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盛生物(300871):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豁免版)
原标题:回盛生物: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豁免版) 关于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 众环专字(2025)0101322号 深圳证券交易所: 根据贵所于 2025年 7月 25日出具的《关于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以下简称“问询函”)的要求,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会计师”或“中审众环”)作为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公司”、“回盛生物”)的审计机构(于 2023年、2024年及 2025 分别出具了(众环审字(2023)0102044号、众环审字(2024)0102244号、众环审字(2025)0102563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25年 1-6月的数据未经审计)已会同发行保荐人和律师,对问询函所列相关问题逐项进行了认真核查,现对问询函回复如下,请审核。 问题 1 根据申报材料,公司以猪用药品为核心,主要包括兽用化药制剂、兽用原料药和兽用中药制剂三大产品类别。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 102,290.08万元、101,975.88万元、120,032.79万元和 39,906.8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5,270.65万元、1,678.08万元、-1,977.32万元和 4,477.75万元,2022年至 2024年呈下降趋势。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2.03%、20.92%、16.33%和 24.48%,2022年至 2024年呈下降趋势,主要受下游生猪养殖行业市场景气度和兽药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其中,报告期内发行人兽用原料药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19.26%、-0.22%、5.79%和 26.29%,变化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兽用化药制剂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 77,413.25万元、71,790.56万元、71,730.74万元和 22,015.21万元;公司兽用原料药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 11,367.08万元、20,143.38万元、37,603.95万元和 15,015.17万元。其中,2024年度兽用化药制剂的销量同比上涨约 70%,销售均价下降 16.49%,但销售收入基本持平。 发行人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包括客户 A、客户 B、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邦食品)等。其中,客户 A最近一年一期对发行人采购额明显增长,已成为发行人第一大客户,同时也是发行人的供应商;报告期内,发行人对客户 B销售化药制剂的毛利率,明显高于发行人化药制剂整体 23.66%、26.79%、21.69%和 23.53%的毛利率水平;2024年 3月天邦食品向法院申请预重整,发行人按 50%比例对天邦食品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减值,2024年坏账准备转回 634.07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33,798.92万元、31,851.46万元、36,836.75万元和 41,504.71万元,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 2,340.42万元、4,673.00万元、4,504.16万元和4,815.48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模式包含直销、经销和零售,直销收入占比在 60%以上,零售模式主要通过兽药互联网交易平台、综合性互联网交易平台等电商渠道,占比约为 2%。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分别为 132,015.78万元、178,241.47万元、190,176.67万元和 190,474.69万元;报告期内,化药制剂-注射剂、饲料及添加剂以及中药制剂等产品的产能利用率较低;2024年,公司调整折旧政策,将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年限由 20年变更为 20-40年,装修及其他设施的折旧年限由 5-10年变更为 5-15年,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由 10年变更为 10-15年。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受到 1项消防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发行人《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已于 2025年 7月 21日到期。截至报告期末,发行人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29,796.00万元,其中包含 2023年 12月公司以 10,000.00万元资金认购天邦食品向特定对象发行的31,948,881股股份。 