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天润科技(430564):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22日 00:26:23 中财网

原标题:天润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概况 ........................................................................................................................ 8
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 10
第四节 重大事件 ...................................................................................................................... 29
第五节 股份变动和融资 .......................................................................................................... 33
第六节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变动情况 .................................................. 37
第七节 财务会计报告 .............................................................................................................. 41
第八节 备查文件目录 ............................................................................................................ 115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负责人陈利、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弓龙社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弓龙社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本半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事项是或否
是否存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半年度报告内容存在异议或无法保证其真实、准 确、完整□是 √否
是否存在未出席董事会审议半年度报告的董事□是 √否
是否存在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是 □否
是否审计□是 √否

1、 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及原因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基 于保守相关秘密的需要,公司不便在半年报中披露相关单位具体名称等信息。

【重大风险提示】

1.是否存在退市风险
□是 √否

2.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之“十四、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部分分析了公司的重大风险因素, 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释义

释义项目 释义
公司、本公司、天润科技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会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
董事会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高级管理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三会议事规则《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 事会议事规则》
本期、报告期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上年同期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上年度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管理层、董监高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北交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公司章程《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时空信息表征事物空间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信息。
数据要素以电子形式存在的、通过计算的方式参与到生产经营 活动并发挥重要价值的数据资源。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 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 模式才能具有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 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遥感(RS)Remote Sensing,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即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 性的探测。获取探测目标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 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 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 和技术。
系统集成将软件、硬件与通信技术组合起来为用户解决信息处 理问题的业务,集成的各个分离部分原本就是一个个 独立的系统,集成后的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 地和协调地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 目的。
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导航卫 星系统(GNS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 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 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 的支持下,对地理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信息进行采 集、存储、运算、管理和显示的综合性技术系统。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泛指所有的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 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
CIM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的基础上,建立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 表达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的基础平台,是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是智慧城 市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实体性信息基础设施。
数字孪生 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运行历史等数据,集 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 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 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AI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 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 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VR/AR/MR/XR 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扩展现 实技术
DSM 数字地表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是指包含了 地表建筑物、桥梁和树木等高度的地面高程模型。它 表示的是最真实地表达地面起伏情况,可广泛应用于 各行各业。
DEM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通过 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面地形的数字化模拟 (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达),它是用一组有序 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 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 DTM) 的一个分支。
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是对航 空(或航天)相片进行数字微分纠正和镶嵌,按一定
  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集。它是同时具有 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图像。
DLG 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是现有地 形图上基础地理要素分层存储的矢量数据集。DLG 既 包括空间信息也包括属性信息,可用于建设规划、资 源管理、投资环境分析等各个方面,以及可作为人口、 资源、环境、交通、治安等各专业信息系统的空间定 位基础。
IOT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是指通 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 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 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 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 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 识别和管理。
数字孪生城市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网络空间构建一个与物理世界 相匹配的孪生城市,它以数字为基础,对城市治理进 行运营、决策。



第二节 公司概况
一、 基本信息

证券简称天润科技
证券代码430564
公司中文全称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及缩写SHAANXI TIRAIN SCIENCE TECHNOLOGY CO.,LTD.
 -
法定代表人陈利
二、 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姓名王敏
联系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58号百瑞广场A区15层
电话029-85270406
传真029-85270528
董秘邮箱minwang@trgis.com
公司网址www.trgis.com
办公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58号百瑞广场A区15层
邮政编码710054
公司邮箱contact@trgis.com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中期报告2025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披露中期报告的证券交易 所网站www.bse.cn
公司披露中期报告的媒体名称 及网址证券时报(www.stcn.com) 中国证券报(www.cs.com.cn)
公司中期报告备置地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 企业信息

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上市时间2022年6月17日
行业分类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4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I6540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遥感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空间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与集成
普通股总股本(股)74,253,018
优先股总股本(股)0
控股股东控股股东为(陈利、贾友)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为(陈利、贾友),一致行动人为(陈利、贾友、贾智滔)
五、 注册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 中介机构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 导职责的保荐机构名称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B座5层
 保荐代表人姓名张姝、刘俊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2年6月17日 - 2025年12月31日

