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天阳科技(300872):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26日 15:25:32 中财网

原标题:天阳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天阳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4 【2025年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欧阳建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庆勋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艳萍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市场竞争风险、技术与产品开发质量风险、核心技术人员和关键管理人员流失风险、商誉减值风险、人力成本上升风险、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等,敬请投资者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中的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29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1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7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4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49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其他备查文件。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天阳科技天阳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阳有限公司北京天阳宏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银恒通北京银恒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子公司
鼎信天威北京鼎信天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子公司
卡洛其北京卡洛其咨询有限公司,公司子公司
天阳胜合天阳胜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公司子公司
同创安胜北京同创安胜咨询服务中心(有限合伙),公司子公 司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股东大会天阳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天阳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天阳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PMO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项目管理中心,负责 监督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指标,并及时预 警、凸显问题,协调相关部门推进问题解决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
首都在线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转债天阳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 换公司债券
报告期、本期、本报告期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上年同期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天阳科技股票代码300872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天阳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天阳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Tansun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TANSUN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欧阳建平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甘泉李莹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阜通东大街1号院3号 楼9层2单元121005北京市朝阳区阜通东大街1号院3号 楼9层2单元121005
电话0891-6401153 010-570760080891-6401153 010-57076008
传真0891-6139569 010-509559050891-6139569 010-50955905
电子信箱ir@tansun.com.cnir@tansun.com.cn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注册登记日期注册登记地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号码
报告期初注册2024年10月09日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林琼岗 东一路7号西藏西欣商贸有 限公司A座608房91110108752161931Y
报告期末注册2025年03月11日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林琼岗 东一路7号西藏西欣商贸有 限公司A座608房91110108752161931Y
临时公告披露的指定网站查 询日期(如有)2025年03月11日  
临时公告披露的指定网站查 询索引(如有)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 业执照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19)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996,655,061.11928,603,704.917.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51,041,419.6791,157,293.21-44.0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15,144,761.6022,805,915.27-33.5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285,890,680.65-239,273,886.35-19.4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10.23-52.1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10.23-52.1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2%3.50%-1.98%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4,126,038,016.274,197,801,354.26-1.7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3,475,589,188.823,221,078,383.717.90%
公司报告期末至半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
者权益金额
?是 □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0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1046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 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38,122,695.78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 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 生的损益2,585,421.98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605,822.74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 目723,356.52 
减:所得税影响额4,925,578.1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3,415.28 
合计35,896,658.07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个税返还:723,356.52元。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概况
公司服务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行业客户,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金融科技为客户提供咨
询、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及金融IT等产品和服务,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成为最具业务价值的金融科技领导
者,帮助客户提升在营销、获客、风控、业务流程处理和运营管理等业务环节的效率,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是近年来国内高速成长、具有强大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是业内科技赋能金融的重要贡献者。

公司业务板块主要有咨询、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和金融IT服务,主要围绕银行的关键业务领域、关键业务环节以及
关键科技领域展开。咨询包括IT规划、金融业务咨询、数字化转型咨询、数据资产管理;金融科技包括信贷管理、信用
卡;数字金融包括数据中台、风险管理、营销、监管科技、合规/内控/审计、财务/资产负债、运营服务;金融 IT服务
包括PMO、测试、运维等。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超过400个,承建了数千个银行里重要的IT系统,这些系统协助金融
机构管理了数十万亿元的资产,为上千万企业客户和数亿个人用户提供安全可信的金融服务。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的主要客户系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通过招投标或竞争性谈判方式向客户提供软件产品、软件开发及服务。

具体包括:
1.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利用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开发满足其需求的软件系统。

2.公司向客户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协助完成软件系统的开发。

3.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专业测试服务、数据迁移服务。

4.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IT基础设施技术咨询规划、业务咨询及项目管理服务。

5.公司定期和不定期对客户的IT系统进行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

6.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云计算服务和业务运营服务。

(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的工作
2025年中国银行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持续的低息环境与金融让利背景下,净息差收窄、市
场变化与竞争为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根据赛迪顾问报告,2024年度中国银行业整体 IT投资规模达到2,757.48亿元,比2023年度增长了 1.86%,增长幅度同比继续放缓。在银行强调降本增效及收紧 IT预算的影响下,金
融科技企业的经营继续承压。

