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ST铖昌(001270):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15日 12:35:44 中财网

原标题:*ST铖昌:2025年半年度报告

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罗珊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宏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宏伟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经营目标、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广大的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描述了公司未来经营中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查阅。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28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2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8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5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66
第九节 其他报送数据 .................................................................................................................................. 175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2、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3、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4、以上文件均齐备、完整,并备于本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以供查阅。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铖昌科技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铖昌有限、有限公司公司前身,浙江铖昌科技有限公司
和而泰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章程《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报告期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报告期末2025年6月30日
元、万元、亿元除特别注明的币种外,指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人民币亿元
GaAs砷化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制作射频微 波器件方面得到重要应用
GaN氮化镓,是研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新型半 导体材料,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相控阵雷达利用电子技术控制阵列天线各辐射单元的相位,使 天线波束指向在空间快速变化的雷达。其特点是: 目标容量大、数据率高,可同时监视和跟踪数百个 目标;具有搜索识别、跟踪、制导等多种功能;对 复杂目标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反干扰性能好,可靠 性高
模拟相控阵采用模拟器件的移相器,通过改变天线各阵元信号 相位从而合成空间波束的雷达体制
T/R芯片T/R芯片指的是内嵌于T/R组件内的核心功能芯片, T/R组件(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Module)是 一个无线收发系统连接中频处理单元与天线之间的 部分,是相控阵雷达的核心,其功能就是对信号进 行放大、移相、衰减
微波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 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毫米~1米之间的电 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
毫米波频率为30G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 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毫米~10毫米之间的电 磁波
MMIC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芯片(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ST铖昌股票代码001270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铖昌科技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铖昌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Zhejiang Chengchang 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Chengchang Technology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罗珊珊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赵小婷朱峻瑶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智强路428号云 创镓谷研发中心3号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智强路428号云 创镓谷研发中心3号楼
电话0571-810236590571-81023659
传真0571-810236590571-81023659
电子信箱ccir@zjcckj.comccir@zjcckj.com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
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201,209,099.7271,819,101.57180.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56,633,342.10-24,282,699.95333.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54,787,410.74-33,697,698.83262.5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80,280,223.02-76,761,467.45-4.5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783-0.1193333.2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783-0.1193333.2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6%-1.75%5.81%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1,528,339,451.281,504,087,689.141.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1,433,328,165.341,366,695,580.724.88%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 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1,351,022.32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 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497,260.28 
生的损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 备转回600,000.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276,598.65 
减:所得税影响额325,752.59 
合计1,845,931.36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
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
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代码“6520”。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产业链条长、支撑体系庞大等特征于一体,更是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及社会进步全局的战略性产业,已超越单一技术范畴而升维至大国科技博弈的核心领域。一方面,先进制程与高性能存储成为国际技术制高点争夺的焦点;另一方面,成熟制程的规模化制造与成本优势正重构全球供应链格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约为 2,394.7亿块,同比增长 15.8%。我国凭借产能扩张与政策协同演进,发展势头强劲。

在构建自主可控知识产权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的战略目标驱动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加速形成“设计引领、制造突围、生态自主”的演进路径。作为产业链的“大脑中枢”,集成电路设计通过定义芯片性能边界、能效极限及商业化潜力,持续强化全产业链竞争力引擎作用。中国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数量增长 20.6%至 1,677.7亿个,出口金额增长 20.3%至 6,502.6亿元。印证国产芯片全球市场竞争力跃升,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通过设计、制造、封测三环节的深度协同,驱动国产替代由单点突破升级为系统化生态构建。国家产业政策为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建立了优良的政策环境,对集成电路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随着国产替代进程与新基建、信息化建设形成持续的正向循环,未来市场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

2、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营业务为微波毫米波相控阵 T/R芯片(以下简称“T/R芯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向市场提供基于硅基、砷化镓以及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工艺的系列化产品以及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 T/R芯片是相控阵天线系统核心元器件之一,其性能则直接影响整机的各项关键指标。

