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300083):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豁免版)(修订稿)
|
时间:2025年08月30日 00:26:56 中财网 |
|
原标题:
创世纪:关于广东
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豁免版)(修订稿)

关于广东
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
之回复报告
(修订稿)
保荐人(主承销商)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北京南路358号大成国际大厦20楼2004室)二〇二五年八月
深圳证券交易所:
贵所于2025年7月8日出具的《关于广东
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审核函〔2025〕020030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已收悉,广东
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创世纪”、“公司”或“发行人”)与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保荐人”)、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发行人律师”)及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发行人会计师”)等相关各方对《问询函》相关问题逐项进行了落实,现对《问询函》回复如下,请审核。
说明:
一、如无特别说明,本回复报告中的简称或名词释义与《募集说明书》中的相同。
二、本回复报告中的字体代表以下含义:
《问询函》所列问题 | 黑体 |
对《问询函》所列问题的回复 | 宋体 |
对《募集说明书》的修改、补充 | 楷体(加粗) |
三、本问询函回复部分表格中单项数据加总数与表格合计数可能存在微小差异,系四舍五入所致。
目录
目录...............................................................................................................................2
问题一...........................................................................................................................3
问题二.......................................................................................................................103
其他问题...................................................................................................................132
问题一
根据申报稿,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452,690.27万元、352,921.14万元、460,530.74万元和104,794.16万元,主要包括3C系列产品和通用系列产品。报告期内,3C系列产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5,096.31万元、89,623.98万元、227,010.59万元和50,340.45万元,3C系列产品收入2023年大幅下滑42.21%,2024年大幅增长153.29%;通用系列产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3,979.17万元、250,920.28万元、217,606.34万元和50,726.02万元,呈下降趋势。报告期内,发行人产销率逐年下降,分别为118.34%、107.51%、78.74%及67.49%,销售量包含经营租赁模式出租、出租转销售。
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6.51%、21.52%、23.08%和23.03%,公司3C系列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2.64%、24.86%、27.80%和28.13%,通用系列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22.46%、20.86%、20.65%和22.77%,综合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报告期内,发行人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26.61万元、6,479.58万元、20,237.33 9,410.38 39,464.86
万元和 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万元、
21,481.97万元、2,847.07万元和25,607.26万元,2024年发行人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幅上升,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57,820.53万元、151,527.91万元、232,248.27万元及178,162.11万元,公司长期应收款坏账准备分别为38,171.96万元、54,321.22万元、70,550.51万元及71,058.34万元,呈增长趋势。
1 70.08% 52.67% 57.69%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账龄 年以内的比例分别为 、 、
及47.81%,呈下降趋势;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79、1.76、2.05及1.92,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价值分别为163,713.19万元、129,514.95万元、221,098.53万元及254,768.97万元,占各期末总资产比重分别为18.60%、15.35%、20.84%及22.40%,其中各期末发出商品占存货余额的比重分别为36.99%、36.53% 57.09% 62.96%
、 及 ,持续上升。报告期各期,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
1.55、1.66、1.81及1.25,持续下降。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7.68%、41.90%、51.80%和54.30%,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1.59、1.61、1.36及1.37,速动比率分别为1.07、1.12、0.87及0.87,均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短期借款分别为49,170.78万元、18,205.18万元、52,712.86万元和112,970.69万元,最近一年及一期大幅上升。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8,006.97万元、12,030.93万元、7,434.07万元和88,140.71万元,最近一期大幅上升。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75,565.61万元、119,907.42万元、123,180.18万元和116,107.23万元,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发行人与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精雕)存在未决诉讼。2019年11月,北京精雕以深圳
创世纪技术秘密侵权为由提起诉讼,一审法院于2023年4月判决深圳
