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
参与单位名称及
人员姓名 | (排名不分先后)中邮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中金公司、
中信证券、东吴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东北证券、华金证
券、长城证券、国泰海通、中泰证券、天风证券、国盛证券、华
创证券、平安证券、财通证券、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摩根
士丹利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兴业基金、招商基金、国金基金、
国泰基金、华安基金、泉果基金、中庚基金、前海人寿保险、广
东正圆私募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
中信资管、中信保诚等 55家机构 |
时间 | 2025年 8月 31日 |
地点 | 电话会议 |
上市公司接待人
员姓名 | 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萧培君
市场营销负责人贺晓明 |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 | 一、公司介绍报告期内经营概况
1、收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4亿元,同比增长约
18.6%;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7.4亿元,同比增长约
12.4%、环比增长约10.9%,创公司半年度及单季度营收历史新
高。
报告期内,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均实现了增长,其中智能车载、
智能物联的同比增速均超过公司平均增速,对主营业务的占比持 |
| 续提升,具体而言:智能车载实现营业收入约1.5亿元,同比增
长约45.4%;智能物联实现营业收入约3.3亿元,同比增长约
31.8%;智能安防实现营业收入约9.1亿元,同比增长约12%。
2、增长亮点
智能车载同比增速最快,得益于公司加大对头部Tier1及车
厂的导入力度,在前装市场的出货量及收入实现了翻倍增长。公
司在车载前装市场已形成多场景覆盖的成熟方案矩阵,其中:
SAC8712前视一体机、SAC8904行泊域控方案、SAC8901Q一体式
DMS/OMS车载智能摄像头和云台摄像机、SAC8542分体式DMS方
案、SAC8902CMS方案、SSC8836Q双路e-Mirror流媒体后视镜、
SAC8539和SSC377DE-A记录仪方案等均已在数十家车厂实现量
产或定点,可满足车载感知多维度需求。
智能物联同比增速也较快,主要受益于公司重点布局的智能
机器人,公司持续导入全球头部品牌客户,目前已与市场份额
TOP5中的多家展开合作,第一季度出货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第
二季度继续放量,环比第一季度仍有显著成长。
智能安防也持续稳定增长,其中国内及全球线上电商渠道的
增长最为强劲。公司在安防这数亿颗市场规模的赛道,常年维持
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仍在逐年提升。由于公司的终端客户以
消费类为主,叠加各大品牌出海加速的趋势,未来消费类市场可
持续增长。
3、盈利及费用投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亿元,
同比下降约7.5%,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约0.7亿元,环比第一
季度增长约34.3%,逐季向好。同时,公司持续拓展前沿赛道,
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及营销投入,2025上半年研发投入约3.2亿
元,同比增长约9.6%,研发投入率约22.6%,主要研发投向有智
能机器人、智能穿戴、智能感知、边缘计算等;2025上半年营
销投入约1453万元,同比增长约43%,主要营销投向有车载前 |
| 装市场、激光雷达头部客户等。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源于毛利率的波动及费
用的持续投入。公司为应对市场的价格竞争压力,同时也是为了
增强客户粘性、持续提升产品的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以更具
竞争力的价格将优质产品推向市场。从长期来看,公司会推出多
款高端先进制程新品,并持续拓展高端客户,继续提升高毛利产
品和高端客户的占比,进而提升公司整体ASP及毛利水平,使盈
利能力长期向好。
二、投资者问答环节
1、请公司介绍一下关于现金收购蓝牙芯片公司富芮坤的考
量?和公司会有哪些协同效应?
