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辉煌科技(002296):2025年半年度报告
|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20:04:19 中财网 |
|
原标题:
辉煌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河南
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37 【2025年7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李海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窦永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窦永贺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半年度报告内容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经营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本公司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半年度报告全文,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21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25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29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34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35
第九节 其他报送数据 .............................................................................................. 143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证券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 | 指 | 释义内容 |
半年度报告 | 指 |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
公司、辉煌科技 | 指 |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辉煌软件 | 指 | 河南辉煌软件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
北京全路信通 | 指 | 北京全路信通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
国铁路阳 | 指 | 北京国铁路阳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
辉煌城轨 | 指 | 河南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
辉煌信通 | 指 | 河南辉煌信通软件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
洛阳辉煌城轨 | 指 | 洛阳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
辉煌储能公司 | 指 | 河南辉煌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
西安辉煌城轨 | 指 | 西安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
武汉辉煌城轨 | 指 | 武汉市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
成都驱动 | 指 | 成都新一驱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
飞天联合 | 指 | 飞天联合(北京)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参股公
司 |
赛弗科技 | 指 | 北京赛弗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参股公司 |
七彩通达 | 指 | 北京七彩通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参股公司 |
智慧图 | 指 | 北京智慧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参股公司 |
世纪空联 | 指 | 世纪空联(北京)航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参
股公司 |
河南电能易充 | 指 | 河南电能易充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参股公司 |
上海冷丰卡航 | 指 | 上海冷丰卡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参股公司 |
其兴科技 | 指 | 其兴(北京)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公司参股公司 |
股东会、董事会 | 指 |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董事会 |
《公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证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公司章程》 | 指 |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 |
国铁集团 | 指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深交所 | 指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报告期 | 指 | 2025年1-6月 |
元 | 指 | 人民币元 |
CRCC | 指 | 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
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是实施铁路产品和城市轨道
交通装备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及产品检验检测/校准
等技术服务的独立第三方机构。 |
城轨 | 指 | 城市轨道交通 |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辉煌科技 | 股票代码 | 002296 |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
公司的中文名称 |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 | 辉煌科技 | | |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 HeNan Splendor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 | |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 | HHKJ | |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李海鹰 | | |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杜旭升 | 郭志敏 |
联系地址 |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
188号 |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
188号 |
电话 | 0371-67371035 | 0371-67371035 |
传真 | 0371-67388201 | 0371-67388201 |