创世纪连带赔偿原告1,280万元,双方已上诉。
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案正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审理,北京精雕主张的赔偿金额为38,181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存在实际控制人的远亲属在发行人客户、供应商或经销商任职的情况。报告期内,发行人子公司因在账簿上多列支出受到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的行政处罚。报告期内,发行人曾受到过广东证监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监管措施。报告期内,公司发生过一次会计差错更正,对运输费用、经销商销售相关的销售返利和诉讼案件相关收入的会计处理进行调整,导致公司相应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调整-950.41万元、-1,219.18万587.21
元和 万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8,140.71万元、其他应收款为4,241.97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为42,447.95万元、其他流动资产为54,490.06万元、长期应收款为9,475.11万元、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7,181.33万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9,737.50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为553.92万元。
请发行人:(1)结合产品销量、销售单价、定价模式、成本结构、下游行业需求和景气度情况、公司经营规划、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分业务说明报告期内公司3C系列产品收入存在大幅波动、通用系列产品收入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不利因素是否持续,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有效性;结合具体业务模式,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产销率持续下降的原因,与产量变化趋势不符的原因,在生产设备高度定制化的背景下是否有足够订单覆盖实际产量;详细说明租赁模式下出租和转售机器形成的收入情况、确认时点及相关会计处理。(2)结合产品不同应用领域的行业周期、分业务板块对发行人收入和利润贡献度等,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产品结构、各自优势产品、销售模式、客户集中度和议价能力等,说明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行业竞争加剧等相关不利因素,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有效性。
(3)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波动趋势不匹配,结合客户信用政策变化、销售规模变化、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变动等,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及合理性。(4)结合主要客户结算进度和信用政策情况、同行业及下游发展状况等,说明发行人应收账款规模变化的原因及合理性,1年以内账龄的比例持续下降的原因和合理性,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且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的原因和合理性,并结合账龄、计提比例、期后回款及坏账核5
销情况,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一致;结合发货流程及收入确认情况、盘点安排、期后结转情况及平均结转周期、账龄等,说明发出商品形成的原因及报告期内金额占比持续上升合理性、相关收入确认的情况、是否存在长期未被接受或退回的商品;结合存货库龄、库存商品订单覆盖率、退换货情况、报告期内转回或转销情况以及计提减值损失对应的产品类型、具体计算过程和依据,说明报告期内存货跌价6
准备计提的充分性。()结合公司债务结构、长短期借款、应付账款规模占比、现金流情况、货币资金具体构成、受限情况等,进一步分析公司偿债能力,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是否同行业可比;结合短期借款用途,说明最近一年及一期公司短期借款大幅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最近一期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7)说明报告期内固定资产是否存在闲置、废弃、损毁和减值,结合对固定资产减值测试情况说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8)说明未决诉讼案件发生的背景、具体事项及最新进展情况,涉诉专利在发行人生产经营中应用情况,对应产品的收入、毛利金额及占比、库存规模,未决诉讼对发行人生产经营和业绩的影响,发行人对涉诉事项会计处理是否谨慎,预计负债是否计提充分。相关人员涉及刑事案件的情况。(9)结合实际控制人远亲属在发行人客户、供应商、经销商的任职或持股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公司与上述主体交易情况,交易是否必要,价格是否公允,信用政策是否与其他客户、供应商存在差异,是否存在异常资金往来或其他利益安排。(10)相关行政处罚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为防范后续再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的措施,发行人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11)相关监管措施是否涉及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如有,请说明相关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对报告期财务数据的影响,发行人针对监管措施的整改情况及效果,是否存在其他处罚情形或潜在风险。(12)说明报告期内会计差错更正的具体事项、差错原因,是否反映发行人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和内控缺失,说明发行人整改措施、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
(13)列示可能涉及财务性投资相关会计科目明细,包括账面价值、具体内容、是否属于财务性投资、占最近一期末归母净资产比例等;结合最近一期期末对外股权投资情况,包括公司名称、账面价值、持股比例、认缴金额、实缴金额、投资时间、主营业务、是否属于财务性投资、与公司产业链合作具体情况、后续处置计划等,说明公司最近一期末是否存在持有较大的财务性投资(包括类金融业务)的情形;自本次发行相关董事会前六个月至今,公司已实施或拟实施的财务性投资的具体情况,说明是否涉及募集资金扣减情形。
请发行人补充披露相关风险。
请保荐人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请会计师核查(1)-(8)(11)(12)(13)并发表明确意见,请发行人律师核查(8)-(13)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结合产品销量、销售单价、定价模式、成本结构、下游行业需求和景气度情况、公司经营规划、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分业务说明报告期内公司3C系列产品收入存在大幅波动、通用系列产品收入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不利因素是否持续,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有效性;结合具体业务模式,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产销率持续下降的原因,与产量变化趋势不符的原因,在生产设备高度定制化的背景下是否有足够订单覆盖实际产量;详细说明租赁模式下出租和转售机器形成的收入情况、确认时点及相关会计处理
