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002736):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时间:2025年09月22日 14:16:06 中财网
原标题:国信证券: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代码:002736 证券简称:国信证券 编号:2025-004
投资者关系活 动类别□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参与单位名称 及人员姓名受邀参加国信证券2025年投资者开放日活动的机构 投资者及分析师
时间2025年9月19日14:30-16:00
地点国信金融大厦
上市公司接待 人员姓名1.张纳沙 国信证券 党委书记、董事长 2.邓 舸 国信证券 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 3.杜海江 国信证券 党委委员、副总裁 4.鲁 伟 国信证券 党委委员、副总裁 5.周中国 国信证券 财务负责人 6.廖锐锋 国信证券 董事会秘书 7.吴士荣 国信证券 首席信息官 8.杨均明 国信证券 战略发展总部总经理 9.荀玉根 国信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所
 长、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10.孙 巍 国信证券 证券投资总部总经理 11.陈建瑜 万和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
投资者关系活 动主要内容介 绍一、今年3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金融“五篇 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五篇大文章”的 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请问公司如何进一步落实好 金融“五篇大文章”? 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 章”,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 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为证 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国信证 券坚决落实上级部署,强化功能性定位,切实发挥资 本市场重要中介机构作用,奋力谱写金融“五篇大文 章”,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在科技金融方面,向新求质,助力培育和壮大新 质生产力。助力东方富海发行全国首单民营创投科创 债,新创设“国信证券大湾区企业科创债篮子”,私募 股权投资及另类投资累计投资251个项目,投资金额超 100亿元,对科创企业的投融资服务持续增强。与深圳 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共建“专精特新综合服务平台”“独 角兽企业培育基地”,2024年、2025年分别协助深圳市
 成功获批56家、87家重点“小巨人”,连续两年数量居 全国各城市第1。接下来,公司将抢抓科创板、创业板 改革和债市“科技板”机遇,强化“投行、投资、投 研”三投联动,深耕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全力服务科 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科技 产业 金融”良性 循环。 在绿色金融方面,逐绿而行,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累计完成23家绿色金融股权融资项目,融资规模352亿 元,为企业发行各类绿色债券110只,实际承销规模约 430亿元,助力发行全国首单国内国际双认证的科技创 新气候债券、全国首单“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类REITs 等创新产品。设立国信新能基金、未来科学城国信母 基金等绿色产业基金,连续4年服务深圳市在香港发行 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全方位满足绿色金融需求。公 司后续将用好资本市场和碳排放权市场,深入开展绿 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绿色企业融资渠道,加 大绿色资产配置力度,助力国家“双碳”战略,为全面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引入金融“活水”。 在普惠金融方面,以人为本,擦亮金融为民底色 打造了3700余人的投资顾问团队,形成了覆盖全国113 个城市和地区的证券经纪和财富管理服务网络。2024 年以来举办“国信财富中国行”系列线下活动超900场
 在全国打造9个实体投资者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形式 多样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居民金融素养。累 计开展“保险+期货”项目150余个,惠及农户超8万户 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公司将持续履行国有大型 券商的社会责任,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 融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有温度的,更加便捷、 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在养老金融方面,深耕银发经济,绘就老有颐养 画卷。获得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资格,持续完善 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深化与富达、泰康等境内外知名 养老金融机构的合作,满足客户个性化养老需求。与 工行、交行、招行、建行等11家银行开展个人养老金 合作。下一步,公司将发挥多资产配置能力优势,积 极参与国家养老金体系第三支柱建设;服务健康、养 老等银发经济企业股债融资,助力养老产业发展;对 营业网点、服务APP等进行亲老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 人获得感。 在数字金融方面,向智跃迁,塑造服务新范式。持 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近年来每年投入超10亿元,打 造了超千人的专业技术团队。2024年成功上线新一代 核心交易系统,客户体验、业务灵活性、系统安全性 得到全面提升。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持续提
