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商旅(600250):南京商旅备考财务报表审阅报告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17:44:19 中财网

原标题:南京商旅:南京商旅备考财务报表审阅报告

南南京商贸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备考财务报表审阅报告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ZHONGXINGHUA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LLP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20号丽泽SOHOB座20层 邮编:100073
电话:(010)51423818 传真:(010)51423816
目目 录
一、备考财务报表审阅报告
二、备考财务报表
1.备考合并资产负债表
2.备考合并利润表
3.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三、报告附件
1.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营业执照复印件
2.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执业证书复印件
3.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复印件
4.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复印件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南京商贸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本附注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元)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 公司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企业注册地:江苏省南京市
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小心桥东街18号
南京商贸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原名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 月 日,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南京商贸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中国证监会11 17
证监发行字[2001]7号文核准,于2001年2月5日按8.12元/股价格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500万股,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上字(2001)26号文同意,于2001年3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250)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

913201001349674289
经过历年的派送红股、配售新股、转增股本及增发新股,截至2025年3月31日,本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31,059.39万股,注册资本为31,059.3879万元。

二 公司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 )
本公司属于商务服务业,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纺织品进出口及代理进出口业务,“三来一补”,承办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业务,经营国家放开经营的其他商品进出口业务(按外经贸部批文);百货、五金交电、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化工产品、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的销售;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对外派遣工程、生产及服务行业的劳务人员(不含海员);煤炭批发;金银制品、珠宝首饰的销售。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文物文化遗址保护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酒店管理;住宿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大型游乐设施制造;普通露天游乐场所游乐设备制造(不含大型游乐设施);公园、景区小型设施娱乐活动;城市公园管理;名胜风景区管理;游览景区管理;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园区管理服务;旅行社服务网点旅游招徕、咨询服务;旅游业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礼仪服务;休闲观光活动;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育赛事策划;体育竞赛组织(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三) 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本财务报告经公司董事会批准于2025年7月28日报出。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二、重大资产重组的情况
(一)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根据本次交易的相关文件,本次交易方案的主要内容为:
本次交易包括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本次交易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南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旅游集团”)持有的南京黄埔大酒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黄埔大酒店”)100.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不以本次募集配套资金的成功实施为前提,最终配套融资发行成功与否或是否足额募集不影响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行为的实施。如果募集配套资金出现未能实施或未能足额募集的情形,上市公司将通过自筹或其他形式予以解决。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旅游集团持有的黄埔大酒店100.00%的股权。

根据确定的评估值,黄埔大酒店 股权交易对价为 万元,其中现金支付为 万元,100.00% 19,887.36 2,983.10
其余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

经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兴华审字(2025)第023312号审计报告审计后黄埔大酒店年 月 日的合并归母净资产为 万元,经北方亚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北方亚事评报字2025 3 31 7,965.51 [2025]
第01-0789号评估报告评估后黄埔大酒店100.00%股权于评估基准日2025年3月31日的评估值为19,887.36万元。经交易各方协商,确定黄埔大酒店100.00%股权交易对价为19,887.36万元。

本次发行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发行对象为交易对方旅游集团。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最终发行价格为 6.92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00%,拟发行股份数为2,442.81万股。同时,上市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募集配套资金。最终的发行数量及价格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确定。若证券监管机构的最新监管意见发生调整,则上市公司将根据相关证券监管机构的最新监管意见对本次募集配套资金相关事项进行相应调整。

(二)拟置入资产的基本情况
1、黄埔大酒店基本情况
黄埔大酒店注册名称:南京黄埔大酒店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1027423628876
注册资本:1384.8759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杨飞
注册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黄埔路2号
2、黄埔大酒店历史沿革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股东名称认缴出资额(万元)实缴出资额(万元)出资比例(%)
南钢集团900.00900.0090.00
盛达实业50.0050.005.00
玄武国资50.0050.005.00
1,000.001,000.00100.00 
(2)2009年4月,第一次股权转让
2004年4月20日,黄埔大酒店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股东玄武国资将其所持黄埔大酒店5.00%股权(对应50.00万元出资额)以人民币5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南钢集团。同日,玄武国资与南钢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合同书》,约定前述股权转让事项。