(一)结合产品销量、销售单价、定价模式、成本结构、下游行业需求和景气度情况、公司经营规划、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分业务说明报告期内公司3C系列产品收入存在大幅波动、通用系列产品收入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不利因素是否持续,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有效性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类型分为3C系列产品、通用系列产品及其他,其中,3C系列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领域,主要面向手机、平板、PC、Watch等3C产品相关结构件的精密加工,该系列产品的核心产品为3C钻攻机。通用系列产品下游广泛覆盖制造业各领域,如
新能源汽车、模具加工、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零件加工、人形
机器人关节等领域的精密加工,此外,部分3C加工环节也会采购相关设备。通用系列产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通用钻攻机、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走心机以及型材机等,其中占比较高的为立式加工中心和通用钻攻机。
报告期内各期,3C钻攻机、立式加工中心以及通用钻攻机收入占比较高,以下就该三类产品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报告期内主要产品销量、单价、成本结构及变动情况
报告期内主要产品销量、单价、成本结构及变动情况已申请豁免披露。
(1)3C系列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3C系列产品的3C钻攻机收入存在一定波动,主要受下游市场需求波动以及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公司3C系列产品的3C钻攻机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加工厂商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金属加工,消费电子加工厂商的设备投资需求受到宏观经济和下游消费电子市场景气度影响,在下游消费电子需求旺盛时期加大设备投入,在下游消费电子需求下降时期减少设备投入。
2023年,受宏观经济影响下游消费电子景气度下行,消费电子加工厂商的设备采购需求下降显著,公司3C系列产品的3C钻攻机销售数量受到较大影响。
在销售价格方面,由于下游消费电子市场不景气,公司为了应对下游需求变化调整销售策略,导致2023年的销售单价较2022年的销售单价下降。由此,公司2023年3C系列产品的3C钻攻机销售收入出现下降。
2024年,受益于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的复苏,消费电子加工厂商的设备投资意愿显著增强,公司3C系列产品的3C钻攻机销量快速增长。销售单价方面,2024年销售单价较上年下降,主要原因系:①为适应市场竞争并稳固深化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公司对部分产品进行了降价;②当年3C系列产品的3C钻攻机主要客户中,存在部分销售单价较低的租转售业务以及旧机销售业务。
2025年1-6月,随着下游消费电子市场景气度持续回升,公司3C钻攻机产品销量及收入均呈现增长。而销售单价则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仅
乔锋智能存在3C领域相关产品,但其未对该领域产品的销量进行披露,故无法进行对比分析。
(2)通用系列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通用系列产品收入有所波动。公司通用系列产品由于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受到宏观经济和下游装备投资意愿等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报告期内,公司通用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和通用钻攻机,通用系列产品的销量2023年出现下降,2024年下降幅度收窄,2025年1-6月显著回升。
2023年,受宏观经济和下游装备投资乏力等因素影响,机床工具行业整体需求减少,公司立式加工中心、通用钻攻机产品销量均出现跌幅。销售价格方面,主要受产品结构波动影响,平均销售单价略有波动。
2024年,宏观经济环境改善,立式加工中心和通用钻攻机销售情况亦有所改善,通用钻攻机销量已回升向好,销量较上年增长;立式加工中心销量仍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已收窄。
销售价格方面,立式加工中心和通用钻攻机的平均销售价格均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中,立式加工中心平均单价下降,主要原因系机型型号、配置差异及规模效应等因素影响导致单价同比下降。通用钻攻机平均单价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采取抢占市场的销售策略,同时存在少量产品清库存,故销售价格降低。
2025年1-6月,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改善,公司通用系列产品的立式加工中心和通用钻攻机的销量及收入均呈现增长。销售单价方面,立式加工中心和通用钻攻机的销售单价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发行人通用系列产品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 | 产品分类 | 项目 | 2024年 | | 2023年 | | 2022年 |
| | | 数额/单价 | 变动率 | 数额/单价 | 变动率 | 数额/单
价 |
海天精工 | 数控立式
加工中心 | 销量(台) | 2,729 | 4.48% | 2,612 | -13.65% | 3,025 |
| | 单价(万元/
台) | 29.06 | -4.14% | 30.31 | 9.62% | 27.65 |
乔锋智能 | 立式加工
中心 | 销量(台) | 未披露 | 未披露 | 5,733 | 1.54% | 5,646 |
| | 单价(万元/
台) | 未披露 | 未披露 | 19.85 | -6.52% | 21.23 |
纽威数控 | 立式数控
机床 | 销量(台) | 2,068 | 19.19% | 1,735 | 30.16% | 1,333 |
| | 单价(万元/
台) | 36.06 | -3.15% | 37.23 | -0.34% | 37.36 |
发行人 | 通用系列
产品 | 销量(台) | 豁免披露 | 豁免披
露 | 豁免披露 | 豁免披露 | 豁免披露 |
| | 单价(万元/
台) | 豁免披露 | 豁免披
露 | 豁免披露 | 豁免披
露 | 豁免披露 |
注:1、上表数据由可比公司公告资料、招股说明书等整理而来;
乔锋智能2024年未披露相关数据;
2、由于各可比公司对产品分类有所不同,故选取可比公司中“立式”系列产品进行对比,发行人通用系列产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与通用钻攻机;
3、上述可比公司未披露2025年半年报或已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未披露相关数据。
销量方面,2023年,发行人通用系列产品与
海天精工的变动一致,均较上年有所下滑。
乔锋智能波动不大,