富芮坤是业内知名的蓝牙芯片设计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
精特新小巨人,主要产品包括双模蓝牙SoC芯片和低功耗蓝牙
MCU芯片。覆盖消费级、工业级和车规级的各种应用场景,其中:
消费级产品已在智能家居(如洗衣机/料理机/扫地机器人/智能
门锁/智能灯控等)、智能穿戴(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戒指
等)等领域量产出货;更高规格的工业级及车规级芯片在车载出
行(如数字钥匙/车载蓝牙音频/二轮车控制器等)、工业通讯(如
电力电表/太阳能光伏/储能设备等)、医疗健康(如血压计/血氧
仪/血糖仪等)等领域量产出货;整体出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富芮坤目前已有多个产品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PSA
Certified安全认证及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本次
公司以人民币约2.1亿元现金收购富芮坤53.3087%的股权,实
现已有关键自研技术与其蓝牙技术的高度协同,标志着公司在端
侧AISoC芯片设计领域的战略布局又迈出重要一步。具体而言:
公司通过收购其控制权,在已有的五大核心IP(图像信号
处理、AI处理器、音视频编解码、显示、3D感知)基础上,可
进一步补强连接、音频及低功耗的能力,为公司主芯片平台赋予 |
| “感知+计算+连接”的一体化竞争力,打造业内领先的完整SoC
自研IP平台。
对星宸而言,以视觉主控SoC与富芮坤的蓝牙SoC/MCU,通
过异构计算架构能够提升在端侧AI任务上的协同。以星宸视觉
主控SoC承担复杂的图像处理与模型推理,而富芮坤蓝牙
SoC/MCU作为低功耗协处理器,负责持续感知传感器信号、处理
轻量级语音交互及设备互联(如车载设备互联、车载音频、智能
眼镜等应用场景)。双方通过软硬件系统级芯片方案实现端侧AI
任务的动态调度与多模态数据融合,以更好地应对各类终端场景
对智能物联的需求,增强各类终端设备的智能性与用户体验。
此次收购本质上是“智能计算”与“可靠连接”的战略互补,
通过芯片级协同、软件栈整合与场景化方案创新,未来双方将共
同构建出在性能、功耗与成本之间更具平衡竞争力的端侧AISoC
芯片,实现从芯片供应商到智能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
变。
此外,富芮坤已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本次收购后公司能够
进一步扩大供应链采购规模,增强对上游议价能力,以更大业务
体量摊薄营业成本,快速释放规模效应下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巩
固整体盈利基础。
2、请公司介绍一下目前重点战略布局的新增长曲线的进展
(1)智能机器人
公司在智能机器人上已实现了市场份额的突破,已跻身业内
领先的芯片供应商,在该细分领域的目标是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另有在研的机器人芯片新品,未来可适用于户外机器人、服务机
器人、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等终端产品,形成从高端智能化到日
常消费级的完整机器人产品矩阵。
(2)车载激光雷达
公司的第一颗Lidar芯片,定位业内领先的车载激光雷达线 |
| 扫SPAD-SoC,已于上半年流片,并陆续开展客户验证及上车测
试。多感知融合方案是智能驾驶的长期发展方向,公司也长期看
好并坚定投入该市场。
同时公司也会兼顾非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如适用于高端机器
人市场的Lidar,未来会持续开发多颗具备优异性能的Lidar
SPAD-SOC,形成覆盖车载及机器人Lidar芯片的完整产品矩阵。
(3)智能穿戴
公司正规划开发下一代适用于智能穿戴场景的先进制程
SoC,与现有一代相比,下一代将显著降低芯片Size、节约整机
功耗以提升续航能力。
下一代将重点聚焦升级图像信号处理器,如融入眼动识别算
法以提升 EIS(电子图像防抖)效果;如通过夜景增强算法有效
降低夜景噪点、提升暗部细节等;整体视觉效果将达到业界领先
水平。
此外,借由收购标的富芮坤所具备的蓝牙连接技术,公司的
视觉SoC可与其高度协同,在智能穿戴领域提供业内领先的完整
SoC自研IP平台。
3、公司是否有关注到如边缘计算、协处理器这一领域的发
展?是否已有相关布局?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部署,已向多模态边
缘计算大模型方向发展,已有适用于边缘计算的SoC芯片流片并
推向市场。
当下,边缘计算正驱动各类AI模型向端边侧深度渗透,通
过轻量化部署与高效推理,让AI能力嵌入各类终端设备,成为
智能升级的核心路径。例如,各大智能安防头部品牌相继推出文
搜NVR、大模型一体机等品类,本质是“多模态AI+边缘硬件”
的融合创新,这标志着智能安防设备正在从传统的“存储”向“感
知+决策”升级。得益于公司拥有健全的市场洞察及战略布局体 |
| 系,公司能够及时敏锐洞察客户及市场需求并快速落地。
4、公司在供应链端会采取何种策略来降低市场价格竞争对
毛利的影响?
公司在供应链端的成本优化举措主要包括:
在晶圆采购环节,公司以亿量级别的规模效应继续向主要的
晶圆厂争取进一步的降价空间;在存储采购环节,因提前预判价
格上涨的趋势,采取了提前备货的措施,通过提高库存储备量,
降低后续涨价带来的冲击。同时,公司坚持多源采购策略,维持
第二、第三供应商体系,以便在涨价周期中筛选成本更优的采购
方案。此外,在销售端与客户协商成本上涨的分摊方案,适当反
映最终售价。
5、此前有关注到公司正在进行H股筹划,是基于哪些方面
的考量,目前的进展如何?
星宸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朝着“打造全球一流的芯片
设计公司”努力。随着行业发展,公司对新技术投入需求增长,
同时存在诸多外延并购机会,公司亟需更充沛的资金支撑技术攻
坚与战略布局。在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出海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共
同推动下,现阶段是A+H股的有利机会窗口,故公司紧抓时机,
计划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其必要性及优势如下:?
(1)加速内生增长: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智能机器人、
智能感知、智能穿戴、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巩固主业并
培育新增长曲线。?
(2)驱动外延扩张:借助上市平台整合产业链,补强核心
IP能力,寻找境内外高度协同的优质标的进行投资或并购,推
进国际化布局与品牌建设。?
目前公司正与各中介机构积极配合,后续会尽快推进港交所 |
| 的递表工作,公司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
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公司的公告。 |
附件清单(如有) | |
日期 | 2025-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