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股份(000407):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19日 16:55:19 中财网

原标题:胜利股份: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未经审计)
2025年8月19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本附注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元)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注册地和总部地址
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是由山东省胜利集团公司独家发起,经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于1994年2月8日以鲁体改生字(1994)第39号文批准设立,并于1994年4月26日以鲁体改生字(1994)第103号文批复正式创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A股于1996年7月3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胜利股份”,股本880,084,656.00股,股票代码:000407。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号:91370000163074944M。

注册地址和总部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港兴三路北段济南药谷1号楼B座32层。

(二)企业实际从事的主要经营活动
公司以天然气产业为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兼顾天然气装备制造业。天然气产业在城镇燃气领域、交通运输领域、中上游业务、创新增值业务等领域积极发展,为工业、商业、民用客户提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服务。公司天然气装备制造业主营塑胶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安装,是国内最早的聚乙烯管道制造商之一,为PE管道国标制定参与者,其聚乙烯管道产品在许多国家重点工程或重大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本财务报表业经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8月19日决议报出。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一)编制基础
本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等规定(以下称企业会计准则),并基于制定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编制。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的,按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所取得的被购买方符合确认条件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购买日以公允价值计量。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体现为商誉价值。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七)控制的判断标准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1.控制的判断标准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作为基础予以确定。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的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对其控制:拥有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因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影响回报金额。

2.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1)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统一母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日及会计期间子公司与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

(2)合并财务报表抵销事项
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已抵销了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本公司的份额,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视为母公司的库存股,作为股东权益的减项,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以“减:库存股”项目列示。

(3)合并取得子公司会计处理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经发生,从合并当期的期初起将其资产、负债、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4)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
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八)合营安排的分类及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方法
1.合营安排的分类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划分为共同经营。单独主体,是指具有单独可辨认的财务架构的主体,包括单独的法人主体和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但法律认可的主体。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通常划分为合营企业。相关事实和情况变化导致合营方在合营安排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发生变化的,合营方对合营安排的分类进行重新评估。

2.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
本公司为共同经营参与方,确认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下列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确认单独所持有的资产或负债,以及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或负债;确认出售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产生的收入;按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确认单独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本公司为对共同经营不享有共同控制的参与方,如果享有该共同经营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共同经营相关负债,则参照共同经营参与方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否则,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3.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
本公司为合营企业合营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对合营企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本公司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所确定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所确定的现金等价物,是指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十)外币业务及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1.外币业务折算
本公司对发生的外币交易,采用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合本位币入账。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该日的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在资本化期间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外,均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或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2.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本公司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等,若采用与本公司不同的记账本位币,需对其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后,再进行会计核算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其他综合收益下列示。外币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处置境外经营时,与该境外经营有关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全部或按处置该境外经营的比例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十一)金融工具
1.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和计量
(1)金融资产
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本公司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
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管理此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此类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即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该类金融资产后续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

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管理此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且此类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该类金融资产后续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将持有的未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包括利息和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在初始确认时,如果能消除或减少会计错配,可以将金融资产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

对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本公司可在初始确认时将其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在单项投资的基础上作出,且相关投资从发行者的角度符合权益工具的定义。该类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获得的股利(属于投资成本收回部分的除外)计入当期损益外,其他相关利得和损失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后续不转入当期损益。

(2)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
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该类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②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

③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该类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

2.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如不存在活跃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在有限情况下,如果用以确定公允价值的近期信息不足,或者公允价值的可能估计金额分布范围很广,而成本代表了该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的,该成本可代表其在该分布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恰当估计。本公司利用初始确认日后可获得的关于被投资方业绩和经营的所有信息,判断成本能否代表公允价值。

3.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予以终止确认:(1)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得以解除的,终止确认已解除的部分。如果现有负债被同一债权人以实质上几乎完全不同条款的另一金融负债所取代,或现有负债的条款被实质性修改,终止确认现有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以常规方式买卖金融资产,按交易日会计进行确认和终止确认。

(十二)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
1.预期信用损失的范围
本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含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租赁应收款、其他应收款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坏账准备。

2.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
预期信用损失的一般方法是指,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将金融工具发生信用减值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减值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1)第一阶段,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本公司按照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其账面余额(即未扣除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2)第二阶段,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的,本公司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其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3)第三阶段,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的,本公司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其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预期信用损失的简化方法,即始终按相当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3.预期信用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
为反映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的变化,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并根据金融工具的种类,抵减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或计入预计负债(贷款承诺或财务担保合同)。

