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000039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1
|
时间:2025年09月01日 02:01:11 中财网 |
|
原标题: 中集集团:000039 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1

证券代码:000039、299901 证券简称: 中集集团、中集H代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13
投资者关系活
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 参与单位名称
及人员姓名 | 2025
年度中期业绩说明会:部分股东代表、证券分析师以及媒体
记者等
一对一:HSBC | 时间 | 2025年度中期业绩说明会:2025年8月28日15:30-17:00
一对一:2025年8月29日 | 地点 | 2025年度中期业绩说明会:中集集团总部、路演中平台
一对一:香港 | 上市公司
接待人员
姓名 | 中集集团董事会秘书 吴三强
中集集团财务管理部总经理 徐兆颖
中集集团证券事务代表 何林滢
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高级经理 巫 娜 | 投资者关系活
动主要内容介
绍 | 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及一对一主要交流内容包括:
一、业务情况相关
1、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47.63%,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些
板块贡献了额外的盈利?
答: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 | 原因。
在能源相关业务方面增长强劲,一方面能源相关订单结转价格有
所提升,叠加生产效率释放,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其中海工分部
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5.84个百分点至10.88%,能化分部毛利率
同比提升1.91个百分点至15.12%。
在物流相关业务方面,得益于本期内对生产采购的材料成本管控
有所强化,生产材料成本下降幅度更大,为毛利率增长带来空间。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制造分部毛利率提升3.95个百分点至
16.15%。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虽然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归
母净利润和整体盈利能力得到大幅增长。
具体到板块,今年上半年集装箱制造、海洋工程、能源化工及液
态食品、空港与消防、金融及资产管理分部、循环载具等板块都
实现了业绩增长。
2、上半年集装箱行业整体做到了320万TEU,已经超过了整个行
业在年初的预期目标。目前来看下半年的节奏是怎样的?
答:今年上半年,我国集装箱供应链景气指数仍处于景气区间,
这一态势源于全球商品贸易韧性与国内市场积极动能的共同作
用:一方面,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及关税冲击等影响,全球商
品贸易展现出一定韧性;同时,红海绕航长期化、欧亚港口拥堵、
航运碳减排监管加强等因素也都降低了集运运输效率,使得出口
用标准干箱新箱需求维持在常规水平。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呈现
积极态势:依托集装箱标准化物流运输在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上
的优势,叠加钢材成本下降,报告期内国内客户对集装箱标准干
箱新箱的需求显著增长。这些原因共同推动上半年行业表现超出
预期。
展望下半年,虽然第三季度排产良好,但第四季度是行业淡季,
目前来看仍需观望。 | | 3、如何看待集装箱行业未来两年的行业趋势?
答:长期来看,我们对集装箱制造业务发展充满信心。集装箱的
需求核心挂钩全球商品贸易量。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人均财富提
升,同时在技术推动下商品购物更加便利,只要要素禀赋的差异、
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国际分工进而全球贸易就必然会持续
增长,所以从长期来看,未来行业集装箱年度需求量有可能从近
年来的400万左右的基准往更高的规模迈进。
同时,全球超过5000多万TEU的集运保有量会带动每年200-300
万TEU的潜在更新量;叠加全球供应链呈现的多元化及降碳等趋
势,将降低集装箱的周转速度,相同贸易量的情况下会需要更多
的集装箱量来运输,这些因素将共同支撑未来中长期集装箱行业
的稳步增长。
4、公司集装箱业务营收下滑但利润实现了增长,请管理层解读
下如何实现这一成果的,采取了哪些比较好的管理方法?
答:一方面,今年钢材价格整体呈下滑走势,同时公司每年集中
采购量非常大,更具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公司过去一直在做集装
箱领域的智能化改造,通过龙腾计划等举措,累计已投入焊接、
打砂、涂装、搬运等各种类型机器人逾千台,95%以上焊接作业量
由机器人或专机等自动化设备完成。在订单需求不错的情况下,
对于我们的效率提升以及单箱成本控制有较大帮助。
5、海工从前几年的低谷走出来,并进入当前的盈利提升期,核
心驱动因素有哪些?是否是可持续的?
