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德才股份(605287):德才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30日 19:51:05 中财网

原标题:德才股份:德才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5287 公司简称:德才股份
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公司负责人袁永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翠芬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杨翠芬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六、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七、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否
十、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里“五、其他披露事项(一)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的内容。

十一、其他
□适用√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8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26
第五节 重要事项................................................................................................................................30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41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46
第八节 财务报告................................................................................................................................47

备查文件目录经现任法定代表人签名和公司盖章的本次半年报全文和摘要
 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 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 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德才股份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城高世纪投资青岛城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城高世纪基金投资 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本公司股东
红塔创新投资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发起人、股东
德才君和投资青岛德才君和投资有限公司,本公司发起人、股东
青岛地铁金控青岛地空产融发展有限公司(原名:青岛地铁金融控股有 限公司),本公司股东
中建联合青岛中建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德才高科、高科新材料青岛德才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DC-HD国际设计有限公司DCHDInternationalDesignLtd.(DCHD国际设计有限 公司),青岛中房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
中房设计、中房设计院青岛中房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青岛中房建筑 设计院有限公司),青岛中建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 司
中和青岛中和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中建联合集团有限 公司控股子公司
德才集团发展有限公司DCGroupDevelopmentLimited,天津德才建设发展有限公 司全资子公司
德才集团研究有限公司DCGroupResearchLimited,德才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全资 子公司
股东大会、股东会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
董事会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报告期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报告期末2025年6月30日
人民币元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德才股份
公司的外文名称DecaiDecoration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袁永林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文静陈龙祥
联系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甲5号楼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甲5号楼
电话0532-680669760532-68066976
传真0532-680669760532-68066976
电子信箱decaizqb@126.comdecaizqb@126.com
三、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169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公司办公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甲5号楼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66000
公司网址www.decaigroup.com
电子信箱decaizqb@126.com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四、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五、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德才股份605287-
六、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不适用
七、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1,253,083,475.882,001,042,548.12-37.38
利润总额61,580,266.7986,956,013.80-29.1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105,390.6666,852,418.56-29.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37,285,914.0564,524,891.47-42.2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0,528,084.86-123,491,131.99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54,035,517.941,539,284,389.770.96
总资产11,064,876,375.4911,281,245,827.74-1.92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4280.4802-28.6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4280.4802-28.6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27130.4634-41.4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43.54减少0.50个百分 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2.413.42减少1.01个百分 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营业收入:主要系报告期内市场需求整体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务规模缩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缩减,营业收入下滑,导致利润减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缩减,材料及人工采购需求减少,并调整了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和付款方式。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缩减,营业收入下滑,导致利润减少。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 准备的冲销部分45,177.51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 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 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 补助除外2,175,045.41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 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 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 融负债产生的损益412,282.21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 费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产生的各 项资产损失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 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  
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 日的当期净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债务重组损益7,913,383.53 
企业因相关经营活动不再持续而发生的一次性 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等  
因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调整对当期损益 产生的一次性影响  
因取消、修改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确认的股份 支付费用  
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 应付职工薪酬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 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收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 益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1,420,649.43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2,074,188.57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72,872.91 
合计9,819,476.61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不适用
十、存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可选择披露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适用√不适用
十一、其他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的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推进,建筑行业迎来诸多机遇,也面临着一定挑战,总体而言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2025年上半年,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但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建筑企业在新签订单、回款效率等方面仍面临压力,行业发展呈现结构性分化。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3.67万亿元,总体保持平稳态势;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13.95万亿元,同比下降6.47%。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部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节奏,推动基建投资企稳回升。上半年,我国共发行了5,55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占全年计划发行规模1.3万亿元的42.69%,重点支持“两重”建设和“两新”领域投资;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额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4.7%,多地市重启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整体看,在中央财政积极发力、基建投资持续加码的背景下,建筑行业有望在城市更新、“三大工程”建设等领域迎来结构性发展机会。

