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科恒股份(300340):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28日 04:10:58 中财网

原标题:科恒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代码:300340 证券简称:科恒股份 公告编号:2025-088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8月28日】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曾繁裕、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海斌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马丽琴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发展战略、经营计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公司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有关风险因素及对策,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30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7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9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7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68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其他相关文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珠海市国资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公司实际控 制人
报告期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公司、科恒股份、江门科恒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集团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格力集团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
格力金投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
格力供应链珠海格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浩能科技/深圳浩能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英德能源/英德科恒英德市科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科明诺广东科明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珠海科恒珠海科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广东科恒广东科恒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科恒浩能广东科恒浩能科技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江苏科恒江苏科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杭州萤科杭州萤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参股子公司
科明睿广东科明睿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明诺控股子公司
城市绿苑江门市城市绿苑科技有限公司,科明诺参股子公司
浩能时代深圳市浩能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浩能科技全资子公 司
惠州德隆惠州市德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浩能科技全资子公 司
珠海浩能珠海市科恒浩能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浩能科技全资 子公司
株洲高科/株洲高科集团株洲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三元正极材料/三元材料由镍(Ni)、钴(Co)、锰(Mn)三种金属元素的 化合物与锂元素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化学通式 通常可表示为 LiNi?Co?Mn?????O?(其中 0
钴酸锂以钴酸锂(LiCoO?)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电极材料, 通常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它具有层状结构,锂 离子可以在层间进行可逆的嵌入和脱出,从而实现 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锰酸锂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Mn2O4,一般用作锂离 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化学式为LiFePO4,是一种橄榄石结构的磷酸盐,用 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磷酸锰铁锂化学式为LiMnxFe1-xPO4,是在磷酸铁锂 (LiFePO4)的基础上锰(Mn)取代部分铁(Fe)而 形成的新型磷酸盐类固溶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电芯单个独立的储能单元,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
  膜等关键材料组成,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压和电 流。多个电芯通过串并联可组成电池组。
钠离子电池一种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与锂离 子电池类似,但以钠离子(Na?)作为电荷载体,通 过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嵌入/脱嵌实现能量的存储 与释放。
固态电解质一种在固态电池中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的材料,具 有高离子导电性和电子绝缘性,主要包括氧化物、 硫化物、聚合物、卤化物和复合型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池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
倍率倍率性能,即活性物质在某一大电流下放电容量与 某一小电流下放电容量的百分比。具体表征电池充 放电能力的一项指标,电池的充放电倍率越高,通 常意味着电池功率越大,充放电速度越快。
循环寿命、循环性能活性物质在规定条件下充电-放电循环,当放电容量 与首次放电容量的百分比达到规定值时的循环次 数。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科恒股份股票代码300340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科恒股份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Jiangmen Kanhoo Industr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Kanhoo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曾繁裕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吴德辉闫红娟
联系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滘头滘兴南路22 号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滘头滘兴南路22 号
电话0750-38638150750-3863815
传真0750-38638180750-3863818
电子信箱zqb@keheng.com.cnzqb@keheng.com.cn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799,199,510.601,128,068,248.74-29.1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97,361,969.90-60,846,131.53-60.0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99,652,550.54-89,377,815.38-11.5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18,169,996.66-186,411,810.53109.75%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534-0.2208-60.0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534-0.2208-60.0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68.76%-26.18%-2,042.58%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2,475,100,971.022,720,978,170.30-9.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43,995,638.4153,408,231.49-182.38%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

 本报告期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元)-97,361,969.90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2,500,454.89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132,768.00 
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 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 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 生的损益44,654.00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 备转回1,215,643.39 
债务重组损益501,745.47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2,896,245.23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0.56 
合计2,290,580.64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行业分类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和稀土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钴酸锂、三元、锰酸锂等正极材料和涂布机、辊压机、分切机等新能源电池制造前段智能装备,是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代码为 C39)中的“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代码为C3985)。