纽威数控销量基数较小,变动比例的波动较为明显。2024年,除未披露相关数据的
乔锋智能外,
海天精工、
纽威数控销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发行人销量出现小幅下降情况,主要是发行人下游客户投资周期等因素导致。
单价方面,2023年,除
海天精工平均销售价格较上年有所上涨,发行人通用系列产品价格波动情况与其他两家可比公司的变动情况一致。2024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销售单价均有所下降。
2022年至2024年,发行人通用系列产品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销量与单价方面的变动情况不存在明显异常。
2、下游行业需求、景气度情况和下游行业的周期对公司主要产品收入变动的影响
公司所处的数控机床行业发展与下游制造业投资增速直接相关,而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又受到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外需环境变化及产业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2022年-2024年,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9.1%、6.5%和9.2%,
其中,2023年,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因全球需求收缩等影响出现放缓;2024年,
国家全方位加大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出台设备更新政策,同时受益于AI人工智
能、人形
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及国家出口结构优化等因素驱
动下,中国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回升至9.2%。
公司数控机床产品的下游主要涉及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精密模具等行业,
报告期内上述细分领域的行业需求与景气度呈现出鲜明特征与发展态势。
(1)消费电子下游需求变动情况
①3C下游行业的销量情况
3C领域核心下游为消费电子行业,其行业周期与宏观经济、技术创新及消
费者需求紧密相关,报告期内其下游出货量呈现出复苏与增长趋势。
A、手机资料来源:Canalys
B、PC
资料来源:Canalys
2022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智能手机和PC出货量同比下滑;2023年,AI等新技术在消费电子终端设备中的应用带动全球消费电子触底反弹,全球手机和PC出货量同比增加,驱动精密加工设备需求;2024年,全球手机、PC出货量持续上涨,可穿戴设备凭借健康功能升级与生态协同优势快速增长,消费电子进入新的发展周期促使3C加工设备市场规模同比上升。
②3C行业的发展趋势
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与景气程度,受宏观经济与技术产品创新的双重影响。
宏观经济增长向好时,消费者收入水平提升,消费意愿随之增强;而技术创新则能催生新的市场需求。2022年,受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行业陷入困境,终端需求显著下降。2023年起,AI等新技术在消费电子终端设备中的应用加速落地,推动行业从弱复苏迈向成长阶段,消费电子行业由此进入快速变革与创新的关键期。据FortuneInsights数据,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达7,734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健增长。2024年至2032年,全球市场将以7.6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扩张,到2032年规模有望增至14,679.40亿美元。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手机、PC、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有望持续释放强劲增长动能。
2024年以来,在中国市场,政策刺激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消费电子行业呈现明显复苏态势:近年积压的换机需求逐步释放,内需与出口均表现积极,市场活力显著增强。智能手机领域,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钛合金中框在高端机型的应用,共同推动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两年下滑后重回增长轨道,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85亿台;消费端需求回暖及AIPC出货量的显著增长,使中国大陆PC整体出货量的下降幅度明显收窄;可穿戴设备凭借健康功能升级与生态协同优势,出货量同比增长20%,成为增速最快的消费电子品类。预计2025年,在全国性政府消费补贴政策的持续刺激下,叠加折叠屏和钛合金中框技术在中高端手机的普及应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有望延续增长趋势。
③对公司3C系列产品收入的影响分析
由前文分析可见,报告期内3C行业主要产品手机、PC的出货量均呈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情况,受其影响,3C行业相关加工企业的设备投资需求也呈现波动,公司3C系列产品的收入变动与上述变动情况一致。
(2)通用领域
通用领域是公司业务的重要来源,下游广泛覆盖制造业各领域,如
新能源汽车、模具加工、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零件加工、人形
机器人关节等领域,此外,部分3C加工环节也会采购相关设备。由于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公司通用领域产品受下游制造业整体投资增速的影响较为显著。
新能源汽车和模具行业为通用领域的占比较高的典型行业,相关行业情况如下:①
新能源汽车
A、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情况
数据来源:Wind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的新发展趋势,中
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关键地位,截至2024年产销规模连续10年全球第一。2022-2024年,中
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从705.8万辆和688.7万辆快速增长至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35%。其中,2023年较2022年增长37.87%,2024年较2023年增长35.50%。2025年1-6月,中
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速均超过40%,渗透率超过40%。整体看,中
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攀升,市场接受度与渗透率显著提升,政策叠加
新能源汽车出海竞争力,汽车行业景气有望延续,进而带动数控机床需求逐步提升。
B、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报告期内,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合力推动下,进入高速发展通道。在政策方面,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对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激发了市场活力。在技术上,电池能量密度提升、高压平台普及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让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端,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用车成本优势以及出行体验升级等因素,促使