答:首先是我们对于海工技术和建造能力坚持不懈的投入和努力,
通过持续的转型,到目前形成了以FPSO、FLNG为主的油气装备制
造,以海上风电安装船为主的海上风电装备建造,以及滚装船等
特种船舶制造的业务产品,使得我们当前的产品结构更加健康和
可持续,在平抑油气周期波动的同时,也抓住了新能源转型的机
遇;
第二,我们将原来在钻井平台的核心能力延伸到目前更为复杂的 | | FPSO/FLNG领域,这类油气开发装备更加复杂、挑战更高,同时
受短期油价波动的扰动影响更小。当前围绕FPSO/FLNG领域,全
球能够获得主流客户认可并具备制造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中
集集团是其中之一,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高认可度。同时,
这类产品价值量很高。以FPSO为例,其市场价格从三年前一艘大
型FPSO的价格约为28亿美元,已上涨至超过40亿美金,提升幅
度很高,毛利贡献也比较好。
根据SBMoffshore、EMA等机构预测,2025-2029年预计平均将
有10艘左右/年FPSO新合同授予(含新建大型项目和改造项目)
根据EnergyMaritimeAssociates预测,预计2025-2029年累计
约有11个FLNG订单授予。中长期的市场需求是比较明确和稳定
的。
6、对海工板块2025年的接单方向以及规模展望如何?以及对于
海工板块2025年整体的营收及利润情况如何展望?
答:在接单方面,上半年受订单落地延后影响,新增订单较去年
同期有所减少。未来我们还是聚焦高质量订单,油气订单以FPSO
项目为主,非油气订单主要跟踪已合作的客户,积极获取订单。7
月份,我们已与荷兰海工巨头VanOord公司签订1+1艘甲醇双燃
料动力海底铺石船项目EPC合同。
从订单储备看,当前海工手持订单约55.5亿美元,已排产至
2027/2028年。得益于在手订单保持高位,在高效交付的前提下,
全年营收及利润都有望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
7、上半年,中集车辆通过“星链计划”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
提升至23.07%,但北美业务仍受关税政策冲击。请问管理层如
何平衡全球化布局中的区域风险?是否会调整北美市场的产能
或供应链策略以应对当前挑战?
答:2025年上半年,中集车辆北美半挂车业务在特朗普关税政策
和需求严重下滑的双重冲击下,下游客户继续采取观望态度,购
车意愿更加趋于保守。在此背景下,中集车辆依然实现销量7,888
台,继续保持盈利,VanguardParts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 | 2025年下半年,随着关税和“双反调查”结果的落地,市场观望
情绪将大大缓解,加之2025年三季度为北美传统旺季,北美半挂
车业务有机会进入到弱复苏状态。
面对北美市场的不确定性,中集车辆推进“大白熊计划”,积极
构建北美供应链保障体系。2025年下半年,在“大白熊计划”的
整体框架下,将继续推动北美组织运营模式和业务转型规划的优
化,进一步夯实中集车辆全球供应链韧性,强化公司业务对地缘
政治风险的抵抗能力。
中集车辆正积极重塑半挂车全球供应链,海外形成“当地集采为
主,全球保供为辅”的全球半挂车供应链,稳步提升当地集采比
例。同时,在多个国家构建核心零部件工厂,全方位夯实全球半
挂车零部件供应链的韧性。
2024年,中集车辆完成了北美控股平台VanguardGTHolding治
理架构升级,初步构建了“无国界企业”的底座。2025年上半年,
完成了VanguardGTHolding旗下各家法人体的治理架构和管理
团队的迭代,初步构建了新型的组织运营模式。
此外,作为具有多年跨洋运营经验的出海企业,中集车辆的应对
是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积极适应变化,立足“跨洋运营”,构建
和深化“当地制造”,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持续多地布局,
增强北美半挂车业务的供应链韧性的同时,跑通全球南方市场区
域业务集团构建,向海外输出新质生产力。
8、如何展望安瑞科全年的经营业绩?