(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1、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电池出货量持续攀升
2025年1月8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25年度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明确对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给予一定的补贴,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2025年3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印发《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其中提到,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给予定额补贴,鼓励结合客流变化、城市公交行业发展等情况,合理选择更换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车长类型。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持续鼓励,叠加电池技术提升、成本下降等关键因素导致新能源汽车消费体验提升,我新能源汽车销售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 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696.8万辆和 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44.3%。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统计,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高增长及锂电产业链总体竞争格局,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增长。2025年 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 58.2GWh,环比增长 1.9%,同比增长 35.9%;1至 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99.6GWh,累计同比增长47.3%。

2、高需求驱动锂电正极材料稳健增长 技术创新深化行业变革
正极材料构成了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根据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5H1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同比增长53%,预计2025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将超440万吨。从2025H1正极材料出货结构看,磷酸铁锂材料出货161万吨,同比增长68%,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77%;三元材料出货35万吨,同比增长15%;钴酸锂与锰酸锂材料出货分别为 5.9万吨、7.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28%、25%。2025H1中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开始恢复增长,主要系海外市场需求带动出口增加所致。2025Q1三元材料出货同比增长不足 10%,而 Q2三元材料出货同比增长则达到 20%。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H1中国三元材料出口量 4.98万吨,同比增长 38%。

出口增长主要系IRA法案影响逐步减少及新电池法案推迟,推动韩国企业加大采购中国三元材料。钴酸锂以及锰酸锂材料出货增速较快,主要原因一是国补带动国内数码以及小动力类产品出货量增长,二是钴价上涨,部分电池企业开始增加钴酸锂材料库存备货。SPIR数据显示,2025H1中国锂电池钴酸锂正极出货量为5.35万吨,同比增长24.2%,2025H1出货量TOP5企业分别为厦钨新能、巴莫科技、巴斯夫杉杉、盟固利科恒股份

在供需结构变化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行业竞争要素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技术路线来看,钴酸锂材料加速向高电压化、高电压高倍率方向演变;三元材料加速向中镍高电压化、单晶化、高镍及超高镍化方向、单晶化演进;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LMFP)材料均在往高压实方向、超快充方向快速切换。

2025年度,全球锂电产业延续扩张态势。但由于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叠加剧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迭代的技术发展,锂电产业在保持高景气度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

(三)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正极材料及智能装备领域,是中新能源行业的重要参与者,经过多年努力已构建“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双轮驱动的主营业务格局,同时依托技术协同优势布局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形成了三大业务板块。

