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大富科技(300134):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27日 02:11:01 中财网

原标题:大富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代码:300134 证券简称:大富科技 公告编号:2025-056 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 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周学保、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郭淑雯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罗虹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度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及相关人士仔细阅读并注意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1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23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28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5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39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40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董事长签名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文本。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本公司、公司、 大富科技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配天投资、配天 集团安徽配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本公司之控股股东
大富网络深圳市大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大富机电安徽省大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大富精工深圳市大富精工有限公司
大富方圆深圳市大富方圆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配天智造深圳市配天智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大盛石墨乌兰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三卓韩一天津三卓韩一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高功率、多信道、双向无线电发送机
射频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
射频器件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的简称,主要包括滤波器、双工器、合路器、塔放、低噪放等
射频结构件射频器件的腔体、外壳及盖板等机械部件
滤波器移动通信设备中选择特定频率射频信号的器件。用来消除干扰杂波,让有用信号尽可能无衰减的 通过,对无用信号尽可能的衰减
双工器由一个接收端滤波器和一个发射端滤波器组成,实现收发共用同一天线的器件
合路器将两路或多路输入信号合并成一路,用于增加发射信道数,扩大通信容量的器件
塔放塔顶放大器,是靠近基站天线的前置放大设备,主要功能是将天线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放大
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 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5G-A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和增强,具备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规模等特性
金属结构件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超级本等移动通信终端所采用的金属边框、外壳、金属装饰件 及其他金属组件等,由铝、不锈钢、铝镁合金、钛合金等采取锻压/冲压/铝挤、CNC精加工和表 面处理等复杂工艺加工,为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实现结构稳固,带来美感和时尚
汽车结构件冲压件、摩擦材料、空调压缩机等汽车零部件产品
报告期、本期2025年 1月 1日-2025年 6月 30日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大富科技股票代码300134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大富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Tatfook Technology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学保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后杏萍丁凌梓
联系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蚝乡路沙井工业公 司第三工业区 A2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蚝乡路沙井工业公 司第三工业区 A2
电话0755-298163080755-29816308
传真0755-273568510755-27356851
电子信箱ir@tatfook.comir@tatfook.com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4、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1,174,251,713.001,141,636,635.532.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116,272,342.96-136,902,849.0115.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136,144,658.25-147,547,696.627.7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31,495,803.49101,786,019.76-69.0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5-0.1816.6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5-0.1816.6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8%-3.14%0.16%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5,657,199,724.955,933,086,585.63-4.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3,845,637,381.213,961,435,842.21-2.92%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股)767,498,006
公司报告期末至半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
权益金额
□是 ?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0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1515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946,897.36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 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2,724,049.44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 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 损益1,380,727.56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25,834.95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8,966,837.98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11,596,843.85 
减:所得税影响额2,600,950.8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274,130.24 
合计19,872,315.2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
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
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通信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主要业务
公司聚焦移动通信、消费类电子、汽车零部件、工业母机等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的解决方
案。公司拥有从模具设计及制造、成型、加工、表面处理到电子装配等完整的生产环节,实现了从核心零部件、软硬件到
整机、单机自动化、无人工厂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自主化。

公司形成了涵盖智能制造服务、高端装备服务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业务闭环,主营业务包括移动通信基站射频产品、
消费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数控加工中心及无人工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通信射频
移动通信基站射频产品包括射频器件、射频结构件等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产品主要应用于2G-5G全系列移动通
信系统。其中,射频器件主要包括各类基站滤波器、双工器、塔顶放大器、合路器、介质波导滤波器、金属波导滤波器、
天线、拉远射频单元RRU、有源天线单元AAU等;射频结构件主要为射频器件的腔体、盖板和外壳等。在通信射频领域,
公司拥有从模具设计及制造、压铸、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到电子装配等完整的生产环节,是纵向一体化集成度最高的射频
器件供应商之一。

2、消费类电子
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各类精密金属零部件、塑胶零部件、整机组件等,公司在精密管材加工、精密型材加工、金属
MIM制程上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制程工艺并自行设计、制造相应的配套设备,在异形管材、型材及MIM产品的精度和表面
质量上处于领先地位。消费电子相关产品下游应用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AR/VR、智能家居、影像等
领域。