报告期内,公司践行“致力于成为最具业务价值的金融科技领导者”的愿景,在银行的关键业务领域、关键业务环
节及关键科技领域重塑经营模式,做深做专业务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专业化、产品化”战略,以创新为驱动,以专
业为支撑,打造优质金融科技产品。近年来,公司的营收结构发生变化,“专业化、产品化”的营收占比已超三分之二。

(1)信用卡领域
公司的信用卡解决方案是一套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在继续夯实国内业务基础上,将重心放在产品国际化研发、业务
模式创新以及运营方面,其中:1)产品国际化层面已经完成整套支付产品,从商户、收单、支付、交换、发卡及运营端
到端的产品支撑能力,其中拳头产品 CreditXIssuing支持借记卡、信用卡、Loan、预付费卡、公司卡、BNPL等各种金
融产品的创新,支持针对数字零售的线上化开展,一个平台支持卡贷联合、卡贷合一的能力,并且在香港及东南亚多个
国家都取得落地案例。在商业模式下也更加成熟,跟客户采用更合理的License+MA的模式。在产品标准化、成熟度等方
面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尤其是将新客户的业务上线时间从传统的 6个月以上,直接缩短一半的时间,性能跟成本也有
更大的弹性拓展性;2)在业务模式创新方面,搭建 SaaS云服务平台,在发卡、收单、互联网贷款等解决客户从 0到 1
的业务场景上快速发展。在业务运营、风险运营方面也构建了完整的团队,可以在数字贷款领域直接提供产品及风险运
营的服务,当前业务已经在非洲、印尼等市场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

(2)信贷管理领域
银行信贷系统是业务属性最强的解决方案,是直接能够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系统,近年来,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与
自主创新的推动下,银行信贷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规模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全行级的千万级项目很普遍。2025年上
半年,公司信贷业务板块成功中标 2个大型综合信贷平台项目,中标金额超 6,000万元人民币,在“新一贷”信贷平台
领域,中标率持续保持高位,达 60%以上,体现了公司在该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 2024年完成投产上线的信贷项目
均已顺利进入持续性二期合作阶段。基于银行信贷项目建设固有的长期服务特性,公司预计未来三年相关业务将持续贡
献稳定、可观的延续性收入,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持续加大信贷产品研发投入,重点聚焦以下三大方向并取得实质性进展:1)工程效率提升:基于近年项目实施
经验,公司对核心交付组件进行了系统性升级,涵盖数据标准管理、移动审批快速生成、批量业务开发、专项测试工具
箱、辅助代码生成、项目环境管理、需求管理、差异化影响分析等八大关键领域。上半年已完成其中 5个组件的升级迭
代,并成功应用于新中标项目,显著提升了实施效率和交付质量;2)极致用户体验:响应市场对用户体验的强烈需求,
公司完成了新一代用户交互体验的产品化设计。该成果计划于下半年集成至最新的V5.0产品版本中,应用于新中标项目
落地。同时,下半年将启动该方向的 AI化研发,进一步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和用户满意度;3)大模型业务应用:在人
工智能应用领域取得突破,上半年成功中标两家银行的智能化信贷应用项目。项目涵盖智能填单、智能财报分析、智能
尽调、智能问答、智能风险预警、智能合规审查、智能贷后检查及信贷业务知识库等八大AI助手功能模块。公司将以独
立智能体形式,将上述AI能力深度集成至现有综合信贷产品体系,赋能客户业务智能化升级。

(3)数据业务领域
在金融数据业务领域,公司利用已有的优势,紧贴全球前沿技术构筑“AI+金融”竞争优势,以数据为矛、以客户价
值为盾,持续推动金融数据与 AI技术向新质生产力转化,通过对 AI技术的不断投入和与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在已中
标的多个数据项目中把“大模型+粒度模型+业务指标体系”和“批量加工、流维加工、流流加工”等流批一体加工技术
落到实处,实现了国内领先的真正意义的湖仓一体和流批一体的数据新范式,打通了金融数据应用最后一公里,让金融
行业人人用数,处处智能;以智能数据分析产品深入金融的各个业务场景中,通过数据辅助决策,赋能业务效能的提升。

