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ST金泰(300225):2025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ST金泰: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代码:300225 证券简称:*ST金泰 公告编号:2025-088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除以下存在异议声明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外的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异议声明
公司负责人郝大庆、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隋静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隋静媛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半年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措施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相关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38 第五节 重要事项............................................................................................................................... 42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6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3 第八节 财务报告............................................................................................................................... 64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 2025年半年度报告原件; 四、其他相关文件。 以上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 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涂料根据《涂料产品分类和命名》(GB/T2705-2003)的 分类方法,涂料可分为建筑涂料、工业涂料、通用涂料及辅助材料三大类。其中,工业涂 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轻工等各个领域。公司聚焦于汽车涂料领域, 主要为行业内相关客户提供汽车原厂漆中的阴极电泳漆及面漆。 汽车涂料指各种类型汽车在制造过程中于涂装线上使用的涂料以及汽车维修时使用的 修补涂料,具有独特的使用和施工性能要求,其主要特点是高耐腐蚀性和高装饰性,同时 需要满足汽车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使用需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汽车涂料按应用场 景的不同,可划分为车身原厂漆、汽车修补漆、汽车零部件涂料和其他汽车涂料(本公司 提供的汽车涂料不含汽车修补漆),在我国的需求占比分别为 44%、26%、18%、12%。公 司为客户提供的汽车原厂漆通常由底漆、中漆、色漆、清漆多层结构组成。 汽车涂料行业属于高度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入门门槛和研发成本较高。 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汽车涂料行业影响较大,增加了涂料企业的成本风险。此外,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环保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促进了汽车涂料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环保涂料和智能涂料等新兴涂料应运而生,环保涂料以其低污染、高性能的特点,逐渐成为汽车涂料市场的主流。智能涂料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了涂料的自我修复、自洁等功能,为汽车涂料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行业发展情况 按公司下游领域划分,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商用车及乘用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 6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今年以来,国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具体来看,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出口量仍保持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中国品牌销量占比保持高位。从商用车及乘用车具体情况来看: 1、商用车 2025年 1-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09.9万辆和 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7%和2.6%。其中,天然气商用车销量 11.8万辆,同比下降 10.1%。2025年 1-6月,商用车国内销量 162万辆,同比增长 0.3%。其中,货车国内销量 142.6万辆,同比下降 0.6%;客车国内销量 19.4万辆,同比增长 7.9%。2025年 1-6月,商用车出口 50.1万辆,同比增长10.5%。其中,货车出口 43万辆,同比增长 10.5%;客车出口 7.1万辆,同比增长 10.8%。 2、乘用车 2025年 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1,352.2万辆和 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3.8%和 13%。2025年 1-6月,乘用车国内销量 1,095万辆,同比增长 13.6%。