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ST香雪(300147):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28日 00:16:49 中财网

原标题:ST香雪:2025年半年度报告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42

2025年0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永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卢锋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郑重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理解计划、预测和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予以关注,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26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29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0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4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4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原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九极生物广东九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州中药厂广东化州中药厂制药有限公司
香雪药业广东香雪药业有限公司
四川香雪四川香雪制药有限公司
宁夏中药资源宁夏隆德县六盘山中药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沪谯药业亳州市沪谯药业有限公司
香雪精准广东香雪精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香雪生命科学香雪生命科学技术(广东)有限公司
香岚健康广州香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香雪医药广东香雪医药有限公司
昆仑投资广州市昆仑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元、万、亿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ST香雪股票代码300147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香雪制药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香雪制药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XIANGXUE PHARMACEUTICAL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XPH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永辉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姓名徐力
联系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科学城金峰园路2号
电话020-22211007
传真020-22211018
电子信箱directorate@xphcn.com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
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817,993,822.011,096,542,829.50-25.4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233,874,030.63-135,221,233.01-72.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的净利润(元)-207,119,716.99-108,193,322.14-91.4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48,940,142.30-6,635,060.30-637.6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5-0.20-75.0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5-0.20-75.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93%-7.28%-17.65%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7,403,939,947.247,498,398,859.64-1.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821,062,043.381,054,899,213.92-22.17%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191,183.8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4,535,626.8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348,216.41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32,741,125.90 
减:所得税影响额-70,598.26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58,813.08 
合计-26,754,313.64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
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
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医药行业情况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促使需求不断释放,我国 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框架建设基本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重点从大中型医院向社区医院、乡村医 院转变,国家对卫生支出的比重继续攀升。根据米内网的相关统计数据,2017年至2024年,我国药品三 大终端(公立医院终端、零售药店终端、公立基层医疗终端)的销售额总体呈增长趋势,从 2017年的约 16,118.00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约18,638.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0%。 “十三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一系列战略政策的颁布为医药 产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 向。2022年3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 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 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目标,明确了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据2024年中商产业研究院调研分析,中国中医药产品市场规模达到4,805亿元,较上年增长6.4%, 同时预测2025年中国中医药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061亿元。中医药产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5年间整体 呈持续增长趋势。 2020-2025年中国中医药产品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中医药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不断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融入生产生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中药工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旨在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内中医药加快普及。伴随各项政策的出台,中医药产业朝着规范化道路前行,中药工业龙头企业加快全产业链布局,行业资源进一步整合,推动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预计中医药行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政策对中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的持续上升,中药材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政策密集出台,“构建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推进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等未来中药材种植和制造产业的发展目标已逐步明晰。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23-2025年中央财政对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的投入年均增长 12.7%,地方配套资金规模突破 80亿元,重点支持 150个道地药材产区实施标准化种植。政策推动下,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20年的5,250万亩增至2024年的6,320万亩,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2024年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达3,856亿元,同比增长9.8%,且预计2025年将突破4,200亿元。除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终端产品外,中药材产业链中的中药提取物及衍生品市场规模预计为496亿元,占中药材整体市场的比例约为12.9%,年均增速为15.3%。目前我国的中药材产业无论是供给端还是市场需求端规模均处于持续增长阶段。
(二)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是以中药制造为主营业务,集现代中药及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和细胞免疫治疗肿瘤创新生物药的研发转化,辅之医疗器械、少量西药产品及医药流通等业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秉承“厚生、臻善、维新”的企业精神,把发展中药和实现中药现代化作为长远发展战略,并致力于以数字化中药为核心的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研究和实践。

公司基于成熟的“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制造-医药流通”业务布局和中药质量控制体系、智能物联配置系统等业内领先的业务和技术资源,推进以“数字化中药”为核心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和以 AI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中医战略,探索和实施中医药治疗方式由“模糊”到“数字化”再到“精准”的转变和发展,逐步建立“中药资源开发-优品中药先进制造-新药创制”的完整医药产业链。未来,公司将以中药全产业链为基础,叠加 TCR-T细胞治疗和智慧中医两大创新引擎,形成“传统+前沿”的双轮驱动模式,以持续提升公司的经营和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及子公司主要产品、用途如下:
产品系列主要产品主要用途