电子信箱 | duxusheng@hhkj.cn | guozhimin@hhkj.cn |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元) | 404,105,708.76 | 333,023,576.96 | 2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 | 134,524,864.48 | 112,569,331.60 | 19.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 | 135,297,905.70 | 111,748,317.14 | 21.0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 | 55,267,355.57 | 56,941,443.52 | -2.94%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453 | 0.2903 | 18.95%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3453 | 0.2903 | 18.9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5.65% | 5.47% | 0.18% |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
总资产(元) | 3,194,343,634.34 | 3,194,462,847.19 | 0.0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 | 2,374,108,505.32 | 2,313,004,695.07 | 2.64%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
| 本报告期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元) | 137,327,394.99 |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金额 | 说明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 -22,568.88 | 详见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 | 416,308.27 | 详见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
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 | | |
债务重组损益 | -1,131,472.17 | 详见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 | -183,893.65 | 详见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138,243.96 |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 -10,341.25 | |
合计 | -773,041.22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自动化测控技术的研发推广,主要产品聚焦于轨道交通行业,是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运维设备供应商及
运营维护集成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
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等,公司主要客户是
国铁集团下属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及大型企业自备铁路的建设方。
根据各个产品的核心功能与技术特点的不同,公司产品主要分为监控产品线、运营管理产品线、信号基础设备产品
线、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产品线四大系列,上述产品适用于国家铁路(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
市域轨道交通等多个制式,并适用于新建线路、既有线路升级改造、运营维保服务等不同领域。
监控产品线涵盖设备监测、环境监测和综合监控等多个方向,主要包括信号集中监测系统(CSM)、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电加热道岔融雪设备、道岔缺口监测系统、动力及机房环
境监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ISCS)、铁路信号机械室智能巡检系统、线路安全环境管控平台智能视频分
析系统、接触网 2C智能分析系统、城轨安防集成平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城轨能源管理系统和城市轨道
交通信号维护支持系统(MSS)等;运营管理产品线主要包括铁路运输指挥综合系统、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
(STP)、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和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等;信号基础设备产品线主要包括智能
电源设备、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CBI)、计轴设备和道岔转辙机等;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主要包括接触网
水冲洗车、地铁隧道清洗车、电务生产指挥系统、电务大数据智能运维平台、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平台等。
针对国铁集团下属的高速和普速铁路,公司主营业务为铁路基层站段提供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基础设备;为铁路专
业设备管理提供平台手段,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为铁路专业设备在运用过程中的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提供手段和平台,
提高设备的运用质量和维修效率,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维护成本;针对铁路运营可能面临的环境变化(包括灾害
及其他突发危险等)进行监测预警,保证运营安全。产品已覆盖铁路电务、工务、供电、机务、运输等多个专业领域。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面向城市轨道交通提供涵盖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ISCS)、城轨安防集成平台、自动售
检票系统(AFC)、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城轨能源管理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支持系统(MSS)、城
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平台、地铁隧道清洗车和轨道交通相关维保服务等多项智能化及节能综合解决方案,为乘客提供安
全、舒适、便捷的智能化出行环境。
2、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产品/系统根据是否有行业内成文的标准规范文件,分为标准型和定制型。对于有对应行业标准规范的标准型产
品,通过直接向客户销售和系统集成商合作配套销售两种方式。通过投标和商务谈判等市场竞争方式获得产品和服务订
单,产品经过安装、现场调试、用户验收等环节后投入使用。
对于根据客户特定需求的定制型产品/系统,在具体营销过程中,首先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和售前支持,协助用户完成
项目设计工作,在公司产品研发的知识库中,提取成熟的产品框架和相应模块,进行二次开发,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
订单制造、交付。
在生产与服务方面,完全顺应中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整体建设运营模式,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根
据客户订单及业主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生产及服务,严格依照合同要求按期、保质提供相关产品及服务。
