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泰德股份(831278):2025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泰德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概况 ....................................................................................................................6 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8 第四节 重大事件 .................................................................................................................. 25 第五节 股份变动和融资 ....................................................................................................... 30 第六节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变动情况 ................................................. 35 第七节 财务会计报告 ........................................................................................................... 38 第八节 备查文件目录 ......................................................................................................... 155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负责人张春山、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古龙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古龙江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本半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重大风险提示】 1.是否存在退市风险 □是 √否 2.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之“十四、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部分分析了公司的重大风险因素, 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释义
第二节 公司概况 一、 基本信息
二、 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 企业信息
五、 注册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 中介机构 √适用 □不适用
七、 自愿披露 □适用 √不适用 八、 报告期后更新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盈利能力 单位:元
(二) 偿债能力 单位:元
(三) 营运情况 单位:元
(四) 成长情况
二、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三、 补充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四、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差错更正等情况 (一) 会计数据追溯调整或重述情况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差错更正 □其他原因 √不适用 (二)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影响 □适用 √不适用 五、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六、 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业设计、制造、销售专用精密轴承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致力于成为汽车及 零部件、工程机械配件、高端装备、机器人、通用航空器及精密医疗器械等行业精密轴承国产化替代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服务的提供商。 公司拥有完善、可靠和专业化的研发设施及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设施完善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获得国家级认证的检测中心,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科研院所合作及与客户同步研发 等模式,保持公司技术优势,始终与客户保持同步研发,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除与现有客户保持紧密的 同步研发外,持续加快与特斯拉、海信三电、吉利等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国产化配套进度。充分拓展 角接触轴承、四点接触轴承等公司核心技术的协同性,持续加快在机器人、航空器及精密机床用高端精 密轴承领域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服务,推进转型升级及新旧动能转换,持续为客户提供前瞻性服务。 公司的主要商业模式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开发,进而完成生产、销售的全流程服务。客户首先向公司提供产品规格要求;在收到需求后,公司据此进行设计、评估,向客户提供产品方 案并生产样品;客户针对产品方案和样品提出反馈意见后,公司将根据反馈意见对产品进行进一步修改 并继续和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在确保客户对公司产品方案及样品满意后,公司将安排生产部门按照客户 订单量和要求进行批量生产;生产完工后,产品销售给客户形成收入。 公司在该商业模式下经营多年,在采购、生产和销售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生产物料包括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半成品、包装材料等。公司根据“以产定采”为 主的方式进行各类生产材料的采购。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的生产工序包括原材料领用、零件加工、组装、成品检验、包装出货。