请发行人补充说明:(1)结合发行人主要客户生猪存栏量、兽用化药制剂和原料药的主要区别和应用场景、生猪与药品之间的配比关系等,量化测算并区分主要产品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销量的变化是否与下游需求相匹配;结合猪周期对下游企业的影响、主要原材料成本的变化情况、销售单价、定价模式、下游行业需求和景气度情况、市场竞争等,分产品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毛利率波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并结合下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说明是否存在业绩波动的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 (2)结合客户 A报告期内的业绩变化、双方的合作背景等,说明其在报告期内对发行人采购额大幅上涨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报告期内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原因及合理性,对应的销售、采购总额及占比,是否符合行业惯例;结合客户 B对发行人采购的具体品类、是否属于定制化产品,以及客户 B关于成本控制或毛利率等方面的公开信息,说明发行人对其销售毛利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原因,是否符合商业逻辑;结合前述情况,说明发行人对主要客户的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3)结合对天邦食品等单项计提和转回的具体情况、相关依据,说明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回款(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应收票据兑付等)是否出现恶化趋势,客户信用情况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是否存在应单项计提减值准备而未计提的情况,结合账龄、计提比例、期后回款及坏账核销情况,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及时,是否与同行业公司可比。(4)说明采用直销、经销、零售的销售模式是否符合行业惯例。(5)量化分析说明机器设备与各期产能的匹配关系,说明化药制剂-注射剂、饲料及添加剂以及中药制剂等产品的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各类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情况,说明折旧年限、残值率确定的合理性,报告期内调整折旧政策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差异;报告期内固定资产是否存在闲置、废弃、损毁和减值,结合对固定资产减值测试情况说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6)相关行政处罚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为防范后续再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的措施,发行人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 (7)说明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相关证书及经营资质续期的具体进度,是否存在无法续期的风险及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8)列示可能涉及财务性投资相关会计科目明细,包括账面价值、具体内容、是否属于财务性投资、占最近一期末归母净资产比例等;结合最近一期期末对外股权投资情况,包括公司名称、账面价值、持股比例、认缴金额、实缴金额、投资时间、主营业务、是否属于财务性投资、与公司产业链合作具体情况、后续处置计划等,说明公司最近一期末是否存在持有较大的财务性投资(包括类金融业务)的情形;自本次发行相关董事会前六个月至今,公司已实施或拟实施的财务性投资的具体情况,说明是否涉及募集资金扣减情形。 请发行人补充披露相关风险。 请保荐人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请会计师核查(1)(2)(3)(5)(8)并发表明确意见,请发行人律师核查(1)(2)(4)(6)(7)(8)并发表明确意见。 请保荐人和会计师说明对报告期内采购、销售、固定资产真实性的核查过程、手段及结果,各期函证发函比例、回函比例,回函不符及未回函的金额、比例、具体原因及进一步核查措施,核查程序是否到位,核查信息披露是否充分,针对发行人经销商客户终端销售情况、线上零售的核查程序是否充分、有效,能否支持对发行人经销、零售收入真实性的核查结论。 回复: 一、结合发行人主要客户生猪存栏量、兽用化药制剂和原料药的主要区别和应用场景、生猪与药品之间的配比关系等,量化测算并区分主要产品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销量的变化是否与下游需求相匹配;结合猪周期对下游企业的影响、主要原材料成本的变化情况、销售单价、定价模式、下游行业需求和景气度情况、市场竞争等,分产品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毛利率波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并结合下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说明是否存在业绩波动的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 (一)结合发行人主要客户生猪存栏量、兽用化药制剂和原料药的主要区别和应用场 景、生猪与药品之间的配比关系等,量化测算并区分主要产品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销量的 变化是否与下游需求相匹配 1、兽用化药制剂和原料药的主要区别和应用场景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是兽用化药制剂和原料药,其主要区别和应用场景如下: 公司化药制剂产品主要是治疗性兽药,满足养殖现场用药的需求,下游用户是生猪、禽类、反刍和水产等养殖行业企业。 兽用原料药是化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但动物无法直接服用,主要用于生产化药制剂,下游用户是兽用化药制剂生产企业。公司兽用原料药产品主要包括泰乐菌素、泰万菌素。泰乐菌素是泰万菌素的主要生产原料,公司主要将泰乐菌素自用生产泰万菌素,多余部分对外销售。 2、公司主要客户生猪存栏量 公司主要客户披露生猪存栏量的数据较少,以下列示全国生猪存栏量情况: 单位:万头
3、生猪与药品之间的配比关系 每家猪企的生猪养殖模式、存栏结构、防疫措施、管理方式不同,头均用药费用存在差异。据资讯机构新猪派调研显示,2024年主要猪企头均动保费用平均在 70元/头左右。动保费用是兽药、疫苗的总体费用,单就兽药而言,根据公司长期服务客户的经验,头均费用大致为 30元左右。用药量的多少主要与规模化养殖程度、养殖盈亏状况相关,具体如下: (1)规模化养殖程度:一般来说,养殖规模化程度越高,养殖密度越大,疾病传播风险越高,用药量也相对更大。 (2)养殖盈亏状况:在猪周期的上行期,猪价上涨通常由生猪存栏量降低带动,但由于养殖盈利,养殖端有更强的意愿使用兽药,头均用药量提升;在猪周期的下行期,猪价下跌通常由生猪存栏量上升带动,但由于养殖利润下滑甚至亏损,养殖端用药意愿下降,头均用药量减少。 4、量化测算并区分主要产品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销量的变化是否与下游需求相匹配 (1)兽用化药制剂 报告期内,生猪存栏量与公司兽用化药制剂销量对比情况如下:
注 2:公司 2025年 1-6月兽用化药制剂销量(吨)变动 78.95%,为相比 2024年 1-6月的变动率。 报告期内,公司化药制剂销量分别为 6,788.14吨、6,733.28吨、7,858.29吨和 5,068.23吨,2023年、2024年和 2025年 1-6月分别同比增长-0.81%、16.71%和 78.95%。报告期内,全国生猪存栏量整体下降,但公司 2024年和 2025年 1-6月化药制剂销量增长,主要原因如下: ①养殖行业盈利提升带动用药量增加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2023年和 2024年一季度,猪价低位运行,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二季度以来,行业产能去化带来供需关系改善,猪价开始上涨。2024年 2月至 2025年 6月,全国规模养殖生猪头均利润为正数,持续 17个月保持盈利,带动养殖端用药积极性提升,公司 2024年及 2025年 1-6月销量相应增长。 ②规模养殖企业特别是头部养殖企业存栏量以更快速度增长 以 2024年公司化药制剂在生猪领域的前十大客户为统计口径,2022-2024年公司向主要客户销售化药制剂的销量分别为 2,606.87吨、2,536.64吨和 3,151.81吨,2023年和 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2.69%和 24.25%,整体增速更快。 2024年末全国存栏能繁母猪 1万头以上企业的存栏量相比 2022年末增加 11.39%,公司 2024年对主要客户的化药制剂销量相比 2022年增加 20.90%,整体变动趋势一致。 (2)兽用原料药 报告期内,公司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原料药产品的销量分别为 237.48吨、602.25吨、1,323.33吨和 1,051.69吨,2023年至 2025年 1-6月同比增速分别为 153.60%、119.73%和149.72%,与养殖行业存栏量变化相关性不强,主要是因为 2022年和 2023年原料药销量基数不大,而报告期内公司原料药产能增加较多,随着市场开拓,产能快速消化,销量增速较快。 (二)结合猪周期对下游企业的影响、主要原材料成本的变化情况、销售单价、定价模式、下游行业需求和景气度情况、市场竞争等,分产品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毛利率波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 1、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毛利率波动的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和综合毛利率变动情况如下:
2、公司兽药产品定价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分客户对象和销售渠道采取不同定价策略。 公司直销模式下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客户一般采用年度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供应商,并确定中标产品种类及价格,标期内根据自身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定期采购。客户招投标的综合评标维度主要有供应商产能规模、市占率、创新能力、生产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技术服务能力、物流响应能力以及信用期等。在养殖行业景气度低迷阶段,规模化养殖企业对兽药产品价格维度的敏感度相对更高。 公司经销模式的产品定价主要依据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产品竞争力、用户接受度等因素,同时会根据经销商的等级划分有所差异。零售模式主要是通过电商模式销售,定价会与全国经销商终端销售价格基本持平。在经销和零售模式下,公司议价能力相对更强。 3、兽药行业市场竞争情况 近年来,我国兽药行业竞争主要呈现行业竞争态势日益激烈、头部企业竞争加剧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兽药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而下游养殖行业集中度近年来有明显地提升,养殖企业整体议价能力有所增强,兽药常规产品之间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特别在下游养殖行业效益欠佳时,价格竞争更为突出。 (1)兽药产业集中度低,行业竞争态势日益激烈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统计,截至 2023年末,我国共有兽药生产企业 1,620家(港澳台未纳入统计范围),其中化药制剂企业 1,140家,原料药企业 154家、中药制剂企业 149家,生物制品企业 177家,企业数量较多。从企业规模来看,兽药行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较少。原料药和生物制品的产业集中度相对更高,大型企业销售额占比超过 70%;化药制剂和中药制剂的产业集中度则相对较低,大型企业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48.80%和18.18%。
兽药行业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够,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产能利用率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下游养殖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兽药企业竞争加剧 自 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以来,养殖行业集中度呈加速提升的态势,集团化养殖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大型养殖企业对兽药企业的产品品质、生产水平、质量控制、供给能力和技术服务要求日益提高。为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头部动保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工艺技术,满足客户综合服务的需求,头部兽药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4、猪周期对下游企业的影响,下游行业需求和景气度情况 猪周期作为生猪产业的核心经济现象,其价格周期性波动深刻影响养殖企业的经营。猪周期导致养殖企业盈利经常波动,产能规划困难。猪价上涨时,养殖企业盈利情况好,通常会扩张产能;产能释放后,又随着周期变化,常遇价格下跌引发亏损。