七、 自愿披露
□适用 √不适用

八、 报告期后更新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5年6月18日,公司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办理完毕138,000股回购股 份的注销手续,本次回购股份注销完成前,公司股份总额为74,391,018股,本次回购股份注销完成后, 公司股份总额为74,253,018股。 2025年7月1日,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完毕,以总股本74,253,018股为基数,向全体股 东每10股派现金红利0.50元(含税),每10股转增2股,共计转增14,850,603股,总股本由74,253,018 变更为89,103,621股。 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详见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www.bse.cn)披露 的《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及公司章程备案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告》(公告 编号:2025-053)。


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盈利能力
单位:元

 本期上年同期增减比例%
营业收入70,370,156.5646,709,294.1050.66%
毛利率%46.07%31.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46,676.54-9,344,103.4423.52%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7,146,676.54-9,115,953.4421.6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后的净利润-9,270,400.65-10,214,735.639.2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2.25%-2.9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的净利润计算)-2.91%-3.25%-
基本每股收益-0.10-0.1323.08%

(二) 偿债能力
单位:元

 本期期末上年期末增减比例%
资产总计398,119,085.62413,992,651.14-3.83%
负债总计83,364,033.5992,100,605.28-9.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4,755,052.03321,892,045.86-2.2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4.244.33-2.08%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20.66%22.10%-
资产负债率%(合并)20.94%22.25%-
流动比率4.524.31-
利息保障倍数-16.76-

(三) 营运情况
单位:元

 本期上年同期增减比例%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768,319.87-24,053,389.44-32.07%
应收账款周转率0.290.25-
存货周转率0.990.81-

(四) 成长情况

 本期上年同期增减比例%
总资产增长率%-3.83%-7.22%-
营业收入增长率%50.66%-22.46%-
净利润增长率%23.52%-699.15%-

二、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单位:元

项目金额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 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 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1,900,541.99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383,799.26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359,680.6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199,063.55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123,724.11
减:所得税影响数-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2,123,724.11

