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建科院(300675):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28日 00:27:40 中财网

原标题:建科院:2025年半年度报告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34 2025年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叶青、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邵晓东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友莲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有关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公司应对措施等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相关内容,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21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23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29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32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33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文本; (四)其他备查文件。

以上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建科院、IBR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股东、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市国资委、市国资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本报告期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市政中心深圳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艾科城北京艾科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艾科城深圳艾科城绿色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曾用名:深圳艾科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艾科筑业深圳艾科筑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建研检测深圳市建研检测有限公司
常州城建艾科常州市城建艾科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爱轲城上海市爱轲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玖伊深圳玖伊绿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雄安玖壹河北雄安玖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绿研检验雄安绿研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曾用名:河北雄安绿研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雄安绿研智库雄安绿研智库有限公司
荆门玖伊园荆门玖伊园科技有限公司
邻元技术北京邻元技术有限公司,曾用名:六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湖北建胜湖北建胜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丰天工程湖北丰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图强咨询湖北图强全过程咨询有限公司,曾用名:湖北图强建设工程施工图咨询有限公司
精兴建设湖北精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领航培训荆门市领航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
湾区规划设计湾区(深圳)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湾区绿色技术湾区(深圳)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 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包括设计、建造、运营、维 修、更新、拆除等全过程
生态诊断通过对城市或城区地质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资源条件等方面的诊断分析,综合 评估其生态敏感性、环境资源承载力、开发适宜性、低影响开发模式、人居健康安全 等,判定生态控制基线和环境承载底线,划定城镇建设生态控制线,建立城市发展与自 然生态的平衡点,是生态规划的基础,建科院创造性地把生态诊断技术系统化、模板 化、数据化、三维显性化,纳入到生态城市整体建设体系中
生态城市规划利用生态学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重点针对城市生态系统及其与产业、社会之间的 系统关系进行评估,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涵盖生态城市诊断、生态指标体 系、生态专项规划(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境、绿色交通、绿色能源、水资源综合利用、 固废利用、绿色建筑、人文等)及不同层次的相关规划活动。与传统规划的主要差异在于 将人的建设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平衡规划,关注人的活动对区域的影响,追求生活、 生态、生产三合一,而不是通过大规模破坏自然体系的建设活动来实现规划意图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信服务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工程、建筑材料或 部品、建筑设备、建筑环境等检测、检验、认证、评估等活动
工程设计根据建设工程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 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提供相关服务的活动
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 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
工程咨询遵循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运用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法规等多学 科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为政府部门、项目业主及其他各类客户的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管 理提供咨询活动的智力服务,包括前期立项阶段咨询、勘察设计阶段咨询、施工阶段咨 询、投产或交付使用后的评价等工作
绿色综合运营(DOT)Design-Operation-Transfer的缩写,即包含"设计-运营-移交"等三个环节。提供涵盖 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的综合服务,为客户减少协调沟通成本,实现项目绿色运营 实效
EPC工程总承包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 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城市绿色发展全过程技术服 务在城市绿色发展服务板块中,公司提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技术咨询服务业务
绿色人居公信全过程技术服 务以城市、建筑、家居的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可持续性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目 标,以检测、检验、认证为基础,集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工程性能质量检测检验认证、 综合技术研究咨询于一体的服务模式
三重专项“重大突破项目、重要市场客户、重点创新业务”模式,是公司推动新旧动能转化的重 要举措
五感六性绿色建筑领域中对于使用者的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及技术的安全性、适用 性、舒适性、健康性、环境性和经济性等的研究
三有荟IBR人发起并创建的生态型组织,响应国家绿色低碳新生活方式,以自愿为原则,践行 并传播有机、有趣、有爱的绿色生活方式
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当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应用达到平衡,就是碳中和 或净零二氧化碳排放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的简称