医药产品   
  板蓝根颗粒用于清热解毒,咽喉肿痛,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病毒性感染疾患
  橘红系列用于理气化(祛)痰、润肺止咳
 中药饮片已报备品种种类、品规众多,用途广泛
 化学药甲硝唑芬布芬胶囊、头 孢羟氨苄胶囊等产品种类较多,分别用于口腔咽喉炎症、高血压、心绞痛、感冒 发烧等多个领域
医疗器械白云医用胶广泛用于普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等十多个科室,具有止 血、吻合、栓塞、硬组织粘接、护创等多种功效 
 高迅医用导管医用引流等用途 
医药流通药品流通业务中药材、药品市场、血液制品流通业务 
高亲和性T细胞受体 (TCR)细胞治疗新 药TAEST16001用于治疗滑膜肉瘤,目前在推进确证性临床试验 
 TAEST16001用于治疗晚期食管癌,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TAEST16001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TAEST1901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在I期临床试验 
 TAEST1901用于治疗晚期胃癌,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三)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中药材的采购由供应链系统下设的物料采购部统一负责,每月由销售部根据当月的销售进度编制计划下达给生产部,生产部根据产成品库存制定生产计划,并根据中药材库存下达采购计划给物料采购部,由物料采购部执行。因此,公司原材料的采购采取“以需定采”模式,公司已上线SRM供应商管理系统以高效管理采购业务,确保采购及时、库存合理。

物料供应商须经质量评估小组现场评估,合格者列入《主要物料供应商名册》 方能采购。对于需求量大、经常使用的原材料的采购,公司根据原材料产地及市场行情,并综合考虑供应商的资质、供应保障能力、到货的及时性、货款结算条件、售后、服务情况等条件进行确定,并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公司能够得到稳定、高品质的物料供应。对于一些能够长期存放、价格和供应波动比较大的资源性原材料,公司也会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大量采购,以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根据公司所需计划单对采购品种分为战略采购和日常采购分类,具体采购模式有战略招标采购、日常招标采购和零星询价采购。

公司在日常管理中依照“按时、按质、按量”的原则对药材供应商进行考核,并在年终实行综合评价,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供应商。采购渠道方面,公司中药材采购包括产地直接采购和市场化采购。

2、生产模式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 GMP的要求,按照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以产品工艺规程为生产依据,以 GMP生产岗位操作规程为准则依法组织生产。公司的生产计划、工艺管理、调度由生产计划部统一管理,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组织生产,并通过 SAP、ERP等信息系统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成品库存情况于当月底编制好下月需货计划,需货计划上报公司批准后下达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按照需货计划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组织生产。

物料及成品仓库必须每月设立原料、物料等的库存,物料及成品仓库根据生产计划、物料库存情况和车间生产作业计划做好物料申购工作,保证生产正常运转,保持常规生产品种所需物料的库存量。物料、成品库存情况及时反馈给采购部门与销售部门,库存成品及时出库。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营销售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主要客户为医疗机构、大型连锁药店、医药流通企业等。在直营销售模式下,根据对销售区域市场细分,设立了不同区域的销售负责人,由其负责本区域销售业务及售后服务工作。医院客户粘性较好、账期稳定,公司与医院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按照医院需求以订单方式接单送货。在经销模式下,公司与具有GSP资质的经销商签订产品经销协议,将药品销售给经销商,通过其网络将产品在其授权区域内配送大型连锁药店、医疗机构等销售终端。

公司于2025年上线了小 B(店掂通)数字化营销系统,通过该系统的注册、扫码、积分等功能实现了对终端渠道的精准管控,为公司实施终端动销驱动模式提供了良好基础。公司的终端销售模式将进一步从“积极分销模式”转型“终端动销驱动”模式,通过 BIS直连(数据直连抓取和数据处理)、小 B(店掂通)数字化营销系统对渠道和终端销售数据的实时管理,公司可根据动态销售数据制定具体的发货计划,最大限度避免库存积压,实现对市场价格和渠道秩序的精准管控。

4、研发模式
结合公司现有资源以及发展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于企业自身条件的多类型研发模式。包括自主研发、技术转让、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合作模式,以形成较强的技术储备。