公司的产品生产工 序除锻加工、车加工、一般热处理、挂塑、镀锡由供应商完成外,绝大部分采用自主加工生产的方式完 成。 3、研发管理 公司成立技术中心,专门负责产品和技术研发。技术中心包括研发部、工艺部和品质部,其中研发 部负责编制开发计划及产品设计;工艺部负责编制工艺文件及过程设计;品质部负责过程中的测量系统 分析及质量控制。 4、销售模式 公司在销售模式上采取直销的模式,市场部负责国内市场业务,国贸部负责国外业务的拓展并及时 对存量客户进行跟踪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经销的情形。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对部分客户采取寄售模式。公司部分客户实施零库存管理,为满足其及时供 货和库存管理的要求,公司设置了寄售库。该部分客户主要为与公司长期合作的大型客户,如法雷奥、 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等,公司每月依据客户实际使用数量进行货物和货款的结算。其具体模式和风险承担机制为: 公司将货物运至客户指定地点的寄售库后,客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定期与公司进行对账,对账后, 风险和报酬或控制权转移,公司根据对账结果确认收入。 针对原有客户,公司与重要客户签署了框架协议,包括供货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计划供货量、 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要求等,并协商确定年度价格。在框架协议约定的范围内,客户根据需求情况下滚 动订单,公司根据客户的订单情况安排生产以满足客户对交货时间和质量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客户收 货验收合格后可以直接结算。 报告期内,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专精特新等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性分化态势愈发显著,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呈现出“一升 一降”的鲜明对比。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两端均保持增长态势, 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市场 增长的核心引擎,产销规模分别达到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幅双双突破40%,市场渗透率进 一步攀升至44.3%,创下历史新高。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传统燃油车的市场表现,其正面临来自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在国内市场, 燃油车销量为 669.3万辆,同比下降 3.2%;出口层面同样承压,上半年出口量 202.3万辆,同比下滑 7.5%。综合来看,传统燃油车总销量同比下降约4.3%,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的趋势已然明确。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坚持与顾客同步开发、自主持续改进为原则,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 丝杠轴承和工程机械精密配件的研发力度,抢占工业母机、机器人、高端制造等新兴市场应用领域,坚 定替代进口轴承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的发展方向。 2025年上半年重点进行了P4级高精度轴承产品和工艺开发;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轴承、轴及衬 套产品开发;汽车驱动电机减速器轴承开发;机器人柔性轴承等薄壁轴承应用、开发及试验研究;汽车 转向器轴承开发;丝杠支撑轴承产品开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插针产品开发;陶瓷球混合轴承开发和试 验研究;节能轴承研发;压缩机轴类件、驱动电机、变速箱轴系轴承(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仿真分析研 究;角接触球轴承应用、开发及试验研究;保证轴承产品更高水平清洁度研究;耐电蚀绝缘轴承和汽车 发电机轴承研究;抗污染长寿命轴承(变速箱轴承)产品开发和关键技术研究。 公司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创新,推进共性技术研 究与专项课题攻关,突破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在智能模拟、仿真,新材料应用,新工艺、特殊工 艺研究,高端试验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公司财务状况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资产总额为 593,973,064.81元,较上期末 581,486,292.84元,增加 12,486,771.97元,增长2.15%,主要系货币资金减少 13,683,028.24元、应收票据增加 6,611,013.24 元、应收款项融资减少 4,292,138.41元、应收账款增加 15,674,214.46元、其他流动资产减少 2,664,961.18、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7,010,252.42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4,012,106.57元共同影响 所致。 2025年 6 月 30 日,公司负债总额为 217,955,075.11元,较上期末 209,863,019.83元增加 8,092,055.28元,增长 3.86%,主要是因为本期末短期借款减少 16,004,048.75元、应付票据减少 3,183,800.00元、应付职工薪酬减少 4,110,551.91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 20,298,655.60 元、长期借款增加11,260,184.36元共同影响所致。 (二)公司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本期发生额 190,455,251.63元,上期发生额 164,249,635.91元,增加了 26,205,615.7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5%,主要一是发动机辅助动力系统系列轴承、新能源系列轴承 本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因本期公司积极拓展新的客户、开发新的产品及拓展新能源市场和 售后市场,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及国内外客户售后服务满意度,综合使得销售收入增加。