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美的集团(000333):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30日 00:21:59 中财网

原标题:美的集团:2025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方洪波、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钟铮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陈丽红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半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以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公司总股本 7,675,588,172股扣除回购专户上已回购股份后(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公司回购专户股份余额为 78,835,399股)的股本总额 7,596,752,77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 5元(含税),合计现金分红总额为 3,798,376,386.5元,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实施时,如享有利润分配权的股本总额发生变动,则以实施分配方案股权登记日时享有利润分配权的股本总额为基数,按照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的原则对分红总额进行调整。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63
第五节 重要事项............................................................................................................................... 72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86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91
第八节 财务报告............................................................................................................................... 93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指定信息披露报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正本及公告原稿; 三、在其他证券市场公布的半年度报告。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美的、美的集团或本集团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控股美的控股有限公司
东芝白电或 TLSC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库卡集团KUKA Aktiengesellschaft
合康新能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万东医疗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陆电子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瑞仕格Swisslog Holding AG
高创Servotronix Motion Control Ltd.
菱王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报告期2025年 1月 1日至 2025年 6月 30日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美的集团股票代码000333(A股)、0300(H股)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美的集团  
公司的外文名称Midea Group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Midea Group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方洪波  
注册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 6号美的总部大楼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528311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不适用  
办公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 6号美的总部大楼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28311  
公司网址http://www.midea.com  
电子信箱IR@midea.com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高书犹明阳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 6 号美的总部大楼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 6 号美的总部大楼
电话0757-226077080757-26637438
传真0757-266054560757-26605456
电子信箱IR@midea.comIR@midea.com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4年度报告。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营业收入(千元)251,123,714217,274,08615.5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千元)26,013,69020,804,17625.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净利润(千元)26,235,39920,180,87830.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千元)37,281,01533,488,17011.3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3.413.0212.9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3.413.0113.2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29%12.20%-0.91%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 末增减
总资产(千元)638,033,509604,351,8535.5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千元)216,110,027216,750,057-0.30%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千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2025年 2024年 2025年 2024年
半年度 半年度 6月 30日 12月 31日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26,013,690 20,804,176 216,110,027 216,750,057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会计
准则调整的项目及金
额 - 租赁事项
按国际财务会计报告准

26,013,690 20,804,395 216,110,027 216,750,094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3、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千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2,082 
除同本集团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 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其他 非流动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 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其他非流动 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1,228,689 
其他(主要包括政府补助、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 回、索赔收入、罚款收入等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674,557 
   
减:所得税影响额-275,024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45,317 
合计-221,70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产品与业务概述
美的是一家覆盖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健康医疗、智慧物流等业务的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已建立 ToC与 ToB并重发展的业务矩阵,既可为消费者提供各类智能家居的产品与服务,也可为企业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其中,美的智能家居业务主要覆盖智慧家电、智慧家居及周边相关产业和生态链,围绕面向终端用户的智能化场景搭建、用户运营和数据价值发掘,致力于为终端用户提供最佳体验的全屋智能家居及服务;美的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新能源业务,以及暖通家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部件,拥有美芝、威灵、美仁、合康新能、科陆、高创等多个品牌,产品覆盖压缩机、电机、芯片、阀/泵、新能源汽车部件、机器人部件、光伏、储能等产品,致力于用领先的科技、领先的品质、领先的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高效、智慧的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美的智能建筑科技业务主要涉及楼宇产品、服务及相关产业,以 iBUILDING 美的楼宇数字化服务平台为核心,业务覆盖暖通、电梯、能源、楼宇控制等,产品包括多联机组、大型冷水机组、单元机、机房空调、扶梯、直梯、货梯等以及楼宇自控软件和建筑弱电集成解决方案,利用“楼宇设备设施+数字化技术+产业生态布局”,打通建筑的交通流、信息流、体验流、能源流,以数字化和低碳化技术为楼宇赋能,共建可持续的智慧空间;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主要围绕未来工厂相关领域,提供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流自动化系统及传输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面向医疗、娱乐、新消费领域的相关解决方案等;美的医疗业务包括在健康医疗领域致力于医学影像技术创新并为临床提供优质医学影像产品和服务的万东医疗等;智慧物流领域的安得智联持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美的坚守“科技尽善,生活尽美”的企业愿景,将“联动人与万物,启迪美的世界”作为使命,秉持“敢知未来——志存高远、客户至上、变革创新、包容共协、务实奋进”的价值观,恪守“高质量发展与卓越运营”的经营管理规范,整合全球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每年为全球超过 5亿用户及各领域的重要客户与战略合作伙伴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致力创造美好生活。面对数字互联网时代对产品和服务的更高要求,美的持续推动“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四大战略主轴,打造新时代的美的。其中,通过构建研发规模优势,加大对核心、前沿技术的布局和投入,实现科技领先;通过与用户直接联系互动,重塑产品服务及业务模式,实现用户直达;通过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内部提升球用户,实现全球突破。

美的是一家全球运营的公司,业务与客户遍及全球。迄今,美的在全球拥有超过400家子公司、38个研发中心和 63个主要制造基地,员工超过 19万人,业务遍及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设有 22个研发中心和 41个主要制造基地,遍布十多个国家。

