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药石科技(300725):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07日 22:55:38 中财网

原标题:药石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杨民民、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娟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冬月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是全球药物研发领域创新型化学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主营业务包括药物分子砌块的研发、工艺开发、生产和销售;基于药物分子砌块的药物发现技术平台建设和技术转让;基于药物分子砌块的中间体、原料药开发和生产服务以及制剂开发和生产服务(CDMO)。公司未来经营中可能面对的风险有:全球经济环境及贸易政策变动风险、药物研发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质量控制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提请投资者注意。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31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3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7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2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47

备查文件目录
(一)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二)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药石科技、本公司、公司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本期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美国药石公司全资子公司PHARMABLOCK(USA),INC.
山东药石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药石药业有限公司
浙江晖石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晖石药业有限公司
瑞士药石公司全资子公司PharmaBlock Sciences (Switzerland) AG
诺维科思南京诺维科思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小分子药物俗称化学药物,即化学结构明确的具有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 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化学 药物是以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其物质基础,以药效发挥的功效(生物效 应)作为其应用基础
药物分子砌块用于设计和构建药物活性物质从而研发的小分子化合物,一般分子量 小于300,具有结构新颖、品种多样等特点
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工艺步骤中产生的须经过进一步分子变化或精制等才能成为原 料药的一种物料,广义上所称医药中间体泛指原料药之前的各类化合 物
RSMRegistered starting material,注册起始物料
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药物活性成分,也称原料药, 通过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等方法所制备,但病人无法直 接服用,一般再经过添加辅料、加工,制成可直接使用的制剂
制剂能供人体直接使用的最终药物形式
先导化合物对某个靶标或生物模型呈现一定活性和选择性的化合物。一般具有新 颖的化学结构,其理化性质、药代性质和安全性等满足一定的要求, 具有类药性和可开发性。先导化合物一般不能直接成为药物,需要对 其化学结构进行优化,使上述性质达到最佳配置。先导化合物的质量 直接影响新药研发的速度和成功率
苗头化合物对特定靶标或作用环节具有初步活性的化合物。一般具有非特异作 用、药代动力学不合理、理化性质差、毒副作用大、作用机制不明及 获得专利的可能性等问题,需要经过结构的修饰或衍变达到先导化合 物的标准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定制研发机构,主要为制药 企业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临床前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等 服务的机构
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合同定 制开发和生产企业,主要为跨国制药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 特别是创新药的工艺研发及制备、工艺优化、放大生产、注册和验证 批生产以及商业化生产等定制研发生产服务
CMC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s,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新 药研发过程中生产工艺、杂质研究、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等药学研 究资料的收集及控制工作
临床阶段与商业化阶段相对应,新药获批前的研究开发阶段
商业化阶段与新药临床阶段相对应的,药物正式获批上市后的阶段
TPD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可通过机体自 身的蛋白清理系统(包括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溶酶体降解系统)去除致 病靶蛋白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抗体偶联药物,是由具有靶向特异性的单 抗和具有高毒性的小分子结合而成的新药,与单抗和小分子药物相 比,具有特异性高和毒性低的特征
RDCradionuclide drug conjugates,核素偶联药物,是将放射性核素通过 连接子与靶向载体(如抗体、小分子或多肽)偶联而成的一类新型精 准诊疗药物,兼具靶向性与放射性治疗功能,能够在提高治疗效率的 同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
linker连接子,是指用于将两个或多个功能性分子结构通过化学方式连接起 来的关键结构单元,在偶联药物和靶向蛋白降解药物设计中发挥核心 作用
合成路线从特定原料转化到所需产品的单步或者多步单元反应过程。关于合成 路线一般结合具体产品讨论
高通量筛选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 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试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 实验结果数据,以计算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在同一时间检测数以千 万的样品,并以得到的相应数据库支持运转的技术体系
虚拟筛选在进行生物活性筛选前,在计算机上对化合物分子进行预筛选,以降 低实际筛选化合物数目,同时提高苗头化合物发现概率,也称计算机 模拟筛选
药代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 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理化性质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水溶性、解离性、分配性、化学稳定性 和多晶性等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 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 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 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即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是药物在完成 临床前研究(如动物试验)后,向药品监管机构提交的申请,目的是 获准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NDANew Drug Application,以新药上市为目的注册申请
MAH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EHS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
PMIProduct Mass Intensity,即化学反应中投入的原料质量和产出的产 物质量的比值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药石科技股票代码300725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药石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PharmaBlock Sciences (Nanjing), Inc.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杨民民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余善宝陆晋
联系地址南京江北新区华盛路81号南京江北新区华盛路81号
电话025-86918230025-86918230
传真025-86918262025-86918262
电子信箱ir@pharmablock.comir@pharmablock.com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919,729,079.06744,866,670.7623.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72,498,099.1298,691,499.36-26.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59,621,052.2767,613,939.87-11.8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466,912,951.90137,075,990.05240.6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60.50-28.0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60.49-26.5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8%3.43%-1.25%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5,524,287,707.554,935,272,666.4011.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3,626,369,199.902,987,552,996.3621.38%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