(4)风险管理领域
在风险管理领域,公司与 SS&C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获得其旗下 Algorithmics市场风险管理与 FRTB软件产品 5.2
和 5.3版本及源代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永久使用许可。在双方合作框架下,SS&C将协助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出
基于其最新版本Algo市场风险管理软件,并完全满足国产信创要求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该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
公司将面向最终客户独家销售该软件。此外,公司还被指定为SS&CAlgo除市场风险和FRTB产品外其他解决方案(如交
易对手信用风险内评法、资产负债管理等)在亚太地区的实施服务优先合作伙伴,显著提升了公司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
的竞争壁垒和服务能力。为了确保软件产品与服务的本地化适配与持续交付,公司整合优势专家资源,天阳信创版本已
顺利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源代码安全审查、开源合规检测及信创适配测试三重权威认证。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中
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分析报告》中,公司在市场风险解决方案市场中占有率排名第一,标志着公司在该领域的领先
地位获得权威认可。公司已成为国内金融行业在市场风险、FRTB、信创替代等关键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为未来可持续
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营销与运营业务领域
在营销与运营业务领域,围绕对公、普惠、零售三大业务方向持续深化数据驱动业务的价值。报告期内,在对公、
普惠领域持续服务头部银行,创新开展总分行数智化协同,依托‘大模型+产业链数据’赋能业务,有效落地商业银行区
域数智化运营与应用。在零售端聚焦市场目标客群,借助大模型智能数据分析和标签平台能力,开展能赋能业务增长的
数智化场景运营分析工作;公司标杆标签平台产品连续中标多家区域重点银行,作为数字化运营核心引擎,其价值持续
彰显,市场认可度与影响力稳步提升。

(6)监管与征信领域
在监管与征信领域,公司的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产品在市场端斩获了 20+家金融客户。同时,
随着监管合规大模型的升级发布,公司在产品端利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的中小微企业经营数
据拓展的大模型智能分析功能,通过大模型精准的对金融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和对监管政策法规的解读能力,大幅提升
了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特别是帮助金融机构对缺乏征信信息的“信用白户”企业精准画像、
精准授信、持续跟进,有效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7)财务和资产负债领域
在财务与资产负债领域,公司财资交付团队和产品研发团队积极拥抱“AI+金融数据”的新质生产力,在已中标的十
余家银行机构的财资类项目中持续稳定的交付;同时,基于场景化、组件化、智能化和信创化的设计理念,完成了新一
代财资产品的升级,借助大模型在场景应用端的优势在产品端实现了AI技术的深度应用,具体体现在智能分析报告、智
能审批、客户行为分析与预测等方面,为产品成为新质生产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正在以此为抓手,推动产品在多家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省级农信联社、省级城商行和香港澳门地区银行的落地。

(8)特色金融领域
在银行中间业务领域,积极参与到多家银行总行及分行中间业务相关系统信创云原生升级改造工作中,与主要客户
签订多个合同,相关项目实施交付稳步推进。在住房金融领域,2025-2028年是行业性的信创国产化及新数据标准贯标
的时间窗口,在报告期内,参与行业数据标准、数据治理规范的制订编写。同时加强“边聊边办”AI产品的市场销售工
作,拿下多家公积金中心订单。产品研发上紧跟住房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围绕“国产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四
个主题,持续推进住房公积金核心系统信创云原生升级改造、数据应用场景贯标、智能化应用场景创新、数据共享平台
研发。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在数据大模型、信贷智能风控模型等方面的核心优势能力,深度整合到公积金智能风控、辅助
智能决策流程中,助力住房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

