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瑞普生物(300119):2025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瑞普生物:2025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李守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改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彩霞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本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存在动物疫情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产品开发风险等,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详细内容详见本文“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41 第五节 重要事项............................................................................................................................... 44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1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57 第八节 财务报告............................................................................................................................... 58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 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的原件。 (三)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相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 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 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 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业分类标准,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兽用药品制造行业。 公司为经济动物及伴侣动物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疫病防控产品及服务,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 兽药企业之一,也是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防控疫苗生产企业。 1、动保行业 (1)行业规模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2023年度兽药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兽药产业总销售额 696.51亿元,平均毛利率 30.58%。近十年来,除 2018年和 2022年有所下降外,产业整体呈上升态势,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 6.16%。截至 2023年末,全国共有 1,620家兽药企业,与海外相比产业集中度相对分散。其中,生物制品 企业 177家,销售额 162.76亿元,27家大型企业销售额占比 73.36%;药品企业 1,443家,销售额 533.75 亿元,58家大型企业销售额占比 54.22%。 图 1:2018年-2023年中国兽药产业销售额(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2023年度兽药产业发展报告》 从市场结构分析,2023年,我国生物制品市场规模 162.76亿元,同比下降 1.76%;原料药市场规模176.26亿元,同比增长 1.87%;化药制剂市场规模 299.02亿元,同比增长 5.54%;中兽药市场规模 58.47亿元,同比增长 13.69%。“十三五”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中兽药、饲料添加剂、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等替抗产品将充分受益,市场容量或进一步扩大。 图 2:2023年我国兽药市场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2023年度兽药产业发展报告》 从使用动物角度分析,全球兽药市场中宠物用兽药产品所占的份额较大,2023年宠物及其他兽药产品销售额为 173.4亿美元,占全球兽药市场总销售额的 44%。2023年我国宠物及其他兽药产品销售额占我国兽药总销售额不到 10%,与全球市场结构明显不同。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养宠人群和宠物数量的增多、宠主防疫保健意识提升,中国宠物兽药市场规模的增长空间巨大。 从出口情况分析,2023年全球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兽药销售额为 394亿美元;我国兽药产品出口额为61.77亿元(约 8.59亿美元),其中:原料药占出口总额的 71.30%,化药制剂占出口总额的 27.38%,生物制品占出口总额的 1.33%。受海外兽药注册政策的影响,我国兽药出口总额较小、生物制品出口额较少,国际市场开拓是中国动保企业扩张的重要战略。 (2)竞争格局 中国动保行业呈现向头部聚焦、动态化竞争格局。受养殖业集约化加速、猪周期盈利波动及成本压力的影响,养殖企业在兽药采购中议价权加重,倒逼动保企业优化成本并强化大客户综合价值服务能力。 动保行业竞争核心转向技术创新(如基因工程疫苗、创新药)、全链条成本管控与全养殖周期综合服务能力,以“高质量产品+疫病监测预警+标准化疫控方案+管理服务”模式赋能养殖端降本增效需求。动保行业的激烈竞争加速清退落后产能,行业结构进一步聚焦优化,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规模动保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国内动保企业市场空间潜力较大:一是宠物兽药领域有望加速国产替代,二是非洲猪瘟疫苗注册审批不断推进,三是反刍疫苗等预防性生物制品加速研发上市。 2、下游行业 按产品使用领域划分,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经济动物和伴侣动物,具体情况如下。 (1)经济动物动保产业 ①下游养殖行业景气度复苏 2025年上半年,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 2.8%。其中,猪肉、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 1.3%、4.5%、7.4%,羊肉产量下降 4.6%;牛奶产量增长 0.5%,禽蛋产量增长 1.5%。 家禽生产较快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国家禽出栏 81.4亿只,同比增加 5.3亿只,增长 7.0%;禽蛋 产量 1,729万吨,同比增加 26万吨,增长 1.5%。二季度末,全国家禽存栏 63.3亿只,同比增长 0.2%。 “高产能、弱消费”矛盾下,禽肉价格低位运行,行业亏损扩大。 图 3:近三年白羽鸡价格及养殖盈利情况 图 4:近三年黄羽鸡价格及养殖盈利情况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禽业协会 生猪出栏保持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 36,619万头,同比增加 224万头,增长 0.6%,连 续 2个季度同比增长,增速比一季度提高 0.5个百分点。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 42,447万头,同比增加 913万头,增长 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4,043万头,同比增加 6万头,增长 0.1%,目前为正常保有量 的 103.7%。自 2024年 5月份以来,生猪养殖保持盈利,高盈利下行业产能微增,产能调控政策持续。 图 5:近三年全国生猪价格及盈利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官网 ②养殖业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提升 近年来受环保政策趋严、养殖用地稀缺、畜禽价格周期性波动、食品安全及动物疫病等因素的影响,畜禽养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4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 73%。规模化养殖场与散户相比生物安全防控更加规范,通过动物疫病防控及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逐步降低死淘率、降低料肉比、提升人工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图 6:生猪养殖防疫费用(元/头) 数据来源:wind (2)伴侣动物动保产业 ①宠物动保市场快速增长 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养宠观念的科学化转变以及社会人口结构(如单身经济、老龄化)的演进, 共同构成了驱动宠物医疗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犬 猫数量为1.24亿只,较上年增长2.1%;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3,002亿元,较上年增长7.5%。 HealthforAnimals在《动物卫生领域的全球趋势 2022年展望》中指出,宠物领域的动保销售额在快速增长, 到 2021年全球头部动保公司的宠物动保产品的销售占比为 52.7%,已超过经济动物。 图 7: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亿元)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从市场结构来看,近年来宠物医疗占比保持稳定,2024年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840亿元,占比为28%(其中,诊疗体检占比 15.8%,药品疫苗占比 12.2%),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宠物第二大消费市场。2018-2023年宠物主对于正规药物及诊疗服务的使用量持续提升,单宠年度平均医疗总消费由 370元提升至 677图 8:中国宠物行业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②宠物驱虫药和生物制品等细分市场存在显著国产替代空间 随着宠主对疫病威胁认知的不断提高,宠物健康防护意识显著增强,疫病预防保健与治疗药品的应 用已成为宠物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药品研发的创新和市场推广。从产品结构上来看,驱 虫药和疫苗仍然是宠物动保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国产宠物药品、疫苗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不 断提升,产品不仅在质量上得到了显著改善,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部分产品已达到或超越国 际领先水平,推动了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速。 图 9:2022年宠物药品消费品类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京东健康数据研究院《中国宠物健康消费白皮书》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始终致力为经济动物与伴侣动物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解决方案。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 115项《新兽药注册证书》(其中宠物类新兽药证书 17项)、超过 500个产品批号、12个规模化生产基地、100条生产线,是集生物制品、药物制剂、药物原料、功能性添加剂四位一体的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动物保健产品生产商与服务商之一,也是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防控疫苗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生物兽药创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兽药行业唯一科技部试点联盟“国家兽用药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起者和理事长单位;“猪鸡病原细菌耐药性研究及其在安全高效新兽药研制中的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主持的“动物疫苗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公司第五次获得此项殊荣。公司获得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mRNA疫苗临床批件是全球第一个食品动物用 mRNA疫苗的临床批件。