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玛智控(688570):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重大风险的结论性意见 2025年上半年,公司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65.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65.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67.51%,主要系受煤炭价格持续下行影响,客户严控资本开支,对设备采购需求放缓,竞争进一步加剧所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 公司 2025年上半年主要财务指标波动系受上述因素影响所致,请投资者关注公司经营相关风险。 二、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天玛智控存在重大问题。 四、重大风险事项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技术创新进展缓慢风险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二十余年来已形成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随着 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与采矿技术融合发展,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正发生深刻变革,公司的技术及产品也需要迭代升级。如果公司不能准确把握技术及产品发展方向、满足客户有效需求、聚集和稳定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改进创新方法并加大创新投入,则无法实现持续的创新突破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存在技术及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二)科研骨干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拥有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创新意识强、充满活力的科研队伍,涵盖机、电、液、软四大专业方向,具备与煤矿智能化开采的研究开发、装备制造以及项目实施相关的丰富经验。随着科研人才竞争不断加剧,如果公司不能进一步健全科研创新体系,持续优化人才发展与薪酬激励机制,则无法持续吸引和稳定优秀科研人才,存在科研骨干人才流失、核心竞争力被削弱的风险。 (三)市场竞争加剧业绩下滑风险 公司多年深耕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技术水平、市场销售及产品应用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受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影响,上游企业利润空间持续收窄,对新上自动化设备及技术升级的需求下降,公司业绩有所下滑,若煤炭行业的持续下行导致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巩固和强化自身优势地位,存在经营业绩下滑幅度扩大的风险。 (四)客户流失风险 公司始终践行“客户为中心”理念,坚持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根本遵循,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广泛认可。公司需要提升客户管理水平和差异化的客户服务能力,以有效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持续为顾客创造价值。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优化客户管理体系,则可能导致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存在客户流失的风险。 (五)产品质量下降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聚焦应用于采煤工作面,对于技术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有较高要求。公司依托高精度、自动化检测,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有效保障产品出厂质量,并通过开展外协供应商技术帮扶、现场监理监造,确保供应链产品质量稳定。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有效执行、提升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导致品控环节出现问题,则存在产品品质下降、客户流失的风险。 (六)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客户总体信用情况良好。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 149,785.12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 30.81%,应收账款整体质量较好。如果公司未来应收账款管理不当或者客户自身发生重大经营困难,可能导致公司无法及时收回应收账款,进而产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七)毛利率下滑风险 公司毛利率主要受外部市场环境、产品结构、公司拓展新业务、产品售价、采购成本及生产工艺水平等因素影响。若未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毛利率可能存在下滑风险,进而影响经营业绩表现。 (八)行业风险 煤炭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 煤炭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煤炭需求和价格呈周期性波动,行业景气度容易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处于煤炭行业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虽不与煤炭价格行情的常规波动直接关联,但受我国煤炭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及存量煤矿改造建设影响较大,因而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会对公司所处行业发展产生影响。未来若煤炭行业出现周期性不利波动,公司主营业务将会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九)宏观环境风险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继续发挥着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但依然面临不少挑战。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煤炭进口量的增加,推动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下行。如果煤炭企业经营效益大幅下降或煤矿智能化建设推进放缓,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十)产业发展风险 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公司通过全面构建战略管理体系,深入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充分利用机、电、液、软一体化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拓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有序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按计划实施,进一步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鉴于目前无人化场景离散智能控制产业在公司业务占比较低、新产业拓展和投资并购的复杂性,以及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公司存在产业发展、募投项目实施不及预期的风险。 五、重大违规事项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六、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如下所示: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65.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65.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7.51%,系受煤炭价格持续下行影响,客户严控资本开支,对设备采购需求放缓,竞争进一步加剧所致。 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 65.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 68.29%,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所致。 