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辅导期较长的拟上市企业应重点关注
资料显示,早在2018年9月份,如皋农商银行就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项目的招标公告,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项目进行招标。当年12月该行公告称已向江苏证监局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材料,确认辅导备案起始日为2018年12月17日。时至今日已近七年时间,该行还在发布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这说明,其上市之旅已经打成了“持久战”。 事实上,将上市打成了“持久战”的还有安徽小小科技公司、汉口银行等拟上市企业。小小科技的上市辅导于2016年12月29日获得安徽证监局备案,2024年12月16日才向其报送了上市辅导情况报告,申请辅导验收,期间历经时间近八年。汉口银行早在2010年12月20日便进行了辅导备案,该行目前仍处于上市辅导备案阶段,并已发布61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前后时间跨度已超过十四年。这些都属于典型案例,市场上历时数年辅导的企业并不少见。 一家企业要想跻身于资本市场,需经历辅导、递交申请文件、受理、问询、注册、发行新股等过程。其中,辅导阶段是不可缺少的。其中的大致流程为:企业与辅导机构(一般为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当地验收机构(一般为当地证监局)备案、开启辅导、验收。验收合格的12个月内,须向沪深北交易所递交申请文件,过期后须重新进行上市辅导。 企业上市的程序虽然繁琐,但有的企业辅导期较短,历时只有两三个月时间,从签订辅导协议到新股挂牌,拥有绿色通道的甚至只需几个月时间就可实现挂牌,长一点的也就两三年时间。而像上述三家企业这样经历如此长时间辅导的,确实较为罕见。 辅导机构对拟上市企业进行辅导,主要是让其最终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扎实的会计基础工作,以及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过,某些拟上市企业之所以历经多年的辅导仍然不过关,背后的原因显然又是多方面的。 一是持股比例不合规、资产确权未厘清、投资关系复杂问题,会导致辅导验收失败。像在辅导期内,徽商银行曾存在单一职工持股超过50万股的情形,这显然不符合相关规定;而福建海峡银行则存在部分自有物业未取得权属证明的问题,这些问题对辅导验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规范。一家企业要上市,必须建立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如果制度建设存在短板,是不可能通过辅导验收的。 三是企业业绩出现大幅波动。由于业绩出现波动,即使是过会或通过审议的企业,都不可能实现上市。这对于辅导期的企业而言同样如此。如果在辅导期间,相关企业业绩出现大幅波动,有可能导致其不再满足相关交易所的上市条件,其辅导验收将会不过关。 也正是由于相关企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才导致其辅导期较长。反过来讲,像这样的“问题”企业上市,将有可能在市场上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基于此,个人以为,对辅导期过长的企业进行审核或审议时,实施重点关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对于这样的企业,同样有必要从严审核或审议,以防止问题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而损害资本市场以及投资者的利益。 .曹.中.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