(二)行业地位
2025年 7月,《财富》发布世界 500强榜单,美的集团位居第 246位,大幅跃升 31位,连续 10年跻身世界 500强企业行列;2025年 5月,美的集团凭借在 ESG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其产品在节能、减排、材料利用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连续第三年入选 2025《财富》中国 ESG影响力榜;2025年 6月,《福布斯》杂志发布全球上市公司 2000强排行榜,美的集团位列全球第 184位,较上年大幅提升 21 位,凭借其“AI+”核心战略与智能制造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美的集团还荣登“2025 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TOP50”榜单;2025年 3月,美的集团凭借其在亚太市场的战略布局与综合实力成功入选美国《时代》周刊(TIME)发布的“2025 年亚太区最佳公司”榜单(World’s Best Companies 2025-Asia Pacific),排名 43位;2025年 4月,美的集团荣获 13项 2024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 6 项,分别包括“AI 数据驱动变频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基于风速与翅片非均匀协同的传热强化机理及新型换热器产业化”、“高转矩密度高效铁氧体电机系统及其低碳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空调器自清洁长效节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中式主食和菜肴智能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应用”以及“食品微波多场景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等,涉及 ToC 业务的家用空调、厨房电器,ToB 产业的楼宇科技、电机等多个领域;美的集团还凭借“浴室末端无电软水”(Skincare Bathroom Water Softener)和“美的厨下软水大师”的两个参赛项目(Ultra Slim Under-sink Water Softener)
在第 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Geneva)分别斩获最高级别评审团嘉许
金奖和发明银奖;据英国品牌评估机构 Brand Finance 发布的“2025 年度全球品牌价值 500 强”榜单和“2025全球最有价值的 100大科技品牌”榜单,美的集团分别位列第 271位和第 46位,领先国内同行业其他品牌;在全球突破战略的牵引下,美的持续提升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并入选凯度 BrandZ 与谷歌Google发布的《2025凯度 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 50强》榜单;2025年 5月,美的集团凭借卓越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表现,成功入选标普全球(S&P Global)发布的《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Sustainability Yearbook 2025),并在最新公布的 2025 MSCI ESG评级中升至 A级,进一步彰显了其在 ESG领域的工作成果;2025年 4月,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经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 SGS审核,正式通过碳中和标准 ISO14068-1:2023认证,成为美的集团旗下首家获得该项国际权威认证的“碳中和”工厂,标志着该工厂的全流程碳减排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美的集团 ESG战略发展树立新标杆;截至 2025年 6月,美的集团已拥有 3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绿色供应链工厂、9家 5G工厂、3家卓越级智能工厂、3家零碳工厂以及 6家世界级灯塔工厂,充分展现出美的在全球制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能力和数字化水平;2025年 8月,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还获得总部位于伦敦的世界纪录认证机构 WRCA“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标志着行业首个智能体工厂正式落地。此外,美的获取标普、惠誉、穆迪三大国际信用评级,评级结果在全球同行业以及国内民营企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2025 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在国内市场继续推进落实“数一”战略,美的系产品在包括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等主流线上平台的家电销售额位居行业第一;同时美的系产品在 KA、经销商、电商下沉等主要线下渠道的家电销售额亦位列行业第一。

2025年 6 月,在 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2025SNEC)期间,美的集团旗下能源相关业务首次以“美的能源”的整体品牌形象展示,同时发布了美的能源“储能+热泵+AI”三维驱动战略,并推出下一代箱级直冷储能平台、下一代热泵技术以及下一代 AI 能源管理系统。目前,美的能源实现了“既覆盖能源产业全链路又具备美的差异化优势”的竞争落地,通过美的、合康新能科陆电子、库卡等品牌,可面向五大能源场景提供家庭能源解决方案、工商业能源解决方案、绿色建筑能源解决方案、大型地面储能解决方案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三)行业概述
1、家用电器行业
2025 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背景下,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电器出口规模达 3,524.6亿元,仍实现同比增长 1.4%;而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助力下,国内家电市场则展现增长韧性,奥维云网推总数据显示,2025 上半年国内家电(不含 3C)零售市场规模达到 4,537亿元,同比增长 9.2%。2025年上半年国内行业增长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在“国补”政策持续过程中各品类家电产品分化明显,其中清洁电器、空调、洗护等品类表现更为突出。二是行业内的流量大战、生态比拼更趋激烈,在渠道侧,各电商平台上半年都在开展外卖等即时零售服务,以获取高频流量入口,从而带动整体零售的流量放大;而在企业侧,企业家 IP 异常火爆,大企业都在积极跟进。三是家电行业要打破单一的“实用主义价值”深入研究人心,既要从用户的“五感六觉”挖掘人性、理解人性(五感指“产品及服务带来的安全感,会员机制的归属感,优质内容背后的愉悦感,价值认同的尊重感,用户共创的参与感”;六觉指“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以及综合起来的知觉”),还要让企业的组织架构不断调整,核心还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组织高效与敏捷响应。根据奥维云网预测,考虑到 2024年已透支 2025年的部分家电需求、消费者对家电国补的兴趣可能会逐步下降以及 2024 年下半年“国补”政策刺激下的家电零售高基数等因素,尽管“国补”政策依旧延续,但 2025年国内家电全品类零售规模预计仅同比微增。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额 1,263亿元,同比增长 12.4%,主要得益于“政策红利、价格激战、高温助力”三重因素刺激,国内空调消费需求得以释放,市场呈现量额齐升的积极态势。在价格端,厂商价格战激烈,行业均价明显下探,中高端需求承压,其中线上市场的 2,200元以下的价格段销售份额提升至 35.2%,而 2,200-3,000 元的中端价格段份额则快速收窄。在渠道端,线上渠道中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兴电商增速亮眼,销售规模同比激增 92.5%。在产品端,空调市场在绿色、健康、节能、高效趋势下,呈现政策驱动消费的活跃态势,其中一级能效机型销售额在线上和线下市场的占比分别达到 98%和 95%以上,新风空调柜挂机在线下市场的渗透率接近 10%。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洗衣机市场零售额 476亿元,同比增长 11.5%;干衣机市场零售额 76 亿元,同比增长 13.7%,洗护品类的市场稳健发展得益于刚需品需双轮驱动和产品形态创新。

