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合微(688589):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0:55:39 中财网
原标题:力合微: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合微”或“公司”或“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持续督导工作的保荐人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保荐人,于 2022年 8月 16日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自签署保荐协议之日起,承接原保荐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尚未完成的持续督导工作。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与公司的日常沟通、现场回访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并于 2025年 9月 3日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4、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 (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
(3)查阅公司与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公司出具的《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5)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6)对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7)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发行人相关的媒体报道情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积累,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机密。为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公司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也和核心技术人员签署了保密协议,并通过申请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方式对核心技术进行有效保护。公司尚有多项产品和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公司的生产模式也需向委托加工商提供相关芯片版图,不排除存在核心技术泄密或被他人盗用的风险。

2、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涵盖硬件、软件、电路、工艺等多个领域,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对于专业人才尤其是研发人员的依赖远高于其他行业,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一方面,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与地区之间人才竞争也逐渐加剧,公司现有人才也存在流失的风险。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加强核心技术人员的引进、激励和保护力度,则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技术失密的风险,公司的持续研发能力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电网采购需求周期性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电网市场。受到建设周期和技术迭代影响,电网市场对于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采购周期的变化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未来,如果由于技术发展,公司没有设计出符合下一轮采购周期的产品,或者两轮大规模采购周期之间的过渡期较长导致市场没有足够采购需求,且届时公司收入结构仍主要依赖于电网市场,则公司业绩可能受到电网市场需求周期性波动影响而下滑。

2、原材料及代工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作为 Fabless芯片设计企业,具有轻资产属性,芯片产品及应用方案产品采用代工生产模式。主要采购的原材料和代工服务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产生较大价格波动,若晶圆、辅助 IC、电容、PCB板等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受宏观经济形势、国际贸易形势及市场供应形势等因素影响而大幅上涨,或模块及整机代工价格受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工期以及季节性因素影响而大幅上涨,而公司未能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规模抵消原材料与代工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业绩将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3、营业收入季节性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包含电网市场在内的各类物联网应用领域,虽然非电网市场销售不断增长,但电网市场收入仍为总营收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司在电网市场领域的客户主要为国内各智能电表生产企业和电网公司,产品最终用户大部分为电网公司。因行业特性及终端客户性质,终端客户多执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和采购审批制度,项目的实际执行按照计划进行,营业收入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波动特点。

4、市场需求预测风险
由于订单交付周期短于产品的生产周期,公司产品的采购与生产计划高度依赖于对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与判断。在电力物联网领域的应用需求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为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公司在备货过程中需要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预测一定程度的增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若客户需求转向或市场需求增长停滞,可能会导致存货产生一定程度的积压,一方面造成公司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若最终无法实现销售,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5、产品认证未能续期的风险
公司相关产品在国网和南网市场销售需取得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和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实验检测中心的认证。若未来相关认证未能续期或者公司研发的新产品或者公司研发的新产品未能通过相关认证,则存在公司未获认证的产品无法在相应市场进行销售的风险。

6、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未来在电网市场建设与采购周期、宏观经济环境、外部竞争环境、原材料与人工成本等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影响下,公司将存在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

7、非电网市场业务开拓风险
公司技术和芯片产品相关的非电网物联网的应用可分为消费类应用(如智能家居控制)、工业类应用(各种非电网应用场景下的智能控制、大数据采集、智慧能效管理、远程监测等)和垂直行业类应用(高铁能效管理、路灯控制、多表抄收等)。其中垂直行业应用受行业内权威企业或组织(如电网市场中的国网和南网)统一组织、部署、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的影响,非电网市场仍未建立起统一的互联互通标准,导致非电网市场应用规模和启动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公司已通过技术宣导、方案测试、样品测试等多种方式,在智慧光伏、电池管理、智能家居、路灯控制、能效管理、景观控制、多表集抄等非电网领域推广自身产品和方案。但受制于市场发展阶段,存在公司投入资金和技术资源大力开发非电网市场,但相关市场开拓达不到预期成果、PLC技术方案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方案未能获得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应收款项余额也相应增长。公司直接客户主要为电网公司、电表企业和模块厂商等,终端客户主要为电网公司,部分客户采取背靠背的方式进行结算,造成公司相应销售货款结算周期较长,主要客户信誉良好,历史发生坏账的情形较少。但如果未来主要客户经营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下游客户货款结算不及时,将会影响公司应收账款的正常回收,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产品所在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与公司产品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以及部分具有市场、资金及技术优势的境外知名企业。北京智芯微电子在电网市场上具有优势,华为海思在技术上、资产规模及抗风险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还有其他 IC 设计公司不断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或将加剧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风险,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政策风险
公司所处物联网行业涉及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各具体应用行业的主管部门,涉及法规政策众多。目前,公司严格按照行业法规政策及行业标准进行生产经营。但是物联网行业发展迅速,各应用行业发展不平衡且具有一定的定制化特点,如果物联网下游应用行业的相关法规政策及行业标准发生变化且公司未能及时对产品研发及生产、产品类别及质量标准进行相应调整,则将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构成不利影响。如果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或市场需求下滑,将导致公司所处细分行业发展放缓,从而影响公司的快速成长。