4.应收款项、租赁应收款计量坏账准备的方法
(1)不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对于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范的交易形成的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本公司采用简化方法,即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①按照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组合类别及确定依据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②基于账龄确认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账龄计算方法
对基于账龄确认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账龄计算方法,采用按客户应收款项发生日作为计算账龄的起点,对于存在多笔业务的客户,账龄的计算根据每笔业务对应发生的日期作为账龄发生日期分别计算账龄最终收回的时间。

③按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判断标准
本公司对发生诉讼、客户已破产、财务发生重大困难等的应收款项单项认定计提坏账准备。

(2)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和租赁应收款。

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和租赁应收款,按照一般方法,即“三阶段”模型计量损失准备。信用风险特征组合、基于账龄确认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账龄计算方法和单项计提的判断标准同不含融资成分的认定标准一致。

5.其他金融资产计量损失准备的方法
对于除上述以外的金融资产,如: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应收款、除租赁应收款以外的长期应收款等,按照一般方法,即“三阶段”模型计量损失准备。

本公司在计量金融工具发生信用减值时,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考虑了以下因素:(1)信用风险变化导致的内部价格指标是否发生显著变化;(2)若现有金融工具在报告日作为新金融工具源生或发行,该金融工具的利率或其他条款是否发生显著变化;(3)同一金融工具或具有相同预计存续期的类似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的外部市场指标是否发生显著变化;(4)金融工具外部信用评级实际或预期是否发生显著变化;(5)对债务人实际或预期的内部信用评级是否下调;(6)预期将导致债务人履行其偿债义务的能力是否发生显著变化的业务、财务或经济状况的不利变化;(7)债务人经营成果实际或预期是否发生显著变化;(8)同一债务人发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9)债务人所处的监管、经济或技术环境是否发生显著不利变化;(10)作为债务抵押的担保物价值或第三方提供的担保或信用增级质量是否发生显著变化;(11)预期将降低债务人按合同约定期限还款的经济动机是否发生显著变化;(12)借款合同的预期变更,包括预计违反合同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合同义务的免除或修订、给予免息期、利率调升、要求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2)按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判断标准
本公司对发生诉讼、客户已破产、财务发生重大困难等的应收款项单项认定计提坏账准备。

(十三)存货
1.存货的分类
存货是指本公司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主要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发出时,采取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发出的实际成本。

3.存货的盘存制度
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

4.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5.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并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原已计提的金额内转回。

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十四)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2.合同负债
本公司将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义务列示为合同负债,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

(十五)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
1.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确认标准和会计处理方法本公司主要通过出售而非持续使用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收回其账面价值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根据类似交易中出售此类资产或处置组的惯例,在当前状况下即可立即出售;二是出售极可能发生,即企业已经就一项出售计划作出决议且获得确定的购买承诺,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有关规定要求企业相关权力机构或者监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出售的,应当已经获得批准。

初始计量或在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时,其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处置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处置组中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计量规定的各项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

2.终止经营的认定标准和列报方法
终止经营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且该组成部分已被本公司处置或被本公司划归为持有待售类别:该组成部分代表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该组成部分是拟对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进行处置的一项相关联计划的一部分;该组成部分是专为转售而取得的子公司。

本公司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持续经营损益和终止经营损益。终止经营的减值损失和转回金额等经营损益及处置损益作为终止经营损益列报。在附注中披露终止经营的收入、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收益)和净利润,终止经营的资产或处置组确认的减值损失及其转回金额,终止经营的处置损益总额、所得税费用(收益)和处置净损益,终止经营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持续经营损益和终止经营损益。

(十六)长期股权投资
1.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判断标准
共同控制,是指对某项安排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置、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融资活动等。重大影响,是指当持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至50%的表决权资本时,具有重大影响,或虽不足20%,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具有重大影响: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被投资单位依赖投资公司的技术或技术资料;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

2.初始投资成本确定
对于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购买日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债务重组准则有关规定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有关规定确定。

3.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本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其中一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无论以上主体是否对这部分投资具有重大影响,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处理,并对其余部分采用权益法核算。

(十七)投资性房地产
本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类别,包括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出租的建筑物、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公司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的依据。