 本报告期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元)73,615,253.07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的冲销部分)-1,045,646.01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 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 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4,604,729.97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11,347,090.67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43,292.25 
减:所得税影响额2,272,420.03 
合计12,877,046.85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全球医药研发和制造领域创新化学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致力于通过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和低碳技术的 创新,帮助合作伙伴提高新药发现及开发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持续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并积极推动行业的绿 色、可持续发展。 公司的业务源自自主设计和合成的新颖且具有前瞻性的分子砌块,这些分子砌块对药物发现的加速起到推进作用; 随着运用这些分子砌块的候选化合物进入临床开发和商业化阶段,公司成功开发了数千种分子砌块产品的放大工艺,并 实现规模化生产,帮助客户迅速推进药物开发项目。凭借在分子砌块领域的深厚积累、客户的高度信赖,以及上游原料 供应和化学经验等独特优势,公司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为药物发现提供化学研发服务,为临床前、临床开发和商业化项 目提供高效、高品质的中间体、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的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同时,公司整合多年来在连续流化学、微填 充床技术、催化技术、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上的能力积累,积极探索生物医药领域绿色、安全和智能化的先进制造及服 务模式,促进行业创新发展。 分子砌块:经过多年精心耕耘,凭借在药物分子砌块领域卓越的设计、合成和供应能力,获得了业界广泛认可。目
前,公司已为全球医药研发企业构建了一个品类多样、结构新颖、性能高效的药物分子砌块库,满足几乎所有小分子药
物研发需求,并拓展到新分子实体领域,包括多肽、寡核苷酸、ADC 和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等。通过使用、组合这些分子
砌块,可以帮助新药研发企业在药物发现阶段快速获得大量候选化合物用于筛选和评估,并高效发现化合物结构和活性
关系,最终确定临床候选物,从而极大地降低新药研制的周期和经济成本。为了满足客户在新药研发项目进入开发及商
业化阶段时更高量级的需求,公司在继续扩充实验室级别分子砌块种类的同时,不断加强药物分子砌块工艺研发及生产
能力,已实现数千种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供应。

化学研发服务:凭借专业的化学能力,以及迅速获取大量新颖、独特分子砌块的资源优势药石科技搭建了一个高
效、优质的研发服务平台。该平台为全球制药和生物技术客户提供高效、优质、高性价比的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服务,
通过苗头化合物发现、优化,和先导化合物优化等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临床前候选药物的发现进程。此外,该平台还整
合了一套高效药物研发工具,包括基于碎片分子库(FBDD)、DNA 编码化合物库(DELT)、超大容量特色虚拟化合物库
(AIDD)等先进技术,为客户的药物研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开发和生产服务:为了向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稳定的优质服务,公司打造了高水准的一站式生物医药 CDMO(合同开
发和生产服务,覆盖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开发,直至商业化阶段全生命周期。公司围绕 CMC(化学、生产、控制)各个 环节布局了工艺和分析研发和验证、结晶工艺、固态研究、质量控制、GMP生产、低碳技术、法规注册等综合能力。 (二)报告期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总体经营情况 2025 年上半年,随着海外创新药投融资环境企稳,国内新药授权(License-out)交易活跃度提升,带动行业步入 复苏轨道。在此背景下,公司紧密围绕“聚焦、品质、创新”三大年度关键词展开经营部署:聚焦战略客户,优化客户 服务体系,深化核心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全流程服务能力与交付质量,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加速研发创新与新技术转 化能力建设,增强业务竞争力;积极拓展多肽、抗体偶联药物(ADC)、靶向蛋白降解(TPD)等新化学实体业务领域, 全力推动年度经营目标落地。 由于现阶段公司的战略目标聚焦于收入规模扩张、战略客户与重点项目培育,在发展策略上加大对导入型业务如技 术服务、CMC 业务的资源倾斜,以发挥其深度绑定核心客户、牵引长期合作的作用,故本期营业成本增幅高于营业收入 增幅。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0亿元,同比增长23.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49.81万元, 同比下降 26.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962.11 万元,同比下降 11.82%。公司将在成本控制与战略发展之间保 持动态平衡,强化成本管控措施,提升运营效率,推动毛利率逐步恢复至理想水平,以支撑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公司围绕客户需求,强化业务拓展与市场开拓能力,同时加强销售回款管理,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报告期内,受益 于战略客户回款情况良好,合作项目持续推进,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67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40.62%;期末合同负债为1.14亿元,同比增长103.27%;上半年,公司CDMO业务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9.88%。 公司持续扩大全球客户合作,报告期内来自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收入 3.67 亿,同比增长 69.73%;来自中小生物医药 公司等客户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4.55%。 报告期内,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 2.61 亿元,同比增长 25.00%;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 4.85 亿元,同比增长 8.65%; 来自欧洲客户的收入 1.34 亿元,同比增长 109.98%;来自日本、韩国及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 0.40 亿元,同比增长 52.66%。 报告期内,公司服务早期(临床前至临床 II 期)项目数量超过 1,100 个;临床III期及商业项目数量 53 个。
2、药物研究阶段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特色分子砌块基于系统性药物化学设计理念,聚焦药物发现阶段的共性挑战,通过精密构建含特定官能团的结
构单元,实现复杂药物分子的模块化高效组装。相较于行业常规的规模扩张路径,公司以“质”为锚点,以前沿设计提
升分子合理性,以需求导向确保解决方案有效性: ①结构创新,对母核/核心骨架进行深度创新,形成全新 IP,持续增
加新型化合物系列;②成药性优化,基于药化原理设计分子砌块,通过引入杂原子/官能团对分子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空
间结构调控,在创新的母核上引入功能性的基团,如氘代、氟代、烷基化等取代基,解决代谢、选择性等成药性问题;
③高效研发赋能,通过即用型复杂砌块库与标准化反应路径,加速客户 SAR(结构-活性关系)筛选及候选药物开发进程。