相控阵天线体制是通过计算机精确调控各辐射单元的相位分布,实现波束指向的瞬时重构与空域扫描。相控阵天线体制的每个辐射天线单元都配装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包含独立的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幅相控制芯片等,使其都能自己发射、接收电磁波,得到精确可预测的辐射方向图和波束指向。相控阵系统突破传统机械扫描的惯性约束,具备宽频带多频段兼容、多目标跟踪能力、高可靠性等多方面优势。这使得基于相控阵体制的无线电子信息系统逐步成为了当前及未来先进无线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广泛应用于探测、遥感、通信、导航等领域,并逐步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气象雷达、低空经济、交通网络、智慧城市等领域。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能够提供 T/R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产品涵盖整个固态微波产品链,包括GaAs/GaN功率放大器芯片、GaAs低噪声放大器芯片、GaAs收发前端芯片、收发多功能放大器芯片、幅相多功能芯片、模拟波束赋形芯片、数控移相器芯片、数控衰减器芯片、功分器芯片、限幅器芯片等十余类高性能微波毫米波相控阵芯片,频率可覆盖 L波段至 W波段。目前公司产品达上千种,已批量应用于星载、地面、机载相控阵雷达及卫星通信等领域。公司将紧跟下游装备小型化、轻量化、高集成、低成本的发展趋势,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满足客户产品高频化、高集成度、轻量化、多功能化的技术需求,并布局行业性前瞻技术研究,保持公司产品先进性水平。

(1)相控阵雷达领域
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能力与阵列单元数量密切相关,一部相控阵体制装备可由几十到数万个阵列单元组成。随着下游装备小型化、轻量化、高集成、低成本的发展需求,对 T/R芯片的集成度、功耗、效率等技术指标也提出了高要求。公司经过十几年技术积累与升级,所研制的芯片具有高性能、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低成本及高易用性等特点,并已形成上千种产品,产品通过严格质量认证,质量等级可达宇航级。

公司早期致力于星载相控阵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项目,推出的星载 T/R芯片产品在多系列卫星中实现了大规模应用,公司芯片产品提升了卫星雷达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与客户合作关系日渐巩固,奠定公司在星载领域的核心供应商优势地位。公司不断拓展在星载领域产品应用的卫星型号数量,随着下游需求的强劲复苏,公司在手项目及订单显著增加,部分规模量级多系列遥感星座项目已陆续进入持续批量交付阶段。

公司机载领域产品主要以机载通信应用的相控阵天线 T/R芯片为主,用于支撑系统感知体系的建立。

近年来该领域营收规模也在快速起量,公司前期布局的多个项目已逐步进入规模批量中。公司与客户形成深度的合作配套关系,有效的推进了项目进度,报告期内,客户陆续下达了新的需求订单及合同,公司积极安排产能进行生产交付,该领域营收规模保持了阶梯式的高速增长,机载领域 T/R芯片产品已成为公司主要营收部分之一。

公司的地面领域产品主要为各类型地面雷达 T/R芯片,其中大型地面雷达具有相控阵阵面大、T/R通道数量多、探测距离远的特点,公司产品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功率放大器芯片具有体积小、宽禁带、耐高压、耐高温、高功率密度等多方面优势,可满足高功率相控阵雷达的应用场景,已规模应用于地面领域;另外小型化相控阵 T/R芯片具备良好的目标探测、抗干扰和实时处理性能优势。随着下游需求计划在陆续落地,公司已与客户沟通项目需求生产计划,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备货及生产交付。

(2)低轨卫星通信领域
卫星通信技术作为新一代全球网络覆盖的核心手段,通过大规模卫星组网构建空天一体化的通信服务体系,为地面及空中终端提供高效宽带接入,标志着通信基础设施向全域化、智能化升级。在该系统中,天线性能直接决定信号传输质量与用户体验,而相控阵天线凭借其高增益特性与动态波束调控能力,可实时优化信号指向、提升传输效率,成为技术演进的关键方向。随着相控阵天线产品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成本持续优化,其将在卫星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公司在卫星通信领域具备先发优势,领先市场推出星载和地面用卫星通信 T/R芯片全套解决方案,研制的多通道多波束幅相多功能芯片为代表的 T/R芯片,在集成度、功耗、噪声系数等关键性能上具备一定的优势。报告期内,公司保持该领域领先优势,与产业下游用户合作关系紧密,针对下一代低轨通信卫星以及地面配套设备新研发出多款产品,完成卫星通信 T/R芯片解决方案的迭代研制,并在卫星通信 T/R芯片产品实现多个行业“首款”,目前这些产品已在依据客户需求备货并按计划批量交付,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做好相关储备。