二是子公司 烟台明德新业务工程机械配件本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9,032,866.87元共同影响所致。 报告期内营业成本本期发生额 141,789,359.17元,上期发生额 118,146,479.91元,增加了 23,642,879.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01%,主要是本期销售收入增加导致营业成本增加。报告期毛利 率为25.55%,上期毛利率为28.07%,报告期毛利率较上期毛利率减少2.52个百分点。主要一是本期燃 油汽车产业链行情萎靡、价格竞争空前激烈,轴承产品销售单价下降;二是因人工费增长,单位制造成 本增加以及新能源车用轴承和水泵轴系列轴承新品较多生产成本略高共同影响所致。 (三)现金流量情况 1、经营活动本期现金净流入比上期增加2,364,453.94元,增长48.75%。主要是:本期因收到客户 的银行承兑增加致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 3,818,551.79元、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 的现金因净额法确认收入代收的货款减少 3,912,246.44元、本期因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给供应商货款 增加致使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20,674,480.14元;因产销量大幅增长支付给职工以及为 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 7,247,834.79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因支付保证金及往来款项增加 1,848,115.45元共同影响所致。 2、投资活动本期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 12,377,833.97元,上期净流出为 40,801,722.22元,较上 期现金净流出减少 28,423,888.25元,主要是因为本期购建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 10,270,667.36元、上期收购子公司烟台明德而本期没有使得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 额减少18,414,550.09元共同影响所致。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 3,175,896.15元,上期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 2,182,051.66元, 本期较上期净流入减少5,357,947.81元。主要是因为(1)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24,000,000.00元; (2)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28,133,179.70元;(3)本期银行借款增加使得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 利息支付的现金增加921,852.88元共同影响所致。(二) 行业情况 一、行业整体格局:油电分化加剧,新能源主导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行业呈现传统燃油车持续收缩、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分化态势。根据行 业数据,1-6月全球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达44.1%,渗透率较2024年提升 8个百分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新能源车型销量新势力表现亮眼,而燃油车市场销量较2024 年大幅下滑。政策层面,中国“两新”政策(新基建、新能源)持续发力,叠加购置税减免和以旧换新 补贴,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 二、传统燃油车:存量市场博弈,技术升级与政策限制并存 燃油车市场呈现结构性萎缩,2025 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下滑 9%,欧盟 2035 年禁售燃油车法规 进入实施倒计时,奥迪、沃尔沃等车企计划在 2026-2030 年间停产燃油车,倒逼行业加速转型;燃油 车技术向高效化、低碳化演进,例如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技术提升燃油效率,部分车企探索合成燃料 (e-fuel)以降低碳排放。但技术升级成本高,且面临新能源汽车的直接竞争,导致行业利润率持续承 压。2025 年上半年,中国燃油车行业利润率仅 4.8%,低于新能源汽车的 6.2%。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与基础设施完善驱动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汽车延续高增长态势,2025 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 47%,中国市场渗透率达 41.2%, 其中纯电动车占比 62%,插电混动占 38%。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速,增强电动车续航能力,固态电池 如研发成功且实现商业化,将对传统燃油车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但目前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中国新能源 汽车产能利用率不足 60%)和价格内卷的竞争格局,2025 年上半年行业利润率同比下降 1.2 个百分点。 四、汽车轴承:电动化催生技术革命,头部企业主导转型 2025 年上半年传统燃油车市场持续收缩,导致传统燃油车轴承需求下滑,轴承销量同比下降 12%。 驱动电机轴承成为增长核心,需求同比增长45%,占车用轴承市场的38%。 全球轴承市场呈现寡头垄断,SKF、舍弗勒、NSK 等头部企业占据 70% 以上份额。中国本土企业通 过国产替代切入中低端市场,但高端轴承(如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仍依赖进口。2025 年上半年,中 国车用轴承市场规模达 610 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轴承占比提升至 35%,推动传统汽车轴承企业转型 升级。 五、轴承行业情况 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统计,全国轴承行业159家(其中147家参与汇总)企业集团和主要企业,1~6 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538.02亿元,同比增加 11.04%;工业销售产值 534.49亿元,同 比增加11.25%;工业增加值 160.94亿元,同比增加9.37%。 