从基建投资领域来看,投资总量保持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8.9%,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2.8%,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5.4%,成为主要拉动力。2025年财政政策实施更加积极,上半年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重点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城市更新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等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优先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建设,为基建行业注入长效动能。

城市更新的战略定位持续升级。上半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将城市更新作为推进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据住建部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5万个,占全年计划新开工数2.5万个的66%。随着城市更新行动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政策实施已进入全面加速阶段。未来,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有望进一步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推动城市更新进入多模式创新、多机制支持、多要素保障、多主体参与的新的发展时期。

“三大工程”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自2023年中央层面多次提及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以来,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码,2024年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城市扩围至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790个。2025年要在2024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同时,住建部加大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财政部支持用好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这些举措为建筑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业务机会,进一步打开了“三大工程”建设领域的增长空间。

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主要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更新等领域;同时,多地市重启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整体看,中央财政积极发力、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有所缓解。

在国家战略与政策红利推动下,建筑行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随着基建投资效能持续释放、城市更新深化实施、“三大工程”全面落地,建筑行业的结构性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2025年下半年,在专项债与特别国债资金集中投放的支撑下,行业有望步入稳步复苏通道。

(二)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全建筑产业链企业,业务涵盖内装装饰工程、幕墙门窗工程、智能化工程、古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设计业务等领域,还能提供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服务。

公司企业资质齐全,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共计取得1项特级资质,34项壹级/甲级资质。其中,公司在施工总承包为特级资质,在设计、装饰、幕墙、古建、智能化、展陈、博物馆、城市及道路照明等专业领域均是最高(壹级/甲级)资质。

公司是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单位,曾获得中国建筑装饰协会AAA级信用企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中国建筑装饰设计机构五十强企业、中国建筑幕墙行业百强企业、中国民族建筑业百强企业、中国建筑装饰优秀专业化设计机构、中国民族建筑优秀企业、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家优秀科技创新型企业等称号。

公司将始终践行“创造绿色、智慧、美好的人居环境”的企业使命,依托全产业链体系的优势和特点,深耕“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领域,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加速绿色智慧转型,围绕绿色、智慧、精益、人文、民生“五维德才”,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智慧型全建筑产业链样本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模式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构筑“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样本企业”为战略定位,聚焦“用全产业链布局服务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模式引领,深耕“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领域,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下降37.3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降29.54%,主要系报告期内市场需求整体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务规模缩减。

面对行业压力,公司多措并举筑牢经营基础: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优化客户结构,重点布局省外市场及新兴领域,组建国际化团队开拓海外市场;在管理方面,公司重构付款模式,聚焦进度款支付条件较好的项目,从源头提高项目效益,夯实“三大体系”建设成果,实现了强质提效。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1亿元,较上年同期显著改善,财务韧性不断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耕一线城市,加强与头部企业、优质客户的战略合作,成功收获一系列优质客户订单,同时海外公司设立事项也在稳步推进中,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稳经营、控风险、强效能”为主线,聚焦“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领域,深化战略客户合作,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发力布局海外市场,并通过精细化管理等多维举措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稳步推进,持续发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持续深耕“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领域,充分发挥全建筑产业链的协同优势,稳步推进项目实施,巩固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国家加速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公司积极调整业务布局,弱化房地产业务,重点发力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领域,相关业务规模保持稳健水平,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司不断拓展“城市更新”和“城市配套”两大业务板块。“城市更新”项目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城市配套”项目则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地下综合管廊、生态设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如“平急两用”、科教文卫等领域)。上半年,公司新签“城市更新”类项目金额约7.03亿元,新签“城市配套”类项目金额约11.37亿元,两类项目占上半年新签项目总金额的76.79%。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为13.95万亿元,同比下降6.47%,行业整体承压,传统建筑企业面临订单下滑、回款困难等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司持续优化订单结构,聚焦“城市更新”“城市配套”等核心业务,在订单筛选方面聚焦进度款条件较好项目,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为23.96亿元,同比下降4.08%,彰显了公司的经营优化成效与抗风险能力。