其中,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 542.6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 10.2万辆,同比下降 1.8%。乘用车出口258.1万辆,同比增长 10.3%。 2025年 1-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保持高位。2025年 1-6月,销量 927万辆,同比增长 25%。销量占有率 68.5%,较上年同期上升 6.6个百分点。 (三)公司所属行业特点 1、技术含量高 汽车涂料是涂料工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需要满足汽车在防护、装饰、耐久性、环保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同时,汽车涂装涉及多道工序和精细的工艺控制,在底漆、中漆、面漆、清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确的配方和工艺控制,例如涂料的厚度、干燥时间、固化温度等。此外,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汽车涂料行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以降低环境影响,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等低 VOC涂料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2、产业链协同性强 汽车涂料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树脂、颜料、溶剂等化工原料,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汽车涂料的生产成本和质量。中游是汽车涂料的生产制造环节。涂料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将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工艺加工成汽车涂料成品。在这个环节中,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满足下游市场对涂料性能(如环保性、耐候性、耐磨性等)的要求。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汽车原厂漆主要用于汽车生产商的车身及零部件涂装,其需求量与汽车产量密切相关。 因此,汽车涂料行业的产业链协同性体现在原材料供应、涂料生产制造和汽车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这种协同性对于提升行业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以及推动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3、周期性 汽车涂料的下游行业中,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作为生产建设的重要工具,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较高,有着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乘用车作为高端消费品,与消费者消费特点、收入变动情况相关,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特征;摩托车/电动车作为一般消费品、轻工零部件作为用量极大的工业必需品,其周期性特征不明显。因此,汽车涂料行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深耕汽车涂料领域三十余年,凭借优秀的产品性能与优质的服务,在商用车汽车涂料行业树立了领先地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把控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持续投入与不懈努力。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不断加大投入,与复旦大学产学研合作,致力于研发高性能、量把控,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公司产品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曾荣获多项行业奖项,如汽车用水性涂料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技进步 奖、高固体份汽车面漆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此 外,公司曾参与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耐循环腐蚀环境的测定》、《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 的评价 缺陷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外观均匀变化程度的标识》、强制性国家标准 GB24409《车 辆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制定与修订。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高性能工业涂料民族品牌领军企业,始终聚焦高性能环保汽车原厂车身涂料与零部件涂料,公司是除国际知名涂料企业(PPG、BASF、立邦、艾仕得、关西)以外,少数可向客户提供涂装全套解决方案的涂料企业。公司主营产品(阴极电泳漆、高温面漆、低温面漆等)的应用深度参与整车涂装环节,包括车身、保险杠等核心部件的防护与装饰,公司主营产品还可应用于摩托车/电动车、工程机械、轻工零部件等领域。 目前,公司阴极电泳漆与面漆在商用车市场占有率处于市场头部地位;乘用车方面, 公司持续开拓乘用车车身涂料与零部件涂料,目前已在某些车型上实现批量供货。公司乘 用车涂料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较低。公司未来将持续凭借技术研发、树脂自制、 客户资源、高质量服务等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大型乘用车车企的体系认证,逐步提升乘 用车车身涂料与零部件涂料的市场份额。 汽车涂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溶剂、助剂、颜填料等,化工行业为其主要上游行业。公司所处行业的下游行业包括汽车整车制造行业以及汽车整车制造之外的行业,包括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摩托车、汽车零部件、轻工零部件等行业。 (二)公司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的产品包括:阴极电泳漆、面漆以及陶瓷涂料。目前,阴极电泳漆与面漆系公司的拳头产品,公司结合下游行业需求现状及趋势,持续优化改良产品,凭借公司丰富的产品矩阵,以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快速的响应速度在报告期内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阴极电泳涂料与汽车面漆统称为汽车原厂涂料,一般是指涂装在汽车等各类车辆车身及零部件上的涂料,由于其综合性能要求(包括外观指标、机械性能、防腐性能、耐候性能、施工配套性等)高于其他涂料种类,且必须与科学的涂装工艺紧密配套,其研制、生产和施工难度水平高,因此汽车原厂涂料是工业涂料最重要的细分门类之一。标准的汽车车身涂装结构由电泳涂层与面漆构成,传统的面漆工艺由中涂涂层、色漆涂层与清漆涂层构成,目前主流的免中涂 B1B2面漆工艺则由色漆涂层与清漆涂层构成。从底层的电泳涂层——中涂涂层——色漆涂层——清漆涂层,公司均有对应的产品覆盖。
1、采购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采购部按销售计划及生产计划,结合现有库存及采购周期、最低采购模数,制定采购计划。采购部根据采购计划,进行材料比价,并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下进行选择,按照公司规定进行评价审核,评审通过后下达采购订单及后期跟单,对采购周期长的材料,向供应商提供三个月滚动计划,由供应商备库来保证材料的准时交付。 对于大宗原材料例如环氧树脂、双酚 A等,当其价格处于低位时,和供应商商定,采取共同锁定原料上游的模式,以此控制采购成本。 此外,公司会对合格供应商进行管理,公司每年对现有合格供应商进行评审,按评审结果对合格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淘汰;对于新供应商的开发,需要按材料对于公司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分别管理,分别进行小样检测、小试实验、中试实验后组织技术及质量二方审核,签订技术协议、质保协议后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2、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销售为主和代理销售为辅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产品销售。 对于汽车主机厂客户,由于客户产品需求量大,对涂料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公司及时对产品涂装过程进行跟踪,以保证公司产品的合理使用效果,因此公司对这些大客户主要采取直接销售模式进行销售。代理商销售是公司对直销模式的一种良好补充,公司通过代理销售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代理商的销售渠道,采集到更多的销售信息,有利于扩大销售量。 3、盈利模式 报告期内,为了更好地适应主机厂对于涂装成本控制及质量提升的要求,公司从传统的制造业盈利模式,即向客户提供电泳涂料、汽车面漆、工业面漆等涂料产品,积极向“涂装全套解决方案服务商”进行转变,积极推进与拓展涂装一体化业务。 (四)业绩驱动因素 详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五)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与重点工作”。 (五)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与重点工作 公司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7亿元,同比增长 5.66%,其中电泳涂料业务营业收入 2.09亿元,面漆业务营业收入 1.51亿元。公司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70.85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减少 32.98%。 报告期内重点工作如下: 1、全线推进促发展,开拓新领域 (1)商用车原厂车身漆 公司依托在商用车领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与技术优势,通过业务布局深化、市场精准拓展、产品创新驱动三维协同,持续挖掘增长动能。在业务布局上,公司聚焦核心领域精细化运作:一方面深化存量客户合作黏性,针对差异化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覆盖色彩、性能等核心诉求;另一方面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以专业团队提供从涂装方案设计、工艺优化到售后支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定期技术交流与客户回访机制,高效响应痛点、提升满意度,筑牢客户忠诚度护城河,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商用车市场份额有所提升,主要系福田体系、陕汽体系、江铃体系、吉利新能源等商用车色漆及清漆份额以及配套厂份额提升。同时,公司中标全球商用车第一品牌斯堪尼亚、奇瑞商用车、鑫源汽车的合同,为公司未来年度拓展业务打下基础。 在产品创新维度,公司始终坚持双重驱动引擎—以客户差异化需求为导航,以行业前沿趋势为坐标,持续打造多层次竞争力。一方面,通过严控生产过程、提升现有产品品质稳定性,推动产品结构迭代升级与正向进化;另一方面,前瞻性布局新兴应用场景,重点突破涂料适应性与新工艺配套能力,同步构建涂料应用数据库,系统积累涂装线实证数据。 这种“创新研发+数据反哺”的闭环机制,不仅为产品性能优化与精准应用提供了科学支撑,更构筑起公司应对市场变化的动态技术护城河。报告期内,为避免国际贸易关系波动带来的核心原材料断货风险,公司已经研发全新体系原材 100%自制替代的高竞争力新一代产品体系,产品性能已能满足国内高端车主机厂指标要求。 (2)工业漆 公司工业面漆产品包括水性发动机涂料、水性车桥涂料、水性工业高温清漆、水性钢制轮毂漆等。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系公司工业面漆业务中主要开拓的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动两轮、三轮车市场终端需求逐渐向求质、求精转变。各主机厂在选择涂料供应商时,更加注重供应商的规模、产品质量、稳定性及售后服务能力,而非单纯追求低价。凭借国内汽车涂料头部企业的优势,公司将迎来更多市场机遇。 公司已成功开拓电动车行业某知名品牌的广东、重庆基地以及电动三轮车、三轮篷车产业聚集地的部分优质客户。