三、 补充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四、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差错更正等情况
(一) 会计数据追溯调整或重述情况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差错更正 □其他原因 √不适用
(二)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影响 □适用 √不适用
五、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六、 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专业从事时空信息技术服务,紧抓数字经济、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遥感、低空经济 等领域的发展机遇,聚焦时空信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实融合可视化应用、行业智慧应用等新质业态, 融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北斗定位、数字孪生、AI遥感解译、时空大数据等技术,根据政府用户、商 业用户、个人用户等不同需求,提供遥感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和空间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与集成服务, 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管理、能源开发、低空经济等领域提供时空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构建 时空信息全产业链生态服务体系。 公司主要业态分别介绍如下。 (1)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公司通过整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车载激光扫描设备、手持激光点云扫描设备等多种技 术手段,采集天空地多源遥感数据,专业化处理制作各类型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和时空信息数据库,包括 DLG、DEM、DOM、DSM、数字孪生三维模型、专题图和时空信息数据库等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为智慧 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管理、能源开发、低空经济发展等千行百业提供基础时空信息保障。
(2)遥感技术应用 公司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航摄、人工智能算法等多技术融合,构建遥感大模型,整合 海量多类型数据样本,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人工智能解译与分析,实现遥感影像目标的检测提取、变化 检测,进而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服务。公司已先后参与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 国家高分卫星产业化应用、秦岭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智慧城市三维建模及数据发布平台研发等多项重 大项目,受到多方肯定,也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3)实景三维与数字孪生 公司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数字孪生、航空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和经验,不断加强在数字孪生技术 领域的创新研发投入,打造实景三维多源数据融合可视化分析平台,提升卫星遥感、航空摄影、近景测
量、激光点云、DLG+DSM、CIM等数据的高精度建模水平,进一步完善三维模型轻量化处理与数据发布 技术,优化三维模型渲染性能,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面向多种应用的实景三维建设。目前,公司 积极响应主管部门关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相关部署,参与制定多项实景三维规范和标准,已完成多个 实景三维建设项目,重点参与了中国香港地区的高精度三维数码地图建设项目,并推出线上应用服务。 (4)数实融合可视化应用 公司基于自身在数字孪生领域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利用数字孪生、三维建模、IOT 等技术参与文物保护、虚拟现实等领域的业务拓展,制订并推进与 XR(包括 VR、AR、MR等)技术、 AI智能遥感解译等领域的数实融合可视化应用,为后续开发在线旅游、元宇宙等业务提供基础,持续提 升智能化数据服务能力。
(5)云平台服务 基于时空信息产品和应用场景需要,公司在整合 BIM、时空信息、遥感、社会全要素信息等多源数 据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时空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加强研发并集成 开发多类智慧应用平台,以提供可用于多行业的云平台服务。目前,公司已形成三维信息模型平台、时 空信息云平台、数字孪生城市平台等多项云平台,其中三维信息模型平台已获批国家审图号并已集成三 百余座城市信息。 (6)智慧应用服务 基于时空信息和已有的应用平台技术,公司根据客户需要,快速实现定制化智慧应用系统开发和服
务,目前已有生态环境监测、智慧乡镇、智慧林业、智慧城管、智慧管线等多个应用系统。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 (1)人才优势。公司拥有年轻、稳定、执行力强且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管理团队和掌握相关技术 的专业技术队伍,一批国家和地方领军人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团队,研发 和作业的实力雄厚。 (2)技术优势。近年来,公司在遥感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时空大数据等方向持续加强研 发投入,目前已形成两项“一体化优势”并不断强化:一是集成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激光扫描等技术 应用的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协同处理技术优势,二是从数据处理到应用系统研发全链条贯通的纵向一 体化服务优势。截至目前,公司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已达百余项,参与完成相 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多项标准的编制工作,并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多家“产学研用” 合作平台。 (3)资质优势。公司已先后取得拥有测绘甲级资质、土地规划资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地 质灾害防治资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证书等重要资质,还通过了 CMMI 5级认证、数据管理能力 成熟度(DCMM)“稳健级”认证等体系认证,已被授权的展业范围非常广。 (4)市场优势。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布局全国、放眼全球,已拥有二十余家分、子公司等,并在香 港设立分支机构以拓展国际化业务,在客户群体类型和范围上不断取得拓展。 (5)品牌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和项目实践经验,并获得多方肯定, 先后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测绘科学技术奖、优秀测绘工程奖、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中国地理 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称号、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单位、商业航天企业百强等多项荣誉,公司品牌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司依托自身各项优势,主要通过招投标等方式获取业务,面向政府部门、商业用户等客户群体提 供相关服务,并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相关情况较上年度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专精特新等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专精特新”认定□国家级 √省(市)级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
其他相关的认定情况时空大数据技术新型研发机构 -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以来,公司围绕发展战略,稳扎稳打,多方面协同,积极落实年度经营计划;相关研发成果、 项目分别荣获全国 2025年优秀测绘工程金奖、全国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案例、全国智慧城市先锋榜优 秀软件、陕西省测绘科技进步奖、陕西省优秀测绘工程奖等奖项;公司取得 2025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 业、陕西省大数据企业20强、陕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快国际化布局 响应国家战略,紧抓数据要素大市场,不断丰富时空数据要素业务服务领域,在持续推进信息模型 平台建设、实景三维建设及各类基础时空数据要素服务业务基础上,稳步发展土地用地规划设计、林业 规划设计、能源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等业务能力,为项目实施提供高效服务,积极培育城市安全监测、环 境监测、灾害应急等业务场景,积极探索时空信息与文旅融合场景;国际化方面,持续拓宽全球市场布 局,在保障香港地政总署相关服务项目的同时,与香港科学园建立广泛互动,探索时空信息广泛服务于 香港市场的业务场景,并以香港子公司为基础,拓展全球时空信息服务业务。 报告期内,获邀参与国内、国际大型展会交流展览,为各类展会输出优秀时空信息产品和案例;先 后参与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第六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等大型交流活 动,展示公司在时空大数据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实践;相关展会已成为天润科技品牌展示和 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2、持续深化时空信息技术研发创新,积极开展跨界融合 作为西安市大数据协会时空信息专委会牵头企业,持续专注在时空数据要素供给能力、时空数据产 品加工制作及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创新研发;依托刘先林院士工作站、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数字孪生城市 空间信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强在数字孪生、时空大数据、遥感智能化、XR领域的生态化 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及扩展行业应用;今年以来,公司新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3 项),时空信息全产业链技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数字西安集团及其他合作伙伴完成行业场景 应用共建合作签约,为推动西安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支撑。
报告期内,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持续深化地理信息多模态模型融合生态,在深度集成DeepSeek 等主流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通义万象、Hunyuan3D等前沿多模态大模型,构建覆盖图文、视频、 3D的全栈生成能力,实现地理空间智能处理效能的阶跃式提升,驱动技术迭代形成壁垒,推动数字孪生 技术创新;将模型与XR技术相结合,深化开发智慧AR巡检系统、VR游香港、VR游大唐不夜城、VR元 墓解谜等体验项目,借助 VR眼镜,探索时空信息产业的多形态呈现方式;遥感智能监测治理与深度融 合多源遥感数据、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实现高精度变化识别、全自动异常预警与科学决策支持,为自 然资源管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应急减灾等领域提供“看得清、查得准、管得细”的全天候解决方案, 以卫星之眼守护绿水青山,用数字智慧重塑治理范式;加大国产化信创改造,在地理信息服务领域通过 信创相关的密码测评、等保测评、软件测评认证,此次改造不仅仅是代码的迭代、系统的替换,更是从 “被动适配”到“主动掌控”的跨越,从小到一个软件的国产化切换,大到核心数据库的自主迁移,每 一步都在筑牢数字基础设施的“防波堤”。 3、夯实治理根基,持续提升公司运营和投关水平 根据国家要求和公司发展需要,先后组织召开股东会、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审计委员会会议 等,按规审议相关议案,充分落实公司治理责任;持续加强内控体系完善力度;抓紧研究并审议新公司 法等新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度体系提供保障;积极推进舆情管理工作,加强日常舆情监测与应 对能力;不断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机制,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大对外宣传和投资者对 接力度(包括组织多场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机构交流会等),持续提高资本市场知悉度;截至本 报告披露之日,公司已完成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50元并转增2股,共计 派发现金红利371.27万元、转增1485.06万股。