(十八)固定资产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预计使用寿命(年)预计净残值率(%)
30—703
8—203
6—103
14—303
3—53
注:公司天然气业务公司房屋建筑物所在土地为租赁土地、无法取得房屋产权所有证的,根据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中的租赁年限进行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

(十九)在建工程
本公司在建工程主要为自营方式建造和出包方式建造。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的标准和时点,以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依据。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判断标准,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已经试生产或试运行,并且其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能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其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该项建造的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基本相符。

(二十)借款费用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本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使用寿命(年)使用寿命的确定依据
40-50法定年限
3-20预期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确定使用寿命
本公司将无法预见该资产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或使用期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确定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为: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但合同规定或法律规定无明确使用年限;综合同行业情况或相关专家论证等,仍无法判断无形资产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每年年末,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无形资产使用相关部门进行基础复核,评价使用寿命不确定判断依据是否存在变化等。

3.研发支出的归集范围及相关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研发支出的范围主要依据公司的研究开发项目情况制定,主要包括:包括研发人员职工薪酬、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设计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其他费用等。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划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具体标准: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阶段,应确定为研究阶段,该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阶段,应确定为开发阶段,该阶段具有针对性和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等特点。

(二十二)长期资产减值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迹象的,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减值损失。

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为基础计算并确认,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是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

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的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时,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预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测试结果表明包含分摊的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先抵减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资产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上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予转回价值得以恢复的部分。

(二十三)长期待摊费用
本公司长期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受益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按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分期摊销。若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则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二十四)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本公司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1.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职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本公司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本公司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确定的公式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3.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时,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本公司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应当按照有关设定提存计划的规定进行处理;除此外,根据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确认和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

(二十五)预计负债
当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是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且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如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最佳估计数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确定;如涉及多个项目,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最佳估计数。

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对预计负债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二十六)收入
本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按照分摊至该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履约义务是指合同中本公司向客户转让可明确区分商品的承诺。交易价格是指本公司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不包括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以及本公司预期将退还给客户的款项。

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在某一时点履行,取决于合同条款及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则本公司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否则,本公司于客户取得相关资产控制权的某一时点确认收入。

本公司根据在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前是否拥有对该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来判断本公司从事交易时的身份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在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前能够控制该商品或服务的,本公司为主要责任人,按照已收或应收对价总额确认收入;否则,本公司为代理人,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的金额确认收入,该金额按照已收或应收对价总额扣除应支付给其他相关方的价款后的净额,或者按照既定的佣金金额或比例等确定。

本公司按照业务类型确定的收入确认具体原则和计量方法:
公司收入主要包括燃气销售收入、燃气接驳业务收入、装备材料销售收入及贸易收入等;根据销售合同或协议的约定,本公司在综合考虑商品的现时收款权利、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商品的法定所有权的转移、商品实物资产的转移、客户接受该商品等因素的基础上,公司加气站销售天然气,于加气站加气(即CNG或LNG转移给客户)后确认收入;管道天然气销售,于管道天然气输送给客户并被客户耗用即客户取得商品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已售气量按照安装于客户处的燃气表计量;燃气接驳业务以接驳项目完工达到可通气条件并办理项目验收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装备材料销售收入及贸易收入根据产品发出并收到客户的收货回执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十七)合同成本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合同取得成本”)是指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本公司将其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不属于存货等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用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该成本增加了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本公司将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履约成本,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在资产负债表计入“存货”项目;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

本公司将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取得成本,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在资产负债表计入“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

本公司对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履约成本确认的资产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取得合同的增量成本形成的资产的摊销年限不超过一年的,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下列两项的差额时,本公司将超出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因转让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为转让该相关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以前期间减值的因素之后发生变化,使得前述两项差额高于该资产账面价值的,应当转回原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但转回后的资产账面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资产在转回日的账面价值。

(二十八)政府补助
1.政府补助的类型及会计处理
政府补助是指本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

政府文件明确规定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确认为与资产相关的政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部分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其余部分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确认为递延收益的金额,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确认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取得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本公司提供贷款的,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该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相关借款费用;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本公司的,本公司将对应的贴息冲减相关借款费用。

2.政府补助确认时点
政府补助在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并能够收到时确认。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期末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予以确认。除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外的其他政府补助,在实际收到补助款项时予以确认。

(二十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1.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根据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确定该计税基础为其差额),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2.递延所得税的计量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以前会计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则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对与子公司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除非本公司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对与子公司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十)租赁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间内控制一项或多项已识别资产使用的权利以换取对价,则该合同为租赁或包含租赁。