由于当前南京研发中心场地及人员规模等资源限制,公司药物研究阶段的产品和服务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下降
7.59%,其中:分子砌块(用于药物发现)收入 1.36 亿元,同比下降 4.71%;化学研发服务(CRO)收入 0.18 亿元,同
比下降 24.69%。在国际新药研发新需求驱动下,TPD、ADC、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及非天然氨基酸(UAA)等新化
学实体类分子砌块收入同比增长 7.24%。目前公司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的新建研发场地正在按计划推进,后续研发条件
将显著改善,团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为订单的高效、稳定交付提供坚实保障。

公司发挥新颖独特分子砌块库的技术优势,结合业界领先的药物化学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药物发现和优化(AIDD)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报告期内,①DELT(DNA 编码库):开发多种新型 DNA 兼容性反应,拓宽
反应类型与化学空间,驱动构建差异化DEL 库;②FBDD(碎片分子库):已完成 5,000+多结构样性片段库构建,覆盖主
流成药化学空间,为苗头化合物发现提供丰富起点;③虚拟化合物库:依托百亿级虚拟化合物库,结合自研 AI 算法,
辅助完成数个化合物库交付;④生态创新:公司与瑞士化学信息学企业 Alipheron 达成战略合作,实现分子砌块资源与
化学信息学平台的深度对接,化合物库生成化合物所需分子砌块可通过公司网站直接采购,为科学家提供了便捷资源通
道。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全面升级数字化销售体系与全球供应链能力,打造“更快、更准、更有温
度”的服务体验。报告期内对产品网站全新升级,深度优化分类导航体系,开放分子砌块理化数据及鉴定谱图,帮助客
户“零接触”完成质量评估,显著降低决策成本;提供集成化工具包,助力客户 SAR/SPR(结构-性质关系)研究,拓展
专利保护范围。上半年,瑞士分子砌块仓库正式运营,形成中美欧快速交付网络,核心产品可实现三大洲 48-72 小时极
速交付,全球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公司持续强化分子砌块质量体系管控,上半年保持零产品质量投诉记录。

3、药物开发及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和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药物开发及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和服务营业收入 7.65 亿元,同比增长 32.27%,其中:分子砌块(用
于药物开发和生产)收入 2.17 亿元,同比下降8.80%;药物开发和生产服务(CDMO)收入5.48 亿元,同比增长 60.92%。

公司聚焦战略客户,推进业务铁三角组织,从业务引入、进展沟通、交付全面升级客户服务和交付标准,牵引业务
稳定、持续增长。报告期内持续优化 CDMO 业务的区域市场战略:新组建欧洲销售团队,覆盖区域内重点客户,提高客
户响应效率;强化日韩区域销售领导能力,挖掘日韩市场销售商机。同时,扩充公司市场品牌团队,通过社交媒体、行
业峰会及专业媒体开展系统性能力宣导,重点传递公司在绿色低碳技术、新分子实体等前沿技术优势,提升公司技术专
家形象,推动业务增长。

公司持续强化GMP生产及交付能力,2025年2月,晖石生产基地503多功能商业化GMP车间投入使用,新增反应釜体积190.60m3,为高效、高质量的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报告期内,晖石生产基地服务的 GMP 项目数量
同比增长18%,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服务原料药IND项目210余个,上半年新增3个原料药NDA项目。凭借全面的 CMC 一体化能力、完善的质量体系和优质的生产解决方案,报告期内连续通过两款创新药原料药上市前注册核查,
助力创新药更快走向市场。

公司持续加强小分子制剂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建设,报告期内,商业化喷雾干燥设备已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增加了
固体分散体制剂的交付能力;顺利通过 2 次药监部门的现场核查及 4 次客户审计;两个 PPQ 阶段的项目正处于注册审评
过程中,2026 年有望转化为商业订单;依托一体化平台优势与药物化学团队紧密协作,高效为客户提供处方前制剂的开
发服务,加速项目从PCC阶段到CMC的推进与落地。

4、新化学实体药物
(1)靶向蛋白降解药物
在 TPD 领域,公司已建成覆盖研发、API 与制剂开发及 GMP 生产一站式 CRDMO 服务平台。在研究阶段,依托自主
开发的多样化母版分子砌块资源,持续设计和供应新颖的E3连接酶配体,重点推进 CRBN 分子砌块迭代,多个首次设计
和供应的CRBN配体已应用于客户药物分子中。同时,基于内部官能团度丰富的螺环、桥环、并环分子砌块,持续设计和
供应新颖连接子;帮助客户提升降解剂的降解效率、选择性与成药性,解决开发中的关键痛点。

在开发和生产阶段,一站式 CMC 服务平台为TPD 项目提供 API 和制剂早期开发到中后期优化和生产的全周期服务。

针对某临床二期PROTAC项目工艺路线复杂,客户希望大幅降本的诉求,报告期内公司技术团队重新设计了该API的不对
称合成路线,利用酶催化、动态化学拆分等方式制备多手性中心起始物料,代替了原SFC拆分工艺,合成路线由26步缩
短至19步,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凭借前期优异的项目交付经验,报告期内,TPD相关的CDMO订单金额近2,000万。