我国已将卫星通信作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终端厂商多方参与,多个卫星星座计划也相继启动,随着卫星的大规模发射与组网应用快速推进,该领域将成为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

3、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晶圆,根据产品的获取渠道不同,公司采购模式分为两种:一是通过经晶圆流片厂认证的第三方代理商向晶圆流片厂进行采购;另一种方式为直接向原厂采购,公司的部分晶圆和生产辅助材料是直接向原厂采购,根据项目的生产计划,确定采购需求量。

(2)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晶圆流片、电性能测试、外观检验、划片、可靠性验证等多项环节,其中晶圆的流片、划片主要采用代工的模式完成,即公司将自主研发设计的集成电路版图交由晶圆流片厂进行晶圆流片,经公司测试后,再由划片厂进行划片。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营销中心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规划进行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客户维护,对研发、生产进度进行监督和协调,另外还负责相关销售合同的签订回款及项目管理。

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为:①营销中心积极了解和响应下游的项目进展及配套需求,与客户沟通并明确需求;②利用公司的技术和服务优势,参与项目产品型号的研发,为其研发符合需求的解决方案;③方案经公司内部评审通过后,形成产品报价和技术方案,与客户进行技术评审和商务谈判;④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后签订相关协议;⑤以客户需求为前提,公司营销、研发、生产部门制定相关计划,合理有效的组织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交付及项目管理工作。

(4)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项目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来源客户的研发任务,根据与客户签订的明确的产品和技术服务需求,组织研发团队,研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第二类是公司自行确定的研发任务,根据产品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潜在的市场需求,组织研发团队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

公司的主要研发流程为:①研发中心对项目情况、技术路径、经费预算、研发时间计划等各项指标进行可行性分析,经公司内部充分论证,评审通过后形成立项报告;②围绕客户的技术要求,梳理设计技术方案,包括产品功能、工艺、可靠性等技术参数,形成设计报告;③由研发中心负责组织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性能等测试,形成测试报告;④对于测试检验结果,各项指标性能符合要求即可提交评审验收。项目研发结束后,准备项目验收评审相关工作。

4、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市场定位清晰,自成立以来专注于 T/R芯片设计开发,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展,公司技术积累深厚,产品水平先进,在 T/R芯片领域已具有较为突出的实力,是国内从事 T/R芯片研制的主要企业之一,目前国内具有 T/R芯片研发和量产的单位主要为科研院所以及少数具备三、四级配套能力的民营企业。

公司作为少数能够提供完整、先进 T/R芯片解决方案及宇航级芯片研发、测试及生产的企业,一直致力于推进 T/R芯片的自主可控,并积极促进 T/R芯片在相关领域的低成本、大规模应用,在供应商资质、产品工艺设计、质量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已经具备先发优势,在行业内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近年来相继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并通过严格质量认证,先后参与多家大型集团科研院所及下属企业的产品开发工作,已与下游主力客户形成深度的合作配套关系,相关产品也已广泛应用在国家多个重大项目中,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承建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

公司将把握市场动态与国家政策导向,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强化研发投入强度、拓宽各应用领域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步优化资源配置效能以巩固成本优势。重点深化客户战略协同,增强业务黏性,夯实核心业务竞争力基础,巩固并提升行业地位。

5、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强劲复苏机遇,高效推动订单转化与产能释放,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毛利率水平提升,实现了净利润的快速增长。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120.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0.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5,663.33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且大幅增长 333.23%。公司业绩增长核心源于需求端强劲反弹,在手项目及订单显著扩张并快速推进、价格体系稳健运行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化,推动毛利水平系统性提升,整体经营呈现量利双增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着重市场拓展与技术攻关的双重目标,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5,280.58万元,较同期增长 45.01%;公司 2024年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旨在促进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本期计提股份支付费用为 999.92万元;同时,公司同步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持续与客户充分沟通,基于审慎原则报告期内计提了预期信用减值准备 1,028.25万元。

