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N 中财网

[中报]绿色动力(601330):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29日 04:31:22 中财网

原标题:绿色动力:2025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1330 A股简称:绿色动力 H 股代码:01330 H股简称:绿色动力环保 转债代码:113054 转债简称:绿动转债







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成苏宁、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易智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赵林斌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公司董事会下属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已审阅本报告,亦就公司所采取的会计政策及常规以及内部监控等事项与公司管理层进行商讨。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拟以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1元(税前)。本次利润分配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本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七、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八、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九、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一、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存在若干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第五部分“其他披露事项”之“可能面对的风险”相关内容。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按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以下简称中国会计准则)编制,未经审计,本半年度报告所用记账本位币均为人民币。

本半年度报告的内容已符合《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5年修订)》《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年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 4月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 2号——业务办理(2025年 4月修订)》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中对半年度报告所应披露的数据的所有要求,并同时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刊发。本报告分别以中英文编制,在对中英文文本的理解发生歧义时,以中文文本为准。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26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1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9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4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49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 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上海证券报》及 《证券时报》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本公司、公司、绿色动力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集团、集团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
北京国资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香港绿动绿色动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常州公司常州绿色动力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海宁公司海宁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泰州公司泰州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武汉公司武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平阳公司平阳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永嘉公司永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乳山公司乳山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安顺公司安顺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惠州公司惠州绿色动力环保有限公司
蓟州公司天津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句容公司句容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宁河公司天津绿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蚌埠公司蚌埠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通州公司北京绿色动力环保有限公司
密云公司北京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汕头公司汕头市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章丘公司章丘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博白公司博白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红安公司红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宜春公司宜春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丰城公司丰城绿色动力环保有限公司
惠州二期公司惠州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永嘉二期公司温州绿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隆回公司隆回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平遥公司平遥县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深圳景秀深圳景秀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登封公司登封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海宁扩建公司海宁绿动海云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石首公司石首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博海昕能公司广东博海昕能环保有限公司
广元公司广元博能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佳木斯公司佳木斯博海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肇庆公司肇庆市博能再生资源发电有限公司
舒兰公司舒兰市博能环保有限公司
张掖公司张掖博能环保有限公司
东莞公司东莞市长能清洁绿化服务有限公司
金沙公司贵州金沙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平阳二期公司平阳绿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靖西公司百色绿动环保有限公司
恩施公司恩施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葫芦岛危废公司绿益(葫芦岛)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葫芦岛发电公司葫芦岛绿动环保有限公司
惠州三合一公司惠州绿色动力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汕头污泥公司汕头市绿色动力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汕头厨余公司汕头市绿色动力环保有限公司
章丘二期公司济南绿动环保有限公司
朔州公司朔州绿动南山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莱州公司莱州海康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报告期2025年 1月 1日至 2025年 6月 30日
报告期末2025年 6月 30日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本报告而言不包括香港、澳门特 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及期货条例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 571章)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联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联交所上市规则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交所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会计准则中国财政部制定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BOTBuild(建设)-Operate(运营)-Transfer(移交)
核数师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国补国家可再生能源补助电费,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可再 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通过电网向符合条件的可再生 能源发电企业支付
绿证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1个绿证单位对应 1000度 可再生能源电量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绿色动力
公司的外文名称Dyna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Dynagreen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成苏宁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联席公司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朱曙光袁颕欣李剑
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 洲电器大厦二楼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 利园一期19楼1922室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 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
电话0755-36807688-8009-0755-36807688-8009
传真0755-33631220-0755-33631220
电子信箱ir@dynagreen.com.cn-ir@dynagreen.com.cn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东北楼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
公司办公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8057
公司香港办公地址香港苏杭街 104号秀平商业大厦 1楼
公司网址www.dynagreen.com.cn
电子信箱ir@dynagreen.com.cn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www.sse.com.cn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香港联交所指定网站 的网址www.hkexnews.hk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

