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宗申动力(001696):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26日 14:03:52 中财网

原标题:宗申动力:2025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左宗申先生、黄培国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源洪先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夏丹女士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对公司主营业务情况以及可能面对的宏观经济变化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本报告中涉及公司未来经营计划和前瞻性陈述,并不构成公司对未来年度的盈利预测及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1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28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0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7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1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42 第九节 其他报送数据 ............................................ 157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以上文件齐备、完整,并备于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以供查阅。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本公司、公司、宗申动力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宗申产业集团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宗申高速艇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宗申高速艇开发有限公司
发动机公司、宗申发动机公司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宗申通机公司、通机公司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大江动力、大江动力公司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宗申航发公司、航发公司、航发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宗申新能源公司重庆宗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东莞锂智慧、东莞锂智慧公司、锂智慧、锂智慧公司东莞市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融资租赁公司重庆宗申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拓源公司重庆拓源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新智造公司、宗申新智造重庆宗申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隆鑫通用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股东大会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人民币元
报告期、本报告期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宗申动力股票代码001696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宗申动力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CHONGQING ZONSEN POWER MACHINER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zonsen power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黄培国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林艺 
联系地址重庆市巴南区宗申工业园 
电话023-66372632 
传真023-66372648 
电子信箱linyi@zsengine.com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6,654,903,835.384,743,591,223.2540.2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505,635,951.16281,894,044.6279.3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元)487,717,872.41268,036,127.4581.9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564,827,788.95-374,801,380.56250.7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4160.246279.3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4160.246279.3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4%5.73%增加3.91个百分点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12,768,217,446.8511,987,782,082.656.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5,239,052,576.864,989,644,246.745.00%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669,651.19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 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 的政府补助除外)11,280,830.2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 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 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2,969,890.91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2,175.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7,348,910.33 
减:所得税影响额2,782,846.0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51,230.45 
合计17,918,078.75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是国内专业化中小型动力机械产品制造基地之一,主要从事中小型动力机械产品及部分终端产 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在通用机械、摩托车动力、航空活塞动力等中小型动力领域处于行业领 先地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发动机及配件;通用汽油机、耕作机、割草机、水泵机组、汽油发电机组 等整机及零部件;摩托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大型农机零部件、锂电储能设备及配件、锂离子电池及 配件、电子元器件、电池控制系统。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宗申动力以向各类交通和作业场景提供可靠(品质、性能、高性价比)、绿色(环保、友好、低耗 能)、智能(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服务)的动力系统集成产品与服务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动 力系统集成服务商。公司运用分析型策略和构建型策略打造两条增长曲线,通过分析型策略加快燃油动 力业务(通用机械、摩托车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和零部件业务)向高端、高附加值领域升级,延长第一 增长曲线;通过构建型策略迅速提升新能源业务(电驱动系统、储能、氢能源等业务)在电驱动系统、 储能、氢能源等产业的经营规模,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通过全面数字化策略,提升燃油动力业务 效率,促进新能源业务增长。现已形成了以“通用机械和摩托车发动机”为核心,覆盖“航空动力、新 能源、高端零部件”等新兴业务领域的产业布局。
1、通用机械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宗申通机公司”)和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大江动力公司”)专注于通用动力和终端机械领域,产销量均处于中国通用机械行业前列。2025年上半年,宗申通机公司和大江动力公司通过多维度业务协同及资源要素整合,有效强化了市场竞争优势。宗申通机公司在驻车发电、基站应急及无人机充电等领域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植保无人机发电机、房车发电机等重点细分市场延续高景气度,保持稳健增长势头;自主品牌建设初见成效,重点推进海外联合品牌合作,目前已成功落地搬运车产品的海外联合品牌推广项目,品牌影响力与市场渗透力同步提升;报告期内聚焦用户需求推出小直传微耕机、皮带微耕机两款农机新品,自上市以来凭借技术优势与场景适配性获市场高度认可。大江动力公司密切跟踪国际贸易政策动态,抢抓关税调整窗口期,推动经营质效双升;发电机业务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海外市场多点发力,进一步巩固全球市场布局;割草机板块稳居行业头部阵营,在传统手推式产品基础上,全新推出骑乘式割草车及智能化割草机器人,有效丰富产品矩阵;产能布局方面,智能化新工厂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为未来产能释放及新能源业务拓展锚定清晰发展路径。两家企业依托差异化优势的协同联动机制,着力推动燃油动力与新能源动力产品线的深度融合,共同构建起覆盖燃油产品与新能源产品的立体化竞争力体系。报告期内,公司通用机械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 36.47亿元,同比增长 73.06%,实现净利润 3.70亿元,同比增长139.79%。