1、新能源正极材料业务
1.1业务概况
公司是专业从事新能源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构建完整的产品体系。核心产品线有:钴酸锂(高倍率型、高容量型)三元材料体系(中镍型、高镍及超高镍型)、锰酸锂(动力型、容量型),应用领域覆盖动力电池领域(如电动两轮车等)、消费电子领域(如手机、充电宝、电子烟、无人机、电动工具等)和储能及其他领域(应急电源、户外电源、移动电源等)。在新技术与产品方面,公司积极投入资源,开展包括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无钴正极材料、固态电池用三元正极材料等产业化研究。多年来,公司凭借出色的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良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行业内确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1.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产品系列名称产品特点、性能、技术指标等应用领域
容量型钴酸锂3 高压实性能:压实密度4.05-4.20g/cm 高克容量发挥:克比发挥介于145~190mAh/g,充电截止电压: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移
 4.20V~4.55V 具有优秀的放电平台、长循环、耐高温储存性能动电源、智能穿戴类设备
倍率型钴酸锂高倍率性能:5C-150C的倍率放电能力;3C-8C的倍率充电能力 3 高压实性能:压实密度3.40-3.95g/cm 高克容量发挥:克比发挥介于145~185mAh/g,充电截止电压: 4.20V~4.50V 具有低自放电、高安全性特点电子雾化器、无人机、电动工 具、个人洗护用品、耐低温仪 器设备
中镍三元材料克容量发挥:155-195 mAh/g 3 压实性能:3.20-3.70g/cm 倍率性能:1C-100C的倍率放电能力;1C-10C的倍率充电能力 充电截止电压:4.20V~4.45V 具有性价比高、长循环、高温性能优异的特点无人机、电动工具、移动电 源、电子雾化器、电动二轮 车、电动汽车
高镍三元材料克容量发挥:190-205 mAh/g 3 压实性能:3.20-3.60g/cm 充电截止电压:4.20V~4.35V 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低阻抗的特点无人机、电动工具、电动汽车
容量型锰酸锂克容量发挥:110~120mAh/g 3 压实性能:2.70~3.05g/cm 充电截止电压:4.20V 具有高容量、高压实、高性价比的特点电动工具、移动电源、电动玩 具
动力型锰酸锂克容量发挥:95~110mAh/g 3 压实性能:2.70~3.10g/cm 循环寿命:1C充放,1500周保持率≥80% 具有长循环、高安全、高性价比的特点电动摩托车、电动二轮车、A0 级电动汽车
倍率型锰酸锂克容量发挥:105~115mAh/g 3 压实性能:2.65-2.75g/cm 倍率性能:10C/1C 容量比例≥96% 储存性能:60℃满电储存7天,不胀气,容量恢复率≥95% 具有高倍率、高安全、高性价比的特点无人机航模、电子烟电池、启 停电源
高压实型磷酸铁锂高容量发挥:克容量发挥介于158~160mAh/g,充电截止电压: 2.5~3.7V 3 高压实性能:2.55-2.60g/cm 具有优异的高容量、高压实、长循环、高安全等特点电动二轮自行车、新能源车、 储能系统
高压实型磷酸锰铁锂高容量发挥:克容量发挥介于153~156mAh/g,充电截止电压: 2.5~4.3V 3 高压实性能:2.25-2.35g/cm; 具有优异的高容量、高压实、长循环、高安全、耐低温等特点电动二轮车、新能源
2、新能源智能装备业务
2.1业务概况
公司旗下深圳浩能是智能装备核心供应商,专注新能源电池生产前段关键装备,形成高精度涂布技术、智能化产线集成、细分领域创新三大技术优势;具体产品涵盖高精度双层挤压涂布机、新型双面微凹涂布机、辊压机、分切机等锂离子电池主要核心生产装备;同时也为燃料电池、光电、水处理、钙钛矿等领域提供燃料电池膜电极涂布机、水处理 RO(Reverse Osmosis,即反渗透)膜涂膜线、铸膜线、平板涂布机等装备。深圳浩能围绕干法设备、固态电池、钙钛矿电池等方面发力,构建智能装备技术发展根基,打造支撑行业未来创新的核心平台。

2.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涂布机
①高精度双层挤压涂布机
高精度双层挤压涂布机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的涂布作业。深圳浩能从 2005年即开始了国产挤压式涂布机的研发工作,并于 2009年将国内首台间歇式挤压涂布机成功推向终端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气动及电动高速间歇控制阀、高速挤压涂布系统等一系列国家专利,成为拥有多种锂离子电池高精度挤压涂布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目前,深圳浩能已形成涂布宽度 700mm至 1800mm多种标准规格高精度双层挤压涂布装备,稳定涂布速度可达100m/min,涂布面密度精度误差小于±1%,面密度COV值控制在0.35%以内;进行间歇涂布时,设备涂布速度在30m/min时,可实现最小间歇涂布尺寸8mm的涂布,并将间歇尺寸误差、长度尺寸误差、正反面尺寸对齐度均控制在±0.4mm内。

②新型双面微凹涂布机
新型双面微凹涂布机可用于塑料薄膜、锂电池集流体等基材的超薄涂布,具有速度快、装备占地小、能耗小等优点。放卷工位采用滑座式顶锥机构,可兼容不同卷芯长度。采用AGV上卷、夹头位置监控、来料检测、料卷自动对中、自动切刀等技术实现自动换卷功能,最高换卷速度>140m/min,换卷成功率大于等于 99.5%。配备两套独立的供料系统,确保涂布供料稳定,并能实现双面不同配方涂布。配备两套封闭式微凹装置,可同时对产品正反面进行涂布,稳定涂布速度>160m/min,提高生产效率。正反版辊配备自动对齐装置,可实现正反面涂布自动对齐,提高产品良率。采用高效悬浮式烘干烤箱,利用专业流体仿真软件设计风刀结构,烤箱热风均匀性达到 5%以内,悬浮基材运行稳定、干燥效率高、干燥均匀,涂布表观好。烤箱出口配备双面视觉检测系统,在线监测产品质量,纠偏辊采用特殊加工工艺,具有耐高温、防打滑、寿命长的特点。

