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科技(688755):汉邦科技: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时间:2025年09月15日 19:21:03 中财网
原标题:汉邦科技:汉邦科技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邦科技”或“公司”或“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与公司的日常沟通、现场回访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并于2025年8月25日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4、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
3
()查阅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
(5)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6)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7)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发行人相关的媒体报道情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知识产权纠纷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Cytiva与公司存在两起未决专利侵权诉讼。具体情况如下:1、“柱装填方法”诉讼
基本情况:2022年10月,原告Cytiva认为公司的自动轴向压缩层析柱(ACC系列自动层析柱)侵犯了其在中国申请的“柱装填方法”发明专利,要求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其发明专利权的产品,并就“柱装填方法”专利侵权事项赔偿Cytiva经济损失500.00万元、其他合理开支50.00万元。

诉讼进展:2023年11月,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2022)苏01民初3945号”《民事判决书》,认定汉邦科技不构成侵权,驳回原告Cytiva的全部诉讼请求。截至公告日,Cytiva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已受理上诉申请,尚未作出二审判决。

2、“分离介质浆料罐”诉讼
基本情况:2024年9月,原告Cytiva认为公司的自动匀浆罐(STK系列自动匀浆罐)产品侵犯了其在中国申请的名称为“分离介质浆料罐”的发明专利,并发现上海耐利流体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耐利”)共同参与了相关产品的制造,要求公司与上海耐利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其发明专利权的产品,并赔偿Cytiva经济损失500万元、其他合理开支100万元。

进展:公司于2025年1月已就涉案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宣告该涉案专利全部无效的请求,2025年9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

3、上述诉讼对公司的影响
①涉案专利对公司持续经营的影响
“柱装填方法”专利主要涉及用于柱的介质装填,与产品的结构设计、加工工艺、测试方法等核心环节无关,不涉及公司的核心技术。该专利侵权纠纷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分离介质浆料罐”专利提出了一种处理分离填料的方法,应用场景是填料的搅拌均匀。主要技术方案是先在匀浆罐的底部以吹气方式使罐中沉积的填料悬浮起来,而后使用罐中的推动器进行搅拌。公司已针对涉诉产品制定了替代性方案,不会对公司产品的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②判决结果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若法院最终支持Cytiva的全部诉讼请求,则公司最高需要向Cytiva支付合计不超过1,150.00万元的赔偿款(“柱装填方法”共计不超过550.00万元;“分离介质浆料罐”共计不超过600.00万元,与上海耐利共同赔偿),且无法继续销售侵害Cytiva享有的相关发明专利权的产品。

综合考虑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预计相关专利诉讼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公司在未来经营中,存在竞争对手采取以知识产权诉讼打压竞争对手策略而向公司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亦存在因公司对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的理解偏差导致公司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风险。若公司未来出现新的知识产权争议或纠纷,且上述争议或纠纷的诉讼或仲裁结果对公司不利,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二)技术风险
1、产品升级及技术更新风险
公司所处的制药装备及服务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研发周期较长,涉及制药工艺、生物技术、化工、机械及制造、光学、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个学科技术协同融合,因此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公司可能面临研发投入成本过高、研发进度缓慢等技术创新风险。未来若公司不能及时跟踪下游医药行业技术发展,或是不能根据下游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完成新产品的升级换代,将对未来公司业绩增长及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的技术壁垒较高,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研发成果创新是保持技术优势和行业竞争力的保障。但是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内竞争对手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如果公司不能采取措施稳定核心技术团队,有效避免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公司产品和技术秘密可能被泄露,公司将面临技术优势和行业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
1、期末存货金额较高及发生减值的风险
公司产品种类繁多,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组成,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39,912.21万元。公司期末存货金额较高,主要系公司基于未来市场的需求预测并结合定制化产品的生产周期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储备的原材料及新增的在产品、产成品较多,且可能会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而进一步增加。一方面,存货金额较大对公司流动资金占用较多,可能导致一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若未来客户因市场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违约、撤销订单或需求下降,导致公司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积压,可能将使公司面临存货减值风险,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若原材料市场价格下滑,可能导致公司在未来经营中面临存货跌价的风险。

