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苏奥传感(300507):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20日 22:01:26 中财网

原标题:苏奥传感:2025年半年度报告

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51 2025年 8月 21日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滕飞、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孔有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沈万娟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注意并仔细阅读。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33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6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1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7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48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 2025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以上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报告期内2025年 1月 1日-2025年 6月 30日
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本公司、苏奥传感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舒尔驰精密江苏舒尔驰精密金属成形有限公司
烟台奥力威烟台奥力威管路有限公司
武汉奥力威武汉奥力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欧洲奥力威奥力威(欧洲)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慧奥装备扬州慧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龙微科技龙微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博耐尔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昆山奥力威昆山奥力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常州奥力威常州市奥力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芯华睿上海芯华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英达森斯上海英达森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中创新航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普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上汽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大众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电驱动上海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合肥巨一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蔚来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小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OEM主机厂汽车行业特指主机厂,汽车整车制造厂商
联合电子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波兰舒尔驰有限公司Schürholz Polska Spzoo.
德国舒尔驰有限两合公司Schürholz GmbH & Co.KG Stanztechnik
德国舒尔驰有限公司Schürholz GmbH
舍弗勒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
2018年股权激励、2018股权激励计划2018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2022年股权激励、2022股权激励计划2022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国六法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 段)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苏奥传感股票代码300507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苏奥传感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滕飞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方太郎凌俊
联系地址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祥园 路 158号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祥园 路 158号
电话0514-827753590514-82775359
传真0514-827751370514-82775137
电子信箱olive@yos.net.cnolive@yos.net.cn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1,103,710,431.15554,052,522.6199.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57,244,550.5662,991,650.76-9.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40,743,813.3639,336,830.153.5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157,117,018.79-437,145.8036,041.5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70.08-12.5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70.08-12.5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4%3.20%-0.46%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4,050,242,926.424,103,525,600.48-1.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2,088,449,093.782,059,803,311.951.39%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406,176.43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 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5,768,550.61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13,364,400.14 
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 生的损益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 资金占用费-195,240.12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777,180.70 
减:所得税影响额3,110,846.00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509,484.56 
合计16,500,737.2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细分行业为汽车核心电子行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含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
附件、汽车内饰件、持续发展的新能源部件;此外,控股子公司博耐尔的主要产品包含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其中传
感器包括应用在各类新能源汽车以及燃油车上的各类传感器,燃油系统附件及汽车内饰件均属于塑料零部件,新能源
件为汽车必备零部件,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发动机及电机、电池、电控等模块,以下将分别
介绍汽车传感器、汽车塑料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及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汽车传感器
汽车传感器作为车辆的“感知中枢”与“数据基石”,其核心地位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愈发凸显。它们实时监测车辆动
力、安全、环境及用户状态,为电子控制系统提供精准数据,驱动车辆实现更安全、高效、智能的驾乘体验,广泛应用
于动力总成、车身控制及底盘系统,是推动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关键技术。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稳健增长,据中汽协数据,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1,562.1万辆和 1,565.3万辆,同比分别
增长 12.5%和 11.4%。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亮眼,产销量分别达 696.8万辆和 693.7万辆,同比增幅均超 40%,新
能源汽车新车销量渗透率达到 44.3%。在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物联网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汽车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传
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渗透率持续提高,市场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的显著趋势,相关
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迭代。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正催生新型智能交通工具。飞行汽车作为颠覆性载体,在 2025年上半年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
业化应用初期。其“陆空两栖”特性对传感器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不仅需要在地面行驶时精准感知路况、行
人及障碍物,更需在飞行状态下精确、可靠地捕捉风速、高度、姿态、航向等复杂多变的空中环境数据。传感器技术的
持续突破(如多模态融合感知、高精度定位导航、抗恶劣环境干扰等)正为飞行汽车构建坚实的“感知-决策-执行”一体
化技术底座,是提升其安全可靠性、实现“陆空无缝衔接”用户体验的核心支撑。飞行汽车的发展为汽车传感器行业开辟
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赛道。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及新能源汽车领导者,高度重视汽车传感器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升级。国家层面政策持
续引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年 1月)将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MEMS传感器等列为战略性前瞻性领
域重点攻关方向,并辅以财税优惠鼓励研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21年 12月)强调加强新型传感器在重大
装备上的集成应用。2025年 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进一
步明确了车规级传感器的国产化替代目标,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各省市也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合力推动产业健康发
展。

