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块钱的合同也要履行
|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6:25:25 中财网 |
|
丁新科
每天缴3块钱的合同能不能兑现?近日,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再次彰显法治的力量。
据大河网报道,去年11月,郑州外卖骑手老刘在送餐过程中因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离世。外卖平台每天从老刘收入中代扣3元,购买一份“众包骑手意外险”。家属据此向保险公司索赔遭到拒绝。
多次沟通无效,家属无奈起诉保险公司。法院审理认为:老刘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保险合同成立,合法有效。保险公司说老刘有“既往病史”,可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当初问过健康状况,也没在投保时对免责条款做明显提示和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这种免责条款无效。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支付60万元保险金。
金额再小,也不是拒绝履行合同的理由,法治的精神在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只要外卖员在工作期间突发意外,且购买了保险,合同满足成立条件,保险公司就要担责。?众包骑手意外险?作为新业态从业者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存在投保易、理赔难现象。上述案例具有典型意义,对于新业态从业者,也是一堂很好的法治教育课。
外卖骑手每天穿梭大街小巷,工作环境复杂多变。一个人跑外卖,背负的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幸福生计,买一份人身保险,十分必要。每天仅投3元,如果老刘没有购买该保险,那家庭除了经历亲人离世的伤痛外,还要遭遇经济困顿。投入的钱虽不多,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意义重大。保险赔偿是家庭经历重大变故后重启的希望。
在本案中,老刘家属保留当天接单记录、电子保单、医疗记录等,证明老刘确在工作时突发意外,这也为索赔主张提供有力的证据。保障自身权益,劳动者一定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留存相关证据。
当前,平台经济吸纳的就业人群规模庞大,用工形式多样,外卖平台、网约车平台“3元日投保险”“接单即投保”已成为常见投保模式。近年来,从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通过强制、鼓励等多种手段,提升平台灵活就业人员保障水平。
保障权益和维护劳动者尊严,体现在一个个司法案例中。让劳动者感受到法治的温度,进一步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就能筑牢社会稳定基石,激发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潜能,凝聚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大力量。?
.河.南.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