2、应收账款金额较高及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6,648.51万元。公司期末应收账款金额较高,主要系公司主营业务为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专业的分离纯化装备、耗材与技术服务,处于细分行业产业链上游,根据同行业公司惯例多与下游客户以赊销方式结算所致,亦受客户资金支付审批安排的影响而耗时较长,导致款项并未严格按照付款节点及时支付。如公司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或应收账款发生坏账,将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四)经营风险
1、专业人才不足的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技术研发和全球化市场销售人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人才。随着同行业公司对专业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如果公司不能保持现有人才队伍稳定并持续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人才梯队建设不到位,公司业务持续发展可能受到制约。

2、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下游行业主要为医药制造业,由于医药制造业的特殊性,其发展受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影响较大。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药制造业的产业政策持续调整及完善,可能进一步加剧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影响制药企业在固定资产领域的投资和制药装备的市场需求。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政策的变化,深刻理解行业法规导向,及时调整公司生产和研发布局,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3、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各种结构件、泵、阀、电气元件、标准件等。报告期末,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为82.93%,占比较高,其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上述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亦随着钢、铁等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而波动,而大宗商品价格受市场供需、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汇率、产业政策、国家战略、国家间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若未来上述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将不利于公司成本的控制,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调整可能无法有效降低或消化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司产品毛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国内市场方面,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国内制药装备行业转型升级,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竞争也进一步加剧。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产品知名度尚待提高,随着公司国际化进程加快,与国外知名制药装备企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如果公司不能持续进行技术和工艺突破,提升产品性能,覆盖国内外更多客户群体,或者公司在发展战略方面出现失误,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可能下滑,该等不利变化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较大影响。

5、新产品无法产业化或销售情况不及预期的风险
在原有的生物制药装备业务基础上,公司正在自主研发色谱填料/层析介质,从设备领域向耗材领域拓展,已完成产品的初步研发,正在由研发向产业化过渡。

由于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制备与应用涉及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等多门学科知识与前沿技术,技术门槛与壁垒相对较高,同时国外厂商起步更早、规模更大、资本实力更为雄厚,公司受研发条件、产业化进程、市场推广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出现产品无法产业化或销售情况不及预期的风险,对公司财务状况与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5年1-6月,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34,874.3232,903.305.9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2,779.763,768.49-26.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2,477.213,779.02-34.4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814.803,116.74-73.86
主要会计数据2025年6月末2024年末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120,862.7473,963.3163.41
总资产180,113.41132,482.5135.95
主要财务指标2025年1-6月2024年1-6月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00.57-30.1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00.57-30.1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60.57-37.9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355.68减少2.33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985.70减少2.72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6.026.70减少0.68个百分点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报告期初分别增长35.95%和63.41%,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收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致。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6.24%和34.45%,主要系报告期产品毛利率下降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73.86%,主要系报告期订单增加驱动采购付款上升所致。

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30.12%,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所致。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37.90%,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具备较强的研发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已自主掌握主要产品核心技的发明专利共56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43项,海外发明专利13项。公司曾主持或牵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或产业化项目15项,包括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研制与应用开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药物等制备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纯化装置”等国家级项目6项。公司长期以来注重研发及技术储备,通过自主研发和委托研发等多种形式提升研发实力,核心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已达到先进水平,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2、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优势
公司通过技术突破和工艺积累,开发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工艺设备,在小分子和大分子分离纯化设备领域均形成一定产品优势,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方案选择。在潜在临床需求大、市场增长快速的创新生物药品种,如抗体偶联药物、核酸药物、口服胰岛素及用于减肥用途和糖尿病治疗的多肽类似物等的原料药生产中,需要综合使用色谱系统、层析系统、超滤系统、在线配液系统、核酸合成仪等多种设备。公司充分发挥齐全的产品线优势,不断增强基础制造能力,增强系统设计、集成、交付能力,并利用长期积累的纯化工艺技术和经验积极为客户提供针对性、定制化解决方案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升竞争壁垒和客户黏性。

3、领先的品牌优势
公司在国内色谱分离纯化设备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并致力于发展成为面向全球制药企业的整体解决方案主流供应商。公司积极参与品牌经营,重视品牌建设和客户口碑,以品牌促发展。目前,公司是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理事、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工业制备色谱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是国内能与国际知名制药装备厂商进行竞争的少数厂商之一,在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4、快速响应及本土化服务优势
公司客户主要集中于境内,相较于境外竞争对手,公司在地域上更接近客户,能够更全面、更迅速地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团队,可实时了解客户需求,根据客户的问题随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以保障客户生产线的尽快建立和稳定持续运行。在销售方面,公司团队与客户也长期保持紧密合作的关系,参与客户方案的研发,随时听取客户对产品的反馈意见,及时响应并解决客户对产品的各类需求,并帮助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持续改进现有产品线。