(四)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中成药业务销售未达预期导致营业收入减少,毛利率下降,同时受财务费用高、重资产负担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总体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受短期和长期借款的财务费用 13,414.82万元,固定资产折旧、摊销 11,769.48万元等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799.3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5.4%,营业利润-18,418.7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18.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87.7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96%。
(五)在研项目进展情况

研究项目注册分类研究进度适应症
高亲和性T细胞受体(TCR)细胞治疗新 药TAEST16001注射液的研发生物制品1类在推进确证性临床试验软组织肉瘤的治疗
高亲和性T细胞受体(TCR)细胞治疗新 药TAEST16001注射液的研发生物制品1类已获得中国临床试验批准晚期食管癌
高亲和性T细胞受体(TCR)细胞治疗新 药TAEST16001注射液的研发生物制品1类已获得中国临床试验批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高亲和性T细胞受体(TCR)细胞治疗新 药TAEST1901注射液的研发生物制品1类在I期临床试验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高亲和性T细胞受体(TCR)细胞治疗新 药TAEST1901注射液的研发生物制品1类已获得中国临床试验批准晚期胃癌
橘红痰咳液改良型新药开发项目中药2.3类即将启动临床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优势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支高层次的科研队伍,研发部门下设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实验室,也是广州市院士工作站。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等方式进行技术创新,是我国抗病毒口服液国家标准编制的重要参与单位,首创抗病毒口服液指纹图谱技术,具备较强的中医药研发实力。

公司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道地南药化橘红中药大品种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及 5个子课题综合绩效评价及结题验收;橘红痰咳液标准提高被纳入 202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配方颗粒项目累计完成 95个品种的上市备案,并完成 21个省份741批次跨省备案。公司参与的《面向智能诊断的医疗大数据“存·管·算”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 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香雪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搭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前沿生物技术医药研发基地和转化平台。已建立TCR-T完整的技术平台及工艺,包括: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发现平台、TCR筛选与亲和力优化平台、蛋白表达平台、抗原制备平台、T细胞克隆平台、临床级慢病毒生产工艺、临床级TCR-T细胞生产工艺等,形成了“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临床转化”全链条的TCR-T产品开发创新体系,可用于开展针对恶性肿瘤实体瘤进行高强特异性和高亲和性T细胞免疫治疗TCR-T细胞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香雪生命科学已获得五个关于 TCR-T产品的《临床试验通知书》,其中,TAEST16001注射液已获得三个,适应症分别为组织肉瘤、晚期食管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AEST1901注射液获得二个,适应症分别为原发性肝癌、晚期胃癌。

(二)品牌优势
公司为广东省著名品牌,香雪商标相继被评为“广州市著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医药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药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等称号。荣列广东省制造业协会、广东省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颁发的“2023广东省制造业企业 500强”名单,2024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

公司在中医药领域的主导产品的效用和可靠性已经市场的充分验证,在中医药市场上建立了质量上乘、疗效可靠、产品安全等良好的品牌声誉,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三)产品优势
1、香雪抗病毒口服液
作为公司主导产品,是公司原创药,率先应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质量控制的纯天然中药配方的口服制剂,为全国首个完成上市后感冒症状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及上万例安全性评价的产品。公司参与编制的抗病毒口服液国家标准作为生产该类产品企业的行业规范已收载于2010年及2015年版的《中国药典》。

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同时也是广东省优质优价品种,并入选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流行性感冒与人感染禽流感诊疗及防控技术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流感)系统研究与体系建设”、卫生部办公厅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

202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发布《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流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该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指出: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时,有助于增强疗效;抗病毒口服液在治疗流感时可以有效缩短流感患者的退热时间、能改善流感患者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恶寒、咽痛)及呼吸道卡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等)。2022年3月,抗病毒口服液被列入中成药防治专家共识轻型患者(表现为发热、咽痛、乏力为主)及普通型患者(表现为发热、周身酸痛、咳嗽、咽痛、气短为主)的推荐用药。2022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该指引提供了治疗方案、预防方案及康复方案的全周期治疗方案,抗病毒口服液被列为治疗用药。2023年 3月,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2023年河北省春季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方案》,方案中,抗病毒口服液、藿香正气等中成药获得推荐;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甘肃省 2023年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抗病毒口服液、生脉饮获推荐。2024年 12月,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发布《关于公布 2024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名单的通知》,公司抗病毒口服液成功入选2024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2、化橘红系列
香雪橘红系列中成药以化州橘红药材为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理气化痰、润肺止咳功效,主要包括橘红痰咳液、橘红痰咳煎膏、橘红痰咳颗粒、橘红梨膏、橘红枇杷片等产品,其中橘红痰咳液是公司独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审核,橘红痰咳液秘方被认定为“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公司的橘红系列产品的重点功效如下:

产品名称功效
橘红痰咳液理气化痰,润肺止咳。主要用于痰浊阻肺所指的咳嗽、气喘、痰多症状;感冒、支气管炎,咽 喉炎见上述症候者。
橘红痰咳煎膏理气祛痰,润肺止咳。用于感冒、咽喉炎引起的痰多咳嗽,气喘症状。
橘红痰咳颗粒理气祛痰,润肺止咳。用于感冒、咽喉炎引起的痰多咳嗽,气喘症状。
橘红梨膏养阴清肺,止咳化痰。用于肺胃阴虚,口干咽燥,久咳痰少症状。
橘红枇杷片止咳祛痰,用于咳嗽痰多症状。
2022年 3月,橘红痰咳液被列入中成药防治专家共识其他对症治疗(表现为痰多黏稠或咯痰不爽者)推荐用药。2022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该指引提供了治疗方案、预防方案及康复方案的全周期治疗方案,橘红痰咳液被列为感染治疗用药。2024年1月,橘红痰咳颗粒被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评选为2023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3、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是对中药材进行炮制,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规格的制成品。中药按其是否经过加工或加工程度不同可依次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个环节,中药材经过种植、采摘、捕获后还需经一系列炮制加工才能成为可熬制汤剂入药的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经进一步加工可成为可直接服用的中成药。

公司子公司沪谯药业专注于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产品种类众多,是国内中药饮片行业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的领先者,2023年5月,获批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3年12月获2023年中药饮片品牌企业。

沪谯药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中药饮片原料采购、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体系,坚持 GAP到 GMP的有机结合,在中药饮片的生产中严格执行药品的GMP规范,保证公司的中药饮片产品工艺科学、品质稳定均一。

4、TCR-T 细胞治疗新技术
公司子公司香雪生命科学拥有高技术壁垒的TCR-T细胞治疗核心研发技术平台,形成了“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临床转化”的全链条TCR-T产品开发创新体系。在研产品TAEST16001注射液已获批三个临床试验批件,适应症分别为软组织肉瘤、晚期食管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其中用于晚期软组织肉瘤适应症的治疗,已被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目前已正式进入确证性临床试验阶段。

TAEST1901注射液已获批两个临床试验批件,适应症分别为原发性肝癌、晚期胃癌。

(四)产业链优势
公司一直专注于中成药的生产与销售业务,积极布局上游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投资下游医药流通企业。通过积极布局中药材生产基地将产业链向上延伸,提升中成药业务的原料自给程度,加强原材料的供应及质量保障,已在宁夏、四川、云南、广东等地建立了中药材生产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建立加工基地及中药材交易市场,对中药材生产栽培、采收加工、包装运输等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目前已形成“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制造—医药流通—新药研制”的全产业链布局,实现药材溯源、生产流通、质量标准、安全性评价、疗效评价等中药数字化,形成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从上游构建“道地、安全、有效、稳定”的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到中游建立互联网中医大数据分析平台和中药物联网平台,到下游“症对、方准、药灵”由医院到社区的新型中医诊疗模式向终端渠道拓展业务,同时启动“星链计划”以强化公司在新零售渠道的布局,确保能够实现对医院、社区基层及线上渠道的全面覆盖。

搭建了全程可追溯的精准中医药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全面布局“智慧中医”,诊疗大模型平台,用于覆盖中医的辅助诊断、慢病管理等场景,实施中医药治疗方式由“模糊”到“数字化”再到“精准”转变和发展的实践,推动“互联网+智慧中医+物联网”模式应用,打造香雪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态势。为整个中医药行业的智能化提升改造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公司不断引进新工艺和新技术,拥有先进的中药口服制剂产业基地,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通过生产程控化、输送管道化、包装机电化、检测自动化等,实现了中药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