(1)主要产品
宗申通机公司专业研发、制造和销售通用汽油机、小型发电机组、高压清洗机、水泵、舷外机、电动产品和农园林机械产品等。通用汽油机实现31CC~999CC主流排量段全覆盖,发电机组、高压清洗机、水泵、舷外机、电动产品、微耕机、田园管理机、搬运车等八大细分品类均构建起多规格、多场景的产品矩阵,各产品线凭借稳定的性能表现与可靠的服务体系,已在北美、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规模化销售,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通用小型动力设备制造商。

大江动力公司致力于发电设备、清洗和清洁设备以及户外园林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主要产品为汽油发电机、高压清洗机、农业灌溉设备、割草机等。新能源产品(储能和电动工具)作为大江动力公司战略转型的第二增长曲线,拥有 PCS(双向逆变器)、BMS(锂电池管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具有全功率段储能产品(100W-5KW)和完整的户外电动工具(包含割草机、扫雪机、微耕机、打草机、吹风机、链锯、修枝剪、割草机器人等)。

(2)经营模式
宗申通机公司以“成为小型动力设备行业引领者”为发展愿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让生活更轻松”为企业使命,坚持“创新驱动+精益管理”的双驱运作模式,从产品、品牌、渠道、服务全方位打造企业的竞争力。

在产品研发方面,宗申通机公司不断聚焦技术创新,重视研发投入。宗申通机公司拥有 35间现代化实验室,120套大型实验仪器,5套排放测试仪,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力保证。宗申通机公司以 IATF 16949质量管理标准为指导建立研发体系,以市场需求和趋势洞察相结合实施产品自主开发,秉承“产品是载体,技术是灵魂,能力是根本”的理念,深耕厚植、厚积薄发,通过技术进步和能力提升持续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大江动力公司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化企业”为愿景,以“让生活更美好”为使命,通过整合一切可再生能源,打造绿色、智能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同时延伸到一切家庭和个人的智能终端,实现终端产品的智能互联,并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应用,赋能更多美好便捷生活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在产品研发方面,大江动力公司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构建竞争优势,围绕新能源绿色户外智能终端产品和“高效、低碳、零排放”的内燃机发电、园林、清洗等终端设备的双轨产品创新发展战略,组建了重庆创新研发本部和宁波、深圳研发中心的1+2架构组织,充分吸取东部沿海丰富的产品技术、供应链资源储备,以及深圳创新开发前沿基地的优秀人才和信息智库资源。同时大江动力公司基于全球市场策略,以价值创造导向,积极与国内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设计公司进行合作,打造数字化创新、智能制造的先进生产力。

在智能制造方面,深度融合前沿理念与先进技术,全力构建高效、先进、智能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与此同时,面向新能源业务,按高标准、高质量的严格要求规划设计了 10万平米的智能工厂,彰显大江动力公司对新能源业务的坚定信心和宏大愿景,也为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势能。

2、摩托车发动机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宗申发动机公司”)作为国内摩托车发动机龙头企业之一,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2025年上半年,我国摩托车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外贸出口量价齐升,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国内市场则逐渐企稳,其中250ml以上的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市场持续保持高增长,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宗申发动机公司围绕市场拓展、技术攻坚及供应链优化三大方向,稳步向战略目标推进:市场拓展方面,宗申发动机公司聚焦墨西哥、巴西、西非及埃及等新兴市场,通过产品适配性优化及渠道深耕,实现销量稳健增长,区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技术创新领域,持续强化研发投入,在并联混动系统集成、VVA可变气门驱动技术等方向取得阶段性成果,报告期内已完成原理样机装配及基础性试验,为产品高端化升级奠定技术基础;供应链管理上,宗申发动机公司构建全链条风险评估体系,针对性制定瓶颈资源提升计划,优化供应商合作,增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保障生产运营稳定性。报告期内,公司摩托车发动机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23.30亿元,同比增长14.39%;实现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39.30%。

