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宇顺(002289):北京房山中恩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更新)

时间:2025年09月13日 14:50:34 中财网

原标题:*ST宇顺:北京房山中恩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更新)





北京房山中恩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深正一专审字(2025)第01004号


















深圳正一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二〇二五年七月十日



目 录


项 目 起始页码
模拟合并审计报告 1-3

财务报表
模拟合并资产负债表 4-5
模拟合并利润表 6
模拟合并现金流量表 7
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8-51



深圳正一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地 址:深圳市福田区联合广场A1412SHENZHENG.CHINGYEE.ABA.(SGP) 电话(传真):0755-82714905
模拟合并审计报告
深正一专审字(2025)第01004号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一、审计意见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北京房山中恩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以下简称“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按照后附的附注三所述编制基础编制的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包括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2025年3月31日的模拟合并资产负债表,2023年度、2024年度以及2025年1-3月的模拟合并利润表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上述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后附的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三所述的编制基础编制,公允反映了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2025年3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的模拟合并财务状况以及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1-3月的模拟合并经营成果。

二、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在这些准则下的责任。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我们独立于OliveIdaLimited以及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其他责任。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强调事项-编制基础
我们提醒模拟合并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本报告所附模拟合并财务报表是根据本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三所述的编制基础编制,仅供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二所述资产重组事项之用,因此,该模拟合并财务报表不适合用于其他用途。

本段内容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

四、其他事项-对分发和使用的限制
我们的报告是根据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三所述的编制基础编制,仅供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二所述资产重组事项之用,而不应发送至除资产重组事项相关方以外的其他方。

五、管理层和治理层对模拟合并财务报表的责任
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管理层(以下简称管理层)负责按照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三所述的编制基础编制模拟合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并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在编制模拟合并财务报表时,管理层负责评估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披露与持续经营相关的事项(如适用),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除非管理层计划清算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终止运营或别无其他现实的选择。

治理层负责监督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

六、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我们的目标是对模拟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包含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但并不能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在某一重大错报存在时总能发现。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独或合并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在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

同时,我们也执行以下工作:
(一)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应对这些风险,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由于舞弊可能涉及串通、伪造、故意遗漏、虚假陈述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未能发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高于未能发现由于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

(二)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三)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合理性。

(四)对管理层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恰当性得出结论。同时,根据获取的审计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北京房山中恩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除特别说明外,金额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一、项目及相关公司基本情况
Olive Ida Limited为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公司,按项目投资设计和相关法规的要求,由境内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申惠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中恩云(北京)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共同经营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的中恩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以下合称“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及相关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为IDC及服务器托管和相关技术服务。

Olive Ida Limited直接或间接持有或控制上述三家公司100%股权。

截至2025年3月31日,
1、相关投资关系及股权架构:
正嘉公司持有申惠碧源100%股权,凯星公司持有中恩云科技100%股权,正嘉公司和凯星公司均为基汇资本通过境外投资关系而间接控制的主体;汇之顶公司则由基汇资本在中国境内的两名管理层人员李晨、邵嘉文设立,汇之顶公司持有中恩云信息 100%的股权,根据汇之顶公司、中恩云科技与中恩云信息共同或分别签署的《独家购买权合同》《授权委托协议》《独家业务合作协议》《股权质押合同》等协议安排,基汇资本通过中恩云科技以协议方式控制中恩云信息。标的公司股权结构图如下: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注册 地成立日期注册资 本直接或简 接控制或 持有股权 比列(%)中恩云数据中心 项目中:
北京2019/9/1938000 万(元)100房/地资产持有者
北京2017/1/107950万 (美元)100设备类资产持有 者
北京2020/3/241000万 (元)100营运牌照持有者
纳入本期模拟合并范围为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相关的 3家公司,具体见本附注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二、拟资产重组的情况
2025年4月 22 日,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宇顺”)公告称,为提升公司资产质量,提高盈利能力,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与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申惠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中恩云(北京)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Olive Ida Limited(以下简称“交易对方”)签署了《北京房山数据中心项目之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 Olive Ida Limited 间接持有或控制的标的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深圳宇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本次交易最终交易对手方、股权比例、交易价格、支付安排等将以签署的正式协议为准。