2022年初以来,生猪出场价格与养殖利润情况如下图所示: 生猪出场价格与规模养殖头均利润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2022年 1月至 2025年 6月,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月度生猪产品信息 报告期内,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变化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1)阶段一:受生猪养殖产能集中释放的影响,猪价从 2021年初开始大幅下降。持续至 2022年 4月后,因产能去化效果明显,猪价快速上涨,在 2022年 10月达到高点后回落。 从 2022年 10月到 2024年 3月,猪价震荡下行,全国规模养殖生猪头均利润大多数月份面临微利或亏损。 (2)阶段二:2024年二季度以来,养殖产能去化带来供需关系改善,驱动猪价开始出现连续上涨。2024年 2月至 2025年 6月,全国规模养殖生猪头均利润为正,已连续 17个月保持盈利。 在两个阶段内,公司净利润和毛利率随下游市场行情相应波动: (1)2023年,随着猪价下跌,生猪养殖企业普遍亏损,资产负债率升高,资金压力较大,对采购成本的敏感度提高,压低了兽药产品价格,公司毛利率相应下降,净利润同比下滑。 (2)生猪养殖行情从 2024年二季度开始回暖,但行情的变化通常需要 3个月传导至兽药行业。公司 2024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因此延续下滑走势,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2,430.00万元。随着猪价上涨,同时生猪养殖企业(特别是头部养殖企业)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成本,盈利和资金情况好转,资产负债率下降。在此背景下,兽药产品的市场需求呈增长态势,公司兽药产品销量相应增加,2024年下半年业绩开始回升,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06.14万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全年亏损,但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亏损 1,623.86万元。 (3)2025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企业继续保持盈利,对兽药的需求保持增长,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加,驱动经营业绩进一步回升,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930.10万元。 此外,随着公司原料药募投项目在 2023年投产,原料药业务的占比逐步提高,公司业绩波动还受到原料药产品销量和毛利率波动的影响。 综上所述,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和毛利率波动与猪周期、生猪养殖的盈利变动趋势大致匹配,具有合理性。 5、公司主要产品销售单价变动情况 (1)兽用化药制剂产品的销售单价变动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兽用化药制剂产品的销售均价列示如下: 单位:元/公斤,不含税
2022年至 2024年,公司主要化药制剂产品的销售均价呈下降趋势,主要因下游养殖行情低迷、兽药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2025年 1-6月,公司主要化药制剂产品的销售均价继续下降,主要受兽药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 (2)兽用原料药产品的销售单价变动情况 公司兽用原料药产品主要包括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报告期内销售均价先降后升,原因是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自 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市场价格逐步回升:
从需求端来看,泰乐菌素及其相关产品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既能满足现代化养殖的疫病防控效率要求,又符合欧盟最新的安全残留标准,国内泰乐菌素及其相关产品需求近年维持稳定增长。 中国兽药饲料交易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初至 2024年上半年泰乐菌素及其相关原料药市场价格持续下跌,2024年三季度价格企稳,2024年四季度和 2025年一季度价格出现回升,2025年二季度价格回升幅度较大。公司原料药产品销售均价波动情况与行业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6、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成本的变动情况 (1)兽用化药制剂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成本变动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兽用化药制剂产品生产采购的主要原材料是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替米考星以及盐酸多西环素等原料药,其采购均价及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元/公斤,不含税
(2)兽用原料药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成本变动情况 公司原料药产品生产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豆油、玉米蛋白粉和鱼粉,采购报告期内采购单价整体下降: 单位:元/公斤,不含税
7、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波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分产品毛利率情况如下:
(1)兽用化药制剂 报告期内,公司兽用化药制剂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23.66%、26.79%、21.69%和 23.81%。
2024年,兽用化药制剂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 5.10个百分点,主要因下游养殖行业亏损幅度较大,采购价格敏感度高,导致产品销售均价下滑 16.49%。 2025年 1-6月,兽用化药制剂产品毛利率保持平稳,相比 2024年同期下降 0.49个百分点。 (2)兽用原料药 报告期内,公司兽用原料药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19.26%、-0.22%、5.79%和 33.00%。公司兽用原料药产品主要为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原料药,其毛利率波动原因分析如下: 单位:元/公斤,不含税
