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数控(688305):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德数控”或“公司”或“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2022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与公司的日常沟通、现场回访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并于 2025年 9月 2日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4、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 (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等文件; (3)查阅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 (5)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6)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7)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公司相关的媒体报道情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行业格局逐渐加剧的风险 高档数控机床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支持、推动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家的产业政策持续加码。若未来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可能对公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技术迭代升级的风险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产品持续向航空航天、汽车、机械、模具等更多领域开拓,不同领域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有差异,如果公司不能迅速适应不同领域的工艺差异化需求,迅速开展技术迭代升级,丰富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品种、提供满足不同领域加工需求的差异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并向用户提供最佳的加工方案,将面临产品无法适应市场新增需求,导致收入增长放缓等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毛利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 38.67%,显著高于同行业厂商。随着公司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公司的产品正在向精密模具、汽车、清洁能源、工程机械等诸多领域拓展。由于不同行业、不同用户使用的高端数控机床在定制化配置方面有所差异,相关产品的毛利率也会有所不同,下游客户结构的变化可能使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有所波动。而且,为满足下游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对手也在着手投入或加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研发与生产。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国家政策调整,产品售价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也存在下降的风险。 2、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导致的坏账风险 公司已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公司应收账款规模随营业收入增长而增加,如果经济形势恶化或者客户自身发生重大经营困难,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风险。 (四)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航空航天、兵器等军工企业,以及精密模具、汽车、清洁能源、国产商用飞机、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民用制造业企业。下游客户所在行业的发展大多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度较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周期性波动会对下游产业的结构升级,以及终端客户的经营情况、资金周转速度及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对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 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下游行业长时间不景气,则可能超出公司通过客户结构调整、内部挖潜等方式应对的能力范畴,进而一段时间内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产生较为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5年 1-6月,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减少 7.43%,主要系报告期摊销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 3、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分别减少 9.18%和 9.22%,主要系报告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 0.3股,股本增加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技术积累 公司高度重视创新技术研发,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发展战略。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拥有专利 390项,包括发明专利 227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 62项,国内发明专利 165项)、实用新型专利 157项、外观设计专利 6项;拥有注册商标 6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61项、作品著作权 4项。 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课题 44项,其他国家及地方研发项目 33项;公司累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24项,行业及团体标准 11项,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专利,以及持续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公司持续深耕研发,聚焦用户需求,完善产品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在现有四大通用技术平台和四大专用技术平台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不断深化研发力度,完成技术创新与产品线的优化及拓展,使公司产品谱系更加丰富,竞争优势显著。新产品及新技术的推出和迭代,带动了公司在航空航天、军工、船舶、医疗、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进一步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实现进口替代。对强国建设、保障社会安全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加速推进公司基于国产 CPU芯片的智能型数控系统的研制成熟与应用迭代,公司于 2025年初联合龙芯中科、清华大学胡楚雄教授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肖文磊教授团队,基于公司现有数控系统产品,在智能交互、预测性维护、智能编程、故障分析与诊断、加工工艺优化、技术支持库等方面,对多款AI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应用验证工作。借助 AI大模型,不仅能够提升加工精度和效率,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智能化水平,并支持复杂加工任务和个性化生产需求。这种结合为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核心关键功能部件自主可控,高端机床实现进口替代 公司拥有完整的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主要产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自主化率达到 85%,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全产业链的核心关键技术。产品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模具、能源、机械设备、低空经济、电子等产业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公司自主研发的GNC系列高档数控系统对标西门子 840D。公司自研自制的关键功能部件产品类型全面,规格型号丰富,在批量配套公司自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同时,规模化的支持国内的同行业机床企业。产品包括不同规格型号的力矩电机、主轴电机、伺服电机、电主轴、转台、铣头、激光干涉仪、激光对刀仪、无线测头、激光尺、编码器等,下游客户涵盖高端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纺织机械、风电能源、高等院校等众多领域。此外,随着未来银川厂区电主轴产能的扩充,功能部件的整体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更高效的迭代提升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具备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的创新型企业,是目前国内少数立足全面自主创新技术体系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根据用户工艺需求,规划设计机床结构,优化机床配置要素,为机床主机定制功能部件和功能开发。在双研发体系的支持下,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实现了功能、性能、可靠性从市场端到研发端的快速迭代提升。 4、售前技术与售后服务优势明显,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凭借多学科、多专业的售前技术团队,公司能够为不同行业领域用户量身订制成套高端制造加工解决方案,为其提供灵活多样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最大程度地向客户开放高档数控系统功能,支持个性化配置调整,实现公司产品的最优使用状态。在售后服务阶段,针对客户在实际加工制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公司能够提供快速响应、成本可控的售后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高效的售前、售中和售后市场服务能力,是公司具备市场盈利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5、面对未来制造发展需求,提供完整的产线交钥匙方案 公司得益于较高的国产化率与自主化率,依托于完整的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基础,结合多领域用户深度合作的应用积累,公司已具备柔性生产线“交钥匙”工程能力,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的生产需求。解决下游客户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加工需求,解决劳动力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的痛点,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随着公司柔性生产线业务进一步的积累与提升,未来将会为更多领域用户提供完整的国产化柔性生产线解决方案,降低用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难度,帮助用户快速实现自身制造能力转型升级,助力用户创造更高收益。 6、多领域重点用户深入合作,应用示范推动市场增长 公司建立了四大通用加工中心及四大专用加工中心技术平台,能够实现对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的快速应用验证。同时,公司与航空、航天、汽车、刀具、能源、船舶、兵器等产业的重点企业建立有“共同创新、共同提升、共同受益”合作模式,借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等平台支持,公司产品在各领域重点用户的关键零件加工制造中完成应用验证,既实现了产品快速验证提升,又能够在用户行业起到应用示范作用,良好的示范应用将对公司产品市场化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7、创新团队优势 公司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打造、沉淀了一支多层次、多专业、多学科的创新人才队伍,建立了以总经理陈虎为带头人的创新技术团队。报告期末,研发团队共 226人,拥有涵盖国内外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装配、检测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总经理陈虎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博士学历,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担任国家数控系统现场总线标准联盟工作组的组长,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第八届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机床工具专业评审组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床装备制造成熟度评价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陈虎博士是我国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行业资深专家,长期从事高档数控系统和高端数控机床相关技术研发,带领公司技术团队攻克了各类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建立了行业瞩目的完整数控机床技术链和产业链。 8、品牌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被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 2022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聚焦工业母机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深耕细作、创新发展,2024年被认定为辽宁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获得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第十届辽宁省省长质量奖银奖。同时,多款高端数控机床产品屡获机床行业春燕奖、产品质量十佳,整机产品 KMC800S五轴立式加工中心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评定为机床装备制造成熟度 9级(最高级)、“KTM120大型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和“KTX1250TC中型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均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评定为机床装备制造成熟度 8级。“航天复杂构件五轴高质高效精密加工成套工艺与制造系统及示范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开放式数控系统关键技术与标准及应用”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鼓励公司自主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公司“航空发动机齿箱机匣国产工艺装备数智化产线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颁发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产品及服务已在航空航天、机械设备、汽车、能源等重点行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将持续为用户提供国产高端制造完整解决方案,不断推动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在机床行业其他机床企业的应用配套,努力将公司打造为高端制造领域国内外领先的企业。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募集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万元
公司在研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募集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取得上市公司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募集资金进度与原计划基本一致,基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如下: 单位:股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