(9)咨询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咨询业务在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先后中标某股份制银行新一代核心 PMO项目、某省联社(即将改制
为省级农商)的新一代信息系统 PMO(核心、信贷、总账)、某区域性银行 IT规划项目、某区域性银行对公人工智能咨
询项目、某省级联社信贷业务建模项目、某外资行质量管理、某省级联社核心规划等项目。在人工智能、PMO、IT战略
规划、核心规划、信贷、质量管理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同时咨询业务与集团解决方案交付业务积极
联动和整合,在市场拓展和解决方案提升方面都有较大收获。咨询团队与交付团队紧密配合在两家银行的大行信贷项目
建设中实现了良性互动。有效的提升了集团交付项目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经过上半年的努力,公司的咨询业务在市场
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不断地引入新的咨询合伙人在信贷、风险、零售等咨询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10)专业测试领域
在专业测试领域,以金融行业数字化升级为契机,深化“专业聚焦+智能驱动”双引擎战略。深耕头部银行客户,强
化测试能力建设,构建长效测试机制,持续赋能业务质量。1)服务精细化,垂直深耕金融客户体系:深化3家国有银行
测试服务,建立“总行-分中心”两级服务响应机制;承接3家股份制银行的核心系统测试项目,深化关键业务领域的测
试服务;拓展 6省农商联社大型项目群测试服务,客户留存率 100%;建立农村金融业务测试知识库,覆盖存款、助贷、
产业链金融等10多种特色场景。2)业务专业化,构建核心领域护城河:制定银行核心系统测试工艺标准V3.0,新增20
多项测试范围评估、测试需求分析标准;建立全生命周期信贷测试模型,涵盖贷前风控-贷中监控-贷后追偿。3)工艺智
能化,测试生产力革命:自研“智能测试需求分析及案例设计系统”投入运营,测试案例智能生成覆盖率达70%。

在AI测试工具领域加大研发,联合湖南大学金融超算科研团队,利用公司长期积累的金融行业测试场景、过程资产
数据、工程化能力,融合 DeepSeek、Qwen3等优秀基础大模型,发布“智能测试需求分析及案例设计系统”、“智能接
口生成系统”。1)智能测试需求分析及案例设计系统: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 AI驱动型测试解决方案,本产品深度融合
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实现需求文档智能解析与测试案例自动生成。通过分层协同智能架构(大模型+小模型+多智能
体),融合专家经验与多样化测试方法,显著抑制AI幻觉,提升复杂场景下的案例准确性与可靠性。落地成效突出:案
例综合采纳率达 70%,设计效率提升 2-5倍,助力测试团队聚焦高价值任务。2)智能接口生成系统:创新性打造闭环式
接口测试链路,基于智能解析引擎动态扫描版本包,秒级捕获 SpringMVC/Boot/Cloud、SOFARPC等主流框架接口定义,
破除技术异构壁垒。可以实时发现接口增删改行为,自动同步测试案例;规避文档失真风险,维护耗时从“人日级”降
至“分钟级”;无缝对接自动化平台,接口测试效能提升15%-20%,为高频次迭代提供敏捷保障。

(11)业务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在数字金融智慧运营领域持续深耕,持续打磨业务运营平台及数据服务,双向对接数据厂商与金融
机构,提供端到端、一体化业务运营服务。公司在自主研发的“天阳融信平台”中进行持续迭代升级,涵盖数据对接、
资产对接、数据挖掘建模、决策部署、全面视图等模块;在数据服务领域,持续引入移动数据等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
零售方面数据服务,为其风控建模提供数据支撑。在定制化解决方案方面,持续服务好去年中标客户及项目。同时,在
与某合作伙伴深度合作推进医疗供应商数字普惠服务平台建设及推广中,公司主导完成核心系统研发、生态对接、运维
体系搭建及持续技术支持等工作,保障其在医疗供应链数字普惠金融应用中的稳定运行,目前正在2个地区推广上线。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在细分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的“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该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
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软件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加强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推动更多领域新技术、新
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从广度和深度层面蓬勃发展,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软件行业的
发展,国务院及相关政府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软件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软件行业发展创造
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二)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政策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外部压力下迎难而上,以“稳”夯实底盘、以“新”激发动能、以“进”拓展空间,高质
量发展基础持续巩固,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上半年国内 GDP达 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 5.3%,增速较 2024年同期
和全年均提升 0.3个百分点,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仍高于全年 5%左右的预期目标,展现强大
抗压能力与发展韧性,内需成为增长主动力。

2024年,国务院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深化数据要素在金融等关键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技术与金融业务场景协同创新。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
《关于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要加快金融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优化
科技金融生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根据《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与《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加快数字化转型仍将是金融行业未来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主旋律,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金融行业的
数字化转型是对业务模式的重构。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的重点在于重塑银行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和底层技
术架构,优化银行经营策略、产品服务方式和组织协同机制,借助数字化技术连接不同场景入口,创造直达客户体验的
产品。