3、汽车零部件
汽车零部件产品类别包括各类金属零部件、精密陶瓷零部件、汽车空调系统总成、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等。具体产品
主要包括:发动机ECU控制单元及其支架、MCU结构件、汽车多媒体系统结构件、ADAS摄像头结构件、新能源电控系统
结构件、汽车冷却水箱及空调风箱总成等。

4、智能装备
智能装备业务涵盖数控加工中心、控制系统、智能制造设备、自动化产线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数控加工中心
包括三轴立式数控加工中心、四轴卧式数控加工中心、车铣复合数控加工中心、多轴组合数控加工中心、无人工厂整体解
决方案等。基于核心部件、软硬件的自主化能力,整机定制开发能力,MES系统开发能力等,公司有能力面向通信、汽车
零部件、军工等行业提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全面迈向工业4.0,实现智能制造。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生产、采购及流通环节的产品销售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
动。公司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工艺,严控产品质量,提升工业自动化制造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布
局,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有序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业务整体销售规模。

(三)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呈现分化与重构特征,国内经济在政策托底下整体稳中向好,但内需修复缓慢、产能过剩等
依旧突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一方面紧跟行业与细分领域的结构性市场机会,持续深挖多产品、定制化解决
方案优势;另一方面公司进一步识别核心业务、聚焦核心优势,逐步退出、剥离非核心业务,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大了降
本、控费、控人、提效的管理力度。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425.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6%。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
利润-11,627.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净利润-13,614.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73%;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2,554.2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10.69%。2025年上半年,受主营业务行业竞争持续
加剧的影响,下游客户持续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导致产品市场价格承压下行。因此,公司主营产品单价同比有所回落,叠
加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产能利用率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毛利率空间受到挤压,导致本报告期经营业绩出现亏损。报告期
内,公司期间费用相较上期减少5,087.49万元,其中,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2,644.22万元,降幅17.62%,主要是公司
逐步退出、剥离非核心业务,强化提质增效的力度。同时由于部分应收货款、投资款收回,且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导致本
期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795.82万元。

报告期内,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平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发布的《中国移
动经济发展2025》报告中显示,2024年,移动技术和服务为中国GDP贡献了约6.2%,相当于1.2万亿美元。到2030年,这
一数字将增至约2万亿美元,占GDP的8.3%。截至2024年底,中国5G连接数已突破10亿。到2025年底,中国5G普及率将
达到61%,到2030年底将升至88%。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27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6万个。其
中,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7%。公司通信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
长,但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收入的增长源于公司在客户端拓展了新的泛通信类结构件产品,但该类结构件产品毛
利率较低,同时由于通信制造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内卷式竞争不断加剧,产品利润空间有限。报告期内公司通信业
务收入71,821.70万元,同比增长17.10%,毛利率为2.30%,同比下降2.56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消费类电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消费类电子行业需求仍处于温和复苏的阶段, IDC发布的《全球
季度手机跟踪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5%,达到3.049亿部,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
手机的出货量同比仅增长了1%,达到2.952亿部,增速低于上一季度的1.5%,其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美国关税引发的经济
不确定性感到担忧,从而削减了支出,尤其是对低端设备的购买。2025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出货量为1.4亿台,呈小幅度
收缩状态。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类电子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受产量下滑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
压低了产品售价;另一方面,公司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量下滑导致产品单位固定成本增加。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类电子业务
收入32,728.41万元,同比下降18.45%,毛利率28.23%,同比减少11.08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8,326.58万元,同比下降12.25%,主要是北美市场受贸易环境变化以及关税政策的影
响,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导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有所下滑,汽车零部件毛利率10.89%,同比下降了1.58个百分点,与
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智能装备业务收入1,934.67万元,同比上升73.71%,毛利率32.11%,同比下降6.41个百分点,智能
装备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子公司配天智造机床产品对外销量增加。

(四)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及所处行业地位
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一是支持企业开展设备
更新;二是支持五金制品、塑料制品等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集群加快5G、工业光网、IPv6等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三是支持
数字化基础好的企业,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的集成化改造,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G工厂。全球产业链在
技术升级与外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加速重构,通信行业受益于AI算力需求的增长,但运营商资本开支的重心转向算力网络。

