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创能源(688429):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时间:2025年09月17日 16:25:21 中财网
原标题:时创能源: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保荐人名称: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被保荐公司简称: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姓名:王哲联系电话:021-38966515
保荐代表人姓名:蒋益飞联系电话:021-38966515
根据《证券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联合证券”或“保荐人”)作为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创能源”“公司”或“发行人”)持续督导阶段的保荐人,对时创能源进行持续督导,并出具 2025年半年度(以下简称“本报告期”)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二、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行业风险
1、行业政策变化导致公司产品市场空间下降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光伏行业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新能源产业,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光伏行业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公司产品取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如果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下降或出现不利变化,可能导致行业整体市场空间下降。

公司光伏设备产品的市场空间主要来源于新增产能,行业政策的不利变化将直接影响光伏电池企业新建产能规模;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和光伏电池产品的市场来源于已有和新增产能两方面,但是如果行业政策不利变化导致终端用户需求降低,可能影响已有产能的开工率,进而对公司相关产品的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2025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针对光伏行业恶性竞争的政策影响力度显著加强,“反内卷”从企业自发行为上升为国家引导的行业系统性重整。在中央财经委会议及工信部专项座谈会之后,光伏“反内卷”被提升至最高规格,产业链价格端初显成效,处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的硅料和中游的硅片价格有所上升,但下游组件环节价格反馈较弱,下游电站投资商仍要求维持低价,是否继续向下传导存在不确定性。政策效应的显现与市场回暖仍需时间。短期之内,预计终端需求尚不足以支撑供应链价格大幅回升,行业竞争态势依旧激烈,可能会延长企业的亏损周期,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整体而言,国内政策逐步从补贴驱动转向市场化竞争。2025年,受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办法、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及上述政策与各省具体实施办法出台时间差的影响,行业存在一定观望情绪,不确定性增加。同时,此轮电价改革以 2025年 6月 1日为节点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执行不同的机制电量和机制电价,预计会给上半年带来一波抢装潮,下半年则会转换至市场驱动,全年新增装机可能会出现下滑,市场供需关系矛盾加剧、产业链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2、市场竞争恶化风险
公司光伏湿制程辅助品依托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毛利率水平。近年来,该细分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滑。为应对市场竞争者,公司采取了产品快速迭代、适当降低售价等措施,但是仍有可能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市场空间下滑。公司光伏设备产品依托技术壁垒,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但近年来行业产能扩张停滞导致设备需求下跌,公司设备产品市场空间下滑。公司光伏电池,主要依托差异化的技术优势来抢占市场空间,面临光伏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市场竞争恶化的局面,如果公司电池产品不能保持差异化优势,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和光伏设备产品不能通过持续研发推出迭代产品和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技术路线迭代加速、产品存在被迭代的风险
n型电池(如 TOPCon、HJT、BC等)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好的稳定性等优势,已取代传统 p型 PERC电池,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光伏产业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与迭代始终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

2025年上半年度,行业已进入“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双轨并行”阶段,TOPCon规模化红利尚未见顶,BC与钙钛矿的差异化突破正在重塑竞争格局。各种技术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未来其他技术路线或钙钛矿等其他新兴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则电池技术将面临主要技术路线变更的风险,若公司不能顺应技术路线变更推出相应的新产品,则可能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096.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27%;净利润-17,922.7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4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921.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43%;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36%。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52,142.0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28%。

2025年上半年度,产能严重过剩使得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在此背景下,公司报告期内的湿制程辅助品整体销售数量1370万升,较去年同期下降19.4%。

而光伏电池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量1.05GW,较去年同期增长233.6%,实现营收25,93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5%。随着HJT设备的逐步验收完成,设备营收有所增长。但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仍异常激烈,电池平均单价0.25元/W,较去年同期下降14.4%,电池毛利仍处于亏损状态。