尽管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且本土企业在部分传感器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但整体而言,国
内市场尤其是高端、核心传感器领域仍面临国外巨头的垄断。为突破“卡脖子”困境,国内领先企业正坚定执行“自主可控”

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和车规级认证,全力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包括高端
芯片/核心器件对外依存度高、车规级认证体系严格且周期长、规模化生产下的成本控制与良率提升等 (2)汽车塑料零部件行业
汽车工业在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推动下,显著提升塑料零部件应用深度与广度。整车单车塑料用
量已达 80-220千克,应用范围从内饰扩展至外饰、车身面板及结构件,其轻量化特性(较金属减重 30%以上)、耐腐蚀
性和灵活设计能力,成为替代传统金属零部件的核心优势。中国汽车市场稳健增长(上半年产销超 1,560万辆),新能源
汽车销量占比达 44.3%,其续航里程对减重高度敏感:车身减重 10%可降低电耗约 5.5%,续航提升约 5.5%,进一步扩
大轻量化塑料需求。行业技术升级聚焦高性能复合材料替代金属结构件、环保无污染工艺革新及塑料-电子功能集成设计;
政策层面强制要求塑料回收率不低于 90%,加速绿色产业链构建。尽管面临高端材料进口依赖、车规认证周期长等挑战,
(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动力驱动的汽车。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规模
化、全球化发展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了不可逆的发展方向。2020年 10月,国
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为未来 15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层
面通过“双积分”政策、购置税减免、充电基础设施补贴等组合措施持续加码支持;地方层面则通过牌照优惠、路权优先
等政策激发消费潜力,形成“中央+地方”的双轮驱动格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
当前已进入高速增长与技术革新的关键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零部件产业同步迎来扩容机遇。零
部件产业深度契合新能源汽车“新四化”要求,还向“低碳化、国际化、轻量化”发展,并向“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

多维演进。当前,新能源汽车与零部件产业已形成深度协同效应。一方面,整车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加强与零部件供应商
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反哺整车性能突破,二者共同推动着整个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人
们的出行方式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024年 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提出,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形成发展合力,这将助力汽车产业平稳过渡和可持续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5
年政策进一步聚焦存量市场激活,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明确延续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最高补助 2万元覆盖全国,为产
业注入新动能。

(4)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行业
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包括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汽车的核心系统
之一,主要作用是对汽车进行汽车温控和冷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带动热管理单车价值量的提升。在传统燃油车中,
热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发动机和客舱区的温度控制。在新能源汽车中,热管理系统除了上述功能外,还特别关注电池、电
机和电控系统的温度管理,以确保这些部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提高系统效率和寿命,为整车提供功能安全和使
用寿命的保障。

国家持续强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作为其核心子系统,热管理技术发展获得有力支撑。当前政策导向正
推动建立更严格的能效标准与质量认证体系,旨在促进热管理系统向高效化、环保化、高可靠性方向转型升级,为行业
提供明确发展路径。

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司的总体经营状况与汽车整车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呈现出较高的同步性。汽车整车行
业的整体走势、市场需求的波动以及行业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均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这种紧密的
关联性既为公司带来了与行业共同成长的机遇,也使其在面对行业挑战时需要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与此同时,
汽车行业的快速技术革新,尤其是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型,迫使公司必须进行技术革新,以满足新能源车型对
零部件的新要求。

2、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长期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始终专注于提供高品质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与服务。凭借深
厚的技术沉淀与强大的创新能力,公司持续完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业务协同效应。目前,公司已构建起涵盖传感器及
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新能源部件四大核心板块的多元化产品矩阵。同时,控股子公司博耐尔专注于汽车
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有效完善了公司的业务布局,使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面对汽车零部件行业格局的持续变化,市场竞争日益多元化,全球化采购趋势深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增长持
续推动零部件技术革新。公司敏锐把握行业趋势,积极深化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转型。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
发投入,确保产品线全面覆盖传统燃油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车型以及新兴应用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
公司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深化垂直整合,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关键部件自制率,并实现采购、物流、生产、
费用控制、开发、质量、组织等多环节的高效协同运作。此外,公司持续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建立紧密沟通机制,
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痛点,提供定制化优质解决方案。凭借可靠的产品与服务,公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赢得了客户的广
泛认可与信赖。