消费电子高端市场分化加剧,折叠屏、AI创新以及国补政策刺激潜在的需求量。

1、通信业务
公司的射频核心器件制造属于通信产业链上游,行业下游是通信设备集成商,产品由主设备商集成后交付给运营商。

运营商资本性支出决定行业发展进度,主设备商影响上游行业竞争格局,其投资规模和建设速度与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周
期密切相关,因此射频核心器件的行业规模取决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情况。

在国家政策推动以及数字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5G发展持续深入,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应用培育等方面均呈现良
好发展势头。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27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6万个。其中,
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7%。截至目前,国内5G规模建设步入平稳期,
5G-A是5G演进的重要方向,相较于5G,5G-A在速率、连接数、覆盖度、感知度方面进行了升级,聚焦RedCap、三载波
聚合、通感一体化等能力。尽管5G-A当前正在快速推进商用,但运营商网络资本开支仍保持下降态势,中国移动2025年
5G网络资本开支582亿元,同比下降16%;中国电信移动网资本开支242亿元,同比下降19%。随着5G-A商用的推进,6G
标准的制定也进入讨论范围,国际电信联盟IMT-2030相关提交工作以及3GPP的6G规范工作预计从R21版本开始,关于6G
无线接口以及6G核心网架构的技术研究将于2025年6月启动,R21版本时间线最迟将于2026年6月确定,考虑到标准从讨
论到冻结尚需一定的时间,预估R21标准冻结需要等到2029年,6G的建设预计最早在2029年才会启动。因此,电信运营
商的资本开支下降趋势大概率会延续至2029年,2030年有望迎来6G基建的新一轮建设周期。

2、消费类电子业务
公司在智能移动终端及穿戴装置市场主要以高端精密结构件为主,服务全球一流客户,并借由与客户密切合作投入新
材料、新产品及新制程研究,持续进行智能制造转型、数字智能化导入,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力。

随着 AI 等技术的渐臻成熟,电子产品的形态逐步发生转变,多个品类的智能终端在随身、生活、出行等场景中创新不
断,正在以多点开花的形式遍布在我们生活当中。据IDC数据显示,2023Q1-Q3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跌幅持续收窄,
2023Q4 结束连续九个季度的下滑,2024Q1-Q4持续复苏,2025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5%,达到3.049亿部,
2025Q2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由于制造商预期美国政府将宣布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因此制造商加
大了产量。根据Canalys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总出货量同比增长7.4%,达到
6,760万台,第二季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Windows 10服务即将终止前的大规模商用PC部署。然而,消费者需求相对疲软,
因全球用户普遍面临不确定的宏观经济前景,部分国家多变且不明确的关税政策持续为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带来不确定性。

可穿戴设备方面,IDC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762万台,同比增长37.6%,市场受到
国补政策影响,市场出货节奏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1,140万台,同比增长25.3%;手环市场出货
量621万台,同比增长67.9%。

3、汽车零部件业务
全球汽车行业进入存量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为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协会(OICA)数据,2017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见顶,近十年来全球汽车销量始终在8,000~9,000万辆上下浮动。细分赛道中新
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传统汽车产业正快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延续良好态势,据中国
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6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562.1万辆、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11.4%;2025
年1-6月中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1,352.2万辆、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13%;2025年1-6月商用车产销量分
别达209.9万辆、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2.6%;2025年1-6月中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达696.8万辆、693.7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1.4%、40.3%。

4、工业母机
中国机床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市场。2024年,尽管面临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机床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仍达到10,407亿元,展现出较强的产业韧性。这一规模的形成与中国制造
业庞大的体量密不可分,机床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其需求与制造业景气度高度相关。2025年上半年,我国制
造业PMI均值为49.7%,相较2024年上半年制造业PMI均值下降0.1个百分点,国内市场需求的恢复不及预期。

下游应用领域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机床行业的发展轨迹,随着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高端
数控机床市场正在迎来历史性机遇和深刻变革,汽车行业仍是机床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比达25.6%,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快
速发展带来了电池壳体、电机轴等高精度零件的加工需求。电子行业占比21.8%,主要服务于3C电子产品零部件加工,对
机床的智能化和柔性化要求极高。值得关注的是,航空航天领域虽然目前占比仅为4.3%,但增速达到10%,随着国产大飞
机项目的推进,对五轴联动等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将持续释放。医疗设备行业保持4%的稳定增长,其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
量的严苛要求推动着机床技术不断升级。各领域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都给机床工具行业带来了新的需求。特别以“两
新”政策为代表的系列稳增长政策效应持续发挥,为机床工具行业的平稳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
从事通信传输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从事通信交换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从事通信接入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产品名称接入网类型传输速率带宽利用率控制管理软件性能指标
滤波器无线接入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塔放无线接入不适用不适用AISG1.1/2.0
合路器无线接入不适用不适用AISG1.1/2.0
从事通信配套服务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适用 ?不适用
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
单位:元