(1)主要产品
宗申发动机公司专注于摩托车动力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集成服务,掌握了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氢燃料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产品性能优越,品种齐全,机型丰富,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并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2)经营模式
在营销方面,宗申发动机公司深入推行以“差异化、定制化、集成化”为导向的新型商业模式,从系统集成设计、车机协同、对外宣传、公告申报、需求定制、工程服务等方面,结合供应链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系统服务,与客户共同构建产业链协同竞争优势,保障整车与动力集成系统的完美匹配,帮助客户提升市场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

在研发方面,宗申发动机公司组建了拥有两百余名优秀技术创新人才的研发团队,拥有十大开发专业室,四大品类项目组,两大应用工程专业室,现有研发设计水平处于国内前列,产品开发涵盖热动力系统的所有核心部分。现掌握的轴瓦支撑、异形燃烧室、分离式机油泵、三轮车发动机减压阀、碳纤维离合器、低速大扭矩等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适应行业发展,满足对高技术、高性能产品的开发需求,宗申发动机公司大力打造业内领先的技术中心,并与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优秀设计公司等加强合作,不断开发全新产品,丰富产品谱系,满足国内外客户对小型紧凑动力的各类需求。

在供应链方面,积极甄选、培育优质的供应链体系,针对供应商实施分级管理,围绕品质、交付、成本、技术、服务等维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辅导,并积极推动供应链数智化发展,协助供应商诊断当前痛点,规划数智化升级方向,强化“合作共赢”,构建发动机整体制造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在生产方面,宗申发动机公司持续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采用自动物流、自动装配、智能防错的新技术,具备柔性化、智能化装配生产能力;同时积极以安全、产品质量一致性、降低劳动强度和改善作业环境为导向,推进装配智能化、搬运自动化,开发与产品、设备、工艺有关的数字化软件,以数据驱动装配解析、数据预警等应用,并结合信息系统对过程全要素进行管理,在生产效率提升、过程质量保障方面效果显著。

在质量控制方面,公司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控制过程、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 ISO9000、IATF16949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策划质量、研发质量、制造质量、销售质量、服务质量等“五大质量”的职能建设,搭建业务管理流程与品质管理流程相融合的组织架构,推行全员参与、全系统联动,不断探索质量管理新模式,培育质量管理新职能,保障品质稳定可靠。

3、航空动力业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宗申航发公司”)主要为旋翼、固定翼等通航飞机和无人机等航空飞行器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内以民营为主体成功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宗申航发公司已形成以中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为主的产品线,构建了五大航空动力平台,推出 20余款衍生产品以及螺旋桨产品,涵盖无人机及轻型通航飞机市场,适用于工业级及工业级以上的无人机和通航飞机。宗申航发公司通过长期持续地优化提升动力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了发动机+螺旋桨+热管理系统+发电系统等集成式设计,全方位解决客户需求,夯实了中小型航空动力产品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

在全球工业无人化进程持续深化与国内低空经济政策全面落地的双重驱动下,无人机行业正迈入战略机遇窗口期。下游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各类场景化应用需求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强劲。

宗申航发公司紧抓政策红利与市场机遇,始终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一方面,紧密跟踪客户需求,推动项目交付;持续优化系列产品,稳步开展新产品研发,不断健全产品生态;同时完善营销网络,深化客户合作。另一方面,宗申航发公司自主研发的 CA500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以下简称“CA500”),在山河星航 Aurora SA60L轻型运动飞机上随机认证末次审查会成功召开,标志宗申航发 CA500即将成为国内首款严格遵循CAAC适用的适航要求和ASTM F2339国际标准、通过“随机审定”模式,获得适航批准的国产航空动力产品。后续,宗申航发公司将推进更多核心产品开展适航认证工作,为进入通航市场、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筑牢合规基础。