答:展望安瑞科全年经营业绩,基于当前全球航运减碳市场需求
的持续增长以及公司在手订单情况,预计安瑞科全年将保持良好
的发展态势。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优势业务,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确保全年业绩目标的实现。
特别的,造船及船用燃料罐相关业务全年新签订单金额有望达人
民币80亿元:中集安瑞科凭借全球领先的液化气体运输船的技术
和制造优势,保持了强劲的签单能力,特别是今年4月下旬以来
新签订单获取明显加速,回顾期内共计新签7艘新造船。此外中
集安瑞科通过收购举措,增强供气系统和液货系统的核心工艺设 | | 计与建造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液化气船领域的竞争力。受益于内
河内江绿色升级,以及中集安瑞科在船舶动力包LNG动力包、LNG
水岸加注、LNG换罐加注及安保系统、智能系统等一体化解决方
案能力,今年以来已斩获多个LNG、甲醇动力包订单。
此外,我们认为环科对安瑞科的直接影响已降至比较低的水平。
关于环科对安瑞科的影响,环科第二季度业绩环比有所提升,化
工行业处于周期磨底中,环科也在积极开展更高盈利能力的医疗
业务,其医疗设备部件业务保持增长态势,25年半年度同比增长
16.12%,也契合当下医疗设备开支增长的趋势,环科的经营态势
有望好转。
二、其他
9、公司上半年宣布的港股回购对投资者信心恢复有很大帮助,
未来还考虑有哪些动作提升投资者的回报吗?
答:首先还是踏实做好业绩,保持高质量的发展。今年上半年,
在整个宏观局势多变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实现了有质增长;
第二,我们也会通过积极的市场沟通,积极传递公司价值,增进
市场认同。一方面公司已构建新兴业务成长矩阵,包括绿甲、氢
能、模块化建筑等;其二,我们的海工板块已实现扭亏为盈,也
是真正拥有深海科技相关技术基础的,我们也会积极传递这方面
核心优势;
第三,集团一直在积极研究市场化手段来提升市场管理工作,2024
年集团完成了2亿元的A股回购,今年又在开展港股的回购,积
极维护股东权益。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我们的A股、H股价差
不断缩小,也让市场逐步认识到我们的价值。
10、上半年公司有息负债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加权平均融资
利率情况?如何展望下半年的有息负债规模以及未来2-3年的趋
势?
答:首先上半年公司有息负债相比2024年年末有所增长,主要与 | | 公司各个业务的经营周期和投入情况相关。对于很多业务而言,
年中可能是经营旺季,一些短周期的业务需要营运资金的投入,
长周期的业务也是中期投入相对较多,在年底会验收回款,所以
集团有息负债整体呈现年中较年初增长的趋势。但同期来看,今
年年中的有息负债规模相比2024年年中下降了51亿,我们对于
有息负债还是做到了较为平稳的控制,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管理
的目标。
近两年,集团做了很多工作来进行系统性债务结构调整。于2024
年年末,集团将美元币种的债务全部置换为境内人民币、离岸人
民币或港币债务,来实现结构优化。通过这样的置换,集团的整
体融资成本也有明显下降。
从下半年资金需求来看,我们还是会保持必要的一些营运资金投
入以及投资支出。但从整体规模来看,会在一个相对稳健水平的
基础上,进一步去优化。未来,集团也将采取更为积极的资产负
债管理措施,通过债务规模与债务结构的协同管控,进一步改善
我们整体的债务成本。 | 附件清单(如
有) | 无 | 日期 | 2025年9月1日 |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