产 品 名 称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产能(件)产量(件)销量(件)营业收入毛利率产能(件)产量(件)销量(件)营业收入毛利率
射 频 器 件1,092,000.00743,219.00665,501.00511,196,551.347.00%4,839,200.00902,313.00911,604.00494,251,420.845.49%
射 频 结 构 件4,444,100.002,745,415.002,741,509.00189,177,779.51-11.37%3,194,700.001,619,159.001,595,181.0096,776,658.57-9.49%
3、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订单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拥有二十多年通信射频技术和滤波器全流程大批量制造的经验积累,并拥有多地产能储备,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
信基站滤波器设计制造厂商之一,拥有纵向机电一体化的精密制造和研发能力。公司坚持从企业、行业、产业链实际需求
出发,沿着从加工制造到智能制造、从研发生产到技术革新的路径,每一步发展和业务升级都在切实践行“新质生产力”

的核心要义,通过靶向突破、持续创新和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护城河促进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
公司逐步将高精密一体化制造能力向更广阔的新能源领域及更专精的军工领域拓展延伸,以实现公司快速发展。公司的核
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电一体化的精密制造优势
公司拥有针对精密机电产品纵向一体化、垂直整合的全流程制造能力,能够实现产品设计与模具设计并行、模具设计
与模具制造并行、产品设计与工艺准备并行、制造加工与设计优化并行,既可缩短产品的技术准备和制造周期,加快对客
户的响应速度,又适应了行业定制化的特点,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公司现已拥有近50种完善的精密制造工艺,为机械、
电子、射频、自动化等各领域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流程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产品自制能力高达95%。基于多工艺精密
制造能力,公司有能力快速提升产能,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快响应、高弹性的产品制造服务,增强核心客户的粘性。

2、装备自主化的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产品分处在不同的领域,产品类型差异较大,但是所涉及到的技术原理和工艺能力是相通的,为了满足不同型号
产品的生产需求,公司积极采用柔性生产模式进行多品种共线化生产,不断优化生产制造流程,升级及导入新工艺及工装
设备,通过构建智能自动化制造体系,持续推行机器换人方案,减少人工成本、大幅提升制造效率与质量水平。为提高制
造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公司在自主研发通用自动化设备的同时,基于多年生产制造经验,形成了针对特殊工艺流程自主
开发自动化设备的能力。公司已构建覆盖加工、检测、调试等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体系,并针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装卸、
调校、打磨、外观检测等关键制造工序,自主研发出自动化设备,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生产制造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及
一致性。

3、跨学科自主创新的行业领先的研发优势
公司集成并融合射频、电子、机械、化学、材料等多学科技术,自主创新地开发了射频器件的研发、设计方法,将射
频器件作为精密机电一体化的产品进行研发和设计,这使得公司可以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优化,对产
品的材料成本、工艺成本、质量成本进行充分考虑,做到产品研发设计上的低成本、高可靠性。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
大幅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公司将精密制造能力和装备自主化能力相结合,通过投
入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设备,全面提升在制造、搬运、检测、包装等多个环节的自动化程度,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强业
务的灵活性、精准度和可拓展性。

作为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持续储备前瞻性技术、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公司在研发技术上的投入一直保持在
较高水平,最近三年,公司年均研发投入约2.66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约1.26亿元,占收入比达10.69%。通过持
续的研发投入,进一步稳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和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专利64件,其中发明22件、实用新
型36件、外观设计6件;共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2件。共获得授权专利104件,其中发明47件、实用新型50件,外观设计7
件。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248件,其中发明专利1,370件、实用新型1,535件、外观设计136件、PCT
申请207件;累计申请著作权登记122件,其中作品著作权1件、软件著作权121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817件,其中发明
461件、实用新型1,238件、外观设计118件。