(1)行业需求恢复加快,项目订单显著提升,多领域项目进度明确推进 报告期内,行业需求恢复加快,公司持续拓展业务布局,在手订单及项目显著增加,公司积极推进项目订单生产交付。在星载领域公司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一直不断拓展在星载领域产品应用的卫星型号数量,部分规模量级多系列遥感星座项目进入持续批量交付阶段,增速可观;机载领域公司凭借前期中标项目的规模化交付,持续推动该领域营收阶梯式的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客户持续追加新订单与合同需求,随着公司保障高效交付、产品稳定供应,已形成客户信任的正向循环,为后续获取新的项目订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地面领域已积累充足的在手项目,这些项目将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节奏稳步推进实施。随着下游需求计划的陆续恢复,公司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备货及生产交付。该业务板块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和明确的市场需求,将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低轨通信卫星领域,公司为下一代低轨通信卫星及地面配套设备新研了多款新产品,目前已根据客户需求备货,2025 年按计划进行批量交付。

(2)研发效能提升,测试自动化升级,规模效应驱动降本增效
公司持续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预研的成功率和产品转化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在生产测试环节,公司持续通过提高自动化测试能力、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近年来公司产品生产量及销售量实现高增长,且公司自动化程度提高及产能大幅增加带来规模效应,公司成本费用将持续摊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成本竞争力。

(3)筑牢技术创新壁垒,助力可持续发展行稳致远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自主创新及核心技术能力的提升,持续开展芯片核心技术攻关,产品持续迭代,不断推进产品创新、丰富产品型号。通过深度参与多个大型项目竞标,成功获取多领域新项目研发任务,并高效完成高性能芯片的设计开发与样片验证,关键指标领先行业。持续提升的技术能力不仅支撑了项目订单转化,更通过储备前沿技术强化竞争壁垒,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多通道多波束模拟波束赋形芯片构筑的 T/R芯片已在行业形成显著领先优势。该系列芯片多家大型科研院所系统验证,在多领域实现连续多年稳定批量交付,累计供货量突破百万通道级;公司深度协同 GaN 工艺线对标准电压、高压、低压工艺平台进行了能力提升,形成了不同电压、不同功率量级的标准频段和超宽带 GaN 功放产品矩阵;面对多频多模融合趋势,公司快速推出多款高竞争力应标产品,已通过客户原型系统验收,部分进入批量投产;通过“预研一代、开发一代、量产一代”的型谱化技术路线,公司正加速构建覆盖地面-空中-天基全场景的解决方案库,以系统级创新持续强化市场渗透力,巩固其在高端射频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 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目前各领域项目订单已经在积极释放,项目型号加速生产交付中。

下游需求规模化增长及产品应用渗透率的大幅提升对公司长期向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公司作为 T/R芯片研发和量产单位的民营企业代表之一,在技术及成本上具有双优势,公司经营团队保持坚定信心,全力推动全年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并致力于实现盈利高水平,积极落实提升经营业绩的各项工作。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不断扩大的专业人才团队
公司积极拓宽引进渠道,通过内部培养及外部引进,遴选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打造公司技术和管理的中坚力量。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98人,占公司人员总数比例为 43.56%。其中,博士及以上学历 8人,硕士学历 3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约占技术团队总人数的 42.86%。团队主要由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毕业生成员组成。

公司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视为核心战略,通过内部培育与外部引进双轨并进,构建覆盖研发、市场等多维度的人才梯队,扩充公司的行业合作资源。公司从企业文化、薪酬福利、人才激励等方面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推行员工持股平台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现核心骨干与企业发展成果的深度绑定。这一机制不仅覆盖广泛员工群体,更有效激活团队创新动能,形成人才价值创造与企业持续成长的双向赋能格局。

2、聚焦自主创新及核心技术能力的提升
公司不断发展和完善研发团队,致力于相控阵 T/R芯片开发和技术创新,合理配置研发资源,聚焦复杂应用场景下相控阵 T/R芯片先进架构方案设计及产品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行业最新发展趋势,重点研制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系列化 MMIC产品。公司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及丰富的项目经验,掌握了实现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高集成度的相控阵 T/R芯片的核心技术,能够提供各典型频段的微波毫米波相控阵系统芯片解决方案。公司研发团队通过创新技术及新工艺研发的新一代T/R芯片,在集成度提升、功耗优化与成本控制方面实现突破,进一步强化了相控阵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壁垒,并通过持续性能迭代与谱系延伸保持技术领先性,稳固行业竞争优势。