若后期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市场需求持续下降、市场恶性竞争加剧、公司客户拓展情况不及预期等情形,公司业绩可能存在持续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经营风险
1、边皮料供应商集中的风险
TCL中环子公司内蒙古中环、宁夏中环系公司主要单晶边皮料供应商。除少量用于研发及中试线生产的单晶边皮料来源于其他供应商外,公司的单晶边皮料绝大部分向 TCL中环采购。单晶边皮料为公司光伏电池主要原材料,如果未来公司不能继续从 TCL中环或其关联方采购边皮料或 TCL中环边皮料供应不足,且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较快地转换到其他替代或补充的边皮料供应商,将对公司的光伏电池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2、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025年以来,尽管设备验收带来了营收增长,但光伏行业全产业链价格下行,公司主要产品光伏电池价格持续下降,同时受整体市场影响,湿制程辅助品的销量也随之下降,毛利额下降,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如果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持续,或将对公司产品的售价及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受“反内卷”政策影响,硅料等原材料价格开始抬涨;受供需矛盾突出、金融与地缘因素影响,光伏电池核心原材料白银等价格持续上涨。而下游组件电池的售价却还没有明显回升,原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电池产品的成本,若公司电池产品不能通过持续优化来降低成本,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存货跌价风险和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公司存货余额较高影响公司资金周转速度、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降低资金使用效率。若下游行业市场需求降低或将导致公司产品大幅降价,公司可能面临大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风险,并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本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 14,742.93万元,占本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 11.05%,占本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2.69%。未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如果公司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足额回收甚至不能回收,或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性现金流等产生不利影响。

4、新产品量产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基于叠栅技术的组件量产工作,但光伏行业整体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各种技术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若公司不能顺应技术路线变更加快推出相应的新产品,则可能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新产品推广的过程中,也受到政策、市场、资金、技术方向、客户等众多影响因素,存在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四)宏观环境风险
从国外看,尽管全球经济低碳化趋势已经明确、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光明,但全球经济、贸易形势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近年来,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壁垒升级,欧美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限制持续加码,特朗普上任以来的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剧了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欧盟《净零工业法案》推动本土制造业保护,导致出口成本增加和市场份额受限。此外,印度 ALMM政策重启预期及巴西关税调整,海外新兴市场的出口前景存在一定压力。据光伏行业协会乐观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约为 570GW-630GW,全球新增装机将持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未来如果相关国家或地区继续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将对我国光伏行业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从国内看,针对光伏行业恶性竞争的政策影响力度显著加强,“反内卷”从企业自发行为上升为国家引导的行业系统性重整。在中央财经委会议及工信部专项座谈会之后,光伏“反内卷”被提升至最高规格,产业链价格端初显成效,处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的硅料和中游的硅片价格有所上升,但下游组件环节价格反馈较弱,下游电站投资商仍要求维持低价,是否继续向下传导存在不确定性。行业存在一定观望情绪。各项政策组合拳推行至实际落地的时效性、传导是否通畅、支持力度等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延长企业的亏损周期,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三、重大违规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四、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主要会计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营业收入45,096.2326,799.7568.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17,921.63-13,331.41不适用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19,365.84-13,771.05不适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6,357.76-24,288.16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 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150,940.31168,041.52-10.18
总资产452,142.03492,961.68-8.28
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0.45-0.33不适用
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0.45-0.33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的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0.48-0.35不适用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11.18-5.95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益率(%)-12.08-6.15不适用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 的比例(%)25.7235.26减少 9.54个百分点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期增加68.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上期减少,影响上述数据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1)报告期内,公司n型产能自春节停产2个月后基本处于满产状态,实现1.05GW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33.6%;实现营收25,93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5%;随着HJT设备的逐步验收完成,设备营收有所增长。电池和设备的收入增长,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由于光伏产业链价格呈波动下行态势,公司光伏电池价格同步下降,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26.87个百分点;公司为加强产品持续迭代更新,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有所增加;4GW项目启用租赁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增加,本期贷款利息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上期减少;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73.82%,主要系公司销售收入增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所致。

3、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出现下滑,主要系公司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所致。

4、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下滑,主要系公司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所致。

关于公司亏损事项,保荐人已在报告之“二、重大风险事项”之“(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对相关风险进行提示。保荐人就业绩亏损事项已与公司进行沟通,提示公司积极措施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管理效率,强化内控规范,防范潜在风险,做好相关信息披露工作,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荐人提请投资者特别关注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五、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研发团队经验丰富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对硅材料和光伏电池制造有着深刻的理解。围绕解决光伏电池制造工艺难点不断进行自主研发、掌握了24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目前,公司拥有397人的研发技术团队,其中多名人员具备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较高学历,汇聚了材料、化学、物理、微电子、机械及电气自动化等多领域科研人才。在电池工艺部、实验线技术部与研发中心的高效协同、良性互动下,公司新产品研发和迭代周期将进一步缩短,创新效能也将随之显著提升。

