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山大电力(301609):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22日 00:46:05 中财网

原标题:山大电力:2025年半年度报告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08
【2025年8月】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张波、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丁磊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苗怀平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半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与对策举措已在本报告中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予以描述,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并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9
第四节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22
第五节重要事项..................................................................................................................................................23
第六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27
第七节债券相关情况.........................................................................................................................................31
第八节财务报告..................................................................................................................................................32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

(三)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章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原件。

(四)其他相关文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山大电力、公司、本公司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股东、山大资本山东山大资本运营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山东大学
宁波泉韵公司股东、宁波泉韵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宁波泉礼公司股东、宁波泉礼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学府酒店山东学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发改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电联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A股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招股说明书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 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报告期2025年1-6月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山大电力股票代码301609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山大电力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handongUniversityElectricPowerTechnology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SDDL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波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欣唐王越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孙村街道春晖路与飞 跃大道交叉口东400米路南山大电力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孙村街道春晖路与 飞跃大道交叉口东400米路南山大电力
电话0531-887266890531-88726689
传真0531-887266890531-88726689
电子信箱SDDLdb6689@163.comSDDLdb6689@163.com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招股说明书。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中国证券报》《上 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280,881,901.98246,591,771.0913.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49,332,437.4340,914,691.9620.5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元)46,442,971.3938,430,260.6320.8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47,836,885.6533,910,767.6441.0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00.3321.2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00.3321.2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70%8.03%-0.33%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1,163,696,984.041,127,009,211.033.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665,007,455.60615,675,018.178.01%
公司报告期末至半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
者权益金额
?是□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0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3029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4,059.83 
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 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3,246,500.0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 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65,972.9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43,322.6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47,637.60 
减:所得税影响额509,907.32 
合计2,889,466.04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电力系统相关智能产品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在智能电网领域积累的电网监测
技术和电气系统设计及集成化能力,形成了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两大业务板块,主要产品故障录波监测装置、输电线
路故障监测装置、时间同步装置处于细分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是最早进入电力系统监测行业的企业之一,是知名的电力系统故障监测和分析专家。自2001年成立以来,公司
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坚持自主研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迭代开发出主要
涵盖输电、变电、配电、用电领域的多系列产品体系和应用平台。公司已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各大发电集团建立了
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涵盖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公司主要产品持续保持市场优势
地位,中标多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2022年以来,公司向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工程——“白鹤滩水电站西电东送大动脉工
程”提供了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故障录波监测装置、时间同步装置等产品,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分析和定
位提供了技术支撑。

公司是电力监测细分领域技术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参与制定了《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项接地故障行波选线装置
技术要求(GB/T35791-2017)》《电力系统连续记录装置技术要求(GB/T14598.301-2020)》《电力时间同步系统检
测规范(GB/T26866-2022)》等5项国家标准和17项行业、团体、企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标准。

作为细分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公司“微机电力故障录波装置”等3项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WDGL-VI/D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并相继承接了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50项,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多项研究课题。公司荣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奖项42项,市级奖项13项,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山东省电力企业协会先进会员单位、山东知名品牌、山东省制造业单项
冠军、软件创新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80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软件著作权104项,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认定称号。

(二)公司的主要产品
1、电网智能监测产品
公司电网智能监测设备属于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完成发电、输电和配电等任务的主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对一次
设备的监视、测量、控制、保护和调节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需综合应用现代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等多项
技术,被称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神经中枢”。

智能电网包括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和调度通信六大环节,公司的电网智能监测设备主要应用于变电、输
电和配电环节。主要包括智能电力故障监测装置及监控平台和时间同步装置两类。

(1)智能电力故障监测装置及监控平台
电力故障监测装置俗称电力系统的“黑匣子”,它能自动、准确、完整记录电力系统中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运行状态,
在电力系统出现诸如输电线路单相接地、相间短路、主要装置失灵等故障时,智能判断故障类型并给出故障点,帮助运
行人员快速诊断,有利于及时准确排除故障恢复供电。

电力故障监测装置还具有类似“情景回放”的功能,它利用故障时记录的数据,可反复“再现”故障现场工况,帮
助技术人员快速判断故障的具体原因,判定故障发生原因是设计原理不当还是设备制造缺陷,从而达到改进系统原理设
计、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电力用户的供电质量。

公司智能电力故障监测装置及监控平台主要应用于变电、输电和配电环节。其中,变电侧产品主要包括故障录波监
测装置、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等;输电侧产品主要包括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拍装置
等;配电侧产品主要包括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等。