1.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在租赁期开始日,本公司对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以外的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在租赁期内分别确认折旧费用和利息费用。

(1)使用权资产
在租赁期开始日,使用权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在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支付的已扣除租赁激励的租赁付款额,初始直接费用等。

对于能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预计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若无法合理确定,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当可收回金额低于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2)租赁负债
租赁负债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租赁付款额包括固定付款额,以及在合理确定将行使购买选择权或终止租赁选择权时需支付的款项等。未纳入租赁负债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若无法合理确定租赁内含利率,则采用本公司的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即本公司所采用的折现率或修订后的折现率计算租赁负债在租赁期内各期间的利息费用,并计入财务费用。

2.作为承租方对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进行简化处理的判断依据和会计处理方法对于租赁期不超过12个月的短期租赁以及低价值租赁,本公司选择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将相关租金支出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3.作为出租方的租赁分类标准和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在租赁开始日,将实质上转移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几乎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确认为融资租赁,除以之外的均为经营租赁。

(1)经营租赁会计处理
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确认。对初始直接费用予以资本化,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租金收入相同的确认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收益,未计入租赁收款额的可变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租金收入。

(2)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在租赁开始日,将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计税依据
销项税额减去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实际应缴纳的流转税额
实际应缴纳的流转税额
实际应缴纳的流转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二)重要税收优惠及批文
1.子公司山东胜邦塑胶有限公司已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发证时间为2023年12月7日,证书编号为GR202337004185,2025年1-6月企业所得税按照15%税率计算缴纳。

2.子公司重庆胜邦燃气有限公司、重庆胜邦管道有限公司、钦州胜利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陕西华山胜邦塑胶有限公司经过申报审批,享受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项目税收优惠政策,2025年1-6月企业所得税按照15%税率计算缴纳。

3.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对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子公司威海蓝卫美润生活服务有限公司、青岛胜利美酒汇有限公司、青岛胜利石化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德州胜利天然气有限公司、山东胜邦实业有限公司、滨州胜邦管道有限公司、温州胜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阿县瑞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濮阳市博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濮阳晟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安阳北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重庆众邦燃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利邦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利兴管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众助管业有限责任公司、淄博绿川如易燃气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淄博绿川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霸州市胜顺燃气销售有限公司、霸州市顺胜新能源有限公司、菏泽胜宏燃气有限公司属于小微企业,执行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五、合并财务报表重要项目注释
(一)货币资金

期末余额
110,809.84
411,321,396.62
256,602,789.73
668,034,996.19
其他货币资金情况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期末余额
229,000,000.00
15,655,576.85
10,000,000.00
258,683.49
1,688,529.39
256,602,789.73
(二)应收账款
1.按账龄披露

期末余额
295,292,117.07
81,864,839.32
40,027,548.63
17,354,105.19
27,796,805.49
146,413,753.60
608,749,169.30
179,463,209.35
429,285,959.95
2.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披露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1,437,023.170.241,437,023.17100
607,312,146.1399.76178,026,186.1829.31
607,312,146.1399.76178,026,186.1829.31
608,749,169.30100.00179,463,209.3529.48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2,575,539.860.402,575,539.86100.00
635,312,442.5899.60181,517,106.0828.57
635,312,442.5899.60181,517,106.0828.57
637,887,982.44100.00184,092,645.9428.86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期末余额    
账面余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账面余额坏账准备
295,292,117.071,022,035.090.34293,484,903.93999,402.52
81,864,839.321,989,315.602.4391,394,886.512,220,896.20
40,024,608.635,579,430.4413.9446,533,092.636,486,713.13
17,349,535.195,645,538.7532.5425,912,017.528,431,770.49
27,793,445.4918,802,265.8767.6545,159,870.9530,550,652.70
144,987,600.43144,987,600.43100.00132,827,671.04132,827,671.04
607,312,146.13178,026,186.18 635,312,442.58181,517,106.08
3.坏账准备情况

期初余额本期变动金额   
 计提收回或转回核销其他变动
2,575,539.86  1,138,516.69 
181,517,106.083,102,937.90 6,332,598.38261,259.42
184,092,645.943,102,937.90 7,471,115.07261,259.42
4.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情况

