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日久光电(003015):2025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日久光电:2025年半年度报告 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陈超、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余寅萍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余寅萍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所涉及的发展战略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详细地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21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24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28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33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34 第九节 其他报送数据 .......................................................... 128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2、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址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及公告的原稿。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205.7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8.06%。扣除股份支付的影响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 5,475.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65.5%。 公司各项业务中,传统业务之 ITO导电膜还是延续了较为平稳的业绩趋势,其中中大尺寸触控显示应用的低方阻ITO导电膜因下游价格竞争加剧,相较电容触控更偏向采用红外触控方式,导致报告期内低方阻 ITO导电膜需求放缓, 整体 ITO导电膜实现营业收入 12,655.32万元,同比下降 8.17%。另外,受市场价格竞争加剧及持续高研发投入影响, OCA光学胶的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但仍未实现盈利,此局面在报告期内仍然未获改善,为强化回款与风险控制,公司适 度对 OCA光学胶产量进行调减,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5,600.57万元,同比下降 25.23%。 值得关注的是,调光导电膜业务展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引擎。 从业绩数据来看,该业务自投入量产以来广受认可,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7,377.43万元,同比增长 127.66%。这 一增长得益于其在车载场景的深度渗透:智能调光玻璃通过光谱选择性调控技术,可实现隔热降温(座舱降温 8-12℃)、 自动调节透光度(5%-80%可调)及减少眩目等功能,有效降低行车安全隐患,契合汽车产业智能化革命趋势。作为全技 术路线的调光材料方案商,公司的调光导电膜对应下游已建成 PDLC、SPD、EC及 LC四大技术平台,产品聚焦汽车天 幕、侧窗、后视镜等核心场景。 同时,公司也积极配合客户在智能穿戴、建筑等其他应用场景提供调光导电膜的技术支持,目前正在配合客户进行 样品认证。 在公司多元化业务布局中,光学膜业务同样在车载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形成稳定销售规模。 公司的 AR光学膜具备防反射、防眩光、防指纹三合一功能,通过提升显示透光率(+4%)、优化对比度(从 30:1提升至 70:1)及降低环境光反射干扰,适配车载显示等对视觉效果要求严苛的场景。其核心工艺涵盖干法(真空磁控溅 镀多层膜系,光学性能更优)与湿法(涂布低折射率材料,成本更具优势),可满足不同车载显示需求。 在汽车应用领域,报告期内,以车载显示为主要应用的 AR光学膜系列实现营业收入 2,560.17万元,同比增长132.22%,展现出较好的市场接受度。这一业绩源于其精准匹配车载显示升级趋势——根据 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全 球车载显示面板总出货量达 2.32亿片,同比增长 6.2%。而 AR光学膜结合 OCA光学胶,既能解决强光下的反射问题 (透光率提升 4%),又能满足防爆需求(降低玻璃碎裂风险),同时适配钠钙玻璃良率难题,成为车载显示的关键配 套材料。 此外,公司在消费电子、医疗、商业显示等领域的 AR光学膜产品正积极推进样品认证,部分已通过认证,为业务进一步扩张奠定基础,但当前核心增长贡献仍来自已形成规模化销售的车载应用场景。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触控显示应用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定制化开展相关功能性薄膜的研发和加工服务。公司目前 的主要产品为 ITO导电膜,该产品为具有优异导电性能及光学性能的薄膜材料,是目前制备触摸屏等器件最常应用的高 透光学导电膜材料,可应用于各类触控方式的人机交互终端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商用显示、工业控制、办公、教育等 场景。 公司拥有精密涂布、精密贴合、磁控溅射等核心技术,具备复杂光学膜系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并通过上述核心技术 实现了 IM消影膜、PET高温保护膜等主要原材料的自制,实现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同时,公司围绕着触控显示应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从单一产品结构逐渐发展成包含导电膜产品、光学膜产品、 光学胶产品、配套原材料产品的多元化业务结构,逐步实现了下游市场应用场景的扩展和升级。 