2025年上半年,公司扎实推进产业链延伸与转型升级战略,在热管理、半导体及新型传感器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在热管理领域,成功完成对博耐尔的收购后,双方在研发技术、销售体系及品牌资源等方面实现深度协同融合,显著提 升了公司在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与市场响应速度。在半导体材料方面,公司 AMB覆铜陶瓷基板项目进展 顺利,报告期内达成重要客户认证,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传感器领域,公司成功拓展并实现电涡流位置 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及新型 EMB力传感器等新产品线,电涡流位置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新能源车驱动电机角度测量,实 现高精度国产替代,公司将持续夯实技术壁垒,提高生产效率,拓宽市场前景,未来可逐步拓展至机器人关节及其它角 度位置测量的应用场景;电流传感器覆盖储能等多领域,具备大量程特性;EMB力传感器依托其核心优势(包括传感器 精度的先进算法计算与有限元分析、宽量程联合标校技术、高精度串扰解耦算法及高精度双路补偿技术),目标直指解决 线控 EMB系统夹紧力传感器长期存在的精度不足与成本高昂问题,并致力于打破国外在关键芯片和材料上的垄断局面。 上述举措有力促进了传感器、新能源部件及热管理系统等业务模块的协同发展。此外,公司持续加强与英达森斯及芯华 睿等战略参股科技创新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在核心器件领域的技术储备与前沿布局。 通过报告期内持续的产业链整合与创新布局,公司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为打造领 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目标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3﹑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如下: (1)销售模式 公司必须在通过下游客户关于生产条件、质量控制、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考评后,才能成为客户的潜在供应商。成为
潜在供应商之后,具体产品的销售流程可大致概括为“前四步,后四步”,以签订产品开发协议为分界线。

签订产品开发协议之前的四步为:
第一步:客户提出产品需求,进行招标;
第二步:由公司销售部组织采购部、生产部、财务部等部门进行集体内部询价; 第三步:经集体询价后,向客户提出公司的产品报价,参与竞标; 第四步:在报价后与客户保持沟通,进行报价跟踪。 前四步完成后,如获得中标,公司则与客户签订产品开发协议。 签订产品开发协议之后的四步为: 第一步:在获得客户提供的零部件技术图纸或样件后,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制作新产品开发建议书并制作模具; 第二步: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制作样品并向客户送样; 第三步:样品获客户检测认可后,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 第四步:小批量供货获客户试用认可后,公司可获得客户的量产订单,开始批量供货。 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后,公司与客户一般每年签订一份框架性供货合同,内容包括全年供货种类、数量、价格、付款 安排、质量控制、索赔等条款。在这份框架性合同下,客户会定期向公司下达具体产品订单,公司按照产品订单安排生 产、组织供货。如一方提出供货数量或价格变更的要求,双方另行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 公司在确定招标价格时,首先由财务部联合研发部,质量部和生产部测算产品设计、模具工装开发、产品试制、检 测验收及批量生产等各个环节产生的成本,采购部负责测算产品所需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财务部予以协助;然后综合考 虑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难度等因素,在成本基础上加以适当利润确定投标价格或者价格区间。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年度框架性供货合同,公司生产部门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客户向公司下达的批量产品订单在公司计划物流部汇总。收到客户订单后,计划物流部组织采购部、质量部、生产部门
就原材料供应情况、质量保证情况、设备、模具配合情况等进行订单评审。经评审后,如不能完全满足客户订货需求,
计划物流部负责与客户进行沟通,进行订单修订,然后根据双方商议后的订单安排生产。评审后如能满足订货需求,则
生产部门根据产品订单制定生产月计划或周计划,并组织生产。

对于公司产能投入的回报经济性角度考虑,公司将技术含量较高、生产工艺复杂、性能要求严格和经济附加值高的
传感器产品由公司自行生产,而将一部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燃油系统附件和汽车内饰件等产品委托外协厂商加工生产。

1) 外协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
公司委托外协厂商加工的产品主要为燃油系统附件及汽车内饰件,燃油系统附件与汽车内饰件生产所用设备、生产
工艺及原材料基本相似。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公司销售订单的稳步增长,基于产能投入的回报经济性角
度考虑,公司将技术含量较高、生产工艺复杂、性能要求严格和经济附加值高的传感器等产品由公司自行生产,而将一
部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的燃油系统附件(其中包含支架、偏转套、防浪板、膨胀腔、管卡、壳体组
件等)和汽车内饰件等产品委托外协厂商加工生产;另外由于环保、排污等特殊行业的许可要求,公司一般不具备电镀
条件,基于经济及环保角度考虑,公司将燃油系统附件中卡盘的电镀工艺委托给符合条件的外协厂商实施。这两类产品
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均由公司负责,在加工生产环节,上述产品所必须的技术标准制订、产品试制、
模具设计开制以及产品检验亦由公司完成,公司仅将生产工序交由外协厂商实施,且安排生产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外协厂
2) 外协生产模式介绍
公司采取的外协生产为委托加工方式。