1、“城市更新”类项目
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持续发力,凭借多年的深厚积累和广泛布局,进一步巩固了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参与的项目基数庞大,涵盖了老旧小区改造、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等多个维度,形成了稳健的基本盘。

依托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全产业链整合能力、设计创新驱动能力以及先进的技术实力,公司成功开拓一系列具有显著优势的项目类型,并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众多标杆案例。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公司凭借全建筑产业链资质和EPC模式,积极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实施了包括济南市市中区老旧小区改造在内的多个项目,通过适老化与适儿化改造、智慧社区建设等措施,显著提升社区居住品质。

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领域,公司利用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和BIM技术,实现“修旧如故”,最大限度保留了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青岛市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建部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充分彰显公司在该领域的卓越实力。

针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公司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推动片区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功能升级。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和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等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区域产业活力,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济南市市中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六里山片区工程施工项目、威海老港区城市更新装修项目、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胶州市等多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及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类项目,以高品质的城市更新解决方案赢得广泛认可,进一步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在稳步推进传统城市更新业务的同时,公司积极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指导方针,深度参与国家“三大工程”建设,在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持续深耕,拓展未来增长空间。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布局、资质、设计和技术等优势,以及过往大量项目 经验,形成完善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模式,助力改善民生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公司坚持高标准设计与施工,秉持“质量至上”理念,运用先进绿 色建筑技术,聚焦建设集安全、舒适、环保与智能化于一体的“好房子”,树立保障性住房建设 典范。公司积极探索创新建设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项目品质与功能持续提升,为居民提供优质 居住环境,充分彰显企业社会责任,为民生事业和城市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中韩街道中韩社区村庄改造安置区建设项目、张村河张家下庄社区、 董家下庄社区安置区周边道路管线工程、上海朱家角人才公寓精装修项目等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 住房建设项目。2、“城市配套”类项目
公司持续拓展“城市配套”领域业务,重点涵盖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三大板块,稳固业务发展根基。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公司积极响应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凭借全建筑产业链优势及创新设计能力,聚焦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水环境治理及生态基础设施等方向。报告期内,参与建设了青岛国际文化智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二期工程、胶州市胶州路(朱诸路至海尔大道)改建工程设计施工等项目,相关工程的实施显著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关键支撑。

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公司通过智能建造能力深度赋能项目施工,着力开拓城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项目,高效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了青岛地铁红岛线网运营控制中心、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等重点工程。其中,青岛地铁红岛线网运营控制中心工程凭借BIM技术的深度应用与智能化系统集成,成功入选山东省建筑工程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成为该领域的标杆示范,有力印证了公司在智慧城轨建设方面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标准化基础。

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领域,公司紧抓“三大工程”政策机遇,发挥设计施工全链条优势,聚焦“平急两用”、智慧化民生工程。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参与建设了深圳理工大学建设工程项目、青岛市博物馆扩建工程、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项目、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国 家心血管病中心扩建工程项目、青钢片区九年制学校建设工程等省市级项目。(二)巩固战略合作,深耕一线城市,布局海外市场,发力新兴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城市更新”和“城市配套”类项目,把握政策红利,巩固核心增长极。在营销布局上,公司积极开拓新增长点,通过头部企业合作、一线城市深耕、海外市场拓展和新兴行业突破等多维度布局,推动业务向稳健化、多元化、国际化和创新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深化战略客户合作方面,公司持续巩固与青岛地铁、济南轨道交通等战略客户的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拓展区域头部企业,如成都万华、深圳前海投资控股、招商房地产集团等。这些合作不仅为公司夯实稳定的业务量,更通过标杆项目的示范效应,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积极拓展一线城市市场,坚定贯彻“立足青岛,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持续优化营销网络布局。以青岛为核心,公司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圈的营销体系,重点打造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营销中心,形成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地区的全面覆盖,并以此辐射周边区域,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深圳市场作为省外拓展的关键阵地,公司配备强大的市场营销团队,并在管理和资金支撑等方面加强资源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一系列优质项目,如深圳自然博物馆项目装修装饰工程、宝安区中医院扩建二期精装修、前海交易广场南区T4公寓装修工程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将为公司贡献显著的业务收入,还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一线城市的市场地位,形成可复制的成熟模式,为其他区域的拓展提供宝贵经验。此外,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稳步推进,公司组建了国际事业部,依托伦敦DCHD设计院的海外资源,重点拓展中东、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发力战略新兴领域项目,如智能建造、低空经济等赛道。在智能建造领域,公司通过BIM技术和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提升了项目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积极探索低空起降设施建设等项目,抢占新基建先机。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房设计具有工程设计建筑行业甲级资质,作为华北地区知名的建筑设计服务商,于2023年12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并自2024年5月20日起调入创新层。作为德才股份设计驱动型营销模观园林设计等领域的经验与优势,持续优化业务策略:深耕城市更新、低碳建筑、康养文旅等垂直领域;积极推进国际化,通过与中国电建沙特绿洲设计院达成战略合作,寻求海外市场突破。

