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国海证券(000750):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
时间:2025年08月30日 22:51:03 中财网 |
|
原标题:
国海证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000750 证券简称:
国海证券 公告编号:2025-39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一)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二)本报告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第十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9名董事、3名监事出席会议并行使表决权。没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本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无法做出保证或存在异议。
(三)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四)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6,386,174,477股为基数,向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12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二、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国海证券 | 股票代码 | 000750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覃力 | 易涛 |
办公地址 | 广西南宁市滨湖路46号国海大厦附楼四楼 | |
电话 | 0771-5539038 | 0771-5532512 |
电子信箱 | dshbgs@ghzq.com.cn | dshbgs@ghzq.com.cn |
(二)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1.合并财务报表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项目 | 2025年1-6月 | 2024年1-6月 | | 增减幅度(% |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营业收入 | 1,586,388,812.93 | 1,924,684,346.43 | 1,373,780,912.66 | 15.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69,787,347.74 | 142,631,445.79 | 142,631,445.79 | 159.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68,856,066.33 | 142,739,255.53 | 142,739,255.53 | 158.41 |
其他综合收益 | -51,308,031.34 | -36,417,946.18 | -36,417,946.18 | 不适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02,426,766.94 | -7,499,810,740.33 | -7,499,810,740.33 | 不适用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6 | 0.02 | 0.02 | 200.00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6 | 0.02 | 0.02 | 200.0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66 | 0.65 | 0.65 | 上升1.01个
百分点 |
项目 | 2025年6月30日 | 2024年12月31日 | | 增减幅度(% |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资产总额 | 69,557,629,081.70 | 59,591,009,117.50 | 59,591,009,117.50 | 16.73 |
负债总额 | 46,489,744,078.37 | 36,662,598,249.23 | 36,662,598,249.23 | 26.8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2,235,280,897.07 | 22,108,386,814.98 | 22,108,386,814.98 | 0.57 |
2.母公司财务报表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项目 | 2025年1-6月 | 2024年1-6月 | | 增减幅度(%) |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营业收入 | 1,254,657,190.27 | 1,090,372,596.39 | 1,090,372,596.39 | 15.07 |
净利润 | 371,456,736.04 | 189,145,086.12 | 189,145,086.12 | 96.3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71,427,133.71 | 194,555,531.14 | 194,555,531.14 | 90.91 |
其他综合收益 | -51,308,031.34 | -36,417,946.18 | -36,417,946.18 | 不适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 | 544,689,650.00 | -7,408,785,465.97 | -7,408,785,465.97 | 不适用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6 | 0.03 | 0.03 | 100.00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6 | 0.03 | 0.03 | 100.0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77 | 0.91 | 0.91 | 上升0.86个百
分点 |
项目 | 2025年6月30日 | 2024年12月31日 | | 增减幅度(%) |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资产总额 | 61,185,013,141.12 | 51,537,500,128.94 | 51,537,500,128.94 | 18.72 |
负债总额 | 40,215,411,112.52 | 30,696,461,570.73 | 30,696,461,570.73 | 31.01 |
所有者权益总额 | 20,969,602,028.60 | 20,841,038,558.21 | 20,841,038,558.21 | 0.62 |
(三)母公司净资本及相关风险控制指标
单位:元
项目 | 2025年6月30日 | 2024年12月31日 | 本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 | 预警
标准 | 监管
标准 |
核心净资本 | 16,109,333,084.33 | 16,224,693,577.93 | -0.71 | | |
附属净资本 | - | - | - | | |
净资本 | 16,109,333,084.33 | 16,224,693,577.93 | -0.71 | | |
净资产 | 20,969,602,028.60 | 20,841,038,558.21 | 0.62 | | |
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
和 | 4,460,182,598.50 | 3,943,570,467.58 | 13.10 | | |
