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N 中财网

[中报]兴业银行(601166):兴业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5年08月29日 04:27:03 中财网

原标题:兴业银行:兴业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A股代码:601166 A股简称:兴业银行
可转债代码:113052 可转债简称:兴业转债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本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会议应出席董事13名,实际出席董事13名。审议通过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4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但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阅并出具审阅报告。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证券种类上市交易所简称代码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兴业银行601166
优先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兴业优1360005
  兴业优2360012
  兴业优3360032
可转换公司债券上海证券交易所兴业转债11305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夏维淳李大鹏
电话0591-87824863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江滨中大道398号兴业银行大厦 
电子信箱irm@cib.com.cn 
2 公司财务摘要
2.1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减(%)
经营业绩   
营业收入110,458113,043(2.29)
利息净收入73,75574,891(1.52)
非利息净收入36,70338,152(3.80)
营业利润50,50248,8643.35
利润总额50,55848,9423.3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4143,0490.2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的净利润42,84042,7680.1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951)(288,440)上年同期为负数
每股计(人民币元)   
基本每股收益1.911.94(1.55)
稀释每股收益1.761.78(1.1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1.901.92(1.04)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4)(13.88)上年同期为负数
盈利能力指标(%)   
总资产收益率0.410.42下降0.01个百分点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065.50下降0.44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5.025.46下降0.44个百分点
净利差1.511.59下降0.08个百分点
净息差1.751.86下降0.11个百分点
成本收入比25.8925.41上升0.48个百分点
注: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计算。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5年6月30日2024年12月31日本期末较上年末增减(%)
规模指标   
总资产10,614,37610,507,8981.01
贷款总额5,903,4335,736,6102.91
其中:公司贷款3,669,0483,441,9766.60
个人贷款1,963,1581,991,100(1.40)
贴现271,227303,534(10.64)
贷款损失准备145,106146,183(0.74)
其中:以公允价值计 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 合收益的贷款损失准备1,399550154.36
总负债9,720,8649,614,2871.11
存款总额5,869,8305,532,3336.10
其中:活期存款2,042,5702,068,250(1.24)
定期存款3,290,9412,989,11010.10
其他存款536,319474,97312.9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881,747881,908(0.02)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 东的所有者权益793,116766,1063.53
每股计(人民币元)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 东的每股净资产37.4836.881.63
2.2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5年1-6月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5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74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15
所得税的影响(133)
合计313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301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12
2.3资产质量指标
单位:%

项目2025年6月30日2024年12月31日本期末较上年末增减
不良贷款率1.081.07上升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28.54237.78下降9.24个百分点
拨贷比2.462.55下降0.09个百分点
2.4资本充足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主要指标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集团银行集团银行集团银行
资本净额1,177,0511,099,7661,120,5441,043,8801,033,057960,834
其中: 核心一级资本793,124738,166766,314714,164714,764667,283
其他一级资本146,077145,802116,052115,77686,08985,802
二级资本239,063236,946239,449235,139233,463228,941
扣减项1,21221,1481,27221,2001,25921,192
风险加权资产合计8,299,6437,947,8797,848,1267,494,4267,312,3266,956,839
资本充足率(%)14.1813.8414.2813.9314.1313.81
一级资本充足率(%)11.3010.8611.2310.7910.9310.5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 率(%)9.549.029.759.259.769.29
注:上表2025年和2024年数据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及其配套制度相关要求编制。

2.5补充财务指标
单位:%

主要指标标准值2025年6月30日2024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
流动性比例(本外币合计)≥2560.3365.7054.82
其中:人民币≥2558.6964.7554.06
外币折人民币≥2586.5981.4972.83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101.341.411.84
主要指标标准值2025年6月30日2024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508.358.7512.25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0.911.541.66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29.3930.4640.33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66.3575.8576.39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77.6876.5284.69
注:1.上表数据为并表前口径,均不包含子公司数据。

2.上表数据按照上报监管机构的数据计算。其中,贷款迁徙率计算公式如下: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年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年初为正常类贷款,报告期内转为不良贷款并完成不良贷款处置的金额)/年初正常类贷款余额*100%;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年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年初为关注类贷款,报告期内转为不良贷款并完成不良贷款处置的金额)/年初关注类贷款余额*100%;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年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年初为次级类贷款,报告期内转为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并进行处置的金额)/年初次级类贷款余额*100%;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年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年初为可疑类贷款,报告期内转为损失类贷款并进行处置的金额)/年初可疑类贷款余额*100%。