2009年3月20日,黄埔大酒店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对2004年4月股权转让予以确认,明确截止2009年3月20日黄埔大酒店股东情况为南钢集团出资950.00万元,出资比例95.00%,盛达实业出资50.00万元,出资比例5.00%,审议通过新的公司章程等。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股东名称认缴出资额(万元)实缴出资额(万元)出资比例(%)
南钢集团950.00950.0095.00
盛达实业50.0050.005.00
1,000.001,000.00100.00 
(3)2009年7月,第二次股权转让
2009年4月29日,黄埔大酒店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股东南钢集团将所持黄埔大酒店95.00%股权有偿转让给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南京市国资委”);股东盛达实业将所持黄埔大酒店5.00%股权有偿转让给南京新型工业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工集团”)。

2009年4月17日,南京市国资委对江苏华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苏华评报字(2008)第112号)的评估结果予以备案,评估确认截至2008年10月31日,黄埔大酒店账面净资产为706.19万元,评估价值为5,715.63万元,增值率为709.36%。

2009年4月30日,南钢集团、盛达实业、南京市国资委、新工集团四方与鉴证方南京产权交易中心共同签订《产权交易合同》,约定南钢集团将其所持黄埔大酒店95.00%股权(对应出资额950.00万元)以5,429.8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南京市国资委;盛达实业将其所持黄埔大酒店5.00%股权(对应出资额50.00万元)以285.7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新工集团。

2009年5月20日,南钢集团、盛达实业、南京市国资委、新工集团及南京产权交易中心在《产权移交书》(合同编号:宁产交合同2009年第051号)上盖章,确认移交内容为黄埔大酒店100.00%产权,应交价款和实交价款均为5,715.63万元。

2009年7月1日,黄埔大酒店召开股东会作出决议,确认公司股东情况为南京市国资委出资950.00万元,出资比例95.00%,新工集团出资50.00万元,出资比例5.00%,审议通过了新的公司章程等。同日,公司全体股东签署新的公司章程。

2009年7月23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玄武分局核准了该次变更并向黄埔大酒店换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该次变更完成后,黄埔大酒店的股权结构如下: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股东名称认缴出资额(万元)实缴出资额(万元)出资比例(%)
南京市国资委950.00950.0095.00
新工集团50.0050.005.00
1,000.001,000.00100.00 
(4)2009年10月,第三次股权转让
2009年5月26日,南京市国资委出具《关于无偿划转南京黄埔大酒店有限公司国有股权有关问题的通知》(宁国资委产[2009]55号),决定将南京市国资委所持黄埔大酒店95.00%股权无偿划转给新工集团。

2009年10月15日,黄埔大酒店召开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股东南京市国资委将所持公司95.00%股权无偿转让给新工集团。同日,南京市国资委与新工集团签订《股权划转协议》,约定将南京市国资委在黄埔大酒店所持有的950.00万元股权及对应相同数额的出资额无偿划转给新工集团。无偿划转完成后,新工集团作出股东决定,黄埔大酒店公司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新的公司章程等。

2009年10月27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玄武分局核准了该次变更并向黄埔大酒店换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该次变更完成后,黄埔大酒店的股权结构如下:

股东名称认缴出资额(万元)实缴出资额(万元)出资比例(%)
新工集团1,000.001,000.00100.00
1,000.001,000.00100.00 
(5)2018年2月,第四次股权转让
2017年11月25日,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组建南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决定》(宁委[2017]414号),将新工集团所持黄埔大酒店100.00%股权无偿划入旅游集团。

2018年2月22日,黄埔大酒店股东旅游集团作出股东决定,通过公司新章程。

2018年2月22日,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了该次变更并向黄埔大酒店换发了《营业执照》。

该次变更完成后,黄埔大酒店的股权结构如下:

股东名称认缴出资额(万元)实缴出资额(万元)出资比例(%)
旅游集团1,000.001,000.00100.00
1,000.001,000.00100.00 
(6)2021年12月,第一次增资(债转股)
2021年6月30日,旅游集团召开董事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南京幕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幕燕公司”)将对黄埔大酒店的1亿元债权转为股权,所占股权比例以经评估备案的净资产价值测算为准。

2021年12月7日,黄埔大酒店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将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00万元增加至1,384.8759万元,增资部分384.8759万元由幕燕公司出资,出资方式为债权,并审议通过了新的公司章程。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股东名称认缴出资额(万元)实缴出资额(万元)出资比例(%)
旅游集团1,000.001,000.0072.21
幕燕公司384.88384.8827.79
1,384.881,384.88100.00 
(7)2024年4月,第五次股权转让
2024年3月19日,旅游集团召开董事会,同意以其对幕燕公司的部分债权购买幕燕公司持有的黄埔大酒店27.79%股权,具体转让价格以经评估备案的净资产所对应的股权价值为准。