基于上述三家公司的最终控制方为境外公司,而北京申惠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为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中房/地资产持有者,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为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中设备类资产持有者,中恩云(北京)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中营运牌照持有者,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 IDC和服务器托管服务业务,任何一家单独经营都不能产生IDC和服务器托管服务业务带来的收益,为整体反映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报告期内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相关公司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包括2025年3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的模拟合并资产负债表,2025年1-3月、2024年度、2023年度的模拟合并利润表以及相关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三、模拟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一) 编制基础
本模拟合并财务报表是基于以下假设条件为基础编制:
1、本模拟合并财务报表以附注一所述模拟合并范围内公司 2023年 1月 1日-2025年3月31日各公司未审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财务信息为基础进行合并,并于编制模拟合并财务报表时全额抵消拟模拟合并公司之间的所有内部交易。

2、本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假设附注二所述资产重组事项已于本模拟合并财务报表最早期初(2023年1月1日)实施完成。

3、对上述公司主体财务报表的模拟合并,并非以控制为基础。

4、假定上述各主体公司在交易最早期初业已构成一项完整业务并持续经营。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5、假定上述公司主体之间未来仍继续执行或保持目前的业务与交易模式。

6、假定所有的资产、债务真实公允及相应的资产权属转移不存在法律障碍,编制合并报表不考虑与此相关的税费,涉及相关的所有债权债务转移包括金融机构债务不存在法律纠纷,各项法律手续均已完备并合规。

7、鉴于模拟合并财务报表之特殊编制目的,本模拟合并财务报表不包括模拟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仅列报和披露模拟合并财务信息,未列报和披露本公司财务信息,不再区分所有者权益具体明细项目,也不包含一份完整财务报表所应披露的所有会计政策及附注。

除上述特殊的编制基础外,本模拟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模拟合并财务报表。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外,财务报表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照相关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除特别说明外,财务报表即为模拟合并财务报表。

(二) 持续经营
公司不存在导致对报告期末起 12 个月内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因此,本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

四、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公司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公司2023年12月31、2024年12月31日、2025年3月31日的财务状况及2023年度、2024年度以及2025年1-3月的经营成果。

(二)会计期间
本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本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止。

(三)营业周期
本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四)记账本位币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本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本公司及子公司选定记账本位币的依据是主要业务收支的计价和结算币种。

(五)外币业务
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成人民币记账。外币货币性项目余额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除属于与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处理外,均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六)金融工具减值
本公司需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1、减值准备的确认方法
本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上述各项目按照其适用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方法(一般方法或简化方法)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信用减值损失。

信用损失,是指本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其中,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本公司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的一般方法是指,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金融资产(含合同资产等其他适用项目,下同)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本公司在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时,考虑所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前瞻性信息。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本公司假设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选择按照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依据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而采用未来12月内或者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为基础计量损失准备。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依据其他应收款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采用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减值损失。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其他应收款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七)投资性房地产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折旧年限(年)残值率
37年5%

(八)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分类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其他设备。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固定资产按成本并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的影响进行初始计量。

2、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根据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率确定折旧率。如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不同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则选择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分别计提折旧。


折旧方法折旧年限 (年)残值率(%)
年限平均法20-375
年限平均法10-203
年限平均法3-53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认定依据、计价方法、折旧方法
公司与租赁方所签订的租赁协议条款中规定了下列条件之一的,确认为融资租入资产:(1)租赁期满后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本公司;(2)公司具有购买资产的选择权,购买价款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该资产的公允价值;(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所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4)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存在较大的差异:(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本公司才能使用。