3.报告期末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中的资本净额执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关标准,往期数据不变。

3 普通股股东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1,266户。前十名普通股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单位:股

股东名称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 条件股份数量股份质押、标 记或冻结情况股东性质
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3,511,918,62516.59--国有法人
中国烟草总公司-1,110,226,2005.25--国有法人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8C- CT001沪-948,000,0004.48--国有法人
福建省财政厅388,479,819841,742,2013.98--国家机关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分红-个险分红-801,639,9773.79--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83,081,997)746,788,8923.53--境外法人
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 统产品541,531,040653,580,0213.09--其他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622,235,5822.94--国有法人
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595,242,5452.81--国有法人
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573,954,3032.71--国有法人
注:1.截至报告期末,福建省财政厅与其全额出资设立的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公司普通股4,353,660,82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57%,为公司合并持股第一大股东;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为中国烟草总公司的下属公司。

2.公司前十名股东中无回购专户;不存在委托表决权、受托表决权、放弃表决权情况、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等情况。

4 优先股股东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为80户。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如下:单位:股

股东名称报告期内股份 增减变动期末持股 数量持股比例 (%)所持股份 类别质押或冻结 情况股东性质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分红-个险分红-88,734,00015.85境内优先股-其他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传统-普通保险产品-65,874,00011.76境内优先股-其他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自有资金-44,643,4007.97境内优先股-其他
光大证券资管-光大银行-光证资 管鑫优3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23,849,0004.26境内优先股-其他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万能-个险万能-21,254,0003.80境内优先股-其他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华宝信托 -多策略优盈5号证券投资集合资 金信托计划-18,550,0003.31境内优先股-其他
光大永明资管-招商银行-光大永 明资产聚优2号权益类资产管理产 品3,530,00017,016,0003.04境内优先股-其他
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华润信 托·腾达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6,103,0002.88境内优先股-其他
中维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5,000,0002.68境内优先股-国有法人
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苏省公司-15,000,0002.68境内优先股-国有法人
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15,000,0002.68境内优先股-国有法人
福建省财政厅-14,000,0002.50境内优先股-国家机关
注:1.公司已发行优先股均为无限售条件优先股。上述股东同时持有“兴业优1”“兴业优2”“兴业优3”优先股的,按合并列示。

2.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险分红、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个险万能存在关联关系。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苏省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中维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有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3.截至报告期末,福建省财政厅与其全额出资设立的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公司普通股4,353,660,826股。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苏省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中维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普通股股东中国烟草总公司的下属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合计持有公司普通股2,055,937,778股。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与前十名普通股股东之间有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4.“持股比例”指优先股股东持有优先股的股份数量占公司发行的优先股股份总数的比例。

5.2025年7月1日,公司已全额赎回“兴业优1”“兴业优2”“兴业优3”三期优先股共计560亿元,并完成注销和摘牌。具体赎回情况详见公司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公告。

5 可转换公司债券情况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完成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发行工作,募集资金5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约499.20亿元。上述A股可转债已于2022年1月1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简称“兴业转债”,代码113052。

兴业转债转股期自发行结束之日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到期之日止,即2022年6月30日至2027年12月26日止。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可转债持有人总数为69,015户。前十名可转债持有人情况如下:

可转债持有人名称期末持债数量(元)比例(%)
登记结算系统债券回购质押专用账户(中国银 行)4,330,054,00010.47
登记结算系统债券回购质押专用账户(中国工商 银行)4,177,063,00010.10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 交换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208,023,0005.34
登记结算系统债券回购质押专用账户(招商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2,069,828,0005.01
登记结算系统债券回购质押专用账户(中国建设 银行)1,721,500,0004.16
登记结算系统债券回购质押专用账户(中国农业 银行)1,403,406,0003.39
登记结算系统债券回购质押专用账户(中信证券 股份有限公司)1,098,208,0002.66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971,013,0002.35
登记结算系统债券回购质押专用账户(交通银 行)724,527,0001.75
工银瑞信添益固定收益型养老金产品-中国工 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17,111,0001.73
可转债变动情况如下:

上期末(2024年12月31日)未转股额(元)49,997,152,000
本报告期转股额(元)8,644,746,000
本报告期转股数(股)388,528,011
本报告期赎回/回售额(元)0
本报告期末尚未转股额(元)41,352,406,000
本报告期末尚未转股额占发行总额的比例(%)82.70481%
累计转股数(股)388,645,366
累计转股数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比例(%)1.87081%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总体经营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06,143.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698.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9,034.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1%;公司境外分支机构资产总额2,430.3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29%。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4.58亿元,同比下降2.29%,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737.55亿元,同比下降1.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06%,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0.41%,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5.89%,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634.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16亿元;不良贷款率1.0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01.22亿元,期末拨贷比为2.46%,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28.54%,较上年末下降9.24个百分点。

2 利润表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生息资产规模平稳增长,但受息差收窄影响,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52%。上半年公司持续立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托管等业务收入增长较快,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恢复正增长,受市场利率波动等因素影响,整体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80%,较一季度降幅收窄8.62个百分点;有效管控费用开支,成本收入比维持合理水平;做实资产质量,充分计提减值;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
营业收入110,458113,043
利息净收入73,75574,891
非利息净收入36,70338,152
税金及附加(1,234)(1,148)
业务及管理费(28,497)(28,561)
项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
减值损失(30,122)(34,304)
其他业务成本(103)(166)
营业外收支净额5678
利润总额50,55848,942
所得税(7,197)(5,911)
净利润43,36143,031
少数股东损益220(1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4143,049
3 资产负债表分析
3.1资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06,143.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其中,贷款(不含应计利息)较上年末增加1,668.23亿元,增长2.91%,各类投资净额较上年末增加150.36亿元,增长0.43%。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5,777,96554.445,608,85953.38
注1 投资3,473,13332.723,458,09732.9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8,9890.18177,5181.69
应收融资租赁款110,5381.04114,9131.09
存放同业167,6611.58107,1171.02
拆出资金450,2094.24377,7483.59
现金及存放央行360,8093.40394,9403.76
注2 其他255,0722.40268,7062.56
合计10,614,37610010,507,898100
注:1.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2.包括贵金属、衍生金融资产、使用权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其他资产。

3.2负债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负债97,208.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65.77亿元,增长1.11%。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 存放款项1,671,11217.191,832,11119.06
拆入资金319,8193.29336,8623.50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374,9313.86261,9962.73
吸收存款5,964,49761.365,630,36058.56
应付债券1,068,76610.991,252,98713.03
注 其他321,7393.31299,9713.12
合计9,720,8641009,614,287100
注: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预计负债、租赁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其他负债。

3.3股东权益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4年 12月31日本期增加本期减少2025年 6月30日
股本20,774389-21,163
其他权益工具118,96030,000546148,414
资本公积74,7339,0981583,816
减:库存股--57,171(57,171)
其他综合收益5,561691-6,252
一般风险准备125,365226-125,591
盈余公积10,684--10,684
未分配利润525,83143,14125,974542,99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881,90883,54583,706881,747
4 现金流量表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951)(288,44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2,506265,64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5,759)191,887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779.51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出2,884.40亿元,主要原因是拆入资金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1,325.06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入2,656.49亿元,主要原因是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1,857.59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入1,918.87亿元,主要原因是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减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5 贷款质量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本报告期末余额 较上年末增减(%)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正常类5,741,95397.265,577,02797.222.96
关注类97,9871.6698,1061.71(0.12)
次级类31,6580.5427,3470.4815.76
可疑类10,1490.1710,3240.18(1.70)
损失类21,6860.3723,8060.41(8.91)
合计5,903,4331005,736,6101002.91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634.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16亿元,不良贷款率1.0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979.8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9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1.66%,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各类风险压力,完善总行行领导挂钩督导、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敏捷小组、重大风险项目高层协调沟通三大工作机制,聚焦重点分行、重点项目,统筹调度总分行和子公司相关人员、资源,有效推进重点领域及大额风险资产防范化解;持续优化授权机制,提高决策效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重大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持续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成效。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6 变化幅度超过30%的主要项目的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主要会计科目2025年 6月30日2024年 12月31日较上年末 增减(%)简要说明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 融机构款项167,661107,11756.52存放同业款项增加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8,989177,518(89.30)买入返售债券减少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374,931261,99643.11卖出回购债券增加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主要会计科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较上年同期 增减(%)简要说明
投资收益18,29722,026(16.93)此三个报表项目存在较高关联 度,合并后整体损益230.14亿 元,同比下降7.41%,主要是债 券类金融资产相关收益减少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7913,33713.61 
汇兑收益926(508)上年同期为负 
7 业务分析
7.1企业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企业金融业务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耕细分领域,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金融力量的同时,不断扩大客户规模、优化资产结构、控制负债成本。