2024年4月3日,幕燕公司与旅游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幕燕公司将其持有的黄埔大酒店27.79%股权(对应出资额为人民币384.8759万元)转让给旅游集团,转让价款共计8,430.43万元。

2024年4月3日,黄埔大酒店股东旅游集团作出股东决定,同意将公司类型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同意通过新的公司章程。同日,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新的公司章程。

江苏中企华中天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已出具《资产评估报告》(苏中资评报字(2024)第2027号),评估确认截至2023年10月31日,黄埔大酒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10,334.46万元,评估值30,336.20万元,增值率193.54%,幕燕公司持有的黄埔大酒店27.79%股权于评估基准日的市场价值为8,430.43万元。2024年4月2日,旅游集团对前述评估结果予以备案。

2024年4月7日,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了该次变更并向黄埔大酒店换发了《营业执照》。

该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黄埔大酒店的股权结构如下:

股东名称认缴出资额(万元)实缴出资额(万元)出资比例(%)
旅游集团1,384.881,384.88100.00
1,384.881,384.88100.00 
三、备考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一)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证监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会令第214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证监会公告〔2023〕35号)的相关规定编制,仅供本公司实施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二所述资产重组事项使用。

(二)除下述事项外,本公司编制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会计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并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真实、完整的反映了本公司2025年3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的备考合并财务状况,以及2025年1-3月、2024年度的备考合并经营成果。

1、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二所述的重大资产重组尚未履行的决策程序及批准程序能够得到批准、核准或同意。

2、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23年修订)》的要求,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假设本次交易已于2024年1月1日实施完成,并依据重组完成后的构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进行编制。

3、公司拟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完成本次资产重组,本公司在编制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时,将按重组方案确定的拟发行股份总数和发行价格计算的支付对价16,904.26万元及现金支付对价万元作为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日 年 月 日的购买成本,以股份支付部分增加本公司的所有者2,983.10 2023 1 1
权益、现金支付列示其他应付款。

4、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采用本附注中所述的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进行编制。

5、由于在交易前后公司、黄埔大酒店受旅游集团控制,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按照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有关会计处理要求进行编制;同时,以上述购买成本扣除重组方按交易完成后享有的黄埔大酒店模拟合并日的净资产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后的差额调整公司资本公积。

6、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未考虑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重组配套资金事项。

7、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未考虑本次重组中未来可能产生的交易成本、中介费用和税项等影响。

8、由于本次重组方案尚待本公司股东大会的批准及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最终经批准的本次重组方案,包括本公司实际发行的股份及其作价,以及发行费用等都可能与本备考财务报表中所采用的上述假设存在差异,则相关资产及负债,都将在本次重组完成后实际入账时作出相应调整。

9、基于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的特殊编制目的,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不包括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且仅列报备考合并财务信息,未列报母公司财务信息;同时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仅列示上述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相关的有限备考附注,对部分附注项目进行了简化披露。

10、2024年4月经旅游集团董事会决议通过,同意将黄埔大酒店所持有的南京六华春酒店管理有限公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司(以下简称“六华春”)的全部股权进行剥离划转。公司于2024年4月19日已完成相关股权变更。为了在报告期内更好的反映黄埔大酒店剥离划转六华春股权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黄埔大酒店管理层假设模拟财务报表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再合并六华春。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备考财务报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本附注三所述的编制基础编制,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2025年3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的备考合并财务状况及2025年1-3月、2024年度的备考合并经营成果等相关信息。

(二)会计期间
本公司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本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三)营业周期
本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四)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五)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合并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合并方。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

公司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包括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中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购买日,是指为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购买方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所涉及的或有对价按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合并成本,购买日后12个月内出现对购买日已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证据而需要调整或有对价的,相应调整合并商誉。购买方发生的合并成本及在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首先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因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而未予确认的,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的相关情况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则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除上述情况以外,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参考本部分前面各段描述及本附注四、(十四)“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采用与被购买方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即,除了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购买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中的相应份额以外,其余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采用与被购买方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即,除了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购买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中的相应份额以外,其余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