另外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造隐形冠军”和“滨海新区质量奖”等荣誉;公司是国内首批、天津首家通过兽药 GMP认证的企业,也是我国兽药行业首家同时通过新兽药临床前评价(GLP)和临床评价(GCP)的企业。 4、公司所处行业的主要政策 报告期内新公布的行业相关政策如下: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服务于动物健康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业务领域为兽用生物制品、兽用药物制剂(化学药品、中兽药、消毒剂等)、兽用原料药、兽用功能性添加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动物疫病整体防治解决方案。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旗下拥有 20多家分(子)公司、12个规模化生产基地、100条生产线,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及饲料添加剂备案超过 500个,涉及猪、鸡、水禽、牛、羊和宠物用药品、疫苗、消毒剂、清洗剂和功能性添加剂,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兽药企业之一,也是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疫苗生产企业。 2、公司重点产品
(1)采购模式 公司实施集团集采一体化战略,供应链业务群组(SCBG)下设立供应商开发部,统筹各供应链业务单元主要原材料及设备的集中采购,发挥集采的成本、质量和效率优势,实现降本增效及供应链体系一体化高效运转。 公司严格按照《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评审制度》等内控制度,开展供应商开发、评价和管理工作。供应商开发部通过供应商筛选、考察、物料小试、中试等程序确认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会同审计部、SCBG协同部门开展供应商评级及审计,对不合格供应商进行整改、降级或禁用,以促进供应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采购产品交付质量。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客户订单导向加需求预测的生产模式。交付计划部根据客户信息预测需求,制定季度、月度产品销售计划。交付计划部根据销售计划,并结合实际生产能力、产品生产周期、现有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等因素制定产品月季度生产计划,统筹排产、物料采购执行、仓储物流等横向拉通管理工作。 公司秉持“质量决定生存 品质赢得信赖”的质量理念,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严格按照新版兽药GMP要求组织生产,确保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产成品符合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对每件产品的各生产工序规范记录,严格记录各项生产活动,逐月汇总生成报表,用于技术指标分析和财务成本统计、核算与分析,便于管理层根据各项指标变化统筹研发、工艺、精益生产、供应链、职能服务等不同部门的整体管理与协调工作,持续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经营收益。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按照销售对象及销售方式的不同,分为直销、经销商渠道和政府招标采购三种模式: ? 直销模式 近几年,大型养殖企业集团快速扩张,疫病已成为影响养殖企业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大型养殖企业与国内头部优秀动保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公司锁定家禽 TOP300、家畜 TOP100、水禽 TOP30、反刍 TOP30的养殖集团和大型规模养殖场,已与国内多家头部养殖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高质量产品、高品质和体系化服务,从核心疫病监测与诊断、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种商健康养殖、养殖成本管控、上下游供销精准对接等多个维度为养殖集团提供高效的专业服务和解决方案,提升公司产品在养殖集团销售占比及市场覆盖率。 在宠物板块,公司与国内头部宠物连锁医院瑞派宠物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瑞派宠物医院品牌、渠道及医生优势,共同大力推广公司宠物药品和疫苗;同时,公司持续完善线上销售渠道,直接触达终端宠主,持续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 经销商渠道 我国中小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场、散户等多形态中小规模养殖和终端养殖户仍然占据较大比例,是我国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领域,其疫病防控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远低于大型专业养殖集团。公司继续加大全国重点养殖区域龙头养殖企业和终端养殖户的开拓力度,以覆盖家禽 1,500个重点养殖县、家畜 1,000个重点养殖县为目标,鸡、猪、水禽、反刍四线并进。目前,公司形成了销售人员+技术行销人员双向赋能的经销商模式,通过市场推广策划、产品和养殖技术培训和区域推广会,共建标杆客户;内外部专家相结合,展开多频次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为经销商及终端客户答疑解惑,为健康养殖保驾护航。在深度合作、共创共赢的理念指导下,持续向经销商导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共建新路径、新能力,提升经销商的市场应对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公司在养殖终端的品牌影响力,实现公司与经销商、养殖场户的三方共赢。 在宠物板块,截至报告期末已覆盖全国 8,400家宠物医院、3,500家宠物店,为宠物医院和宠物店提供境内外宠物医疗药品、疫苗、宠物诊疗器械等医疗相关产品的代理及统一采购供应。公司已构建专业技术行销团队,通过圆桌会议、研讨会议等赋能经销商,强化价值链管理,加速对 B端与 C端客户的触达,相互强化客户粘性与提升服务能力。 ? 政府招标采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按照农业农村部强制免疫计划,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病种实施强制免疫,并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强制免疫品种和免疫区域,相关疫苗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参加政府招标采购。