在承租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的融资费。

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能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九)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以立项项目分类核算, 成本按实际工程支出确定,包括在建期间发生的各项必要工程支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

在建工程项目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十)借款费用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开始资本化:
(1)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资本化期间,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当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当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中部分项目分别完工且可单独使用时,该部分资产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可对外销售的,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3、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期间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则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该项中断如是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则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

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确认为当期损益,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后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

4、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
对于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借款费用及其辅助费,减去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来确定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对于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根据每月月末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十一)使用权资产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使用权资产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参见本附注四、(二十一)“租赁”。

本公司对使用权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
(1)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
(2)在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已享受的租赁激励相关金额;
(3)本公司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4)本公司为拆卸及移除租赁资产、复原租赁资产所在场地或将租赁资产恢复至租赁条款约定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成本(不包括为生产存货而发生的成本)。

在租赁期开始日后,本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使用权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本公司在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本公司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对计提了减值准备的使用权资产,则在未来期间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参照上述原则计提折旧。

(十二)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
(1) 取得无形资产时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债务重组取得债务人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以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入账价值,并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该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前提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无形资产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入账价值,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以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确定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其入账价值。

内部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用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以及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利息费用,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直接费用。

本公司的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系统软件等。

(2) 后续计量
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内按直线法摊销;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测试见本附注“四、(十三)长期资产减值”。

2、划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具体标准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阶段: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等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活动的阶段。

开发阶段: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活动的阶段。

(十三)长期资产减值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判断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对存在减值迹象的,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在难以对单项资产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的情况下,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在未来期间做相应调整,使资产在剩余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尚未达到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以及合并所形成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的商誉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十四)长期待摊费用
对于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 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包括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预计受益年限分期摊销。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则将其尚未摊销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十五)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等。

短期薪酬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在职工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其中非货币性福利按公允价值计量。

(十六)租赁负债
租赁负债的确认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参见本附注四、(二十一)“租赁”。

本公司对租赁负债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在计算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本公司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无法确定租赁内含利率的,采用本公司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租赁付款额包括: (1)扣除租赁激励相关金额后的固定付款额及实质固定付款额;
(2)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
(3)在本公司合理确定将行使该选择权的情况下,租赁付款额包括购买选择权的行权价格;
(4)在租赁期反映出本公司将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的情况下,租赁付款额包括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需支付的款项;
(5)根据本公司提供的担保余值预计应支付的款项。

本公司按照固定的折现率计算租赁负债在租赁期内各期间的利息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未纳入租赁负债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十七)预计负债
当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确认为预计负债:(1)该义务是本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涉及诉讼、债务担保、亏损合同、重组事项时,如该等事项很可能需要未来以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其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确认为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并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因随着时间推移所进行的折现还原而导致的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增加金额,确认为利息费用。

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并作适当调整,以反映当前的最佳估计数。

(十八)收入
1、收入确认的一般原则
本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简称:商品)控制权时,按照分摊至该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

履约义务,是指合同中本公司向客户转让可明确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承诺。

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本公司在合同开始日即对合同进行评估,识别该合同所包含的各单项履约义务,并确定各单项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某一时点履行。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在某一时间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本公司按照履约进度,在一段时间内确认收入:(1)客户在本公司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本公司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2)客户能够控制本公司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3)本公司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本公司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否则,本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的时点确认收入。

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本公司根据商品和劳务的性质,采用产出法确定恰当的履约进度。当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公司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直到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为止。

2、本公司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本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IDC服务器托管。

(1) 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合同
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合同包含为客户提供 IDC资源及相关运行维护的履约义务,由于公司履约的同时客户即取得并消耗公司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公司将其作为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每月根据与客户确认的对账数据进行收入确认。
(2) 设备销售合同
公司与客户之间的销售商品合同包含转让机房IT设备等相关设备的履约义务,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公司在满足下列条件情况下进行收入确认:公司已根据合同约定将产品交付给客户且客户已接受该商品,已经收回货款或取得了收款凭证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商品的法定所有权已转移。