(2)时间同步装置
中国电网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特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是支撑国计民生高效、优质发展的关键基
础设施,其安全稳定生产意义重大。

时间同步装置为我国各级调度机构、发电厂、变电站中的电力二次设备与系统提供统一、准确、安全、可靠的时间
基准,以确保数据采集的时间一致性,从而提高电网事故分析准确性和稳定控制水平,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公司时间同步装置,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同时接收北斗、GPS信号,可输出对时脉冲、IRIG-B码、串行口时间报文、网络时间报文等多种时间同步信号,满足电力系统各种对时需求。

2、新能源产品
公司现有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新能源充电桩和储能两类。

(1)新能源充电桩
新能源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功能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

公司拥有7kW-800kW功率的充电桩产品,涵盖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交直流一体充电桩等系列,产品支持市面上各类新能源汽车型号。

(2)储能
储能即能量的存储,指通过某种介质或设备,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较为稳定的能量形式并存储,在需要
时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公司储能产品包括电化学储能产品,以及结合
储能所构建的微电网系统。其中,电化学储能产品主要包括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结构类型的储能设备,公司产品容量涵
户侧配储多种场景;微电网系统是指根据客户分布式电源、终端负荷情况和客户需求等,进行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将分
布式新能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充电设备等负荷终端和监测或保护装置有机结合,纳入同一系统管理,形成一
个小型电网系统。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以创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建立了以教授、博士、硕
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核心研发人员均拥有资深的电力行业学术和研发从业背景。通过对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
的研究,跟踪电力行业方向和技术前沿动态,收集分析客户需求、行业方向、同类型企业以及新产品新技术信息,准确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确定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制定产品研发目标和技术路线,持续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供整体
解决方案,确保能长期保持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2、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实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以生产需求为基础开展采购活动。公司采购按内容分为两类:一是原材料
采购,如设备组件、电子电气部件、电子元器件、钣金结构件等;二是服务采购,如施工及劳务外包和外协加工等。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主要遵循“以销定产”的原则,即公司根据销售合同、招投标中标情况并结合客户需求排定生产计划,
公司产品细分种类较多,且多为非标准化定制产品。除部分产品预生产和芯片等部分物料备货外,公司产品主要为以销
定产,根据市场供需变化以及客户具体要求适时调整产量与产品类型,实行订单管理,及时响应市场,满足客户的采购
需求。

公司掌握产品核心部件的软硬件设计及相关工艺标准。生产过程中的板卡测试、程序烧录、过程检验、整机调试、
成品终检等,是确保整机质量、产品功能实现的关键环节,全部由公司自行完成。公司生产管理组织健全,严格进行质
量管控,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销售的模式,主要通过招投标实现产品销售,客户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
大发电集团及下属企业。目前,公司以济南总部为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等地设有联络处,销
售市场已覆盖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四)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1、公司所属行业
公司主要从事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
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要产品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下属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2、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1)电力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电力系统发电装机总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力、电网规模等指标均稳
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发电量和用电量均保持平稳增长。2012-2024年,我国发电量由49,875.53亿千瓦时增长至94,180.60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4%;全国用电量由49,591.00亿千瓦时增长至
98,521.00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9%。根据中电联预测,202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为9.5万亿千瓦时,
2030年预计为11.3万亿千瓦时,“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4.8%、3.6%。

近年来,为解决我国电力建设不均衡的问题,国家电力投资结构发生了转变,即以特高压为代表的输电通道建设兴
起,建设重点从发电环节转移到电网端,电网建设投资规模逐步超过电源建设投资规模,日益增加的电网建设推动了电
力系统相关智能产品的稳步增长。2012-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金额不断提升,每年电网投资金额由3,693亿元增长至
6,083亿元。在国家不断增加电网建设投资以及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双重驱动因素下,我国电力系统相关智能产品
需求将持续增长。

(2)电力监测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工作系统,由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和电力用户组成,发电环节
和用户环节之间的网络及设备称为电网。电网包括着庞大的设备体系,有些设备出现问题时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但有一些重要的设备出现问题时,可能会直接导致电力系统的中断,需要立刻对设备进行检修。

电力监测市场容量巨大,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可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电装机容量的稳步增长,电网规模
不断扩大,设备数量急剧增加;而技术水平的提高、运行标准要求的日趋严格、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快速推进,使得传统
的电力设备计划检修制度已不能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电网智能监测产品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推动电力监测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
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电力监测行业将随着能源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高水平支撑
数字中国的建设。