2023年,受市场因素影响,公司泰万菌素和泰乐菌素原料药产品的销售均价下降 30.12%。 同时,公司泰乐菌素原料药项目投产初期,发酵水平及工艺流程尚不稳定,生产成本较高,导致 2023年原料药毛利率为负。 2024年,公司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原料药产品的销售均价继续下降,但单位销售成本下降 30.53%,毛利率相应提升。原料药单位销售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①优化发酵和生产工艺,发酵效价提高,单位能耗降低;②销量增加,规模效应显现,摊薄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③主要发酵原材料豆油、玉米蛋白粉采购均价下降。 2025年 1-6月,随着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原料药市场价格回升,公司原料药产品销售的均价同比提升 9.94%;受规模效应、发酵效价提升影响,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的单位生产成本进一步改善,同比下降 23.15%。两方面因素带动原料药毛利率提升明显。 (3)公司毛利率波动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对比情况如下:
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受到下游养殖行业行情变化的影响,毛利率先降后升,波动趋势大体一致。公司毛利率波动幅度大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因为随着公司原料药新增产能在2023年投产,公司毛利率波动受原料药销售占比提升和毛利率波动的影响较大。 8、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波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 (1)2022-2024年,净利润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2-2024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08.92万元、-1,119.42万元和-1,623.86万元,2023年和 2024年分别同比下降 5,528.34万元和 504.44万元。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受毛利下降、期间费用增加以及信用减值损失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单位:万元
2023年和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波动,导致毛利额分别下降 1,207.02万元和 1,723.30万元。综合毛利率波动情况如下:
②固定资产折旧增加 随着原料药项目在 2023年投产,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同比增加较多,除影响毛利率外,对期间费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单位:万元
2022年到 2023年,随着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竣工转固,可转债计提的利息停止资本化并转为费用化处理,财务费用相应增加。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2023年和 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加 445.92万元和 1,119.96万元,短期内对净利润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⑤信用减值损失影响 2022-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分别为 1,096.25万元、2,516.18万元和-68.03万元,其中,2023年度较上年同比增加 1,419.93万元,主要是对天邦食品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所致。 (2)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930.10万元,同比增加 12,360.10万元,主要是因为收入增加和毛利率提升,带动综合毛利同比增加 14,354.54万元,具体分析如下: 单位:万元
2025年 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2,220.00万元,同比增长 88.45%,其中,兽用原料药和兽用化药制剂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 199.01%和 54.23%,主要得益于销量分别增长 149.72%和 78.95%。原料药销量增长主要因生产成本逐步优化,市场竞争力增强,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兽用化药制剂销量增长主要因下游养殖行业需求回暖。
2025年 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27.56%,同比增加 8.53个百分点,主要因原料药业务毛利率从 5.86%提高到 33.00%,同时销售占比从 25.56%上升到 40.56%。 (3)公司净利润波动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波动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受到下游养殖行业行情变化的影响,净利润先降后升,波动趋势大体一致。公司净利润波动幅度大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因为随着公司原料药新增产能在2023年投产,原料药产品销售占比逐步提高,公司业绩波动受原料药销量和毛利率波动的影响较大。 9、结合下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说明是否存在业绩波动的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 (1)下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①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与标准化、规模化大型养殖场相比,中小规模养殖场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环保措施不到位、疫情防控薄弱等一系列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是我国生猪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非洲猪瘟爆发以来,整个养殖行业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并迅速扩散蔓延,由于全球尚无有效的防治疫苗和药物,生猪养殖的生物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养殖成本的抬升,大量缺少技术和资金支持的散户退出行业,大中型生猪养殖企业发展速度加快,整个市场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开信息介绍,2023年末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水平约为 68%,比2017年提升了 21%。 