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关
系活动类
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电话会议 |
| 参与单位
名称 | 10月28日:东北证券1人、民生证券1人、东莞证券1人、国泰海
通证券1人、国投证券3人、华创证券1人、华金证券1人、华西证
券1人、中信建投证券1人、申万宏源研究1人;南方基金1人、平
安基金5人、中银基金1人、格林基金1人、国金基金1人、国联基
金1人、创金合信基金1人;北京沣沛投资1人、上海华汯资管1
人、上海勤辰私募1人、新华资产1人、阳光资产1人、长城财富保
险资管1人;
10月30日:华西证券1人、华安基金2人、国泰基金1人、长城基
金1人、中加基金1人、中金公司1人、河清资本1人、光大永明人
寿1人、磐泽资产1人、StoneylakeAsset1人、浙江永安国富资产1
人;
11月3日:华西证券1人、国寿安保基金3人。 |
| 时间 | 2025年10月28日16:30-17:30;
2025年10月30日15:00-16:00、16:30-17:10;
2025年11月3日14:00-15:00。 |
| 地点 | 进门财经平台;
腾讯会议。 |
| 上市公司
接待人员
姓名 | 1、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陈地剑
2、证券事务代表:王璐
3、证券事务专员:汪泳展 |
| 投资者关
系活动主
要内容介
绍 | 一、公司简介
乔锋智能于2024年7月上市,主营业务为金属切削数控机床(亦
被称为“工业母机”),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模具、通
用设备、航空航天等精密金属零部件加工领域,以及人形机器人、
AI服务器液冷散热等新兴领域。公司数控机床均为自主研发、自主
生产,以自有品牌销售,直销占比超过80%。
二、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
| | (一)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1亿元,同比增长
56.71%;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83.55%;扣非净利润2.70
亿元,同比增长83.12%。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9.98% 9,767.56 182.23%
;归母净利润 万元,同比增长 ,扣非后归母
净利润9,304.90万元,同比增长166.37%。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盈
利能力稳健,成本、费用管控效果明显,显现出持续向好的经营态势。
(二)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1)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持续回暖,
公司订单量大幅增加,前三季度在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摩配件(主
要为新能源汽车)、模具领域增长显著,通用设备行业亦恢复增长。
(2)扩产项目投产,产能提升:机床行业是需长期专注的长寿
行业,公司愿景为“树百年企业,做行业领先数控装备提供商”。因
此发展前期未盲目扩规模,而是沉下心打磨技术、品质与生产体系能
力,后续逐步启动扩产。近两年扩产项目陆续投产后,品质稳中有升,
产能快速提升,为公司开拓客户(尤其是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重
点领域大客户)提供有力支撑;叠加公司对上述行业及客户的资源投
入,2024年起上述领域和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快速提升,成为公司
增长的强大动力。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规模效应逐步释放,进一步支
撑利润增长。
(3)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中国金属切削机床市场容量巨
大,但中小企业居多、市场分散,缺乏行业巨头和标杆。随着制造业
转型升级,下游客户对机床产品的效率、精度、可靠性甚至自动化组
线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小企业因技术投入、产品口碑、资金限
制、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力等劣势,市场份额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特
别是公司上市后,品牌效益叠加长期对品质重视积攒的产品口碑,获
得了比同行业公司更多的市场机会。据公司数据,客户复购率明显提
升,进一步印证产品口碑与头部集中趋势。
(4)新产品成为增长新动能:2020年以来,公司在原有产品线
基础上持续拓展,陆续开发出数控车床、数控磨床、高端卧加、五轴 |
| | 加工中心及配套自动化线等传统领域新产品,目前这些新产品均已实
现市场销售并贡献业绩。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主轴、动力刀塔、转
台等核心部件,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既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又
降低了生产成本。上述新产品的批量销售与核心部件的规模化应用,
共同构成了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三、问答交流
1、公司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业绩亮眼,服务的主要下游行业
及销售占比情况如何?以及公司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的原因?
下游行业景气度提升,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有力支撑:2025年前
三季度公司数控机床销售占比排名较前的行业如消费电子(占比约
25%)、模具(占比约6%)及工程机械(占比约5%)都实现了翻倍
增长;汽摩配件(占比约16%,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增长约80%;
占比最大的通用设备(占比约32%)也从2024年小幅下滑到恢复增
长,同比增长超过10%。
净利润增长大于营收增长主要是随着营收增长,规模效应持续显
现,在保持产品毛利率相对稳定前提下,期间费用得到较好管控,费
用率持续下滑,从而使得净利润率有所提升。
2、2025年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下滑的原因?
