 | 2027-02-07 | 913,112 | 913,112 | 0 | / | 否 |
| 副总经理 | 2023-10-09 | 2027-02-07 | | | | | |
| 财务总监 | 2019-7-22 | 2027-02-07 | | | | | |
孙刚伟 | 董事 | 2022-12-12 | 2027-02-07 | 5,832 | 5,832 | 0 | / | 否 |
| 核心技术人员 | 2024-01-23 | / | | | | | |
韦邦国 | 独立董事 | 2024-02-07 | 2027-02-07 | 0 | 0 | 0 | / | 否 |
张大林 | 独立董事 | 2021-01-25 | 2027-02-07 | 0 | 0 | 0 | / | 否 |
王冠中 | 独立董事 | 2024-02-07 | 2027-02-07 | 0 | 0 | 0 | / | 否 |
黄连海 | 监事会主席 | 2022-12-12 | 2027-02-07 | 0 | 0 | 0 | / | 否 |
江永宣 | 监事 | 2024-02-07 | 2027-02-07 | 0 | 0 | 0 | / | 否 |
李玉兰 | 职工代表监事 | 2017-11-02 | 2027-02-07 | 0 | 0 | 0 | / | 否 |
易庆锋
(离任) | 副总经理 | 2023-09-15 | 2025-06-27 | 1,623,967 | 1,623,967 | 0 | / | 否 |
| 核心技术人员 | 2023-09-15 | 2025-06-27 | | | | | |
张辰辰 | 董事会秘书 | 2024-02-07 | 2027-02-07 | 0 | 0 | 0 | / | 否 |
秦怀礼 | 核心技术人员 | 2025-06-27 | - | 0 | 0 | 0 | / | 否 |
姓名 | 职务 | 任期起始
日期 | 任期终止
日期 | 期初持股数 | 期末持股数 | 年度内股
份增减变
动量 | 增减
变动
原因 | 是否存
在质押
冻结情
况 |
韩春春 | 核心技术人员 | 2019-07-01 | - | 30,000 | 24,000 | -6,000 | 个人
原因 | 否 |
闫溥 | 核心技术人员 | 2019-07-01 | - | 26,215 | 0 | -26,215 | 个人
原因 | 否 |
卢健体 | 核心技术人员 | 2019-07-01 | - | 66,201 | 0 | -66,201 | 个人
原因 | 否 |
郑伟 | 核心技术人员 | 2024-02-07 | - | 0 | 0 | 0 | / | 否 |
合计 | / | / | / | 152,976,508 | 152,878,092 | -98,416 | | |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