股票简称建科院股票代码300675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不适用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深圳建科院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henzhe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IBR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叶青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姚培李晔霖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林梅坳三路29号建科大楼深圳市福田区梅林梅坳三路29号建科大楼
电话0755-239505250755-23950525
传真0755-239318000755-23931800
电子信箱ibrir@ibrcn.comibrir@ibrcn.com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
营业收入(元)116,632,152.15152,312,869.38153,333,344.87-23.9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53,365,218.10-28,436,106.33-29,054,996.62-83.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元)-55,372,447.82-31,488,040.04-32,150,843.07-72.2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91,053,253.82-77,138,797.85-81,035,111.22-12.3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639-0.1939-0.1981-83.7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639-0.1939-0.1981-83.7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23%-4.79%-4.87%-4.36%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 末增减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
总资产(元)1,388,803,978.621,491,471,601.801,491,471,601.80-6.8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550,330,947.34605,162,832.44605,162,832.44-9.06%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75,911.08主要系租赁面积减少的租赁变更及处置 参股企业荆门玖伊园科技有限公司所致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 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 的政府补助除外)1,045,837.94主要系不满足经常性收益认定项目的递延 收益结转,取得一次性政府补助等所致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597,546.02主要系收回应收账款所致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727,914.72主要系本报告期收到科研合作资助及生 育津贴所致
项目金额说明
减:所得税影响额334,118.74根据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影响额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05,861.30根据少数股东的持股比例计算的影响额
合计2,007,229.7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继续聚焦于城市绿色发展和绿色人居公信两大全过程技术服务板块。

1. 主要业务
(1)城市绿色发展全过程技术服务
城市绿色发展服务板块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总师业务引领的项目全过程管理等技术咨询服务: 城市规划业务,围绕“点绿成金”的核心理念,在基于对生态本底的科学诊断基础上,以共享协同方式优化城市空间布
局,通过集成创新提升片区运作效率,实现城市绿色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业务,是公司绿色理念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共享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客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更为人性化和适宜化的多种空间;
总师业务,是城市片区的高端综合技术服务,为城市提供集政策、规划、建设、运营为一体的技术支撑。

(2)绿色人居公信全过程技术服务
绿色人居公信业务是以检测、检验、认证为基础,以保障公众利益为核心,以城市、建筑、家居的安全、健康、舒适、
高效、可持续性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目标,围绕低碳绿色的成效开展验证及持续评估,提供集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工
程性能质量检测检验认证、综合技术研究咨询于一体的服务模式。包括建设工程检测和验收全过程服务、合成材料运动
场地检测及监管、甲方内部质量控制抽检服务、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风险管理服务等技术服务,绿色建筑综合咨
询、绿色建筑等级符合性评估、碳绩效体系服务、能源环境规划咨询、装修污染物全过程控制咨询、既有建筑绿色化改
造全过程咨询等技术咨询服务,绿色建材产品/体系/服务认证服务,绿色生态城区智慧运营监测数据平台建设服务等。

2. 经营模式及市场策略
公司深耕于深圳及雄安两大国家级新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地区,并积极培育西南区域市场,以“城市客户”

模式为政府、国企提供绿色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技术服务等。

为更好地突出生态规划、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公信检测和绿色运营等全过程综合能力的优势与绿色科技储备竞争力,
为不同类型特征的城市提供全流程、跨专业、定制化、陪伴式、体系化创新性服务及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业务运作效率。

3. 重点项目及奖项
公司积极关注和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提供具有创新性、综合性等特征的新动能业务服务,着力服务于城市新发展要求:
深圳职教园项目作为深圳首个采用“指挥部+总师制+总体设计”机制的项目,公司承担“总师制+总体设计”服务,集成
百余项减碳技术,推动项目达到近零碳水平,通过上盖大板、空间复合利用等自研技术拓展城市空间,并引入低碳技术、
智慧校园等产业资源,实现“科研创新引领+城市场景应用”的双重驱动。

雄安新区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是雄安新区2023年核心城市开发项目及起步区标志性建筑,也是金融功能先行示
范区的核心 TOD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部分建筑达超低能耗建筑目标。公司依托雄安绿色发展实践积累,
统筹方案设计并负责二标段全过程设计,助力雄安高质量建设,提升公司业绩与行业影响力。

“光储直柔”技术成功应用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广州太古汇等项目,并正应用于能源托管型节能改造项目,通过柔性
调节能力实现多电源灵活组合供电,拓展性强,支持并、离网无缝切换,结合用户需求合理调控能源使用,助力构建建
筑群智慧能源系统,并实现较好节能减碳效应和经济性。

公司屡获住建领域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省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等国家、省市级和
行业奖项,示范项目多次迎接国家及省市领导、各界人士到访,品牌认可度高。