(三)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中国银行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持续的低息环境与金融让利背景下,净息差收窄、市
场变化与竞争为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根据赛迪顾问报告,2024年度中国银行业整体 IT投资规模达到2,757.48亿元,比2023年度增长了1.86%,增长幅度同比继续放缓。

根据赛迪顾问的市场分析,2024年中国银行业 IT解决方案市场面临显著转型压力,整体增速明显放缓至个位数区间,标志着行业步入低增长阶段。与此同时,新一代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 AI原生解决方案需求已初步显现,
预计未来三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此外,大模型技术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应用成效显著,不仅大幅提升开发效率,更将对
软件工程的流程和方法产生深远变革。

当前银行业正面临三大趋势交织形成的“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客户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以及人
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迭代,共同构成了银行业必须适应的“新常态”环境,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面对这一
局面,行业领先机构正积极运用数字化工具重塑业务模式和经营策略。当前,数字化经营已成为银行突破传统增长瓶颈、
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加速重塑银行业发展格局,推动行业数
字化转型进入以 AI智能体广泛部署为特征的“下半场”。多家银行已积极布局大模型技术应用,使 AI成为继数字化转
型与自主创新之后,驱动银行业 IT解决方案市场持续增长的新核心引擎。在此过程中,新一代 AI原生解决方案将深刻
变革传统业务模式,而大模型技术能力正成为IT解决方案厂商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支柱。

(四)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当前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已从基础设施投入阶段进入精细化运营与效益兑现阶段,战略重心转向业务场景深度应
用与数字价值转化。零售及对公业务的信贷管理、信用卡服务、场景化生态营销等环节成为银行核心投入方向,为了促
进公司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需要公司聚焦专业化、产品化,在信贷系统、信用卡平台、数据中台等优势领
域持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金融科技的关键创新变量,正深刻重构银行业务逻辑,其智能化内容生成与处理能力可显著提
升服务精准度与个性化水平。面对技术变革窗口期,公司需重点突破AI与传统优势业务的融合创新:一方面将大模型能
力注入信贷审批、信用卡营销等成熟解决方案,通过智能体开发平台重构业务流程;另一方面深化数据要素应用,结合
隐私计算技术激活客户画像、交易行为等数据资产价值,响应国务院《“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对金融数据融合
的政策要求。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在银行关键业务产品的领先性
在银行信用卡、信贷等重大业务产品上,公司在技术领先性、产品领先性、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领先性方面均走在
行业前列。信用卡和信贷是银行最关键的业务系统之一,公司的信用卡和信贷业务产品构建在分布式计算架构、微服务、
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上,成功实现从硬件到底层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完全国产化,其系统性能及可扩展性显著
提升。公司的信用卡产品连续六年市场排名第一,已完成 CreditX数字零售产品、OmniAcq全链路支付中台、CreditXSaaS化方案等三大核心产品技术体系升级,以“智能引擎+生态协同”双轮驱动战略,重塑信用卡管理及支付产
业价值链。

2、率先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早在2023年,公司便已敏锐洞察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积极投身探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发工作。先
后发布了多项重要产品,包括天策大模型、对公产融分析大模型、纪元测试大模型以及天智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面向
大信贷、营销、测试、风险等四类主题场景研发了超过 20个金融智能体,并实现了与 DeepSeek的深度集成。下一步,
公司将基于对算力适配的充分研究,实现国产算力的快速适配,研发适用国产算力架构的大模型工具链,提升计算效率,
构建公司大模型产品的实施效率和竞争力;同时基于对模型架构的研究,优化 transformer等主流架构,探索可解释性
增强结构,提高大模型的训练效果和泛化能力,为金融业务提供可解释性强、扩展性好的模型架构,满足可解释和个性
化需求。

3、核心业务突出,行业地位领先
公司的业务分为咨询、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及金融IT等产品和服务,可提供大信贷、信用卡及消费金融、营销、银
行核心系统的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其中公司的金融科技及数字金融产品聚焦于银行的关键业务领域及关键创新环节。