公司知识产权自主可控,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并凭借丰富的经验积累、可靠的产品质量及先进的产品技术服务,公司形成在相控阵 T/R芯片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为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3、与下游主力客户长期深度的合作关系
公司主要客户为科研院所及下属单位,其对企业有较高的技术和资质要求,对产品的技术稳定性有极高的要求,须经历严格的遴选及许可流程,公司通过较强的产品技术、丰富的产品种类、优良的产品质量以及优质的销售服务已进入星载、地面、机载等相控阵雷达应用领域及卫星通信领域,为下游行业内多家主力客户供货,并依托龙头客户产生的市场效应不断向行业内其他企业拓展。

另外,公司拥有相控阵 T/R芯片设计和应用专家,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客户的项目研发需求,并将这种需求转化成产品要求,建立了将客户需求快速有效地转化成产品的新产品开发机制,目前公司已形成上千种产品,这些产品成为公司保持与客户长期稳定合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客户对产品后期支持与维护有很高的要求,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在内部决策、产品设计研发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不断优化,形成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快速反馈和快速解决的优势,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好评和高度信赖,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品牌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4、专业的资质认证
公司从事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需要取得相关的准入资质。这些资质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配套实力,且认证周期长。严格的资质认定提高了行业新进者的门槛,具备相应的资质认证对获取项目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公司定位清晰,进入相控阵 T/R芯片研发设计行业较早,已获得研发和生产经营所需的完整资质,近年来相继参与多项国家重点任务,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重大项目中,综合能力较强。

5、产品及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主要产品分为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收发前端芯片、幅相控制芯片和无源类芯片五类,具体产品包括 GaAs/GaN功率放大器芯片、GaAs低噪声放大器芯片、GaAs收发前端芯片、收发多功能放大器芯片、幅相多功能芯片、模拟波束赋形芯片、数控移相器芯片、数控衰减器芯片、功分器芯片、限幅器芯片等。