(二)行业发展情况
1. 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属行业为中国证监会分类的“专业技术服务业”,提供涵盖科研、规划、设计、咨询、检测、项目管理以及运营
期、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受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安全等政策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1)关键数据与行业运行特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投资保持增长;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放缓,同比增长0.2%;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进一
步下降12.0%,办公楼施工面积、新开工施工面积的累计值分别下降5.10%、21.0%,办公楼竣工面积累计值同步仅微增
0.2%,建筑行业景气度仍承压。

(2)政策驱动与影响
在国家和中央层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
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等多份中央文件大力倡导绿色转型
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全面绿色转型、建立零碳园区、推进碳市场建设等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要求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
色建筑标准,并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筑节能改造、建筑电力消费占比等提出明确要求;2025年《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
峰碳中和,并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中
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
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在地方层面,深圳市出台的《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规划(2024-2030年)》要求在应用场景、智能调度等方面推动能
源领域低碳转型,出台的《深圳市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系统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在雄安新区,《国家发展
改革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要求提升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水平、全面推进建
筑绿色低碳发展,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做好雄安新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绿色能源、绿色建筑
科技创新等领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要求。

2. 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知名绿色城市发展技术服务领域领先机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余年来专注于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之路,始终秉持“科创引领、点绿成金”的发展理念,以本土化、低成本、精细、适宜的技术路线为特色,以全生命周
期服务为手段,面向城市绿色发展,逐步形成涵盖“生态诊断、平衡规划、动态实施、智慧运营、持续评估”的全链条
低碳规划技术服务产品创新体系。

公司参与绿色城区、“光储直柔”等领域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参与编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直流配电
设计标准》等国家、省、市级重点行业标准,推动《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等的立法,
所实施的“光储直柔”技术路线被写入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依托建科大楼、未来大厦等开展绿色场景
式创新,在行业内具备鲜明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也相继入选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首批和第二期
“科改示范企业”,并在考核中获得“优秀”评定,充分彰显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近年来,公司积极发挥科创赋能全过程技术服务能力优势,进一步拥抱数字化,强化科研成果对业务的赋能,提升新质
生产力和精细化管理,并通过展会、论坛、示范项目等方式加强传播,持续巩固行业影响力,应对外部环境挑战。

(三)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2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336.52万元,同比扩亏83.67%;业绩波动主要是三方面因素所致:
一是市场业务开拓和业务转型力度与当前市场形势不匹配。规划设计及检测咨询等传统业务空间持续收窄,而具备融合
性和科创性特征城市更新活化、能源托管服务、创新生态社区运营等创新业务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团队把握新需求的
综合适变能力尚有不足,业务转化效率较低,未能有效弥补传统业务的收入下降影响,新签合同额也有所下滑。

二是公司成本费用与营收降幅不匹配。公司持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和业绩与薪酬的联动,在报告期内实现管
理及销售费用分别下降17.47%和4.06%,但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以薪酬为主的营业成本仍较为刚性;同时,在跟进项
目的前期投入加大,在手合同执行周期拉长,交付成本也在持续增加。因此,总成本变动情况与营业收入存在差距,同
三是销售回款下降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应收款收款的组织工作,采用工作组专项攻坚长账龄款项、继
续压实回款考核指标、强化诉讼仲裁手段等,报告期内销售回款降幅低于营业收入,同比仅下降8.84%,但措施有效性
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仍显不足,应收款坏账计提减值准备和财务成本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虽然公司经营业绩全面承压,但报告期公司聚焦战略目标,持续深耕深圳、雄安等重点区域,在新旧动能转
换的业务转型和内部管理改革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一是面向城市内涵式发展趋势的“片区级项目”新开拓。在雄安,中标新区起步区青藤小镇项目整体设计,该项目总建
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是继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后,又一个代表未来城市形态、功能和运营模式的标志性项目,为首
批疏解高校打造融合绿色建筑全覆盖与先进低碳技术的重要商业配套;在深圳市重点打造片区之一光明中心区及明湖智
谷片区,中标全市首批集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的“三师合一”(即总规划师、总建筑师及总运营师)总设计师咨询
服务;报告期后又以联合体方式中标梅林关片区总设计师咨询服务项目,继续为这一重点枢纽核心区的升级改造提供专
业技术支持。系列片区级探索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总师或总体设计项目的中标,为公司拓展综合性融合性绿色发展服务业
务、城市绿色更新服务项目、策划设计建设融资运营一体化服务等创新业务创造更好的市场和业务空间。

