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亚士创能(603378):亚士创能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原标题:亚士创能:亚士创能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代码:603378 证券简称:亚士创能 公告编号:2025-048 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 的回复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公函【2025】0927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相关方对问询函所涉问题逐项进行落实,现就问询函相关问题回复如下: 本回复部分合计数与各明细直接相加之和在尾数上如有差异,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本回复所引用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如无特殊说明,指合并报表口径的财务数据和根据该类财务数据计算的财务指标。 本回复所称“公司”“本公司”指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下属公司。 问题一、关于业绩情况 公司主营功能型建筑涂料、建筑节能材料等相关业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52亿元,同比下降34.01%,对应营业成本16.58亿元,毛利率为19.23%,全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公司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9亿元,较2023年的4.38亿元由正转负。分季度来看,公司2024年各季度收入分别为2.95亿元、7.48亿元、6.82亿元和3.2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亿元、0.53亿元、-0.03亿元和-3.21亿元。年报披露,公司以经销模式为主,报告期经销模式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86.48%。 截至2024年末,公司注册经销商数量为22,995家,上年末为24,764家。公司收入集中度较低,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仅0.96亿元,占销售总额的4.65%。 请公司:(1)结合涂料行业整体情况、市场竞争格局、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公司2024年收入大幅下降、由盈转亏、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与行业总体趋势是否一致;(2)结合市场环境、公司经营、费用支出等情况,量化分析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下降、亏损大幅增加的具体原因;(3)补充披露公司最近两年实际发生销售收入的经销商数量及单个经销商平均销售金额,并按照销售规模分层披露对应的经销商数量情况,结合公司对经销商的政策及经销商开发、变动、所属区域等情况,说明公司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请年审会计师就问题(1)(2)发表意见。 公司回复: 一、结合涂料行业整体情况、市场竞争格局、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公司2024年收入大幅下降、由盈转亏、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与行业总体趋势是否一致。 (一)业绩变化总体原因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能型建筑涂料、建筑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建筑节能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砂浆、家居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2024年,受市场下行带来的终端需求下降,导致营收下滑,固定成本高企,市场竞争加剧致使产品价格下降等原因,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下降幅度较大。 (二)涂料行业整体情况 1、房地产市场下行、需求减少。涂料行业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关。2024年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7%,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导致市场对建筑涂料的需求大幅减少,进而影响涂料企业的收入。 2、产品价格走低,压缩利润空间。目前行业内产能过剩情况严重,市场竞 争加剧,许多企业通过以价换量策略抢占市场,导致销售价格走低,但受地缘政 治和原油减产影响,2024年油价与2023年基本持平,与本行业相关的化工产品 价格也与2023年基本持平,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三)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建筑涂料行业格局比较分散,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竞争格局呈现较明显的梯队层次,“大行业、小企业”的特点明显。根据《涂界》发布的“2025中国涂料企业100强排行榜”显示,2024年全国涂料行业CR10仅为21.72%,对比海外国家,美国及日本涂料行业CR10均在90%以上。由于国内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企业规模较小,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企业面临市场压价、质量标准提升、成本控制压力等多重压力,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四)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 2024年,同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出现收入下滑,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状况。 具体情况如下: 2024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业绩情况表(万元)
2024年,受市场下行带来的终端需求下降,导致营收下滑,固定成本高企,市场竞争加剧致使产品价格下降等原因,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下降幅度较大。 从收入指标看,同行业可比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与公司收入变动趋势保持一致。从净利润指标看,除三棵树外,同行业可比公司利润下滑幅度均在95%以上,与公司利润变动趋势保持一致。从经营性现金流指标看,除东方雨虹外,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同比下降,与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变动趋势保持一致。 就本公司而言,收入下滑较大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下行对工程涂料业务冲击更加明显。2023年,公司工程涂料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53.36%,高于其他可比公司。利润由盈转亏主要原因是营收下滑较大,售价下降、在建工程转固增加等因素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11.29个百分点,毛利额同比下降55,447.73万元,三费同比仅下降7,077.98万元。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环境影响,下游客户资金流动性紧张,公司回款难度增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172,192.3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21%,降幅高于收入下降幅度13.20个百分点,同时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则受票据结算周期影响仅下降9.2%,造成当年度经营性现金流为负。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量情况表(万元)
二、结合市场环境、公司经营、费用支出等情况,量化分析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下降、亏损大幅增加的具体原因。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00.94万元,较第三季度下降51.89%,净利润亏损31,068.53万元,主要原因如下: (一)行业淡旺季影响 对于传统涂料企业,四季度随着气温下降,北方地区建筑施工放缓,涂料进入销售需求低谷期。行业周期性在同行业可比公司四季度披露数据中亦可体现。 收入方面,由于业务模式及产品结构存在差异,公司相较各同行业可比公司第四季度收入降幅偏高,但趋势基本一致。利润方面,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相较第三季度减少3.11亿元,利润减少额在各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处正常水平。 2024年第四季度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业绩情况表(万元)