在产品端,分区洗产品的创新与迭代升级,既给行业带来足够热度,也激发了用户需求,根据奥维云网数据,自 2025年 3月起分区洗产品在线上市场的渗透率快速攀升,5月销售额占比接近 10%;同时热泵产品也有望成为结构升级的下一个锚点,传统冷凝式产品长期面临烘干效率低、能耗高、毛絮残留等问题,而热泵技术通过双冷双热系统、多场耦合节能等创新,实现能效提升 26%以上,同时降低噪音,满足消费者的品质需求,当前热泵式洗烘一体机在线下市场的渗透率仅为 5%左右,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冰箱市场零售额 672.8 亿元,同比增长 3.5%,家用冰箱市场处于消费升级与结构调整并存阶段,以对开、两门为代表的刚需品类呈现价格内卷加剧的特征;而十字冰箱、法式门冰箱等趋势品类则凭借高端溢价和技术升级驱动,成为品牌优先布局、增长动力明确的核心战场。在价格端,冰箱产业价格升级放缓,线上市场的 2,200元以内价格段的低端机型市场零售额占比提升 7.4%,而线下市场的 8,000-14,000 元价格段的中高端机型份额上升态势突出,其市场零售额占比提升至 39.5%。在产品端,四门和多门体大容积产品正加速替代,2025年上半年多门体和十字四门产品在线上和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合计占比已分别超过 60%和接近 80%;平嵌产品正加速普及以规模扩容,同时技术形态呈现“平嵌→零嵌→自由嵌”持续迭代升级,2025 年上半年平嵌产品在线下市场零售额占比跃升至 52.1%;“501-550L”容积段产品成为冰箱市场增长核心,自 2022 年起该容积段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在 2025年 5月其在线下和线上市场的渗透率已分别提至 50%和 40%以上。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厨卫大电市场整体零售额 789亿元,同比增长 3.9%,2025年“国补”政策在品类上正式扩容,微波炉、洗碗机等被纳入其中,以嵌入式、洗碗机为代表的品需厨电因此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分品类看,国补“新品类”洗嵌依然保持稳定增长,2025 年上半年洗碗机零售额 61.9亿元,同比增长 7.5%;洗碗机呈现明显的线上线下价格分化,洗碗机在线上市场的 4,000元以下价格段零售额占比提升至 33.3%,在线下市场 9,000元以上价格段零售额占比提升至 51.5%;同时产品结构升级趋势持续,18套以上洗碗机在线上和线下市场零售额占比分别达到 19%和 33%。2025年上半年嵌入式微蒸烤零售额 39.3亿元,同比增长 5.3%;嵌入式微蒸烤线上均价同比增长 3.9%,线下均价同比增长 5.6%,产品结构升级对价格拉动明显。2025年上半年,国内烟机市场零售额为 167亿元,同比增长11.8%,燃气灶市场零售额为 93亿元,同比增长 10.1%;2025年上半年线上市场的油烟机产品均价与燃气灶产品均价均有明显下滑,随着价格竞争加剧,油烟机顶侧双吸、跨界、超薄等升级款式产品价格也有波动;性能参数成为产品升级重要方向,25m3/min 以上风量的油烟机在线上与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占比分别达到 47.9%与 65.5%,1,200Pa 以上风压的油烟机在线上与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占比分别达到 15.3%与21.6%,5.2KW以上功率的燃气灶在线上市场的零售额占比为 70%。2025年上半年国内末端净水(含净水器、净饮机、饮水机)市场零售额 156.5亿元,同比增长 21.3%,其中净水器、净饮机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2.0%和 41.4%,主要得益于含矿、制冰等新兴功能的快速普及;饮水机则因线下市场拖累表现相对逊色,同比增速仅为 8.9%。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的零售额分别为 106亿元和 131亿元,电热水器同比略有下降,燃气热水器同比增长 2.3%;一级能效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2025 年上半年,一级能效燃热产品在线上和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占比分别提至 13.6%和 12.8%;燃热产品继续向大容积升级,16L以上燃热产品在线上和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占比分别升至 6.8%和 7.7%,同时热水器产品也在持续面向阻垢抑菌、矿物养肤等功能的健康需求升级。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 319亿元,同比上涨 9.3%,主要系“国补”政策带动厨房小家电产品结构提升。厨房小家电的各品类对比来看,电饭煲、电压力锅、台式微波炉等较大体量品类的规模走势稳健,整体需求趋于饱和,市场增量主要来自新兴品类的带动,如咖啡机、养生壶、榨汁机、豆浆机等与健康养生、情绪属性相关且保有量低的品类持续增长。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 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清洁电器行业零售额 224 亿元,同比增长 30%。其中,扫地机器人市场继续高歌猛进,产品快速迭代、新技术快速普及,零售额同比增长 41.1%;在国补升级、降价趋缓和品牌发力的三维合力下,洗地机零售额同比增长 30.3%;得益于基站集尘产品拉动以及价格下探带来量额双增,吸尘器零售额同比增长 10.6%。