 升金融服务的品质和效能。首批发布金太阳鸿蒙原生 应用,打造数字金融新生态。信创工作连续5年超额完 成证监会任务,荣获“央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 等行业重磅奖项。公司将进一步锚定“全面智慧化” 发展目标,对内构建智能敏捷的数字化运营中枢,对 外搭建客户价值导向的智慧服务矩阵,推动金融服务 实现智慧化跃升。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 由之路,国信证券将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 民性,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不断书写金融“五篇 大文章”新答卷,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增进民生 福祉贡献国信力量。 二、在提升投资者回报方面,贵司如何考虑? 答:公司上市十余年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现 金分红,真金白银地回馈投资者。从2021年度起,公 司已连续4个年度(2021-2024年度)保持了超过40%的 现金分红比例,在大型券商中位居首位。过去四个年 度,公司累计派发现金分红总额为133.61亿元,在上 市券商中排名第4,高于公司利润排名。公司还长期保 持了行业领先的股息率水平。 今后,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和中国证 监会有关现金分红相关政策指引,增强现金分红的稳
 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与投资者共享公司发展成 果。 三、深圳市提出要打造“产业金融中心”,公司作 为深圳市国资控股大型券商,能发挥哪些作用? 答: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中共中央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 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支持深 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工信部等 部门也选定深圳等66个城市开展产融合作试点。为贯 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圳市明确提出建设产业金 融中心,并发布了行动方案。国信作为深圳市属大型 综合类券商,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深圳、辐射 全国,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产 业转型升级。 一是提升对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能 力,助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公司强化功能性定位,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发挥专业优 势,持续赋能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为企业提供 IPO、可转债、公司债、再融资、财务顾问等服务,深 度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 等产业,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完成 保荐及主承销项目673家,募集资金6248亿元,其中
 深圳地区保荐承销项目114个,募集资金834亿元,IPO 项目68个,排名行业第1,陪伴隆基绿能贝特瑞、蓝 思科技等多家企业发展壮大为细分领域的全球行业龙 头;公司债权融资服务客户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近 千家企业,融资规模约6万亿,其中,为深圳企业发行 债券超600只,实际承销规模超2800亿元。在服务企业 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良好的行业示范。 比如,2024年服务吉电股份完成全市场融资规模最大 竞价发行定增项目;2025年助力雅创电子成功完成跨 境要约收购,成就A股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中国香港、新 加坡两地上市公司经典案例。再比如,今年上半年, 服务深能环保增资扩股融资50亿元引进战略投资者, 为实体企业引入银行、保险等金融资本,打造非上市 公司大额募集资金标杆案例。接下来,公司将持续强 化专业能力建设,积极对接各方资源,赋能企业做大 做优做强,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是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 业创新融合发展。公司坚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持续 加强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与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 局共建“专精特新综合服务平台”“独角兽企业培育基 地”,2024年、2025年分别协助深圳市成功获批56家 87家重点“小巨人”,连续两年数量居全国各城市第1
 同时,积极服务科创企业拥抱资本市场,今年5月份债 市“科技板”正式推出以来,公司成立了科创债工作 专班,已参与承销科创债31只,规模达1281亿元。其 中,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助力东方富海发行全国首单 民营创投科创债,还服务特变电工成功发行近五年最 大规模民企科创债。下一步,公司将抢抓深化资本市 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机遇,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 提供从企业孵化培育到上市融资、资产证券化、并购 重组的接力式服务,助力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 成于资本。 三是充当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公司充分发挥国信弘盛和国信资本两家投资平台作 用,持续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入金融“活 水”。截至2025年6月末,国信弘盛已投资战略性新兴 产业项目17个,投资金额近5亿元;国信资本共完成111 个项目投资,投资金额52亿元。两家子公司累计投资 深圳地区项目60个,投资金额超28亿元,涵盖了深圳 “20+8”产业集群,以耐心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接下来将整合资金、项目、管理等资源,强化基金设 立与投资支持,积极布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 域,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壮大新质生产力提 供长期稳定的资本支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