报告期内,公司的禽元-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2 rHN5801 株+rGD59 株,H7N9 rHN7903 株)、瑞泰净-口蹄疫 O型、A型二价 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O/rV-1株+A/rV-2株)等多款疫苗,被列入国家批准使用的政府招标疫苗名录。 2020年 11月 2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 2022年全国所有省份的规模养殖场户实现先打后补,年底前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停止供应规模养殖场户,2025年逐步全面取消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公司拥有覆盖全国重点养殖县的完善的经销额。 (4)服务模式 公司在继续完善疫病防控技术服务体系与解决方案团队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在种畜禽及商品代质量评估、饲养管理、疫病研究、孵化技术、食品安全等方面服务能力建设工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公司设立渤海农牧监测诊断中心和解决方案部,配备专业化的检测团队、先进的检测设备、规范化的检测平台、标准化的检测流程以及经验丰富、专业精湛的解决方案专家,依托 RHM动物健康管理瑞检行动和极具竞争力的 1-N流程对检测大数据进行专业、科学地精准分析,为客户提供疫病预警、疫病诊断及 1-N精准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提升公司体系化的技术服务水平和解决方案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兽医临床专家的专业优势,通过疫病快速精准诊断、科学有效的疫病控制和解决方案,实现价值服务升级;通过市场网络建设,高效的物流服务,快捷的疫病诊断服务,行业领先的场景化疫病研究,为客户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养殖指标的提升,为客户实现价值增效。 (5)研发模式 公司确立了“自主研发+联合创新开放研发”的研发模式,依托生物制品研究院、药物研究院、武汉原料药研究院、华南生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研究院及渤海联合研究院五大研究院,并联合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动保企业,针对行业重大动物疫病、影响产业未来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创新。 公司着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充分发挥“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优势,在能力和规模方面为客户赋能;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和疾病预警的防控管理体系,紧密跟踪动物疫病动态变化以及客户需求,打造涵盖多品类、具备高品质的产品集群;搭建专业的“一体化、流程化、可控化、可视化、知识化、项目全周期”的项目管理平台,监督和推进项目整体进度和交付物质量。 4、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详见本章节三、主营业务分析/概述。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创新团队以 3名工程院院士、16名行业知名专家领衔,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国家特支计划”人才、“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兽药评审专家”等国家级人才 8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等省级人才 27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学科人才涵盖动物医学、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发酵工程、药理学、毒理学、细胞生物学、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生物技术、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公司创新团队规模与能力均居行业前列。公司近年来重点在新靶点、新结构、反向遗传技术、蛋白表达技术、抗原靶标设计技术、替抗技术、抗体药物技术、核酸疫苗(DNA和 mRNA)技术以及合成生物等领域引进高端人才。 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生物兽药创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天津市兽药技术创新中心”“天津市新药 AI研发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动物健康创新联合体”“动物用生物药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天津市新型兽药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动物化学药物制剂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子公司天津渤海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天津市第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先后多次通过了 CNAS、GCP、GLP认证以及复评审。 公司拥有实验室 2.85万平方米、实验动物房 3.62万平方米、创新孵化器 9600平方米、学术报告厅与研发办公区等附属设施 6000平方米。公司与天津科技大学共建生物医药领域的“现代产业学院”,与天津农学院共建了“教育部研究生科研实训基地”“天津市畜禽基因工程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协同创新平台;与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建立“天津市畜禽传染病诊断与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联合组建“天津市生物制造创新联合体”;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 30余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已形成涵盖新靶点筛选、新结构发现、新毒株构建、新病原分离鉴定、新型佐剂、新剂型创制、关键工艺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攻关、中试放大生产(GMP)、新兽药临床前评价(GLP)、新兽药临床评价(GCP)以及新兽药注册申报为一体的新兽药创新开放平台,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的科研组织与管理模式,形成了新兽药创制全过程的无缝连接。