公司功率放大器芯片主要采用 GaAs、GaN工艺,具有宽禁带、高电子迁移率、高压高功率密度的优势,研制多种频段的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收发多功能芯片,具备高性能、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对于幅相控制类芯片,公司研制的产品采用 GaAs和硅基两种工艺,分别具备不同的技术特点,可适应于客户的各类应用场景,其中 GaAs工艺芯片产品在功率容量、功率附加效率、噪声系数等指标上具备优势,硅基工艺芯片产品则在集成度、低功耗和量产低成本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通过高精度测试及模型修正、可靠性提升及试验验证等技术手段,公司产品通过严格质量认证,质量等级可达宇航级。公司已拥上千款产品,这些产品成为公司保持与客户长期稳定合作的重要基础。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201,209,099.7271,819,101.57180.16%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销售订单增加所致
营业成本64,313,219.7232,543,184.5297.62%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产品销售增加及结构 变动所致
销售费用5,465,803.475,025,318.308.7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计提员工股权激励费 用所致
管理费用13,470,316.2415,531,492.05-13.2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公司房屋租赁费用减 少所致
财务费用-664,149.33-3,168,318.8379.04%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公司利息收入减少所 致
所得税费用-1,180,196.72-7,374,829.3284.00%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公司利润总额增加所 致
研发投入52,805,757.6536,415,857.7345.01%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研发项目增加,公司 加大研发投入及计提 员工股权激励费用所 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80,280,223.02-76,761,467.45-4.5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公司支付各项税费增 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5,847,369.51-67,174,632.7591.30%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年 同期支付购置办公场 地款项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22,998,052.7543,187,575.20-153.25%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年 同期实施员工股权激 励收到投资款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109,125,645.28-100,748,525.00-8.31%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主要系受经营活动、 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综合影响所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201,209,099.72100%71,819,101.57100%180.16%
分行业     
集成电路行业201,209,099.72100.00%71,819,101.57100.00%180.16%
分产品     
相控阵 T/R 芯片201,209,099.72100.00%71,819,101.57100.00%180.16%
研制技术服务0.000.00%0.000.00%0.00%
分地区     
国内201,209,099.72100.00%71,819,101.57100.00%180.16%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行业      
集成电路行业201,209,099. 7264,313,219.7 268.04%180.16%97.62%13.35%
分产品      
T/R 芯片201,209,099. 7264,313,219.7 268.04%180.16%97.62%13.35%
分地区      
国内201,209,099. 7264,313,219.7 268.04%180.16%97.62%13.35%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466,520.550.84%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739.730.06% 
资产减值-1,293,916.59-2.33%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276,598.650.50% 
其他收益1,828,809.303.30%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例金额占总资产比例  
货币资金258,651,042. 2616.92%367,776,687. 5424.45%-7.53%报告期内公司 回款较慢及支 付员工股权激 励回购款所致
应收账款592,539,118. 8338.77%427,498,338. 8028.42%10.35%报告期内公司 营业收入快速 增加所致
存货213,973,759. 3314.00%202,378,422. 8213.46%0.54% 
固定资产272,004,637. 2017.80%282,807,469. 2118.80%-1.00% 
在建工程7,584,374.600.50%7,466,948.160.50%  
使用权资产57,130.85 228,523.790.02%-0.02% 
合同负债1,129,648.290.07%273,000.500.02%0.05%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本期计提 的减值本期购买 金额本期出售 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1.交易性 金融资产 (不含衍 生金融资 产) 30,739.73  140,000,0 00.00140,030,7 39.73 0.00
4.其他权 益工具投 资99,000,01 1.25      99,000,01 1.25
金融资产 小计99,000,01 1.2530,739.73  140,000,0 00.00140,030,7 39.73 99,000,01 1.25
上述合计99,000,01 1.2530,739.73  140,000,0 00.00140,030,7 39.73 99,000,01 1.25
金融负债0.00      0.00
其他变动的内容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募集 年份募集 方式证券 上市 日期募集 资金 总额募集 资金 净额 (1)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2 年首次 公开 发行2022 年06 月06 日50,91 0.5950,91 0.593,427 .0639,87 3.4178.32 %000.00%11,03 7.18存放 于募 集资 金专 户11,03 7.18
合计----50,91 0.5950,91 0.593,427 .0639,87 3.4178.32 %000.00%11,03 7.18--11,03 7.18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946 号)核准,公司于2022年6月6日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7,953,500股,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浙江铖昌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上市的通知》(深证上〔2022〕541号)同意,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在深圳证 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本次公开发行数量为2,795.35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21.68元,募集资金 总额606,031,88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509,105,900元。该次募集资金已于2022年5月30日全部到位,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大华验[2022]000315号)对上述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确认。截 止2025年06月30日,该募集资金累计使用39,873.41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上述募集资金专户中。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融资 项目 名称证券 上市 日期承诺 投资 项目 和超 募资 金投 向项目 性质是否 已变 更项 目 (含 部分 变 更)募集 资金 承诺 投资 总额调整 后投 资总 额 (1)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新一 代相 控阵 T/R 芯片 研发 及产 业化 项目2022 年06 月06 日新一 代相 控阵 T/R 芯片 研发 及产 业化 项目研发 项目39,9 74.2 639,9 74.2 62,56 5.7530,1 37.3 575.3 9%2025 年12 月31 日  不适 用
卫星 互联 网相 控阵 T/R 芯片 研发 及产 业化 项目2022 年06 月06 日卫星 互联 网相 控阵 T/R 芯片 研发 及产 业化 项目研发 项目10,9 36.3 310,9 36.3 3861. 319,73 6.0689.0 2%2025 年12 月31 日  不适 用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50,9 10.5 950,9 10.5 93,42 7.0639,8 73.4 1----  ----   
超募资金投向              
2022 年06 月06 日研发 项目        不适 用
合计--50,9 10.5 950,9 10.5 93,42 7.0639,8 73.4 1----00----   
分项目说明 未达到计划 进度、预计 收益的情况 和原因(含 “是否达到 预计效益” 选择“不适 用”的原 因)自募集资金到位以来,公司管理层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实施,并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布局重点战略领 域。随着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参与的多个研制项目不断进入量产阶段,星载、地面领域各类型应用 T/R 芯片项目保持持续批量需求,机载应用领域也快速拓展,产品结构不断丰富。公司目前仍需要进一 步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进行 T/R芯片解决方案的迭代研制以满足日益增加的新产品开发需求,为公司 营收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公司基于审慎原则,结合当前市场总体环境、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当前募集资金 投资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和投资进度,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项目用途和项目总投资规模均不 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进行调整,并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 第九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将上述募投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调整至2025年 12月31日。             
项目可行性 发生重大变 化的情况说 明不适用             
超募资金的 金额、用途 及使用进展不适用             