表内外资产总额 | 55,511,149,696.65 | 48,550,611,304.74 | 14.34 | | |
风险覆盖率 | 361.18% | 411.42% | 下降50.24个百分点 | ≥120% | ≥100% |
资本杠杆率 | 29.02% | 33.42% | 下降4.40个百分点 | ≥9.6% | ≥8% |
流动性覆盖率 | 165.44% | 195.25% | 下降29.81个百分点 | ≥120% | ≥100% |
净稳定资金率 | 202.85% | 168.77% | 上升34.08个百分点 | ≥120% | ≥100% |
净资本/净资产 | 76.82% | 77.85% | 下降1.03个百分点 | ≥24% | ≥20% |
净资本/负债 | 63.06% | 98.22% | 下降35.16个百分点 | ≥9.6% | ≥8% |
净资产/负债 | 82.09% | 126.17% | 下降44.08个百分点 | ≥12% | ≥10% |
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
衍生品/净资本 | 4.23% | 2.22% | 上升2.01个百分点 | ≤80% | ≤100% |
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及
其衍生品/净资本 | 151.12% | 86.52% | 上升64.60个百分点 | ≤400% | ≤500% |
(四)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1.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207,557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户) | 0 | | |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 | | | | |
序号 | 股东名称 | 股东
性质 | 持股比
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
条件股份 | 质押、冻结数量 | |
| | | |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1 | 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23.33 | 1,490,034,213 | 265,486,725 | - | - |
2 | 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4.82 | 307,665,944 | 235,988,200 | - | - |
3 | 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3.84 | 245,478,844 | 88,495,575 | - | - |
4 | 广西产投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3.32 | 212,254,215 | 0 | - | - |
5 | 广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3.23 | 205,976,638 | 0 | - | - |
6 | 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
公司 | 国有法人 | 2.15 | 137,568,807 | 0 | - | - |
7 | 广西投资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1.93 | 123,489,804 | 0 | - | - |
8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
数证券投资基金 | 基金、理财
产品等 | 1.08 | 69,023,450 | 0 | - | - |
9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
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
金 | 基金、理财
产品等 | 1.04 | 66,376,776 | 0 | - | - |
10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
数证券投资基金 | 基金、理财
产品等 | 0.84 | 53,387,410 | 0 | - |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根据公司掌握的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广
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广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梧州中恒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投资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广西金融投资集
团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除此之外,上述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
系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关系。 | | | | |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
过普通账户持有3,634,478股,通过信用账户持有133,934,329股
除上述情况外,前10名普通股股东不存在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情
况。 | | | | | | |
2.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
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不适用
3.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
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不适用
(五)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六)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不适用
(七)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1.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
名称 | 债券
简称 | 债券
代码 | 发行日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万元) | 利率 |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非公开发行公司
债券(第一期) | 22国海
01 | 13323
4 | 2022年4
月14日 | 2025年4
月14日 | 0 | 3.71% |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
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
二期) | 22国海02 | 13326
9 | 2022年7
月15日 | 2025年7
月15日 | 250,000.00 | 3.65% |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
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
一期) | 23国海
01 | 13346
6 | 2023年3
月24日 | 2026年3
月24日 | 200,000.00 | 3.95% |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
期) | 25国海