(五)质量管理
公司建立了全面、完善并符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 GMP质量管理体系,围绕主动自发的质量文化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提升活动,使正确质量意识融入到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公司同步主动了解客户需求和存在的差距,持续优化了组织构架和管理流程,同时融合客户的质量要求、严格恪守质量的行业标准,为产品从研发至商业化的一站式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充分满足客户对供应商的严格的质量要求,为保持公司业绩的稳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质量保证。

(六)供应链管理
公司内部构建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统筹布局、协调管理产能工作,实现产能最大利用化。此外,公司具备合格供应商库,实施动态的准入及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保证供应商体系的良性运作。

公司拥有稳定的战略合作供应商,全面提升供货质量、确保公司产品供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817,993,822.011,096,542,829.50-25.40% 
营业成本584,655,628.40734,137,396.75-20.36% 
销售费用93,855,064.01157,272,592.04-40.32%本报告期市场推广费用投入减少 所致
管理费用134,768,232.92136,997,400.84-1.63% 
财务费用136,104,650.35111,761,194.3621.78% 
所得税费用734,685.245,172,115.61-85.80%本报告期营业利润减少所致
研发投入43,443,087.4149,299,315.35-11.8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48,940,142.30-6,635,060.30-637.60%本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 到的现金减少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6,404,242.56-2,331,484.54-174.69%本报告期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 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等 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19,387,944.47-39,560,338.27149.01%本报告期借入款项增加,偿还债 务支付的现金减少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 额-35,958,842.56-48,526,039.5325.90%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分行业      
医药制造125,598,724.93124,969,611.050.50%-55.83%-21.32%-43.64%
中药材529,877,830.20349,373,872.4034.07%19.02%12.85%3.60%
分产品      
抗病毒口服液63,995,343.1564,111,565.49-0.18%-36.72%-17.67%-23.18%
橘红系列36,843,372.4029,347,613.8920.34%-66.45%-35.70%-38.10%
中药材529,877,830.20349,373,872.4034.07%19.02%12.85%3.60%
分地区      
广东省190,093,190.76170,169,168.0210.48%-30.08%-17.48%-13.68%
华北、华东及 东北区621,337,128.22393,745,153.3436.63%-16.23%-18.61%1.86%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728,274.62-0.34%本报告期确认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48,216.41-0.16%本报告期确认对花城创投金融资产 的公允价值
资产减值-23,022,637.4910.61%本报告期计提存货资产减值
营业外收入629,003.28-0.29%本报告期计入损益的与经营无关的 政府补助
营业外支出33,370,129.18-15.38%本报告期涉及的诉讼、仲裁事项罚 息、违约金等
其他收益11,782,179.49-5.43%本报告期计入损益的经营活动相关 政府补助所致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 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 例金额占总资产比 例  
货币资金96,223,112.751.30%131,741,496.061.76%-0.46% 
应收账款902,655,348.5912.19%810,129,690.2010.80%1.39% 
存货277,252,668.283.74%340,919,525.624.55%-0.81% 
长期股权投资32,828,312.720.44%33,063,032.980.44%0.00% 
固定资产3,525,617,491.1547.62%3,613,994,047.1848.20%-0.58% 
在建工程613,246,504.588.28%614,627,351.418.20%0.08% 
使用权资产28,566,977.000.39%30,677,515.280.41%-0.02% 
短期借款1,358,481,369.7418.35%1,355,145,836.7518.07%0.28% 
合同负债152,007,773.332.05%152,531,045.032.03%0.02% 
长期借款123,540,000.001.67%570,640,000.007.61%-5.94%本报告期重分 类到一年内到 期的非流动负 债增加所致
租赁负债30,133,136.110.41%30,875,297.720.41%0.00%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本期计提 的减值本期购买 金额本期出售 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5.其他非 流动金融 资产30,061,62 3.48348,216.4 13,332,123 .26    30,409,83 9.89
上述合计30,061,62348,216.43,332,123    30,409,83
 3.481.26    9.89
金融负债0.00      0.00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单位:元