2、公司主要产品介绍 (1)导电膜产品 ①高低方阻 ITO导电膜 ITO导电膜是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透明有机薄膜材料上溅射透明氧化铟锡导电薄膜镀层得到的产品。公司主要 产品为150Ω方阻 ITO导电膜,另有25Ω、40Ω、60Ω、80Ω、100Ω及120Ω方阻 ITO导电膜。其中,高方阻 ITO导电膜 有150Ω、120Ω及100Ω,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低方阻 ITO导电膜有25Ω、40Ω、60Ω及80Ω,主要用于中大尺寸商 业显示类产品。 ITO导电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光性能和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触摸屏领域。公司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上游为 光学级 PET基膜、靶材、化学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为触控模组生产厂商。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 的,因此同时具备高透光性和导电性能的 ITO导电膜为制作触控模组最常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一种典型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ITO导电膜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②铜导电膜 铜导电膜是一种金属类的导电膜,可以分为单面、双面导电两种,在铜金属镀层上方和下方加入黑化层还可以有效 阻止铜导电层表面氧化,改善其导电性、降低反射。该产品的优势有方阻低、透光率高且保证金属导电膜制得的线宽和 线高可调,不容易被肉眼发现。目前该产品主要应用于笔电、平板电脑等各种大小尺寸显示器中。 ③EMI膜 EMI膜即电磁屏蔽膜,是一种新型的电子薄膜材料,属于近场通信技术(NFC)及无线充电(WPC)领域。其通过特殊材料制成屏蔽体,能将电磁波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电磁辐射受到抑制或衰减,从而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膜直接 下游为柔性线路板(FPC),可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等)、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 实现有效抑制电磁干扰。 ④MITO薄膜 MITO薄膜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和导电性,在触摸屏技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 TP厂商制程中会在 ITO上方印刷导电银浆,利用激光工艺进行蚀刻,作为边部走线,精度为25μm左右,线宽较宽,不适合做 窄边框的产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公司开发的 MITO表面镀铜的金属导电膜,兼具 ITO层与金属镀层特性, 其优势是超低方阻、功耗低,电极粘着性好,保证金属导电膜的边部走线线宽能够达到 3-10μm,利于窄边框产品的实现, 可应用于消费电子(手机、平板等)。 ⑤调光导电膜 调光膜的工作原理是导电膜作为两端电极外加电压,中间调光材料在外加电压的电场作用下发生透过率、反射率、 吸收率等光学性能变化,实现调光效果。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调光膜技术主要有三大技术路径——PDLC(高分子聚 合物分散液晶)技术、EC(电致变色)技术和 SPD(悬浮粒子装置)技术。PDLC(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原理是在调 光薄膜断电(OFF)状态下,中间的高分子液晶材料呈无序排列状态,阻挡光线穿透薄膜,这时看到的效果便是乳白色的 不透明状态。在调光薄膜通电(ON)状态下,电场作用下薄膜中间的高分子液晶材料有序排列,可使光线能透过薄膜, 这时看到的效果便是透明无色的薄膜态。SPD(悬浮粒子装置)其实就是加入了悬浮粒子在玻璃夹层中,断电时布朗运动 粒子随机排布,可以吸收 99%以上的可见光。EC(电致变色)技术原理是离子在外加电压的电场作用下,迁入(或迁出) 至电致变色层内,使电致变色材料的价数减少(或增加),在达到平衡前,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化学性能发生变化导致颜 色发生变化,当达到平衡后,电致变色材料颜色变化达到稳定。 公司着力研发的调光导电膜覆盖上述三种技术应用。目前公司已实现量产的调光导电膜主要目标市场为汽车天幕、 侧窗、后视镜等,实现隔热降温、自动调节玻璃透光度的功能,并且减少眩目情况产生,进而达到降低行车安全隐患的 目的。 (2)光学胶产品 OCA是一种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的特种粘胶剂。该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器及电 子面板的粘贴等领域。该产品厚度薄,具有优良的粘合效果及优异的防水及耐高温等特性,可用于触控模组的加工过程, 如两层 ITO导电膜之间、ITO导电膜与玻璃盖板之间、触摸屏与显示屏之间的贴合等。 目前公司的OCA光学胶以消费电子应用为主,与 ITO导电膜的客户群体较为一致,且OCA光学胶与 ITO导电膜的应用场景紧密相关。公司进行 OCA光学胶开发,丰富了公司产品结构,同时开拓客户的难度小、成本低,公司现有下游客 户易于接受公司的OCA光学胶,以使各类原材料的特性保持配套,保证触控模组的稳定性。 为持续向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光学胶产品、拓展光学胶产品的应用场景,公司正配套光学膜产品进行耐折叠 OCA 光学胶和曲面OCA光学胶的研发。 耐折叠 OCA光学胶主要应用于折叠屏手机的外屏保护和柔性盖板与 OLED之间的贴合,产品厚度一般为 25um、50um。 目前公司研发的耐折叠OCA光学胶主要有两种产品:一种是在 2A/3A功能PET基材上涂布折叠光学胶,再贴合一层离型 薄膜制备成折叠屏专用 2A/3A光学保护膜;另一种是在重离型膜面涂布折叠光学胶,再贴合一层轻离型膜制备成无基材 折叠光学胶带。