目前,深圳浩能已形成多种标准规格高精度超薄单面及双面涂布装备,稳定涂布速度可达160m/min,涂布厚度可控制在0.25~5μm内。

(2)辊压机
深圳浩能从2010年开始研发、生产高精度连续轧膜装备,于2012年将全新结构的高精度轧膜机推向国内市场,于2016年将国内首台辊压分切一体机推向市场,并于2021年远销海外。

目前,深圳浩能已形成辊压宽度 300mm~1800mm、轧辊直径φ200mm~φ1200mm的多规格全系列轧膜机品种,可根据工艺要求定制冷轧、热轧类型以及轧膜后烘干提前释放轧膜应力功能。在轧膜厚度精度控制技术上,采用了预弯辊装置来提高轧机的横向厚度一致性,并采用自动测厚系统配合闭环伺服系统实时辊缝调整机构,提高轧机的纵向厚度的一致性,使轧膜厚度精度控制在±1.5μm内。

(3)分切机
深圳浩能从2006年开始研发、生产高精度连续分切装备,于2007年成功将全新立式结构的高精度连续分切机推向市场。目前,深圳浩能已形成多规格、多功能的全系列机型覆盖。分切宽度适应性:有6~10mm/11~25mm的超窄蓝牙极片分切机、25mm以上的常规宽度分切。分切速度已从常规的 50m/min突破至 140m/min;分切毛刺可控制在 5μm以内;分切方式多样性:五金分切/激光分切;分切刀结构多样性:传统滚刀/数显刀/智能刀。数显刀和智能刀主轴精度2μm,智能刀具备位置记忆功能。

为适应动力电池极片的高精度要求,深圳浩能的分切装备可选配高精度CCD影像系统和在线毛刺检测系统。CCD对极片的缺陷进行检测及数据分析,闭环处理以及实时自动标记。

3、稀土功能材料业务
公司的稀土功能材料业务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业务体系主要涵盖稀土发光材料和稀土储氧材料两大核心板块。

在稀土发光材料板块,公司的产品线极为丰富,细分为三基色荧光粉、特殊灯荧光粉以及 LED 封装荧光粉三大类。这些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的各个角落,传统的三基色节能灯、造型多样的直管与环管荧光灯,都依赖三基色荧光粉来呈现出高效且柔和的光线;特殊灯荧光粉则是各种生物生长灯、能营造绚丽视觉效果的观赏灯等高显灯,以及防伪验钞灯、光化灯等特殊用途灯具的关键组成部分;LED 封装荧光粉更是在新型 LED 照明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独特的荧光效应,将电能巧妙地转化为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多样化光线,从明亮的办公照明到温馨的家居氛围光,从对显色指数要求极高的商业展示照明到特殊光学需求的专业场景照明,都能完美适配。

在稀土储氧材料板块,公司聚焦于高性能铈锆复合氧化物和改性氧化铝。在环保需求日益迫切的当下,这两类材料在尾气和废气处理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大量应用于汽油车、柴油车、摩托车、天然气车等各类道路机动车,以及非道路设备的尾气净化催化环节,同时在工业有机废气净化领域也大显身手。在尾气和废气处理过程中,这些储氧材料犹如神奇的“净化卫士”,凭借自身特殊的化学性质,能够高效促进有害气体发生催化转化反应,将诸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危害较小的物质,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为守护蓝天白云、实现环保目标贡献着重要力量。

(四)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以“科技卓越,永恒追求”为核心发展理念,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依托控股股东在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积极布局前沿和新兴领域如固态电池、低空经济、钠电池赛道,坚定不移地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开发和新能源产业链升级。公司始终紧对手、合作伙伴五个抓手,坚持“材料+装备”双轮驱动;以产品开发为核心,基础研究及前沿开发为辅助,把产品和技术创新与高效管理有机结合;以“战略大客户+高利润客户”为双擎,与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初创公司深度合作和绑定,积极布局如固态、富锂锰、第四代磷酸铁锂等前沿技术,打造核心产品公司主导,基础研究和前沿产品对外合作的双线产品开发模式;借鉴IPD管理方法建立适配企业实际的研发项目管理手段,建立知识产权的分级管理规范,主导/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团体的标准规范,形成科学的产品开发生命周期管理闭环;不断吸纳行业和学界人才,开启“社招人才+内部培养+外部储备”三位一体的引智招才和培养体系。