正是源于对优势业务的战略聚焦,使得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根据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2024中国银行业 IT解决方
案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天阳科技综合排名第四,处于行业领导者象限。其中信用卡业务市场占有率连续六年排名
第一,市场风险、财资管理位于行业第一,在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智能营销、交易银行、监管报送等
解决方案市场均显现出头部标杆示范效应,继续保持市场前列。同时公司测试服务和咨询服务业务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4、聚焦于银行关键业务领域
信贷、信用卡、零售金融、数据底座及数据中台是银行的关键业务领域及关键科技领域,银行为了保持其差异化竞
争能力及核心竞争能力,纷纷加大在相关领域的系统建设,采用分布式IT架构、微服务及符合信创要求的软硬件系统重
构信贷、信用卡核心系统,这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5、研发竞争力优势
公司在金融科技、数字金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实施服务和技术创新经验,在部分细分领域提出了完整的
一体化行业解决方案并积累了众多的成功案例。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逐年快速上升,公
司的主要产品得到完善升级,增强了公司的软件开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公司同国内知名高校合作,通过产学
研的深度融合,实现关键技术难点攻关、金融创新产品策划与研发、复合型创新人才联合培养、产学研创新示范,为公
司新一轮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6、金融咨询服务行业龙头
公司秉承“咨询服务先行”的理念,凭借公司专家团队在国内外各类型金融机构的任职及服务经验,通过近百家金
融机构实践论证,形成了独特的、切实可行的咨询方法,在数字化转型、IT规划、业务咨询、PMO咨询方法具备专属优
势。公司汇聚了一批优秀的金融咨询专家,团队成员既有来自国际著名金融企业的业务和IT专家,也有来自国内银行的、
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以及来自著名 IT公司的资深技术和管理人员,现有员工中 10年以上金融行业经历或经验的人员
占 80%以上。公司已服务客户近百家,成功案例 100余个,覆盖了各类泛金融机构,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从整体规
划到专题设计到陪伴服务,能够为企业提供端到端全面咨询服务,成熟的行业方案资产,形成高价值链咨询资产,能够
给客户带来先进理念及参考价值。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996,655,061.11928,603,704.917.33%无重大变动。
营业成本748,098,578.19685,104,105.799.19%无重大变动。
销售费用46,301,498.5349,552,550.55-6.56%无重大变动。
管理费用66,635,740.7775,590,447.63-11.85%无重大变动。
财务费用2,709,256.7824,473,658.53-88.93%主要系本期可转换债 券转股,计提可转债 利息费用减少所致。
所得税费用-1,174,702.783,603,596.05-132.60%主要系应纳税所得额 变动引起的递延所得 税的变化。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研发投入197,939,235.06172,909,532.6014.48%无重大变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285,890,680.65-239,273,886.35-19.48%无重大变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63,907,651.85-535,840,857.42111.93%主要系本期出售首都 在线股票取得收益所 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328,031,999.20234,501,002.78-239.89%主要系本期偿还银行 借款及回购库存股所 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550,037,249.83-540,600,750.25-1.75%无重大变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技术开发691,971,615.06515,801,163.3225.46%16.92%17.96%-0.66%
技术服务284,675,747.25214,875,194.9224.52%-10.76%-9.70%-0.89%
咨询服务13,991,300.6110,849,100.9422.46%-13.24%39.74%-29.40%
系统集成4,731,256.634,505,293.074.78%1,367.62%1,764.54%-20.27%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客户所处行业      
软件行业995,369,919.55746,030,752.2525.05%7.34%9.19%-1.27%
分产品      
技术开发691,971,615.06515,801,163.3225.46%16.92%17.96%-0.66%
技术服务284,675,747.25214,875,194.9224.52%-10.76%-9.70%-0.89%
咨询服务13,991,300.6110,849,100.9422.46%-13.24%39.74%-29.40%
系统集成4,731,256.634,505,293.074.78%1,367.62%1,764.54%-20.27%
分地区      
华东地区287,439,641.32209,713,980.3127.04%-6.45%-11.83%4.45%
华北地区477,895,087.69364,161,674.4923.80%16.56%21.84%-3.30%
华南地区104,782,492.6379,256,963.7724.36%16.04%28.10%-7.12%
西南地区42,057,148.3733,272,915.5320.89%-10.60%-0.76%-7.85%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华中地区42,235,408.8331,344,256.1025.79%56.74%66.89%-4.51%
西北地区22,287,807.6316,603,905.9025.50%-17.79%-18.94%1.06%
东北地区15,990,371.2110,943,001.4831.57%-10.14%-9.82%-0.23%
港澳台及海外 地区3,967,103.432,801,880.6129.37%84.60%78.85%2.27%
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单位:元