七、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致力于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多年来积累并逐步形成了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高水基液压技术两大核心技术引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煤矿智能开采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工业互联网架构本质安全型工控平台、高压大流量液压控制技术平台、数字比例控制技术平台和特种无人机及机器人控制技术平台等五大技术平台,形成了公司机、电、液、软的一体化无人化智能开采的成套控制技术体系。研发了无人化开采工艺技术、采煤工作面智能感知导航定位技术等 19类 63项核心技术,成功取得了一系列发明专利、技术奖项、产品认证及国家标准。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先后承担了 32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首创了“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远程干预式智能化采煤模式和“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的无人化采煤新模式,取得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突破。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有效授权专利 763项(含 336项国内发明专利和 22项境外专利),软件著作权累计达 303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2项、省部级奖项 84项,牵头或参与起草了国际标准 1项,国家标准 8项、行业标准 26项,在技术突破上始终保持行业前列,推动行业在液压支架控制技术、泵站控制技术等装备控制技术方面取得快速发展,引领了我国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发展方向。 (二)人才优势 公司始终追求无人化智能开采,成立之初是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开采研究所从事采煤工艺和自动控制的业务转移而来,核心技术团队经验丰富,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领域具有 10-40年的从业经历。目前公司拥有一支 238人的煤矿智能开采技术方面的研发专家队伍,涵盖机械、电气、液压、软件四大专业,研发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 72.27%,具备多年从事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研究开发、装备研制和项目实施经验。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 1人,正高级职称 14人,公司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提升至 43.4%。“煤炭智能化无人开采创新团队”于 2017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是国家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团队,为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产品先进性优势 公司在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紧抓行业机遇,引领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多次实现“国内首次”,开创市场技术和应用新局面,引领了我国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2008年,公司首次研制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整体达到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2014年,开创我国较薄煤层国产装备无人化开采的先河;2017年,国内首套 630L/min成套集成供液系统研制成功,在神东开始推广应用;2018年,首套纯水介质产品示范应用,开创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新局面;2021年,首套 1250L/min乳化液泵成功应用,完成了数字液压阀系统和高端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布局;2023年,首创“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无人化采煤新模式,为综采无人化采煤提供首套工业化常态化应用解决方案,在山东、陕蒙、山西、四川等区域十余个薄及较薄煤层矿井实现常态化应用;2024年,自主研制用于世界首个 10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高端大流量乳化液泵站暨成套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在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成功投入使用,三大系统融合程度和成套解决方案较同类产品具有明显优势。 (四)品牌与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通过自身的创新技术和优质产品为煤矿向智能化方向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多次实现“国内首次”,引领了我国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实施和国内首套产品的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为我国煤炭行业解决了一项长期制约自动化发展的重大难题,在行业内获得了广大煤矿用户的认可,建立了天玛电液和天玛智控的品牌认知,培育形成了一批忠实的用户。先进的技术与产品,不断巩固了天玛智控的行业地位,增强了用户的信赖,形成了正向反馈,使天玛智控成为煤矿开采生产力发展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行业内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天玛智控 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累计在 400余个大型煤矿应用了 1236套。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确定的 71处(含 5处露天煤矿)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中,39处由天玛智控提供技术支撑,占比 55%。2023年 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 19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典型案例,其中 11处应用公司解决方案和产品,占比 57.9%。2024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评定智能采煤工作面 74个,天玛智控为 34个获奖工作面提供技术支撑,占比 46%,支撑获奖工作面特等奖 8个,占比 50%,一等奖 7个,占比 42%,二等奖 13个,占比 59%。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强品牌建设,荣获“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四级标准认证”、“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北京市绿色工厂”和“中国煤炭机械工业优质品牌产品”等称号,并于 2024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这些荣誉从不同维度体现了天玛智控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以及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突出成果,彰显了天玛智控在技术创新、改革发展、ESG实践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2025年上半年,未发生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 八、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及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 71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 31项,境外专利 8项,实用新型专利 15项,外观设计专利 17项),登记软件著作权 35项。截至2025年 6月 30日,公司有效授权专利 763项(含 336项国内发明专利和 22项境外专利),软件著作权累计达 303项。 九、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十、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募集资金累计使用及结余情况如下: 单位:元
十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天玛智控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十二、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