(3)新能源充电桩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能源价格高位震荡,基于对能源安全的考虑,国家积
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国家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处于加速发展的机遇期。

截至2024年末,我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充电桩数量分别为3,140.00万辆和1,281.75万台,车桩比为2.45:1,相较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车桩比接近1:1的目标仍有较大的发展
空间。若仅考虑公共充电桩,截至2024年末,公共充电桩数量为357.90万台,车桩比为8.77:1,则车桩比的缺口更大,
无法满足存量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新能源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亦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
充电桩行业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4)储能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为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国家引导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并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高比
例发展的电力体制、新型电网和创新支撑体系。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3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
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0〕29号)》,指出“优先开发当地分散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资源,
大力推进分布式可再生电力、热力、燃气等在用户侧直接就近利用,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区域
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在电源侧研究水电扩机改造、抽水蓄能等储能设施建设、火电灵活性改造等措施,提升系统调峰能
力”。

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规模并网将对现有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造成冲击。储能系统可以发
挥其电力消纳能力实现削峰填谷功能,进而改善电网稳定性,实现平滑供电,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必将同步带动储能行业
的发展。

(五)市场地位
作为行业内知名企业,公司曾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山东
省电力企业协会先进会员单位、山东知名品牌、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软件创新型企业等荣誉,近年来开发产品获得
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项。

凭借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生产经营等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公司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下持续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客户提供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在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使
得公司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专业企业之一。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公司的主要产品如故障录波监测装置、时间同步装置几经迭代,始终处于细分行业领先地位;基于对电网故障监测
的深厚认知,公司成为率先推出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的企业之一,其中,公司开发的非接触式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
系列产品,采用了国内外首创的空间电压电流行波宽带监测技术、行波波速自适应及多点冗余的测距方法等技术,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

凭借多年的技术创新和沉淀,公司围绕核心产品自主研发并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
要起草人、公司作为起草单位,参与制定了5项现行国家标准和17项行业、团体、企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标准,
前述标准均对应电网智能监测领域相关产品的最新技术要求或规范。

2、重视研发和创新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坚持自主研发,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立足和发展的
根本,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作为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公司拥有一支以教授、博士、硕士为核心的研发
与管理团队,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认
定称号。公司注重核心技术的独立性及创新性,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为新产品的立项和开发提供
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通过与山东大学等高校进行技术合作,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3、围绕重点客户实施一揽子服务
结合丰富的市场经验,公司确立了围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提供一揽子服务的业务模式,不断延长产品线和业务链
条,从电网智能监测设备延伸到新能源充电桩和储能系统,从生产制造延伸到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施工安装、运维管
理等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了变电侧、输电侧、配电侧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较为齐全的产线,形成了以产品研发为先
导、以设备制造为主线、贯穿系统集成、工程施工以及后期运维服务的较为完整的产业布局。完善的供应链不仅可以有
效降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采购的摩擦成本,缩短其由建设到投产的周期,还提高了公司的配套价值量,进一步巩固了
公司的市场地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最早进入电网监测行业的企业之一,依托多年积累的技术储备和行业经验,已形成较为成熟和完善的自主知
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体系。公司自主研发并掌握了非接触行波采集技术、暂态信号分离的单极点滤波启动技术、高速同步
数据采集技术、行波模量提取技术、对时间基准源干扰的抑制技术、基于故障录波的高精度故障测距技术等核心技术,
具有持续创新的研发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能力,并能够精准发现行业内客户各环节的需求,运用行业前沿技术快
速开发或升级产品。

公司的核心技术及相关产品曾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机构鉴定,其
中,配电自动化故障探测及定位终端(DTU)的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目前尚在多场景挂网运行测试阶段。具体情况
如下:

序 号产品名称鉴定机构鉴定结论
1WDGL-V微机电力故 障录波监测装置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微机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结构紧凑、功能完善、组态灵活、扩展方 便、测距准确、数据处理能力强。其三级录波数据冗余存储、嵌入式 OSⅡ及Linux系统、单元多网口直接远传等技术,在电力系统故障录 波装置中的综合运用属首创。装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行波信号发生仪 (SDL-7100)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行波信号发生仪总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高速电流行波信号 高保真回放技术方面为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序 号产品名称鉴定机构鉴定结论
3SDL-6000全站时间 同步系统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全站时间同步系统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在系统冗余、守时技术和时 间补偿等方面有创新,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SDL-9200-D30配电自 动化终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 会该配电自动化终端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在高阻故障启动与故障选 线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该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自动选线及定位系统功能齐全,适用于各种配 电网运行方式,故障选线、故障点定位技术属国内首创;整体技术达 到国内领先水平。
6分布式电能质量在线综 合监测管理系统济南市科学技术局该系统在其分布式智能监测终端中采用了自主开发的硬件平台技术, 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
7SDL-7600输电线路分 布式故障监测与智能诊 断系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 水平,其中采用的空间电压电流行波宽带监测技术、行波波速自适应 及多点冗余的测距方法、宽动态范围的暂态冲击启动算法等技术为国 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 (SDL-760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产品经鉴定委员会认定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9智能录波器(WDGL- VIG)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产品经鉴定委员会认定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0时间同步装置(SDL- 6008-G-N)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产品经鉴定委员会认定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 (SDL-760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产品经鉴定委员会认定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挪亚操作系统公安部三所2025年3月14日,系统完成院士专家评审。2025年3月21日,获得 了公安部网专产品操作系统四级证书和检测报告
公司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近200项,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奖项,多项技术为国内领先或首创,主要产品的整体技术或性能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或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同时,公司先后参与起草5项国家标准和17项行业、团体、企业(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标准,紧紧把握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方向,积极拥抱电力产业绿色低碳的行业趋势,积累公司研发创新的优
势。

(二)专业人才优势
电力监测行业涉及电力监测、网络通信、数据采集与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软件开发、系统工
程、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是数学、结构学、计算机、电学、自动化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专业性较强,具有多学科交
叉的特点,对专业人才的储备与研发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公司自创建之初便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凭借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建立了专业的研发技术人才队伍,拥有健全的人才梯队。公
司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多数毕业于电力院校或相关专业,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熟悉电力各专业的标准,对行业用户需
求理解更专业、透彻,在产品的准确定位和应用推广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公司专业人才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和知
识领域分布合理,核心研发队伍稳定。

(三)产品与市场优势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有较为丰富电网智能监测产品线,且主要产品均取得较大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电网智能
监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具有领先的产品创新能力,能够提供一流的产品和先进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覆盖电力系统
各环节,产品种类齐全,多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线,公司优势进一步
凸显,具体体现为:(1)公司自主开发各项产品的软硬件,并为客户提供产品升级、迭代、运维服务,以数据资源作为
基础进行产品迭代及拓展,具备快速更新换代的竞争优势;(2)公司近年来不断增强数据的存储、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研发了电力监测业务的大数据应用,通过实时收集和存储数据,形成数据资产共享机制,并建立业务系统诊断决策综合
判别模型,为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达到为客户降本提效的目的。

依靠稳定、可靠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公司在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领域具备了较高的市场地位,取得了较
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知名度。公司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四)服务优势
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厂商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第一时间提供技术支持,如出现故障须立刻排除。为提高响应速度,
公司以济南总部为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等地设有联络处,以推动服务本地化,保证服务响应
及时性;公司服务电话24小时畅通,接到客户需求,原则上24小时内或用户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公司通过管理软件
对人员服务情况、产品维护情况进行售后管理并建立了回访机制。优质的服务保证了公司产品的稳定可靠运行,赢得了
客户的认可和信任。