在市场拓展方面,专注于国内蓬勃发展的无人机产品及市场,宗申航发公司积极参与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先进技术供需对接活动等多场展会,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要求。通过展会平台,宗申航发公司实时洞察行业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变化,指导产品升级;同时,积极对接上下游产业链资源,达成多项潜在合作意向,为 业务拓展储备动能;并借助技术成果展示与品牌形象塑造,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4、新能源业务 公司依托深厚的传统产业根基,以战略前瞻眼光实施新能源产业双轮驱动战略,成功构建起新能源 动力系统和储能两大产品体系,覆盖电驱动系统业务(电机、电控)、储能业务(便携式储能、家庭储 能、工商业储能、动力电池)、氢能源业务(50kW及以下氢燃料电池系统)三大核心赛道的布局,实 现传统业务稳健增长与新能源业务创新突破的良性互动格局。 4.1 电驱动系统业务
公司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供集成化、智能化的电驱动整体解决方案,当前重点推进电动摩托车、特种车辆、交通运输机械、农园林机械等应用场景的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落地,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多场景的产品谱系框架。技术层面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聚焦发卡电机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着力打造“系统集成化+产品成套化+服务全周期化”的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市场和技术竞争优势。报告期内,电驱动系统业务研发端聚焦“电机+控制器”成套升级,根据客户应用场景,精准定位、差异化配置,特种车辆市场及园林市场均取得较大突破,并实现批量供货;品牌端通过高频亮相行业展会与精准营销市场走访活动,全面拉升品牌认知度,并带动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

4.2 储能业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东莞市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东莞锂智慧公司”)聚焦家庭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以“为世界绿色能源贡献锂谷智慧”为愿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储能产品和一站式储能综合供应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与东莞锂智慧公司的业务协同与资源联动,通过管理协同、资源整合及优势互补,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产品矩阵等核心能力建设。在储能业务领域,东莞锂智慧公司已形成覆盖家用与工商业场景的多款储能系统产品体系。基于市场需求精准研判,针对性推进产品标准化设计与定制化精简,当前已在欧洲及非洲部分区域开展自主品牌推广与运营。在动力电池业务领域,主要出口海外市场,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车、叉车及房车等细分场景。在技术创新层面,东莞锂智慧公司持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目前已完成光储逆一体化房车全电系统的研发工作,并启动小批量试产。为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东莞锂智慧公司已在德国设立子公司,重点开拓欧洲家庭及工商业储能市场;同时越南新制造基地启动建设,通过完善海外生产节点进一步强化全球供应链网络。

4.3 氢能源业务
根据公司“燃油动力”向“电动动力、混合动力以及其他清洁能源动力”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的发展路径,氢能源业务是公司新能源业务领域的重点之一。公司持续强化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投入,重点围绕电堆核心部件、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应用等方向深化技术攻关,同步推进电堆性能测试与燃料电池系统评价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技术验证能力。目前,公司已掌握 50kW及以下中、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集成能力,完成 SL15、SL20等系列水冷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并基于终端场景需求,分别在 2吨、3.5吨叉车等应用场景开展小批量示范应用;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公司已在工业园区内投用单日供氢能力 500kg,压力 35MPa的撬装供氢站,持续为园区内氢能车辆提供加氢服务,为绿色氢能园区示范应用提供稳定用氢保障,同步构建氢能全流程闭环应用场景,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5、高端零部件业务
公司高端零部件业务拥有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构建了覆盖原材料到成品交付的全工序制造能力,拥有铸造、机加两大生产工厂,铸造工厂具备熔炼、低压铸造、高压铸造、抛丸、热处理、钝化等工艺能力,年产能2.2万吨铝合金铸件;机加工厂具备打码、精密加工、搅拌摩擦焊、高压清洗、真空清洗、氦气试漏等工艺能力,年产能 2000万件铝合金零部件。公司高端零部件产品涵盖汽车四驱系统、变速箱、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发动机系统、摩托车动力系统、通用动力等领域,产品种类多达数百种。