(2)多肽及寡核苷酸药物
报告期内,公司整合非天然氨基酸资源及技术能力,进一步加强多肽研发生产能力建设,全力构建从分子设计到商
业化生产的端到端服务体系。报告期内,多肽相关业务订单金额超过3,000万,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 非天然氨基酸
公司拥有业界领先的非天然氨基酸库,目录产品数量超过10,000种,其中1,300种有常备库存,可快速构建复杂结构,以解决天然氨基酸在稳定性、代谢途径等方面的痛点。技术团队在百公斤级以上非天然氨基酸合成和生产方面具备
丰富的经验,截止目前,单批次生产100公斤级的化合物超20个;同时,酶催化技术实现数十种手性分子公斤级绿色合
成,显著降低客户生产成本。

? 多肽工艺开发
依托自动化合成及纯化平台,报告期内完成数十个链状/环状化学合成多肽、多肽修饰和多肽偶联物(PDC)等高难
度项目开发,涉及 GLP-1 类似物、抗肿瘤环肽、ADC 复杂肽类 linker、RDC 前体等高价值管线,多个项目已经实现公斤
级产品稳定生产;同时,承接海外客户RDC前体GMP订单,并有望持续获得后续GMP及商业化订单。

? 一体化平台建设
公司瞄准非天然氨基酸获取难、多肽放大产能受限、三废处理成本高三大行业痛点,致力于打造“非天然氨基酸供
应——多肽合成——绿色生产”一体化平台:在持续提升固相多肽合成(SPPS)研发及生成能力的同时,积极发展液相
多肽合成(LPPS)能力,已完成多个短肽(4-5 mer)数十公斤的 LPPS 生产;依托公司先进的连续流生产平台,正在构
建基于连续流的LPPS产能,以满足大规模交付的需求;溶剂回收利用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DMF等有机溶
剂的回收再利用。

在寡核苷酸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设计多样化的核苷、亚磷酰胺单体、递送技术等相关分子砌块,目前可提供
产品种类已经超过500种,相关产品与服务得到全球多个重点客户的认可。

公司报告期内整合内部资源成立专业的多肽、寡核苷酸团队(PPCoE),目前具备 50 人团队规模,年底将扩增到100人左右规模,全面支撑CRDMO平台能力升级。位于浙江晖石的多肽GMP中试车间也在加快建设,预计2026年第一季
度投入使用,满足多肽中试GMP生产、纯化、冻干需求。

(3)ADC药物
在 ADC 药物领域,公司持续强化研发与开发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差异化技术平台的升级。依托独特的分子砌块优势
与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公司系统扩充适配ADC药物开发的关键组分库:包括用于构建新颖linker和payload的分子砌块,
以及新颖的 linker 及具备无痕释放功能的可裂解 linker。公司搭建的大分子高通量筛选与分析平台显著提升了 ADC 偶
联工艺的优化效率及关键质量属性的分析精度。该平台支持开发制备高均一性、药物抗体比率(DAR)稳定的ADC药物,
基于此能力,公司已成功拓展分子偶联服务,并与合作伙伴达成ADC偶联开发项目。

在开发与生产阶段,公司CMC能力全面覆盖linker-payload及其中间体的工艺开发、GMP生产,以及ADC大分子偶联工艺开发。继2024年完成首个ADC linker-payload的IND注册申报服务项目后,近期另一项复杂的payload-linker
IND 项目即将交付,合同总金额达千万级。公司持续赋能多种差异化 linker、payload 的工艺开发与放大生产,上半年
已完成 2 个创新 linker 项目数十公斤级的工艺性能确认批次(PPQ)生产交付,并锁定后续商业化多批次订单,累计订
单金额近千万。浙江晖石生产基地持续完善升级高活生产车间,重点强化层析、冻干等关键设备设施的能力,以支持公
斤级以上的生产规模。通过技术创新与平台迭代,公司已形成特色鲜明的ADC一体化服务。

5、绿色低碳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化学与工程技术中心(CETC)所属连续流工艺开发与转化、化学反应工程、专用设备研发制造、合
成生物学、绿色化学技术、数智化赋能六大技术平台的协同发力,在战略项目研发与订单交付领域取得突破。在前端交
付上,依托“化学+工程”双技术驱动,实现工艺放大与交付效率同步提升;在技术中台则加速推进包括 AI 在内的数智
化技术的升级换代,为行业低碳转型与智能制造提供可复用的技术范式。

(1)连续流工艺、化学反应工程、设备研发
报告期内,CETC 持续强化生产转化能力。在连续加氢领域(微填充床加氢)完成了 33 个生产项目交付,其中 7 个
为吨级规模。微填充床团队在工程技术的支持下,对生产设备的换热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工艺、设备和催化剂上
进行了综合优化,在多个高温加氢项目中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进及物耗能耗降低。

在非加氢领域,完成了30个生产项目交付,其中3个为吨级规模。工艺、工程、设备及安全团队通过技术协作与设备升级,在浙江晖石工厂首次实现某高风险氧化项目的生产交付。此外,团队持续交付 GMP 项目,特别是实现了首个连
续溢流反应器(CSTR)设备上的GMP生产交付突破。

在赋能连续流工艺同时,化学反应工程团队也直接支持CDMO业务。期内,团队对放大生产重难点项目进行计算模拟,
实现传质传热的等效放大,确保生产订单的顺利转化;并且工程能力越来越多地前移至项目早期开发阶段,从工艺设计
和开发的源头就实现降本节能、绿色高效。

(2)合成生物学
报告期内,酶催化技术团队持续开发小分子化合物的酶工艺路线,本期共成功完成了五十多个公斤级以上项目,包
括多个百公斤以上项目,项目数超过去年同期。通过持续研发,显著提升了酶催化的后处理技术能力,在生产项目中杜
绝了分液乳化这一行业难题,实现了生产项目的降本增效。