01 | 524259 | 2025年5
月9日 | 2027年5
月9日 | 200,000.00 | 1.98% |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
期) | 25国海03 | 524304 | 2025年6
月13日 | 2028年6
月13日 | 100,000.00 | 1.87% |
2.截至报告期末的财务指标
项目 | 2025年6月30日 | 2024年12月31日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末
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53.30% | 43.13% | 10.17% |
项目 | 2025年1-6月 | 2024年1-6月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 | 3.42 | 1.91 | 79.06% |
三、重要事项
(一)公司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平稳运行,二级市场主要股票指数震荡上扬,债券市场呈现低利率、宽幅震荡格局。公司突出功能性、提升专业性,围绕“创新提质”工作要求,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推动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投资管理等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638.88万元,利润总额51,740.5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78.73万元。现将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分析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营业收入 | 营业支出 | 营业利
润率(%) | 营业收
入比上
期增减
(%) | 营业支出
比上期增
减(%) | 营业利润
率比上期
增减(百
分点) |
财富管理业务 | 74,316.33 | 31,653.73 | 57.41 | 35.55 | -36.74 | 48.67 |
企业金融服务业务 | 3,144.94 | 4,258.58 | -35.41 | 106.53 | -14.92 | 193.29 |
销售交易与投资业务 | 24,340.70 | 10,149.87 | 58.30 | -1.70 | 122.91 | -23.31 |
投资管理业务 | 36,683.40 | 26,591.10 | 27.51 | 17.71 | 1.74 | 11.38 |
1.财富管理业务
(1) 证券经纪业务
①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二级市场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数较年初上涨2.76%、0.48%、0.53%,沪深京三市A股成交额为162.66万亿元,同比上涨61.14%;截至报告期末,沪深京三市总市值合计90.80万亿元,同比上涨23.33%(以上源自
同花顺iFinD数据),市场活跃度明显增强。在宏观经济复苏及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随着下半年稳增长政策持续推出,投资者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证券经纪业务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持续完善产品和客户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一是持续优化获客和客户服务体系,加强“她财富”、ETF等专区及场景运营建设,不断创新营销获客模式、完善活动运营支持,持续孵化“她财富”等新媒体矩阵,扩大投顾IP影响力,新增有效户数同比增长77.92%、新开客户新增资产同比增长205.76%;二是完善投顾产品谱系,提升投研能力和产品质量,通过“投+顾”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群专业化、差异化服务需求,投顾渗透率提升至10%,投顾收入同比增长超2倍;三是依托数字员工平台探索“四位一体”智慧经营新模式,持续提升双线(线上+线下)、双域(公域+私域)、四端(员工端+客户端+运营端+管理端)、总分数字化协同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荣获新财富“最佳投资顾问团队奖”、财联社“最佳投资者教育奖”及新浪财经“
金麒麟最佳成长财富管理机构”等多个重要奖项。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资产配置能力是创造中长期稳健收益的关键能力,也是区别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2025年下半年,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将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提升资产配置能力,以创造价值为本,构建目标收益为基础,涵盖全球化、全资产类别的资产配置方案,培育财富管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同时,打造有温度、高质量的服务,建立健全涵盖知识分享、投顾服务、投资者教育为一体的客户陪伴体系,陪伴投资者成长。
(2)期货经纪业务
①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延续复杂态势,
大宗商品市场走势明显分化,国内期货市场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报告期末,全国期货公司期末客户权益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2%;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40.76亿手,累计成交额339.73万亿元(均以单边计算),同比增长17.82%和20.68%,呈现“量额双增”特征(源自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监管政策上,监管机构持续推动期货市场制度改革和品种创新,引导长期资本入市,增强行业风险抵御能力。特定品种对境外交易者开放步伐加快,人民币计价期货吸引更多海外资金配置。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控股子公司国海良时期货多渠道发力夯实客户基础,创新业务拓展渠道,通过“自主运营+外部合作”的双驱引流模式推动期货经纪业务稳健发展,期末客户权益同比增长13.42%,其中线上客户权益同比增长超50%;加强资源整合,推动证期深度协同,IB业务个人和金融机构客户权益均同比增长超10%;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加强期货工具风险管理服务,报告期末产业客户数同比增长6.75%,产业客户权益规模同比增长7%以上。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控股子公司国海良时期货将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加快业务转型升级,抓好零售客户、金融机构客户、产业客户三维客群开发,全力做大客户和资产规模。一是以IB和线上渠道为零售客户开发的主阵地,创新营销策略,优化客户分级服务,扩大期货零售业务规模;二是以自有资金和优质产品为抓手,聚焦机构端的财富管理业务和其他增值服务,扩大金融机构“朋友圈”;三是深耕产业链,强调资源协同,不断优化产业客户服务触达机制,扩大产业客户资产规模;四是持续推进投研和技术赋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3)代理销售金融产品业务