当前,城市更新已进入存量时代,存量更新和品质提升亟需全方位技术支持,公司将持续发挥中房设计优势,把握“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类项目机遇,并推动其作为创新层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三)绿色智慧转型深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年上半年,建筑行业绿色低碳政策持续深化,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围绕“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样本企业”的战略定位,以技术创新驱动“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业务升级。通过智慧化与绿色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业务全周期管理效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以智能建造为抓手,推动建筑全链条数字化升级
在智慧化转型方面,公司以智能建造为抓手,大力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应用先进的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建筑施工设计的智能化升级,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模拟和进度计划优化,提前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在春风仁里项目中,公司采用BIM全过程模拟技术,精准测算地源热泵管网与智能化机电系统、室内吊顶结构关系,确保温湿度控制与机电安装、装修视觉高度融合。此外,公司还通过物联网技术在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实现对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升了施工安全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德才高科在智能制造领域持续深化应用实践,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设备监控、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MES制造执行系统优化、自动排产等技术,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系统确保了更高的工艺一致性和精确度,提升了产品良品率和稳定性。实时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实现了更精准的物料管理、设备维护预警、能耗监控和生产调度,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智能系统灵活性也增强了公司对定制化、小批量订单的响应能力。

在管理效能提升方面,公司坚定不移推进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三大体系”建设。流程管理通过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数字化与可视化,结合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审批与风控,建立流程优化机制,持续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共享系统夯实流程数据和报表数据,实现业务活动与财务流程的深度融合,为公司治理与日常经营提供有力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创新发展,实现从传统模式向业务伙伴模式转型,启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人力资源精益管理平台,优化人员结构,提升人均效能,更好地赋能业务一线。

公司打造了完全自研的全建筑产业链综合管理平台——精益建造平台,该平台集成了精益营销、精益交付、精益供应链和精益资金管理等核心功能,实现了从客户需求分析到项目交付再到资金管控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驾驶舱平台集成核心业务指标,实现运营数据实时监控、风险智能预警与决策支持,强化企业风险防控与资源优化能力。