两种产品都是目前折叠屏需要的重要粘接保护材料。其优点是高清晰、高透光性(全光透过率≥90%)、高 粘着力、低模量、高耐候、耐弯折、长时间使用不会黄变。相比消费电子应用 OCA光学胶,其特点是模量低,并且不同 温度条件下,其模量差异小,非常适合弯曲折叠要求,其耐弯折性能可达20万次以上。目前已完成了前期开发及工艺验 证,客户端认证样品过程中。 曲面屏用光学胶主要应用于 3D盖板和 OLED之间的贴合,产品厚度一般为 75um、100um、125um。该产品是将光学亚 克力胶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再各贴合一层离型薄膜,是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公司开发的是全 UV 型曲面屏用光学胶,其优点是高清晰、高透光性(全光透过率≥90%)、高黏着力、高耐候,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变、剥 离及变质问题,相比消费电子应用 OCA光学胶,其特点是模量相对低,适合曲面和有弧度应力要求的贴合。目前已完成 了试量产,客户端认证量产样品过程中。 (3)光学膜产品 ①光学装饰膜 公司依托核心技术,生产其他定制化薄膜产品,如光学装饰膜等。该产品系根据特殊的光学膜系设计,在 PET基膜 上通过涂布、磁控溅射等工序进行加工,使产品呈现特定的视觉效果或具有特定的光学性能。 5G通信的一大特征是信号传输速度更快,波长更短,金属材料将对 5G信号产生严重干扰,加之金属后盖也将对手机无线充电产生影响。因此手机后盖板材料将主要选择非金属材料。玻璃后盖板是目前外观、性能、成本、规模产能等 综合应用效果最好的方案,将会占据市场主流。而为了满足防爆需求,玻璃后盖板需要加一层防爆膜。光学装饰膜产品 可以在满足防爆要求的同时,实现一定的审美需求,下游客户会在此产品上通过加工,实现金属色、炫彩、渐变等效果。 公司的光学装饰膜可同时满足终端客户的关键诉求,如玻璃材质后盖防爆的需求、一定的审美需求,以及配合无线充电、 5G手机的天线等功能性需求。 ②2A/3A光学膜 2A/3A是防反射(AR)+防眩光(AG)+防指纹污染(AF)功能统称,AR是 Anti-reflection的缩写,意为防反射,通过多层光学设计,实现增透减反目的。AG是 Anti-glare的缩写,意为防眩光,通过增加光学材料表面 Ra,改变反射 光方向实现漫反射。AF是 Anti-fingerprint的缩写,意为防指纹污染,通过增表面能,降低表面张力,提高表面疏水/疏 油能力,具有易清洁特点。该系列产品可广泛用于车载显示、折叠屏手机等电子消费产品、液晶电视、电子相框等领域, 其主要作用为提高对比度、增加显示色域,特别是改善户外可视性问题。 2A/3A光学膜产品开发技术门槛非常高,该产品是目前显示领域要求最高的高端产品之一,其工艺/技术路线和生产 工序非常复杂,集成了光学设计、真空溅射技术、精密涂布技术、精密贴合技术等多种工艺/技术,公司具备多年的技术 积累和集成式量产经验,可开发和量产对客户极具吸引力的高性价比 2A/3A光学膜产品。 (4)其他配套产品 ①IM消影膜 IM消影膜是 ITO导电膜的上游主要原材料,该产品是以精密涂布的方法,通过将 PET基膜涂 IM(Index Match,即 消影)层,使得膜上有 ITO部分与无 ITO部分的反射率趋于一致,从而实现消影的效果。在公司掌握自产 IM消影膜的 相关技术前,IM消影膜核心涂布技术及贴合技术主要掌握在日系厂商手中。公司通过攻克涂布过程中的彩虹纹问题、收 卷阻滞问题,以及贴合过程表面细划伤、针眼点、翘曲、膜面凹凸点、膜面不平等问题,实现了 IM消影膜的自产,目 前该产品全部为公司自用。 ②PET高温保护膜 PET高温保护膜是 ITO导电膜的上游主要原材料,该产品是以 PET基膜为基材,在其表面涂布形成均匀的胶粘层,经过烘箱热风干燥、固化,贴合离型膜材料,并进行熟化,最终完成热固化制成 PET高温保护膜,用于 ITO导电膜的制 程保护。公司通过攻克雾度上涨、收缩率管控、低粘度、低析出和耐高温等技术难点,实现了 PET高温保护膜的自产, 目前该产品全部为公司自用。 ③离型膜副成品 离型膜是配套公司丙烯酸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该产品是以PET基膜为基材,在其表面涂布形成均匀的有机硅涂层, 经过烘箱热风干燥、固化,最后完成收卷用于公司 OCA光学胶、PET耐高温保护膜等涂胶产品上,实现胶面保护。公司 通过攻克离型力变化、残余率变化,以及离型膜对胶的剥离力变化等技术难点,实现了离型膜的自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先进的技术优势和较强的技术落地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触控显示材料行业。在发展早期,公司开展以磁控溅射镀膜为主的核心技术的开发工作,并于 2013年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完成了ITO导电膜的量产。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对磁控设备的磁场改造,增加了溅射镀膜 效率和成膜致密性,实现了产品在相同阻值下 ITO镀膜层的薄化,提升了产品的光学透过性。公司通过对磁控设备抽气 装置气能的改造,提升了设备抽力,缩短了制程中所必须的将腔体抽至真空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配合复杂 膜系的不断研发,公司对磁控设备的定制化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新增设备更符合公司新产品的工艺要求并提高生产效率。 而后,公司不断进行制造工艺技术及经验的积累,打造了实力较强的研发和生产团队,具备强大的技术落地能力和工 艺设计、优化能力,公司通过自主研发,陆续掌握了湿法精密涂布技术、精密贴合技术、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三项核 心技术,围绕着触控显示应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系列越来越丰富,扩展了市场应用领域,覆盖了汽车尤其是新 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商显教育等重要应用场景,实现了由初期的 ITO导电膜的单一产品结构逐渐发展成包 含导电膜产品、光学膜产品、光学胶产品、配套原材料产品的多元化业务结构。 期间,公司还实现了上游原材料之 IM消影膜、PET高温保护膜的大批量稳定生产,公司是国内 ITO导电膜行业首家 能够大规模生产高品质 IM消影膜并能卷对卷贴合 PET高温保护膜的企业,真正实现了 IM消影膜、PET高温保护膜的进 口替代。