根据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数据,2018年,国内前 20大养殖企业出栏总量约为 0.68亿头,市场占有率在 9.76%左右;2024年,前 20大养殖企业出栏量已经达到 2.16亿头,市场占有率达到 30.72%。但对比发达国家情况,国内生猪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2024年,我国前 20大养殖企业母猪存栏量占比 26.20%,而美国前 20大养殖企业 2023年母猪存栏量占比已达到 59.47%。 下游养殖规模化,有利于兽药行业市场规模提升。规模化养殖场,因其养殖密度大、单位价值高等因素,疫病风险造成的损失更大,更注重动物疫病防控与兽药品质,在防疫上的支出更高。但另一方面,在需求提升的同时,头部养殖企业在产业链内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兽药企业的议价能力可能会有所削弱。 ②生猪养殖行业长期可能由强周期模式向稳定利润模式转变 随着规模化养殖企业占比提升,猪周期造成的行业波动幅度有望进一步平滑。规模化养殖企业有更强的资金和融资能力,短期承受亏损的能力也更高,在猪价下跌的情况下,产能缩减相对平缓。同时,规模化养殖场能够有效的降低其养殖成本,盈利能力相对更强,因此产能去化幅度被进一步弱化。此外,近几年部分大型养殖企业受猪价下滑影响出现大额亏损,遭遇了重整或流动性风险。经历养殖行业高频波动诱发的风险事件后,养殖行业在产能扩充方面采取的策略更加理性温和。 从行业政策角度,由于猪肉价格关乎民生,国家政策加强对规模化猪场的产能监控和引导,提升行业集中度,平缓猪价震荡,减小猪周期波动幅度。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对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作出专门部署。农业农村部在落实一号文件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优化生猪产能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监测预警,稳定长效性支持政策,引导大型猪企有序规范发展,防止产能大起大落。国家政策引导,将有助于生猪和猪肉价格稳定,减小猪周期波动幅度。 ③生猪养殖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提升养殖效率转变,对新兽药、高品质兽药的需求增加 2021年以来,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多年的低景气度,养殖业逐步从追求规模扩张向追求养殖效率转变。很多优秀的养殖企业正在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提升养殖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对于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应地,兽药行业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转化,需要加快推进兽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智能化发展为手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2)说明是否存在业绩波动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始终围绕既定发展战略不动摇,以科技创新为发展驱动力,纵向布局上游原料药产业,横向布局宠物、禽类、反刍、水产等板块,打造集“原料药+兽药制剂+动物保健”的综合性动保公司。目前,公司在制剂和原料药方面的产能布局基本完成,“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成果初现,原料药产品建立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逐步呈现。 报告期内,公司化药制剂产品的销量分别为 6,788.14吨、6,733.28吨、7,858.29吨和5,068.23吨,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原料药产品的销量分别为 237.48吨、602.25吨、1,323.33吨和 1,051.69吨,整体呈增长的趋势,业务发展情况良好。 但公司业绩波动受市场价格竞争和下游养殖行业需求的影响较大,若未来下游养殖行业对兽药的需求下滑,兽药产品受市场竞争影响价格进一步降低,原料药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回落,将导致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出现一定波动。 (3)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 公司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在发生深刻变化。为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应对经营业绩波动风险,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和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聚焦新兽药的开发,提升产品竞争力;深化“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产业链结构,构建竞争优势;完善宠物业务板块布局,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降低国内业务周期性影响。具体来说: ①加强研发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专注于兽药领域,坚持技术驱动战略,致力于为下游养殖行业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动保产品及方案,助力养殖行业客户提升养殖效率。报告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和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累积投入研发费用 17,206.56万元。