报告期内,公司高端零部件业务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内部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铸造工厂新增 后处理自动化打磨及悬链抛丸生产线,机加工厂完成智能化升级,着力打造品质稳、交期短、成本低、 柔性强的智能工厂;外部积极拓宽产品布局,现已与中国一汽、纳铁福(SDS)、诺玛科(NEMAK)、吉 凯恩(GKN)、博格华纳(BorgWarner)、德纳(DANA)、华域麦格纳(HME)、苏州汇川等国内外知名 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公司高端零部件业务始终秉持“质量为本、服务致优”的经营理念,持续探索新材 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实践,夯实核心竞争力。 (二)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公司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公司经营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继续坚持“保增长、强转型、做价值”的经营方针,有效保障了经营的持续稳健发展,积极推动公司向“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动力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升级:一是深耕核心主业,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坚持以核心主业为根基,在“通用机械”和“摩托车发动机”两大传统优势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与技术迭代,公司在产品性能、质量稳定性及客户服务响应效率等维度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进一步夯实了细分市场龙头地位。二是加码新兴领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重点布局“航空动力”“新能源”“高端零部件”三大战略性新兴领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促进公司产业转型升级的稳步推进。三是优化运营体系,提升盈利水平。公司持续完善供应 链管理体系,通过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推进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等方式,提升全链条运营 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目标,全面提升了盈利水平,进一步夯实了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5,490.38万元,同比增长 4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0,563.60万元,同比增长79.37%。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深厚的品牌价值,助力产业发展 公司是国内通用汽油机、通用机械终端产品和摩托车发动机制造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在细分市场 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拥有稳定的经营管理团队和遍布国内外的数千个营销网络,以及强大的资金储 备和新产品资源储备。公司深耕中小型动力机械领域,沿着制造业高端化、信息化、服务化、智能化、 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创新,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机械 500强”和“中国压铸 50强”,是国家 认定的“国家绿色工厂”“国家供应链创新和试点企业”“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国家高新 技术企业”,并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标杆智能工厂”“重庆市数字化车间”“重庆市智能 工厂”“重庆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重庆市优秀创新型企业”等荣誉/称号。近年,公司及宗申通机 公司、大江动力公司、宗申航发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2、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
公司构建了覆盖多元动力领域的核心技术矩阵,在大排量发动机、电驱动系统、氢燃料电池、储能搭建合作平台,加强研发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显著缩短研发周期。在全球化 竞争格局中,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研发能力提升和研发机构建设,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开发,持续完善研发组织架构和人才梯队建设,形成多渠道的创新投入机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 有效专利近 1500项,其中:宗申发动机公司拥有 404项技术专利;宗申通机公司拥有 509项技术专利; 大江动力公司拥有272项技术专利;宗申航发公司拥有89项技术专利;宗申新能源公司拥有84项技术 专利;零部件事业部拥有71项技术专利。 3、一流的制造工艺,保障产品品质 公司以智能制造重塑产业标杆,建立发动机行业首条工业4.0智能生产线、国内典范化的自动化涂 装生产线、自动化发动机装配流水线,引进多台三坐标测量仪、Testrai100型系列溢漏检测仪及进口 光谱分析仪、AVL排放分析仪等高精尖检验检测设备,极大地降低了发动机装配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控制 误差,大大提高了发动机产品质量水平。公司秉承“精良智造”的理念,在质量检测方面,配置各类在 线检测设备及动平衡机、凸轮轴测试仪、探伤机、整机振动测试仪、测功机、排放仪等先进检测设备; 打造智控生产线,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装配设备,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生产管理全程监控,通用机械 产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树立智能制造新标杆。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6,654,903,835.384,743,591,223.2540.29%主要系公司大力拓展市场,通机及 摩托车发动机业务增长所致。
营业成本5,711,394,322.614,063,178,095.1240.56% 
销售费用135,282,798.68107,905,967.0525.37% 
管理费用131,687,204.70114,345,643.6115.17% 
研发费用165,213,711.25143,617,612.4215.04% 
财务费用14,588,780.048,793,289.7265.91%主要系本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 形成的汇兑收益同比减少所致。
所得税费用83,268,672.8041,924,887.8598.61%主要系本期利润总额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167,004,047.28152,772,891.049.3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564,827,788.95-374,801,380.56250.70%主要系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增 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47,983,105.18-189,042,258.0721.7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36,989,268.74656,491,126.76-120.87%主要系银行融资取得的现金同比减 少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312,791,452.70117,245,368.62166.78%主要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同比增加所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6,654,903,835.38100%4,743,591,223.25100%40.29%
分行业     