2、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集中管控+分散执行”的采购模式,在公司统一管理框架下,由各事业部及子公司采购部门实施专业化采购操作。针对不同物料特性实施差异化采购策略:常规原料实施精准供应,PMC部门基于订单需求及销售预测动态调整物料计划,采购部门通过经严格认证的供应商名录实施定向采购,确保供应稳定性。设备标准件直接匹配销售计划执行订单采购。非标定制件建立“技术+采购”协同机制,依据技术图纸实施多源比价与竞争性采购,在保障质量前提下实现成本优化。这种“分类管理、精准施策”的采购模式,既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又实现设备零部件采购的技术适配性与经济性,有效平衡供应稳定性与成本效益,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可靠的供应链保障。

3、生产模式
公司建立了差异化、精益化的生产管理体系,针对不同业务板块的产品特性实施精准化生产模式。

新能源正极材料业务板块,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为主、安全库存为辅”的柔性生产模式,通过精准的需求预测和动态库存管理,在确保及时响应客户订单需求的同时,有效应对市场波动,保障生产运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智能装备业务板块,则实行“订单驱动型”定制化生产模式:前期由技术团队与客户深度对接,共同论证确定个性化设备方案;订单签订后,在运营中心的项目制统一指挥下,项目管理部协同PMC部门通过科学的计划分解系统,精准制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执行阶段严格遵循“零部件采购→机械系统整合→自主软件开发→整机集成调试”的标准化流程。公司生产管理体系充分结合了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设计的差异化,既确保了新能源正极材料业务的供应稳定性,又保障了智能装备业务的定制化需求响应能力,实现了生产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的有机统一。

4、销售模式
公司建立了以直销为核心的战略性销售体系,新能源正极材料业务销售定价为行业通行的“主材料成本+制费成本”的定价模式。其中“主材料成本”为含有镍、钴、锂及锰的金属盐类基础价及单位耗用率决定,各盐类的基础价为相关盐类的市场价格。“制费成本”由公司各类产品具体制造费用、目标利润等构成,制造费用取决于不同产品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公司通过稳定订单需求,提升产线开工率,工艺降本改进等提升自身竞争力。智能装备业务通过战略合作、联合研发等方式,与比亚迪欣旺达、中创新航、远景动力等众多下游电池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这种销售模式有助于公司深入把握客户产品需求和技术路线演变趋势,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与客户形成双向技术赋能机制,提升了客户粘性,共同推进新产品开发和工艺优化。

(五)公司产品市场地位及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产品市场地位
新能源正极材料领域,公司凭借多年发展,在细分领域市场和中小客户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品竞争力与客户粘性不断增强。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5H1中国锂电池钴酸锂正极出货量为5.35万吨,同比增长 24.2%,公司 2025H1出货量位居全国前五,产品已得到客户认可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份额。在智能装备市场,深圳浩能多年深耕智能装备行业,聚焦头部电芯客户,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其生产的涂布机、辊压机、分切机等装备在行业内获得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拥有一批稳定的大客户群体。2025年 5-6月,深圳浩能分别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 2025)和欧洲电池展上展示了高性能正极材料、1800超宽幅智能涂布&辊压装备解决方案、石墨烯(蒙烯玻纤)红外加热模组等,凭借卓越性能和创新性,引发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的关注与认可;在第二十一届 APFE(上海国际胶带与薄膜展览会&上海国际薄膜工业展览会),深圳浩能携先进涂布复合装备系统亮相展会,展示其在各类功能膜领域的精密涂布与复合技术解决方案,备受行业链上下游企业关注。

2、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公司业绩改善提供了强大动力。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3C电子产品领域因消费电子市场复苏与需求增长、AI技术驱动终端创新与电池性能升级、政策支持与市场预期提振等主要因素促使市场有明显增速,未来随着 5G换机潮持续、新兴智能终端普及以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应用,正极材料需求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和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提高,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H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 776GWh,同比增长 68%。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 477GWh、265GWh,同比增长分别为 49%、128%。