(二) 行业情况

2025年,时空信息产业正在经历显著的变革与加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融合与应用创新 成为核心驱动力,产业发展正在从单一导航服务向全域数字化、实时智能决策升级。在政策支持、技术 突破和市场需求的协同作用下,时空信息产业正从技术工具演进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成为支撑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 一、政策支持构建发展框架 2025年上半年,时空信息产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呈现“安全与发展并重”的特点,从中央到地方的政 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形成“顶层设计-产业扶持-场景开放”的完整链条。政策法规的密集出台既规范 了行业发展秩序,也为创新划定了明确赛道。 (1)国家级战略规划: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 意见》设定了明确目标:到2025年,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0 年全面建成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卫星互联 网建设进入快车道。 (2)专项扶持政策:各地通过税收优惠、科研补贴等方式激励创新。如武汉市计划到2025年引进
培育1000家北斗企业,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对核心技术企业给予最高15%的研发补贴。海南文昌商 业发射场启用为民营火箭公司提供政策倾斜,显著降低发射成本。 (3)应用场景开放:天津、上海等地率先开放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等场景。天津在《测绘条例》 中明确鼓励地理信息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方面”的应用;上海市通信管理 局则通过低空通信网络试验场,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监管经验。 二、技术突破驱动成本下降与性能提升 核心元器件的成本优化是应用普及的基础。北斗模组价格从20年前的10万元降至目前的100-300 元,高精度定位芯片价格更是降至3元级别。这一降本效应直接推动了终端设备的规模化应用,使北斗 技术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消费市场。与此同时,卫星制造技术也迎来革命性变化。借鉴星链模式,国内 企业力争将单星成本控制在400万元以内,较传统卫星下降一个数量级。 融合技术的突破开辟了全新应用场景,主要包括: (1)“北斗+5G”融合技术:在全国50多个城市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中实现厘米级定位,车道 级导航覆盖全国99% 以上的城市和乡镇道路,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 (2)“遥感+AI”解译技术:通过整合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数据及地面传感器信息,结合深 度学习算法,能够实现城市空间要素的高精度自动识别与动态追踪,推动城市管理从“人工巡查”向“智 能感知-自动预警-精准治理”的闭环模式转型,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工具。 (3)时空智能技术:通过组网协同感知、多模态数据融合等创新,解决低空经济中空域管理复杂、 适航认证标准不统一的痛点,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 三、市场需求爆发拓宽产业空间 2025年,时空信息产业的市场需求呈现"双轮驱动"特征:一方面,传统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持续释放 新动能;另一方面,以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新兴应用场景快速崛起。这种传统与 新兴需求的叠加效应,不仅扩大了产业规模边界,更推动时空信息服务从静态导航向动态感知、智能决 策的更高维度演进。 (1)智慧城市深度建设:2025年全国300余座地级市全面推进实景三维建模,释放约300亿元市 场空间;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在20余座城市落地,实现从城市规划到灾害应急的全周期管理。 (2)低空经济全面启航: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领域对高精度时空服务 的需求激增。然而,行业仍面临“落地难”问题——全国统一空域划设标准缺失导致跨区域飞行审批周 期远高于发达国家。这反而催生了对时空智能技术的迫切需求,预计到 2030年,低空经济与时空智能 融合的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级别。 (3)卫星互联网加速布局:国际电信联盟(ITU)“先申报先占用”原则引发全球低轨卫星竞争白热 化。中国星网集团(1.3万颗)、垣信卫星(1.5万颗)等计划未来5年发射超7000颗卫星。2025年7-8 月,星网开启20天4次34星密集组网;千帆恢复第六批18星发射组网,产业进入“组网黄金期”。 时空信息产业正经历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引领”的关键跃迁期。2025年上半年的发展表明,只有将 技术创新、政策理解与场景洞察深度融合,才能在这一变革浪潮中赢得持续竞争力。随着产业规模的不
断迈进、低空经济突破“落地难”瓶颈、卫星互联网迈入组网高峰,时空信息产业的万亿市场图景正加 速展开。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单位:元