五、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绿色动力601330-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绿色动力环保01330-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1、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公司聘请的法律顾问
有关香港法律: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
有关中国法律: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3、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
公司 A股股份过户登记处:中国证券结算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南路 188号
公司 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地址:香港夏悫道 16号远东金融中心 17楼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1,683,873,882.601,660,506,740.321.41
利润总额496,328,137.26391,058,983.1426.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7,232,320.56303,026,018.3024.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5,787,727.09301,480,353.8624.6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2,244,063.03543,371,427.1416.36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59,621,690.998,052,817,092.461.33
总资产21,960,181,740.8121,988,772,935.44-0.13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70.2222.7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60.2123.8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0.270.2222.7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73.80增加0.77个百分 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4.563.79增加0.77个百分 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62.9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 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 的政府补助除外1,146,596.92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384,045.0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349,634.21 
减:所得税影响额299,148.16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36,471.53 
合计1,444,593.47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 存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可选择披露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 □适用 √不适用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企业之一,主要以 BOT等特许经营的方式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以及技术顾问业务。公司着眼于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广阔市场空间,业务布局延伸至安徽、湖北、贵州、山西、广西、江西、河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形成了立足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辐射全国的市场布局。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运营项目 37个,运营项目垃圾处理能力达 4.03万吨/日,装机容量 857MW,公司项目数量和垃圾处理能力均位居行业前列。


2、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 BOT模式经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具体如下:负责垃圾处理的政府部门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选择服务商以 BOT模式建设及运作垃圾焚烧发电厂。公司获得项目后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并成立项目公司开展业务。根据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项目公司负责筹集建设资金,建设及运营整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特许经营期通常为 25至 30年。相关的政府部门按约定的价格向项目公司支付垃圾处理费,项目公司出售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电力、蒸汽或热水等。在特许经营权期满后,公司需要将有关基础设施移交给特许权授予方。

公司上游行业包括施工企业、安装企业、垃圾处理及发电设备(如焚烧炉、烟气处理系统、汽轮发电机组、余热锅炉等)供应商等,公司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供应商。下游行业主要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及电网公司。公司向地方政府提供垃圾焚烧处理服务,并收取垃圾处理费;向电网公司销售电力,并获得售电收入。


3、工艺与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是焚烧炉,公司主要使用自主研发的三驱动逆推式炉排炉,该种焚烧炉具有独特的一体式三段设计,干燥、燃烧、燃烬段均配置独立驱动机构,可灵活根据燃烧工况调整各段的运行速度,以更好地控制火床分布,使得灰渣热灼减率更低。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情况
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超过 100万吨/日,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整体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已从高速扩张阶段转向存量运营阶段,市场增量持续收窄,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向县域地区下沉,国补结算尚未常态化,部分地区垃圾处理费结算周期延长,存量项目聚焦精细化管理,强化项目提质降本增效。

近年来,在实施国补退坡的同时,国家相关部委积极推进绿电、绿证交易,通过市场机制为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定价,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带来额外收益。2023年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明确将生物质发电(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纳入绿证核发范围,可参与绿电市场交易,有利于国补到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获得收益补偿。


5、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特征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具有政策鼓励、区域垄断、资金密集、季节性与周期性波动不明显等特征,具体如下:
(1)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节能环保行业位居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在我国人均占地面积较小的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较高,国家从上网电价、税收等多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促进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譬如每吨生活垃圾上网电量在 280千瓦时以内部分,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 0.65元(含税);符合条件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电费收入增值税即征即退,垃圾处理费收入增值税即征即退 70%。

(2)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常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期限一般为 25至 30年。在该模式下,政府有关部门授予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资者或经营者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被授予方在特许经营期内独占某一区域生活垃圾处理权。

(3)垃圾焚烧发电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所需前期投入大,一个日处理能力 1,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资金投入一般为人民币 4亿元至 6亿元。同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一般在 8-12年。

(4)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原料为生活垃圾,与当地人口直接关联,产生量相对稳定,季节性与周期性波动不明显。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行业概述
近年来,中国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深入推进相关重点领域绿色转型,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垃圾焚烧发电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构筑美丽家园的关键支撑,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步入稳定发展期,新项目释放速度进一步趋缓。随着行业处理能力持续增加,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国补结算尚未常态化,部分地区垃圾处理费结算周期延长,应收账款持续增长;市场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精细化管理阶段,运营项目提质增效以及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业务回顾
二零二五年是公司“十四五”规划的全面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公司秉承“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企业使命,围绕公司“十四五”发展目标,聚焦垃圾焚烧发电主业,持续推进运营项目提质增效,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16.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3.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24.49%。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 219.6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为人民币 81.60亿元。具体如下:
1、运营项目稳定运行,主要经营指标再创新高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在运营处理规模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公司累计处理生活垃圾 715.43万吨,同比增长 2.10%;累计发电量 253,917.97万度,同比增长1.62%;实现上网电量 211,330.75万度,同比增长 1.99%;累计供汽量 51.38万吨,同比增长 114.98%。

强化安全环保管理,公司新设安全总监岗位及安全监管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公司安全环保形势总体平稳,上半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责任事故。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各区域主要运营数据