(二)优质的客户资源
公司深耕光伏行业,凭借持续研发和产品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产品已在行业内取得广泛认可,产品推出后迅速占领市场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同类产品细分市场的行业领先地位,由于不同光伏企业采用的工艺和技术有所不同,其生产过程中对于辅助品、设备产品的技术指标需求亦有所不同,因而下游厂商均需要供应商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化开发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对于辅助品而言,下游客户更换供应商的风险和评估测试成本较高,并且需要通过持续研发实现降本增效,因此形成了较强的客户黏性。下游客户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筛选十分严格,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外大部分光伏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的客户优势。

(三)专业的团队优势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具有深厚的光伏专业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核心技术团队以及生产、销售、采购等核心管理团队长期专注于光伏电池相关领域,在光伏电池及相关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核心团队的带领下,公司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公司产能扩张以及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稳固的保障。

综上所述,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六、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公司作为一家光伏新技术平台型供应商,通过长期的原创技术开发,已经对硅材料和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工艺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广泛的知识积累。公司以硅材料研究为基础,在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开发创新工艺,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帮助客户提高电池和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这种深厚的技术背景和行业经验,使得公司在电池和组件等终端产品的研发上积累了大量的领先技术。随着公司在电池、组件等终端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的确立和行业认可度的提升,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大搭配使用的材料、设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能使得公司成为真正提供针对行业痛点难点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这样的技术输出不仅能够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还能够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共赢的局面。

公司为加强产品持续迭代更新,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费用11,597.53万元,同比增长22.72%,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72%,同比减少9.54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方面获得的奖项、资质如下:
2025年6月,时创能源产品“单晶硅太阳电池制绒辅助品TS”“硅片清洗辅助品CW”“晶硅抛光辅助品PS”“高效单晶电池片210半片”和“高效单晶电池片182半片”获得常州市科技局关于2025年第一批常州市高新技术产品的评审认定。

七、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八、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一)募集资金的基本情况
1、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账时间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23年 4月 27日印发的《关于同意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996号)的决定,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股 40,000,800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 19.2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76,801.54万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人民币 6,708.42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70,093.11万元(数值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系由四舍五入造成,以下同)。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已对前述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于2023年 6月 26日出具了天健验(2023)319号《验资报告》。

2、募集资金使用金额及结余情况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序号金额 
募集资金净额 A70,093.11
截至期初累计发生额项目投入B161,635.27
 利息收入净额B2551.70
 募投项目结项转出B3-
本期发生额项目投入C11,283.95
项目 序号金额
 利息收入净额C245.38
 募投项目结项转出C373.20
截至期末累计发生额项目投入D1=B1+C162,919.23
 利息收入净额D2=B2+C2597.08
 募投项目结项转出D3=B3+C373.20
应结余募集资金E=A-D1+D2-D37,697.76 
实际结余募集资金F7,697.76 
差异G=E-F- 
(二)募集资金存管及管理情况
1、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有关法律法规,公司制订了《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的存放及实际使用情况的监督等方面均做出明确的规定,公司严格按照《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管理募集资金,募集资金的存放、使用、管理均符合《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2、募集资金监管协议签署及执行情况
2023年7月,公司分别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溧阳支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溧阳支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溧阳支行、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溧阳支行及保荐人签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

2023年10月30日公司分别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方式、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募投项目投资总额暨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并新设募集资金专户的议案》,上述议案已经公司2023年11月20日召开的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10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方式、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募投项目投资总额暨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并新设募集资金专户的公告》(公告编号: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公司与杭州时创、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溧阳支行及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四方监管协议》。

上述监管协议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公司在使用募集资金时已经严格遵照执行。

3、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募集资金到账后,公司依照规定对上述募集资金进行专户储存管理。但由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低于《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拟投入的募集资金金额,为保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于2023年7月13日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议案》对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的金额进行了相应调整,2023年10月30日公司分别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2023年11月20日召开的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方式、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募投项目投资总额暨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并新设募集资金专户的议案》。