3.其他
公司参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 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十九)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是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判断依据及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将尚未分配的相关递延收益余额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判断依据及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取得的与资产相关之外的其他政府补助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用于补偿公司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2)用于补偿公司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同时包含与资产相关部分和与收益相关部分的政府补助,区分不同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公司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与公司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支。

(二十)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于某些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以及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般情况下所有暂时性差异均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但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此外,与商誉的初始确认相关的,以及与既不是企业合并、发生时也不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有关的暂时性差异,不予确认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则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予以转回。

(二十一)租赁
租赁是指本公司让渡或取得了在一定期间内控制一项或多项已识别资产使用的权利以换取或支付对价的合同。在一项合同开始日,本公司评估合同是否为租赁或包含租赁。

本公司租赁资产的类别主要为房屋、土地以及各类设备。

① 初始计量
在租赁期开始日,本公司将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确认为使用权资产,将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认为租赁负债,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除外。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计税依据
按应税销售收入计算销项税,并扣除当期允许抵扣的进 项税额后的差额计缴增值税
实缴增值税
实缴增值税
实缴增值税
自用物业的房产税,以房产原值的70%为计税依据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计税依据
对外租赁物业的房产税,以物业租赁收入为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所得额

六、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以下金额单位若未特别注明者均为人民币元。)
(一)货币资金

2025年3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
--
403,985,872.84492,719,040.17
--
403,985,872.84492,719,040.17
--
(二)应收账款
1、按账龄披露

2025年3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
231,195,264.58147,573,360.76
--
--
--
231,195,264.58147,573,360.76
11,559,763.247,378,668.04
219,635,501.34140,194,692.72
2、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列示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 -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231,195,264.5810011,559,763.245
231,195,264.5810011,559,763.245
231,195,264.5810011,559,763.245
(续表)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 - 
147,573,360.761007,378,668.045
147,573,360.761007,378,668.045
147,573,360.761007,378,668.045
(续表)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 - 
145,713,622.541007,285,681.135
145,713,622.541007,285,681.135
145,713,622.541007,285,681.135
2.1按账龄组合

2025年3月31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31,195,264.5811,559,763.24147,573,360.767,378,668.04145,713,622.547,285,681.13
------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3月31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31,195,264.5811,559,763.24147,573,360.767,378,668.04145,713,622.547,285,681.13

3、坏账准备的情况

2024年12月31 日余额2025年1-3月变动金额  
 计提收回或转回转销或核销
7,378,668.049,946,841.395,765,746.19-
7,378,668.049,946,841.395,765,746.19-
(续表)

2023年12月31 日余额2024年变动金额  
 计提收回或转回转销或核销
7,285,681.1392,986.91--
7,285,681.1392,986.91--
(续表)

2022年12月31 日余额2023年变动金额  
 计提收回或转回转销或核销
4,961,537.282,324,143.85--
4,961,537.282,324,143.85--
4、按欠款方归集的应收账款情况
本公司2025年3月31日、2024年12月31、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均形成于互联网客户A,历史信用期均为6个月以内。

(三)预付款项

2025年3月31日余额2024年12月31日余额
-442,208.80
--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3月31日余额2024年12月31日余额
--
--
-442,208.80
其他说明:上述款项余额系期间预付给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财产保险费、以及期间预付给国网(北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的电力监测费。

(四)其他应收款

2025年3月31日余 额2024年12月31日余 额
--
--
2,561,684.682,512,253.69
2,561,684.682,512,253.69
2,236,197.632,147,057.78
325,487.05365,195.91
1、其他应收款
(1)按账龄披露

