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彩讯股份(300634):2025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彩讯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杨良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欣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春蕾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半年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可能面临经营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并注意投资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国内的软件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空间广阔的开放市场,技术升级及客户信息化需求旺盛,但随着行业内新入企业增加,公司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如果公司不能在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保持自身优势,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2、技术研发风险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技术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司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坚持市场和技术双轮驱动的研发导向,在大规模系统的基础层到应用层的产品设计、研发、运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术能力。由于此类技术能力普遍具有技术更新快的特点,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一旦公司对相关技术、产品及市场发展趋势把握不当,在关键技术、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出现失误,将会导致技术发展方向的错误和新产品开发的失败,进而导致公司竞争力下降,经营业绩下降。 3、软件产品质量风险 公司目前主要面向电信、金融、能源、交通及政府部门等领域开展业务,上述领域的软件产品性能对客户的正常业务运营和管理极其重要,因此客户对质量的要求更为严苛。如果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将导致客户的正常业务运营和管理受到影响,对公司的市场形象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客户与公司的合作及合同签订,对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主要提供技术开发与运维服务,是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相关领域人员劳动力成本持续提升,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如果公司不能吸引到业务快速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或者公司核心骨干人员流失,都将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5、知识产权被侵害的风险 知识产权是公司的核心资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证了高新技术企业在人才、研发、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得到合理回报,从而进一步刺激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鼓励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新产品和更好的服务。若公司的知识产权遭受较大范围的侵害,将会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6、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较大的风险 本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净额合计为 83,048.38万元,占期末总资产比例为 24.70%,是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不能收回,对公司资产质量以及财务状况将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实施 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时的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的股份数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35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1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33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6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4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8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49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杨良志先生签名的 2025年半年度报告文本; 二、载有公司负责人杨良志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欣先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王春蕾女士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相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 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简介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企业数字化技术和服务提供商,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赛道,基于自主研发的 AI 技术底座与行业领先的双中台战略,形成了协同办公、智慧渠道、智算服务与数据智能三大产品线。