研发成果数量质量双提升,报告期共取得 8个新兽药证书,其中 2025年上半年取得 4个。产品矩阵不断丰富,报告期内新增产品批文 76个。公司强化自身研发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企业广泛合作,参与国家和湖北省关键项目。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洪山实验室共建“洪山实验室-回盛生物联合研究院”,并签署 4项重大技术研发合作协议,旨在利用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的交叉融合,突破兽药行业关键技术。 公司现有四大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开展新药、仿制药的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华农-回盛研究院主要开展创新药研发、疾病机理研究及临床用药方案研究;宠物药品研究中心主要开展宠物药品及保健品的研发;湖北回盛技术中心主要开展工艺技术的转移及优化、代谢研究及发酵工艺优化。公司目前已经掌握了多项先进的兽用药品生产工艺技术,主要包括核心原料药发酵技术、化药制剂产品分子包合及分子凝胶技术、中药提取和制剂干燥技术等,应用于酒石酸泰万菌素原料药、氟苯尼考制剂等核心产品,使得公司产品疗效良好且质量稳定,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合成生物学研究体系,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组分更优且降低了生产成本。针对养殖行业“蓝耳病”难以防治的难题,公司提供的“稳蓝增免”方案可更加显著地抑制 PRRSV在动物体内的增殖,降低 PRRSV引起的病毒血症,减轻 PRRSV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病理损伤。公司研发推出了防控禽滑液囊支原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具有中西结合、康复快、标本兼治等特点。公司研发的新兽药泰地罗新注射液是新一代广谱高效、安全低毒的动物专用抗菌药,具备动物专用、用量少、一次给药全程治疗、较长的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高、低毒、低残留等众多优点。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头孢泊肟酯片”具有抗菌活性更强、肾毒性更低、生物利用度高、药效更持久等特点。公司研发的“恩康唑溶液”宠物皮肤外用抗真菌药,用于治疗犬由犬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该产品填补了国内宠物药浴全身抗真菌产品空白。 ②深化“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 兽药原料药是兽药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对兽药制剂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兽药原料药占兽药制剂成本的比例较高,原料药价格的波动对制剂成本的变动影响也非常重要。随着公司制剂销量的增长,保障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的可控性战略意义日显突出。同时,“原料-制剂一体化”有助于打通产业链,提高竞争门槛,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 公司“原料-制剂一体化”布局的原料药品类主要聚焦于核心制剂产品,目前主要是泰万菌素原料药、泰乐菌素原料药,公司在原料药板块已投资建设有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原料药产线,近两年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优化菌种、改进工艺、降低能耗费用等方式不断优化生产成本,原料药业务步入正轨,对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发挥了正向作用,公司“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成果初现。基于公司在生物发酵原料药方面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公司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及公司经营情况适时拓展其他生物发酵类兽用药品原料药。随着原料药业务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增加,原料药成本持续优化,原料药业务利润贡献相应增加。业务结构的多元化使公司业绩受下游养殖行业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有所减弱。 ③加快宠物药品板块布局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我国宠物数量持续增长,宠物健康日益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宠物药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已成为兽药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根据《2024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研究报告》数据,2023年,我国宠物医药市场规模约为149亿元,宠物用药品产值约占整个兽药产值的 21.4%。国际头部品牌的宠物用药品销售额超过了大动物用药品,多数动保企业占比已达到 40%以上。为抓住国内宠物用药品发展机遇,公司利用自身在研发创新方面的优势,积极布局宠物药品业务。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已取得 8个宠物用新兽药证书,已有 20款宠物药品及 16款宠物保健品先后上市。 其中 2025年已有 3款宠物药品和 4款保健品获批或上市。2025年,随着公司宠物药品数量的增加,宠物药业务销售收入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宠物药业务销售收入已超过 2024年全年水平。目前,公司在研宠物类药品 10个、保健品 8个,相关产品获批上市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宠物业务市场竞争力。 ④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降低国内业务周期性影响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兽药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度)》统计,2023年全球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兽药销售额为 394亿美元,我国兽药产品出口额为 61.77亿元(约 8.59亿美元),其中:原料药占出口总额的 71.30%,化药制剂占出口总额的 27.38%。