(六)控制的判断标准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控制的判断标准
1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本公司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该回报金额。通常包括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的被投资单位和公司虽拥有其半数以下的表决权但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经营决策;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的多数成员;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占多数表决权。

(2)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方法
从取得子公司的净资产和生产经营决策的实际控制权之日起,本公司开始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从丧失实际控制权之日起停止纳入合并范围。对于处置的子公司,处置日前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已经适当地包括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当期处置的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其购买日后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已经适当地包括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且不调整合并财务报表的期初数和对比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其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已经适当地包括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并且同时调整合并财务报表的对比数。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与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公司内所有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

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及当期净损益中不属于本公司所拥有的部分分别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及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股东权益及净利润项下单独列示。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少数股东分担的子公司的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股东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仍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当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权时,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采用与被购买方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即,除了在该原有子公司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以外,其余一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其后,对该部分剩余股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号 长期股权投资》2 ——
或《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相关规定进行后续计量,详见本附注四、(十四)“长期股权投资”或本附注四、(十)“金融工具”。

本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需区分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通常表明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①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②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③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④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对其中的每一项交易视情况分别按照“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权”适用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项交易作为一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七)合营安排分类及共同经营会计处理方法
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本公司根据在合营安排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将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是指本公司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合营企业,是指本公司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本公司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本附注四、(十四)(2)②“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中所述的会计政策处理。

本公司作为合营方对共同经营,确认本公司单独持有的资产、单独所承担的负债,以及按本公司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共同承担的负债;确认出售本公司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产生的收入;按本公司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确认本公司单独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本公司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当本公司作为合营方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该资产不构成业务,下同)、或者自共同经营购买资产时,在该等资产出售给第三方之前,本公司仅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部分。该等资产发生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的资产减值损失的,对于由本公司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的情况,本公司全额确认该损失;对于本公司自共同经营购买资产的情况,本公司按承担的份额确认该损失。

(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本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本公司持有的期限短(一般为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九)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
()外币交易的折算方法
1
本公司发生的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按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但公司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按照实际采用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折算方法
2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除:①属于与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处理;②可供出售的外币货币性项目除摊余成本之外的其他账面余额变动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之外,均计入当期损益。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或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3)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方法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境外经营的,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处置境外经营时,计入处置当期损益。

境外经营的外币财务报表按以下方法折算为人民币报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股东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上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上一年折算后的年末未分配利润;期末未分配利润按折算后的利润分配各项目计算列示;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股东权益类项目合计数的差额,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处置境外经营并丧失控制权时,将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全部或按处置该境外经营的比例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外币现金流量,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十)金融工具
在本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金融资产的分类、确认和计量
本公司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未包含或不考虑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本公司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管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为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此类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即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本公司对于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摊销或减值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管理此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为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为目标,且此类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减值损失或利得、汇兑损益和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本公司将部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资产。本公司将该类金融资产的相关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将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不计入当期损益。

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将上述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外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此外,在初始确认时,本公司为了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将部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对于此类金融资产,本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金融负债的分类、确认和计量
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金融负债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和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交易性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该负债由本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终止确认该负债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其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转入留存收益。其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若按上述方式对该等金融负债的自身信用风险变动的影响进行处理会造成或扩大损益中的会计错配的,本公司将该金融负债的全部利得或损失(包括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变动的影响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②其他金融负债
除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财务担保合同外的其他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3)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予以终止确认:①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②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③该金融资产已转移,虽然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是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

若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且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的,则按照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是指该金融资产价值变动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水平。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及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及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其相对的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应分摊至终止确认部分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与分摊的前述账面金额之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对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的金融资产,或将持有的金融资产背书转让,需确定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已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则继续判断企业是否对该资产保留了控制,并根据前面各段所述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4)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现时义务已经解除的,本公司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该部分金融负债)。

本公司(借入方)与借出方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的方式替换原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原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终止确认原金融负债,同时确认一项新金融负债。本公司对原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合同条款作出实质性修改的,终止确认原金融负债,同时按照修改后的条款确认一项新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终止确认的,本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当本公司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是当前可执行的,同时本公司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除此以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予相互抵销。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
6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的,本公司采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是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本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当前的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在估值时,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并尽可能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使用不可输入值。