(3)绿色发展
报告期内,绿色发展团队持续扩展可回收的溶剂种类,提高溶剂回收数量和回收率,不仅大幅度降低原材料消耗,
减少废弃物排放,而且持续降低运营成本;针对复杂的高浓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未来有望在工厂现场实
现工业化应用,大幅降低环保处理成本和碳排放。

(4)数智化赋能
报告期内,CETC积极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要
求,进一步加大了对数智化技术的投入力度,在多个场景实现了技术落地和价值产出。①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应用:试点
实验室通过部署自动化设备,实现研发人员人均工作效率提升 8 倍,为下一步扩大自动化设备普及使用提供了实证基础。

②机器学习模型:基于自动化产出的高密度数据,广泛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以优化研发流程,提升开发效率。③大语言模
型本地化应用:对国产大语言模型进行了本地部署,显著提高了文档处理速度,实现重要信息资产的集中整理与价值挖
掘。

6、ESG管理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融入企业战略,推动 ESG 战略落地。报告期内,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公司成立碳排放
管理小组,对所有的场地开展碳盘查与核查工作,构建了“碳核查——碳诊断——碳减排"的全流程碳管理能力,为后续
科学碳目标(SBT)的制定与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推动多个规模化产品碳足迹工作,不仅助力公司碳减排工作,也
为下游客户的产品碳足迹减排目标的达成做贡献,获得重点客户及权威评审机构高度认可。

公司凭借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领域的卓越表现,不仅斩获华证 2025 年ESG 最高AAA 评级,更成功跻身
“2025年A股上市公司ESG卓越表现TOP100”榜单第22位;公司从全球数百家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膺 2025 CPHI
Celebration Awards-ESG 责任企业奖。2025 年公司再度荣获 Wind ESG AA 评级,总分排名位居参评 CRDMO 公司第一,
且在环境维度以标杆级表现斩获满分。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创新驱动的分子砌块库:构筑新药研发坚实基石
公司核心团队有着丰富的新药研发工作经验,对小分子药物结构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有深刻了解。团队通过十几年来
持续、系统地研究和跟踪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对药物研发领域的最新动向、市场和行业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预判。凭
借自身在药物化学、分子模拟和有机合成方面的强大技术优势,设计开发了一个包含几十万种独特新颖的用于化学相关
药物研发的药物分子砌块库。

以“启迪药物设计、加速新药发现”为使命,公司采用市场与科学双轮驱动的设计策略确保产品的前瞻性、新颖性、
多样性和有效性。这些分子砌块不仅能够帮助药物化学家丰富化合物结构库,拓展专利空间,还能优化化合物理化性质、
活性、选择性及生物安全性,显著提升苗头化合物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效率。

在分子砌块研发领域,公司创新采用系列化研发模式,系统性构建研发团队对特定结构的合成知识和能力,形成了
系列产品合成技术优势,63 个化合物系列覆盖小分子药物研发主要领域,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截至目前,公司已经
完成超过 4.5 万砌块化合物的自主合成,在三元环、四元环、桥环、螺环、五元脂肪环、六元脂肪环、芳香杂环等领域
处于行业领导地位;同时,跟踪全球研发热点,快速开发和供应氘代药物分子、TPD、ADC、多肽和寡核苷酸等新化学
实体相关的新颖分子砌块。如目前多肽药物研发持续升温,客户对非天然氨基酸种类需求不断增加,药石发展的独特酶
和手性合成技术,可高效构建结构新颖的非天然氨基酸结构,满足多肽药物研发的客户需求。

公司运用不对称合成、酶催化反应、光化学和电化学合成技术、氟代反应、C-H 活化及连续流反应等前沿技术,不
断拓展分子砌块的结构多样性,开发出具有特殊结构与药效团的饱和环及新型芳香杂环分子骨架,助力药物化学家深入
探究结构-活性关系(SAR)与结构-性质关系(SPR),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凭借一流的合成、工艺开发及生产能力,加之稳定的原料供应管理体系,公司可实现从克级到吨级分子砌块产品的
可持续、稳定、合规供应。这不仅满足了客户新药研发阶段的需求,更为客户在临床及商业化阶段的项目推进提供了坚
实保障,是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优势。

(二)一体化协同服务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全流程需求
在当前新药研发行业格局下,客户对合作伙伴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高度关注。公司以分子砌块为核心资源,拉通
了从药物发现、药物开发到商业化,以及从分子砌块、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直至申报注册的两个一体化协同解决方
案。

针对客户新药研发项目中的痛点与难题,公司一方面通过设计、合成创新分子砌块助力客户新药设计、加速新药发
现速度;另一方面,通过优化 CMC(化学、制造和控制)各模块,提升药物开发与生产效率,满足客户对项目交付在合
规性、时间及成本方面的严格要求,助推客户完成从 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到 NDA(新药上市申请)的申报流程。

公司持续优化一体化项目管理体系,以速度、成本和风险控制为核心指标,精准把握项目各开发阶段的关键节点,
平衡资源投入、时间安排与法规要求,实现开发效率最大化。在确保合规并有效控制新药开发风险的前提下,以合理成
本和优质服务,高效有序地完成项目交付,为客户的成功申报提供有力支持。

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高效的技术转移及规模化生产能力,保障项目从研发到生产的快速、高效推进,实现客
户项目的高质量交付。与众多客户的深度合作成果,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新药研发全流程协同服务方面的卓越能力,赢得
了客户的高度信任。