应收账款 期末余额合同资产期 末余额应收账款和合 同资产期末 余额占应收账款和 合同资产期末 余额 合计数的比例 (%)
60,539,091.82 60,539,091.829.70
35,279,950.00 35,279,950.005.65
24,535,278.621,849,200.0026,384,478.624.23
20,241,140.25 20,241,140.253.24
15,894,472.78 15,894,472.782.55
156,489,933.471,849,200.00158,339,133.4725.37
(三)合同资产
1.合同资产分类

期末余额    
账面余额减值准备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减值准备
15,346,846.43564,229.7214,782,616.7116,666,432.37583,405.01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账面余额 减值准备 
金额比例(%)金额计提比例 (%)
15,346,846.43100.00564,229.723.68
15,346,846.43100.00564,229.723.68
15,346,846.43100.00564,229.723.68

    
账面余额 减值准备 
金额比例(%)金额计提比例 (%)
16,666,432.37100.00583,405.013.50
16,666,432.37100.00583,405.013.50
16,666,432.37100.00583,405.013.50
(1)按账龄组合计提减值准备的合同资产

期末余额    
账面余额减值准备计提比例 (%)账面余额减值准备
14,407,623.9548,985.930.3415,024,401.8751,082.99
119,951.002,914.812.43822,759.0219,993.04
339,803.43110,572.0432.54339,803.43110,572.04
240,219.80162,508.6967.65240,219.80162,508.69
239,248.25239,248.25100.00239,248.25239,248.25
15,346,846.43564,229.72 16,666,432.37583,405.01
3.合同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情况

期初余额本期变动金额  
 计提收回或转回转销/核销
583,405.01-19,175.29  
(四)应收款项融资
1.应收款项融资分类列示

期末余额
62,537,674.00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期末终止确认金额
98,286,006.17
(五)预付款项
1.预付款项按账龄列示

期末余额  
金额比例(%)金额
170,221,359.4197.81173,527,245.50
1,681,312.660.97475,891.37
897,651.250.522,475,015.22
1,231,162.400.71841,622.66
174,031,485.72100.00177,319,774.75
2.按预付对象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单位情况

期末余额
24,799,455.41
13,987,924.08
10,374,978.55
9,128,087.97
8,463,628.66
66,754,074.67
(六)其他应收款

期末余额
 
30,580,622.58
30,580,622.58
1.应收股利

期末余额
 
2.其他应收款
(1)按账龄披露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期末余额
24,089,115.71
4,676,227.46
278,113.58
799,819.99
848,105.40
48,766,856.88
79,458,239.02
48,877,616.44
30,580,622.58
(2)按款项性质披露

期末余额
79,458,239.02
79,458,239.02
48,877,616.44
30,580,622.58
(3)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 损失整个存续期预期信 用损失(未发生信 用减值)整个存续期预期 信用损失(已发 生信用减值)
48,812,930.22  
   
   
   
   
   
288,796.47  
   
224,110.25  
   
   
48,877,616.44  
(4)坏账准备情况

期初余额本期变动金额   
 计提收回或转回转销其他变动
19,078.7762,704.82   
819,864.47-328,701.93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47,973,986.98554,793.58 224,110.25 
48,812,930.22288,796.47 224,110.25 
(5)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情况

款项性质期末余额账龄占其他应收款期 末余额合计数的 比例(%)
采购款11,755,857.531年以内14.80
采购款6,085,145.221年以内7.66
应收股权 转让款1,994,773.015年以上2.51
往来款1,913,870.725年以上2.41
气款及配 套费1,701,580.555年以上2.14
 23,451,227.03 29.52
(七)存货
1.存货的分类

期末余额    
账面余额跌价准备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跌价准备
213,235,361.6511,855,653.11201,379,708.54209,510,043.0911,855,653.11
1,848,202.34 1,848,202.342,584,980.42 
109,718,831.78 109,718,831.78113,012,020.91 
112,565,251.927,426,458.64105,138,793.2891,507,021.7113,483,628.37
   363,794.08 
10,381,197.32 10,381,197.327,866,892.64 
95,407.01 95,407.0134,459.90 
447,844,252.0219,282,111.75428,562,140.27424,879,212.7525,339,281.48
2.存货跌价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金额 本期减少金额 
 计提其他转销其他
11,855,653.11    
13,483,628.37  6,057,169.73 
25,339,281.48  6,057,169.73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期末余额
 
(九)其他流动资产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