二是新型能源服务创新业务获新进展。公司“公共建筑空调系统低碳运维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建”项目,已纳入深圳市
2024年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计划并获批专项扶持资金,并在报告期内新中标深圳后海中心区新型能源技术应用场
景示范方案技术服务项目,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服务业务打开更好的局面。

三是数字智能研发合作有新突破。报告期内,公司与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合作,探索集成机器人与AI技术
打造建筑安全智能巡检系统,推动房屋安全检测、隐患排查及标准化作业的数字化转型。

四是场景式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持续开展。公司场景式创新平台未来大厦在承建深圳-潮州产业协作平台(反向飞地)的基
础上,继续与湛江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建湛江-深圳高质量发展产业飞地,紧扣两地产业协作发展目标推动飞地建
设,进一步充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功能;同时,未来大厦也承办了涵盖低碳科普、行业交流、社会公益等多个领域的
主题活动,持续提升项目曝光度和社会认知度。

五是资质平台建设再结硕果。报告期内,公司荣获首批"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企业"认证,全资子公司建研检测成为深圳
市第二家获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综合资质的机构,全资子公司绿研检验成为雄安新区首家获得河北省防雷甲级检测
资质的机构,反映出公司的绿色低碳技术服务及第三方检验检测领域综合能力持续加强,也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业
务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是依托飞书数字化平台及全面预算管理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公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切入口,对人、财、物和业务更
针对性和精细化的分级分类管控机制,推动资源精准投放与效能提升,持续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公司整体盈亏平衡点进
一步下降。

当前国内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城市
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
代化新路,这也正是公司长期以来所坚守的战略方向;而城市片区级总师或总体设计服务项目、场景式创新平台运营和
各类资质为代表的“高地”建设持续开展、新型能源服务扎实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内部管理改革增
效深化实施,标志着公司奋力打造的新增长引擎正在构建形成之中。但公司也清醒认识到,合同储备、组织适变等的不
足,致使新旧动能转换仍处于阵痛期,业绩挑战不断加剧。为此,公司立足战略方向,继续聚焦全年预算目标,在2025
年下半年严格落实经营管理要求,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聚焦优质客户,深耕核心渠道,市场、业务、职能全线靠向客户和市场。公司已积累一批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大型
国有企业等的优质客户群体,下半年公司将强化市场渠道及重点客户深耕,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挖掘业务机会,调整公司
组织运营体系,明确授权和激励机制,开展针对性的客户服务和营销活动,全线贴近客户和市场,更有效、更有力、更
创新开展营销活动,扭转新增合同快速下降趋势。

二是创新业务组建头部突击团队,以更灵活创新机制,促进创新业务突破。重点聚焦“总师”等融合类服务开拓的片区
场景,围绕青年生态社区、科创生态社区、新型能源系统等创新业务组建头部突击团队,形成明确的任务、授权以及考
核激励机制,拓展客户渠道和增量业务机会。

三是强化人员效能,基于人员盘点,分层分类做好选用育留,重点激励赋能对公司基石业务、创新业务、战略转型有重
要作用或高潜质的人才,在行业景气度低迷与新旧动能转换攻坚叠加期,突出骨干人才效能引领作用,保障职工基本权
益,以跨越周期视角保障战略转型坚定执行。

四是继续压实全面预算管理,深挖管理增效,依据各预算单元经营、市场开拓及战略落实情况,分类实施“授权”“赋
能”“优化”举措,以刚性约束压减管理效能空耗,暂缓非必要投入。确保有限资源优先、足额、高效配置至支撑核心
竞争力与未来增长的关键领域;同时,发挥职能板块专业能力,系统分析成本结构中低效、无效资产或运营方式,持续
深化降本增效。

五是继续压实应收账款管理,重点针对账龄长、减值影响大的项目,建立更精细化账款逾期管理措施,建立专项工作组
运用多种手段实施收款,系统性处理应收账款遗留问题并构建长效防控机制,改善周转效率与回款质量,筑牢公司资金
安全底线。