①卡盘:具体流程为公司接受客户委托依据客户要求进行过程和产品设计开发并获得认可→客户下发订单→公司采
购原材料和辅材→冲压生产→冲压检验合格入库→交付外协供应商电镀→外协电镀供应商电镀加工→外协电镀供应商将
检验合格的产品交付给公司→入库检验→合格品入库储存→按客户订单要求准时交付。

②塑料件:具体流程为公司接受客户委托设计、开发产品并获得认可→客户下达采购订单→公司选择合格外协厂商
→公司采购原材料及配件→交付外协厂商委托加工→公司提供外协产品生产模具、技术标准,指导、监督外协厂商依照
生产纲领开展生产→外协厂商加工产品后,交付公司→检测合格的外协产品,交付客户→公司支付加工费给外协厂商。

尽管部分燃油系统附件和汽车内饰件主要委托外协厂商加工生产,但生产上述产品所必须的技术标准制订、技术图
纸设计、模具设计以及产品检验均由公司完成,而仅将技术和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序交由外协厂商实施。

3) 外协厂商的选择
公司制定完善的外协厂商管理制度,主要从外协厂商的设备状况、交货周期、报价水平、管理能力、产品质量等因
素设定若干标准综合确定供应商。

①公司根据与一级配套商或整车企业签署的新产品开发协议,小批量供货获得认可后,产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对
于计划采取外协方式生产的新产品,采购部将新产品图纸、标准、样件、工艺路线等技术文件分送财务部、意向外协供
应商。其中,意向性外协供应商不低于 3 家。

②意向性外协供应商根据自身的生产条件测算生产新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人工工资、动力费用、折旧等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以及合理利润等并向公司提交报价表。

③核价期间,采购部、财务部确保信息互通,财务部、采购部根据各家意向供应商的报价结合公司小批量生产获得
的基础数据进行核价,并将核价结果反馈给意向外协供应商,在多家意向外协供应商接受核价结果时,优先初选有相似
产品生产经验、信用程度较高、设备状况良好的意向外协供应商。

④采购部正式提交书面核价结果报总经理审批。总经理审批后即确定外协厂商,并签署外协生产合同、质量协议等
对新产品外协生产进行约定。

4) 外协产品的质量控制情况
公司对委外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事前控制及事后控制两方面: ①事前控制:生产企业在经过公司对其生产条件、质量控制、物流等方面的全面考评后才能成为公司的合格外协厂
商;生产前的产品开发及样品制作工作由公司完成,外协厂商仅根据公司提供的样品组织生产;为保证生产质量,公司
会根据客户需求及自己的生产经验编写质量控制文件,提供给外协厂商,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对新加入的外协厂商,
公司为保险起见,会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企业的生产。

②事后控制:公司质检人员对委外加工产品进行严格检验;销售给客户后,如外协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将追究相关
外协厂商的责任。从质量控制效果看,公司外协产品的质量较好,客户满意度较高。公司自采用外协生产方式以来从未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

(3)采购模式
公司结合多年的采购经验,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公司在需开发新供应商时,由采购部会同生产部门、财
务部、质量部对意向供应商进行综合考评,只有符合公司制定的标准,通过了公司的考评,才能成为公司的潜在供应商。

生产部门按照公司客户提供的订单制定好生产计划后,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结合原材料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对于
每种具体的原辅材料,除客户指定供应商外,公司采购部一般通过招标在潜在供应商中确定两家或两家以上给公司供货。

公司采购部每年与确定好的原辅材料供应商签订框架性采购协议,内容包括采购产品名称、种类、数量、价格、付款安
排、质量控制、索赔等条款。在这份框架性合同下,公司按照生产计划采用持续分批量的形式不定期向供应商提供具体
材料采购订单,供应商按照订单组织供货。如一方提出供货数量或价格变更的要求,双方另行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