2、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系统门窗业务拓展新局
2025年上半年,随着《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的意见》等政策的深入推进,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 业和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聚焦绿色建造,在智能 系统门窗领域持续发力。 技术方面,德才高科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产品研发。通过智能制造赋能和核心工艺升级, 全方位提升门窗产品的保温隔热、隔音降噪及气密水密等性能。设备方面,公司引进德国、意大 利等国际领先生产设备和技术,并自主研发全自动“工业4.0”门窗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系统 门窗全流程智能制造。产品方面,德才高科依托智能制造生产线,打造了覆盖B端和C端的4大 系列16款系统门窗产品矩阵,满足不同层级市场需求。 营销方面,德才高科构建了B端与C端双轮驱动、国内与海外深度融合的立体化营销新格局。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布局“德才星光”品牌战略。在国内B端市场,公司持续深化与华润、 保利、金茂、海信等区域头部企业客户的战略合作。在国内C端市场,公司推进营销网络建设, 通过渠道下沉策略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在山东、上海、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开拓经销商 渠道,有力推动了“德才星光”家装门窗品牌的推广。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凭借产品通过欧盟CE 认证的优势,已成功进入欧洲市场,未来公司将重点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及欧美市场。为此, 公司正加快完善国际业务团队建设、产品出口、安装服务、系统输出等业务模式,为后续形成稳 定的海外收入奠定基础。 在绿色化技术应用方面,2025年上半年德才高科实现了核心生产环节的绿色化升级。通过大 规模部署光伏发电系统,覆盖工厂屋顶及建设光伏车棚,构建了厂区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网络,公 司成功实现工厂白天生产用电100%由光伏绿电供应,显著减少了对传统电网化石能源的依赖。这 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还有效对冲了工商业电价波动,降低了长期运营的能源 成本。(四)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2025年1月,公司积极响应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开展新一轮股份回购计划,回购金额预计达3,500万元-7,000万元,以实际行动响应新“国九条”政策,维护全体股东利益。报告期内,公司多次实施股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3,244.06万元,推动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相匹配,增强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和投资信心。此外,公司实施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增强员工凝聚力,提升公司竞争力,从而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升投资者回报。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不适用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包括如下:
(一)品牌和资质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企业品牌和形象建设,秉承“诚信依德,质量藉才”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工程质量和服务水平,立足青岛、辐射全国,品牌优势逐渐体现,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青岛市著名商标”“青岛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称号。同时,公司以卓越的业绩、突出的实力荣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如“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等。公司还多次荣获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突出贡献企业、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百强、山东省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百强、山东知名品牌、青岛市民营企业百强、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青岛市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青岛市民营领军标杆企业、青岛优品等荣誉。

作为布局全建筑产业链的企业,公司企业资质广而精。截至目前,公司及分子公司共计取得1项特级资质,34项壹级/甲级资质。其中,公司施工总承包为特级资质,在设计、装饰、幕墙、古建、智能化、展陈、博物馆、城市及道路照明等专业领域均是最高(壹级/甲级)资质。公司综合实力突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及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2024年12月公布的“2023年度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综合数据统计结果”中,公司蝉联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第2名,中国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百强企业第3名,中国建筑装饰幕墙行业百强企业第4名,中国建筑装饰金属门窗行业百强企业第1名,连续19年位居山东省建筑装饰行业首位。

(二)全产业链优势
公司全建筑产业链业务布局完善,涵盖内装装饰工程、幕墙门窗工程、智能化工程、古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设计业务等领域。公司企业资质齐全,拥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且在众多专业领域均是最高(壹级/甲级)资质,为公司推动业务转型,发力城市更新领域业务提供了基础。

在城市更新领域,尤其是施工内容多且复杂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发包已经成为趋势,这种方式将极大提高项目设计质量、控制项目周期和优化管理水平。公司拥有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的服务能力,能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为推动公司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和承接城市更新领域业务创造了条件。同时,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施工过程、降低成本、提升项目品质和利润,也为公司增加了获取订单的机会,保证业绩可持续增长。

(三)设计一体化优势
公司拥有“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房设计院,具备工程设计建筑行业甲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乙级资质、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市政行业(排水工程、道路工程、给水工程)专业乙级资质。公司依托中房设计院在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及其他设计咨询等领域的经验与优势,整体协作,为全建筑产业链布局提供了技术与市场保障。同时,中房设计院不断加强绿色建筑技术、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新型乡村规划技术、海绵城市技术、城市更新技术、仿古建筑技术等行业发展方向的研究与应用,探索建筑产业链的升级,实现高效生产和协同效应。