项目期末受限类型
 账面价值 
货币资金11,462,790.52财产保全
应收票据1,069,738.65财产保全
固定资产3,210,857,993.79抵押贷款
无形资产592,340,779.48抵押贷款
长期股权投资28,700,869.29抵押贷款
在建工程466,294,071.63抵押贷款
其他非流动资产200,000,000.00质押借款、财产保全
合计4,510,726,243.36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投资额(元)上年同期投资额(元)变动幅度
7,378,037.4423,439,028.93-68.52%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名称投资 方式是否为 固定资 产投资投资项目涉 及行业本报告期投 入金额截至报告期末累 计实际投入金额资金 来源项目进 度预计 收益截止报告期末累计 实现的收益未达到计划进度和预计 收益的原因披露日期 (如有)披露索引 (如有)
四川香雪制 药科技产业 园自建医疗相关行 业292,936.32323,454,792.38自筹95.00% -86,000,000.00工程一期投产,折旧费 用高;受公司流动性紧 张影响,投入放缓。  
宁夏六盘山 绿色中药产 业园自建医疗相关行 业 490,257,979.19自筹95.00% -80,840,000.00工程一期投产,折旧费 用高;受公司流动性紧 张影响,投入放缓。2016年 05月03 日www.cninf o.com.cn
云南香格里 拉健康产业 园自建医疗相关行 业 111,744,406.40自筹55.00% -20,300,000.00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 调整规划及建设内容; 受公司流动性紧张影 响,投入放缓。2016年 05月03 日www.cninf o.com.cn
五华生物医 药产业园工 程自建医疗相关行 业630,844.58378,116,357.81融资90.00% -62,000,000.00工程一期投产,折旧费 用高  
生物岛项目 地块一自建医疗相关行 业 130,812,588.27自筹90.00% 0.00不适用  
汕尾产业园 一期自建医疗相关行 业 277,213,260.61自筹65.00% 0.00建设过程中根据业务发 展的需要,调整规划及 建设内容;受公司流动 性紧张影响,投入放 缓。  
官洲国际生 物论坛总部自建医疗相关行 业 2,062,962,943. 93自筹100.00% -261,000,000.00投入运营,折旧费用 高。  
合计------923,780.903,774,562,328. 59----0.00-510,140,000.00------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单位:元

资产类别初始投资 成本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报告期内 购入金额报告期内 售出金额累计投资 收益其他变动期末金额资金来源
其他50,000,0 00.00348,216. 413,332,12 3.26  1,146,34 1.72 30,409,8 39.89自筹
合计50,000,0 00.00348,216. 413,332,12 3.260.000.001,146,34 1.720.0030,409,8 39.89--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 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 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单位:元

公司名称公司类型主要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
亳州市沪 谯药业有 限公司子公司中药饮片(含毒性饮 片、直接口服饮片) 生产、销售;中药 材、农副产品收购销 售,自营和代理各类 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 业务。115,000, 0001,176,30 0,743.11783,409 ,106.44527,849, 485.2991,400,5 13.9087,276 ,896.9 6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无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国家药监局相继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监督实施示范建设方案》《中药材 GAP实施技术指导原则》《中药材GAP检查指南》等政策,致力于从源头提升中药质量,推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并明确要求制药企业要通过GAP延伸检查,对中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及辅料主要从外部药材公司、生产厂家及中药材流通市场采购,同时公司中药饮片和中药材贸易业务对中药材的需求量较大,受市场供求、人为炒作等多个因素影响,部分中药材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公司持续开展中药材品种调研和行情跟踪,形成了对上游道地中药材供应的掌握,并在全国重点区域布局和完善中药材专业市场,加强技术和采购团队协同等举措,把控采购节点,推进中药材成本优化工作,最大可能减少和规避中药材价格波动对公司业务的不利影响,如未来对部分中药材的价格走势研判失误,可能会给公司业务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中成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可能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该领域,同时现有企业也会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公司核心品种中橘红系列属于独家品种,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中药材也处于细分领域国内领先地位,但公司产品主要集中于感冒、咳嗽等领域,该领域经营主体及同类品种较多,可替代性较强,市场竞争激烈,存在难以持续维持市场竞争力的风险。同时,公司非独家品种的药品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价格调整风险。若公司不能有效应对市场竞争,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将面临销售不达预期,盈利下降的风险。