六是扎实推进产权流转工作,在落实完成对参股公司荆门玖伊园股权转让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控
股子公司湖北建胜40%股权,以投资收益支持公司经营安全线保障及战略转型,以产权布局优化加强对深圳、雄安等重
点区域的战略聚焦。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系长期建设所获得,依托在报告期内的巩固和发展,集中体现在科研创新赋能业务、业务模式创新适变、
组织模式快速适变、数字赋能、品牌传播等五大优势:
(一)科研创新赋能业务竞争力提升优势
公司长期高强度研发投入所塑造的鲜明优势,集中体现在绿色城市与建筑领域的科研创新与平台建设层面,报告期内得
以进一步巩固:在研科研项目共28项,包括“光储直柔建筑直流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项目、1项省市级科技计划,重点技术攻关方向包括绿色建筑新型供配电、建筑光储直柔、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
建筑能源管理等;主、参编的《绿色建筑符合性评估标准》等 3项标准发布,授权“建筑配电系统及市电功率控制方法、
市电功率控制器”等专利2项,新增“碳流信息查询平台”等软件著作权8项。

此外,创新成果持续在业务项目中应用,如深圳市职教园项目采用了上盖大板、空间复合利用等技术,纾解城市土地紧
张问题;所孵化的室内装修污染预控、能源费用托管、光储直柔系统测试评估、全过程透明数字化检测、基于上下协同
分析的基础设施安全性能评估等多类业务,逐步贡献业绩价值。

(二)全过程业务服务模式创新适变优势
自2000年起公司便专注于绿色生态转型发展,通过持续深耕建设领域,树立了绿色科技品牌的专业形象,构建起涵盖绿
色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检验检测的全流程技术集成体系。公司具备从顶层维度出发,精准把握区域一体化、定制化开
发需求的优势,更形成贯穿理念设计、方案论证到工程实施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同时,公司依托国家级检测平台的技术
支撑,结合二十载建设工程检测经验与近年拓展的轨道交通检测能力,已构建多领域协同的专业检测体系:全资子公司
建研检测可提供检测参数5,031项,并获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综合资质,是广东省第10家、深圳市第2家荣膺该资质的
机构;全资子公司绿研检验可提供检测参数1,625项,亦已取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八个专项资质,并成为雄安新区
唯一具备防雷甲级资质证书的检测机构。这有助于公司建立较强的服务能力和公信力,在以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为主的
客户群中具有较高认同度: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依托“三重专项”市场策略,深化全过程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在城市客户服务、重大项目承揽和创
新业务开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牵引新增包括雄安新区首个以城市形态开发建设的特色小镇青藤小镇的勘察设计服务、
传音全球总部项目全过程咨询顾问等多项合同额达千万级的项目,彰显技术实力的同时也为长期业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数据积累与数字赋能协同优势
经过多年持续积累,公司已建成覆盖城市气候、空气质量、能耗及碳排放等领域的综合数据库与软件平台,连续14年发
布覆盖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涵盖环境生态、生活宜居、运营成效的生态宜居发展指数评估体系,为技术服务输出提
供了精准数据支撑,构建起覆盖数据采集、分析到应用的实证能力体系,也为数据要素化夯实基础。