5、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为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专业的色谱分离纯化装备、耗材与技术服务,已成为国产药物纯化设备主要厂商之一,产品已销往国内外超过2,000家客户,包括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制药企业,以及德国、英国、印度、韩国、挪威等多个国家,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凭借着突出的研发能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加强了客户对公司的粘性,保障公司业务的稳定性。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万元

项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2,099.882,204.24-4.73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2,099.882,204.24-4.73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6.026.70减少0.68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2024年1-6月和2025年1-6月,发行人研发费用分别为2,204.24万元和2,099.88万元,较上期研发费用基本持平。

(二)研发进展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在研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元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 资规模本期投入 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段性 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 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超高效液相 色 谱 仪 (UPLC)研 发4,500,000801,7043,423,361已完成自动进 样器方案设 计,入口比例 阀调试优化, 柱温箱的设计 加工以及检测 器资料收集调 研完成超高效液相 色谱仪器关键部 件及整机的研发 和产业化行业 先进发酵类、合成 类、天然产物 等产品的纯化 工艺开发和实 验研究
2硅胶亲水改 性色谱填料5,500,0002,161,5944,623,753创立硅胶亲水 改性色谱填料 的合成工艺, 制备出符合预 期研发成果的 小试样品,且 批次重复性良 好完成氨基甲酸酯 嵌入型C18填 料、酰胺嵌入型 C18填料聚硅氧 烷改性C18填料 的开发及产业化行业 先进极性物质如多 酚类、黄酮、 核苷酸的分离 纯化,及碱性 化合物如胺 类、抗抑郁药 的分离纯化
3悬浮聚合法 制备 PS和 PM色谱填料3,500,0001,470,0123,090,632已制备出阳离 子/阴离子交 换PS微球在制备出机械强度 高、载量值高、 稳定性好、分离行业 先进生物大分子如 单抗和疫苗以 及化学合成药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 资规模本期投入 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段性 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 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小试的基础上 逐步放大效果好的疏水改 性PS和PM填料 物的分离纯化
4改性琼脂糖 层析填料的 研发4,000,0001,800,0983,479,942已完成亲和改 性、疏水改性、 离交改性,在 小试的基础上 逐步放大制备出配基密度 高、稳定性好、 分离纯化效果 好、理化性质与 商品化一致的改 性琼脂糖填料行业 先进生物大分子如 单抗和疫苗的 分离纯化,及 基因治疗与核 酸药物的分离 纯化
5核酸药物生 产上下游工 艺设备研制 与开发18,000,0006,758,50511,766,587已完成可调柱 高合成柱研 发、系统软件 设计、整体设 备集成化设计开发出高精度输 送泵、高精度电 导检测器、高效 快速核酸合成柱 等关键部件,研 制出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酸合 成系统行业 先进SiRNA、ASO、 Aptamer等小 核酸类药物的 分离纯化
合计/35,500,00012,991,91326,384,275----
注:以上仅列示主要在研项目,合计数为主要在研项目的金额。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研发费用明细、大额研发支出凭证、研发项目进展相关资料,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了解公司研发支出及研发进展情况。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取得上市公司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和年审会计师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募集资金进度与原计划基本一致,基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年产1,000台液相色谱系列分离装备生产项目、色谱分离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年产2,000台(套)实验室色谱分离纯化仪器生产项目于2025年6月10日经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程序对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进行了变更,并于2025年6月11日进行了公告。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序号募投项目名称投资总额 (万元)调整前拟投入募集 资金金额(万元)调整后拟投入募集 资金金额(万元)
1年产1,000台液相色谱系列分离 装备生产项目19,302.9119,302.9113,891.92
2色谱分离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7,109.6218,063.4112,999.88
3年产2,000台(套)实验室色谱 分离纯化仪器生产项目22,476.0422,476.0416,175.55
总计68,888.5759,842.3643,067.35 
注:上述数据如存在尾差差异,系四舍五入所致。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本报告不构成对上市公司的任何投资建议,保荐机构提醒投资者认真阅读上市公司半年度报告/年度报告等信息披露文件。

(以下无正文)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