同时,公司研发、试制的光学离型膜、OCA光学胶等产品,进一步推动公司向产业链的上游拓展,持续推进垂 直整合。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使得公司能够凭借在 ITO导电膜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更好地配置生产资源,增强竞争力和抗 风险能力。同时,公司也能通过自身领先地位增进 ITO导电膜产品在其他新应用领域与其他技术路线的竞争优势,使该 产品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公司持续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公司的产品稳定性和生产良 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丰富了产品种类,增强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2)显著的成本管控优势 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掌握了湿法精密涂布技术、精密贴合技术及自行涂布制造 IM消影膜、PET高温保护膜的 工艺,并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自行涂布生产IM消影膜,2019年开始自行涂布生产PET高温保护膜。公司是国内ITO导 电膜行业首家能够大规模生产高品质IM消影膜并能卷对卷贴合PET高温保护膜的企业,真正实现了IM消影膜和PET高 温保护膜的进口替代,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3)严格的质量控制及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品质部在各生产环节均进行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公司从生 产工艺出发,明确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明确各岗位质量管理职责,将质量控制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公司将产品一 次成材率、良品率、纠正措施完成率等指标与各岗位人员的考核挂钩,将质量管理落实到个人。同时,公司积极地改进 工艺流程,以提升产品品质及稳定性。公司通过良好的品质管控,显著提高了产品一次成材率、良品率,进而降低了生 产成本。 导电膜等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存在放大效应,作为手机、平板触摸屏的核心组件,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将影响整机使 用。公司于 2014年建立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均按 ISO9001:2015标准及公司体系的要求运作,并持续 改进质量管理。公司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全流程检验,在PET基膜来料、涂布成IM消影膜、复卷及贴合PET高温保护膜、 磁控溅射镀 ITO、覆 CPP保护膜、分切、出货等 7道工序中均进行性能测试或外观检查。公司的产品品控良好、品质稳 定,未发生严重客户投诉,始终在市场上保持良好的口碑。 (4)稳定的客户群 公司在中高端客户市场持续开拓布局,已陆续通过了多家业内知名触控模组厂商的验证,并与其逐渐形成稳定的合作 关系。导电膜企业通过一家触控模组厂商的验证,需要经过验厂-送料-打样-在小范围产品上试用-进入市场等多个步骤, 是非常严格的认证过程,进入品牌触控模组厂商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进入供应商体系后,则合作比较稳定,因为更 换供应商可能带来质量、稳定性、交付能力等多方面的不可控风险。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地在终端客户中推广自己的产 品,与若干国内一线终端品牌、大型方案公司(ODM厂商)及国外知名品牌建立了联系,将公司产品导入对方的合格材 料商目录。在下游客户及终端客户的市场集中度日益提高的趋势下,公司稳定而优质的客户群体使得公司能保持足够影 响力和吸引力,占据优势地位。 (5)完备的销售服务团队及快速响应优势 触控模组厂商主要集中于华南、华东地区,公司为贴近客户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形成了规模化、响应速度快、交付 能力强的服务团队,便于公司向下游客户及时供货,保证下游客户在保持较低库存的同时,持续规模化生产。同时,公 司依托自身的体量优势与物流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在保证快速交付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因终端手机、 平板厂商对交付期限要求严格,触控模组厂商要保持较高生产效率,所以触控模组厂商需要导电膜厂商等上游供应商及 时响应其需求,避免因技术问题或其它问题影响生产。公司的华东、华南的服务团队可以对客户需求进行及时妥善地响 应,并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单位:元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浙江日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2,371.10万元,同比增加2,055.75万元,主要系本期调光导电膜、光学膜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所致。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下游行业市场环境变化的风险 终端为消费电子产品的导电膜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消费电子产品具有产品更新速度 快、技术路径更迭快、竞争程度高等特点,如果未来公司无法有效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环境、技术趋势作出及时反应, 公司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2)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ITO导电膜为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的触摸屏。