(五)宏观环境风险
1、国际政治及贸易变化的风险
中国和美国目前存在贸易争端,互相采取了关税壁垒、政府管制等方式进行应对,若未来贸易争端扩大化,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封锁日益加重,代工行业产能受阻,则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5年 1-6月2024年 1-6月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19,827.8426,345.38-24.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2,484.564,221.55-41.1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1,726.713,838.72-55.0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3,978.902,136.4486.24
主要会计数据2025年 6月末2024年末本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105,227.83107,117.51-1.76
总资产149,119.69153,359.66-2.76
主要财务指标2025年 1-6月2024年 1-6月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70.30-43.3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70.30-43.3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20.27-55.5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294.12减少 1.83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593.75减少 2.16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22.1215.40增加 6.72个百分点
1、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智能电网市场招投标及供货节奏的影响所致;利润总额、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主要系营业收入下降所致。

2、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主要系报告期支付供应商货款及缴纳税费减少所致。

3、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下降,主要系净利润下降所致。

4、公司 2025年实施了权益分派方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公司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 10股转增 2股,为保持基本每股收益可比性,公司对上年同期数进行同步调整计算。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深厚的技术积累,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和持续研发创新能力
(1)基于深厚的 PLC技术积累,助力公司物联网核心竞争力
公司 23年专注于 PLC技术的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应用,使得公司在当今的物联网市场中凸显竞争优势。公司在 PLC技术和芯片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多种自研芯片、丰富的应用经验和多种完整解决方案,也是多项相关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近年来,PLC在物联网及智能家居全屋控制等场景的应用迅速发展,公司提前布局和产品储备,使得公司在很多情况下成为客户的首选。

(2)研发团队经验丰富,研发创新能力较强
以 LIU KUN博士为领军人的公司技术团队在电力线通信及物联网通信及芯片设计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研发技术和经验。LIU KUN博士 1992年获荷兰代尔夫特(Delft)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在 CDMA移动通信研究、无线通信系统研发、OFDM数字通信技术研究、无线和宽带通信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和开发等技术领域有着 30多年的研发及项目管理和团队经验,作为执笔人起草了电力线通信国家标准 GB/T31983.31-2017《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第 31部分: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电力线通信物理层》。公司研发团队其它核心技术人员在数字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模混合超大规模芯片设计技术领域及应用方案开发上也拥有 20年以上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2、聚焦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深度参与相关标准制定
(1)深耕物联网通信基础技术、技术创新与底层算法
公司作为科创企业,深知掌握技术及核心芯片是应对市场快速变化、保持公司竞争力的关键。自成立以来,公司长期专注于物联网通信、芯片设计基础、自主核心技术和底层算法研发,并注重技术创新,包括 OFDM先进数字通信技术、低信噪比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收发机结构技术、载波调制及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及解码技术、信道估计及均衡技术、时域及频域处理技术、Mesh组网通信技术、低功耗芯片设计技术等,使公司在该领域积累了显著的技术优势,在市场需求变化及技术迭代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2)国内电力线通信技术领先者,PLC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核心芯片领先者
公司在电力线通信领域专注研发和持续技术创新,针对国内电网环境,公司开创性的在国内电力线通信上应用过零传输 OFDM技术(Z-OFDM)并推出高集成度 SoC专用芯片,引领国内窄带电力线通信进入新的一代发展,并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建立了电力线通信物理层国家标准 GB/T31983-31,于 2017年正式颁布。公司同时也是国网及南网高速电力线通信标准制定及高速双模通信标准制定的核心参与企业。2018年,国网智能量测联盟为智芯微电子、海思半导体、力合微电子颁发“标准特殊贡献奖”。2020年,为表彰在下一代高速双模技术规范起草、制订中做出的贡献,国网智能量测联盟为力合微电子颁发“先进单位”称号。