依托公司的人工智能、云计算、5G、大数据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Rich Mail智能信创邮箱、AI办公助手、Rich AIBox一站式 AI应用开发平台、企业级 AI知识库、云盘 AI助手、数字人智能体一站式配置和应用平台、智能外呼系统等产品和应用,为客户提供产品销售、软件定制开发、技术服务及效果运营等业务模式,助力电信、能源、金融、交通、政府等行业客户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升级迭代产品与优化服务体验,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公司构建了覆盖智算基础设施底座、大模型训练及推理平台、一站式 AI应用开发平台到垂直行业大模型应用解决方案的全栈 AI服务体系。助力客户低成本高效率的构建 AI算力集群;为企业用户提供高性能、灵活解耦、深度定制的一站式智能体搭建解决方案,加速大模型应用价值转化。 2024年,全球 AI 技术加速创新,市场规模与应用场景同步扩张。2025年,大模型应用落地进程显著加速,AI Agent或将成为 2025年 AI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国家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指导下,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稳步增长,三大产品线与 AI融合进一步深化。AI升级需求从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到 AI应用落地及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均有明显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各核心业务持续稳步发展,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91,950.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53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0,731.3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2.84%。报告期内,AI及算力相关收入 17,672.86万元,重点协助中国移动、南方电网、中国联通、南方航空、中国铁塔等大型企业客户探索 AI平台开发、AI技术及产品应用等智能化升级。公司持续投入 AI产品及应用研发,核心 AI应用开发平台产品 Rich AIBox升级 2.0版本,实现技术和场景的同步映射,灵活匹配各种规模用户的 AI落地需求。公司 2025年上半年继续投入研发,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87%。 1、协同办公产品线 以数字员工为核心的协同办公产品线,包括信创邮箱、AI智能邮箱、AI办公助手、企业级 AI知识库、统一办公平台等基于彩讯 Rich AIBox平台打造的系列智慧办公产品套件,为大中型企业、政府和高校等组织机构提供移动端和 PC端智慧办公协同管理软件和服务,创建智能高效的协同办公环境,快速打造企业专属的数字化办公平台,满足智能化、集成化、个性化需求及业务发展需要。 彩讯信创邮件系统 Rich Mail拥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可对微软 Exchange和原 IBM Domino邮件系统全面替代,入选了工信部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应用典型解决方案、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第一批解决方案,是中国500强首选国产邮箱。公司目前已完成华为鲲鹏、飞腾等国产化芯片服务器,银河麒麟、统信UOS等国产操作系统,东方通、金蝶天燕、宝兰德等国产化中间件,达梦、人大金仓、巨杉等国产化数据库以及华为昇腾 AI服务器等软硬件兼容性认证。此外,针对华为产品线,获得了泰山服务器、鲲鹏私有云、公有云三个认证,成为华为智能计算邮件系统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及政务云合作伙伴。全面接入华为鸿蒙生态,为鸿蒙系统打造移动端及 PC端邮箱应用 Rich M@il APP,并上架鸿蒙应用市场,成为较早一批上架的应用之一。用户可以在鸿蒙系统使用并管理多种主流邮箱账户,享受全面、高效、便捷的邮箱体验。 Rich M@il持续更新迭代,凭借产品功能便捷、多端适配、用户体验流畅、技术创新等特性,荣获由华为颁发的“鸿蒙原生应用体验提升奖”。 彩讯智慧办公 AI系列产品,整合数十种智能体模块,覆盖邮件、审批、创作等高频办公场景,通过卡片模板、语音交互及零代码配置能力,实现公文智能检索、述职报告/PPT自动化生成、审批流程一键流转,突破传统模式单一局限。以大模型技术为基础,以企业知识库为核心,结合复杂意图识别,调动多智能体协同,深度优化办公处理效率,并支持企业自定义创建智能体,满足个性化需求,打造从信息处理到业务创新的全链路 AI办公体验,助力组织构建统一数字办公生态。 2025年上半年,公司 Rich Mail信创邮箱及协同办公业务稳步发展,协助客户推动智能化升级,逐步提升 AI渗透率。报告期内,中国银行开启第四期信创邮箱建设,启动 AI升级规划。新签南方航空、中国人寿 AI邮箱项目,提供智能检索、智能撰写、智能翻译等 AI邮箱服务。彩讯 Rich M@il APP鸿蒙版预装华为线下展示门店鸿蒙笔记本电脑样机;并荣获 2025华为 HDC大会“华为鸿蒙办公创新合作奖”。