行业发展初期,该产品主要被日韩厂商垄断, 价格较高。随着国内厂商逐渐掌握相关技术与工艺实现进口替代,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因消费电子市场竞争程度高, 终端厂商将价格压力向上游传导,ITO导电膜产品价格在报告期内呈下降趋势。公司在该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一定的竞 争优势与市场地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若不能消化下游传导的价格压力,无法继续保持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将对公 司盈利能力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3)供应商集中的风险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PET基膜、ITO靶材、Si靶材和涂布液等。因上游原材料厂商集中度较高,以及公司需选 择采购与自身产品技术、生产工艺最为匹配的供应商产品,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尽管公司与主要供应商签署了长期的供 货协议,保持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且前述原材料生产厂商均为日、韩的国际知名企业,但若该等供应商在产品质量、 供应及时性与服务响应等方面不能满足公司业务需求,则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同时,虽然当前我国与前述供应 商所在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保持稳定,不存在贸易摩擦,国际贸易政策也未发生重大改变,相关原材料采购不易受到国际 贸易争端的影响,但是,若未来我国与公司主要的原材料进口国贸易关系出现不可预见的严重恶化,或国际贸易格局发 生重大变化,则可能导致前述原材料价格出现持续大幅波动,或供应链稳定性受到影响,这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 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 (4)业绩季节性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ITO导电膜的终端应用领域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受节假日 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受国庆节、元旦、春节等节日及人们消费习惯等社会因素影响,消费电子产品一般在 9月至 次年 2月为销售旺季,消费电子生产厂商会根据销售旺季来安排生产。ITO导电膜厂商等上游企业也会根据终端销售的 季节性波动安排生产,ITO导电膜行业的销售旺季相对于终端产品市场有一定的提前。因此,该行业通常下半年的销售 收入高于上半年,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公司所处行业销售的季节性特征会导致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季节性波动。如 果公司对市场需求的预计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或公司未能充分协调好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则可能会对 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5)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PET基膜等,多为日元、美元结算。若未来汇率波动过大,则可能给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6)核心人员流失、核心技术失密的风险 公司终端客户所处的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这对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公司所处的触控显示应用材料行 业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有经验的技术研发人才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公司依靠精密涂布、精密贴合、 磁控溅射等核心技术,具有行业领先的触控显示应用材料生产能力,这些是公司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维持核心团队的 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是公司在行业内保持领先优势的关键。目前的发展阶段对公司各方面人才 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与核心技术人员、研发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签署保密协 议及竞业禁止协议,防范泄密风险,切实保护核心技术。但在企业间激烈的人才竞争下,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可能出现核 心人才流失的风险。未来如果因核心技术信息保管不善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原因导致公司核心技术失密,将对公司造 成不利影响。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 □是 ?否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一、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三、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实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股权激励 不适用 2、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全部有效的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