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走高。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政策驱动逐步向市场与技术双轮驱动转变,消费者对电动化产品的接受度显著提升,行业发展愈发成熟。预计随着高阶智驾技术加速向中低阶车型下沉,包括
比亚迪、华为、小米等在内的厂商将推动智驾技术在更多车型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促进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模具被誉为“工业之母”,是制造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艺装备,广泛
应用于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和生物等
行业。报告期内,模具行业的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行业景气程度也不断
提升。从需求端来看,汽车、电子、信息等主要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为模具行业
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模具行业受下游应用扩张正处于稳步增长周期。汽车行业作为模具的最大应
用市场之一,其对模具的需求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中
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
展,以及
新能源汽车时代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显著缩短,使得汽车模具的市场需求
迅速增加。电子行业受5G和产品升级驱动,对精密模具需求稳步增长;家电、
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因市场扩张或技术升级,拉动模具需求持续释放。根据智研产
业研究院数据和预测,2022年中国模具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3,467.73亿元,同
比增长12.6%。预计到2025年,我国模具市场规模将达到3,800亿元。
③其他通用设备行业
公司通用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其他通用设备行业,如航天航空、医疗器械、
工程机械、传统汽车零部件加工等领域,下游涵盖制造业的众多细分领域,与整
体制造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上下游
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产业体系,在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总体处于稳
步向上发展阶段。数据来源:Wind
报告期内,我国制造业发展情况存在一定波动。2022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制造业发展放缓,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持续低于荣枯线(数值50)。2023年和2024年,制造业PMI指数除在第一季度个别月份有所回升之外,全年均在荣枯线徘徊。2025年上半年,制造业PMI指数多数月份在荣枯线以上,制造业景气度改善显著。从长期来看,考虑到宏观经济总体平稳、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以及在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通用设备行业有望保持增长。
④对公司通用系列产品收入的影响分析
虽然报告期内部分下游典型行业存在一定的增长,但相关下游行业集中度较低,且下游的细分领域销售情况取决于公司自身的产品情况、销售政策以及市场竞争情况等因素综合影响,因此,报告期内公司通用系列产品整体的收入变动情况与下游细分行业的情况未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
2023年,受宏观经济和下游装备投资乏力等因素影响,公司通用系列产品收入出现下降。2024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整体改善,公司通用系列产品的销售情况有所改善。2025年1-6月,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改善,公司通用系列产品收入呈现增长。
3、公司产品定价模式
产品定价模式方面,发行人对3C系列产品和通用系列产品的定价,主要采用市场化的指导价格方式,结合产品型号、订单规模及账期等因素综合进行定价,由于产品型号与配置参数的差异,同一种类下的产品价格区间范围较广。
4、公司经营规划情况
3C
优势业务 领域方面,公司通过持续技术研发突破,营销牵引,规模化制造,不断推动进口替代,并在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方面持续积累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通用领域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产能、营销等方面投入,集中资源重点打造立式加工中心系列产品,开拓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通用系列产品市场;同时,为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加速进口替代实现自主可控,公司持续投入五轴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公司通用领域业务呈现多点开花同时,公司大力开拓
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面向
新能源汽车行业布局了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型材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多款产品。
公司在3C领域、通用领域不断巩固规模优势和市场占有率,积极开拓五轴高端机床赛道,加大人工智能、人形
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经济领域的资源投入,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5、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
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收入波动情况如下:
公司 | 2025年1-6月 | 2024年 | 2023年 |
海天精工 | 未披露 | 0.85% | 4.59% |
纽威数控 | 9.99% | 6.08% | 25.76% |
国盛智科 | 24.03% | -6.04% | -5.08% |
科德数控 | 15.24% | 33.88% | 43.37% |
乔锋智能 | 50.36% | 21.02% | -6.10% |
均值 | 24.91% | 6.49% | 7.51% |
发行人 | 18.44% | 30.49% | -22.04% |
注:1、2025年1-6月收入的变动率为同比上年同期数据;
2、均值为同行业可比公司收入合计数的波动情况。
2023年,受下游制造业景气度下降影响,发行人与
乔锋智能、
国盛智科的收入均出现下降,其中,发行人由于下游3C领域客户占比较高,受到3C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收入下降幅度高于两家同行业可比公司。