①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在国内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债券类基金的发行规模保持领先,但同比回落明显,上半年新成立债券类基金2,478.51亿份,同比下滑53.73%。与此同时,权益市场震荡上行,权益类基金发行热度有所回升,上半年新成立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2,353.99亿份,同比增长117.23%。从整体销售情况看,市场需求有所变化,稳健型产品仍受青睐,权益类基金销售明显转暖。从代销机构而言,需进一步强化资产配置能力、合规管理及数字化服务,以抓住养老金融、权益类产品等增长机会。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金融产品代销业务以“保有量”为核心构建长期价值导向的业务体系,推动从单一产品销售向资产配置服务的升级,在资产配置策略上,顺应市场环境变化,重点布局稳健型产品线:一方面,权益市场回暖带动投资者信心修复,“固收+”公募基金凭借风险收益平衡特性成为中低风险客群的配置优选;另一方面,主动管理能力突出的多策略私募及量化策略产品受到高净值客户青睐。同时,通过持续优化资产配置服务,精准匹配客户需求与个性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客户黏性。此外,借助数字化赋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提供稳健增值服务,夯实专业财富管理优势,推动规模增长与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公司代理销售金融产品业务将聚焦投研能力建设和优质产品池打造,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构建面向财富管理需求的全球化、全资产类别的资产配置能力,提升客户的持有体验,推动金融产品整体保有规模持续增长。
(4)信用业务
①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稳步发展,截至报告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约1.8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4.95%,市场开通信用证券账户的投资者数量同比增长约7.80%(源自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数据)。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方面,近年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呈下降趋势,截至报告期末,市场质押股份数量约3,100.32亿股,同比下降约12.53%(源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信用业务紧跟市场变化,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深耕细作全力拓客;坚持以专业化提升服务质效,面向客户推出ETF资产配置智能引擎,积极打造信用业务特色;坚持
金融科技赋能,持续提升客户深度经营能力,推动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高质量发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模90.99亿元,总体维持担保比例约255.09%,业务整体风险可控。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公司信用业务将继续紧密围绕客户需求,进一步深化客户分层运营,持续完善国海特色融资融券服务体系,强化
金融科技赋能,做大做强融资融券业务;坚持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稳健拓展股票质押式回购项目,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
2.企业金融服务业务
(1)权益融资业务
①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国内一级股权融资市场逐渐回暖,共有51只新股完成IPO发行,募资总额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177家企业申报IPO并获受理,大幅超过2024年全年的77家;再融资募集资金7,254.81亿元,同比增长508.68%;上半年并购重组市场呈现出规模增长、交易模式多元化、行业分化显著的特征,并购交易总规模7,983亿元,同比增长1.86%(源自Wind数据)。政策层面而言,随着科创板“1+6”改革、北交所强化“专精特新”定位以及“并购六条”系列政策的推出,有效地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了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和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融资业务紧扣“功能性”核心定位,深度锚定“五篇大文章”战略部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以服务广西为出发点,辐射产业链上下游实体企业,全力赋能国家战略落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完成IPO申报2单、再融资申报1单、辅导备案2家,IPO新增受理排行业第18位(排名数据源自Wind),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公司权益融资业务将持续强化专业能力、夯实发展基础,一方面全力以赴保障项目进展,一方面通过“区域深耕+行业深耕”战略,巩固并扩大“精品投行”区域市场优势和行业优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同时,持续强化执业质效与服务品质,全方位升级客户服务体验。
(2)固定收益融资业务
①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国内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44.68万亿元,同比增长
16.59%,在延续“控增化存”主基调的背景下,全国166家城投平台完成退出,城投平台融资规模持续收缩,上半年城投债新发17,701.57亿元,同比下滑12.86%。同时,科创债在政策引导下实现快速发展,首月发行3,897.77亿元,同比增长308.63%(源自Wind数据);多地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发行科创债用于高端制造、
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科创债有望成为城投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推动产业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固定收益融资业务积极围绕助力地方经济及企业发展,精准拓展业务机会,上半年成功承销发行债券25只,承销规模同比增长227%,行业排名同比提升21位(源自Wind数据)。重点项目方面,公司积极响应监管层关于鼓励科创债发行的号召,助力中国建材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含品种一、品种二)、广发科技创新次级债券(第一期)成功发行。同时,落地多个首单项目,如深交所首单
证券公司科技创新次级债券、广西保险主体首笔次级定期债务等,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在专业服务与创新领域的成果。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公司固定收益融资业务将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服务广西、深耕广西,加大重点区域攻坚力度,深化专业创新优势,全面提升投行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将推动人才、财务、项目等核心资源的精准配置与高效协同,强化团队凝聚力与整体运营效率,着力提升项目质量管控水平,夯实长期执业能力建设,为业务持续增长筑牢根基。
3.销售交易与投资业务
(1)证券自营业务
①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证券二级股票市场呈现波浪前行的态势,