在质量保障方面,公司已经构建起以 IRIS、ISO9001、CMMI为基础,CRCC、SIL4 产品认证为标准,精密的检测仪器、严格的检验制度为支撑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持续稳定。
(二)行业发展情况
(1)轨道交通领域
轨道交通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中长期铁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等政策指导性文件,为公司所处
的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公司开展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指明了方向。
根据国铁集团发布信息,2025年上半年,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59亿元,同比增长 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铁路建设投资始终保持高位运行,一大批铁路重
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一批新线、新站开通运营。新建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渝厦高铁重庆东
至长沙段实现贯通;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宋城路站至开封站段建成通车,郑开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运营;新建重庆东
站开通运营、沧州站改造提升工程竣工、日照站新改建后投入使用,重点铁路枢纽功能显著提升。在建工程项目顺利推
进。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沈阳至白河高铁、襄阳至荆门高铁、合肥至新沂高铁等项目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包头
至银川高铁包头至惠农段、崇左至凭祥高铁、西安至延安高铁项目正在开展静态验收;广州至湛江高铁、盘州至兴义铁
路等项目正加快推进铺轨精调等剩余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铁路工程
和重点联网、补网、强链项目,加快推进勘察设计、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今年以来,伊宁至阿克苏铁路、
黔桂铁路增建二线、温州至福州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早日开工建设奠定基础。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认
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铁路规划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铁路“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
服务全方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铁路方面,除新线建设外,“十一五”和“十二五”前期开通运营的8000多公里高速铁路陆续进入大修改造期,
普速铁路新建里程逐渐增多,国内铁路行业正处于新建为主向新建与升级改造并重转变的阶段,由此可见行业升级改造
市场空间正在逐步释放。
根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2025年6月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0条,运营里程11127.6公里。2025年上半年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182公里,新增运营线
路5条,新增运营区段9个。
近年来,为了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国家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申报条件,并收紧了审批流程,报告期
内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新规划审批步伐进一步放缓。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至目前,在国家发
改委批复的44个城市城轨交通建设规划中,呼和浩特、兰州、洛阳、芜湖、哈尔滨、郑州等6个城市在2024年前获批
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
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城轨、普铁、高铁等领域。
河南区域内前期获批的城市城轨交通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短期内将对公司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
不利影响,未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纵深发展,公司仍将处于重大发展机遇期,公司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抢抓市场机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推进公司的稳健发展。
由上述信息可知,短期内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建线路的业务面临一定压力,但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继续高
质量发展和运营需要,加上设备更新改造及新增业务需求随相关宏观政策的落地逐步释放,整体投资有望持续保持高位,
市场容量巨大,公司研发创新及持续发展仍存在较大空间。
(2)
新能源储能领域
2025年初发布的202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将新型储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提出“发展新型储能”,推动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商业化。2025年《十四五能源领域创新规划》将“高功率钒液流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列为国家监
测依托项目,加速技术落地。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型储能作为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2025 年 2 月 1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 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产业体系加速完善,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产业主体集中、区域聚集格局基本形成。产品性能显著
增强,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多领域应用
需求。
《河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明确了河南省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到 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成一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基地,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成熟健全,与电力系
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有力促进我省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1、国家铁路行业:公司通过在国家铁路行业多年的积累,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供专业的解决方
案和定制化的服务,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努力深耕、精益求