2、机器人与自动化行业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世界机器人 2024》,2024 年全球机器人行业的五大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日益广泛、协作机器人持续扩展新应用领域、移动机械手增长潜力巨大、数字孪生提供更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实现更多技术应用。据 IFR 报告显示,2023 年全球工厂运行的工业机器人有 428.2万台,同比增长 10%;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为 54.1万台,尽管同比降低 2%,但年安装量已连续三年超过 50万台,分区域看,欧洲有 8%的增长,美洲和亚洲均有所下降,其中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 27.63万台,占全球安装总量的 51%;2023年服务机器人市场持续增长,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包括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的安装量同比增长 30%,达到 20.5万台。

另据 IFR最新数据显示,从工业机器人密度(平均每万名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来看,2023年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再创新高达到 162,韩国机器人密度超过 1,000并继续位列全球第一,而随着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2023年中国国内机器人密度已提升至 470,首次超过德国和日本并跃居世界第三。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增长驱动力,考虑到制造业的柔性需求、人口红利的减弱、新兴市场的涌现、创新技术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因此依然具备较大成长空间与发展前景。因 2024 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仍在影响自动化行业,全球主要市场经济疲弱,2024年全球机器人安装量同比下降 3%;长期来看,尽管存在宏观经济挑战,但工业机器人的长期增长趋势不会结束,2025-2027年机器人安装量的年度复合增速将达到 4%,并于 2027年超过 60万台。

据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信息,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 30.2万套,连续 12年保持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根据 MIR睿工业报告,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超过 16万台,同比增长近 16%,表现超预期,预计 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规模增幅将突破 10%。分行业来看,2025年上半年,汽车、电子、半导体、锂电等行业需求较好,有力促进市场增长,其中因 AI产业相关需求爆发,PCB、半导体、AI 服务器等细分行业投资持续增加,拉动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其中半导体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速达到 30%;因内需和出口共同拉动汽车产销高速增长,国产主机厂的海外项目旺盛,同时新技术推动中高端车型投资增加,汽车零部件及电子新技术也加速迭代,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等细分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速分别达到 38.8%、26.4%、24%;此外,随着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回暖,头部企业加速扩产以抢占市场,对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加大,锂电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速为 20.5%。分机型来看,在 2025年上半年, SCARA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 10.5%,主要系越来越多厂商加速布局经济型、轻量型、洁净型、大负载、高速机等特殊机型,以满足电子、汽车部件及锂电行业的不同需求;协作机器人增速接近 50%,主要系汽车零部件、船舶及钢结构焊接、食品饮料码垛等行业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如无人机换电及检测、新能源车充电等新场景也持续突破;20kg 以下负载的六轴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 11.2%,主要系电子行业的组装及搬运、金属制品的焊接场景需求提升,以及头部厂商持续推出洁净款新机型并扩展应用于液晶、半导体、食品饮料、医疗行业;20kg 以上负载的六轴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 16.5%,主要系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等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机器人企业优化开发大负载机器人产品以用于一体化压铸、码垛等场景。

3、智能建筑科技行业
智能建筑科技行业聚焦楼宇建筑的产品、服务及相关产业,以建筑数字化平台为核心,打通建筑的交通流、信息流、体验流、能源流,为用户提供智能可持续的楼宇建筑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建筑生态主要包括暖通空调、电梯、楼宇建筑智能化(楼控)和综合能源管理等多方面业务,场景覆盖工业、医院、基建、园区、商业、酒店、学校等。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国内暖通、电梯及楼控的竞争格局都比较相似并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外资与合资品牌占比高,二是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暖通空调》、产业在线以及长江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央空调外资品牌占比约为 40%,持续下降,且在全市场仅四家厂商份额过 10%,长尾效应依旧比较明显;根据《中国电梯行业商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4 年,电梯市场的外资与合资品牌占比高达 70%,而头部国产品牌的收入规模和市场份额占比依然较低,通力、三菱、日立、奥的斯四大品牌在国内收入均为 200亿元左右;楼控市场也是基本由霍尼韦尔、西门子、江森自控、施耐德等国外品牌主导。从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来看,根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不含税销售收入为 691 亿元,同比下滑 5.5%,其中国内销售占比约为82%;中央空调应用领域主要分为住宅、商业、工业、公共建筑等,按业务类型分,ToB业务销售占比在70%以上,从产业发展来看,中央空调非住宅部分周期性要小于住宅部分,与基建投资更相关,政府公建、交通运输、数据中心、文教娱乐、医疗等下游细分领域成长潜力较大,长期保持较高增长的确定性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国内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的产量为 65.4 万台,同比下滑6.4%,短期仍受到房地产行业拖累;从主要厂商的经营数据来看,如结合单台电梯设备出厂均价与维保业务综合考虑,单台电梯对应的产值在 20万元左右,国内电梯设备对应的年市场规模已逼近 3,000亿元,老旧小区加装及更新电梯需求稳步提升,另外 2025年 5月 1日起实施《住宅项目规范》,规定新建住宅建筑中 4层及以上的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 1台电梯,有望推动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张。根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楼宇建筑智能化目前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如果中央空调、电梯这种设备型业务是楼宇建筑中的“器官”,那么楼控则是楼宇建筑中的“神经系统”,通过连接控制各类设备,实现楼宇建筑的高效低碳运行,楼控决定着楼宇建筑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高低。整体来看,智能建筑科技行业仅国内产业规模就已超过 4,000亿元,同时随着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政策持续推进,产业需求亦有较强支撑。