 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 一批优质企业。 四是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公司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深 化产融合作,提升金融支持强度精度效度,为建设以 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 系,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在研究服务方面,围绕科 技、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能源革命等重点领域,加大 研究力量投入,打造一流产业智库。在金融科技赋能 方面,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投行业务管理、企明 星上市公司综合服务、权益做市策略”等四大金融科 技平台,充分融合AI、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为 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服务企业“走出去” 方面,通过跨境融资、并购重组、国际资本对接等服 务手段,助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接下来,公司将积极落实深圳打造产业金融中心 相关要求,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拥抱产业、服务产业 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如何看待降费和新规之下,券商与公募基金 的合作前景?未来在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中,公司期 待公募基金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在公募降费的行业趋势下,券商与公募基金
 的合作不仅不会削弱,反而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机遇 首先,核心是要一起把“为客户赚钱”这件事做 实,共同践行金融工作的功能性与人民性。公募基金 作为普惠金融工具,通过费率优化切实让利投资者, 提升获得感;券商则要发挥资产配置专业能力,帮助 客户更好地使用这一工具,实现长期稳健收益。 其次,关键是做好“买方投顾”,真正转向“为客 户创造价值”。不能只盯着卖产品,而要通过深度陪伴 和优化配置,把客户的资产“保有规模”做大做稳,这 样客户赚到钱,机构也能赢得长远发展,是双赢。 最后,公司将与公募基金更深入地协同,持续开 拓新的合作空间。从传统代销走向更深层次的战略协 同,包括券结产品合作、定制化策略输出、投研资源 共享等,共同构建“产品+服务+生态”的综合创收模 式。 未来,公司期待公募基金不仅仅是产品的提供方 更成为我们在资产端、策略端和服务端紧密合作的战 略伙伴,一起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出力。 五、近期香港财政司表态要开展跨境理财通3.0模 式,公司在跨境业务尤其是跨境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如 何发力? 答:跨境理财通3.0可能主张适时适度扩大地域范
 围、产品种类和参与群体,以增强市场活力,我们将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紧跟监管机构要求,做好服务拓 展: 一是进一步优化产品线。完善跨境产品筛选标准 丰富产品品类,提供涵盖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权益 基金等多资产类别的产品池,满足客户多币种多市场 的跨境资产配置需求。 二是强化数字渠道建设。实现国信证券与国信香 港的交易系统对接,让客户能通过手机APP完成开户 资金汇划、交易等操作,提供更便捷的交易渠道,为 客户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 三是深化跨境联动。国信证券将加强与国信香港 的协同,强化投资者教育与风险管理,帮助投资者理 解跨境理财的市场规则和风险。 六、请介绍公司自营投资配置思路 答:公司自营坚持采用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式进行 投资管理,通过股票、债券、衍生品、可转债、基金等 资产配置,对各业务的比重进行动态调整,降低波动 风险,把握住各大类资产的投资机会,固收业务实施 “纯债+固收+”双轮配置策略,权益业务坚持“低风 险+绝对收益”宗旨,配置策略以红利为主,同时把握 市场结构性投资机会,增加收入弹性。
 七、请介绍公司投行业务布局及规划 公司投行业务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 性,锚定产业投行战略发展目标,强化业务拓展,深 化业务转型,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一是打造 “产业投行”。纵向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核心目标、重 点领域、关键任务和实施举措,确保重点指标可拆解 可执行,制定清晰的战略发展规划;横向强化产业协 同,对内加强业务协同,做好以“三投联动”为核心的 综合金融服务,对外搭建涵盖链主客户、金融机构、 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在内的产业投行生态圈。 二是深化业务转型。打造“行业+区域+品种”业 务模式,行业方面布局新材料、高端装备、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行业;区域方面,做深做厚粤 港澳大湾区,聚焦北京、上海、浙江、川渝等重点地 区;同时强化专精特新、国资国企、上市公司等三项 服务。 三是强化业务拓展。做好在手项目辅导及申报, 推动科创债项目批量落地;积极储备科创板及创业板 等板块项目,开拓新三板及北交所业务,推动与创投 机构的合作,挖掘一批真正有科创属性的企业;着力 加大并购重组、港股上市、融资顾问、破产重整等业 务布局和资源投入力度。