(四)营销布局优势
公司以“立足青岛,辐射全国”为发展方针,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区域已形成局部区域优势。同时,公司梯次化展开全国布局,通过在重点城市成立分子公司,以及与当地国企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提升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和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公司已在国内形成了以青岛、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为主要营销中心,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全国四大经济圈的营销网络,并以上述营销中心为区域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公司通过建设战略性营销基地,持续复制和深化总部营销管理机制,高标准做好分子公司营销建设和规划,力争营销管理工作增效齐头并进,分子公司逐渐搭建并健全营销管理体系。同时,公司通过“总部资源导入+本地资源开发”模式在新开发区域建立生态圈,利用生态圈管理提质增效。

(五)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将技术研发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完善的措施与激励政策积极鼓励员工参与专利、新工艺、新工法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积极开展BIM技术等建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研发。

公司技术中心已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公司充分依托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研究中心与专家工作站,与优秀大学、科研机构、外部企业等科研资源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形成联合开发、委托开发、技术入股、人才培训等模式,研究开发新工艺,共建结构实验室,共同研究编制国家或行业标准。同时,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

(六)信息化优势
公司不断完善科学、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持续推动业务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三大体系”建设工作,力争做到“以流程管事,以制度管人”,真正把最佳业务实践固化下来,实现能力的可复制,同时减少对人的依赖,降低风险、降本增效,构筑支撑公司未来高速发展的管理体系。其中,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建设聚焦业务场景标准化,旨在实现业务的可复制性;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聚焦业财融合,旨在赋能公司治理与日常经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聚焦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旨在支撑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同时,公司还搭建了数据驾驶舱,集成了企业运营、市场、项目、供应链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一个全面、实时的可视化数据参考。通过内置风险预警与监控功能,以及分析模型与算法,数据驾驶舱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还具备智能分析和预测能力,有助于管理层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七)管理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诚信依德,质量藉才”的核心价值观,把质量安全管理放在施工管理的首位。公司具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GB/T19001-2016/ISO9001:2015和GB/T50430-2017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2016/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45001-2020/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四证一体化”的建筑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并建立了以经营流程为管理轴心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公司通过分公司、项目部及平台职能部门的复合矩阵式管理模式,以及不断健全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及时有效的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信息管理,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手段落实到个人,实现全流程管理。成熟的项目管理体系提升了公司整体的运行效率,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司以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质量安全三级管理体系,通过项目巡检、拉网检查等积极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综合治理行动,强化项目团队的质量、安全红线意识,不断推进质量安全生产达标工作,全年质量、安全无重大事故。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主营业务分析
1、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1,253,083,475.882,001,042,548.12-37.38
营业成本1,134,555,373.351,727,787,891.30-34.33
销售费用11,233,177.8310,999,618.062.12
管理费用68,968,112.2979,712,432.97-13.48
财务费用60,242,703.5150,408,341.5419.51
研发费用21,263,791.8243,895,618.25-51.5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0,528,084.86-123,491,131.99不适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193,774.23-66,650,337.37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4,246,822.93-10,812,596.57不适用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市场需求整体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务规模缩减。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市场需求整体放缓,行业竞争加剧,项目承接量减少,公司业务规模缩减,成本降低。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市场状况及业务拓展的实际需要,调整了研发战略。研发项目重新配置、研发投入适度调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缩减,材料及人工采购需求减少,并调整了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和付款方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去年同期房产购置等投资事项,形成较大现金流出;本期无同类投资支出发生,致使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偿还债务较上期增加较多。

2、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适用√不适用
(二)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不适用
1、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 期末 数占 总资 产的 比例 (%)上年期末数上年 期末 数占 总资 产的 比例 (%)本期期 末金额 较上年 期末变 动比例 (%)情况说明
交易性金 融资产1,000,031.940.01   主要系报告期购买 理财产品
应收款项 融资9,640,798.050.0918,171,192.660.16-46.94主要系期末未到期 的银行承兑汇票减 少
投资性房 地产292,618,481.572.64224,071,950.991.9930.59主要系期末公司出 租房屋建筑物增加
使用权资 产14,075,630.280.1322,241,545.300.20-36.71主要系期末公司租 赁设备减少
应付票据806,058,855.037.28595,486,860.115.2835.36主要系期末开具的 承兑汇票增加
应交税费8,037,825.290.0716,458,830.970.15-51.16主要系期末应缴纳 企业所得税减少
长期借款577,909,252.585.22261,966,506.062.32120.60主要系担保方式借 款增加
其他说明