精,在生产的每个环节把控产品质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在国铁行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其中铁路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电务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及接触网水冲洗车等产品在技
术上、标准影响度及品牌推广上具有优势地位。
2、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公司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的核心原则,随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软件平台的上线开通,公司综合监控产品已具备核心技术平台、项目交付管理、项目维护管理等全部核心能力,目前该产品在河南区域内
有较强优势,在轨道交通行业被广泛认可。目前,对于地铁隧道清洗车系列产品,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
术,属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借助公司区域优势、高质量产品服务和国铁方面的技术和经
验积累,公司其他各产品线产品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均有一定优势。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根据国铁集团发布信息,2025年上半年,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一大批铁路重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根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 2025年 6月底,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 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330条,运营里程 11127.6公里。
2025年上半年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182公里,新增运营线路5条,新增运营区段9个。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一体化解决方案及
高端装备”的主营业务,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通过逐步扩大市场领域培育新产品市场,优化管理体系,健全各业务板块目标管控等举措,打造高端制造系统平台,提
升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及综合服务能力,保持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稳步推进
新能源研发中心建设和新型储能领域
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报告期内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秉承“用户至上”理念,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和宣传。强化与国内外领先企业、系统总
包商的合作,推动合作共赢。
抢抓市场机遇,强化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结合的技术优势,加快推进线路安全环境管控平台视频智能分析系统、
铁路信号机械室智能巡检系统、普速防洪系统等产品的市场推广,拓宽公司监控产品线,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密切跟踪国铁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的落实,加快各产品线智能化升级节奏,和新版本产品市场应用进度,丰富产品结
构,适应新时代下铁路客户的安全监控需要。
加大力度积极开拓省外城轨市场,积极与各业主、设计咨询单位举办技术交流会议,广泛向各地铁建设方推介我们
公司成熟产品及新技术/新方案。
2、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市场应用进度,丰富产品结构。
全面加强研发投入,把最新的技术与行业应用快速结合;持续加强
机器人应用及人工智能(AI)方向的研发推进和
落实。基于公司产品在国铁和城轨市场的庞大用户群,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持续应用功能的研发创新,优化升级各产品
功能单元,针对铁路设备监测系统、运营环境监测系统及水冲洗装备等产品,发布自动化、数智化水平更高的版本,持
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积极参与国铁集团电务信息化统型系统的研发和试点验证,有效推进了国铁集团《数字铁路规划》在电务专业的落
实,通过数字化赋能专业管理体系建设。
3、稳步推进储能装备及智能微电网的研发工作。
稳步推进全钒液流电池中试工作,上半年对第二代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设备进行工艺迭代改进并进一步提升性能和产
品一致性。扩大储能中试研发基地建设,提高产能,引入新设备,新工艺,实现系统降本增效。对32kw标准电堆进行量
产工艺优化,提高产品一致性及合格率。
4、稳步推进2023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实施,逐步落实公司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上半年依法合规推进2023年度员工持股计划的解锁审议程序及部分出售工作。公司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有效调动员工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内部潜力,争取各业务板块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公司长期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5、加强合同跟踪和项目回款管理
继续强化与用户沟通,定期核对账目等措施。优化应收账款分档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应收账款
催收考核力度。建立合同项目交付过程、售后服务支持过程及用户需求问题库跟踪信息和项目回款信息的共享平台,针
对大额超期应收账款组建专项小组,协同市场营销部门共同争取用户的付款支持,保障公司现金流充裕,保证公司的长
期稳健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优势
(1)行业业务需求的深度把握能力
公司核心团队三十余年专注于轨道交通行业,通过长期研发和项目实施经验的积累,对轨道交通行业有了深刻的理
解,能够深度把握行业用户当前及未来潜在的需求,合理平衡用户需求的轻重缓急与关键要点所在,主导和参与了多个
产品行业标准的制订,从而使公司的研发效率更高、更有针对性,研发成果更具适用性。
(2)科学的研发流程与灵活有效的研发机制
公司软件研发管理较早导入了 CMMI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不断完善,于 2021年通过了 CMMI5级的认证; 系统集成研发于 2017年导入 IRIS体系,在实际研发过程中,不断强调和完善各类流程的敏捷性优化升级,结合不同产品
的特点,裁剪优化不同过程文件,使得需求开发管理、风险管理、测试验证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核心过程全面
有效落地,并与开发效率提升互相促进。通过灵活有效的研发机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协作,能够更高效、更直接地了
解客户的实际需求,提高研发反应能力;针对关键基础技术,加强与行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能够及时
跟进前瞻性技术发展,提高产品研发的先进性。
(3)完备的产品需求开发环境和测试实验室
针对国铁行业产品,在公司搭建了完备的铁路车站环境,齐全的工务、电务设备和区间模拟隧道、边坡环境,车站
机房内配备有公司基础设备产品线、运营指挥产品线及监控产品线的各型号产品,结合各产品在现场 4000余站、上万公