(三)反向整合供应链:提升降本降碳的影响力
基于分子砌块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通过产业链延伸与技术整合,构建了从上游原料到下游中间体、原料药的完整
供应链体系。通过向下游延伸,公司不仅在工艺路线设计、供应链管理及生产成本优化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更
在低碳生产趋势下,和供应商合作,将绿色技术深度嵌入上游分子砌块原料供应,放大降碳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
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在临床前到临床早期开发阶段,公司团队凭借在分子砌块领域积累的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反应经验,为 RSM、中间体
及 API 快速设计更加优越的工艺路线,满足后期开发生产过程中对质量、安全、环保及成本控制方面的要求,显著降低
了后期路线变更风险与生产成本。

在后期开发生产阶段,客户对稳定的供应链管理和持续的成本控制有更高要求。公司的分子砌块供应成为坚实的后
盾,为项目提供更为灵活、可靠的原料供应链选择。并且在控制 GMP 生产成本的同时,从前端分子砌块的工艺优化与
绿色技术应用中持续挖掘降本空间,助力客户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成本优势。

随着全球对低碳生产的要求升级,公司将绿色技术也深度融入分子砌块供应环节。通过低碳技术替代传统高能耗反
应、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可再生能源集成,公司在降本的同时,显著降低供应链碳足迹,为客户实现“双碳”目标提供
系统性解决方案。

公司 CDMO业务与分子砌块业务共享产业链,借助分子砌块业务积累的大量优质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开发及商业化,从分子砌块到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全方位服务。近三年来,已有数百家客户由公斤级以下分子砌
块业务向公斤级以上分子砌块业务以及更深入的 CMC业务合作导流充分体现了公司产业链延伸优势的强大吸引力。

(四)绿色化学和低碳技术驱动可持续发展:引领行业变革
公司始终将持续创新作为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化学创新提升药物研发效率;通过低碳技术创新降低药物生产
综合成本,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医药制造模式发展,积极响应社会对医药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诉求。

化学创新领域,公司从成立初期就聚焦于药物化学及合成化学创新,在数万种分子砌块合成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和专业知识,合成化学能力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这种专业能力使公司能够针对高度复杂、有挑战性的分子设计出高效
的合成路线,并实现高效交付。随着客户新药研发项目的推进,公司进一步拓展至工艺化学创新领域,帮助客户在更短
的时间内确定效率、收率更高,三废及安全风险更小的生产工艺,加速临床前到临床开发的进程。

在绿色化学和低碳技术创新领域,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成立化学与工程技术中心(CETC),组建了连续流工艺开发和转化、化学反应工程、设备研发和制造、数智赋能、绿色发展和合成生物学 6 大技术平台。这些技术平台不仅为客户
提供高效、优质、低成本的服务,还推动了绿色工艺创新,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促进企业及整个医药研发制
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凭借连续流创新工艺(连续脱羧、脱色、萃取和分离)、微填充床技术应用(连续空气氧化
和加氢还原胺化)两项突破性技术,在与全球知名 CDMO公司的激烈角逐中,连续两年(2023 年、2024 年)荣获美国
化学学会(ACS)CMO 绿色化学卓越奖。

1、连续流工艺开发与转化平台
经过多年项目经验积累和核心技术攻关,公司以微填充床加氢技术为代表的连续流化学技术已日趋标准化。公司整
合了原有的连续流平台、微填充床技术平台、非均相金属催化平台以及晖石工厂技术团队,打造了规模更大、集成度更
高的连续流工艺开发与转化平台。基于设备标准化和化学工程研究的坚实基础,我们的连续流工艺开发流程越发敏捷高
效。

公司持续强化能力建设,特别是系统性地构建了全流程配套能力。工艺开发方面,实验室采用自动化实验平台并融
合智能算法,显著提升了开发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生产转化方面,我们组建了专业的驻厂连续工艺转化团队,
在负责工艺转移的同时,还重点突破连续后处理技术的生产应用,成功开发出多步连续反应串联工艺,并在多个吨级项
目中实现工业化应用,向着“黑灯工厂”的愿景稳步迈进。分析检测方面,我们全面应用过程分析技术(PAT),不仅
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合规,还将其前置应用于研发阶段,实现了从原料到产品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产能建设方面,浙
江晖石 502连续化生产 GMP车间自 2022年投产以来,通过持续优化设备配置,不断提升规模化连续生产能力,已顺利
完成多次客户审计并成功实施多个 GMP 项目。安全生产方面,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连续工艺安全评估小组,依托先进设
备和评估体系,构建了完善的连续工艺安全保障机制。

2、化学反应工程平台
公司通过整合原分散在各部门的化学反应工程人员,并引进外部专家资源,正式组建了化学反应工程平台。该平台
不仅具备化工领域“三传一反”研究的专业能力,还与公司其他技术平台形成协同效应:既为连续流工艺开发提供专业
支持,又参与设备研发创新,同时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 CDMO工艺团队,实现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3、设备研发平台
设备研发平台积极推进设备集成化与标准化研究,通过与工艺开发、化学工程、数智化赋能等平台的高效协同,全
面完成了研发与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在公司连续两届荣获 ACS CMO 绿色化学卓越奖的示范项目中,这些先进的集成
化合规设备为创新工艺的产业化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撑,成为实现绿色化生产的重要保障。