三、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280,881,901.98246,591,771.0913.91% 
营业成本160,469,529.54136,273,217.7717.76% 
销售费用41,863,911.4437,584,064.8111.39% 
管理费用15,686,726.8714,970,727.004.78% 
财务费用-3,040,750.54-2,296,798.6332.39%主要系本期收到利息增 加所致
所得税费用6,745,104.014,930,767.8036.80%主要系本期实现利润总 额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20,991,955.3821,056,574.33-0.3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47,836,885.6533,910,767.6441.07%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较 好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5,325,721.71-19,740,468.57-73.02%主要系本期构建固定资 产支出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447,211.90-2,241,114.77-35.42%主要系本期支付中介机 构上市服务费减少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41,063,952.0411,929,184.30244.23%主要系本期经营活动净 流量增加、投资活动净 流出减少所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3、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故障录波监测 装置76,343,754.7234,889,552.3854.30%15.06%6.53%3.66%
输电线路故障 监测装置42,216,105.9816,213,199.0961.59%-13.76%6.85%-7.41%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65,972.900.12%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到 期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000.00% 
资产减值-2,733,271.31-4.87%主要系公司计提的存 货跌价损失
营业外收入109,831.490.20%主要系与企业日常经 营活动无关的政府补 助及非经营性零星收 入
营业外支出24,068.630.04%主要系非经营性零星 支出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 例金额占总资产 比例  
货币资金474,878,853.3240.81%433,411,964.2938.46%2.35%主要系资金现金管理
应收票据3,983,705.030.34%2,147,689.170.19%0.15% 
应收账款163,119,391.4214.02%190,989,048.6816.95%-2.93%主要系达到合同约定 收款期的货款增长
应收款项融资3,495,189.680.30%18,542,129.431.65%-1.35%主要系持有票据余额 减少
合同资产9,112,429.070.78%11,282,641.581.00%-0.22% 
其他应收款5,909,845.080.51%3,994,118.480.35%0.16% 
存货275,225,152.6823.65%237,935,149.7721.11%2.54%主要系公司生产经营
      规模扩大,相应的存 货规模增加
投资性房地产672,658.160.06%702,808.160.06%0.00% 
固定资产167,531,221.7014.40%170,794,442.7315.15%-0.75% 
使用权资产1,288,102.870.11%1,741,163.880.15%-0.04% 
应付账款134,532,813.4511.56%145,889,472.3112.94%-1.38%主要系按照合同账 期,对期初应付账款 完成结算支付所致
合同负债320,448,789.2327.54%295,612,207.9426.23%1.31%主要系本期销售增长
应付职工薪酬25,677,076.472.21%40,095,612.103.56%-1.35%主要系发放上年度年 终奖
应交税费10,129,900.110.87%20,315,535.751.80%-0.93% 
其他应付款3,955,864.370.34%5,724,839.530.51%-0.17% 
租赁负债381,102.550.03%740,684.930.07%-0.04%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 允价值 变动损 益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本期 计提 的减 值本期 购买 金额本期 出售 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应收款项 融资18,542,129.43     -15,046,939.753,495,189.68
上述合计18,542,129.43     -15,046,939.753,495,189.68
金融负债0.00      0.00
其他变动的内容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单位:元

项目报告期账面价值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14,873,216.81保函保证金及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应收票据2,546,864.02背书未终止确认
合计17,420,080.83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投资额(元)上年同期投资额(元)变动幅度
30,000,000.000.00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单位:万元

具体类型委托理财的资金 来源委托理财发生额未到期余额逾期未收回的金 额逾期未收回理财 已计提减值金额
银行理财产品自有资金3,000.000.000.000.00
合计3,000.000.000.000.00 
单项金额重大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具体情况□适用 ?不适用
委托理财出现预期无法收回本金或存在其他可能导致减值的情形
□适用 ?不适用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电网智能监测及新能源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能源行
业。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其发展态势与宏观经济周期、国家政策导向高度相关。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
复杂多变,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宏观经济波动(如经济增长放缓或结构性调整)可能引致
全国电力需求及投资规模的不确定性变化,进而对公司经营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尽管国家“十四五”规划及相关部门
持续出台政策(如《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大力支持电网智
能化改造、智能微电网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预期,但未来相关产业政策若发生重大调整,或新
政策提出更高的生产经营管理要求,亦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和市场需求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持续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与电力行业政策动态,积极优化产品结构与市场布局,深化在电网智能
监测及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巩固核心竞争力,并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效率与整体运营效能,增强抗风险能力。

2、市场竞争风险
在“双碳”目标引领及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电力能源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持续吸引新企业进入;
同时,行业内现有企业亦不断加大投入,导致行业参与者数量显著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
行业平均利润率下滑,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巩固技术领先优势,深化核心客户战略合作并优化渠道结构,通过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同时
加速拓展新型电力系统等高附加值领域,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盈利能力。

3、技术风险
公司所处电网智能监测及新能源领域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随着电网建设升级对产品要求持续
提高,公司需不断融合前沿技术进行研发创新,以维持竞争优势。若未来研发投入不足或科研成果转化滞后,可能导致
新技术开发与新产品推出不及市场需求的迭代速度,进而削弱公司技术领先性及市场地位。

应对措施:为确保技术领先优势,公司完善研发管理流程,持续深化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客户的协同创新,积
极参与行业标准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并强化知识产权布局,系统性管控技术迭代风险。

4、人力资源风险
在电力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加速转型背景下,研发及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随着行业竞
争格局深化与市场扩容,各细分领域对技术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若公司在关键技术人才的激励保留、梯队建设及外部
引进等方面未能有效应对,将面临核心人才流失与供给不足的双重压力,进而削弱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与技术竞争优势。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持续优化薪酬绩效联动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健全晋升体系,并深化以员工关怀与创新激
励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性提升人才竞争力与组织凝聚力。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