2025年3月31日余额2024年12月31日余额
98,691.56164,817.73
119,757.16177,069.46
177,069.4670,366.50
66,166.502,100,000.00
2,100,000.00-
--
2,561,684.682,512,253.69
2,236,197.632,147,057.78
325,487.05365,195.91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2,100,000.0081.982,100,000.00100
461,684.6818.02136,197.6329.50
461,684.6818.02136,197.6329.50
2,561,684.68100.002,236,197.6387.29
(续表)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2,100,000.0083.592,100,000.00100
412,253.6916.4147,057.7811.41
412,253.6916.4147,057.7811.41
2,512,253.691002,147,057.7885.46
(续表)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比例 (%)金额计提比例 (%)
2,100,000.0087.952,100,000.00100
287,739.9312.0517,905.326.22
287,739.9312.0517,905.326.22
2,387,739.931002,117,905.3288.70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5年3月31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98,691.564,934.57164,817.738,240.88217,373.4310,868.67
119,757.1611,975.72177,069.4617,706.9570,366.507,036.65
177,069.4653,120.8470,366.5021,109.95--
66,166.5066,166.50----
461,684.68136,197.63412,253.6947,057.78287,739.9317,905.32
(2.2)单项计提
因与北京安辰嘉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存在合同纠纷,对方不再履行部分合同内容、工作量等额的款项预期无法回收,210万元全额计提坏账。

(3)按款项性质

2025年3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
5,000.004,200.00
65,098.4445,060.57
391,586.24362,993.12
2,100,000.002,100,000.00
  
2,561,684.682,512,253.69
2,236,197.632,147,057.78
325,487.05365,195.91

(4)坏账准备的情况

2024年12月31 日余额2025年变动金额  
 计提收回或转回转销或核销
21,47,057.7889,139.85--
21,47,057.7889,139.85--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023年12月31 日余额2024年变动金额  
 计提收回或转回转销或核销
2,117,905.3229,152.46--
2,117,905.3229,152.46--
(续表)

2022年12月31 日余额2023年变动金额  
 计提收回或转回转销或核销
2,113,474.524,430.80--
2,113,474.524,430.80--
(五)其他流动资产

2025年3月31日余额2024年12月31日余 额
209,691,136.81211,653,777.07
209,691,136.81211,653,777.07
(六)固定资产

2025年3月31日余额2024年12月31日余 额
2,210,835,021.502,242,812,682.41
--
2,210,835,021.502,242,812,682.41
其他说明:如八、(三)、3关联担保情况所述, 上述资产处于贷款抵押状态 1.固定资产情况

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办公设备
   
1,067,771,013.571,440,316,516.0310,553,080.69
---
---
---
---
---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113,207.53--
---
---
---
113,207.53--
1,067,657,806.041,440,316,516.0310,553,080.69
   
86,409,430.00187,198,018.672,220,479.21
9,464,827.8322,159,382.04240,243.51
9,464,827.8322,159,382.04240,243.51
---
---
---
---
---
---
---
95,874,257.83209,357,400.712,460,722.72
   
---
---
---
---
---
---
---
---
---
---
---
   
971,783,548.211,230,959,115.328,092,357.97
981,361,583.571,253,118,497.368,332,601.48
(续表一:2024年度固定资产情况)

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办公设备
   
857,665,956.181,118,586,354.898,340,836.46
210,105,057.39321,730,161.142,212,244.23
---
210,105,057.39321,730,161.142,212,244.23
---
---
---
---
---
---
---
1,067,771,013.571,440,316,516.0310,553,080.69
   
56,312,151.42118,863,699.151,352,086.40
30,097,278.5868,334,319.52868,392.81
30,097,278.5868,334,319.52868,392.81
2023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
模拟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
---
---
---
---
---
---
86,409,430.00187,198,018.672,220,479.21
   
---
---
---
---
---
---
---
---
---
---
---
   
981,361,583.571,253,118,497.368,332,601.48
801,353,804.76999,676,368.316,988,750.06
(续表二:2023年度固定资产情况)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