项目本期期末 上年期末 变动比例%
 金额占总资产的 比重%金额占总资产的 比重% 
货币资金105,023,655.1426.38%138,199,803.6933.38%-24.01%
应收票据90,000.000.02%220,000.000.05%-59.09%
应收账款184,477,927.3946.34%179,090,209.9343.26%3.01%
存货46,335,240.7811.64%30,062,977.557.26%54.13%
投资性房地产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13,031,187.883.27%12,935,194.953.12%0.74%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5,628,700.681.41%4,620,745.501.12%21.81%
商誉     
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20,319,520.744.91%-100.00%
预付账款15,126,142.853.80%1,023,712.840.25%1,377.58%
其他应收款5,689,341.721.43%7,938,055.421.92%-28.33%
合同资产6,258,029.991.57%3,958,808.840.96%58.08%
其他流动资产1,598,601.190.40%261,819.740.06%510.57%
使用权资产4,311,087.211.08%5,820,920.371.41%-25.94%
长期待摊费用41,977.470.01%79,742.610.02%-47.36%
递延所得税资产10,507,193.322.64%9,461,138.962.29%11.06%
应付账款39,274,394.989.86%48,776,800.7011.78%-19.48%
合同负债22,542,853.225.66%13,654,989.763.30%65.09%
应付职工薪酬2,045,600.710.51%7,447,662.711.80%-72.53%
应交税费12,524,345.243.15%13,313,843.293.22%-5.93%
其他应付款2,098,960.400.53%2,117,543.910.51%-0.88%
一年内到期的非 流动负债2,157,110.080.54%3,056,194.800.74%-29.42%
其他流动负债16,188.680.004%34,281.160.01%-52.78%
租赁负债1,960,417.200.49%2,583,222.780.62%-24.11%
递延收益97,500.000.02%195,000.000.05%-5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646,663.080.16%921,066.170.22%-29.79%

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应收票据较上年期末减少 59.09%,系报告期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兑付所致;
2、存货较上年期末增长54.13%,系报告期未完工项目投入成本同比增加所致; 3、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减少 100%,系报告期赎回理财产品所致; 4、预付账款较上年期末增长1,377.58%,主要系报告期购置设备、现金分红等预付款同比增加所致; 5、合同资产较上年期末增长 58.08%,系报告期完工项目应收质保金同比增加所致; 6、其他流动资产较上年期末增长510.57%,系报告期预缴增值税同比大幅增加所致; 7、长期待摊费用较上年期末减少47.36%,主要系报告期摊销办公区装修费用及信息服务费所致; 8、合同负债较上年期末增长65.09%,系报告期收到未完工项目的项目款同比增加所致; 9、应付职工薪酬较上年期末减少72.53%,系报告期末支付上年已计提的职工薪酬所致; 1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期末减少29.42%,主要系报告期内支付房屋租赁款所致; 11、其他流动负债较上年期末减少52.78%,系报告期待转销项税同比减少所致; 12、递延收益较上年期末减少 50.00%,系报告期重点研发项目补助按期转出计入政府补助所致; 13、递延所得税负债较上年期末减少29.79%,主要系报告期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单位:元