4、合成生物学平台
合成生物学平台储备了丰富的酶资源,常备酶数量超 700 种,内部发酵生产的酶满足绝大多数生产项目需求。技术
团队持续优化酶活性及选择性进化技术,对多种酶进行定向进化,构建了庞大的突变文库,为快速筛选提供充足资源。

在酶生产环节,该平台搭建了 7L、100L 和 500L 等不同规模的高密度发酵装置,满足不同规模和菌种的发酵需求,并开
发了多种酶固定化技术,提高酶稳定性,降低后处理难度,加速酶的工业化应用进程。

5、绿色发展技术平台
绿色发展技术平台聚焦医药制造环保痛点,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积极开发三废处置及资源回收的新工艺、新设备,
为行业提供新的绿色解决方案。同时,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为导向,对已有的化学工艺,包括连续流、
微填充床、酶催化等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增强公司技术先进性与市场竞争力。

6、数智赋能平台
公司基于在药物发现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积淀,通过扩充专业团队正式成立了数智技术部。该部门的研究领域全面
覆盖化学小分子、蛋白大分子及介观流体等多个维度,平台能力集成了密度泛函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流体力学模拟
以及 AI 赋能的创新技术体系。这一布局将有力推动公司各技术平台的自动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实现研发智能化。同
时,团队还创新性地运用大语言模型技术,深度赋能职能部门业务流程和公司管理体系,在实现智能制造突破的基础上,
同步推进管理智能化升级,为公司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提供双重保障。

(五)完善的管理体系:筑牢业务发展根基
作为全球医药研发和制造领域创新化学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公司秉持高质量、高标准原则,建立了涵盖质量管理、
EHS 管理、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管理、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保护等全方位的综合管理体系,为公司在国际范围内持续扩
展业务奠定坚实基础。

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严格遵循 ICH 指导原则及现行国内外 GMP 法规,构建了适用于药物从研发到商业化生产全
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QMS),同时将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与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深度融合,确保集团各场
地、业务模块在统一质量管理框架下高效协作。公司原料药生产基地浙江晖石早在 2019年 7月就以零缺陷顺利通过了美
国 FDA现场检查, 2021年 10月和 2023年 9月顺利通过中国药监机构注册现场检查暨生产场地 GMP符合性检查。本报
告期内,浙江晖石于 2025年 1月、3月连续通过 NMPA审核查验中心对 2项 1类新药的注册核查和 GMP 符合性检查;
山东药石于 2025 年 2月通过 NMPA审核查验中心对 1类创新药的注册现场核查。截至 2025年 6月末,公司已累计通过
11次药政监管机构检查和 330余次国内外大中型制药企业的质量审计,充分验证了 CDMO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和 cGMP
商业化生产能力,完善的质量管理为客户提供高质量 CMC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已建立了高标准的且获得国际认可的 EHS体系,并不断优化绿色可持续发展实践。公司始终贯彻“源头设计、
过程管控、末端处理”环保理念和“合规为先,技术推动”的安全管理理念。在源头设计中,公司尤其关注工艺路线的
原子经济性和 PMI,并通过化学与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工艺设计之初就将安全、绿色环保纳入考虑;在生产过程
积极倡导精益化管理、提升产品生产效率;末端处理时采用科学、经济、高效的综合环保处理技术,全面提升能资源使
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持续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工艺路线设计时严格控制 PMI,以此来
评估产品工艺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并指导工艺条件优化;选择更加经济、环境友好的物料,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实现物
料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公司搭建了高标准的工艺安全实验室并获得 CNAS认证,实验室配备了 RC1、ARC、
C80、DSC、电导率测试、摩擦撞击测试等业内一流评估设备,同时还独立开发了工艺安全信息化平台,实现测试流程
及数据智能化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工艺安全风险、实现生产本质安全。公司 EHS管理体系已通过多个全球大型制药公司
依照 PSCI(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Initiative,制药供应链倡议)框架的审计,审计报告可供 PSCI成员企业查阅。

公司构建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体系,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管理机制,实现供应链全流程管理,自主研发
SRM(供应商管理系统)与电子采购平台能多方面考察供应商的能力,控制采购风险、降低采购成本,实现采购信息化
和标准化,提升采购效率;运用 WMS(仓储物流管理系统)、WCS(仓储控制系统),提高仓储管理数字化水平,及
时调整库存策略以提高物料周转率,提升供应链管理柔性,确保核心物料稳定及时供应。

公司持续推动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从业务数据管理、项目运营管理、数字工厂管理、智能审批管理以及
信息安全入手,通过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系统的应用,全面提升工作效率,让决策有依据,信息安全有保障。公司实施
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流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确保客户及公司关键技术和商业信息安全,2023 年 1 月通过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依据《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GB/T 29490-2023)的要求,在研发、生产、供应链、信息系统、
人员管理、物理安全措施等各个维度进行体系提升,持续提升公司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切实保护客户及自身知识产权。

同时在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方面,根据新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信息化业务系统灾难恢复、变更控制、IT 支持业
务连续计划等信息安全制度进行完善,持续提高公司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金字塔型人才梯队:驱动创新与全球化布局
作为全球创新药研发合作伙伴,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将人才战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通过构建“管理专家-
技术专家-新锐力量”三级人才体系,结合科学培养机制与长效激励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智力资本。