基于AI邮箱产品入口,整合共享邮件资源,研发邮箱知识库产品,实现群组协作互动,跨组织知识流通,多轮对话智能检索与知识积累,助力员工高效获取企业专有知识信息。 公司参与客户个人邮箱产品 Web 版的全面升级建设,面向办公场景创新推出 AI 工作台,集成个人知识库、AI 搜索、AI 编辑、AI 代码助手、AI 对话、AI 超市等系列智能应用,同步实现文档自动归类、场景化调用与个性化智能创作及问答,构建起 “高频办公场景 - 知识即时赋能 - 工作一键闭环” 的专属 AI 工作台,助力用户办公效率大幅提升。支撑客户MOA打造管理领域智能体广场,便于统一AI办公入口,高效调用各类 AI工具。协助客户打造智慧办公平台,增设你说我记、语音转写、AI扫描王等 AI功能模块,有效提升办公效率和用户体验。报告期内,公司新签紫金研究院 RPA项目,助力客户从流程自动化报告期内的主要客户有:中国移动、中移互联网、中移物联网、中移政企、中移信息、中移集成、中移在线、上海移动、南方电网、中国人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银行、南方航空、华为云、南钢集团、南方新媒体集团等。报告期内来自协同办公产品线收入 2.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01%。 2、智慧渠道产品线 智慧渠道产品线重点服务企业数据化运营和管理,为客户提供获客、活跃、转化等效果导向的平台建设和智能运营服务,该产品线深度融合 AI技术与数据驱动,构建起贯穿企业数字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服务体系,实现精准运营与效能提升。主要包括彩讯极速营销平台、数字人智能体一站式配置和应用平台、5G消息 CSP平台、智能外呼系统、私域流量运营平台、统一搜索平台、权益中心平台、智能运营支撑平台等多个产品模块。公司参与建设和运营涵盖电信、交通、能源、金融等行业领域的多个用户规模过亿的产品,如中国移动旗下手机营业厅、统一认证、咪咕音乐、视频彩铃、权益平台等,服务超过 10亿终端消费用户。 基于彩讯 Rich AIBox一站式 AI应用开发平台,快速构建 AI营销助手、智能客服等营销服务典型场景的应用,基于大模型生成营销素材、优化客户交互流程,实现在客户引流、商机转化、方案生产、服务质量等方面降本提效。数字人智能体一站式配置和应用平台,提供企业级数字人生产、配置、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务,轻松定制有知识、有技能、有人格的新一代交互型数字人,广泛应用于智能营销、虚拟主播、智能助理、虚拟导游等多种场景,助力企业精准定位用户需求,优化获客渠道效率,提升用户活跃度与留存率。 2025年上半年,智慧渠道存量业务稳定增长,挖掘“AI技术+应用场景”融合机会,在线上渠道建设运营、5G消息、5G新通话、具身智能等领域均取得突破。线上渠道建设和运营方面,公司成功续签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中国移动数字化营销与渠道赋能平台、中移生态权益中心、咪咕新空元宇宙、中移金科研发合作服务、中移动信息梧桐鸿鹄平台、中移互联网权益中心运营、咪咕公司分省运营、咪咕音乐客户端运营、中移金科加油站积分推广、联通沃音乐行业应用类业务合作等重点项目,存量市场进一步稳固。5G消息业务,自研 CSP平台接入 Rich AIbox,从“通道”跃升为“智能服务入口”,在知识实时性、场景化服务、运营成本和安全合规上实现突破,同时探索 5G 消息在金融服务、政务通知、民生交互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新签海港人寿、天翼云、广东广电、华兴银行等多家行业标杆客户,进一步丰富5G消息业务生态合作矩阵。 5G新通话方面,侧重“5G新通话+AI”融合创新,通过自研 AI语音模型,依托先进的声纹复刻、超拟人语音合成等技术,推出语音智能体解决方案。中标运营商 AI语音智能体研发项目,支撑客户升级 AI通话体验、提升服务效率。具身智能方面,公司在运营商具身智能机器人 APP应用研发服务项目中,协助客户扩展具身机器狗 APP原生的开发支撑,实现具身智能机器狗的家庭场景的交互设计和操控,提升机器狗的智能交互体验。 报告期内的主要项目有:中国移动 APP应用系统技术支撑服务项目、10086新消息运营支撑项目、咪咕公司分省运营支撑服务项目、咪咕音乐移动融媒短视频服务支撑项目、中移互联网权益中心运营支撑项目、中国移动数字化营销与渠道赋能平台建设项目、中移金科积分统一管理平台开发支撑项目、中移在线虚拟数字人系统形象及运营工具项目、中移在线智能交互机器人应用建设项目、中移互联网和留言视频秘书能力合作项目、5G消息 CSP管理平台项目、中广电移动线上渠道运营支撑项目、中化信息电商平台项目、深智城智信通平台项目、浦发银行微信立减金项目、平安银行信用卡借记卡营销活动项目等。 报告期内来自智慧渠道产品线收入 3.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4.80%。 3、智算服务与数据智能产品线 智算服务与数据智能产品线以“云+算力+数据”三位一体为核心架构,聚焦于为多行业客户提供从云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智算中心规划建设与集群管理,到数据治理与模型训练及推理等服务解决方案。 云业务立足于移动云生态,提供上云咨询、私有云规划与建设、混合云管理、云应用开发、上云迁移、云运维、云集成以及云盘智能助手等全生命周期产品与服务。 智算服务通过彩讯自研 AI原生云计算解决方案 Rich AlCloud,提供涵盖从下一代 AI云原生计算网络架构、超大规模算力集群管理平台到高性能企业级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平台的 AI算力构建及大模型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快速构建大规模算力集群。 数据智能服务通过彩讯数据治理工具、大数据分析平台、终端管理服务平台、数据安全管理平台、数据增强工具、数据合成工具等产品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数据采集、数据治理、稳定训练集、数据安全、推理结果使用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企业私域数据质量提升,盘活企业数据资产,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和部署,实现业务价值的最大化。 智算服务与数据智能产品线在 2025年上半年高速增长。云业务方面,持续重点支撑客户研发 C端云产品 AI功能,搭载云盘个人知识库,构建轻量化、专业化的个人专属智能体。