(十一)金融资产减值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票据,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前瞻性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2 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
对于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本公司选择始终按照相当于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账款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前瞻性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a、基于账龄确认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账龄计算方法
对基于账龄确认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账龄计算方法,采用按客户应收款项发生日作为计算账龄的起点,对于存在多笔业务的客户,账龄的计算根据每笔业务对应发生的日期作为账龄发生日期分别计算账龄最终收回的时间。

b、按照单项认定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的判断标准:
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信息: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2)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
3)债权人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给予债务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让步;
4)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5)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消失;
6)以大幅折扣购买或源生一项金融资产,该折扣反映了发生信用损失的事实。

金融资产发生信用减值,有可能是多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所致,未必是可单独识别的事件所致。

3 其他金融资产计量损失准备的方法
对于除上述以外的金融资产,如: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应收款、除租赁应收款以外的长期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合同负债
合同负债,是指本公司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如果在本公司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客户已经支付了合同对价或本公司已经取得了无条件收款权,本公司在客户实际支付款项和到期应支付款项孰早时点,将该已收或应收款项列示为合同负债。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不同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不予抵销。

(十四)长期股权投资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本部分所指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本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本公司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其中如果属于非交易性的,本公司在初始确认时可选择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核算,其会计政策详见附注四、(十)“金融工具”。

共同控制,是指本公司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重大影响,是指本公司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1)投资成本的确定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构成共同经营者除外)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此外,公司财务报表采用成本法核算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①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者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者利润外,当期投资收益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

②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资本公积。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本公司不一致的,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对于本公司与联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交易,投出或出售的资产不构成业务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本公司的部分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但本公司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于所转让资产减值损失的,不予以抵销。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时,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此外,如本公司对被投资单位负有承担额外损失的义务,则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净利润的,本公司在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③收购少数股权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增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④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计入股东权益;母公司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导致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的,按本附注四、(六)(2)“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方法”中所述的相关会计政策处理。

其他情形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对于处置的股权,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处置时将原计入股东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部分按相应的比例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权益,按比例结转入当期损益。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后剩余股权仍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其在取得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之前因采用权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并按比例结转当期损益;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按比例结转当期损益。

(十五)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等。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其成本能可靠地计量,则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其他后续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中出租的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具体核算政策与固定资产部分相同。

投资性房地产中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采用直线法摊销,具体核算政策与无形资产部分相同。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年)残值率 (%)
年限平均法20-603-5
年限平均法5-103-5
年限平均法53-5
年限平均法5-200-5
年限平均法50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本公司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3)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和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详见附注四、(二十)“长期资产减值”。

(4)其他说明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其成本能可靠地计量,则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除此以外的其他后续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当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或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时,终止确认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至少于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发生改变则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十七)在建工程
本公司在建工程分为自营方式建造和出包方式建造两种。在建工程在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固定资产。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判断标准,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已经试生产或试运行,并且其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能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其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该项建造的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基本相符。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工程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竣工决算的,先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价值,但不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

在建工程的减值测试方法和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详见附注四、(二十)“长期资产减值”。

(十八)借款费用
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借款费用,在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时,开始资本化;构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停止资本化。其余借款费用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

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予以资本化;一般借款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确定资本化金额。资本化率根据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全部予以资本化;外币一般借款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直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活动重新开始。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十九)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本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与无形资产有关的支出,如果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且其成本能可靠地计量,则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除此以外的其他项目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自可供使用时起,对其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直线法分期平均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期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如发生变更则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此外,还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该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是可预见的,则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政策进行摊销。

(2)研究与开发支出
本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本公司研发支出归集范围包括研发人员职工薪酬、直接材料费用、折旧费用、水电费用、其他费用等。

其中研发人员的工资按照项目工时分摊计入研发支出。

本公司划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的具体标准:研究阶段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等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活动的阶段;开发阶段为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活动的阶段。

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不能满足下述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够证明其有用性;
④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3)无形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无形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和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详见附注四、(二十)“长期资产减值”。

(二十)长期资产减值
对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使用权资产、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及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非金融资产,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存在减值迹象的,则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资产的公允价值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公允价值按照该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则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为基础计算并确认,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组是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

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的商誉,在进行减值测试时,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预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测试结果表明包含分摊的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先抵减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以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上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予转回价值得以恢复的部分。

(二十一)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为已经发生但应由报告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在预计受益期间按直线法摊销。若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则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二十二)职工薪酬
本公司职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以及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其中:短期薪酬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本公司在职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其中非货币性福利按公允价值计量。