智慧建筑行业迎来新的机遇,分别是“碳达峰与碳中和”、“数智化”以及“国产替代”。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确立,楼宇建筑的智慧低碳进程有望提速,建筑在全社会的能耗和碳排放中占比较高,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重庆大学在北京联合发布的《2024 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2 年建筑运行环节的碳排放占国内全社会碳排放比重约为 22%,而且随着新开工建筑与存量建筑的此消彼长,建筑运行环节的碳排放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因此作为全社会的主要碳排放源之一,建筑领域的低碳甚至零碳进程无疑会得到强化;近年来,一系列“双碳”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同时发改委发布的《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等政策涉及楼宇建筑暖通等部分,旨在健全建筑能耗管理体系,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建筑节能管理能力、建筑能效水平,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建筑节能升级改造、智能化运营、合同能源管理等势必成为主要的实现手段;从市场端来看,电价改革、“限电”等举措推动的成本上涨,使得楼宇建筑节能改造、能源管理、数字化运营的投入产出比提升,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进行节能改造。综合来看,在“双碳”背景下,建筑物作为全社会能耗及碳排放主源之一,节能降碳进程加快并催化高效低碳楼宇建筑解决方案的需求爆发。数字经济趋势下,发展程度滞后且作为“智慧城市”关键一环的楼宇建筑,数智化需求无疑会大幅提升;同时,随着通信、算力算法及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从暖通、电梯等系统级控制迈向楼宇建筑级控制,一是从“控制”到 “服务”带来的空间扩张,二是与先发优势的国外企业差距收窄,更积极明确的信号是数智化当前正在推动电梯产业转型升级。中央空调的国产替代先后经历“单元机→多联机→大型水机组”三个过程,2025 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整体份额已接近60%,其中壁垒相对较高的大型水机,份额也在持续取得突破,中央空调全面进入国产替代阶段,未来上升空间较大;电梯国产替代进程较慢,但随着地产红利逐渐减弱、维保模式产生变化以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市场格局优化有望提速。从中长期来看,在“高外资占比+低市场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中,智慧建筑行业竞争机会增多,一方面,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占比较高,“双碳”正在加速推动节能升级改造、智慧运营等;另一方面,随着数智化水平提升,AI技术的逐步应用,智慧建筑的投入产出效应正在发生质变。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5 年上半年,尽管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拉动,国内家电市场消费需求有所恢复,但围绕“用户流量”与“产品价格”的行业竞争仍在加剧,海外市场则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汇率波动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的影响,海外经营形势持续面临挑战,美的集团坚定贯彻“以简化促增长,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的年度经营思路,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和产品,尤其是海外业务发展成效显著,集团整体规模得到进一步增长,盈利能力与现金流等核心指标进一步改善,展现了美的经营韧性与高质量增长的长期态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 2523亿元,同比增长 15.7%,实现归母净利润 260亿元,同比增长 2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62亿元,同比增长 30.0%。

1、深化落实科技领先战略和“三个一代”要求,支撑国内高端品牌和海外 OBM优先战略 立足于“科技尽善、生活尽美”企业愿景,美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三个一代”落地,通过差异化创新产品推动结构升级,实现全球市场高质量增长。基于用户需求和消费趋势,为用户提供“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深度融合的差异化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支持双高端品牌突破;助力海外 OBM 优先战略,持续加强海外研发中心及海外制造基地建设,通过本土化创新、本土化自造、本土化自主品牌多措并举,提升品牌影响力。

家用空调:
持续围绕碳中和、空气价值、智慧家庭三大方向,聚焦“制冷、制热、节能、智能、健康、舒适”技术战略布局,深入挖掘颠覆性和差异化产品技术,着力实现海外产品突破,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面向海外重点市场,针对北非地区推出 T3高性能变频系列产品,首创“高转矩小型化 T3压缩机+风液混合冷媒管散热技术”,攻克室外机高温换热差小及高能力输出电控发热大的难题,实现 46℃环境制冷 100%输出、60℃环境稳定运行,并获得市场首张 Intertek“60℃高温运行”认证,上市后销量即突破90万套。针对东盟市场推出Celest、Numen、Avigator三个系列变频分体产品,搭载AI ECOMASTER技术实现智能精准温控与高效节能,Intertek认证额外节能率达 40%;应用 Prime Guard防腐技术实现产品在多海岛严苛条件下的可靠耐用,通过创新下拉式面框极大简化安装维护流程,上市半年销售即突破 52万套,荣膺德国红点设计奖。