实现跨文档、结构化的实时知识智能回答;支持创建多个知识库,进行共享与协作。打造 Deep Seek+AI应用,推出 AIPPT、AI写代码、AI相机、AI拍照解题等 AI+能力串联的工具集,覆盖学习、办公、生活场景。升级云盘搜索能力,建设“盘内搜+站内搜+全网搜”内容搜索网络,实现有搜必应。智算服务业务,帮助客户建设智能驾驶智算中心,助力用户打造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大模型。帮助企业利用大模型技术,赋能智驾应用全景视觉、融合感知、高动态智能执行等环节。联合许昌电信建设智算中心,为某科研院所提供算力服务,满足其验赋能精准营销。围绕基于终端偏好与使用周期等千万级数据构建智能预测模型,为一线营销策略提供强支撑;通过实时分析基站运行数据,智能诊断信号异常与负载失衡等隐患,显著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基于南方电网云景、智瞰、人工智能平台、数据工厂、数字孪生平台等技术平台,在南方电网供应链、生技、安监、办公、人资、财务等业务领域落地包括数据可视化分析、自动化操作、智能告警、AI智能体等 100+的应用场景。 报告期内的主要项目有:中移互联网移动云盘项目、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终端管理及服务系统项目、中移在线政企大数据应用系统支撑项目、中移云能力中心运维服务、中移云能力中心开发类研发项目、中移浙江创新院人工智能服务支撑项目、中移动信息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后处理应用研发项目、许昌电信算力服务项目、深圳数智 AI公共服务平台 IB网络设备及算力集群项目、南网人工智能开发和咨询服务项目、广东电网多地市供应局数据资产维护服务项目、中国人民银行辅助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项目等。报告期来自智算服务与数据智能产品线收入 2.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0.05%。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 露要求 (二)公司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及行业地位 2024年以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突破 10%,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人工智能+’行动”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且部署更加具体。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扩大 5G规模化应用”,“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025年 7月 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中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模式变革等方式成为支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 1-6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 70,585亿元,同比增长 11.9%。软件业利润总额 8,581亿元,同比增长 12.0%。 (一)信创、人工智能、算力产业及元宇宙发展情况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进一步深化信创和国企改革进程,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信创产业进入深化落地阶段,从“政策驱动”向“政策+市场需求”协同,信创产品开启“应用-反馈-迭代”循环加速。根据亿欧智库估算,预计 2023-2027年复合增速达 36%。随着 AI技术突破,AI将驱动信创服务升级,产业将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为科技强国提供核心支撑。 2024年以来全球 AI行业在生成式技术、多模态应用和硬件升级中实现跨越式增长。DeepSeek发布V3和 R1模型,融合多种创新技术突破算力瓶颈,展示了中国在 AI技术上的自主研发能力。2025 年全球及中国 AI 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格局加速重构,据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发布大模型总数达 3755个,其中中国企业贡献 1509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全球 AI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商用的关键阶段。据 IDC预测,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2025年将突破 1万亿元。据贝恩公司《2024 年全球高科技行业报告》预测,企业级 AI 服务成为全球 AI 软硬件市场核心增长点,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780亿美元。全球 AI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AI搜索、具身智能、AI Agent及多模态等多元化需求显著增长。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广泛应用,算力需求的核心已从通用计算全面转向智能计算。2024年以来,中国科技的发展对算力的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国家层面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及地方政策,都设定了明确的智算中心建设目标,旨在促进 AI算力的布局和发展。IDC预测结果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 1,037.3 EFLOPS;2026年将达到 1,460.3 EFLOPS,并在2028年达到 2,781.9 EFLOPS。