受海外兽药注册政策的影响,我国兽药出口总额较小,国际市场开拓是中国动保企业扩张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我国兽药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备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我国兽药企业对外合作开辟了新的市场,也为我国兽药企业在全球开展产业链布局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公司作为国内兽药行业的领先企业,坚持以技术驱动为核心,在兽用化药领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竞争优势。随着公司新增产能投放,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紧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发展机遇,通过输出中国技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开拓国外兽药市场,提升公司全球竞争力。目前,公司已在越南投资新建兽药生产基地并通过 GMP验收,正积极申请生产批文。公司将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降低国内业务周期性影响。 (三)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1、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会计师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取得全国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头均动保成本、猪价、头均利润等行业数据,分析行业趋势,并与发行人的销量、净利润、毛利率变化等进行比对分析; (2)取得并查阅发行人主要产品销量、收入以及平均销售单价数据,向公司了解平均销售单价的波动原因; (3)取得并查阅发行人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量、采购额以及平均采购单价数据,向公司了解采购单价的波动原因,并与同类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动趋势进行比对分析; (4)取得并查阅发行人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科目的变动情况,对净利润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变动情况进行比较; (5)取得并查阅发行人分产品的收入成本明细表,分析发行人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变动情况,对毛利率变动原因进行分析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变动情况进行比较; (6)获取行业研究报告,向发行人访谈了解行业下游的变动趋势以及发行人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2、核查意见 经核查,会计师认为: (1)发行人报告期内销量的变化与下游需求大致匹配; (2)发行人报告期内净利润、毛利率波动较大具有合理的原因,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大体一致,公司净利润、毛利率波动幅度更大主要是受到原料药业务的影响; (3)发行人兽药业务受市场价格竞争和下游养殖行业需求波动影响较大,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存在波动的风险,发行人已在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经营业绩波动风险,并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结合客户 A报告期内的业绩变化、双方的合作背景等,说明其在报告期内对发行人采购额大幅上涨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报告期内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原因及合理性,对应的销售、采购总额及占比,是否符合行业惯例;结合客户 B对发行人采购的具体品类、是否属于定制化产品,以及客户 B关于成本控制或毛利率等方面的公开信息,说明发行人对其销售毛利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原因,是否符合商业逻辑;结合前述情况,说明发行人对主要客户的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一)结合客户 A报告期内的业绩变化、双方的合作背景等,说明其在报告期内对发行人采购额大幅上涨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报告期内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原因及合理性,对应的销售、采购总额及占比,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1、结合客户 A报告期内的业绩变化、双方的合作背景等,说明其在报告期内对发行人采购额大幅上涨的原因及合理性 报告期内,公司对客户 A销售、采购的具体内容及金额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主要与客户 A及其控制的子公司 1、子公司 2以及子公司 3开展交易,具体合作背景和合作情况如下:
(2)客户 A自身兽药销量增长,对原料药的采购需求增加 2022-2024年,客户 A化药销量增长较快,对原料药的采购需求增加。客户 A报告期内的业绩变化情况已申请信息豁免披露。 综上,公司与客户 A的合作具有合理的商业背景,受公司原料药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 A需求增加、双方合作逐步深化的影响,客户 A在报告期内对公司的采购额相应增长,具有合理性。 2、说明报告期内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原因及合理性,对应的销售、采购总额及占比,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报告期内,公司单体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主要情况(采购和销售额均大于100.00万元),对应的销售、采购及占比如下: 单位: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