3、新药研发的风险
公司子公司香雪生命科学研发的TCR-T细胞治疗产品TAEST16001正全力推进确证性临床试验筹备阶段的工作,TAEST1901将进行入I期临床。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相关规定,新药注册一般需经过临床前基础工作、新药临床研究审批、新药生产审批等阶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最终未能通过新药注册审批,致使新药研发失败,公司前期研发投入将无法回收。此外,如公司推出的新药产品不能适合市场需求或在市场推广方面出现较大阻碍,无法实现新药产品规模化生产销售,则将对公司盈利水平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指导原则开展研发工作,根据新药研发的实际特点不断改进和提升研发水平、完善新药研发项目管理制度、谨慎选择研发项目、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已有产品的二次开发,对已有品种进行工艺改进或提升,有效控制研发投入。同时采用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减少、降低风险,以保证新药研发项目目标的实现。

为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特异性 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实体肿瘤技术的领先地位,子公司香雪生命科学后续会继续引入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知名投资机构在精准医疗行业的投资及战略布局,帮助香雪生命科学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以加快公司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发展 4、偿债压力大影响经营的风险
目前公司短期及长期银行借款总额为 219,734.05万元,已逾期的银行借款 146,645.91万元,偿债压力较大,给公司的现金流带来较大负担,对日常经营存在较大的不利影响。

公司已制定了通过经营自有资金,向银行申请借款展期、债务重组、分期偿还,出售资产等方式进行偿债安排,优化债务结构。同时公司也已向地方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申请,将公司纳入地方政府帮扶的名单,帮助公司协调有关银行借款事项,给与公司更多实质性资金融通支持的机会条件。目前存续的债务情况暂未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5、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为 90,265.53万元。公司中成药业务中对经销商基本实施先款后货的政策,仅对部分大型连锁药店给予不超过1个月的账期,款项回收风险较小。但公司子公司沪谯药业以医院客户为主,应收账款周期较长,如公司不能对应收账款实施高效管理导致账期过长,或客户信用状况发生恶化,将可能导致公司发生流动性风险或坏账风险。

公司会通过完善信用管理政策,明确各主管业务应收账款的具体负责人,严格执行信用管理体系,控制应收账款的账龄,缩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6、固定资产折旧、在建工程未来收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报告期末,公司固定资产为352,561.75万元,在建工程为61,324.65万元。公司各基地的经营未后的在建工程将产生较高的折旧,给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若相关固定资产未能带来预期的收益,或者现有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后未能带来预期的收益,公司盈利水平将受到较大影响。

公司目前在建项目所需资金支出较大,在现有债务规模较高的情况下,难以满足项目资金需求,进而影响到基地运营的顺利实施,且相关资产短期变现能力较差,占用了公司大量的经营资源。如未来市场环境等发生不利变化,公司会面临投资减值损失较大的风险。

7、诉讼风险
公司及子公司面临多起诉讼,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及子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涉案金额合计约304,150.05万元;公司及子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涉案金额合计约866.94万元。公司在积极寻求合理的处理方案,并已聘请了专业的律师团队应诉,依法主张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公司和股东合法利益。公司也会加强与相关方沟通与协商,争取尽快妥善解决诉讼事项。公司已制定了通过经营自有资金,向银行申请借款展期、债务重组、分期偿还,出售资产等方式进行偿债安排,以优化债务结构。同时公司也已向地方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申请,帮助公司协调债务和落实帮扶救助措施,给与公司更多实质性资金融通支持的机会条件,争取尽快达成债务和解方案。

8、重整风险
目前公司在预重整,后续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如广州中院裁定受理重整,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广州中院正式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且重整顺利实施完毕,将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助力公司重回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但即使广州中院正式受理重整申请,后续仍然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并被实施破产清算的风险。如公司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

□是 ?否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一、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姓名担任的职务类型日期原因
卢锋内审总监解聘2025年04月28日工作调动
卢锋代理财务总监聘任2025年04月28日工作调动
二、本报告期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三、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实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股权激励
2022年12月23日公司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2023年1月13日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全部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未达目标,需回购注销不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股票。同意公司按照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以自有资金对192名人员持有的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合计2,560,502股进行回购注销,回购价格为3.274元/股,并授权公司管理层办理相关事项。目前股份回购注销有关事宜仍在办理过程中。具体详见公司于2022年12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