上证指数、
上证50、
沪深300和
创业板指涨幅分别为2.76%、1.01%、0.03%和0.53%。
从结构上看,上半年市值因子展现出“以小为美”的特征,微盘强于小盘,小盘强于中盘和大盘。固定收益市场方面,上半年债券市场呈现震荡走势,1月市场资金面处于紧平衡的状态,5年和10年国债分别上行32bp和27bp;二季度央行采取了降准、降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等一系列呵护资金市场的措施,债券收益率有所回落,上半年5年和10年国债分别上行12bp和4bp,整体而言,上半年市场信用利差随着资金面变化先扩大再压缩,整体仍处于历史低位。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投资业务持续完善市场宏观研究及行业轮动框架,把握指数阶段性趋势机会及风格轮动机会,做好市场风险监控,规避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持续拓展红利OCI股票研究,补充稳定盈利工具。
固定收益投资业务方面,聚焦于打造精品投研工程,持续提升研究和风险管理能力,较好地把握了债券市场探底回升的投资机会;持续改善量化中性策略投资,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积极探索完善权益证券基金的投资分析框架,努力打造利润增长点。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公司权益投资业务将持续强化策略管控,提高投资收益稳定性;完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叉验证研究体系,挖掘具备中长期成长前景的行业及个股的超额收益机会;探索非方向性业务模式,提升稳定盈利能力。固定收益投资业务方面,将按照“固收+”的方向,持续发展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模式,一方面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市场微观结构和机构行为的研究,巩固债券投资能力;另一方面,着力提升量化中性策略投资与权益类证券指数基金(含衍生品)的交易能力。
(2)金融市场业务
①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等困难和挑战。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报告期内,国内货币市场运行平稳,市场资金利率基本围绕政策利率波动,非银流动性分层不明显,R007和DR007利差均值为11bp,而债券市场呈现低利率高波动特征,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上行,十年国债上半年累计上行4bp左右,一年国债上半年累计上行30bp左右。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金融市场业务持续加强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研究、预判能力,丰富盈利模式。投资交易业务方面,一方面抓住偏债型转债建仓机会,提高持仓规模;另一方面,在债券敞口交易空间相对较小的背景下,及时调整业务思路,提升中性策略比重。销售交易业务方面,加强内部组织,不断提升客户覆盖力度,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投资、销售、交易、流动性支持等全方位的金融市场服务,有效增强客户粘性;积极开展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参团销售业务,政策性金融债承销业务优势进一步巩固。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金融市场业务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业务定位,深入推进“客户、精品、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大力发展
可转债“固收+”业务,丰富权益类基金策略,加大衍生品工具的使用,稳步推进商品期货业务,打造第二盈利曲线,密切关注全球市场投资机会;加大客户覆盖与维护力度,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全面提升多元化创收能力,加大地方政府债参团承销力度,提升地方政府债承销排名;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在投资交易业务方面的应用。
4.投资管理业务
(1)资产管理业务
①市场环境
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券商资管行业呈现出规模扩张、收益分化、监管趋严和转型加速的特点,产品向固收+、多元资产布局的转型趋势明显;从类型结构看,混合类产品、期货和衍生品类产品新发数量快速增长,固收类产品新发数量占比则不断萎缩。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券商资管行业正从“规模驱动”转向“能力导向”,头部机构凭借资源与主动管理能力巩固地位,而中小机构需通过细分赛道和创新策略突围。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持续加强投研体系建设,在投研深化、产品创新、结构优化等方面均取得良好进展:一是在市场震荡行情中,得益于扎实投研,固收产品条线整体取得了较好的投资业绩;二是产品转型成效明显,非纯债产品发行数量及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25%和408%;三是持续拓宽产品投资范围,产品收益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业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报告期末,资管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571.24亿元,其中标准化主动管理规模389.78亿元(不含ABS),同比增长11.09%。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深化客户服务能力、提升数字化运营效能。投研方面,将持续深化精品投研建设,加强多资产、多策略开发,积极通过优化大类资产配置和交易策略提升长期业绩水平;客户服务方面,聚焦渠道深耕与机构深度合作,并通过专项营销合作提升规模;数字化运营方面,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推进智能平台、数据中台和算法应用,加速提升业务效能。
(2)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①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规模体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产品规模和产品数量进一步提升。截至报告期末,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人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共12,905只,同比增加869只,增幅7.22%;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达34.39万亿元,同比增加3.31万亿元,增幅为10.65%;公募基金资产管理份额合计达30.89万亿份,同比增加1.23万亿份,增幅4.14%(源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监管政策方面,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提升权益投资占比、优化运营模式、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以及强化“长牙带刺”监管执法,引导行业从重规模转向重投资者回报,进一步保障投资者利益。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控股子公司国海富兰克林继续强化投研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取长期超额收益的投资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报告期末,国海富兰克林旗下共18只基金获得四星及五星评级(源自晨星中国数据);股票投资能力、债券投资能力均获