情况 
存在擅自变 更募集资金 用途、违规 占用募集资 金的情形不适用
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实施 地点变更情 况适用
 报告期内发生
 为匹配未来业务发展,公司已迁至新的生产经营场所,并于2024年1月2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次 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募投项目变更实施地点、实施方式并调整内部投资 结构的议案》,同意公司调整募投项目的实施地点、实施方式并调整内部投资结构的事项。公司将募投 项目“新一代相控阵T/R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及“卫星互联网相控阵T/R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实施地点由“杭州市西湖区西园三路3号杭州智慧产业创业园5幢3楼”变更为“杭州市西湖区智强路 428号云创镓谷研发中心3号楼”。
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实施 方式调整情 况适用
 报告期内发生
 1、公司于2024年1月2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于募投项目变更实施地点、实施方式并调整内部投资结构的议案》,同意公司调整募投项目的实施地 点、实施方式并调整内部投资结构的事项。公司将募投项目的内部投资构成进行调整,总投入金额维持 不变,主要为项目中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人员薪酬”有调整变动,项目总投资额不变。 2、公司于2024年8月21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调整募投项目内部投资结构及实施进度的议案》,同意公司调整募投项目内部投资结构及实施进 度,公司将募投项目的内部投资构成进行调整,总投入金额维持不变,主要为项目中的“设备购置及安 装费”“人员薪酬”“研发软件、模具、晶圆流片材料费用”有调整变动,项目总投资额不变;对募集 资金投资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为2025年12月31日。
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先期 投入及置换 情况适用
 公司于2022年8月17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人民 5,964.99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和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伙)对公司以自有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情况进行了专项审核,并出具了《浙江铖 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鉴证报告》(大华核字 [2022]0011274号)。
用闲置募集 资金暂时补 充流动资金 情况不适用
项目实施出 现募集资金 结余的金额 及原因不适用
尚未使用的 募集资金用 途及去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
募集资金使 用及披露中 存在的问题 或其他情况不适用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流失风险
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研发创新、持续发展的基石,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管理人员是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提升发展潜力的保障。随着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内对高端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公司已建立了一系列吸引和稳定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政策与措施,但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保证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流失。若未来公司出现大规模的人才流失的情况,将对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继续优化激励机制,提供具有前景的发展平台,努力提高人员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以留住优秀人才。

(2)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增加的风险
公司主要客户为科研院所及下属单位,受客户采购政策影响,货款支付周期较长。公司主要客户信用状况良好且实力较强,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相对较低。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增长较快。不能完全排除应收账款不按时收回的风险,可能影响公司的资产周转速度和资金流动性。

公司将与客户充分沟通交流,密切关注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变动情况,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3)毛利率波动风险
随着公司产品线逐渐丰富,产品结构会随之发生变化,公司毛利率会存在一定波动;此外,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国家政策调整或者公司未能持续保持产品的领先性,若产品售价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存在下滑的风险。

公司将持续拓展业务应用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同时,及时掌握原材料采购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保障原材料采购。

(4)存货跌价的风险
公司 T/R芯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技术要求高、产品质量等级要求高,同时公司为能够及时满足客户需求,需备有一定的生产库存;另外,公司部分发出商品需待客户签收或验收合格后方能确认收入,上述业务特点决定了公司具有存货余额高的运营特点。如果未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客户需求改变、所属行业产品价格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公司存货积压并给公司带来较大资金压力,并面临存货跌价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并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

(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由于下游客户对公司 T/R 芯片业务验收及付款周期较长,公司销售货款结算周期较长。收款周期较长,而原材料、人工等付款周期较短,导致所属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一般较差,面临一定的资金周转压力。如果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或下游客户货款结算不及时,公司营运资金的周转压力将变大,可能会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继续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领域,与上游原材料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加强资金管理,保障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安全。

(6)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由于公司所处行业下游以科研院所及下属单位为主,公司主要客户为前述单位,因此公司前五大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若未来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新客户开发、新业务领域的拓展等方面进展不利,则较高的客户集中度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已经与主要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继续积极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客户、拓展新业务领域,为推动业务持续发展。

(7)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因公司产品对稳定性、可靠性要求极高,需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稳定,不能随意变动,因此上述业务的特点决定了公司部分重要元器件的供应商较为集中。若核心原材料供应商不能及时保质保量的供应本公司所需要的重要元器件,或者不能及时满足公司的新产品研发技术要求,则可能对公司生公司产品的工艺制程属于成熟制程范围,并已经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供应商审核工作,与优秀供应商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努力营造互利共赢合作局面,共同推动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