区域项目1-6月
华东垃圾进厂量(万吨)271.22
 发电量(万度)91,039.65
 上网电量(万度)74,883.30
华北垃圾进厂量(万吨)90.85
 发电量(万度)31,679.49
 上网电量(万度)26,036.90
华南垃圾进厂量(万吨)144.52
 发电量(万度)53,072.62
 上网电量(万度)43,960.20
华中垃圾进厂量(万吨)112.71
 发电量(万度)46,012.19
 上网电量(万度)39,387.79
西南垃圾进厂量(万吨)55.19
 发电量(万度)19,587.84
 上网电量(万度)16,643.75
东北垃圾进厂量(万吨)40.93
 发电量(万度)12,526.18
 上网电量(万度)10,418.81

2、多措并举,运营项目强化提质降本增效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围绕“安全、环保、文明、高效”的运营理念,努力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推进运营项目提质增效。通过跨区域拓展生活垃圾、协同处理污泥等方式拓展固废来源,垃圾进厂量保持增长;常州、章丘以及武汉三家公司开展污泥直喷处置业务,污泥直喷处置量增长显著;努力开拓供热供汽等非电业务,蓟州、肇庆公司实现对外供汽,常州公司移动供热增量明显,上半年公司供汽量翻番,有力降低了国补退坡的影响;与新奥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蚌埠公司提纯后的沼气接入新奥燃气系统,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合理安排项目大修周期,强化新技术应用和设备技改,提升发电效率,其中通州公司“数字化电厂”初见成效,燃料单耗、石灰单耗以及自用电率同比下降,吨垃圾上网电量同比上升;各运营项目日常生产强化精细化管控,燃料单耗以及自用电率比例同比下降;扩大集中采购范围,能集采尽集采,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压实各级管理人员责任,扎实推进应收账款催收工作。


3、继续提升管理“数字化”水平,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通州公司应用垃圾焚烧数字化智慧化技术评审获高度评价,并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纳入《中国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发展综述及技术解决方案》;武汉、海宁、汕头以及章丘公司数字化和智慧化技改已启动。技术研发方面,烟气一体化超低排放技术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小型垃圾焚烧技术已完成首台设备制造并安装;污泥直喷技术已在常州和武汉项目开始试运行,经济效益显著;机器人清焦装置设计已完成方案优化,机器人有限空间作业技术研发已完成设计和首台设备制造,并在章丘二期公司投入运行;与固高科技签署合作协议,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及无人机等方面开展合作。


业务展望
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式,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构筑美丽家园的关键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市场增量持续收窄、部分地区产能利用率不饱和、国补退坡以及应收账款结算周期延长等挑战。

近年来,在实施国补退坡的同时,国家相关部委积极推进绿证交易和绿电直连,通过市场机制为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定价,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带来额外收益。2023年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明确将生物质发电(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纳入绿证核发范围,可参与绿电市场交易,有利于国补到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获得收益补偿。2025年 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包括生物质发电在内的新能源项目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此模式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契机。

公司将妥善应对国家宏观环境和行业政策变化,聚焦主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势加强并购重组,稳妥拓展海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多措并举强化运营项目提质降耗增效,加强技术创新,坚定不移做精做优做大做强垃圾焚烧发电主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把绿色动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环保产业集团。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聚焦垃圾发电主业,加强垃圾发电项目投资并购和境外项目拓展,持续推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强化已运行项目垃圾拓展、供汽供热等非电业务拓展和应收账款催收等工作,加快广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1、重点突出、辐射全国的市场布局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采取积极的市场开发战略,大力拓展各区域市场。公司项目地理范围广 阔,市场网络覆盖 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司着眼于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 角洲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广阔市场空间,业务布局延伸至安徽、湖北、贵州、山西、广西、江 西、湖南、陕西、河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形成了立足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辐射全国 的市场布局。广阔的市场布局反映公司具备在不同区域开拓项目与运营管理的能力,也有助于降 低局部地区不利因素对整体的影响。
2、丰富的行业经验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垃圾处理产业化探索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专注提升及进一步开发先进国际焚烧发电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在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连续十五年被评选为“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二十余年的行业经验塑造了公司品牌,并将帮助公司把握行业的发展机遇,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