通过深入各目标市场区域,加大在山东、江苏、天津等重要市场区域的开拓力度,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涂料解决方案,以精准的产品定位和优质的服务体系,公司与多家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在工业涂料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为未来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扩大了两三轮车体系市场份额,在三轮车、四轮车领域斩获新的客户;此外,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在河北、天津、广东等地的工业漆市场份额。 (3)乘用车原厂车身漆 紧抓国产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与涂料本土化替代的双重机遇,公司自 2020年下半年起前瞻性卡位乘用车原厂涂料赛道,聚焦高附加值 B1B2面漆产品体系。通过量产项目闭环验证(技术交流→客户审厂→产线试喷→批量应用),持续迭代产品性能与涂装工艺适配性:一方面以实证数据驱动配方升级,攻克漆膜外观、施工窗口等核心指标;另一方面深度嵌入客户研发流程,针对新能源车型轻量化底材、快节拍工艺等需求痛点,定制开发低碳高效解决方案。这种“技术攻关-场景验证-快速迭代”的模式,显著加速国产涂料对进口产品的替代进程。 报告期内,公司乘用车原厂涂料业务持续稳步开展,公司凭借现有的乘用车客户量产案例、核心树脂自制、智能涂装实验室、色彩实验室以及产品研发等多方面优势,积极与多个乘用车研发部门展开高性能电泳涂料、水性 B1B2产品推广和技术交流。公司研发的高性能电泳涂料及高性能乘用车零部件电泳涂料拓展了多个业务合作,并通过部分主机厂性能测试。此外,公司紧凑工艺 B1B2的 2K清漆已开发完成,已能满足高端乘用车需求。 并与多家头部新能源乘用车企业进行了技术交流和油漆验证试喷工作。公司今年已经正式给零跑汽车稳定供货,色漆份额逐渐扩大,进一步切换了外资品牌份额。 (4)3C事业部 3C事业部(成立于 2024年)在 2025年上半年表现亮眼,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85%。该事业部聚焦于消费电子与汽车内饰涂料的研发与市场推广,核心产品线涵盖水性/溶剂性高温涂料、聚氨酯涂料、UV涂料、电镀银涂料、真空电镀 UV涂料等。 报告期内取得显著突破:1)汽车内饰领域成功切入:双固化 UV钢琴黑与电镀银涂料正式进入汽车内饰应用;2)材料应用拓展:高温涂料成功应用于车载镁合金部件;3)关键客户认可:笔记本电脑用水性涂料获得冠捷科技台湾签样。 3C事业部积极布局前沿技术,重点投入资源研发电芯绝缘 UV涂料,并主导起草了团体标准《新能源汽车电芯绝缘 UV涂料技术要求》,引领行业规范。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快速高效的客户响应支持体系,3C事业部业务取得较快进展。该业务有效与传统业务渠道形成互补,依托技术创新持续为公司开拓增量市场,成功开辟并拓展全新业务赛道。 2、立于研发,进无止境 为满足某国际高端卡车的更高要求,公司持续优化水性 1C1B短工艺汽车面漆产品。 报告期内,该产品第二次小试已搭建产品框架;在施工方面,具有更宽的施工窗口,提升了存储稳定性,优化了颜基比容忍度。针对汽车海运过程中车架、底盘在复杂海洋大气环境下易生锈的问题,公司研发出聚脲涂料,该产品具备低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高耐候性、紫外光线屏蔽特性,干燥速度快且耐老化性能突出,可与电泳层互补形成保护性涂层,有效增强车架及底盘的抗老化、抗腐蚀能力。目前,聚脲涂料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并与国内某主机厂实现批量供货,无溶剂系列产品也在某主机厂完成试线。 在高性能乘用车 2K罩光清漆研发方面,公司对标国际标杆型企业的高端清漆,持续优化该产品抗刮擦性、耐化学品(酸雨/溶剂)、耐鸟粪腐蚀性、外观质感(光泽度/鲜映性)等性能。报告期内,高性能 2K清漆已经完成小试研发阶段,在漆膜硬度与韧性平衡优化、漆膜外观丰满度、耐腐蚀性(耐鸟粪、耐汽油、耐酸雨、耐浓硫酸)等性能上,已能达到国际标杆型企业水平。 公司致力于陶瓷清漆新产品的研发。由于普通清漆在防冰、防腐和自清洁方面性能不足,尤其在低温覆冰路面,会增加事故风险。此外,普通清漆的不抗污染性导致后期产生高昂维护成本。疏水涂层虽可通过降冰粘结强度和表明导热速率来延迟结冰,但现有超疏水材料普遍存在耐磨性差、环境适应性弱及关键的光泽度低问题,限制了其在汽车涂料中的应用。公司研发的陶瓷清漆与普通清漆相比,冰附着强度降低超 40%,有效缓解冬季门把手、折叠后视镜等使用障碍问题;同时公司陶瓷清漆具有更大的水接触角,显著减少污水附着,提升易清洁性。报告期内,公司高性能陶瓷清漆已在国内头部新能源主机厂试线成功,并得到客户认可。 3、布局锂电涂装一体化解决方案 2023年 12月,公司中标某头部新能源电池企业 UV喷漆线项目 UV喷涂机标段,公司拟为其 UV 喷涂线项目提供相关 UV喷涂设备;2024年 2月,公司与该客户签订了《框架采购合同》,并与其全资子公司签订了《采购订单》,该订单系上述全资子公司将向公司采购上述 UV喷涂设备。《框架采购合同》为双方长期采购供应的框架基础合同,具体每次采购内容以《采购订单》为准。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 2023年 12月 22日、2024年 2月 2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收到某头部新能源电池企业中标通知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告编号:2023-073)、《关于某头部新能源电池企业项目中标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4-006)。 2025年 4月,公司与某头部新能源电池企业的全资子公司签订了《补充协议》,由于该客户对电芯绝缘涂层技术工艺进行调整,现将原《采购订单》中其拟向公司采购的 UV喷涂线(设备)变更为UV喷墨打印线(设备),合同金额保持不变。 公司拟向该客户提供的 UV喷墨打印线系该客户首条自动化方形铝壳电芯 UV喷墨打印量产线。目前已在客户现场安装调试,若上述打印线得到该客户验收认可,公司计划未来向该客户提供 UV喷墨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满足该客户对涂装质量与喷涂效率以及成本控制提出的更高要求,增强客户粘性,并据此在新能源锂电行业开拓更多业务机会。 