同时,公司受托运营的深圳市大型公建能源监测平台(政府投资项目)已接入约1,500栋建筑能耗数据,直接服务于建
筑节能研究、标准制定与政策决策支撑。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116,632,152.15153,333,344.87-23.94%主要系受市场变化,公司收入结构分化及新签合同转化 周期加长对营业收入的影响所致
营业成本100,983,561.71110,491,399.51-8.61%主要系职工薪酬与业绩挂钩,薪酬支出下降所致
销售费用10,692,140.3711,144,793.76-4.06%主要系随营收下降,薪酬、差旅支出下降所致
管理费用20,260,200.0324,549,120.25-17.47%主要系持续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实施降本控费,薪 酬支出下降所致
财务费用8,486,818.488,041,530.895.54%主要系为保障公司资金安全,增加流动资金借款所致
所得税费用22,528.02-252,030.56108.94%主要系部分子公司利润同比增加,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15,574,340.5117,237,790.83-9.65%主要系研发薪酬与公司业绩部分挂钩致使薪酬支出下降 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91,053,253.82-81,035,111.22-12.36%主要因项目建设放缓,资金及结算审批更为谨慎,收款 周期加长,导致销售回款金额同比减少,同时公司强化 资金支付计划管理,细化全流程从预算到支付的经营性 支出控制,但总体经营性现金流入下降幅度超过经营性 支出下降幅度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28,053,394.52-32,065,226.3412.51%主要系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 现金同比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35,607,699.3841,739,301.91-14.69%主要系本报告期偿还到期借款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 物净增加额-83,498,948.96-71,361,035.65-17.01%主要系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所 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公信服务48,165,231.6743,164,599.1710.38%-16.35%-2.59%-12.66%
建筑设计30,163,997.1029,165,294.213.31%-13.57%13.18%-22.85%
城市规划25,452,506.5216,024,007.8237.04%-42.16%-34.76%-7.14%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179,419.740.34%主要系对联营企业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所致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000.00%不适用
资产减值17,105,963.50-31.94%主要系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按 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所致
营业外收入929,438.981.74%主要系收到员工生育津贴和科研合作资助所致
营业外支出4,591.31-0.01%主要系资产处置损失所致
其他收益1,648,140.933.08%主要系递延收益结转、收到政府补助等所致经常性研发补助、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经费具有可持续性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 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例金额占总资产比例  
货币资金123,324,053.258.88%206,923,519.9613.87%-4.99%不适用
应收账款387,947,995.2727.93%395,715,952.0226.53%1.40%不适用
合同资产154,100,413.4511.10%147,747,749.929.91%1.19%不适用
存货60,008.910.00%60,051.150.00%0.00%不适用
投资性房地产567,680,522.1740.88%566,139,100.0037.96%2.92%不适用
长期股权投资0.000.00%1,420,580.260.10%-0.10%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转让 完成所持参股股权所致
固定资产77,647,214.445.59%83,980,866.845.63%-0.04%不适用
在建工程0.000.00%0.000.00%0.00%不适用
使用权资产14,776,563.621.06%20,073,848.241.35%-0.29%不适用
短期借款203,486,936.1514.65%328,254,809.7722.01%-7.36%不适用
合同负债8,536,261.860.61%7,525,280.630.50%0.11%不适用
长期借款357,185,347.7125.72%232,267,460.0115.57%10.15%主要系为扩充公司经营储备 资金、调整融资期限所致
租赁负债5,907,907.260.43%10,442,558.790.70%-0.27%不适用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计入权益的 累计公允价 值变动本期计提 的减值本期购买 金额本期出售 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3.其他债权投资3,382,722.380.000.000.000.000.00-3,248,746.38133,976.00
金融资产小计3,382,722.380.000.000.000.000.00-3,248,746.38133,976.00
投资性房地产566,139,100.000.000.000.000.000.001,541,422.17567,680,522.17
上述合计569,521,822.380.000.000.000.000.00-1,707,324.21567,814,498.17
金融负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其他变动的内容
1. 其他债权投资为应收款项融资,公司根据近期公开信息披露的票据违约情况、《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133号)并参考《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
(2019)》等,将信用等级较高、资金实力雄厚、经营情况良好、拥有国资背景或上市的6家大型商业银行和9家上市
股份制商业银行承兑的汇票分类至应收款项融资科目;
2. 投资性房地产其他变动金额为工程结算调整及后续投入金额。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单位:元

项目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余额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2,165,809.51747,968.64848,486.392,065,291.76保函保证金、代建户监管资金
投资性房地产566,139,100.001,541,422.170.00567,680,522.17用于抵押借款
合计568,304,909.512,289,390.81848,486.39569,745,813.93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投资额(元)上年同期投资额(元)变动幅度
7,484,088.0529,898,940.73-74.97%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名称公司类型主要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
市政中心子公司市政建设及规划 咨询6,000,000 .0056,636,112 .4816,890,786 .9712,570,66 0.532,482,967.152,237,177.08
建研检测子公司建筑工程检测、 监测、测量,建 筑材料与部品检 测5,000,000 .00164,562,84 8.8048,501,646 .9931,192,01 2.62-1,025,857.33-657,095.77
公司名称公司类型主要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
绿研检验子公司工程检测50,000,00 0.0096,054,935 .4051,280,592 .5911,833,14 2.16154,239.58242,893.67
湖北建胜 及其子公 司子公司建筑工程安全生 产评价,工程技 术咨询及指导服 务,工程造价信 息咨询服务,工 程技术专家论证 服务,房屋租赁31,038,50 0.0046,302,457 .9841,854,007 .3815,528,34 0.81-165,700.57-71,896.36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名称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方式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的影响
荆门玖伊园公开挂牌转让所持16%股权,转让完 成后公司不再持有荆门玖伊园股权不对公司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造成重 大影响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不适用。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就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经识别,报告期内公司风险事项未发生显著变化,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如下: 1. 政策风险: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期,近年来经济转型、创新驱动、产业结
构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区域改革试点等政策不断出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国企
国资改革方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不断推进,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新
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都将对公司发展产生影响,要求公司不断提升环境适配能力。