2025H1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161万吨,同比增长68%,占比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77%;三元材料出货35万吨,同比增长15%;钴酸锂与锰酸锂材料出货分别为5.9万吨、7.4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28%、25%。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新能源正极材料和智能装备的旺盛需求。

(2)公司自身竞争力提升
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综合竞争优势,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客户资源以及客户粘性。产品质量优良,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在钴酸锂、三元及锰酸锂三大领域开始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升级,开发的部分高端产品已经获得行业头部客户和大客户认证;同时,在中小客户端,积极为客户开发和升级现有产品,进一步满足客户的深度需求,在市场上不断赢得了更大客户群体的信任。同时,公司通过高效的经营模式,大幅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公司业绩的改善。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公司拥有200余人的专业化研发团队,报告期内研发投入4,000余万元,建有包括“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在内的多层次研发平台。通过成立“科恒-复旦发光材料研究中心”、“科恒股份-华南理工先进新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等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及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技术突破-产业应用-市场反馈”的良性循环和“高端人才为支撑、平台建设为基础、技术突破为核心、成果转化为导向”的完整创新生态。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工作,凭借持续的技术深耕与创新积累,在专利成果及标准制定领域收获颇丰。截至报告期末,新能源材料业务有效授权专利112件,其中发明专利72件,实用新型专利40件;智能装备业务有效授权专利共计95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实用新型专利67件,形成了覆盖新能源正极材料核心配方、关键制备工艺及智能装备设计制造的全方位专利保护网。在标准制定方面,公司主持或参与修订了 GB/T 43304-2023《白光 LED用氮氧化物蓝绿粉》、GB/T 23365-2023《钴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GB/T44330-2024《新能源正极材料粉末压实密度的测定》、GB/T 23367.1-2024《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GB/T 41515-2022-《涂布机术语》等23项国家标准;主持或参与修订了 T/CNIA 0155-2022《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镍钴酸锂》、T/CNIA 0238-2024《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钴酸锂》、T/CNIA 0239-2024《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锰酸锂》、T/CNIA 0240-2024《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磷酸铁锂》等 4项团体标准;参与制定 XB/T 225-2013《铈钆铽氧化物》等4项行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主持或参与了《LED用稀土荧光粉试验方法》中第 1、2、3、4、7、8等六部分的国家标准修订工作。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和智能装备的产业化,推动公司产品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 双轮驱动协同发展
公司持续深化“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双轮驱动业务模式,通过实施平台化战略,拉通两大业务模块协同作战,构建从材料到工艺到装备制造的一体化市场及客户开拓模式。这种配套协同,不仅增强了技术壁垒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材料+装备”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由于两大业务板块客户群体并不完全交叉,对于独立业务而言,则显著扩大了各自的市场、客户业务边界;两大业务的深度绑定,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为各自的客户群体共同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在多维度展现出强大的协同发展优势。市场方面,由于客户群体的异同性,双轮驱动业务模式不仅为各自业务板块拓宽加深了市场和客户边界,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材料+装备”解决方案,也在商务谈判上相比单一业务的竞争对手更加具有客户绑定优势。技术层面,正极材料与智能装备的研发团队始终保持紧密无间的沟通。材料研发团队对材料特性的深入研究成果,可以为装备研发团队开发产品、进行前瞻性研究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方向,而装备团队掌握的材料量产可行性信息,又为材料的产品开发和改进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从而形成材料-装备开发闭环。生产层面,两者的技术优化经验能够相互流通借鉴,有利于降低公司全盘经营成本,全方位提升了企业的成本竞争力。这一系列举措显著增强了客户对公司的粘性,助力公司不断深化客户合作、拓宽客户边界、拓展市场份额。