离职后福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年金等。离职后福利计划包括设定提存计划。采用设定提存计划的,相应的应缴存金额于发生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在本公司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和本公司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但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不能完全支付的,按照其他长期职工薪酬处理。

职工内部退休计划采用与上述辞退福利相同的原则处理。本公司将自职工停止提供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的期间拟支付的内退人员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在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计入当期损益(辞退福利)。

本公司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的,按照设定提存计划进行会计处理,除此之外按照设定受益计划进行会计处理。

(二十三)预计负债
因对外提供担保、诉讼事项、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等或有事项形成的义务成为本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本公司,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时,本公司将该项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

本公司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对预计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并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如果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不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二十四)股份支付
(1)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股份支付包括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存在活跃市场的,按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

在各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人数变动、业绩指标完成情况等后续信息,修正预计可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并以此为依据确认各期应分摊的费用。对于跨越多个会计期间的期权费用,一般可以按照该期权在某会计期间内等待期长度占整个等待期长度的比例进行分摊。

(二十五)收入
本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按照分摊至该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履约义务是指合同中本公司向客户转让可明确区分商品的承诺。交易价格是指本公司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不包括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以及本公司预期将退还给客户的款项。

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在某一时点履行,取决于合同条款及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则本公司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否则,本公司于客户取得相关资产控制权的某一时点确认收入。

本公司根据在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前是否拥有对该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来判断本公司从事交易时的身份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在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前能够控制该商品或服务的,本公司为主要责任人,按照已收或应收对价总额确认收入;否则,本公司为代理人,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的金额确认收入,该金额按照已收或应收对价总额扣除应支付给其他相关方的价款后的净额,或者按照既定的佣金金额或比例等确定。

本公司按照业务类型确定的收入确认具体原则和计量方法:
(1)本公司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时间(客户取得相关商品的控制权时点)的具体判断标准及计量方法:国外销售:公司主要以FOB、CIF、CFR等形式出口。公司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后确认收入:产品已报关出口,取得装箱单、报关单和提货单;出口收入货款金额已确定,款项已收讫或预计可以收回;出口产品的成本能够合理计算。

国内销售:公司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后确认收入:根据销售合同约定的交货方式将货物发给客户或客户自行提货,获取客户的签收回单或客户确认的收货信息;产品销售收入货款金额已确定,款项已收讫,或预计可以收回;销售产品的成本能够合理计算。

(2)本公司游览旅游业务收入确认时间(客户取得相关服务的控制权时点)的具体判断标准及计量方法:公司在提供的游览旅游服务已经完成,相关款项已经收到或取得了收款的证据时,确认游览旅游服务收入。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3)本公司零售百货业务分为自营模式、联营模式及租赁模式,收入确认时间(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点)的具体判断标准及计量方法:
自营模式:公司自供应商处采购商品后自行发货销售,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完成货物销售收到货款或取得销售款凭据的当天,按取得销售款总额确认收入的实现。

联营模式:公司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约定扣率及费用承担方式,由供应商自行发货销售,公司以实际收到的销售款扣除应结算给供应商的采购款后的净额确认销售收入。

租赁模式:详见本附注四、(二十九)“租赁”。

(4)本公司旅行社旅游服务收入确认时间(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点)的具体判断标准及计量方法:公司在提供的旅游服务已经完成,相关款项已经收到或取得了收款的证据时,确认旅游服务收入。

(5)本公司酒店住宿业务分为要包括酒店客房服务收入、餐饮收入及房屋租赁业务,酒店客房服务收入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本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餐饮收入在餐饮服务提供给客户的时点确认收入。房屋租赁模式详见本附注四、(二十九)“租赁”。

(二十六)合同成本
合同成本分为合同履约成本与合同取得成本。

本公司企业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1)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2)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3
本公司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但是,该资产摊销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或服务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其账面价值高于下列两项的差额的,本公司将对于超出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因转让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或服务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
1
(2)为转让该相关商品或服务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上述资产减值准备后续发生转回的,转回后的资产账面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资产在转回日的账面价值。

(二十七)政府补助
(1)政府补助的类型及会计处理
政府补助是指本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

政府文件明确规定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确认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政府文件未明确规定补助对象的,能够形成长期资产的,与资产价值相对应的政府补助部分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其余部分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确认为递延收益的金额,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确认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取得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本公司提供贷款的,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该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相关借款费用;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本公司的,本公司将对应的贴息冲减相关借款费用。