项目本期 上年同期 本期与上年同期 金额变动比例%
 金额占营业收入 的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 的比重% 
营业收入70,370,156.56-46,709,294.10-50.66%
营业成本37,952,444.0953.93%32,186,443.2168.91%17.91%
毛利率46.07%-31.09%--
销售费用2,832,371.464.02%2,076,202.444.44%36.42%
管理费用14,124,338.5120.07%9,704,338.2820.78%45.55%
研发费用17,521,053.0224.90%7,835,143.3416.77%123.62%
财务费用-42,400.49-0.06%-464,839.45-1.00%90.88%
信用减值损失-8,311,472.73-11.81%-6,662,486.77-14.26%24.75%
资产减值损失-121,011.64-0.17%--100.00%
其他收益2,099,605.542.98%472,300.001.01%344.55%
投资收益383,799.260.55%525,229.971.12%-26.93%
公允价值变动 收益  155,267.880.33%-100.00%
资产处置收益  -- 
汇兑收益  -- 
营业利润-8,107,453.30-11.52%-10,228,064.23-21.90%20.73%
营业外收入78,000.000.11%15,239.460.03%411.83%
营业外支出437,680.690.62%143,764.150.31%204.44%
净利润-7,146,676.54--9,344,103.44-23.52%
所得税费用-1,320,457.45-1.88%-1,012,485.48-2.64%-30.42%
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50.66%,系报告期因积极推进项目而实现的完工验收项目金额同比增加所 致;
2、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36.42%,主要系报告期销售人员职工薪酬同比增加所致; 3、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45.55%,主要系报告期中介服务、购买耗材、管理人员职工薪酬等费用同 比增加所致; 4、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23.62%,主要系报告期研发项目投入同比增加所致; 5、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90.88%,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所持港币因汇率下降导致的价值变化同比增加 所致; 6、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24.75%,系报告期应收款项余额及相关账龄变化导致计提坏账准备同 比增加所致; 7、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100.00%,系报告期计提合同资产坏账准备所致; 8、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344.55%,系报告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同比增加所致; 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同期减少100.00%,系报告期末赎回全部理财产品所致; 10、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411.83%,主要系报告期收到华为鲲鹏大奖赛奖金所致; 11、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204.44%,主要系报告期向非盈利组织捐赠同比增加所致; 12、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30.42%,主要系报告期计提坏账准备同比增加以及使用权资产同比减少 所致。

(2) 收入构成
单位:元

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变动比例%
主营业务收入70,370,156.5646,709,294.1050.66%
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37,952,444.0932,186,443.2117.91%
其他业务成本---
按产品分类分析:
单位:元

类别/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 上年同期 增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同 期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遥感与测绘 地理信息数 据服务61,081,665.9633,003,494.0145.97%482.64%358.91%增加14.57个 百分点
空间信息系 统开发应用 与集成9,288,490.604,948,950.0846.72%-74.36%-80.20%增加15.72个 百分点
合计70,370,156.5637,952,444.09----
按区域分类分析:
单位:元

类别/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 上年同期 增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同 期 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西北地区40,360,288.2420,623,348.0648.90%203.02%116.81%增加20.32个 百分点
其他地区30,009,868.3217,329,096.0342.26%-10.12%-23.57%增加10.17个 百分点
合计70,370,156.5637,952,444.09----
收入构成变动的原因:
公司收入确认方法为终验法,按项目核算,所有项目收入可归属于遥感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和 空间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与集成项目等两类,公司客户主要集中于各类政府职能部门或其授权机构、下属 企事业单位等。受项目工期长短、难易程度、地域分布等因素影响,各类别项目的收入和毛利率指标具 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3、 现金流量状况
单位:元

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变动比例%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768,319.87-24,053,389.44-32.0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50,207.78-32,183,188.03115.07%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89,296.22-5,489,694.94-9.10%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