4﹑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在技术迭代与全球化竞争中持续深化变革,新能源渗透率突破关键阈值,智能驾驶商
业化落地加速,出口规模跃居全球首位。同时,行业面临欧盟新规合规成本攀升、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等挑战,市场竞
争向全栈自研能力与供应链韧性维度升级。公司秉持稳健经营与风险前瞻管理理念,聚焦技术突破、质量零缺陷、成本
精益化、响应速度升级等维度,系统性优化全价值链运营效率:销售端强化数字化精准报价与资源配置,研发端推进平
台化设计与 VAVE缩短周期,采购端深化集中采购与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制造端全面推行精益生产。AI技术全面渗透
各业务场景(如研发仿真、成本分析、文档处理),形成高效人机协作模式,并完善供应商质量索赔机制,显著提升效率
与质量精度。 同步,公司加速组织流程变革,聚焦“定位明确、权责清晰、运转协调、专业高效”目标,推进首批重点流
程及客户接待、项目管理等小快赢流程优化,夯实运营能力底座。 上述举措有力强化了新能源部件、热管理系统与传感
器业务的战略协同,系统性提升综合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0,371.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9.21%,主要系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了对子
公司博耐尔的控股,博耐尔的营业收入并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724.46万元,较上
年同期降低 9.1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动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博耐尔公司由于大客户奇瑞年降因素导致
毛利率下降,以及其供货产品的特性,其总体毛利率低于母公司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未来公司将加强子公司博耐尔的
整合管理,产品与客户协同发展的能力,优化其客户结构和信用政策,严格管控高风险客户合作时资金收付情况,降低
坏账风险;同时提升博耐尔的生产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成本,推动成本管控和技术升级,改善其毛利率水平。此外,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售后服务能力,减少质量索赔风险,并通过集团资源协同提升博耐尔的整体
盈利能力,确保未来业绩的稳健增长。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总资产为 405,024.29万元,同比降低 1.3%,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 208,844.91万元,同比增长 1.39%。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提升产品与技术创新能力,通过长期积累已形成扎实的研发实力。依托成熟的客户资
源和完善的销售网络,公司在报告期内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技术、产品和客户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
品升级,成功开拓了新兴客户群体。同时通过内部优化实现降本增效,加速推进产品结构与管理模式转型,全面增强企
业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保持稳定。

1、公司自身及研发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汽车油位传感器的研发、制造及销售,迄今已逾 30年的汽车油位传感器行业专业经验,
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油位传感器生产厂家之一,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和行业经验,历经多年发展磨砺,公司建立了一支具
备专业研发能力的人才梯队。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共拥有专利 207件,其中发明专利 27件,实用新型专利 175件,外观设计专利 5件。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研发部被确定为江苏省车用传感器多参
数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是第一批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公司的模具车间被认定为江苏省
示范智能车间。公司顺利通过 CNAS认证,标志着公司实验室具有了国家认可的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报告期内,公司
的研发投入约为 4,809.0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4.36%,未来公司将不断提升公司产品技术研发水平,争做产品转
型赛道的领跑者。

核心技术领域,公司国产化 MEMS压力传感器实现规模化前装应用,质量对标进口件,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针对新能源与智能化趋势,电流传感器在动态范围与电池安全监控精度取得突破,符合能源电动化趋势,可实现国产化替
代;电涡流传感器凭借优异的测量精度、高转速兼容性和抗干扰能力,可满足驱动电机各项性能要求,应用于电动汽车
电机及新型飞行器领域,公司将持续夯实技术壁垒,提高生产效率,拓宽市场前景,未来可逐步拓展至机器人关节及其
它角度位置测量的应用场景。自主研发的 EMB刹车力传感器平台(量程 35kN~65kN)技术指标全球领先且成本大幅优
化,成为智能汽车线控制动关键部件及新增业务增长点。AMB氮化硅覆铜载板突破 800V高压平台技术瓶颈,导热与耐
高温性能行业领先,配套工艺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高功率电动车型提供核心支撑。

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深度融入新能源产业链,为混合动力定制的多款传感器获头部车企认证,空气悬架压力传感器
成为主流供应商全系标配。热管理领域基于 MSG技术开发的无密封圈空调压力传感器及 P+T传感器,通过替代传统陶
瓷芯体方案实现显著降本,并以卓越耐压与耐介质腐蚀性能拓展应用场景。面向智能底盘与新能源动力,MSG技术衍生
的 ESC压力传感单元、抗冲击悬架检测模块及高低压双轨传感方案获客户广泛认可。2024年控股博耐尔实现产业链深度
延伸,协同传感器、新能源部件及热管理系统模块,拓宽销售渠道与业务覆盖,显著提升市场占有率与核心竞争力。