2、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资产规模
其中:境外资产96,019,078.67(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87%。

(2).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其他说明

3、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项目期末余额   
 账面余额账面价值受限类型受限情况
其他货币资金52,687,188.5052,687,188.50冻结诉讼冻结
其他货币资金963,863,864.21963,863,864.21使用受限保证金(承兑保证 金,农民工保证金, 保函保证金、信用证 保证金)
应收票据145,429,924.59138,158,428.36背书附追索权的已背书 票据
应收账款9,810,268.869,319,755.42抵押用于保理质押
固定资产264,877,367.92253,852,951.97抵押用于抵押借款
投资性房地产104,123,689.2294,623,885.73抵押用于抵押借款
其他流动资产150,000,000.00150,000,000.00使用受限定期存单
合 计1,690,792,303.301,662,506,074.19  
4、其他说明
□适用√不适用
(四)投资状况分析
1、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完成控股子公司深圳德才鹏城建设有限公司的注销。

(1).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资产类别期初数本期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计入权益的累 计公允价值变 动本期计提的减 值本期购买金额本期出售/ 赎回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交易性金融资 产 31.94  1,000,000.00  1,000,031.94
应收款项融资18,171,192.66     -8,530,394.619,640,798.05
其他权益工具 投资10,000,000.00      10,000,000.00
合计28,171,192.6631.94  1,000,000.00 -8,530,394.6120,640,829.99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证券投资情况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私募基金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衍生品投资情况
(五)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不适用
(六)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公司名称公司类型主要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
青岛中建联合 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建筑工程、市政 工程52,000.00646,091.0576,033.9067,867.756,716.145,123.60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其他说明
□适用√不适用
(七)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五、其他披露事项
(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不适用
下述风险因素根据重要性原则或可能影响投资决策的程度大小排序,该排序并不表示风险因素依次发生。本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如下:
1.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本公司所处的建筑行业影响明显。公司系全建筑产业链企业,能够提供设计、新材料、采购和施工一体化服务。该市场需
求受国家宏观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关政策影响,公司存在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及相关政策变化而导致公共建筑建设投资规模受到影响的风险;
房屋建筑及装饰工程项目工期较长、行业客户如房地产公司支付能力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风险,甚至所承建项目推迟开工或停建、在建项目款项支付
进度受影响等风险。

针对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公司将提升发展质量,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财务清欠管理、
质量安全管理、市场开拓管理、品牌管理、战略管理等。

2.房地产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
房地产行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并与宏观经济和调控政策密切相关。房地产行业政策、市场行情,以及房地产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等都可能对下游
建筑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偿付能力问题对建筑行业的供应链、贷款人和购房群体造成不确定性。

针对房地产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公司将持续对业务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弱化地产业务,深耕“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两类业务。同时,
公司将持续优化订单结构,地产客户聚焦于现金流较好的央企、国企及地方龙头企业,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识别和抵制付款差、有风险的订单,聚焦进
度款支付条件较好的项目,降低资金风险与保障流动性。

3.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应收账款净额占总资产比例较高是由所处行业的特点决定的。随着本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总体上呈增
加趋势,应收账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例预计仍将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发生不利变化或者货币资金环境趋紧等因素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不
能及时回收将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业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公司将加大订单的筛选,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识别和抵制付款差、有风险的订单,聚焦进度款支付条件较好的项目。同时,
公司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合理计提坏账、增加清收力度、建立专项小组等措施,降低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在流动资金中的占比。

4.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风险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与公司所处建筑行业的商业结算模式有关。公司债务主要以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流动负债为主;应付账款金额
较高,可能会导致公司短期内支付货款或劳务款的压力较大;应付票据、短期借款金额较高,如果票据、借款集中到期,会导致公司较大的资金压力。