根据 IDC报告,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达到 190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 259亿美元,同比增长 36.2%,2028年将达到 552亿美元。 元宇宙是作为我国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抓手,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元宇宙行业的发展,加速元宇宙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元宇宙应用已在工业制造、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电子游戏等多个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展现出向多产业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数字经济创新增长提供了新动能。IDC预测 2030年全球元宇宙产业规模将达 6.3万亿美元,中国或占全球份额的20%-30%。 (二)公司在行业所处地位 在信创行业,公司以“信创邮箱+统一办公平台”为核心,成为信创应用软件市场主要参与者。公司Rich Mail邮箱系统已完成全栈信创认证,拥有如邮件安全网关技术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率先实现对微软 Exchange和原 IBM Domino邮件系统的替代,能够满足大中型企业快速搭建数字化办公系统的要求及国产替代需求。伴随生成式 AI技术的发展,公司信创邮箱产品进一步革新,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服务。2024年,彩讯 AI信创邮箱产品获得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国软件产业 40年典型产品”。 公司位列由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德本咨询联合发布的《2024信创办公软件排行》第 8位;连续六年入选《中国信创 500强》(2020年-2025年)。 在 AI领域,彩讯股份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构建了覆盖智算基础设施底座、大模型训练及推理平台、一站式 AI应用开发平台到垂直行业大模型应用解决方案的全栈 AI服务体系,助力客户实现基于 AI技术的智能化转型。彩讯 AI原生云计算解决方案 Rich AICloud在甲子光年发布的《中国 AI算力行业发展报告》中入选《2024中国 AI算力领域服务商图谱》,AI应用产品入选“2024中国 AI应用领域最具商业潜力榜”。彩讯股份一站式 AI应用开发平台 Rich AIBox作为平台级 AI应用开发工具入选权威技术媒体平台 InfoQ发布的“中国 AI Agent产品罗盘”。彩讯股份凭借在 AI领域的突出成果荣膺《21世纪经济报道》颁发的“2024年度科技价值上市公司”奖项。2025年,彩讯一站式智能体开发平台获得昇腾技术(Ascend Native)认证。 彩讯股份是中国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联盟的理事单位,近年来积极推进“虚拟现实+”的应用探索。 公司基于在 AR/VR、数字孪生等领域的技术储备,沉淀了 5G+AR/VR视频平台、数字人资产管理平台、3D超拟人智能体视频生成平台、3D超拟人智能体交互平台、3D超拟人智能体一体机、虚拟空间能力平台等核心产品,积极推进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应用场景的落地。2023年,彩讯股份作为首批签约单位入驻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借助园区资源和政策支持,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以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园为支点,赋能文旅文博、乡村振兴、节庆赛事、会展展览等行业,为全国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 AI数字人、元宇宙的产品和服务。2024年,公司被胡润研究院列入《2024胡润中国元宇宙潜力企业榜》TOP100。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主要核心竞争力 (1)Rich AI超级工厂,从智算到 AI应用开发,构筑公司核心技术壁垒 公司较早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并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以领先的 AI大模型技术矩阵,推出“智算+开发+应用”三层架构为核心的 Rich AI全景生态,构建覆盖智算基础设施底座、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平台、一站式 AI应用开发平台到垂直行业大模型应用解决方案的全栈 AI服务体系,助力客户实现基于 AI技术的智能化转型。公司目前已完成“彩讯交互式内容生成算法”和“彩讯睿驰大模型算法”算法备案,睿驰大模型正式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审核。彩讯持续通过自主研发的大模型训练调优、推理加速、多模态检索增强技术、多智能体协同技术及行业深度适配的解决方案,持续推动 AI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 彩讯 Rich AIBox作为一站式 AI应用开发平台,集模型接入管理、私域知识管理、组件管理(MCP 服务、插件服务、工作流)、智能体(对话智能体、自主规划智能体、Multi-Agent)构建于一体,支持基结合”的技术路径,既支持通用场景的智能化需求,又能针对行业特性结合 RL技术开发专用模型。此外,通过自研 MCP转换技术路线实现 0代码将传统 API“翻译”和“包装”成 MCP服务,通过Reasoning+Action推理框架提升平台复杂任务推理能力、通过智能体预热加速技术、智能体异构并行技术大幅提升推理性能,降低算力需求,通过 Context Engineering解决 Agent 和 workflow 内部人机交互,显著提升企业决策效率与场景适应性。 