纽威数控2023年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其较早布局海外市场,2023年其境外收入大幅增长;
科德数控2023年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在高端机床(五轴系列)领域的技术优势,满足了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对精密加工设备的需求,收入显著增长。
2024年,受益于宏观经济好转影响,机床行业投资情况改善,发行人与
乔锋智能、
海天精工、
纽威数控、
科德数控的收入均呈现增长。其中,发行人由于下游3C领域客户占比较高,3C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其收入增速较为显著。
2025年1-6月,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改善,发行人与
乔锋智能、
科德数控、
纽威数控、
国盛智科的收入均呈现增长。
因此,发行人收入变动情况总体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变动幅度有所差异主要系产品结构、各自优势产品及下游应用领域等方面差异所致,具有合理性。
6、分业务说明报告期内公司3C系列产品收入存在大幅波动、通用系列产品收入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由上文分析可见,报告期内公司3C系列产品收入存在一定波动、通用系列产品收入有所下滑主要受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下游投资周期等影响,具有合理性。
7、相关不利因素是否持续,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有效性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收入出现一定波动主要受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下游投资周期及设备验收等影响。3C领域,3C下游消费电子领域需求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回暖,公司主要客户设备采购需求不断释放,公司3C系列产品销量情况改善,随着下游客户设备逐步交付及验收,公司3C系列产品收入大幅增长。通用领域,由于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受宏观经济影响显著,随着2024年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公司通用业务情况亦呈现好转迹象,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为应对未来宏观经济环境、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主要如下:
3C 1
领域,公司应对措施包括:()持续加大先进产品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及市场推广力度;(2)强化成本管控能力,供应链端通过调整供应商结构把控核心材料成本,生产端提升对资产、人员、排产计划等方面的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实现成本管控;(3)规模化制造,不断推动进口替代,并在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方面积累多重优势。
通用领域,公司应对措施包括:(1)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产能、营销等2
方面投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用领域多产品布局,公司在确保现有产品技术性能的基础上,独立投入资源,加大五轴等高档数控机床的储备与研发,提升抗周期能力;(3)优化产品结构,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
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与电池精密结构件、低空飞行器与发动机壳体、人工智能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部件、智能传感器部件、人形
机器人及机器狗的关节模组和复杂结构件等加工需求带动高精度数控机床采购需求增长,有助于收入增长。
综上,宏观经济因素、下游市场需求等相关因素已逐步好转,公司为应对未来宏观经济环境、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能够有效保障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二)结合具体业务模式,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产销率持续下降的原因,与产量变化趋势不符的原因,在生产设备高度定制化的背景下是否有足够订单覆盖实际产量
1、业务模式
公司数控机床业务拥有完整的研、产、供、销、服体系。
在生产端,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主要按订单进行生产,适当对标准机台进行备货,以实现对客户订单的快速响应;通过采用“以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结合的滚动管理模式,管控销售及生产交付,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将特定步骤、工件模块化、标准化,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在产品端,公司通过构建标准化的产品平台和模块化选配的方式,实现对规模化生产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平衡,各产品机型以标准化为基础、并提供不同刀库等多样化的功能模块供应客户选配,以满足其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2
、报告期内发行人产销率持续下降的原因,与产量变化趋势不符的原因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的产量、销量情况如下:
单位:台
项目 | 2025年1-6月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产量 | 15,342 | 32,017 | 15,197 | 19,406 |
同比变化 | - | 110.68% | -21.69% | - |
销量 | 12,270 | 25,209 | 16,338 | 22,966 |
同比变化 | - | 54.30% | -28.86% | - |
产销率 | 79.98% | 78.74% | 107.51% | 118.34% |
报告期内,公司产量分别为19,406台、15,197台、32,017台和15,342台,2023年产量出现同比下滑,2024年同比上升;同期,产销率分别为118.34%、107.51%、78.74%和79.98%,整体有所下降,与产量变化趋势不同,主要原因是:(1)公司从产品出库至客户验收合格方可确认销售收入,而不同客户验收所需时间不同,通常中小客户的验收周期在1至3个月左右,大客户的验收周期则在3至6个月左右,同时存在部分客户验收周期高于6个月的情形。产成品入库(对应产量)与客户验收(对应销量)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导致当期产量无法及时转化为销量,部分产量需要在次年形成销量,同时,当期销量对应部分当期生产的产品和上年度的生产产品。因而,产量与销量的差异主要是从出货到客户验收存在时间差导致。
(2)2022年、2023年,公司销量大于产量,是由于上述期间,整体订单因市场需求下降出现下滑,产量有所下降,销量由于涉及客户验收,滞后于当期产量,导致产销率大于100%。
(3)2024年,下游市场需求出现快速恢复,公司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产量达32,017台,同比增长110.68%;2025年1-6月,公司产量保持增长;由于客户验收原因,部分产量尚未及时转化为销量,导致当期产销率低于100%。