其中,公司拥有宠物 GCP评价项目资质 7项,为国内最全,已建立 50多个评价模型,为我国宠物新药研发提供快速、高效的评价服务,推动我国宠物医药国产化进程,促进宠物精准医疗。 公司生物制品研究院紧盯国际生物科学前沿技术,聚焦新型疫苗与疫苗关键工艺,形成引领动物疫苗产业持续创新的能力。公司继续加大对家禽、猪、宠物、水禽、反刍动物、水产和诊断试剂等领域研发平台的投入,持续扩展产品管线,涵盖了从项目概念形成、市场洞察、项目论证、产品立项、研究开发、小试生产、产品评价、中试放大生产、临床试验、注册申报以及产品上市的全流程;平台成功开发的猫三联疫苗打破进口垄断,同时在 mRNA疫苗领域有多个产品的战略布局。工艺技术开发上,具备细业关键技术平台,成功开发出多个悬浮细胞、畜禽和宠物新型佐剂和抗原纯化关键工艺技术,可快速构建产品有效组群。基因工程技术开发上,囊括了反向遗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蛋白表达技术、载体构建技术、核酸(DNA/mRNA)疫苗和抗体药物在内的多个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实现了有效免疫蛋白的高效表达、疫苗 1日龄/胚内免疫、突破母源抗体干扰,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高端高效产品,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公司药物研究院,在原料药研发上构建了新晶型药物研究、创新药设计筛选、杂质制备及结构解析、手性药物合成、体外活性测试、药物靶标验证测试、成药性评价等多个新药设计筛选技术平台,涵盖新药研发的全周期,从药物的发现、合成、纯化到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聚焦于开发高效、安全新分子实体特效药,加速候选新药研发速度,已在药物新晶体、化合物新结构等领域形成了几十项创新发明。药物制剂方向,形成体外透皮技术平台、适口性技术平台、长效缓释技术平台、增溶技术平台等多个技术平台,包括自微乳胶束增溶、微囊微球包被、微球及脂质体、长效混悬纳米晶体、固体分散体增溶以及兽药晶体制剂、抗寄生虫复方制剂,成功产出替米考星肠溶颗粒、癸氧喹酯干混悬剂、盐酸恩诺沙星颗粒、盐酸沃尼妙林二水合物可溶性粉等多项填补国际空白的创新药物制剂。中药与天然植物研发方面形成了多种疫病动物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模型,可以快速获取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群,研制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现代中兽药及天然植物添加剂,成功产出救必应提取散、四季青散、虎芪参榆口服液、茯苓提取物添加剂等成果。微生态方面在功能菌构建、高密度发酵、分离纯化、噬菌体筛选、宠物营养制剂开发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可以快速为健康养殖提供有效的临床解决方案。公司主持承担了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榜单项目《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中的子课题《抗寄生虫新药靶标的发现及新兽药筛选》研究,通过开展新兽药靶标挖掘与新药效结构发现,加速原创新兽药诞生。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家禽、家畜、水禽、水产、反刍、宠物等产品的自主研究开发力度,突出创新主体地位,解决多种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提高我国兽用原料药、兽用化学制剂、兽用中药和饲料添加剂、宠物食品的品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促进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产品品类优势 公司共建有 12个规模化生产基地,拥有 100条产品线,涉及兽用生物制品、化药制剂、中药制剂、功能性添加剂、消毒剂、原料药六大领域,产品主要用于家禽、家畜、宠物、水禽、反刍等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环境消杀及保健。公司产品品类齐全,拥有 588款产品,其中生物制品 122种、化学药物制剂 216种、中兽药 98种、清洗消毒类 35种、功能添加剂 103种、原料药 14种。产品已基本覆盖了畜禽养殖业所面对的主要动物疫病,在基因工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新晶型药物制备等前沿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是国内兽药行业产品种类规格最全、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在生物制品、制剂和原料药领域均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头部企业之一。 (三)营销渠道优势 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和战略目标,不断变革营销体系,建立导向冲锋的组织架构,优质资源向战略业务倾斜。以“为客户提供高效解决方案”为宗旨,建立起“高品质+可信赖+快响应”的全方位技术行销服务体系,根据客户端需求变化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客户战略合作深度。 公司已建立了覆盖国内主要养殖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以“直销+经销”的模式辐射各类型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服务全国千个重点养殖县。公司销售人员定期接受技术培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营销技能,实现技术服务型营销。公司推行“高质量产品+疫病监测预警+标准化疫控方案+管理服务”的创新体系化服务模式,高效赋能养殖企业畜禽健康管理、常规疫病管控和核心病原净化。 在宠物板块公司不断深耕产业生态系统构建,布局形成了“优质经销商+三瑞齐发(公司、瑞派宠物医院、中瑞供应链渠道深度协同)”纵深拓展的销售渠道护城河,形成了强劲的营销渠道网络,打造了国内独有的宠物药品、疫苗销售渠道的核心竞争力。中瑞供应链已在全国布局 13家区域公司,形成覆盖1.3万个客户的高密度服务网络,不仅全面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更将服务网络延伸至西北地区,构建起辐射全国的宠物医疗供应链服务体系。