公司主要参与起草的智慧路灯电力线通信国家标准《GB/T40779-2021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应用于城市路灯接入的低压电力线通信协议》已于 2021年 10月 11日正式颁布,并于 2022年 5月正式实施,这是首个具有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路灯智能照明的电力线通信国家标准。

除了电力线通信主芯片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大规模应用外,公司新推出的电力线通信线路驱动芯片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可实现完全替代市场上使用的国外芯片,实现智能电网芯片完全国产化。

(3)制定开放、互联的 PLCP统一协议,引领构建开放互联的 PLC产品生态
“开放、互联”是智能家居能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使用的前提。力合微作为一家芯片原厂自成立以来,对技术和市场就一直秉持开放的态度。在电网市场中,力合微就先后起草或积极参与了窄带载波国家标准 GB/T31983.31的制定、国网HPLC和高速双模标准的制定、IEEE1901.1国际 PLC标准制定和 IEEE1901.3国际 PLC标准制订。在智能家居行业基于 PLC技术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物联网通信协议,于是力合微作为 PLC芯片原厂,PLC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起草制定了一套面向智能家居开放、互联、统一的 PLCP物联网通信协议。

(4)持续保持在物联网电力线通信芯片领域的研发优势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在物联网电力线通信领域的市场地位。

针对电力物联网市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于本地通信信道更高速率的需求,公司推出了 HPLC+HRF高速双模芯片,该芯片还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的各种应用场景;面向光伏新能源智能管理应用,公司推出符合北美 NEC2017(690.12)要求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组件级控制”的 SUNSPEC PLC SOC芯片,以及能够支持光伏组件发电信息采集的双向通信 PLC SOC芯片,基于该芯片的光伏组件快速关断模组率先通过了国际 CSA检测认证机构认证,并获得了符合光伏组件级快速关断 SUNSPEC通信规范测试认证证书;面向分布式光伏采集和关断应用需求,公司推出了一款内嵌 32位 MCU并具有丰富外设接口的高集成度高速电力线通信(PLC)SoC 芯片,该芯片已实现规模性销售;2024年年底,光伏组件快速关断器应用推出关断驱动芯片,有助于提高关断器方案的集成度、降低方案成本,提高方案整体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研发完成的光伏监测关断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等新产品丰富了公司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形态,与原有产品形成系列化的套片组合,有助于提高方案的集成度、降低方案成本,将大幅提升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优势。智能家居 IOT多模网关芯片与原有智能设备端芯片相配合,为开发更加丰富新颖的智能应用创造了条件,为公司智能家居、智慧酒店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提供有力的保障。面向智能照明领域,公司推出面向智能照明的高性价比、内置 Risc-V 32bits MCU的 PLC SOC芯片及通信模组,主打直流磁吸轨道灯智能照明应用。同时,在综合能效管理、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路灯等方面,公司均取得了全面的进展,并开始进入智能电源数字化管理(电动车智能充电、智能电池管理)等应用领域,这些都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及产业生态建立奠定了优势基础。

3、打造可持续供应链,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助力
(1)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不断加强供应链体系的管理,对内深入挖潜,控制成本;对外与芯片生产、封装、测试等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可持续供应链的发展。

(2)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
即使是遵循统一的检测标准,但每家芯片原厂的设计工艺和设计水平的差异,也导致了其芯片和基于芯片的模块的质量有所差异。受益于长期专注于核心基础技术和底层算法的研发以及具备自主设计能力的研发团队,公司产品质量可靠、性能优异,产品认可度持续提高。同时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产品能耗,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