请本报告阅读者注意新能源电芯绝缘涂层材料业务的投资风险: 1)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本订单采购的 UV喷墨打印设备尚未交付,该设备能否通过该客户验收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能否向该客户批量供应电芯绝缘涂层材料产品存在不确定性,本订单对公司本年度的经营业绩预计不构成重大影响,对公司以后年度经营业绩是否构成重大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2)公司上述 UV喷墨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务目前尚未开展,该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务在后续开展过程中可能受到外部宏观环境重大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开拓、后续产品迭代与验证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导致业务进展不及预期,上述业务对公司本年度及以后年度经营业绩是否构成重大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4、参股公司怡钛积科技实现扭亏为盈 怡钛积科技在技术研发与行业地位上优势突出。在液晶位相差补偿膜领域,作为国内唯一实质踏入产品开发且实现小批量生产出货的企业,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IML汽车内装饰功能膜在国内市场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AR/VR类分光膜稳定量产,供应多家行业客户;OCA光学胶模切业务也与国际材料巨头 3M展开深度合作。同时,怡钛积科技与京东方、维信诺等行业龙头共同推进重要项目,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光电显示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企业发展潜力与财务表现上,怡钛积科技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2025年 1-6月,公司经营状况显著改善,产品毛利率持续稳步提升,三费比例逐步下降,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关键转变。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专业化管理团队赋能 汽车涂料行业是一个长期被 PPG、BASF、立邦、艾仕得、关西等国际知名涂料企业占据大多数份额的行业,因此涂料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的国际视野、产业战略思维、行业市场的前瞻把握以及主流技术趋势的聚焦与预判显得格外重要。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团队根据中长期相结合的战略规划,以技术研发为导向并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持续地、针对性地充实核心管理团队。现有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在汽车原厂漆、3C涂料等不同领域均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在知名涂料行业企业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将跨国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与方法、自身优秀的从业经验与管理经验以及丰厚的人脉资源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国内市场竞争环境与格局,围绕“科研驱动与产业转化”双轨战略,对内攻克乘用车原厂漆与核心树脂自制等技术难题、优化制造工艺、提高精益生产内部管理水平、持续控费降本增效,对外有序展开化工新材料如轻金属表面处理、电芯绝缘涂层材料、3C涂料等业务的战略布局,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市场地位与影响力,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向好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以技术为导向”贯穿始终 1、高素质的研发团队 公司坚持以技术为导向,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自主研发能力强的高素质研发队伍。公司研发团队持续跟踪行业前沿、主流工艺技术动态进行产品技术和应用的研究,拥有丰富的汽车及其他工业涂料研发及应用经验,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实用性产品技术和应用技术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应用价值。此外,通过与复旦大学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可利用复旦大学科技人才密集优势,在树脂、涂料和相关新材料方面开展研发工作;有助于公司各项研发工作的有序开展,强化公司竞争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阴极电泳漆有发明专利 4项,实用新型专利 6项;面漆有发明专利 33项,实用新型专利 33项。 2、树脂自制,把握汽车涂料的核心关键技术 树脂是涂料的核心关键原材料,不仅对涂料各个涂层的性能、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还直接影响了涂料的成本。树脂自制是指公司将采购的树脂单体(合成树脂的必要基础原材料,例如丙烯酸类单体、乙烯基类单体等)通过自由基聚合、加成聚合等聚合方式,最终合成树脂。通过核心树脂自制,涂料企业可针对涂料在客户现场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动进行配方调节,而非受制于外购树脂性能极限被动调节,以此强化涂料产品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因此,国际知名涂料企业均掌握着其涂料产品的核心树脂自制技术,以此构建各自的竞争壁垒。 为把控汽车涂料的核心关键技术,公司于 2020年设立基础研发室,针对涂料树脂进行专项研发,构筑公司汽车涂料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研发低温防流挂树脂、水性单涂面漆树脂、高触变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电泳分散树脂等产品,以提升涂料性能、外观和稳定性,并且突破了低温防流挂树脂、高触变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技术壁垒,成为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此项技术的汽车涂料企业。目前低温防流挂树脂已应用于公司涂料产品中,高触变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已经中试成功,并逐步推进涂料端应用中。