机械制造业6,516,225,615.0697.92%4,595,965,217.5096.89%41.78%
其他138,678,220.322.08%147,626,005.753.11%-6.06%
分产品     
通机产品3,643,919,510.4254.76%2,105,211,889.8144.38%73.09%
发动机产品2,323,936,137.6534.92%2,034,375,494.1442.89%14.23%
产品零部件286,458,353.454.30%235,216,648.694.96%21.78%
新能源产品261,911,613.543.94%221,161,184.864.66%18.43%
其他138,678,220.322.08%147,626,005.753.11%-6.06%
分地区     
内 销3,342,600,355.8550.23%2,702,537,215.3456.97%23.68%
外 销3,312,303,479.5349.77%2,041,054,007.9143.03%62.28%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分行业      
机械制造业6,516,225,615.065,585,326,229.1514.29%41.78%40.40%0.85%
分产品      
通机产品3,643,919,510.423,042,001,635.0616.52%73.09%69.55%1.74%
发动机产品2,323,936,137.652,070,329,390.2910.91%14.23%14.46%-0.18%
产品零部件286,458,353.45238,637,593.6516.69%21.78%25.04%-2.17%
分地区      
内 销3,342,600,355.852,896,636,724.3013.34%23.68%29.67%-4.00%
外 销3,312,303,479.532,814,757,598.3115.02%62.28%53.87%4.64%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 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 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63,120,319.0510.62%主要系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理财收益以及本期 交割的远期结售汇合同产生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64,299.590.28%主要系理财收益以及本期交割的远期结售汇合 同产生的收益
资产减值-25,030,387.38-4.21%主要系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
营业外收入8,680,191.011.46%主要系赔偿利得、违约金及罚款收入、无法支 付的款项
营业外支出2,123,676.920.36%主要系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等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例金额占总资产比例  
货币资金1,677,816,345.7513.14%1,499,326,983.3212.51%0.63%占总资产比例的情 况均无重大变动
应收账款2,818,007,964.6922.07%2,364,939,848.8819.73%2.34% 
交易性金融资产260,627,423.132.04%241,533,858.872.01%0.03% 
合同资产2,918,156.100.02%3,065,263.930.03%-0.01% 
存货1,218,515,185.479.54%1,165,725,919.429.72%-0.18% 
投资性房地产74,709,793.990.59%60,746,406.340.51%0.08% 
长期股权投资1,016,401,221.937.96%955,039,208.307.97%-0.01% 
固定资产1,556,513,154.2412.19%1,608,767,773.3713.42%-1.23% 
在建工程165,530,631.381.30%104,313,240.170.87%0.43% 
使用权资产141,791,029.861.11%102,884,940.150.86%0.25% 
短期借款150,100,000.001.18%150,123,750.001.25%-0.07% 
合同负债167,754,429.951.31%121,785,895.421.02%0.29% 
长期借款1,792,283,839.3514.04%1,725,100,000.0014.39%-0.35% 
租赁负债108,866,422.280.85%69,554,495.050.58%0.27%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计入权益的 累计公允价 值变动本期计提的 减值本期购买金 额本期出售金 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 产(不含衍生金 融资产)241,533,85 8.87- 906,435.74  425,000,00 0.00405,000,00 0.00 260,627,423.13
2.衍生金融资产 151,777.41     151,777.41
3.应收款项融资977,372,45 4.35   1,549,642, 092.081,782,474, 868.17 744,539,678.26
4.其他债权投资        
5.其他权益工具 投资        
金融资产小计1,218,906, 313.22- 754,658.33  1,974,642, 092.082,187,474, 868.17 1,005,318,878. 80
投资性房地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        
其他        
上述合计1,218,906, 313.22- 754,658.33  1,974,642, 092.082,187,474, 868.17 1,005,318,878. 80
金融负债2,607,634. 98- 2,418,957. 92     188,677.06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详见第八节 财务报告,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25、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投资额(元)上年同期投资额(元)变动幅度
0.00383,600,000.00-100.00%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衍生品投资类 型(注1)初始投资 金额期初金额本期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计入权益的累计 公允价值变动报告期内 购入金额报告期内 售出金额期末金额期末投资金额 占公司报告期 末净资产比例
远期外汇业务(注2)(注2)257.07-(注2)(注2)(注2)(注2)
合计  257.07     
报告期内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具体原 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报告期内,公司衍生品的会计政策及核算具体原则与上一报告期 比较没有重大变化。       
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报告期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7.07万元人民币 ,确认投资 收益-217.24万元人民币,合计收益39.83万元人民币。       
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不适用       
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自有资金       
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 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 险、法律风险等)本公司管理层有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控制相关风险。本报告 期末,公司衍生品持仓未面临重大风险。       
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 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 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公司对报告期内衍生品投资损益情况进行了确认,报告期内确认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7.07万元人民币。公允价值计算以金融机构 提供的与产品到期日一致的资产负债表日远期汇率报价为基准。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