采用多元布局模式,聚焦客户需求,构建高效、健康、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 (四)品牌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兽用药品和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并为畜禽养殖集团和规模养殖户、宠物医院提供高品质的技术服务,在兽用药品行业“瑞普”已成为引领性的动保品牌,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的主要荣誉: ? 瑞普生物“动物疫苗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瑞普生物荣获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天津市服务业创新发展骨干企业”证书; ? 瑞普生物荣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认定“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承诺企业”; ? 瑞普生物、瑞普天津、瑞普高科荣获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 ? 瑞普生物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技术”; ? 瑞普生物荣获2025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年度品牌盛典-年度经典药品品牌奖; ? 子公司必威安泰“口蹄疫无针免疫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兽医学会颁发的“兽医科学技术推广成果奖(2024年度)一等奖”; ? 子公司必威安泰荣获四川省兽医协会颁发的“先进单位”证书; ? 子公司瑞普保定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证书; ? 子公司瑞普保定荣获河北省企业联合会颁发的“河北服务业创新领先50强”证书; ? 子公司瑞普高科凭借“中药全组分提取技术”成功入选2025年首批“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子公司渤海农牧荣获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天津市服务业创新发展星锐企业”证书。 (五)企业文化引领优势 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秉承“前瞻、创新、正直、分享”的经营理念,以“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科技生物企业,为客户、员工、股东和商业伙伴提供实现美好梦想的机会”为愿景,以“致力于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使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敢为人先,使命必达”的价值观。全面建设升级企业文化体系,导向军功、战功、奋斗者文化,将公司管理理念、管理体系与公司经营紧密结合,努力探索、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发扬“奋斗、实干、有效”精神,持续保持公司在研发创新、营销体系、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领先性,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一)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公司聚焦主业并战略布局新业态,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加速重磅新品上市、优化营销服务、深化大客户战略合作、拓展全球重点市场及推动精益生产运营变革等举措,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大幅增长,进一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5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2.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7.5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4.28%。具体分析如下: 1、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7.08亿,较上年同期增长 20.53%。 经济动物动保板块:公司秉持“价值服务为导向,聚焦大客户战略”,与头部养殖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凭借品牌、产品质量及研发实力等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其中,禽用生物制品收入 6.11亿,同比增长 24.71%;制剂及原料药收入5.18亿,同比增长7.89%;畜用生物制品收入 1.36亿,同比增长 110.55%。 伴侣动物动保板块:宠物供应链已在全国布局 13家区域公司,覆盖 1.3万个客户,构建起全国性宠物医疗供应链服务体系;宠物供应链及生物制品和药品收入 4.15亿,同比增长 17.94%。 2、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2.57亿,较上年同期增长 57.5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4.28%,主要由于: (1)收入规模扩张与产品结构优化:报告期内生物制品销售占比 44.93%,同比增加 4.16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贡献由同期 26.08%提升至 28.44%,增加 2.36个百分点。兽用生物制品销售占比及综合毛利率贡献的持续提升,成为业绩大幅增长的重要推力。 (2)公司推行“价值驱动为核心”的全链条闭环运营管理体系,以精益管理为抓手,通过精益降本与价值创新重塑盈利模型,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与运营成本降低。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两项费用率同比下降 0.84个百分点。 (3)报告期内归母非经常性损益 6,878.14万元,同比增加 4,581.33万元,主要由于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同期增加 1,486.62%;理财收益较同期增加 48.27%。 (二)报告期内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坚持科技引领,加速产品创新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场景化疫病研究+系统化解决方案”聚焦客户需求、精准立项,聚焦新型疫苗与疫苗关键工艺、创新药物制剂、中兽药及微生态领域深耕不辍,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11,383.5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6.67%;获得新流法腺四联灭活疫苗(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禽腺病毒病四联灭活疫苗)、鸭甲型肝炎病毒二价卵黄抗体、四季青提取散、苦地止痢颗粒新兽药注册证书 4项;取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mRNA疫苗(RPS1903)、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精制卵黄抗体、犬猫通用狂犬病灭活疫苗(dG株,悬浮培养)等 6项临床试验批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mRNA疫苗(RPS1903)临床试验批件是全球首个食品动物用 mRNA疫苗临床批件,不仅标志着公司已建成成熟的兽用 mRNA疫苗研发平台,更彰显其在该领域的前瞻布局与硬核技术实力,既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推动中国动保行业在全球研发创新的领先性;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6项。 这些创新成果为公司跻身全球动保行业第一梯队筑牢根基。 报告期内,核心技术突破获权威认可。公司主持的“动物疫苗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膺 202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抗原蛋白高通量筛选与高效表达、疫苗生产专用细胞系构建驯化与个性化培养基开发等多项技术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成功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推动中国动物新型疫苗研发水平跻身全球先进行列。mRNA疫苗生产线通过 GMP验收,成为国内首批具备动物用 mRNA疫苗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推动新型疫苗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的跨越。 持续推出新产品将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生物制品板块下半年重点推出新支二联活疫苗、新流法腺四联灭活疫苗、新支法流四联灭活疫苗等大单品,在多联多价技术、广谱抗原、免疫原性等方面进一步升级,覆盖家禽养殖核心疫病,可满足不同养殖场景的差异化防疫需求;药物制剂板块下半年重点推出自主研发的长效缓释制剂头孢噻呋晶体及头孢噻呋晶体注射液,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酸沃尼妙林二水合物新晶体及其可溶性粉新制剂,首次将盐酸沃尼妙林应用于靶动物家禽支原体感染治疗。宠物板块下半年重点推出猫干扰素、磷虾油、益生菌等新品,进一步完善从预防、治疗到营养保健的全产品矩阵,产品集群规模效应持续凸显。 2、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创新合作及服务模式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依托国内稀缺的全产品线体系,以“检测-监测-预警-产品优化-解决方案-临床验证-复制推广”全链条闭环服务,赋能养殖端降本增效需求,打造难以替代的客户价值。 公司系统推进与集团客户的深度合作,共建疾病预警检测及监测平台,助力客户全生命周期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与降本增效。同时,着力与养殖集团构建“资本+业务”的创新合作模式,稳步推进与圣农发展、德康农牧等养殖集团战略合作落地;报告期内还与双胞胎集团在疫苗研发、药物创新、产品采购及疫病防治等领域构建长期战略伙伴关系,通过与头部养殖集团资源共享与联合创新,夯实了公司在动物健康领域的市场壁垒。 公司着力洞察重点潜力市场多元化需求,在种鸡、蛋鸡等潜力细分市场以及海外市场不断取得突破。 公司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针对规模猪场核心痛点,创新推出“五指标共担”技术托管模式,实现与客户风险共担、价值共创;围绕种鸡孵化、蛋鸡养殖等生物安全管控难题,创新性推行孵化厅 BEST行动、呼吸道健康监控 RHM瑞检行动,提升客户粘性,潜力细分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同时,公司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拓展,系统推进渠道建设、海外官方验厂、产品注册认证、市场推广及国际化品牌打造等五大核心举措,海外拓展提速落地。 3、聚焦宠物医疗,多维度协同促增长 公司坚定推进宠物战略升级,围绕“三瑞齐发”生态建设,依托“产品+供应链+医疗”的产业护城河优势,驱动宠物医疗板块持续增长。报告期内,中瑞供应链整合成效显著,自有产品实现中瑞供应链全区域深度协同,自有产品供应链出货量同比增长超 40%。在全国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已形成覆盖 1.3万个客户的高密度网。生态合作领域,践行“平台型供应链”定位,链接优质生态资源,报告期内与丽珠制药旗下“毛孩子动物保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渠道建设、产品流通等多个维度深度协同。数智化转型方面,中瑞供应链 AI学习平台正式上线,智能诊疗、场景指引、市场洞察等多项功能,为宠物医院及宠物店等 B端客户带来经营与服务模式的深度变革。区域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上半年成功开拓了北京、4、深化精益转型,重塑盈利模型 公司以“价值驱动”为核心,全力推进精益转型变革落地,构建全链条闭环运营管理体系。聚焦集采、工艺、精益、人效四大领域,以精益降本与价值创新重塑盈利模型,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供应链效能及产品质量,取得显著成效。在组织与执行层面,各生产基地搭建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精益组织架构,围绕生产、质量等核心要素组建跨部门核心团队;升级数字化系统,从集采、工艺优化、效能提升、物流降本四大维度推进 90项精益项目实施,显著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重点打造生物制品、化药两大板块精益标杆基地,明确具体成本改善目标;由高管带队的精益陪跑项目,从多维度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强化中台精益组织,推动两个标杆基地精益项目的落地实施,在标杆基地打造过程中同步培育精益团队,形成成熟的精益转型模式,为其他生产基地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与赋能,打造动保行业精益标杆,引领企业持续发展。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 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