3、在生产设备高度定制化的背景下是否有足够订单覆盖实际产量
公司各系列产品在基础机型上,为客户提供不同参数的数控系统、转速、主轴、刀库等差异化配置。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新增订单分别为21,097台、18,10638,351
台、 台、17,283台,均大于当期的实际产量,即有足够订单覆盖实际产量,具体如下:
单位:台
项目 | 2025年1-6月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客户新增订单 | 17,283 | 38,351 | 18,106 | 21,097 |
产量 | 15,342 | 32,017 | 15,197 | 19,406 |
(三)详细说明租赁模式下出租和转售机器形成的收入情况、确认时点及相关会计处理
报告期内,发行人根据客户的需要,将机床设备出租给客户并约定最短租赁期(一般不低于6个月),期满后客户可以选择退租、续租或者购买设备。如选择购买,则公司与客户重新签订租转售合同,已支付的租金可抵售价。
报告期内,租赁模式下出租和租转售形成的收入情况、确认时点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 | 2025年1-6月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收入确认时点 |
设备租赁 | 6,038.84 | 8,131.34 | 4,573.70 | 5,438.33 | 设备租赁收入根据合同
约定的相关条款按月度 |
项目 | 2025年1-6月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收入确认时点 |
| | | | | 确认收入 |
租转售 | 7,774.55 | 13,074.59 | 686.90 | - | 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并
经客户验收后确认收入 |
注:租转售业务从2023年开始开展,故2022年无相关收入。
在会计处理上,由于设备租赁期通常远小于设备使用寿命,且租赁总价通常为设备销售公允价值的50%以下,公司的设备出租不满足融资租赁的确认条件,作为经营租赁进行处理。
经营租赁在会计期间进行收入确认,并结转对应设备的成本。收入确认方面,公司依据租赁准则的相关要求,采用直线法将经营租赁的租赁收款额确认为租金收入;经营租赁成本方面,公司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租金收入对应期间,将设备的折旧计入当期损益。上述设备的折旧方法为双倍余额递减法,设备折旧年限按照设备使用寿命10年,残值率为5%。实际租赁过程中,部分承租方考虑发展业务情况,在租赁期间或者租赁期结束后选择购买租赁设备,公司在会计处理上相应停止确认租赁收入与成本,转为销售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设备经客户验收后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对应成本。
(四)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1、核查程序
保荐人、发行人会计师执行了如下核查程序:
(1)获取发行人的销售明细表、成本明细表,分析报告期内发行人各类产品销量、销售单价及成本结构情况;
(2)访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了解公司经营规划、业务模式及产品定价模式等,包括公司数控机床3C领域、通用领域业务的拓展情况、客户情况及下游终端应用情况等;了解公司应对相关不利因素采取的措施及有效性;(3)通过公开渠道,查阅数控机床相关产业政策、研究报告或资料,了解数控机床下游行业需求和景气度情况,了解发行人报告期内3C系列产品、通用系列产品收入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
(4)访谈财务部负责人,了解发行人3C系列、通用系列主要产品销量及单价波动情况,分析相关产品收入在报告期内的波动原因及合理性;(5)获取公司报告期内的产量、销量以及客户订单数据,核查报告期内发行人产销率下降的原因,与产量变化趋势不符的原因,在生产设备高度定制化的背景下是否有足够订单覆盖实际产量;
(6)访谈公司财务负责人,了解公司设备租赁及租转售业务以及相关收入确认时点情况,查阅会计凭证,了解设备租赁及租转售业务相关会计处理情况;(7)查阅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开资料,了解可比公司相关报表数据、变动情况等资料,与公司利润表相关科目进行比较,分析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变动差异的原因。
2、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人、发行人会计师认为:
(1)公司3C系列产品收入存在一定波动、通用系列产品收入有所下滑主要受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下游投资周期及设备验收等影响,具有合理性;(2)发行人收入变动情况总体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变动幅度有所差异主要系产品结构、各自优势产品及下游应用领域等方面差异所致,具有合理性;3
()宏观经济因素、下游市场需求等相关因素已逐步好转,公司为应对未来宏观经济环境、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预计能够有效保障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4)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产销率下降的原因、与产量变化趋势不符的原因主要是需求订单波动、产品从出货到客户验收存在时间差等因素,具有合理性;公司各系列产品在基础机型上,为客户提供不同参数的数控系统、转速、主轴、刀库等差异化配置,报告期内各期,公司有足够订单覆盖实际产量;
(5)针对公司设备租赁及租转售业务,公司所制定的相关的会计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收入确认时点合理。
二、结合产品不同应用领域的行业周期、分业务板块对发行人收入和利润贡献度等,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产品结构、各自优势产品、销售模式、客户集中度和议价能力等,说明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行业竞争加剧等相关不利因素,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有效性
(一)结合产品不同应用领域的行业周期、分业务板块对发行人收入和利润贡献度等,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1、产品不同应用领域的行业周期情况
具体分析请参见本回复之“一、(一)、2、下游行业需求、景气度情况和下游行业的周期对公司主要产品收入变动的影响”。
2、分业务板块对发行人收入和利润贡献度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分为3C系列产品和通用系列产品两大板块,两大主要板块的收入和毛利贡献度情况已申请豁免披露。
报告期内各期,公司3C系列和通用系列产品的合计收入贡献率均超过96%,2022 2023
系公司主要业务板块; 年、 年,受国内下游行业需求不足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之一的3C领域业绩表现不佳,收入贡献度降低;与此同时,公司大力开拓通用领域业务,导致通用系列产品在2022年及2023年的收入贡献度相对较高。2024年,受益于国内3C行业持续复苏,公司拳头产品3C钻攻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较大,故3C系列产品的收入贡献度较上年显著增长。
此外,3C行业是公司产品应用的优势领域,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领跑行业,3C