里高铁线路上的运行数据,能够全面准确分析用户需求的关键表现,开发出更具有针对性的用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产品,公司搭建了智慧城轨实验室,涵盖灾害监测、智慧运营、智慧车站、智慧安防、智慧能源
等板块,由单线路调度指挥,到城市多线路线网级运营协调,用户各类潜在需求及解决效果清晰明了;针对
新能源产品
研发,公司搭建了园区综合智能微电网,涵盖风光发电管理、用户侧充电管理及多场景放电运营测试等板块,搭建了钒
液流电池测试实验室,涵盖电解液综合分析、单电堆测试、综合堆叠测试等专项实验室;公司测试中心配置有高低温测
试、震动冲击测试、电磁兼容测试等常规型式试验室,和盐雾砂尘、喷淋等特定性能测试试验室,能够全面支持产品集
成选型及研发过程测试。
(4)持续的研发投入形成的核心产品数据及知识库
公司坚持持续的研发投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体系,截至 2025年6月底,拥有 410项授权专利(含发
明专利111项)和 186项软件著作权,其中 2025年上半年新增专利13项(含发明专利2项)和软件著作权3项;报告
期内新增申请专利12项。长期稳定的研发投入,使得在轨道交通基础设备监测、环境监测、通信信号电源、水冲洗等领
域,涵盖电子电路、软件架构、数据算法、流体控制、可靠性分析等专业方向,公司积累了海量的过程测试数据及成熟
的技术构件,高质量的研发知识库,能够极大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并确保公司产品中的自研比例,稳定公司
整体经营的毛利率水平。
2、以满足客户当前及未来需求为目标的持续创新能力
满足客户当前及未来需求一直是公司持续创新的根本目标。在研发方面,秉承着“应用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
的创新路径,针对监控产品线的产品逐步由在线监视与测量,向数据的智能分析升级,由故障报警功能向异常预警功能
升级,由局部数据分析向海量大数据分析升级,由单一网络平台向具备国密功能的网络安全平台升级,由人工辅助分析
向智能AI分析升级;运营管理产品线逐步向涵盖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产品逐步向全流
程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在项目交付及市场管理方面,持续优化调整内部组织架构,根据不同产品和项目特点,
分别设置属地化子公司、交付项目部、区域维护项目部、产品代维项目部等,提高项目交付效率和质量,始终保持优质
的客户服务和市场反应能力。
3、市场先入优势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轨道交通行业,提供轨道交通运维设备及运营维护集成化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具有丰富的
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公司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以来至本报告期末,已累计开通了4000多个站场的信号集中监测
系统,监测中心系统在用段(局)58个;公司的高铁防灾监控系统累计开通14000多公里高铁线路,现场监测点3300
多个;公司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已累计开通16条线路,合计里程503.6公里、326个车站、25个场段和16个
线路中心。公司在水冲洗车设备领域,作为唯一通过原铁道部技术鉴定的产品研制单位,接触网水冲洗车市场交付量处
于绝对领先位置;除上述具备明显领先优势的产品外,产品线全系产品开通应用在全国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31个城
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和多个企业的自备铁路公司管辖的车站及线路上,这些产品(项目)的实施与开通,为公司培养了
一批业务扎实、现场熟悉的工程技术人员,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为公司市场开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
公司项目和客户资源的增多,原有项目的更新换代需求持续增加,从而进一步巩固公司的竞争优势,并为公司收入的增
长提供稳定的来源。
4、质量保证优势
在质量、安全生产方面,公司始终本着“安全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严守安全红线,坚持质量导向,为公司持
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公司于2003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8年通过CMMI3级认证,2011年通过ISO14001
环境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通过IRIS体系认证,2021年通过CMMI5级认证。建
立了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系统交付、工程现场、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全生命周期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并
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管理体系监督审核、产品认证审核等监督检查过程,持续改进,以持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
行的有效性。
5、丰富产品线及一体化集成服务能力
公司提供的轨道交通运维设备及运营维护集成化解决方案,能够针对轨道交通信号通信领域的核心设备进行在线监
测,并对设备运行环境和线路运营的自然环境实时监测;同时,提供设备和线路的上层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实现针
对运维管理的全体系信息化解决方案;能够为铁路列车调度指挥、城轨环境调度指挥、城轨自动售检票等定制一体化运
营解决方案。公司产品涵盖工务、电务、供电、运输等多专业,产品功能由底层设备数据辅助运营维护,跨越至上层修
程修制优化,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决策辅助,全面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提升投资价值。同时,公司还通过了信息系统
建设和服务能力等级CS4级,安防设计施工维护一级,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服务能力二级等资质能力评定;并拥有11
类产品的19项CRCC资质,公司丰富的产品线及全面的技术服务能力能够为客户在基础建设阶段、运营维护阶段、更新
改造阶段等全过程提供更强竞争优势的产品、更优的服务。
6、高效专注、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
公司专注于轨道交通行业二十余年,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以技术创新为发展根基,在公司产
品线不断扩展,公司规模和业绩提升过程中,对内强调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对外与客户、友商、供
应链合作单位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真诚合作,努力打造良性市场业态。公司由一个初创技术型企业逐步发展成为资
本市场公众公司过程中,在公司内部构建起了简单、务实的管理理念及氛围,和高效专注、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这不
仅是公司在轨道交通行业取得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目前在争取
新能源领域拓展的最强力量源泉。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 | 404,105,708.76 | 333,023,576.96 | 21.34% | |
营业成本 | 172,380,755.27 | 141,267,204.48 | 22.02% | |
销售费用 | 14,530,310.33 | 15,405,649.76 | -5.68% | |
管理费用 | 27,165,559.37 | 36,773,171.02 | -26.13% | |
财务费用 | -2,604,093.99 | -2,577,393.98 | -1.04% | |
所得税费用 | 17,634,789.97 | 18,035,682.38 | -2.22% | |