2025年公司参股英达森斯及芯华睿两家科技创新企业,进一步强化了在核心器件领域的技术储备。

制造与供应链环节,公司在传感器芯片设计、流片、封测至总成制造全流程依托国家级认证实验室精密校准,持续
提升国产化率抵御供应链风险。通过精密模具自制与自动化产线升级,在行业级测量精度与成本控制体系间实现平衡,
以技术创新与供应链优化双轮驱动产品综合优势。

2、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依托持续强化的研发创新体系与技术积淀,在汽车产业链中构建起多层级战略协同网络。在整车配套领域,已
与蔚来、小鹏汽车、比亚迪、长安深蓝、上汽通用、吉利汽车、江铃汽车、重庆赛力斯等主流车企形成深度合作;在一
级供应商体系内,同联合电子、亚普、博格华纳、洛卡特等国际零部件龙头建立稳定技术配套关系,形成覆盖主流车企
的渗透网络。

3、产品优势
1)OBD蒸汽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 PHEV混动车型和增程动力车型,率先实现 MEMS低微压国产化方案批在乘用车前
装市场百万规模级别供货,国内市场传感器自主品牌市占率第一。

2)高可靠性耐腐蚀低压 MEMS芯片及解决方案,主要用于 PHEV混动车型和增程动力车型的增程器涡轮后的腐蚀性气
体环境,尾气排放环境,和出口车型的灵活燃料燃烧后的耐腐蚀性要求,业内称为 Super MEMS。产品在高温,高湿气,
高腐蚀气体耐久工况验证后,产品精度依然符合设计要求,与对标的国外同类型芯片如 SMI,英飞凌等竞品,在提供相
同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保证国内主机厂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车型装车需求,帮助国内车企在海外市场对抗国外车企
和零部件行业的垄断联盟。

3)MSG低成本化方案,即利用 MSG技术的高抗压力冲击性能,高耐久性能,耐高温性能和一体成型抗腐蚀无内漏特性,
又通过优化核心部件的流片成本和封装成本,可以有效的在如空调压力,变速箱压力,空气悬架压力,机油压力,热管
理 PT传感器等中压传感器领域实现对常用的陶瓷电容压力传感器在耐环境介质,高可靠性,无内漏等方面进行有效技
术和成本竞争。同时在 MSG传感器更加常见的高压领域,如 ESP/ESC刹车压力传感器,液压悬架压力传感器,直喷增
程器高压油轨压力传感器市场上同进口产品进行竞争。

4)国六阀件:产品的核心技术属于公司自主开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国内该类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公司研发的防
翻阀、加油容积控制阀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替代进口。

5)国六加油管:国六加油管的核心技术属于公司自主研发,目前公司的金属加油管产品在蒸发排放要求下,可以满足国
六排放法规,产品工艺稳定,合格率高。

6)电流传感器:应用场景广泛,具备大量程、高精度等特点,可实现国产化替代。

7)电涡流传感器:汽车的角度位置传感器的新一代产品,具备优异的测量精度、高转速兼容性和抗干扰能力,满足驱动
电机各项性能要求。

8)汽车油位传感器:在生产和研发上取得了多项突破,其产品在性能、成本和工艺等方面不断升级,精益生产,在新能
源混动车型上亦应用十分广泛,较同类产品处于竞争优势。

9)自主研发的 FTIV阀:具有压力控制可靠、结构紧凑、NVH低等特点。

10)AMB氮化硅覆铜载板:产品的核心技术属于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出色的导热性能、高机械强度、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能以及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4、快速服务优势
公司对客户的服务可分为售前服务及售后服务。售前服务主要体现在产品开发方面,售后服务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
的跟踪服务方面。公司这两方面的服务都体现了“贴近客户、快速服务”的原则。

(1)售前服务:公司的产品多为个性化产品,专用于特定客户、特定车型、特定部位。汽车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公司需要根据客户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迅速提供新的产品。为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公司通过努力充实技术积累,对产
品开发工作形成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建立了快速反应的项目开发团队体制,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保证了从接
到开发计划到交付样品的快速反应,能够做到与客户同步开发。公司所有新产品均采用项目小组制进行开发。每个项目
均成立项目小组,由各小组组长组织进行项目立项、编制项目开发的计划进度表、组织项目的阶段性总结、定期向公司
领导汇报、组织项目讨论会解决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客户关注或反馈的问题等等。这种快速反应机制保证了公司对客
户的服务质量。

