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凌科技(300921):2025年7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
时间:2025年08月01日 00:51:15 中财网 |
|
原标题: 南凌科技:2025年7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代码:300921 证券简称: 南凌科技 南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8
投资者关系
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
□ 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现场参加□其他 | 参与单位名称 | 长盛基金 | 时间 | 2025年 7月 28日 10:00-11:00 | 地点 | 公司总部会议室 | 上市公司接待
人员 | 董事会秘书喻荔女士 | 投资者关系
活动主要内容 | 公司董事会秘书喻荔女士简要对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
度经营状况及主要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1、请介绍一下公司的自研 SD-WAN和 SASE产品?
答: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依托覆盖全球的骨干网资源,围绕凌
网服务、凌云服务、数字化工程三大核心业务构建起“云+网+
安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矩阵,为数字化企业提供智能、安全、
可靠的云网安融合产品与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SD-WAN/SASE通过软件定义架构实
现多链路负载(如互联网、4G/5G、MPLS混合组网)的形式成
为主流,将显著降低对传统物理专线的单一依赖。
公司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持续健全研发管理体
系与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机制,着力构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
技术竞争力体系。公司沿着由 SD-WAN向 SASE架构迭代的技
术路径,通过技术突破与研发创新,持续升级"云智网安"一体化
服务能力,构筑起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差异化技术护城河。公司
的自主研发和创新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核心技术突破、国 | | 产化能力、生态协同共创能力。在核心技术方面,公司在
SD-WAN/SASE领域具备自研能力,其中整合多场景(混合多云,
传统组网,移动接入)的云智网安融合管理平台,获国家多项发
明专利的智能流量控制和路由优化技术,覆盖从底层线路到上层
应用的高性能实时超细颗粒度监控等功能在行业中具备独特优
势,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在国产化能力方
面,公司是业内少数实现 SD-WAN全栈技术国产化替代的企业
之一。目前,公司骨干网和基础设施已实现 IPv6部署,软硬件
设备均具备 IPv6能力,兼具高效能与安全可靠性,能够支持企
业快速完成 IPv6改造;在生态协同共创方面,公司通过开放合
作体系强化技术优势,与全球安全厂商、云厂商等进行深度整合,
基于双方产品、技术优势,联合推出 SD-WAN、SASE、MSS等
创新解决方案,适配企业多样化需求。截止 2024年底,南凌科
技共拥有软件著作权共 65项,获得发明专利 9项,申请中的发
明专利 3项。
2、跟基础运营商相比,公司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优
势是什么?
答:公司是 IP-VPN技术服务细分领域第一家 A股上市企业。
上市之后,公司经历了一定的业务调整和转型,目前,公司提供
的是基于公司骨干网和公司自研的 SD-WAN、SASE软件技术的
云网安一体化服务。我们不仅帮助客户组建企业专用网络,同时
还帮助客户实现网络与安全的运维管理。基础电信运营商主要是
建设我们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并在各自的网络资源内提供服务,
主要面向政府、大型国央企提供服务,以及面向个人或家庭提供
服务。而南凌科技提供的服务与基础运营商业务有着显著区别,
首先公司是第三方中立的网络服务商,可结合多家运营商基础网
络资源提供服务;其次公司具备自主研发的软硬件产品与技术,
为客户网络与安全的持续运作提供服务。目前,公司服务的客户
还是以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为主。同时,公司 | | 提供的是多元化云网安融合服务,在自研 SD-WAN产品的基础
上研发 SASE产品,通过自主研发与产业深度融合,将网络与安
全结合在一起,并以云服务形式进行交付,满足数字企业的动态
安全访问需求,形成公司进一步的竞争优势。
3、公司海外业务收入情况如何?
答:公司在 2024年度报告中披露了境外收入情况,2024年,
公司境外收入 3,408.23万元,同比上年增长 715%。公司持续投入
海外网络节点建设,一方面服务于海外企业在本土或境外的需
求,另一方面更侧重于支撑中资企业的全球化业务,为中资企业
的境外业务提供与国内一致的云智网安融合服务,系统性赋能中
国企业全球化战略实施。
4、请问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构成如何?公司有没有什么降本
的措施?
答: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主要包括:本地网络成本,
占主营业务成本的 37.17%;骨干网络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
22.54%;运维费用、设备折旧及其他,占主营业务成本的 17.87%;
设备及软件采购,占主营业务成本的 16.81%;服务采购及其他,
占主营业务成本的 5.61%。可以看出,公司的主要成本为基础网
络资源成本。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与竞争力,公司已全
面启动成本优化工作。由于公司网络架构复杂,涉及多家运营商
数千条基础线路资源。并且,网络成本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需要综合考量线路续约、流量重新分配、设备升级等多个环节,
受上述因素制约,优化效果在 2024年暂未得到明显体现。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降本增效专项工作效果已经开始显现。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 33.11%,较去年同期提高 6.33个百分点,较 2024
年提高 3.31个百分点,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夯实。后续公司将
深化精细化运营,巩固成本管控成果。目前,公司正稳步推进网
络成本优化的各项工作,期待通过长期努力降低运营成本,为后
续公司业绩增长注入动力,实现降本增效的良好局面。 | | 5、AI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给公司带来哪些机遇?公司的 AI
实践有哪些?产生了哪些效果?
答:首先,AI深度参与了产业链的重塑与建构。其出现催
生了新事物与新连接,从支撑大模型训练/推理的算力、芯片、
服务器,到模型调优、智能体开发、编程平台(如 Coze, Manus)
及行业应用,整个产业链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其次,对企业而言,AI能全面改造并提升产品、服务、流
程及商业模式。例如,赋能产品以增强能力与体验、实现降本增
效;基于 AI需求拓展场景、开辟新业务。Gartner预测,到 2029
年,中国 60%的企业将把 AI融入其主要产品和服务中,并且这
些 AI功能将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公司积极探索 AI的应用和实践,于 2024年接入智谱、通义
千问等大模型,用于内部数据处理、客服问答等场景;2025年
初 DeepSeek出现后,公司对 DeepSeek大模型进行本地化部署,
逐渐用于赋能公司产品能力、提升运维和运营效率等方面。公司
将 AI大模型接入安全运营管理平台(SOC),利用大模型以及
调优技术,对海量的安全日志进行智能筛选,实现精准降噪,与
传统基于规则匹配的效果相比,AI赋能后的降噪功能效率更高
高、噪声抑制率更高、误报率更低;公司基于 AI大模型开发的
编程助手、产品助手、运维工单助手等内部智能工具,极大提高
了运维效率、优化了业务流程。公司合理推动 AI赋能产品和服
务能力、部署 AI工具,用以提升产品和服务效率、质量,降低
成本,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 附件清单(如有) | 无 | 风险提示 | 上述内容如涉及对行业的预测、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等相关信息,
不视作公司或公司管理层对行业、公司发展的承诺与保证,敬请
广大投资者理性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 日期 | 2025年 7月 28日 |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