截至报告期末,企金客户数160.0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6.54万户;本外币对公贷款(银行口径,不含票据)余额36,719.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4.35亿元,增长6.60%;本外币对公存款(银行口径)余额41,568.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14.18亿元,增长4.83%;本外币对公存款平均付息率1.71%,较上年全年下降22个基点。

7.2零售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零售金融业务持续推进零售体系化建设,构建“基础客户数字运营-双金客户管户经营-私行客户集中直营”的客户经营模式,提升客户向上输送能力。

优化零售存款结构,提高零售信贷质量,促进信用卡稳健发展,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升。

截至报告期末,零售客户数11,195.73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79.78万户,增长1.63%;手机银行有效客户数6,641.1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62.34万户,增长5.77%。

手机银行月活跃用户数2,331.78万户。零售存款(银行口径)余额17,164.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82.68亿元,增长9.45%。零售贷款(银行口径,不含信用卡)余额15,409.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71亿元。零售金融资产(银行口径,不含三方存管市值)余额35,216.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1%。

7.3同业和金融市场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同业与金融市场业务深化转型,开展国内外金融市场研究分析,基于同业合作开展金融市场业务。一方面,围绕“轻型银行”推动业务转型和收益提升;另一方面,围绕促进撮合、强化代理能力拓展同业生态发展空间。报告期内,同业客户合作更为多元,业务结构更为均衡,协同联动更为紧密,发展可持续性、综合价值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同业客户合作更为深入。全面深入服务金融行业各领域,与主要金融要素市场机构建立全方位业务合作关系,在持续提供高效稳定的清算、结算服务基础上,在融资服务、投资交易、系统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融合生态影响扩大,积极落实“商行+投行”战略,携手头部非银机构,开展“投行+投资”生态圈建设。持续深耕中小银行合作,通过银银平台的深入链接,建立起覆盖广、合作深、延伸长的中小银行“朋友圈”,并延伸服务所有同业客户。持续提升理财、基金、信托子公司专业能力,推市场、全客群、全链条、全生态的“四全”FICC业务体系,强化科技赋能,打造金融市场综合营运商与金融市场综合服务商。持续推进托管业务转型发展,发挥“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协同经营优势,深化业务与场景融合,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

7.4金融科技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企业级、标准化”方法,以架构、数据、技术、基建、安全“五个先进”为目标,全面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在赋能业务发展、夯实技术底座、筑牢安全防线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有力促进数字化转型从“建设期”走向“收获期”,推动“数字兴业”尽快走进“智慧兴业”。深化机制改革,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进入下半场,全面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以“AI人人可用、人人都用AI”为目标,全面打响“智能之战”,构建“6+X”AI能力体系(6大平台+X场景应用),打造12类AI应用范式,深化智能化场景挖掘与应用。持续完善科技人才选育与转化机制,加强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加快企架建设,优化治理提升交付效能,加速企业级架构蓝图落地,完成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工程总体设计工作,按计划稳步推动企架“新城建设、旧城改造”任务,推进企架重要公共组件建设,优化企业级场景流程平台功能,加强架构治理规范化建设。强化技术引领,拓展创新应用场景边界。加快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借助AI进行消保内容审核,拓展区块链技术应用,积极参与外部技术展示与交流,持续拓展前沿技术边界。筑牢数据根基,赋能业务价值充分释放,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数据治理机制,持续推进数据字典重检和系统贯标,加速数据资产化进程,强化数据对业务赋能成效。持续优化分行数据服务系统。升级云化平台,夯实数字金融支撑底座,加速新一代云平台建设,制定技术标准规范,持续完善贵州、上海、福州三地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构筑安全防线,全面加强风险管控保障,完善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强化业务连续性保障,聚焦反洗钱、反欺诈等重点领域,夯实数字安保防线。

8 主要子公司情况
8.1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注册资本90亿元,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金融租赁业务、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接受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在境内保税地区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等。截至报告期末,兴业金租公司总资产1,424.55亿元,所有者权益274.01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53亿元,净利润12.52亿元。

8.2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注册资本100亿元,为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本公司持股比例为73%。经营范围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以及法律法规规定或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兴业信托总资产688.12亿元,所有者权益212.42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27亿元,净利润-5.63亿元。

8.3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注册资本12亿元,为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本公司持股比例为90%。经营范围包括基金募集、基金销售、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兴业基金总资产58.15亿元,所有者权益52.55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净利润2.4亿元。(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