基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第四季度进一步提升现金业务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风控管理制度,建立客户信用动态评级机制,重新制订赊销政策,视客户等级缩短账期1-3个月;另一方面通过经销商筛选、业务模式调整、促销活动开展等方式,将重心逐步向现金业务倾斜。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现款现货比例由35.97%提升至41.61%,相较三季度增加5.64个百分点。相关措施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提升公司经营质量,但也导致收入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 2024年第四季度不同模式下收入汇总表(万元)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期间费用金额19,786.95万元,较第三季度增加6,582.50万元,增长49.85%。其中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增加5,089.59万元,主要是年终结算影响,以及第四季度离职补偿较多;财务费用增加1,840.99万元,主要是利息相对较高的融资有所增加。公司第四季度三费率60.32%,较第三季度增加40.96个百分点,除费用增加因素影响外,主要是第四季度收入大幅下降所致。上述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 2024年第四季度同行业可比公司期间费用表(万元)
三、补充披露公司最近两年实际发生销售收入的经销商数量及单个经销商平均销售金额,并按照销售规模分层披露对应的经销商数量情况,结合公司对经销商的政策及经销商开发、变动、所属区域等情况,说明公司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 (一)公司最近两年实际发生销售收入的经销商数量
2024年实际发生销售收入的经销商6,310家,同比减少1,446家,降幅18.64%。2024年单个经销商平均销售额29.50万元,同比下降6.25万元,降幅17.48%。 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 1、赊销政策收紧。基于行业环境变化较大,2024年,公司进一步收紧赊销业务,报告期内现款现货业务比重同比提高2.38个百分点,其中第四季度环比增加5.64个百分点。 2、受行业需求下降影响,经销商自身业务下滑,部分经销商退出本行业。 2024年在册经销商2.30万家,相较2023年减少0.18万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以上的经销商数量同比减少37.74%。 3、业务重心调整。销售人员数量精减,由2023年的1,336人,减少至2024年1,064人,降幅20.36%,新客户开发力度减弱。同时2024年加强逾期欠款清收,部分区域组建清淤团队,抽调专职销售人员开展逾期欠款收款工作,业务重心向逾期收款倾斜,其中,东北区域2024年调整业务策略为以逾期欠款收款为主,客户开发进度放缓,出货客户家数明显下降。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9.05亿,降幅37.61%,按区域划分,同比变化情况如下: 公司2024年各区域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变化表(万元)
一、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年审会计师实施的主要核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1、了解、测试和评价管理层与收入确认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2、查阅行业研究机构出具的行业研究报告、同行业公司公开资料等,了解房地产行业、涂料行业发展情况、产品价格及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同行业公司经营变动情况; 3、取得公司报告期审计报告、年度报告、费用明细表、采购明细表、销售采购合同等资料,核查公司收入、成本、现金流、毛利率变动原因及合理性;4、访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采购人员等,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及收入、成本、现金流、毛利率变动、产品价格变动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背景和原因; 5、对公司执行了销售循环测试、采购循环测试、收入截止性测试等程序。 二、核查意见 基于实施的审计程序,就 2024年度财务报表整体公允反映而言,我们认为公司 2024年收入大幅下降、由盈转亏、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具有合理性,与行业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公司关于量化分析公司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下降、亏损大幅增加具体原因的说明中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信息与我们在审计中获取的相关资料在所有重大方面一致。 问题二、关于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年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27.22亿元,对应坏账准备11.05保证金,对应坏账准备2.60亿元,账面价值1.75亿元。公司应收账款中,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17.04亿元,占比62.60%,坏账计提比例21.06%;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10.18亿元,占比37.40%,坏账计提比例为73.34%。从应收账款账龄来看,公司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余额7.89亿元,1至2年的应收账款余额3.78亿元,2至3年的应收账款余额5.88亿元,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9.68亿元。公司对账龄组合应收账款的具体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年以内5%,1至2年为10%,2至3年30%、3至4年50%、4至5年80%、5年以上100%。 请公司:(1)列示2024年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前十名的欠款方名称、账龄分布及金额、坏账计提方法、计提比例、业务往来内容及形成背景、本期以及期后回款情况,并结合按单项计提与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划分标准说明对前十大欠款方的坏账计提方法是否恰当、审慎;(2)补充披露按单项计提的主要应收账款欠款方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欠款方名称、账龄分布及金额、计提比例、回款情况,并结合欠款背景、保护性条款(如有)、欠款方资信变化、公司催收工作等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对相关客户单项计提比例的合理性、充分性;(3)补充披露公司按迁徙率计提坏账的计算过程,并结合迁徙率情况及同行业可比公司计提比例,说明坏账计提比例的确定依据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实际回收风险与减值计提不匹配的情况;(4)列示2024年末其他应收款余额前五名的欠款方名称、账龄分布及金额、坏账计提方法、计提比例、业务往来内容及形成背景,并补充披露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结合其他应收款欠款方资信变化、逾期情况等说明相关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5)补充披露公司针对逾期应收款项已采取或拟采取的催收措施及催收进展。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公司回复: 一、列示2024年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前十名的欠款方名称、账龄分布及金额、坏账计提方法、计提比例、业务往来内容及形成 背景、本期以及期后回款情况,并结合按单项计提与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划分标准说明对前十大欠款方的坏账计提方法是否恰当、 审慎。 (一)2024年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前十名的欠款方名称、账龄分布及金额、坏账计提方法、计提比例列示如下:
(三)结合按单项计提与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划分标准说明对前十大欠款方的坏账计提方法是否恰当、审慎。 1、应收账款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 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的相对变化,以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 如果金融工具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信用风险较低,公司即认为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综合分析相关债务方的经营状况、可回收性等因素,对有客观证据表明某项应收账款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况,公司对该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并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2、前十大欠款方的坏账计提方法 (1)中国恒大 基于中国恒大出现流动性风险和公司对其部分应收款项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公司对其相关资产进行了可回收分析和审慎评估,应收账款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况,公司对该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2)仟金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为公司及公司部分客户提供供应链贸易服务,与公司业务合作持续多年,目前其经营状态正常,公司已积极组织回款催收工作。应收账款未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况,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3)天津兴航建材销售有限公司 基于天津兴航建材销售有限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和公司对其部分应收款项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2024年通过债务重组抵偿了部分债务,但剩余债务仍然存在回款风险。公司对其相关资产进行了可回收分析和审慎评估,应收账款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况,公司对该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4)孟连隆盛商砼有限公司 向公司采购产品,报告期末其经营状态正常,有关应收账款未发生信用减值,公司已积极组织回款催收工作。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5)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华夏幸福出现流动性风险和公司对其部分应收款项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公司对其相关资产进行了可回收分析和审慎评估,应收账款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况,公司对该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6)贵州圆通电缆有限公司(曾用名:贵州刘氏建材有限公司) 向公司采购产品,报告期末其经营状态正常,有关应收账款未发生信用减值,公司已积极组织回款催收工作。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7)深圳领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客户为中海地产集中采购平台,隶属于中建集团。目前其经营状态正常,公司已积极组织回款催收工作。应收账款未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况,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8)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和公司对其部分应收款项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公司对其相关资产进行了可回收分析和审慎评估,应收账款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况,公司对该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9)山东省财金绿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客户为国有控股企业,目前其经营状态正常,公司已积极组织回款催收工作。 应收账款未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况,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10)北京辰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北京辰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和公司对其部分应收款项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公司对其相关资产进行了可回收分析和审慎评估,应收账款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况,公司对该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综上所述,公司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政策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计提的方法是恰当、审慎的。 二、补充披露按单项计提的主要应收账款欠款方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欠款方名称、账龄分布及金额、计提比例、回款情况,并结 合欠款背景、保护性条款(如有)、欠款方资信变化、公司催收工作等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对相关客户单项计提比例的合理性、充分性。 (一)按单项计提的主要应收账款欠款方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欠款方名称、账龄分布及金额、计提比例、回款情况。 公司2024年期末余额1,000万元以上单项计提客户账龄分布表(万元)
(二)相关客户单项计提比例的合理性、充分性。 公司2024年期末余额1,000万元以上单项计提客户资信情况表(万元)
结合上表,公司对其计提比例80%,与其他上市公司已公开披露的计提比例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
2024年天津兴航与公司通过工抵房抵偿了部分债务,结合上表,公司对其计提比例50%,与其他上市公司已公开披露的计提比例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
结合上表,公司对其计提比例80%,与其他上市公司已公开披露的计提比例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
客户与公司签署赊销协议,刘**、马*为其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在2,000万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双方就工抵房抵债尚在洽谈中,综合考量潜在工抵房安排和担保人的担保能力,按50%计提。 5、北京辰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客户与公司签署赊销协议,吴**、潘**为其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在1,500万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综合考量担保人的担保能力,按80%计提。 6、滁州恒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结合上表,基于其集团出现流动性风险和公司对其部分应收款项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按80%计提。 7、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上表,基于其出现流动性风险和公司对其部分应收款项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按80%计提。 8、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结合上表,公司对其按80%的比例计提,与其他上市公司已公开披露的计提比例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
结合上表,公司对其计提比例80%,与其他上市公司已公开披露的计提比例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
结合上表,公司对其计提比例80%,与其他上市公司已公开披露的计提比例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