4、国际知名品牌的客户端优势
公司产品应用于通信、消费类电子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主要客户是国内外领先的移动通信主设备商、智能终端厂商
与汽车厂商等,包括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苹果、博世、电装、英美烟草等全球顶级客户,公司的研发能力、品质保障
能力、快速响应和交付等综合实力,已得到市场与客户的高度评价与认可。同时,上述客户对供应商认证有严格的标准,
认证内容全面、复杂,包括了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工厂环境及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认证的流程也有助于公司持续检视
并提高自身各项能力,推动公司在经营管理、研发、体系管理等方面水平的持续提升。

得益于长期服务行业巨头的经验,公司对国际终端厂商的产品设计理念、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等具有全面和深入的理
解,并以此制定了能够匹配客户需求的研发及项目管理体系。在产品研发阶段,公司协同客户并提供多维度的研发服务,
在技术研发方面承担更多分工,致力于提供产品技术研发的增值服务;在生产阶段,基于公司机电一体化精密制造和装备
自主化智能制造的优势,公司实现制造环节的信息化、透明化及可预见性,并向客户同步开放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数据,
实现相关信息的实时共享、实时监控。

5、合理的业务区域布局及人才引进
公司拥有多个生产和研发基地,以珠三角长三角为核心,覆盖深圳、东莞、蚌埠等多地。深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
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汇集了大量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有利于公司招聘各类人才;深圳拥有完
善的产业配套,公司较易获得所需的各种零部件及加工配套服务。蚌埠地处长三角区域,能够与长三角产业集群快速衔接,
同时能够获得充足的劳动力并具有较低的土地、能源、人力、运输成本,与深圳研发、销售形成区位互补。公司通过各地
协同效应和资源配置,一方面能提升产能快速响应,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能吸引各地优势人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
供人才支持。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是否与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披露相同
?是 □否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1,174,251,713.001,141,636,635.532.86% 
营业成本1,027,714,030.79920,479,469.8411.65% 
销售费用26,423,798.7833,148,310.24-20.29% 
管理费用123,638,222.90150,080,445.72-17.62% 
财务费用6,340,852.828,858,201.22-28.42% 
所得税费用-16,826,875.51-9,271,877.71-81.48%主要原因系当期所得税费用减少所致
研发投入125,542,428.56137,777,358.40-8.8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31,495,803.49101,786,019.76-69.06%主要原因系本期收到的出口退税减少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42,481,091.58-104,490,667.75140.66%主要原因系本期购买的理财产品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180,047,297.24-108,560,453.29-65.85%主要原因系本期取得借款减少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净增加额-101,135,795.80-106,119,161.784.70%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 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射频产品718,217,009.59701,716,054.432.30%17.10%20.26%-2.56%
智能终端结构件327,284,122.80234,907,388.1528.23%-18.45%-3.56%-11.08%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通信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对主要收入来源地的销售情况
单位:元

产品名称主要收入来源地销售量(件)销售收入回款情况
射频器件国内533,092.00383,044,025.70按账期回款
射频结构件国内2,368,253.00163,455,258.66按账期回款
当地汇率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化情况及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报告期内,虽然公司通信业务主要产品滤波器及其结构件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国内,但汇率及全球贸易政策对公司所在
行业上下游企业有一定影响,因此公司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主要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等的进口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不适用
研发投入情况
公司研发工作重点是围绕当前 5G的市场变化及 5G-A新的技术应用场景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具技术竞争力的新产品技
术解决方案与服务。同时聚焦前沿领域开展新技术研究与新产品研发,积极应对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重点
构建全新一代超低功耗、超多信道集成化、支撑超大容量通信的射频通信产品,以满足运营商对于 5G网络性能持续提升
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助力 5G-A网络实现超高速率、超大容量和超广覆盖的技术应用。