公司在自制树脂方面的持续投入与深耕,将从根本上提升涂料产品的综合性能和产品竞争力,在行业竞争中构筑坚实壁垒。 3、智能涂装实验室与 CNAS实验室 水性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需要与传统溶剂型涂料不同的实验装备,要求具有能够完全重现汽车涂装线静电旋杯机器人和生产线控温控湿控风速的实验室涂装机器人,需要根据不同的 OEM涂装线选定的旋杯和雾化器在实验室装配相同的设备和装置以实现真正模拟生产线的条件。经过这样的实验室进行现场应用模拟实验后,开发出的面漆产品稳定性更高、能够更好地匹配汽车 OEM生产线,减少生产线上频繁调整带来对 OEM生产的质量和生产节拍的冲击。 公司智能涂装实验室已于 2020年 4月份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喷涂往复机器人集成了目前国内外最主流的喷涂雾化器总成,同时还具备了集油漆样品小试、在线调整、在线检测于一体的喷涂中心功能。公司智能喷涂设备高度匹配目前客户现场主要的几大类涂装设备型号,并可根据不同的 OEM涂装线进行设备匹配,实现现场喷涂重现,及时进行在线缺陷模拟、分析产品喷涂效果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为公司未来业务拓展和品质控制,特别是水性面漆产品方面,提供了长期有力的保障和硬件支持。 公司于 2022年 7月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公司检测中心符合 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具备了国家及国际认可的检测能力。公司CNAS实验室获认可以来,通过产品质量监督、生产设备维护与控制等一系列控制检测手段,对保障公司产品品质、提升公司产品研发水平及增强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发挥重要作用。 4、丰富的产品数据库与模块化设计 汽车涂料行业是一个经验壁垒极高的行业,如无深厚的技术沉淀、现场应用经验、各类数据支撑,产品难以获得客户的青睐。公司自 1993年设立之初即专注于汽车原厂涂料,积累了大量的应用经验和现场数据,覆盖从汽车整车涂装到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摩托车/电动车、汽车零部件、轻工零部件涂装等各个细分市场,形成了多维度、多角度、多种适应性的产品数据库。同时,研发部门在丰富的产品数据库与多年研发经验的基础上,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配置不同参数的配方以及产品的不断调试,最终形成了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可实现产品涂料配方的相互搭配、交互使用,打造涂料模块化开发平台及模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满足客户需求。 (三)深耕“全体系电泳漆+全工艺面漆”产品矩阵 公司的客户中既有大型汽车主机厂,也有中小型的汽车零部件和轻工、机械制造企业,其产品用途各有不同,对涂料产品性能各有侧重且涂装环境差异较大,对汽车涂料的性能及施工适应性要求具有差异化特点。为此,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优秀的研发平台支撑以及丰富的市场经验,打造了“全体系电泳漆+全工艺面漆”产品矩阵,并持续对重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以满足日益趋严的环保政策与客户差异化需求。 公司是国内阴极电泳涂料领域的领军民族企业,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阴极电泳涂料产品体系,产品可应用于乘用车与商用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摩托车/电动车、汽车零部件、轻工零部件等目标市场。 面漆方面,公司在水性涂料、高固体份涂料等环境友好型产品上持续发力,随着高固体份全系列产品与紧凑型免中涂 B1B2工艺面漆在主机厂的成功应用,公司面漆产品已成功覆盖 B1B2、3C2B、3C1B、2C1B、1C1B全工艺。全工艺的面漆产品矩阵,有助于公司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亦是公司提供涂装全套解决方案的必要支撑之一、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 (四)高质量服务团队优势 汽车涂料作为一个“半成品”,客户现场的喷涂、维护等现场服务能力同样至关重要,亦是重要壁垒之一。对此,公司必须长期地、持续地深化高质量技术服务团队的建设,将高质量、敏捷、及时响应的现场服务能力作为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企业肖像重要特征之一。 公司建立了一系列的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流程,并按照不同的技术体系建立了现场团队沟通平台,为问题的预警和反馈,问题的解决及信息分享,客户及竞争对手的动向的信息分享提供制度化、系统性的便利,为强化公司现场服务能力、高质量地提升客户满意度夯实基础。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占比 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无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1)根据公司于 2025年 3月 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继续向兴业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03),考虑到 2024年度公司与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支行(以下简称“兴业银行上海陆家嘴支行”)签署《额度授信合同》期限即将届满。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发展需要,公司决定继续以自有资产抵押的方式向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人民币 2亿元整,综合授信额度期限自2025年 3月 5日起至 2026年 1月 25日止。公司与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分别签订《额度授信合同》(编号:EDJLT2025)、《最高额抵押合同》(编号:DYZGE2025)、《最高额抵押合同》(编号:DYZGE20251),以公司坐落于上海市奉贤区的两处自有厂房为上述《额度授信合同》在授信期限内提供抵押担保。抵押的两处自有厂房基本情况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