风险应对策略:及时深入分析政策变化、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抓住新的行业发展机遇。

2. 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业主需求变化等因素会对公司市场拓展产生直接影响。随着行业资质管理改革的深入,行
业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公司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存在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水平进一步下降的风
险。

风险应对策略:建立规范的市场战略管理机制。每年对公司战略和市场战略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存
在的问题,在遇到外部环境(如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政策等)或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适时对战略规划进行修
订。

3. 新技术风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而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是公司业务模式的核心驱动机制,一方面
是AIGC等新技术的发展或将彻底颠覆行业已有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创新所需研发投入客观上也存在无法转化为技术
成果或产业化失败的风险。

风险应对策略:推动从顶层布局到组织制度的深刻变革,依托“数字底座”、人工智能大模型、建筑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继续提升公司各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完善公司研发管理体系和技术成果转化的业务体系对接,规范化决策程序、
过程控制和成果评估。

4. 业务运作风险:相比传统的设计咨询企业,公司业务类型更为多元化,新的工程、运营、检验检测等项目受市场、政
策、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面临周期长、协调环节多、运作更为复杂等情况,客观存在项目运作和流程合规风险。

风险应对策略:持续完善全面风险与内控管理制度体系,迭代公司风险管理手册,以有效指导日常工作;以风险信息收

接待时间接待地点接待方式接待对象 类型接待对象谈论的主要内容 及提供的资料调研的基本情 况索引
2025年04月 02日深圳市福田区梅 坳三路29号建科 大楼实地调研机构、个 人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 海证券研究咨询分公司研 究员上官京杰先生、北京 疆亘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 总经理李敏女士、深圳资 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刘根潮先生、深圳市兆泽 利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 金经理李欣运先生,投资 者郑沐彬先生、于洋先 生、潘朔华先生、夏天女 士、黄世炎女士,东北证 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 司张俊先生、何烁先生本次投资者交流 主要涉及公司经 营情况、科研创 新发展情况等事 项,详见公司在 巨潮资讯网披露 的《公司2025年 4月2日投资者关 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编号: 2025-014)巨潮资讯网 《公司2025年 4月2日投资者 关系活动记录 表》(公告编 号:2025- 014)
2025年04月 11日价值在线 (https://www.i r-online.cn/)网络平台线 上交流个人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 绩说明会的投资者本次投资者交流 主要涉及公司所 处行业情况、经 营业绩情况、业 务及市场开拓情 况、科研创新情 况事项,详见公 司在巨潮资讯网 披露的《公司 2025年4月11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 记录表》(公告编 号:2025-015)巨潮资讯网 《公司2025年 4月11日投资 者关系活动记 录表》(公告编 号:2025- 015)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

□是 ?否


姓名担任的职务类型日期原因
余述胜监事会主席任期满离任2025年06月30日换届
王潇玮监事任期满离任2025年06月30日换届
郭顺智监事任期满离任2025年06月30日换届
兰岚职工代表监事任期满离任2025年06月30日换届
刘宗源职工代表监事任期满离任2025年06月30日换届
二、本报告期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三、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实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四、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上市公司及其主要子公司是否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
□是 ?否
五、社会责任情况
公司在报告期内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成效如下:
(一)绿色技术驱动城市低碳转型
公司长期致力于绿色建筑与低碳建筑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与创新实践,深度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重点科研课题,积
极参与相关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并于报告期内获得首批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企业认证称号。依托扎实的科研成果与丰
富的业务实践,公司持续赋能城市生态韧性建设,精准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关于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美丽
城市与安全可靠韧性城市的核心任务。具体实践路径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 以系统化思维强化城市应对暴雨洪涝等极端气候现象的气候韧性综合能力,筑牢城市生态安全屏障 公司作为政府水务主管部门重要的技术服务支撑单位,通过统筹规划、关键实施路径研究与重点项目技术指导,有力支
撑深圳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节水典范城市、光明区节水型城区、宝安区海绵城市和盐田区海绵城市的建设。