(2)政府补助确认时点
政府补助在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并能够收到时确认。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期末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予以确认。除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外的其他政府补助,在实际收到补助款项时予以确认。

(二十八)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根据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数之间的差额),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以前会计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则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转回减记的金额。

本公司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作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但不包括下列情况产生的所得税:企业合并;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

当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且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负债同时进行时,本公司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报。

(二十九)租赁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1)本公司作为承租人
本公司租赁资产的类别主要为房屋及建筑物。

在租赁期开始日,本公司对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以外的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在租赁期内分别确认折旧费用和利息费用。

本公司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直线法,将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的租赁付款额计入当期费用。

①使用权资产
使用权资产,是指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在租赁期开始日。使用权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①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②在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已享受的租赁激励相关金额;③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④承租人为拆卸及移除租赁资产、复原租赁资产所在场地或将租赁资产恢复至租赁条款约定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成本。

本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对于能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预计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对于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本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号 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来确定使用权资产是否已发生减值并进8 ——
行会计处理。

②租赁负债
租赁负债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租赁付款额包括:①固定付款额(包括实质固定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租赁激励相关金额;②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③根据承租人提供的担保余值预计应支付的款项;④购买选择权的行权价格,前提是承租人合理确定将行使该选择权;⑤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需支付的款项,前提是租赁期反映出承租人将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
本公司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内含利率的,则采用本公司的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本公司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计算租赁负债在租赁期内各期间的利息费用,并计入财务费用。该周期性利率是指公司所采用的折现率或修订后的折现率。

未纳入租赁负债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当本公司对续租选择权、终止租赁选择权或者购买选择权的评估结果发生变化的,则按变动后的租赁付款额和修订后的折现率计算的现值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并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当实质租赁付款额、担保余值预计的应付金额或者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发生变动的,则按变动后的租赁付款额和原折现率计算的现值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并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三十一)重要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
(1)会计政策变更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计税依据
当期销项税额减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应税收入
应缴流转税税额
应缴流转税税额
应缴流转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存在执行不同企业所得税税率纳税主体

(二)重要税收优惠及批文
1.增值税
2023年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9号)指出,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执行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子公司马鞍山市江东水上旅游有限公司适用该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文规定,子公司南京秦淮风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游船收入,按照“文化体育服务”选择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3月31日
137,772.63
657,018,542.46
8,617,269.56
3,061,148.71
668,834,733.36
2.其他货币资金明细

2025年3月31日
37,291.27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3月31日
9.48
372,327.13
8,207,641.68
8,617,269.56
注:期末其他货币资金中的银行承兑汇票等各项保证金均为受限货币资金。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2025年3月31日
55,073,171.39
55,073,171.39
(三)应收票据

2025年3月31日
1,256,500.00
1,000,000.00
2,256,500.00
6,400.00
2,250,100.00
(四)应收账款
1.按账龄披露

2025年3月31日
115,693,166.05
9,480,402.90
2,066,466.69
2,430,635.38
1,460.00
238,672,693.09
368,344,824.11
245,447,905.11
122,896,919.00
2.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披露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101,230,465.7027.48100,081,377.7998.86
267,114,358.4172.52145,366,527.3254.42
251,197,919.8568.20143,721,009.8457.21
3,049,254.580.83225,127.757.38
12,867,183.983.491,420,389.7311.04
368,344,824.11/245,447,905.11/
(续)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102,769,730.8927.73100,187,190.1097.49
267,852,149.7672.27144,689,654.7954.02
255,531,982.3468.95143,694,469.8156.23
1,598,964.870.43152,287.909.52
10,721,202.552.89842,897.087.86
370,621,880.65/244,876,844.89/
(1)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账面余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
39,074,209.9139,074,209.91100.00
18,613,851.9418,613,851.94100.00
10,603,536.5910,603,536.59100.00
5,926,841.485,926,841.48100.00
1,149,087.91  
25,862,937.8725,862,937.87100.00
101,230,465.70100,081,377.79/
(续)

   
账面余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 ( )
39,129,733.1239,129,733.12100.00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账面余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
18,640,301.6418,640,301.64100.00
10,603,536.5910,603,536.59100.00
5,935,094.845,935,094.84100.00
2,582,540.79  
25,878,523.9125,878,523.91100.00
102,769,730.89100,187,190.10/
(2)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