成本构成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直接人工709,039,095.1795.04%617,133,141.6390.33%14.89%
直接费用24,128,525.363.23%36,990,982.075.41%-34.77%
技术服务费8,331,831.651.12%28,864,497.254.22%-71.13%
直接材料4,531,300.070.61%241,630.840.04%1,775.30%
合计746,030,752.25100.00%683,230,251.79100.00%9.19%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费用的减少主要系折旧等直接费用的减少所致;技术服务费的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根据项
目需求,外采技术服务较上期减少所致;直接材料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集成业务较上期增加所致。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1,455,323.773.03%主要系结构性存款产 生的利息收入。
资产减值2,873,798.175.98%主要系合同资产计提 坏账转回所致。
营业外支出605,822.741.26%主要系对外捐赠及固 定资产报废产生的营 业外支出。
其他收益39,482,189.0282.21%主要系收到的政府补 助。政府补助中增值税即 征即退具有可持续 性,其他政府补助不 具有可持续性。
信用减值损失-4,049,371.62-8.43%主要系应收账款增 加,相应计提的坏账 准备增加所致。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例金额占总资产比例  
货币资金782,751,580. 5218.97%1,351,168,41 0.0032.19%-13.22%主要系本期支 付日常成本费 用及偿还银行 借款等所致。
应收账款1,490,168,16 0.3836.12%1,138,592,82 9.9427.12%9.00%主要系本期销 售收入增长, 但回款较上期 减少所致。
合同资产165,285,324. 014.01%153,737,301. 013.66%0.35%无重大变动。
存货484,543,704. 1211.74%455,963,151. 6810.86%0.88%无重大变动。
长期股权投资117,028,638. 462.84%86,158,736.6 72.05%0.79%主要系本期支 付对联营公司 的投资款所 致。
固定资产188,228,324. 824.56%196,711,649. 494.69%-0.13%无重大变动。
使用权资产2,208,978.640.05%3,043,615.020.07%-0.02%无重大变动。
短期借款60,000,000.0 01.45%250,000,000. 005.96%-4.51%系本期偿还银 行借款所致。
合同负债52,288,546.4 91.27%38,515,315.5 40.92%0.35%主要系本期收 到未达到收入 确认条件的合 同款增加所 致。
长期借款  20,000,000.0 00.48%-0.48%系本期偿还银 行借款所致。
租赁负债736,358.920.02%1,241,554.900.03%-0.01%主要系本期支 付租赁付款额 所致。
交易性金融资 产58,000,000.0 01.41%0.000.00%1.41%主要系本期结 构性理财产品 未到期所致。
应付账款82,703,842.8 32.00%45,510,439.5 01.08%0.92%主要系本期购 买软件永久授 权许可所致。
其他权益工具 投资133,665,032. 003.24%266,141,215. 196.34%-3.10%主要系出售首 都在线股票所 致。
无形资产190,555,964. 494.62%99,723,308.0 12.38%2.24%主要系本期购 买软件永久授 权许可所致。
开发支出289,521,744. 777.02%207,614,932. 714.95%2.07%系开发项目持 续投入所致。
应付票据20,000,000.0 00.48%0.000.00%0.48%系本期使用票 据结算所致。
一年内到期的 非流动负债1,454,545.230.04%51,486,250.1 31.23%-1.19%主要系本期一 年内到期的长 期借款归还所 致。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例金额占总资产比例  
应付债券156,471,779. 303.79%300,232,037. 027.15%-3.36%主要系报告期 可转换公司债 券转股所致。
递延所得税负 债1,785,501.120.04%5,353,159.970.13%-0.09%主要系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减 少所致。
其他权益工具26,260,165.6 50.64%50,996,997.0 41.21%-0.57%主要系可转换 债券对应的权 益成分转股所 致。
其他综合收益- 17,366,357.1 4-0.42%11,250,249.3 40.27%-0.69%主要系本期出 售首都在线股 票,其他综合 收益结转至留 存收益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