国泰海通证券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五星评级,全行业仅国海富兰克林一家公司获得前述全五星评级(源自
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此外,国海富兰克林持续加大营销力度,客户数在过去五年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至报告期末,国海富兰克林旗下共管理47只公募基金产品以及10只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公司境内公募和专户资产管理规模合计807.12亿元,其中,公司境内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771.38亿元。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政策有望加码推动经济复苏,流动性宽裕凸显股市吸引力,国海富兰克林一是将紧密跟踪市场,坚持基本面研究驱动、以价值投资为主的投资方法,通过长期稳定业绩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二是将积极贯彻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聚焦主动权益与海外业务打造差异化优势,丰富固收及场外被动产品,同时推动货币基金稳健增长;三是将持续深耕银行、券商等传统零售渠道,进一步开拓保险、理财子等机构客户,提升第三方平台市占率,并借力股东优势拓展国际业务,实现以持有人利益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3)私募投资基金业务
①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在内外部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稳步发展。募资端方面,国内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为2,172支,7,283.30亿元,同比上升12.1%、12.0%,国资背景管理人基金管理规模占比持续提升。投资方面,投资数量共5,612起,披露投资规模共计3,389.24亿元,分别同比上升21.9%、1.6%(源自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投资活跃度回暖提升,硬科技领域仍为市场热点,AI、GPU、创新药、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获得机构重点关注。政策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分类管理,实行分级审批,严控县级政府新设基金,鼓励通过S基金、并购基金等拓宽退出渠道;中国证监会宣布在科创板设置“科
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同时扩大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②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全资子公司国海创新资本深化产业生态建设,积极拓展与产业方的交流合作,以工匠精神提升投研能力,围绕医疗健康、
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投资布局,持续更新迭代投资策略,完成多个项目的投资交割,投资金额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全力推进基金募集工作,持续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2025年上半年,国海创新资本荣获融资中国“2024年度中国最佳券商私募子公司”“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100奖项”等多个行业奖项。
③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全资子公司国海创新资本将立足专业能力和产业资源的双轮驱动优势,深化行业投研,扩大与产业的深度交流合作,以产业投资的视角做深、做厚布局,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时战略性拓展新业务条线,构建多元和周期长短互补的投资组合,持续巩固在行业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5.研究业务
(1)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国内二级市场呈复苏态势,A+H股全市场席位交易量达177,699亿元,同比增长22%(源自沪深交易所数据),监管部门持续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一方面鼓励保险资金优化配置结构,提升股权投资比例上限并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另一方面,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收费模式、强化投资者利益导向、提升服务能力及稳定权益投资规模等措施,增强市场长期资金供给。在市场逐渐转向长期投资转型的背景下,券商研究业务逐渐导向长期产业研究,切实提升对机构投资者的服务效益。服务客群方面,除传统机构客户外,政府智库需求、企业战略咨询及个人投资者投顾服务等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竞争格局方面,头部券商研究所依托综合实力保持领先,中型机构则积极通过人才引进实施快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2)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究业务持续迭代研究体系、销售体系、运营体系,成效显著,市占率再创历史新高,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研究所交易量增速超过行业62个百分点,交易量市占率同比提升56个BP;客户排名更精进,部分超大机构客户和核心机构客户排名进入前三,同时实现核心保险机构开户;上半年发布研究报告超过1,200篇,组织
线上线下路演活动超过18,000场;举办两场大型策略会议,累计吸引超过3,000名机构客户参与,
线上线下交流超过15,000次;此外,举办“
机器人大会”“新消费论坛”等系列特色精品会议,深入分析资本市场热点,获得机构客户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对内服务方面,新增资产配置服务,服务频次快速增加,服务形式更加多元,为公司业务部门发展持续深化赋能。
(3)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下半年,公司研究业务将继续打造以深度研究驱动为核心,研究阵容齐全、影响力领先、投研转化高效的一流市场化智库,按照“五个中心”战略定位和“立足于外,赋能以内”战略考量,积极应对公募机构改革的挑战,抓住保险长期资金入市的机遇,提供长期价值观点。对外创收方面,在巩固、提升核心客户排名基础上,提升客户覆盖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整体佣金市占率,推动创收规模化增长;对内赋能方面,构建完善的研究赋能体系,实现对内协同的全覆盖,聚焦重点领域深度协同,助力公司整体业务发展。同时,响应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东盟战略导向,助力企业加速东盟产业布局,打造公司“立足广西、覆盖全国、辐射东盟”的差异化券商智库品牌。
(二)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不适用
董事长:王海河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中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