研发投入 | 49,255,599.15 | 40,997,134.91 | 20.14%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55,267,355.57 | 56,941,443.52 | -2.94%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26,461,270.25 | -34,556,322.09 | 176.57% | 主要系报告期内大额
存单到期及收到大额
存单利息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77,916,084.00 | 6,235,373.58 | -1,349.58% | 主要系报告期内支付
分红款增加,且上年
同期收到员工持股计
划款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 | 3,812,541.82 | 28,620,495.01 | -86.68% | 主要系报告期内支付
分红款增加,且上年
同期收到员工持股计
划款 |
税金及附加 | 4,238,348.23 | 3,229,766.82 | 31.23% | 主要系报告期内流转
税增加致附加税增加 |
其他收益 | 12,411,874.13 | 29,748,442.68 | -58.28% | 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
增值税退税款减少 |
信用减值损失 | -8,101,609.53 | -5,606,672.17 | 44.50% | 主要系计提应收账款
坏账损失增加 |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 本报告期 | | 上年同期 | | 同比增减 |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
营业收入合计 | 404,105,708.76 | 100% | 333,023,576.96 | 100% | 21.34% |
分行业 | | | | | |
国家铁路 | 388,425,720.25 | 96.12% | 270,487,322.59 | 81.22% | 43.60% |
厂矿企业及地方
铁路 | 7,988,386.83 | 1.98% | 26,870,837.54 | 8.07% | -70.27% |
城市轨道交通 | 6,185,373.31 | 1.53% | 35,665,416.83 | 10.71% | -82.66% |
其他业务 | 1,506,228.37 | 0.37% | | | 100.00% |
分产品 | | | | | |
监控产品线 | 344,121,444.39 | 85.16% | 266,731,500.14 | 80.09% | 29.01% |
运营管理产品线 | 18,569,920.36 | 4.60% | 13,125,442.48 | 3.95% | 41.48% |
信号基础设备产
品线 | 28,542,553.85 | 7.06% | 29,122,294.38 | 8.74% | -1.99% |
综合运维信息化
及运维装备 | 11,365,561.79 | 2.81% | 11,178,886.66 | 3.36% | 1.67% |
其他业务 | 1,506,228.37 | 0.37% | 12,865,453.30 | 3.86% | -88.29% |
分地区 | | | | | |
华东区 | 122,701,840.20 | 30.36% | 78,745,018.07 | 23.65% | 55.82% |
南方 | 186,354,053.98 | 46.12% | 153,430,263.55 | 46.07% | 21.46% |
北方 | 93,543,586.21 | 23.15% | 100,848,295.34 | 30.28% | -7.24% |
其他业务 | 1,506,228.37 | 0.37% | | | 100.00% |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 | 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
分行业 | | | | | | |
国家铁路 | 388,425,720.
25 | 161,080,241.
11 | 58.53% | 43.60% | 62.21% | -4.76% |
分产品 | | | | | | |
监控产品线 | 344,121,444.
39 | 141,931,321.
33 | 58.76% | 29.01% | 34.91% | -1.80% |
分地区 | | | | | | |
华东区 | 122,701,840.
20 | 60,159,215.9
7 | 50.97% | 55.82% | 128.61% | -15.61% |
南方 | 186,354,053.
98 | 77,164,451.2
2 | 58.59% | 21.46% | 7.89% | 5.20% |
北方 | 93,543,586.2
1 | 34,291,272.4
5 | 63.34% | -7.24% | -21.04% | 6.40% |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 | 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
分客户所处行业 | | | | | | |
国家铁路 | 388,425,720.
25 | 161,080,241.
11 | 58.53% | 43.60% | 62.21% | -4.76% |
分产品 | | | | | | |
监控产品线 | 344,121,444.
39 | 141,931,321.
33 | 58.76% | 29.01% | 34.91% | -1.80% |
分地区 | | | | | | |
华东区 | 122,701,840.
20 | 60,159,215.9
7 | 50.97% | 55.82% | 128.61% | -15.61% |
南方 | 186,354,053.
98 | 77,164,451.2
2 | 58.59% | 21.46% | 7.89% | 5.20% |
北方 | 93,543,586.2
1 | 34,291,272.4
5 | 63.34% | -7.24% | -21.04% | 6.40% |
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单位:元
成本构成 | 本报告期 | | 上年同期 | | 同比增减 |
| 金额 | 占营业成本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成本比重 | |
原材料 | 137,412,934.30 | 80.07% | 110,825,675.57 | 81.21% | 23.99% |
人工成本 | 6,285,564.97 | 3.66% | 5,881,771.48 | 4.31% | 6.87% |
制造费用 | 27,916,440.37 | 16.27% | 19,760,568.68 | 14.48% | 41.27% |
制造费用中的设
备折旧 | 2,436,087.68 | 1.42% | 9,832,154.22 | 7.20% | -75.22% |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制造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41.27%,主要系报告期内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等项目的设备安装调试费增加。
制造费用中的设备折旧较上年同期减少75.22%,主要系报告期内与生产相关的折旧减少。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金额 | 占利润总额比例 | 形成原因说明 | 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
投资收益 | 9,129,370.60 | 6.01% |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
权投资收益;债权投
资等大额存单持有期
间的投资收益 | 否 |
资产减值 | -522,127.79 | -0.34% | 合同资产及存货减值 | 否 |
营业外收入 | 122,366.52 | 0.08% | 其他利得 | 否 |
营业外支出 | 331,089.11 | 0.22% | 捐赠支出及其他损失 | 否 |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 本报告期末 | | 上年末 | | 比重增减 | 重大变动说明 |
| 金额 | 占总资产比例 | 金额 | 占总资产比例 | | |
货币资金 | 278,869,658.