在消费类电子业务领域,公司研发工作重点围绕精密金属管制造、MIM(金属注射)件以及智能终端产品组装三大模
块进行。报告期内,公司重点研发金属注射成形(MIM)工艺,该工艺可一次性制备出具有中空/非中空结构的 MIM制品,
适用于轴线为直线或者曲线的 MIM制品,同时能满足轻量化需求、布线需求,高强度需求、高质量外观需求,进一步提升
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公司始终密切关注消费类电子产品实用性的市场动向和消费趋势,配合客户研
发前瞻性技术和特殊结构的产品,积极开展技术预研,并在切割、异形 CNC加工等多个特殊工艺领域中投入设备设施和研
发经费。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司主要围绕汽车结构件、新能源空调系统方面开展研发活动。在汽车结构件方面,报告期内公
司按照新工艺要求对 ECU控制单元结构件、新能源电控等产品线进行研发,对现有工艺过程的可靠性和加工精度控制进行
了提升,旨在满足客户的特殊技术要求。在新能源空调系统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在汽车热管理方面加大研
发力度,成功开发多款新产品。

在智能装备领域,公司致力于实现进口替代,坚持自主研发设计,凭借对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加工工艺的理解,
创新设计、自主研发数控装备本体结构及核心部件结构,多元化拓展产品功能、精准化控制产品精度,发挥系统和结构的
协同效应。

报告期内,各项目有序推进,且有部分新产品已开发完成并批量或者小批交付客户。最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
收入比例超 10%,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知识产权的输出在行业内持续处于领先,确保企业研发技术竞争优势。报告期内,
公司的研发模式除部分消费类电子及汽车零部件研发项目为合作研发,其他均为公司自主研发。相关领域持续的研发投入,
对公司不断拓展和巩固市场具有关键作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24,478,584.2318.13%主要为参股公司投资收益 及理财产品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19,707.36-0.83%主要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
资产减值4,682,542.16-3.47%主要为存货跌价准备
营业外收入12,811,138.36-9.49%主要为固定资产报废及长 期应付账款核销利得
营业外支出2,161,191.88-1.60%主要为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其他收益11,626,350.68-8.61%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
信用减值损失8,394,525.47-6.22%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 比例金额占总资产 比例  
货币资金423,956,563.157.49%562,262,814.469.48%-1.99% 
应收账款608,532,324.5210.76%626,106,150.3410.55%0.21% 
存货721,700,721.7912.76%634,335,979.1410.69%2.07% 
长期股权投资355,862,698.766.29%379,880,555.686.40%-0.11% 
固定资产2,239,402,500.6739.58%2,268,744,765.7238.24%1.34% 
在建工程57,010,320.691.01%68,904,372.151.16%-0.15% 
使用权资产61,265,632.691.08%90,080,472.181.52%-0.44% 
短期借款145,119,352.232.57%285,765,288.494.82%-2.25% 
合同负债19,156,740.370.34%23,353,539.770.39%-0.05% 
长期借款171,193,760.623.03%194,670,134.723.28%-0.25% 
租赁负债14,945,171.500.26%35,087,902.910.59%-0.33%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价值变 动损益计入 权益 的累 计公 允价 值变 动本期 计提 的减 值本期购买金额本期出售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1.交易性 金融资产 (不含衍 生金融资 产)174,985,406.691,119,707.36  236,000,000.00321,117,106.87 90,988,007.18
5.其他非 流动金融 资产19,999,997.14      19,999,997.14
金融资产 小计194,985,403.831,119,707.36  236,000,000.00321,117,106.87 110,988,004.32
应收款项 融资2,055,447.94     57,780.522,113,228.46
上述合计197,040,851.771,119,707.360.000.00236,000,000.00321,117,106.8757,780.52113,101,232.78
金融负债0.00      0.00
其他变动的内容
应收款项融资报告期净变动额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目期末账面价值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34,854,149.24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
货币资金11,048,590.48诉讼冻结
无形资产116,235,630.82固定资产建设贷款
合计162,138,370.54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资产 类别初始投资成本本期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计入 权益 的累 计公 允价 值 变动报告期内购入 金额报告期内售出 金额累计 投资 收益其他变动期末金额资金来源
委托 理财409,500,000.001,209,410.45 236,000,000.00321,117,106.87  90,338,433.08自有资金
股票2,063,171.07-89,703.09     649,574.10自有资金
应收 款项3,424,936.03     57,780.522,113,228.46自有资金
融资         
其他29,499,997.14      19,999,997.14自有 资金
合计444,488,104.241,119,707.360.00236,000,000.00321,117,106.870.0057,780.52113,101,232.78--
注:上述委托理财均为保本理财产品,股票为公司(应收账款)债务重组取得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