如遇银行压缩对公司的信贷规模或出现借款、票据集中兑付情况,则会给公司资金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若不能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获得资金,则可能存
在资金短缺的风险。

针对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风险,公司将强化营销订单评审,并通过项目精细化管理,提升项目盈利水平,同时将合理决策流动负债金额,实现债务限
额与偿债能力相匹配,并通过低成本融资优化资产结构,以降低资产负债率。

5.公司规模高速扩张引致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主营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司资产规模、员工数量、经营区域都将进一步扩大,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这对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在新
形势下调整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资本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公司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针对公司规模高速扩张引致的管理风险,公司将扎实做好业务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三大体系”建设的推进工作,通过精益建
造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可数字化控制,通过打造成高效、集成、完整的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企业财务系统的高效运作,以及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专业技术人
才培训、评价、考核体系增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以应对由于公司高速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6.人力资源风险
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建筑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配套服务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随着技术和管理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公司在
稳定现有核心技术人员和关键管理人员、吸纳和培养公司发展所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方面仍存在潜在风险。

针对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科学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客观分析公司的人才结构、能力素
质及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根据公司战略要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内部调岗等工作,提高公司整体的人岗匹配度,并不断完善公司员
工培养体系,理顺员工职业发展晋升通道。

7.成本上涨的风险
劳务成本上升、材料涨价成为建筑装饰行业常态,公司与客户结算仍然依照定额及信息价,材料价格的透明化使建筑装饰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持续下
降,工程利润趋于微利。

针对成本上涨的风险,公司将通过供应链管理平台,增强集采优势;同时在投标报价、合同签订、材料采购时充分考虑材料上涨因素,及时采取有
效措施,积极防范因价格上涨带来的工程风险,并通过合同签订、变更、补充等环节,与客户进行沟通,尽可能降低材料涨价带来的损失。

8.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所属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可能会发生建筑物倒塌、电气火灾、高空坠落、危险化学品使用等危险和事故。

针对安全生产风险,公司将通过由总部质量安全管理中心、各专业分子公司以及各项目部组成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具体标准及流程,通过检
查、考核等措施督促全体员工强化安全意识。同时,公司为加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安全生产宣传,在员工心
中树立起牢固的安全价值理念。

(二)其他披露事项
□适用√不适用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一、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姓名担任的职务变动情形
刘晓一独立董事离任
陈新独立董事离任
顾旭芬独立董事离任
单波独立董事选举
刘勇独立董事选举
郑伟独立董事选举
汪艳萍监事会主席离任
郭振职工代表监事离任
邹昆监事离任
裴文杰董事离任
裴文杰职工代表董事选举
王振西副总经理离任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董事会于2025年1月17日收到公司副总经理王振西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王振西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任期于2025年5月24日届满,根据《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和《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同意提名叶德才、叶禾、王文静、张琨、桓朝光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同意提名单波、刘勇、郑伟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2025年4月29日,公司召开了2025年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经与会职工代表审议,选举裴文杰先生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公司于2025年5月29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和《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自本次股东大会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后,公司于同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关于选举第五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的议案》《关于聘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的议案》《关于聘任公司董事会秘书的议案》《关于聘任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议案》《关于聘任证券事务代表的议案》。根据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和2025年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结果,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共9名,分别为(排名不分先后):叶德才、叶禾、王文静、张琨、桓朝光、裴文杰、单波、刘勇、郑伟;其中叶德才为董事长,单波、刘勇、郑伟为独立董事,裴文杰为职工代表董事。根据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同意聘任袁永林为公司总经理;田会娜、孙晓蕾、王文静为公司副总经理,王文静女士为公司董事会秘书,杨翠芬女士为公司财务负责人。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2025年5月29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本次监事会任期届满后,公司将不再设监事会,监事会的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汪艳萍女士、郭振先生、邹昆女士不再担任公司监事。(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