3、高端化、专业化人才梯队优势
公司将人才战略作为核心发展引擎,持续构建高端化、专业化人才梯队。近年来,通过靶向引进具备新能源全产业链背景与丰富实战经验的管理精英,系统强化研发、生产、采购、品控、项目管理等核心岗位的人才厚度。目前,核心技术团队已汇聚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领域的资深专家,成员平均行业经验超 10年,不仅对材料性能优化、装备工艺升级有着深刻洞察,更能凭借对市场趋势的敏锐嗅觉,精准解析客户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等核心诉求,快速定制涵盖材料配方、设备参数、工艺流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以组织架构优化为契机,通过设立跨部门协同小组、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打通研发、生产、销售环节壁垒,推动人才效能最大化,确保技术成果以行业领先速度转化为满足国际标准的成熟产品,持续巩固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双优势。

三、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9,919.95万元,同比下降 29.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业收入 52,135.54万元,同比下降 1.80%,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新能源智能装备业务板块因 2023-2024年行业增速放缓、订单规模收缩,导致报告期内验收项目数量下降,实现营业收入 19,195.25万元,同比下降59.87%。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公司将继续围绕经营体制重塑与运营效率提升双主线,系统推进战略优化与管理变革。通过实施精细化成本管控、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市场渠道深度拓展等系列举措,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799,199,510.601,128,068,248.74-29.15%主要系受2023年以来 新能源行业增速放缓 的影响,行业内部竞 争加剧,公司2023- 2024年新能源智能装 备新增订单规模下 降,从而导致本期验 收的项目数量有所减 少
营业成本735,785,168.311,043,445,973.88-29.49%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 变动趋势及原因基本 一致
销售费用11,187,278.8514,907,449.07-24.96%主要系服务费用的减 少以及公司完善销售 管理制度,强化销售 费用管控所致
管理费用47,583,944.7966,131,340.44-28.05%主要系上期发生一次 性大额辞退福利费, 本期无此项支出以及 上期子公司浩能科技 发生厂区过渡开支, 本期无该项开支
财务费用34,677,063.0731,635,485.859.61% 
所得税费用 343,182.50-100.00% 
研发投入40,001,147.6450,872,355.71-21.37%主要系本期公司结合 市场需求变化,聚焦 核心技术项目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8,169,996.66-186,411,810.53109.75%主要系公司2023年末 完成定增事项,补充 了流动资金,公司上 期以银行存款方式支 付供应商货款占比上 升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45,462,880.76-4,324,744.951,151.23%主要系本期收到珠海 科恒土地收储款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15,882,163.45-187,693,024.7938.26%主要系本期偿还债务 支付的现金减少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52,247,538.20-378,385,676.5886.19%主要系本期经营活 动、投资活动以及筹 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均
    较上期增加所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新能源正极材 料521,355,393. 59477,833,359. 988.35%-1.80%-6.52%4.64%
新能源智能装 备191,952,485. 74179,591,061. 096.44%-59.87%-58.87%-2.29%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海外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30%以上 □适用 ?不适用
占公司营业收入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业务      
材料业务600,573,563. 66550,912,389.378.27%0.51%-2.02%2.37%
装备业务198,625,946. 94184,872,778.946.92%-62.56%-61.58%-2.39%
分产品      
新能源正极材 料521,355,393. 59477,833,359.988.35%-1.80%-6.52%4.64%
新能源智能装 备191,952,485. 74179,591,061.096.44%-59.87%-58.87%-2.29%
分地区      
广东省356,050,798. 30328,312,381.087.79%-11.28%-13.24%2.08%
国内其他地区177,124,067. 30163,576,768.887.65%-50.61%-50.08%-0.98%
其他华东地区149,194,873. 23139,261,512.236.66%4.43%2.43%1.83%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销售收入30%以上产品的销售均价较期初变动幅度超过30%的 □适用 ?不适用
不同产品或业务的产销情况

 产能在建产能产能利用率产量
分业务    
分产品    
新能源正极材料2025年半年度产能 10,000吨不适用53.88%5,388吨
稀土功能材料2025年半年度产能 591吨不适用59.73%353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530,511.81-0.54%主要系债务重组收益
资产减值-36,082,883.1837.04%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 现净值计提的存货跌 价准备
营业外收入2,820,943.94-2.90%主要系罚款收入和其 他收入
营业外支出86,350.40-0.09%主要系非流动资产损 毁报废损失和罚款支 出
信用减值3,882,535.55-3.99%按照预计损失率计提 减值损失
其他收益5,047,236.71-5.18%主要系进项税加计抵 减和政府补助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