面向国内市场,打造多款差异化产品,其中美的无外机厨房空调是行业首款后装免拆龙骨一体式厨房空调,主机隐于吊顶,不占空间且无损装修,搭载自主研发的“美弗 0号”新型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通过一个排热墙孔即实现 3,500W强劲制冷,实现真正无外机后装。美的全面风系列柜机搭载行业首创全面风科技,打造仿生森林风,满足大风量、无死角轻柔送风的同时实现室内温差小于 1℃;采用超跑级雕刻工艺,赋予全面屏金属拉丝质感,完美融入家居环境。美的领航者 IV 家用中央空调,行业首创超低频连续喷焓技术,实现 6Hz超低频稳定运行,实现 0.3℃衡温、10小时制冷不启停;低频运行功率低至 245W,用电量节约 40%以上,在-7℃~48℃区间内实现运行输出不衰减,无惧极端天气。美的双出风家用中央空调首发“冷暖双出风”形态,通过制冷双出风、制热下出风的智能切换,从技术结构上突破传统局限,搭载行业首创双翼变轨控风技术,集成上、下、双出风三种模式,根据出风形式调控风道内气流轨道,实现热风下行、凉风送远、全域匀温;在制冷时,双出风模式通过“Y”型双向气流设计,使冷气上下同时输出,达温时室内远近温差控制在 1℃以内,上出风送风距离可达 14米;在制热时,通过黄金 45°贴地气流让热风从下出风口精准下沉,使人体舒适区制热达温速度提升 3倍,头足温差小于 1℃,配合变向离心风道设计,热风贴近地面扩散,实现“地暖平替”的效果,通过隐形式控风技术实现“无痕舒适”,用户可自由定制出风口的款式、长度与颜色,让中央空调真正融入生活场景 洗衣机与冰箱:
聚焦“分区洗护、健康电催化、多功能过流式、高效换热”四大方向进行技术攻关,美的全面构建全球洗护行业核心竞争力。面向国内市场,美的加大分区百搭、纯平大容量产品布局,并坚持快烘静音的烘干技术主线,小天鹅 Mini小乌梅系列产品作为行业首创的 1+1KG迷你洗烘一体机,实现“真分区真烘干真百搭”,一屏双控同洗同烘,一站式洗护全家内外衣物;适应多种装修风格,安装摆放兼容性高,可多套组合适用家庭多桶分洗;首创双冷凝智烘技术,双桶独立龙卷烘,快速烘透不藏湿气;采用双筒独立双水路设计,搭载水魔方技术,洗净更护衣;实现三重除菌,双筒均获中卫安医护级健康洗认证。

COLMO 图灵小蛮腰作为行业领先的 AI 干洗护理一体机,一体设计,一屏双控,黄金高度操控更舒适;升级净护柔洗,慕斯泡沫让高端面料放心洗,搭载 AI 轻干洗 3.0 技术,深层护理使高定织物蓬松有型;具备感应唤醒和智控开门功能,程序结束即无感开门保障衣物时刻清新,实现 AI 零感交互;率先接入DeepSeek,支持语音问答、攻略生成等功能覆盖生活全场景,可一次唤醒多个指令,实现 AI 语音交互;通过 AI结合大屏可视化,让用户在洗护过程中通过 AI实时感知,并结合天气、水质信息等科学匹配最佳洗涤方案,实现 AI全程可视,还荣获德国 iF和红点设计奖。东芝 X20热泵洗烘一体机全面解决洗、烘、护需求,通过“双冷双热系统+三变频设计+前进风速烘”实现烘护效率提升 50%;机身、视窗、控板三面纯平一体,零凸出嵌入家居柜体,演绎纯平美学;应用 UFB超微泡 3.0技术,深层瓦解顽固污渍,衣物白度提升显著,配合高密度银离子除菌率可达 99.99%,带来全新的健康洁净体验;星级洗护程序可定制专属洗护方案,配合纳米粒子新风系统和羊毛双绿标认证完美呵护衣物。美的清风明月洗烘塔采用东方美学设计,机身面板融入东方云锦纹路,采用无支架一体微缝纯平全嵌主流柜体,并荣获德国 iF 设计奖;行业首创无孔内桶,结合万象环流、快净 2.0等技术有效隔绝脏污;干衣机搭载蒸发器自清洁功能,升级双变频系统和 MEMS2.0提升判干精准度,实现柔烘不伤衣;澎湃蒸汽纤护有效抚平衣物褶皱,呵护衣物面料。面向海外市场,坚持以大容量为主线,聚焦新平台开发,提升东芝与美的品牌产品结构,持续完善产品线,纯平全嵌系列焕新产品以简约的“纯平”美学设计,颠覆传统洗衣机形态,释放用户家居空间。美的 MF系列洗衣机搭载 Power Mix Spray速旋喷淋科技,创新水路实现洗涤剂的预先混合溶解,并将澎湃洗涤动力与智能水流控制精妙结合,满足用户的“快、净”要求;东芝纯平全嵌 T37/35 系列洗衣机,延续“精致生活”理念,以无缝嵌入形态搭载全球领先的蓝氧与空气洗护技术,满足精英人士对“护衣护色”的需求。