战略决策层:以杨民民博士为核心的高级管理团队平均拥有 20 年以上全球制药行业经验,团队成员深度覆盖药物化
学、工艺开发、生产运营等全链条领域,曾主导完成多个国际创新药项目。其前瞻性行业洞察与战略决策能力,持续驱
动公司在全球医药研发服务市场的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技术中坚层:300 余位技术管理精英与高端科研人才构成核心创新力量,分布于药物发现、工艺开发、质量控制等
关键业务领域。公司创新打造“四阶培养体系”(新手-熟手-半专家-专家),实现研发人员年人均 99小时以上的深度培
养,配合“双轨制”培养模式(业务带头人+外部专家),通过专项攻关、轮岗实践等多元机制,快速孵化行业青年专
家。人才储备层:依托中美欧三大研发中心构建的国际化人才库,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达 60%,其中硕博人才近 30%。

公司通过“双通道”发展路径(技术+管理)及限制性股票等长效激励措施,核心人才保留率连续五年保持 90%以上,
为公司持续创新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919,729,079.06744,866,670.7623.48%主要系公司积极加强与客 户的深入合作、持续推动 业务增长
营业成本634,187,513.17440,405,050.8544.00%主要系销售收入增长以及 公司业务结构变化的综合 影响
销售费用30,891,836.0029,051,056.026.34%无重大变化
管理费用86,287,364.8794,301,313.87-8.50%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支出 下降以及费用管控加强影 响
财务费用18,668,622.5512,157,782.5253.55%主要系汇兑损益受美元汇 率波动影响
所得税费用13,773,163.2112,038,236.2514.41%主要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下降影响
研发投入48,352,749.3962,912,695.90-23.14%持续受到上年度公司业务 调整影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466,912,951.90137,075,990.05240.62%主要系公司加强对销售回 款、以及材料款项支付的 监控,提高资金效率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310,128,328.3793,786,128.67-430.68%主要系公司理财产品投资 变动影响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114,661,026.53-469,119,983.32-75.56%主要系本期偿还到期借款 额下降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 加额42,112,705.00-225,009,847.03-118.72%主要系公司本期经营活动 现金净流入影响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药物研究阶段的 产品和服务153,750,926.4865,662,709.3157.29%-7.59%11.94%-7.45%
药物开发及商业 化阶段的产品和 服务764,647,731.88568,192,050.4425.69%32.27%48.89%-8.30%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 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 比例金额占总资产 比例  
货币资金332,313,329.446.02%290,200,624.445.88%0.14%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 14.51%,主要系本期 公司加强资金管控、 提升销售回款效率
应收账款298,698,410.665.41%481,799,261.039.76%-4.35%应收账款较年初减少 38%,主要系本期加 强销售回款管控
存货723,553,311.6413.10%840,165,143.3617.02%-3.92%存货较年初减少 13.88%,主要系公司 本期销售出库增加
长期股权投资3,363,768.430.06%4,085,686.110.08%-0.02%长期股权投资较年初 减少17.67%,主要 系公司投资的联营公 司亏损所致
固定资产1,586,728,151.7628.72%1,447,364,059.7529.33%-0.61%固定资产较年初增加 9.63%,主要系本期 子公司车间转固
在建工程58,972,194.561.07%232,677,761.804.71%-3.64%在建工程较年初减少 74.65%,主要系本期 子公司车间转固
使用权资产4,613,240.570.08%4,139,612.060.08%0.00%无重大变化
短期借款230,178,767.124.17%230,268,042.154.67%-0.50%无重大变化
合同负债114,073,375.512.06%56,120,336.031.14%0.92%合同负债较年初增加 103.27%,主要系销 售预收款尚未实现收 入。
租赁负债3,147,136.220.06%3,206,239.210.06%0.00%无重大变化
其他权益工具 投资646,262,257.4411.70%15,775,895.050.32%11.38%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本 期增加主要受药捷安 康上市后市值变化影 响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本期计提 的减值本期购买 金额本期出售 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1.交易性 金融资产 (不含衍 生金融资 产)465,606,5 21.75- 1,134,640 .63  645,000,0 00.00714,000,3 14.58 395,471,5 66.54
2.衍生金 融资产 754,536.5 3     754,536.5 3
4.其他权 益工具投 资15,775,89 5.05 620,679,4 28.21 9,851,634 .18 - 44,700.00646,262,2 57.44
金融资产 小计481,382,4 16.80- 380,104.1 0620,679,4 28.21 654,851,6 34.18714,000,3 14.58- 44,700.001,042,488 ,360.51
上述合计481,382,4 16.80- 380,104.1 0620,679,4 28.21 654,851,6 34.18714,000,3 14.58- 44,700.001,042,488 ,360.51
金融负债0.0054,600.00     54,600.00
其他变动的内容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1)其他流动资产50,000,000.00元系为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提供质押; (2)固定资产 55,554,714.92元系银行借款抵押;
(3)无形资产 1,512,130.62元系银行借款抵押。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投资额(元)上年同期投资额(元)变动幅度
62,381,555.0559,735,985.734.43%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资产类别初始投资 成本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报告期内 购入金额报告期内 售出金额累计投资 收益其他变动期末金额资金来源
其他120,000, 000.00  270,000, 000.00210,000, 000.00  180,000, 000.00募集资金
其他345,606, 521.75- 380,104. 10 375,000, 000.00504,000, 314.58  216,226, 103.07自有资金
其他15,775,8 95.05 620,679, 428.219,851,63 4.18  - 44,700.0 0646,262, 257.44自有资金
合计481,382, 416.80- 380,104. 10620,679, 428.21654,851, 634.18714,000, 314.580.00- 44,700.0 01,042,48 8,360.51--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