作为深圳市职教园“总设计师+总体设计”单位,公司基于详实的生态诊断与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创新性地构建了涵盖
动植物生境、地貌土壤修复、海绵城市建设、通风环境优化等多维度的生态修复综合方案,并紧密结合施工进度稳步推
进实施。在光明科学公园核心区域,公司立足用地特性,主导策划并实施了复耕复垦工程,在显著提升区域环境风貌的
同时,有效夯实了区域的生态韧性基础。

另一方面,公司主编的深圳市地方标准《节水载体评价规范》已正式发布实施,全面覆盖工业、居民小区、机关、学校、
公园等七类重要领域;目前正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建筑节水评价导则》的编制和地方标准《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
施设计规程》的修订工作,为全国及地方的节水型城市与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权威、专业的标准化指引。

2. 致力于为城乡提供从生态安全底线保障到生活品质跃升的系统解决方案,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山西省长治市公司依托深厚的生态城市研究与实践经验,成功编制并推动获批《长治市中心城市生态诊断》及《长治
市中心城市韧性生态城市专项规划》,深入剖析了中心城区的地质安全、生态安全、城市通风、水资源与水环境等生态
本底条件,并从城市建设优化、人群活力激发、宜居环境评价等多维度发力,切实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质,同时系统性
采用多维网格化形式划分城市单元,整合空间布局、防灾体系与生命线工程,构建起坚实的韧性管理单元,稳固筑牢城
市安全韧性根基。在雄安新区起步区,公司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与人文关怀精神,系统参与建设青藤小镇项目——雄安新
区首个以城市形态开发、服务于大学城的重要商业配套标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公司精准立足区域生态本底与
发展定位,在保护当地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的前提下,通过系统性的城市规划、特色建筑设计、高品
质公共空间场景营造以及康养生态社区建设等综合手段,助力当地政府以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发展动力。

(二)构筑立体化绿色影响力传播体系
公司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既需要构建负责任的内部运营与协作链条,也离不开面向社会的广泛传播
与实践引领。为此,公司系统性地推进可持续价值链建设,并多维度、深层次地开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活动,有效
扩大绿色影响力:
1. 构建绿色责任供应链体系,赋能价值链可持续发展
公司着力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供应链管理全流程,在供应商准入、评估及日常管理中嵌入行为准则要求,并通过合
同条款(如《社会责任承诺书》)予以约束与规范。公司优先选择绿色理念先进、技术实力领先的合作伙伴,积极鼓励
并引导供应商使用可循环再生材料,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验收标准,持续减少各类废弃物的产生,以系统化的管
理举措,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高效的供应链生态建设。

2. 打造多维立体化传播矩阵,深化绿色发展社会影响力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专业力量回馈社会。

在社区共建方面,公司与总部所在地深圳梅林街道孖岭社区等紧密合作,精心策划并成功开展了多项活动,将绿色健康
知识、前沿绿色建筑技术直接带入居民生活场景。公司不定期组织富有创意的绿色文化活动,吸引周边社区居民积极参
与,在互动体验中生动科普生态环境知识。

在行业层面,公司作为重要的知识传播者,持续支持包括“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

“大湾区木棉论坛”等在内的高端行业会议,董事长作为主旨演讲嘉宾向全球业界分享关于“探寻人与土地和谐共生之
道”“以最少资源营造最幸福人居环境”等绿色发展洞见。

此外,公司总部建科大楼作为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杆项目在报告期内接待国内外参观访问近3,600人次,重大场景式
科技创新平台未来大厦精心策划并成功组织涵盖低碳科普、绿色生活研学等主题的8场特色活动,参与者超500人次,
均持续发挥展示绿色理念与实践的重要平台作用,提升了公司的影响力。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