1~6月份,147家轴承企业共计生产轴承45.97亿套,较去年同期增加3.17亿套,同比增加7.40%;轴承销售量为 46.77亿套,较去年同期增加2.22亿套, 同比增加4.99%;轴承出口销售量为12.07亿 套,较去年同期减少0.18亿套;同比减少1.5%。 1~6月份,147家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616.62亿元,同比增加 7.17%;主营业务收入较去 年同期增长的企业为 90家,占147家企业的 61.22%。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的企业为 57家, 占147家企业的38.78%;持平的0家。 主营业务收入中轴承产品业务收入为 491.35亿元,同比增加 9.75%;在轴承产品业务收入中出口 轴承产品业务收入为82.89亿元,同比增加0.58%。 轴承库存额由去年同期的 120.31亿元, 同比增加 2.92%。实现税金总额 26.81亿元,同比增加 18.69%。实现利润总额56.12亿元,同比增加34.35%。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的企业为88家,占147 家企业的59.86%;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的企业为55家,占147家企业的37.41%;持平的4家。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单位:元
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报告期末,其他应收款904,748.60元,较上期末599,689.25元增加305,059.35元,增长50.87%, 主要原因为保证金与备用金增加所致。 2、报告期末,其他流动资产767,612.57元,较上期末3,432,573.75元减少2,664,961.18元,减幅 为77.64%,主要原因为增值税已抵扣导致留抵增值税减少所致。 3、报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18,909,641.90 元,较上期末11,899,389.48元增加7,010,252.42元, 增幅为58.91%,主要原因为本期股份支付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所致。 4、报告期末,其他非流动资产 10,241,664.67元,较上期末 6,229,558.10元增加 4,012,106.57 元,增幅为64.40%,主要原因为预付设备款增加所致。 5、报告期末,短期借款23,984,769.86元,较上期末39,988,818.61元减少16,004,048.75元, 降低40.02%,主要原因为本期短期银行贷款减少所致。 6、报告期末,应付票据0.00元,较上期末3,183,800.00元减少3,183,800.00元,减幅为100.00%, 主要原因是本期收到的新一代应收票据可以拆分背书转让导致本期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减少所致。 7、报告期末,合同负债348,603.47元,较上期末2,489,672.42元减少2,141,068.95元,降低为 86.00%,主要原因是本期预收到的货款减少所致。 8、报告期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26,335,315.79元,较上期末 6,036,660.19元增加 20,298,655.60元,增幅为 336.26%,主要原因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增 加所致。 9、报告期末,其他流动负债15,672,565.27元,较上期末10,754,659.18元增加4,917,906.09元, 增幅为45.73%,主要原因为本期未终止确认的已背书未到期应收票据增加所致。 10、报告期末,长期借款22,895,276.03元,较上期末11,635,091.67元增加11,260,184.36元, 增幅为96.78%,主要原因为本期长期银行贷款增加所致。 11、报告期末,长期应付款449,223.65元,较上期末1,438,898.18元减少989,674.53元,降低68.78% 主要原因为本期应付融资租赁款减少所致。 12、报告期末,递延收益646,715.40元,较上期末1,023,812.16元减少377,096.76元,降低36.83% 主要原因为与资产有关的递延收益分期摊销至其他收益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单位:元
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本期发生额190,455,251.63元,上期发生额164,249,635.91元,增加了 26,205,615.7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5%,主要一是发动机辅助动力系统系列轴承、新能源系列轴承 本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因本期公司积极拓展新的客户、开发新的产品及拓展新能源市场和 售后市场,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及国内外客户售后服务满意度,综合使得销售收入增加。二是子公司 烟台明德新业务工程机械配件本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9,032,866.87元共同影响所致。 2、报告期内营业成本本期发生额141,789,359.17元,上期发生额118,146,479.91元,增加了 23,642,879.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01%,主要是本期销售收入增加导致营业成本增加。报告期毛利 率为25.55%,上期毛利率为28.07%,报告期毛利率较上期毛利率减少2.52个百分点。主要一是本期燃油 汽车产业链行情萎靡、价格竞争空前激烈,轴承产品销售单价下降;二是因人工费增长,单位制造成本 增加以及新能源车用轴承和发动机辅助动力系统系列轴承中的水泵轴系列轴承新品较多生产成本略高 共同影响所致。 3、报告期内销售费用本期发生额4,238,938.54元,上期发生额3,228,745.74元,增加了 1,010,192.8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29%%,主要是本期因销售收入增长使得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 佣金、办公费等增加共同影响所致。 4、报告期内管理费用本期发生额16,890,380.01元,上期发生额14,899,125.66元,增加了1,991,254.3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6%,主要是本期职工薪酬增加以及股份支付费用、中介机构服务 费减少共同影响所致。 