93 | 8.73% | 274,369,310.
71 | 8.59% | 0.14% | |
应收账款 | 1,050,890,58
7.55 | 32.90% | 1,022,179,88
6.36 | 32.00% | 0.90% | |
合同资产 | 32,641,776.4
3 | 1.02% | 28,937,084.4
0 | 0.91% | 0.11% | |
存货 | 506,203,514.
22 | 15.85% | 502,094,718.
94 | 15.72% | 0.13% | |
长期股权投资 | 7,102,907.87 | 0.22% | 6,949,967.94 | 0.22% | 0.00% | |
固定资产 | 316,572,414.
17 | 9.91% | 334,423,662.
13 | 10.47% | -0.56% | |
在建工程 | 13,901,380.2
2 | 0.44% | 13,337,048.8
2 | 0.42% | 0.02% | |
使用权资产 | 608,723.63 | 0.02% | 1,422,710.45 | 0.04% | -0.02% | |
合同负债 | 332,009,335.
57 | 10.39% | 282,151,458.
46 | 8.83% | 1.56% | |
租赁负债 | 508,200.71 | 0.02% | 514,704.48 | 0.02% | 0.00% | |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期初数 | 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 | 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 | 本期计提
的减值 | 本期购买
金额 | 本期出售
金额 | 其他变动 | 期末数 |
金融资产 | | | | | | | | |
4.其他权
益工具投
资 | 11,000,00
0.00 | | -
130,000,0
00.00 | | | | | 11,000,00
0.00 |
5.其他非
流动金融
资产 | 0.00 | | | | | | | 0.00 |
金融资产
小计 | 11,000,00
0.00 | | -
130,000,0
00.00 | | | | | 11,000,00
0.00 |
上述合计 | 11,000,00
0.00 | | -
130,000,0
00.00 | | | | | 11,000,00
0.00 |
金融负债 | 0.00 | | | | | | | 0.00 |
其他变动的内容
无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保函保证金受限的货币资金 24,554,265.01元。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投资额(元) | 上年同期投资额(元) | 变动幅度 |
7,377,159.62 | 15,665,972.07 | -52.91% |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名称 | 投资
方式 | 是否
为固
定资
产投
资 | 投资
项目
涉及
行业 |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 截至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际
投入
金额 | 资金
来源 | 项目
进度 | 预计
收益 |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收
益 | 未达
到计
划进
度和
预计
收益
的原
因 | 披露
日期
(如
有) | 披露
索引
(如
有) |
投资
建设
智能
微电
网及
储能
技术
研发
中心 | 自建 | 否 | 新能
源 | 6,952
,078.
49 | 56,82
5,354
.24 | 自有
资金 | 37.88
% | 0.00 | 0.00 | 不适
用 | 2021
年10
月12
日 | 详见
巨潮
资讯
网
《关
于投
资建
设智
能微
电网
及储
能技
术研
发中
心项
目的
公告》
(公
告编
号:
2021-
071) |
新厂
区
(南
园
区) | 自建 | 是 | 铁路
通信
信号 | 425,0
81.13 | 13,76
2,129
.95 | 自有
资金 | 98.71
% | 0.00 | 0.00 | 不适
用 | | 无 |
合计 | -- | -- | -- | 7,377
,159.
62 | 70,58
7,484
.19 | -- | -- | 0.00 | 0.00 | -- | -- | -- |
4、金融资产投资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