公司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有小幅提升,环比小幅下滑,整体相对稳
定。环比有小幅下滑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公司第三季
度降价促销处理一批龙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库龄较长的库存产
品;二是公司新培育的高端卧加产品销售收入增加,但因该类产品处
于市场开拓前期,加上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导致的成本较高,从而毛
利率较低。
3
、公司在液冷散热、机器人、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的布局?
公司高度关注液冷散热(含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机器人、
航空航天等下游新兴领域机会。AI服务器算力密度提升,功耗激增,
需要更高的散热效率和效果,因此对液冷散热需求快速提升;新能源
汽车则需依托液冷技术升级电池热管理。液冷散热核心部件如液冷 |
| | 加工的“精度、效率”要求较高,
板、接插头需要数控机床加工,且对
对此,公司依托高速钻攻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产品,针
对性调整设备参数适配需求,更好匹配客户加工场景,有效满足客户
液冷散热核心部件的加工需求。
机器人领域,尽管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对公司业绩贡献很小,
公司 保持
但基于机器人行业和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 高度重视,并将
战略定力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同时,公司参股投资了下游机器人企业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通过股权合作和技术业务合作,既助力下游企业
硬件制造升级,也推动公司自身在人形机器人加工设备方面的开发与
迭代。为未来行业潜在市场放量储备技术和产品能力。
航空航天领域客户订单充足,因此具有较强的设备采购需求。该
领域的订单以公司龙门加工中心为主,公司具备承接该领域订单的能
力。
4、公司东莞、南京基地的产能否支撑后续增长?
2023年开始公司东莞、南京新建产能陆续投产,新建产能持续
爬坡后,可以较好支撑未来两三年的发展,产能紧张情况得到大幅缓
解。公司将结合市场发展和下游行业需求,合理有序进行销售预测和
产品安全库存备货,同时开始着手新产能布局。经过多年打磨沉淀,
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单元化、模块化、可复制的生产管理和品
质检测体系,具有较强的产能建设和扩张的能力,可以根据市场发展
需求较快调整产能布局。
5、公司消费电子领域的 3C业务的增量来源是什么?
公司消费电子领域增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3C行业高景气叠
加国补政策推动,市场3C产品整体需求增长,带动公司3C相关订
单同步增加;二是折叠屏手机发展,加工量显著增加,加工设备需求
也随着增长;同时,消费电子客户订单通常量大、交期短,公司因前
期产能限制,消费电子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较小。随着公司新建产能 |
| | 投入使用,消费电子收入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
6、公司业绩增速跑赢同行可比公司的原因是什么?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56.71%,净利润同比
增长83.55%,业绩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平
均水平。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
()产品差异性:公司以立式加工中心(包含钻攻机)为主,
立式加工中心较多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自动化等零部件加
工,2025年上述行业景气度较高,因此公司业绩增速显著高于华东
几家以龙门加工中心等产品为主的同行。
(2)产能释放支撑:此前公司产能较小,产能瓶颈限制公司发
展,2023年后随着公司新建项目陆续投产和生产品控体系完善,产
能持续爬坡,为公司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的交付基础,促进公司开拓
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及重点客户,有效支持公司营收及
利润规模增长;
(3)销售模式优势:公司以直销模式为主,直销比例超过80%。
相较于部分同行公司以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公司直销模式可有效减
少中间环节成本,可以更敏捷、高效了解和满足市场需求,更好为客
户提供售前、售后服务;
(4)产品口碑积累:公司重视对产品技术和品质的投入,因此
产品在市场中积累了较好的口碑,加上公司2024年完成上市,品牌
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5)核心零部件自制:为更好把控产品品质,公司在制造端更
多采用自制模式,并不断提高主轴、转台、动力刀塔等核心部件自研
自制比例,主要工序和核心部件自制,既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
增加产品销售亮点,也获得了部分制造环节和核心部件的利润,从而
提高了整体毛利率,助力业绩增速跑赢同行。
7、立式加工中心单价远比不上龙门、卧式加工中心,毛利率为
何相当甚至更高?
立式加工中心单价低于动辄百万起步的龙门、卧式加工中心,但
因为立式加工中心标准化程度较高,且市场需求量较大,更加适用标
准化、批量化生产,标准化和批量生产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 |
| | 造费用,亦为上游物料标准化带来降本空间。同时因为龙门加工中心
和卧式加工中心等大型设备的单价高,单台毛利额相比立式加工中心
也可能更高,但大型设备的物料占比更高,原材料成本占比更高也影
响其整体毛利率水平。 |
| 附件清单
(如有) | 无 |
| 日期 | 2025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