3、领先的专业技术
公司始终将科技发展置于战略核心位置,致力于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效率提升,并结合自身项目运营经验,对垃圾焚烧发电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创新。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驱动逆推式机械炉排炉”技术为行业领先的焚烧技术并被国家授予发明专利。该技术契合中国生活垃圾特点,具备性能上的优势,被住房城乡建设部选为“十一五”期间重点推广的核心技术,并成功入选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19年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二噁英在线预警和控制系统的多驱动逆推式垃圾焚烧炉”获得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19年度技术进步二等奖;多驱动逆推式焚烧炉和二噁英在线预警控制技术分别获得 2022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科技应用二等奖;生活垃圾焚烧数字化智慧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 2024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常州项目 2013年被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评为“使用环保技术的国家模范项目”,惠州项目、海宁扩建项目陆续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通州项目 2020年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鲁班奖”。凭借领先的专业技术,公司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环保服务,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保持竞争优势,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资深的管理团队
公司的管理团队多年来从事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战略管理、市场拓展、技术开发和建设营运。

在公司管理团队的指导下,公司的项目建设与运营团队可针对垃圾处理技术和垃圾焚烧发电厂管理运作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公司的市场团队可根据企业的未来发展布局积极开拓潜在的区域市场。公司资深的管理团队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效率,保证项目质量。


四、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1,683,873,882.601,660,506,740.321.41
营业成本849,854,998.38919,438,857.60-7.57
销售费用560,846.25639,591.99-12.31
管理费用105,224,608.65100,223,612.484.99
财务费用191,199,610.97236,206,096.06-19.05
研发费用2,463,979.362,469,797.57-0.2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2,244,063.03543,371,427.1416.3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338,036.48-205,918,818.39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2,684,909.11-352,743,054.33不适用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垃圾处理量及供汽量增加,营业收入增加。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大修费用下降,通过集采和精细化管理环境保护费下降,以及建造成本下降。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金额变动较小。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变动较小。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银行借款利率下降以及借款余额下降,利息费用减少。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变动较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垃圾处理收入以及供汽收入增加的同时收回当期及以前年度款项增加,因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本期支付建设工程款较上年同期减少,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PPP项目建设支出减少。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支付建设工程款较上年同期减少,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减少。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净偿还借款较上年同期增加额,大于本期公司支付股利金额减少金额,导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增加。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上年期末数上年期 末数占 总资产 的比例 (%)本期期 末金额 较上年 期末变 动比例 (%)情况说明
货币资金916,843,296.524.18867,810,323.283.955.65主要系本期投资活 动和筹资活动净流 出小于经营活动净 流入
应收账款2,787,165,216.8 212.692,512,178,004.5711.4210.95主要由于结算周期 延长,应收国家可 再生能源补助电费 收入、垃圾处理费 收入累积余额增 加,以及本期葫芦 岛发电项目纳入国 家可再生能源补贴
      目录,累积国补余 额从合同资产转入 应收账款
合同资产410,100,743.151.87370,964,094.961.6910.55主要系应收国家可 再生能源补助电费 收入累积余额增加
无形资产10,440,357,733. 4847.5410,659,570,149.6748.48-2.06变动较小
其他非流 动资产6,508,685,930.3 829.646,651,544,469.9030.25-2.15变动较小
短期借款293,173,822.221.34545,805,404.652.48-46.29主要系债务结构调 整,新增长期借款 置换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518,874,867.792.36661,561,718.223.01-21.57主要系陆续支付项 目工程尾款,应付 工程款减少
一年内到 期的非流 动负债912,750,388.464.161,108,768,938.925.04-17.68主要系债务结构调 整,新增长期借款 置换一年内到期的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7,715,139,066.2 735.137,528,412,016.8134.242.48主要系本公司债务 结构调整,新增长 期借款置换短期借 款和一年内到期的 长期借款,同时随 着项目公司陆续偿 还借款,存量长期 借款余额降低
应付债券2,386,489,389.8 310.872,354,143,208.1710.711.37变动较小

其他说明
不适用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规模
其中:境外资产 35,886,878.26(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0.16%。


(2).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不适用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项目期末账面价值(元)期初账面价值(元)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6,824,000.000诉讼冻结
应收票据65,728.110已背书贴现未到期未 终止确认应收票据
其他非流动资产4,105,306,973.774,154,508,984.18用于质押借款
无形资产5,773,448,436.165,901,317,945.15用于质押借款
应收账款1,960,727,745.851,733,445,921.40用于质押借款
合同资产333,351,383.83297,894,159.93用于质押借款
合计12,179,724,267.7212,087,167,010.66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财务回顾(根据联交所要求披露)
财务状况和净利润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1,683,873,882.60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98,576,882.39元,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公司的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人民币21,960,181,740.81元及人民币 13,356,135,890.31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 8,604,045,850.50元,资产负债比率(以总负债除以总资产计算所得)为 60.82%,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每股净资产为人民币 5.86元。(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