鉴于公司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高效太阳能电池工艺及设备研发项目”的募集资金已经按照计划使用完毕,且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高效太阳能电池工艺及设备研发项目”结项事项,为便于公司账户统筹管理,减少管理成本公司决定对该项目募集资金专户进行注销处理。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办理完成相关募集资金专户的注销手续,对应的募集资金监管协议相应终止。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4个募集资金专户,募集资金存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开户银行银行账号募集资金余额备注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溧阳支行320501626336099555554,433.54募集资金专户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溧阳 支行519902738210603570.32募集资金专户
开户银行银行账号募集资金余额备注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溧阳 支行832001880002063352,237.87募集资金专户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溧阳 支行406030100100148477456.03募集资金专户
合计7,697.76- 
(三)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1、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投资金额为人民币11,412.24万元。公司于 2023年 7月 1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置换金额为 11,174.50万元,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金额为 237.74万元。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募集资金项目预先投入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进行了专项审核,并出具了(天健审〔2023〕8680号)《关于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鉴证报告》,保荐人出具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核查意见》,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
2、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

3、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情况。

公司于 2025年 4月 2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

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及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8,000.00万(含本数)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保本型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定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个月内有效。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余额为 0.00万元。

公司本期购买及赎回理财明细如下:
单位: 万元 币种: 人民币

银行名称产品名称金额起始日到期日2025年半年度 获取的收益截至2025年6月 30日情况说明
建设银行 溧阳支行定期存款2,000.002024/12/52025/3/55.25已赎回
建设银行 溧阳支行定期存款1,000.002024/12/52025/3/52.63已赎回
江苏银行 溧阳支行结构性存款2,000.002024/12/92025/1/93.33已赎回
建设银行 溧阳支行定期存款2,000.002025/3/52025/4/20.16已赎回
建设银行 溧阳支行定期存款1,000.002025/3/52025/4/20.08已赎回
4、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情况。

公司不存在超募资金。

5、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包括收购资产等)的情况
公司不存在超募资金。

6、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公司于 2025年 6月 2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投入其他募投项目的议案》,鉴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新材料扩产及自动化升级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同意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共计人民币 22.74万元(具体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银行结算余额为准)投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使用。具体请详见公司于 2025年 6月 24日披露在上交所网站上的《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投入其他募投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36)。

7、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公司于 2025年 4月 9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募集资金使用完毕结项的议案》,鉴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高效太阳能电池工艺及设备研发项目”已完成募集资金承诺投资,该项目的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同意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结项。具体请详见公司于 2025年 4月 10日披露在上交所网站上的《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募集资金使用完毕的结项公告》(公告编号:2025-009)。

公司于 2025年 8月 11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计划进行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 4,000.00万元(含本数)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 12个月。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5年 8月 12日披露在上交所网站上的《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47)。

(四)变更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变更募投项目的情况。

(五)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使用募集资金,并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了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情况,募集资金存放、使用、管理及披露不存在违规情形。

九、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
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1、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份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南京时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创投资”),截至2025年6月30日时创投资持有公司35.74%的股权。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符黎明,截至2025年6月30日符黎明通过时创投资、南京思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南京思成”)合计控制公司70.05%的股权。

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情况如下:
(1)直接持股情况
无。

(2)间接持股情况

序 号姓名职务间接持股比例
1符黎明董事长持有时创投资 65.00%出资份额,时创投资持 有公司 142,941,654股股份; 持有南京思成 16.4774%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2方敏董事、总经理持有南京思成 10.6244%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3陈培良董事、副总经 理持有时创投资 12.00%出资份额,时创投资持 有公司 142,941,654股股份; 持有南京思成 5.2081%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4任常瑞董事、副总经 理持有南京思成 10.6244%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5赵艳董事、副总经 理持有南京思成 5.9064%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6徐春董事持有南京思成 0.2369%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7黄国银监事持有时创投资 1.75%出资份额,时创投资持 有公司 142,941,654股股份; 持有南京思成 0.4673%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8徐勇监事持有南京思成 1.6605%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9杨立功曾任副总经理持有时创投资 12.60%出资份额,时创投资持 有公司 142,941,654股股份
10曹育红曾任副总经理持有南京思成 2.2831%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11曹建忠曾任副总经理持有南京思成 2.8332%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12彭友才财务总监持有南京思成 2.7561%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13夏晶晶董事会秘书持有南京思成 0.7352%出资份额,南京思成 持有公司 137,231,879股股份
注:2025年 7月 24日,公司非独立董事陈培良先生、副总经理杨立功先生、曹建忠先生和曹育红女士因公司内部工作调整原因辞任非独立董事或副总经理职务;2025年 7月 24日、2025年 8月 11日,公司召开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和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选举徐春先生为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同意选举陈培良先生为共公司职工代表董事,并审议通过《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公司不再设置监事会
3、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股份的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