5、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本期发生额9,114,892.85元,上期发生额7,726,212.59元,增加了 1,388,680.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7.97%,主要是本期公司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研发用材料费及研 发人工费用增加共同影响所致。 6、报告期内财务费用本期发生额1,155,529.23元,上期发生额34,798.79元,增加了1,120,730.44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220.60%,主要是本期利息费用增加以及利息收入减少共同影响所致。 7、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本期发生额-764,792.81元,上期发生额-293,356.16元,较上年同期增 加损失471,436.65元,主要是本期根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余额及预期信用损失重新计提坏账所致。 8、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本期发生额-3,834,315.91元,上期发生额-2,173,154.87元,较上年同期 增加损失1,661,161.04元,主要是公司报告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增加所致。 9、报告期内其他收益本期发生额1,282,735.12元,上期发生额2,162,766.23元,减少了880,031.11 元,较上年同期降低40.69%,主要是本期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扣除减少所致。 10、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本期发生额-13,755.33元,上期发生额-209,402.83 4元,资产处置损 失减少了195,647.50元,主要是本期处置固定资产损失减少所致。 11、报告期内营业利润本期发生额12,654,174.50元,上期发生额18,581,236.95元,减少了 5,927,062.45元,较上年同期降低了31.90%。主要是:(1)本期因销售收入增加及毛利率降低共同影响 毛利增加2,562,736.46元;(2)本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合计较上年同期增加 5,510,857.85元;(3)本期其他收益因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扣除降低较上年同期减少 880,031.11元;(4)本期资产减值损失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增加较上年同期增加1,661,161.04元。 12、报告期内净利润本期发生额11,502,666.91元,上期发生额16,998,002.74元,减少了 5,495,335.83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2.33%。主要是本期营业利润减少5,927,062.45元及企业所得税减少 431,774.26元共同影响所致。 (2) 收入构成 单位:元
按产品分类分析: 单位:元
按区域分类分析: 单位:元
收入构成变动的原因: 1、本期公司将产品构成中的空调器系列轴承、涨紧器系列轴承、水泵轴系列轴承、托架轴承合并 为发动机辅助动力系统系列轴承进行披露。 2、发动机辅助动力系统系列轴承、新能源系列轴承本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是因 为本期公司积极拓展新的客户、开发新的产品及拓展新能源市场和售后市场,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及 国内外客户售后服务满意度,综合使得收入增加。 3、子公司烟台明德新业务工程机械配件本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9,032,866.87元。 公司本期收入构成未发生重大变化。 3、 现金流量状况 单位:元
现金流量分析: 1、经营活动本期现金净流入比上期增加 2,364,453.94元,增长 48.75%。主要是:本期因收到客户 的银行承兑增加致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 3,818,551.79元、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 现金因净额法确认收入代收的货款减少 3,912,246.44元、本期因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给供应商货款增加 致使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20,674,480.14元;因产销量大幅增长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 付的现金增加 7,247,834.79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因支付保证金及往来款项增加1,848,115.45元共同影响所致。 2、投资活动本期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 12,377,833.97元,上期净流出为 40,801,722.22元,较上期现 金净流出减少 28,423,888.25元,主要是因为本期购建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 10,270,667.36元、上期收购子公司烟台明德而本期没有使得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减少 18,414,550.09元共同影响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 3,175,896.15元,上期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 2,182,051.66元,本期 较上期净流入减少 5,357,947.81元。主要是因为(1)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 24,000,000.00元;(2)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28,133,179.70元;(3)本期银行借款增加使得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 的现金增加 921,852.88元共同影响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一) 主要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经营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