因此公司 系列产品具有较高的毛利率,因此毛利贡献占比高于收入贡献占比。
3、发行人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分析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要产品毛利及毛利率情况已申请豁免披露。
报告期内,发行人毛利率呈现波动。发行人收入占比较高的产品主要包括3C系列产品中的3C钻攻机以及通用系列产品中的立式加工中心、通用钻攻机,以下就相关主要产品毛利率波动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3C
() 钻攻机
报告期内,3C钻攻机系公司3C系列主要产品,其产品毛利率变动情况已申请豁免披露。
报告期内,3C钻攻机产品作为公司3C领域的核心产品,其毛利率的波动对公司综合毛利率的影响较大。2023年,3C钻攻机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当年3C钻攻机的产销量下降,其规模效应未释放导致单位成本上升,同时由于销售策略调整导致销售单价有所下降。2024年及2025年1-6月受益于消费电子的快速复苏,公司3C产品订单和出货量大幅增长,生产规模效应充分释放,单位产品成本降幅显著,3C钻攻机的毛利率持续上升。
(2)立式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毛利率变动情况已申请豁免披露。
报告期内,公司立式加工中心相关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为稳定。
(3)通用钻攻机
通用钻攻机为公司通用系列第二大产品,其产品毛利率变动情况已申请豁免披露。
报告期内,公司通用钻攻机产品毛利率较为波动,主要系其下游客户高度分散,受下游客户结构、细分市场需求、销售策略及产品配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毛利率变动因素较多。
2023年,受产品结构变动影响,部分机型仍处于起量阶段,其规模效应尚不显著,拉低了当年整体毛利率。2024年,公司采取抢占市场的销售策略,同时存在少量产品清库存,导致毛利率较上年有所下降。2025年上半年,受产品结构变动影响,通用钻攻机部分机型的销量增长拉升了整体销售单价,在规模效应影响下平均单位成本有所下降,实现了毛利率的增长。
综上,公司综合毛利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受下游市场需求、公司产品结构变化及公司销售策略影响,具有合理性。
(二)结合产品结构、各自优势产品、销售模式、客户集中度和议价能力等,说明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行业竞争加剧等相关不利因素,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有效性
1、结合产品结构、各自优势产品、销售模式、客户集中度和议价能力等,说明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的原因及合理性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与同行业上市可比公司同类业务比较如下:
股票简称 | 2025年1-6月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海天精工 | 未披露 | 27.20% | 29.98% | 27.30% |
纽威数控 | 20.39% | 23.58% | 26.34% | 27.37% |
国盛智科 | 25.09% | 24.05% | 24.84% | 26.43% |
科德数控 | 38.67% | 44.48% | 46.30% | 42.95% |
乔锋智能 | 32.02% | 29.95% | 28.99% | 29.04% |
均值 | 29.04% | 29.85% | 31.29% | 30.62% |
发行人 | 25.06% | 23.08% | 21.52% | 26.51% |
注:1、
海天精工毛利率为按行业分类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毛利率,产品类别包括“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卧式加工中心、数控立式加工中心”;
2、
纽威数控毛利率为按行业分类中“通用机床”毛利率,产品类别包括“大型加工中心、立式数控机床、卧式数控机床”;
3、
国盛智科毛利率为按产品分类中“数控机床”产品毛利率;
4、
科德数控毛利率为按产品分类中“高端数控机床”产品毛利率,2025年1-6月未单独披露“高端数控机床“产品毛利率,故此处为主营业务毛利率;
5、
乔锋智能毛利率为主营业务毛利率,产品类别包括“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其他数控机床”;
6、同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
发行人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主要受产品结构、各自优势产品、销售模式、客户集中度和议价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 | 产品结构 | 优势产品 | 销售模式 | 客户集中度和议价能
力 |
海天精工 | 产品包括龙门加工中心、卧式
加工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等,
产品结构以龙门加工中心为
主 | 龙门加工
中心 | 经销为主 | 客户较为分散,单一客
户集中度较低,客户议
价能力相对有限 |
纽威数控 | 产品包括龙门加工中心、立式
数控机床、卧式数控机床等,
产品结构以龙门加工中心为
主 | 龙门加工
中心 | 经销为主 | 客户的分散性高,单一
客户集中度较低,客户
议价能力相对有限 |
国盛智科 | 产品包括五轴加工中心、龙门
加工中心以及智能自动化生
产线,产品结构以龙门加工中 | 龙门加工
中心及卧
式加工中 | 经销为主 | 客户的分散性高,单一
客户集中度较低,客户
议价能力相对有限 |
公司名称 | 产品结构 | 优势产品 | 销售模式 | 客户集中度和议价能
力 |
| 心及卧式加工中心为主 | 心 | | |
科德数控 | 产品包括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
以及柔性自动化产线,产品结
构主要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为主 | 五轴联动
数控机床 | 经销为主 | 直销客户主要为航空
航天行业的军工央企、
国企,集中度较高;民
用数控机床客户较为
分散 |
乔锋智能 | 产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龙门
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等,
产品结构主要以立式加工中
心为主 | 立式加工
中心 | 直销为主 | 客户较为分散,单一客
户集中度较低,客户议
价能力相对有限 |
发行人 | 产品包括钻铣加工中心、立式
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卧
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
产品结构以立式加工中心和
钻铣加工中心为主 | 钻铣加工
中心(3C
钻攻机、
通用钻攻
机) | 直销为主 | 3C客户相对集中,大
客户议价能力相对较
强;通用领域客户较为
分散,客户议价能力相
对有限 |
数据来源:可比公司公告资料、招股说明书等
(1)产品结构
发行人和同行业可比公司均为数控机床的专业生产商,但是各公司的产品结构有所差异,
海天精工、
纽威数控和
国盛智科的产品结构中龙门加工中心及卧式加工中心占比较高,
科德数控产品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主,发行人与
乔锋智能的产品较为相近,均以钻铣加工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为主(
乔锋智能产品分类立式加工中心包含钻攻加工中心,与发行人钻铣加工中心类似)。因此,发行人和同行业可比公司在产品结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