冰箱持续围绕以用户为中心,聚焦“智能、家居化、保鲜、基础性能”技术布局,构建智能健康家电核心竞争力,持续推出差异化引领产品。面向内销市场,COLMO 990 大嵌系列产品首创行业最大容量纯平全嵌冰箱,配备领先的 AI 动态食材识别和分子级营养管理功能,支持用户自由选择多种外观和功能配件,满足个性化需求;该系列上市 3个月销售额即突破 1亿元,并荣获德国 iF设计奖和美国 IDEA设计奖。继爆款型号大白梨之后,东芝品牌推出大白梨 Ultra 冰箱,搭载高容全嵌技术和星级料理鲜科技,也是东芝品牌最强收纳、分储单元最多、具人性化设计的冰箱;拥有行业领先的肉类速冷冰鲜技术,开创恒湿的雾化保鲜技术,搭载原装品质 UNIT保湿膜,开创行业一级恒湿料理标准,实现果蔬 7日鲜存;为用户重构家居美学氛围,以保鲜最全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场景料理需求。美的品牌全球首创餐边柜冰箱,45cm厚度完美齐平餐边柜,打破传统冰箱厚度极限,容量可达到 427L,实现“每毫米极致利用”;同时革新行业传统冰箱冷藏食材混放格局,首创左即食、右烹饪的餐厨分储模式,让用户轻松拥有整洁收纳空间,引领冰箱行业的“新场景”革命,上市 2个月销量即突破一万台。面向北美市场,结合当地市场的生活方式和用户需求,自主品牌冰箱 UR-BCD830WZ1-ST搭载 OneTouch AutoFill?功能,通过行业首创的无接触饮水感应系统,精准识别杯型并自动注冰、水及冰水混合物,实现“一键接水、满杯即停”,精准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用户生活品质,助力突破海外市场主流渠道。面向南美市场,推出高容 SPACE MASTER 品牌系列冰箱,采用超薄泡层、核心元器件小型化、最小压机仓等技术,做到相同尺寸下的内部空间更大;并通过树立 SPACE MASTER品牌助力海外 OBM优先战略。面向东盟市场,针对高端人群崇尚新式装修风格家居一体化,东芝品牌推出高端定位的 Japandi 系列产品,搭载行业领先的双轴变轨铰链,实现行业领先的 2mm纯平嵌入,搭载 pure air电子净味、60分钟行业最快速制冰技术,助力东芝品牌在泰国市场的销量突破。面向欧洲市场,美的两款产品 CE-BCD526WX-JT、CE-BCD527WX-JT搭载国际领先的可穿透包装实现食材杀菌功能的脉冲净化保鲜技术,成为首次获得德国“Hygiene label”健康认证标签的中国冰箱产品。

厨房电器和其他家电产品:
面向全屋用水场景,美的一级能效无冷凝管燃气热水器 M10S MAX,搭载国际领先的冷凝水净化技术,彻底解决传统机型排放冷凝水引发的用户使用痛点,机器热效率可达 107%,大幅节省燃气;同时突破复杂用水场景的感知和控温瓶颈,实现控温速度从 3s提升至 0.2ms,行业内首创毫秒级快速恒温,在中途启停、多点用水等实际工况中实现全程 7A 级恒温。美的超导新能源热水器 Z600 通过储能换热结构,解决传统电热水器陈水与镁棒导致的沐浴水质污染问题;无内胆设计,实时动态加热和更新水流,保证水流纯净;30 分钟急速储能,储能一次可用 2,000L;无需全天高温待机即可满足全天用水需求,较传统热水器节能 40%;极致小体积设计,对比行业双胆热水器高度厚度大幅下降,安装美观不受限;使用时实时监测水温,实现 35~60℃宽幅调温。美的电解水净水机 MRC988-3000 搭载行业首创的电解弱碱水技术,用户可选择鲜矿水、纯水、弱碱水三种出水,通过 MPC 复合滤芯过滤的矿物质水,经过电解模块进行电化学分解产生碱性水,不改变原有水质即时调节碱性,出水 PH值稳定。

聚焦厨房环境舒适性持续提升,推出高效智能的烟机和灶具。美的蒸汽洗顶侧双吸油烟机 AK7 MAX3
系行业首款“28m /min风量+蒸汽洗功能顶侧双吸形态”产品,通过高温蒸汽对叶轮进行清洗,可达 99%以上的洗净率和灭菌率,同时满足十年长效认证要求;结合烟灶联动技术及变频巡航技术,实现烹饪过技术加入集成烹饪中心,通过“微波+活水直喷蒸”、“微波+变频立体烘烤”进行场景化的技术融合联动,让烹饪事半功倍;结合燃气灶独有的六环聚焰明火烹饪技术,带来全新的高效烹饪解决方案。

为有效解决餐后清洁需求,美的推出 GX6000S Max智投版洗碗机,获得洗碗机行业首张“一级洁净证书”,创新升级热风循环技术,通过密闭回字风道专利设计,实现 120℃烘干消毒;首创无水单消毒功能,消毒效果与消毒柜相同,风道空气除菌率达 99.99%;采用专利三层五臂万向飓风全域喷淋技术,水压高达55,000Pa,实现全方面无死角洗涤,满足消费者更多日常洗涤需求;具备全新智能云洗涤系统,实现智能投放,根据脏污程度精准控制洗涤剂用量,误差不超过 1毫升,具备自研自适应算法,学习用户洗烘习惯,提供个性化方案;18套大容量中式碗篮获行业一级容积率认证,搭配创新果蔬海鲜篮;结合7天存储功能,洗完可直接当碗柜,避免二次转移,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