(2)售后服务:公司的销售客服提供 24小时服务,如果客户需要帮助,公司售后服务人员会在接到客户通知后的
24小时内赶到客户处提供服务。

5、经营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秉持"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构建起"选育用留"全周期人才发展体系,重点打造知识型、创新型、
复合型的管理与营销梯队。现职核心管理层平均年龄 42岁,均具备十五年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深耕经验,形成老中青
三代人才有机衔接的良性结构。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1,103,710,431.15554,052,522.6199.21%主要系博耐尔并表所 致
营业成本925,713,987.40421,656,662.14119.54%主要系博耐尔并表所 致
销售费用7,044,601.223,273,720.87115.19%主要系博耐尔并表所 致
管理费用63,347,677.6345,213,762.8140.11%主要系博耐尔并表所 致
财务费用-3,464,460.186,897,163.05-150.23%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 所致
所得税费用9,511,143.738,686,850.729.49% 
研发投入48,090,338.9323,579,327.87103.95%主要系博耐尔并表所 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57,117,018.79-437,145.8036,041.56%主要系博耐尔并表所 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87,416,771.7680,786,997.74-331.99%主要系本期理财产品 净投资额增加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4,988,013.5047,896,037.72-110.41%主要系本期贷款及还 贷净额减少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34,468,814.97127,998,940.67-126.93%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 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汽车传感器及 配件119,748,774.2994,857,570.0320.79%-5.67%-5.35%-0.26%
汽车燃油系统 附件248,346,303.72163,696,190.7134.09%6.34%8.39%-1.24%
汽车内饰件73,153,525.4555,802,196.2523.72%23.23%10.32%8.93%
新能源部件144,512,819.06131,782,672.918.81%48.66%57.40%-5.06%
汽车热管理系469,003,128.12435,021,030.427.25%   
统零部件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16,325,178.2018.22%理财收益及对外投资 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771,802.703.09%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的公允价值变动
资产减值7,508.440.01%存货跌价准备
营业外收入1,669,245.351.86%违约赔偿收入
营业外支出1,533,128.351.71%对外捐赠和客户索赔
信用减值损失242,609.430.27%坏账准备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例金额占总资产比 例  
货币资金260,529,998.196.43%274,418,460.506.69%-0.26% 
应收账款986,804,666.9324.36%1,002,374,934.1 724.43%-0.07% 
合同资产118,585.050.00%718,389.050.02%-0.02% 
存货260,203,311.656.42%265,724,773.426.48%-0.06% 
长期股权投资87,993,439.712.17%73,260,519.541.79%0.38% 
固定资产567,476,166.1414.01%603,390,139.8914.70%-0.69% 
在建工程89,240,253.192.20%62,066,757.561.51%0.69% 
使用权资产23,023,610.740.57%23,656,906.940.58%-0.01% 
短期借款334,370,404.318.26%313,860,318.947.65%0.61% 
合同负债4,813,958.230.12%4,132,405.010.10%0.02% 
长期借款29,341,040.000.72%31,000,000.000.76%-0.04% 
租赁负债16,925,493.550.42%15,723,421.750.38%0.04%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资产的具 体内容形成原因资产规模所在地运营模式保障资产 安全性的 控制措施收益状况境外资产 占公司净 资产的比 重是否存在 重大减值 风险
股权资产全资子公8799.34万德国和波--587.51万4.22%
 司欧洲奥 力威收购 Schürholz GmbH、 Schürholz Polska Spzo.o.及 Schürholz GmbH & Co.KG Stanztechni k 三家公司 各 32%股 权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本期计提 的减值本期购买 金额本期出售 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 融资产 (不含衍 生金融资 产)438,086,00 5.332,771,802.7 0  375,200,00 0.00260,194,61 2.43 555,863,19 5.60
5.其他非流 动金融资 产39,760,015. 45   9,000,000.0 0  48,760,015. 45
金融资产 小计477,846,02 0.782,771,802.7 0  384,200,00 0.00260,194,61 2.43 604,623,21 1.05
上述合计477,846,02 0.782,771,802.7 0  384,200,00 0.00260,194,61 2.43 604,623,21 1.05
金融负债0.00      0.00
其他变动的内容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