(3)持续强化技术服务体系
作为电力线通信技术和芯片原厂企业、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公司扎根智能电网应用市场已有十数年,深刻了解客户需求和应用需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公司持续强化专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快速响应客户售前及售后各类技术服务需求,客户认可度显著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4、前瞻技术和市场布局,打造品牌领先优势
在董事长兼总经理、技术带头人 LIU KUN博士的带领下,公司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前瞻布局,充分利用在电网市场 10多年的上亿规模应用经验,全面规划了在电力物联网、智慧光伏和智慧电源等新能源智能管理、高铁智能用电管理、智能家居、智能酒店客控市场等物联网业务领域的技术路线、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工作,发挥先发优势,树立品牌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万元

项目2025年1-6月2024年 1-6月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3,585.243,158.8013.50
资本化研发投入800.66898.21-10.86
研发投入合计4,385.904,057.028.11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2.1215.40增加6.72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18.2622.14减少3.88个百分点
2025年 1-6月,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较 2024年 1-6月增长 8.11%,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研发进展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研发费用明细、大额研发支出凭证、研发项目进展相关资料,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
信息,查阅公司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了解公司研发支出及研发进展情况。

单位:万元

序 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规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智慧光伏及电池 智慧管理 PLC芯 片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21,631.471,715.838,004.20持续研发阶段研发适用于国 内和国外智慧 光伏管理、电 池管理等领域 的系列PLC控 制芯片及产业 化本项目采用先 进的算法方 案、芯片架构 和工艺,处于 国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光 伏发电、新能 源汽车等新能 源行业的智能 化管理、控制、 监测、数据采 集、运维等领 域
2智能家居多模通 信网关及智能设 备 PLC芯片研发 及产业化项目17,672.241,557.406,709.49持续研发阶段研发应用于智 能家居领域及 智能照明领域 的PLC网关及 PLC控制等系 列芯片,并推 进产业化本项目采用先 进的算法方 案、芯片架构 和工艺,处于 国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家 庭及公共场所 环境下各类电 子设备的智能 通信连接与控 制等物联网应 用领域
3基于 MIMO的新 一代宽带载波算 法研发项目1,350.00167.09953.46持续研发阶段研究适用于新 一代宽带载波 的通信核心算 法技术和系统 算法方案本项目是为新 一代的宽带电 力线载波的前 瞻性基础研究广泛用于智能 电网、智慧城 市等领域
4新能源智能控制 产品研发2,253.00890.26890.26持续研发阶段研发新能源有 序接入和智能 量测等产品, 并实现产业化本项目是围绕 新能源有序需 求、研发系列 终端产品广泛用于智能 电网等领域
5国网新一代智能 台区融合终端245.0055.3155.31持续研发阶段研发新一代智 能台区融合终 端,并实现产 业化本项目围绕国 际电网的需 求,研发国网 新一代智能台 区终端广泛用于智能 电网等领域
合 计/43,151.714,385.9016,612.72////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取得上市公司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基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力合微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截至 2025年上半年,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如下:
单位:股

姓名职务期初持股数期末持股数报告期内股份 增减变动量增减变动原因
LIU KUN董事长、总经理、核心 技术人员10,043,97812,052,7742,008,796资本公积金转 增
冯震罡董事3,193,4403,448,128254,688资本公积金转 增、实施减持计 划
黄兴平董事、副总经理590,394708,473118,079资本公积金转 增
陈丽恒董事、副总经理、核心 技术人员198,590238,30839,718资本公积金转 增
张志宇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 员44,39453,2738,879资本公积金转 增
钟丽辉副总经理99,364119,23719,873资本公积金转
     
高峰副总经理21,60025,9204,320资本公积金转 增
李海霞财务总监42,47850,9748,496资本公积金转 增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通过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志行正恒、目标创新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股

姓名职务持股平台期初持股数期末持股数报告期内股份增 减变动量
黄兴平董事、副总经理志行正恒28.2230.101.88
陈丽恒董事、副总经 理、核心技术人 员目标创新27.3229.211.89
  志行正恒18.7219.971.25
张志宇副总经理、核心 技术人员目标创新9.3610.010.65
  志行正恒0.720.770.05
李海霞财务总监目标创新41.0443.882.84
  志行正恒23.5425.111.57
朱永核心技术人员志行正恒3.603.840.24
注:报告期内持股数量变化为资本公积金转增以及持股平台减持所致。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董事冯震罡先生持有公司股份 344.81万股,其所持股份质押 120.00万股。

除上述情况外,公司主要股东、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其他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