面向用户多样化烹饪需求,美的花瓣 IH电饭煲采用独创的仿生花瓣 4区 IH线圈盘技术,将 IH加热面积提升至原来的两倍,侧壁加热高度提高近 3倍,加热场如同绽放的花朵,均匀包裹全锅每一粒米,让米饭吸收水分均匀饱满;配合美的纯钛 0涂层内胆,米饭不仅香甜好吃,而且更加健康,符合消费者的健康生活品质需求。美的安睡变频破壁机首创安睡技术,精准阶梯控温实现 GABA(γ-氨基丁酸)高效生成和析出,最高可提升 90%,联合权威高校开展睡眠质量评估研究,连续饮用安睡浆饮,睡眠质量提升显著,成为兼具功能创新与用户体验突破的行业标杆;同步搭载精粹豆浆乳化技术,通过阶段温控配合高性能机械破壁,总固形物含量提升 121%,优质蛋白含量大幅提升,豆浆浓醇度与稳定性双重升级;同时采用可拆刀技术,有效改善传统破壁机难清洁的使用痛点。美的嵌入式微蒸烤炸一体机 GR6 Pro 搭载AI食材和熟度识别功能可调节烹饪时间,引领 AI智慧烹饪新体验;采用自研涡轮热风系统,高速热风涡轮配合沙丘涡流喷嘴,在较低的风压下转速提升 28%,透过涡流喷嘴引导热风流向,沙丘出风口风速提升 37%;独创 M-Climate商用级烘烤系统,在烘烤后半段自动排湿,大幅提升食物的脆度、香味、脱水率,打造商用级控湿烘烤。COLMO高端嵌入式微蒸烤箱 TURING 2.0系列应用“AI柔性分腔”技术,实现精准双腔异温同烤和小腔快烤的分区温控;烹饪时按需灵活分为不同空间,结合上下腔独立控温技术实现双腔同烤;上腔实现单独小空间快速烹饪,可提速约 30%。全新东芝石窑烤系列 YD95升级至臻和风触控彩屏,仿古穹顶石窑,弧形顶部设计搭配腔体圆角,快速形成热对流,250℃高温快速催化肉类表面形成脆壳并包裹肉汁,实现外酥里嫩风味效果;具备脱脂过热水蒸气烤功能,形成最高可达 250℃的高温蒸气,纳米级气化细密水分子释放大量热量的同时渗入食材内部,使肉类鲜嫩多汁。

洞察全屋智能清洁需求,美的创新升级 AT6 系列洗地机,深入洞察用户使用周期内水路与气路双路异味、杀菌需求,首创双系统净味,除菌率达 99.99%,引领行业关注用户后链路清洁; 行业首创洗地机大吸力可达 22,000Pa,轻松清理干湿垃圾;搭载高温 100℃“火山泉”热熔洗功能,通过沸水充分浸泡洗、后程无忧。美的 V16 系列扫地机在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首发,升级 22,000Pa 强劲大吸力,具备 IntelliView AI 2.0双目智能污渍识别功能;通过翎越机械臂越障系统可智能激活抬升主机,可轻松跨越 4cm 门槛,大幅提升扫地机通过性;柔性双臂扫拖系统,机械臂边刷在墙角处可以自动外扩,边拖拥有 8N恒定下压力,配合柔性边角扫拖系统,自适应调整拖布角度,边角清洁覆盖率 100%。

面向厅室场景,针对电扇噪声大、风感差的行业痛点,美的首创双掠耦合抗畸变涡环风叶,突破轴流风叶传统形态,送风面积提升 21.5%,噪声同比竞品降低 4-6dB;通过对风的评价指标进行全方位细分研究,联合发布行业首个《电风扇舒适性评价标准》,同时引入湍流度、功率谱指数等舒适性指标;经第三方认证机构中国电研威凯实测,美的幸运草安睡风扇在风感柔和、送风覆盖、静音运行等多个舒适性综合指标上达到最高 5星级标准,并颁发“电风扇舒适性分级认证”证书。


2、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研究组织 TP3 要素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模式,持续推动研发成果向标准和专利等方面转化,全面推动科技领先战略
美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三个一代”研发模式,完善“研究组织”运行机制,推动研究组织在技术领域(Technologies)、人才结构(People)、项目组合(Projects)、机制建设(Processes)等维度的要素建设(简称 TP3 要素),牵引研究组织在前沿技术探索、核心技术突破和技术项目转化合理布局项目组合,推动技术战略与中长期产品规划相衔接,通过技术与产品双轮驱动产业发展。

美的已拥有 16 个国家级科创平台,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国家双跨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82 个省部级科创平台,包括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以及博士工作站等。美的集团始终坚持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研究,在主赛道及新产业技术方向上均取得重大突破。 2025年上半年,美的新增 1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和 14项国际领先成果鉴定,累计已获得 4项国家科技奖、475项省部级科技奖、360多项国际领先/先进成果鉴定。在工业设计方面,围绕 DTC变革、海外 OBM优先、ToB业务突破,以简化促增长,持续推动产品设计创新和用户体验提升,构建品牌家族化矩阵,2025年上半年获得 101项工业设计荣誉,包括德国红点奖 47项、德国 iF设计奖 35项、美国 IDEA设计奖 19项。(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