 八、请介绍万和证券整合的计划和进展,将如何 发挥协同效应 答:按照中国证监会批复要求,公司将会同万和 证券按照报送证监会的初步整合方案确定的方向,在 一年内制定并上报具体整合方案,明确时间表。此外 为实现整合平稳有序推进,公司已就本次整合向证监 会申请了 5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公司将严格按照 相关规定履行相关程序,确保各业务条线、信息系统 合规风控等平稳过渡,保障双方在整合过渡期内稳健 经营。 目前,公司已成立万和证券工作专班,将妥善有 序推进相关整合工作。下一步,公司可充分发挥万和 证券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管试点业务方面的区位 优势,同时结合公司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在产品策略 资金募集以及合规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协作,发挥好 协同效应,提升公司客户服务能力。 九、请问公司在AI运用方面的进展及成效如何, 未来有哪些布局和规划 国信证券积极拥抱AI大模型,加速推进高价值AI 场景建设与应用。从2020年起,公司规划建设数十个 以小模型为核心技术的典型业务应用。2024年,公司 积极拥抱大模型AI新技术,2025年2月第一时间部署 DeepSeek,集成多种开源大模型,打造了业内领先的
 “慧芯”智能体平台,成功举办了首次AIGC智能体创 意大赛。通过“业技智数”融合,深入挖掘高价值场景 并加速建设。 财富管理领域,以AI为核心的新一代金太阳APP正 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智能服务场景将重塑客户体验; 智能投顾助手已经为超过3700名投顾人员全面赋能 投顾服务客户数扩大10倍,投资者持仓诊断报告时间 从2小时缩短至10分钟。机构交易与投研领域,数十 种智能算法满足多类机构交易场景要求;实现机构开 户资料关键信息AI预审;通过AI提升投研分析师财报 点评撰写效率;通过AI因子构建高频交易策略,显著 增强做市能力。投行领域,AI银行流水识别实现对纸 质银行流水自动识别、以及对关键信息的自动提取, 可智能校验流水数据真伪、排查关联方和可疑交易; 公司债申报文件等文档实现分钟级自动撰写;基于专 精特新企业服务平台上线自动生成商业计划书PPT。合 规风控领域,AI识别异常交易准确率超90%;债券智能 预警模型覆盖所有违约债券。在客户服务领域,AI智 能客服、智能问答提供全天候服务,客户服务上新台 阶。内部管理领域,数字员工(RPA)与AI融合,自动 生成、审核文档,自动化操作,赋能效果不断显现。 面向未来,国信证券将紧抓“十五五”科技创新的时
 代窗口,开启金融智能新纪元。主要举措包括:一是 战略引领,将人工智能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 擎,打造新时期国信新质生产力;二是技术先行,在 算力、数据、大模型、智能体、知识库等方面,紧跟最 新技术方向保持领先。三是价值导向,瞄准战略意义 强、产出效益高的场景,尤其是在财富、投资、投行 投研四大领域,打造能用、好用、高价值的人工智能 产品,提升业务和创新能力。四是安全为本,高度重 视大模型和数据安全风险,始终将安全、合规作为AI 应用发展的前提。 十、请介绍公司研究业务下一步发展思路 答: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始创于1997年,深耕中 国资本市场二十余年,构建了成熟的研究框架,拥有 丰富的产业资源及数据积累,研究力量遍布超过30个 领域,全面覆盖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赛道领 域。 未来,公司研究业务将紧扣公司“打造全球视野 本土优势、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世界一流综合型投 资银行”的战略愿景,围绕“强研究、促协同、拓境 外”三大战略主线,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第一,深耕战略领域研究,强化资产配置服务 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将提升研究质量作为业务发展
 的基石,紧密围绕科技、智能制造等国家重点发展的 战略方向展开深度研究;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 持续发展、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以及金融市场改革的 深入推进,中国居民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资产配置时 代。公司将加大在资产配置领域的专业人员配备,深 入开展资产配置领域的研究工作,全面分析宏观经济 环境、金融市场走势、各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等,构 建科学完善的资产配置模型与策略体系。 第二,强化业务协同,构建双向赋能的研究新生 态 在当前公司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我们 的研究工作将深度践行“研究赋能业务、业务反哺研 究”的协同理念,尤其聚焦“投资、投研、投行”三投 联动这一核心纽带,构建“研究-业务”双向赋能的高 质量发展闭环。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协同合作,既 能系统性提升研究工作的战略前瞻性与业务贴合度, 也能为公司投资、投行、财富等业务条线提供更具针 对性、实操性与前瞻性的研究智慧,推动研究价值与 业务发展互促共进。 第三,深化跨境研究联动,打造境内外双向赋能 新格局 在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市场加速全球化
 布局的战略背景下,企业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自2016年以来,已针对海外上市 企业开展海外市场研究。未来我们将依托国信香港这 一境外子公司的本地化优势,系统推进境外研究能力 建设与跨境协同机制创新,打造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 深度的跨境研究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 提供研究支持,形成境内外双向赋能。
附件清单(如 有)
日期2025年9月19日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