彩讯 AI原生云计算解决方案 Rich AICloud,通过下一代 AI原生云计算架构,整合超大规模算力集群管理平台与大模型训练及推理加速技术,支持企业快速部署千亿级参数模型。AI原生云计算网络架构(Rich Net),方案通用性高,支持快速交付与响应,通过自研系统与算法,保证较高的稳定性和高性能,可帮助客户节约 25%以上的网络设备成本投入;超大规模算力集群管理平台(Rich Moss),全面支持异构GPU设备,实现了 GPU算力资源的有效池化,广泛覆盖各类 AI计算场景,可实现长达 90天的不间断训练,显著提升训练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性能企业级大模型训练及推理平台(Rich Boost),提供高可用训练引擎、高性能推理引擎。推理框架分别支持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图像\视频生成模型,并可分别进行优化加速。大语言模型的平台加速比可达 5倍以上,多模态推理加速比可达 3倍。 公司在元宇宙数字人领域持续推动技术创新,重视 AI与 3D技术融合,具备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能力,可广泛应用于 AR/VR、3D内容生成、客服\咨询等场景:(1)3D 高斯动态重建:基于稀疏点云展开的高斯动态重建技术,支持实时渲染与移动端部署,可人工精修,效率较 NeRF 提升百倍;(2)GAG 通用运动技术:支持多模态动作生成(文本/语音/关键帧)、无限循环动作、跨物种动作重组,可连续生成40-60秒 CG 级动画,成本降低 90%,并可赋能虚拟机器人训练;(3)3D意图决策智能体:结合大语言模型的 3D意图识别与决策系统,支持多模态交互与主动服务,实现物理世界规则下的智能响应;(4)语音智能体:端到端语音大模型+情感引擎,极快首字响应速度,支持实时打断与自然对话,语音合成自然流畅。 (2)AI赋能“双中台”,持续推动技术创新,降本增效 作为企业数字化行业的领跑者,公司一直致力于技术、产品、研发的创新,将多年研发形成的核心产品和服务标准化,构建了高度模块化和组件化的 IT中台和运营中台,称为“双中台体系”。双中台体系是各种业务系统、数据平台、技术平台的集成和协同中心,支持多样化、灵活的业务场景。在双中台的实践中,AI技术在中台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和业务创新能力,IT中台沉淀了文生图、文生视频、图片AI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AI技术能力,同时也积累了AR/VR技术、大数据技术组件、国产环境适配能力。2024年 IT中台新增 4个开发框架、55个自研组件、5个业务能力中心,其中自研组件复用率进一步提升,接近 90%。运营中台新增 2个运营工具,共计达到 11个,形成能力,聚焦私域知识,打通私域服务,支持多模型融合适配,实现运营中台和 AI大模型技术有效结合,通过大模型的语义识别和指令判断,对接运营平台相关 API和数据脚本,以对话式运营数字分身和数字人等展现形式实现日常业务的智慧化敏捷管理,赋能运营工作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3)深耕行业市场,沉淀品牌价值,与客户共同成长 公司成立 20余年来累积服务超过 1600家大中型企业客户,覆盖电信、能源、金融、交通等核心行业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千行百业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电信行业,公司深耕运营商应用市场二十余年,为电信行业客户持续稳定地提供数字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业务设计及平台演进经验,在业务系统整合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和整合能力,已发展成电信运营商行业核心应用供应商之一。在电力能源领域,彩讯新技术应用和闭环运营能力获得普遍认可,先后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电、中煤能源等客户提供了邮件系统、数据中心大数据升级、非结构化数据中心、RPA、AI应用等开发和运营服务。公司核心产品及精细化运营能力在金融行业也广泛应用,为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兴业银行等客户提供信创邮件系统产品、线上精准获客产品等开发和技术运营服务。为交通行业如国航、南航等客户,提供邮件系统产品及基于数据服务的线上营销管理平台、决策分析平台等产品与技术服务。此外,在党政方面,2021年彩讯 RichMail 成功入围“中央国家机关 2021 年邮件系统软件协议供货采购项目”,该项目是中国政府采购领域级别最高、覆盖面最广的集中采购项目之一。 (4)完善的管理体系成就优质服务 公司拥有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与协同创新的企业文化,管理层均具备国内外知名高校背景及国际化战略视野,通过优势互补的管理架构实现精细化运营与成本优化。依托北京、广州、深圳等五大研发基地,搭建覆盖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形成多项目并行管理能力,2024年高峰时同步推进 330+项目。 公司构建了适配发展阶段的管理体系:通过项目管控体系保障交付质量,以数字化决策支持体系提升运营效率,借助知识资产管理体系沉淀技术优势,依托市场研究体系把握行业趋势,通过生态合作体系拓展资源网络。该体系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为业务高速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成为支撑产品成熟度与服务品质的关键保障。 2、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的商标、专利权、软件著作权等情况 (1)商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获得注册的商标共 116项(报告期内,西安绿点已不再是公司控股子公司,商标总数剔除西安绿点部分)。其中,本报告期内新增 31项,明细如下:
(2)专利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的专利权共 71项(报告期内,西安绿点已不再是公司控股子公司,专利总数剔除西安绿点部分)。其中,本报告期内新增 11项,明细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