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股份(300473):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备考合并财务报表及审阅报告2024年、2025年1-6月
原标题:德尔股份: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备考合并财务报表及审阅报告2024年、2025年1-6月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备考合并财务报表及审阅报告 2024年、2025年1-6月 目 录 内容 页码 审阅报告 1-2 备考合并资产负债表 3-4 备考合并利润表 5 财务报表附注 6-82 审阅报告 众会字(2025)第10459号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一)审阅意见 我们审阅了后附的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按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附注4所述的编制基础编制的备考合并财务报表,包括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的备考合并资产负债表,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的备考合并利润表,以及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附注。这些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阅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些备考合并财务报表出具审阅报告。 (二)形成审阅意见的基础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的规定执行了审阅业务。该准则要求我们计划和实施审阅工作,以对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有限保证。审阅主要限于询问公司有关人员和对财务数据实施分析程序,提供的保证程度低于审计。我们没有实施审计,因而不发表审计意见。 根据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上述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没有按照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附注4所述的编制基础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公司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的备考合并财务状况,以及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的备考合并经营成果。 本审阅报告仅供公司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之目的使用,除非事先获得本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的书面同意,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如未经同意用于其他目的,本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段内容不影响已发表的审阅意见。 (本页无正文,为众会字(2025)第10459号签字页)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 王华斌 (项目合伙人) 中国注册会计师 张洁亮 中国,上海 二〇二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备考合并资产负债表 (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法定代表人:李毅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锋 会计机构负责人:张敏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备考合并资产负债表(续) (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法定代表人:李毅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锋 会计机构负责人:张敏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合并利润表 (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法定代表人:李毅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锋 会计机构负责人:张敏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1.1 公司概况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阜新德尔汽车转向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本集团”),系由上海普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韩国东亚贸易株式会社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本公司于2004年11月1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阜新市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0,000.00元。经三次股权转让与四次增资后,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公司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37,520,000.00元。 于2012年3月21日,本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完成后更名为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的注册资本及股本为75,000,000.00元,分为75,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1.00元。本公司的母公司为辽宁德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为李毅先生。 于2015年6月12日,本公司境内发行的25,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发行后总股本增至人民币100,000,000.00元。 于2017年1月,本公司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满足条件的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930,000股。于2018年3月向激励对象回购并注销授予的限制性股票10,000股。于2019年1月,本公司向激励对象回购并注销授予的限制性股票25,000股。于2020年1月,本公司向激励对象回购并注销授予的限制性股票35,000股。 于2018年7月18日,本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为人民币564,706,600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人民币100.00元,共计5,647,066张,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转股期自2019年1月24日起至2024年7月18日止。 于2021年4月26日,本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21,000,000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4.24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99,040,000.00元。 于2022年8月9日,本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15,527,950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6.1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49,999,995.00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本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为150,973,101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股本共计150,973,101.00元。 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毅,本公司的注册地址:阜新市经济开发区E路55号。 本公司的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电动机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特种陶瓷制品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2 重组基本情况 2.1 交易概述 本公司拟向上海德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70%股权,拟以零对价受让上海兴百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30%股权(系未实缴的认缴出资额),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2 标的公司的基本情况 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为境内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5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782831481D,注册资本1,089.3313万元,法定代表人:李毅,经营范围:从事智能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表层防护工程塑料和装饰工程塑料及其相关制品的生产,模具、检具及其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自产产品;集成后视镜、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集成后视镜、电子产品的制造(限分支机构经营);并提供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3 备考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025年1-6月包括本公司及下属32家子公司、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及下属2家子公司。 2024年度包括本公司及下属32家子公司、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及下属2家子公司。 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及其变化详见本附注“8合并范围的变更”及本附注“9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相关内容。 4 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系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规定,以本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依据本次交易完成后的架构编制了最近一年一期的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系根据相关交易方案,并按照以下假设基础编制:(1)本次交易前,本公司与标的公司同受李毅先生控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本次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相关备考调整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有关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规定。 (2)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系假定附注“2、重组基本情况”中所述交易于2024年1月1日前已完成,本公司于报告期前已持有标的公司股权,由此所形成的业务架构和会计主体于报告期前已经存在,且自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无其他重大改变。 (3)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以本集团经审计的2024年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已公告的2025年1-6月财务报表,以及标的公司经审计的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财务报表为基础,按照本附注4所述的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而成。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4 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续) (4)在编制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与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将备考报表范围内公司相互之间的交易和往来余额均予以抵消。 (5)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系假设于2024年1月1日,本公司已通过发行股份及零对价受让的方式实现购买标的公司100.00%股权,经各方确认的标的资产交易价格为27,000.00万元,发行价格为14.15元/股,发行股份19,081,272股,该部分对价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列报。 (6)考虑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之特殊目的,编制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时,仅编制了本报告期的备考合并资产负债表、备考合并利润表,未编制备考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备考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 本公司管理层认为,相关期间的备考合并现金流量表、备考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对作为特定用途的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无重大相关性。同时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仅列示与上述编制基础相关的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附注,未披露与本次重组交易无直接关系的分部报告、金融工具及风险管理、公允价值等信息。 (7)备考合并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列报,不再列示“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明细项目。 (8)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未考虑本次重组交易中可能产生的交易成本、中介费用、流转税及其他税项。 (9)由于配套融资的具体实施将结合发行定价情况确定,并以中国证监会最终核准的发行数量为准,因此,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指标未考虑配套融资事项及其影响。 (10)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按照本次资产重组确定的具体范围予以确定。控制是指能够决定其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11)由于本次重组方案尚待本公司股东大会的批准及中国证监会和其他相关监管部门的核准,最终经批准的重组方案,包括本公司实际发行的股份及其作价,以及发行费用等都可能与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中所采用的上述假设存在差异,相关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都将在本次重组交易完成后实际入账时作出相应调整。 本备考报表系为本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之目的而编制,仅作为本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报文件之用,因此不适用于任何其他目的。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本集团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确定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主要体现在应收款项的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附注5.8)、存货的跌价准备计提方法(附注5.9)、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使用权资产摊销(附注5.12、5.15、5.24)、开发支出资本化的判断标准(附注5.15)、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估计(附注5.17)、预计负债的计提方法(附注5.20)、收入的确认时点(附注5.21)、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资产(附注5.23)等。 本集团在确定重要的会计政策时所运用的关键判断、重要会计估计及其关键假设详见附注5.27。 5.1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备考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合并财务状况以及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的合并经营成果等有关信息。 5.2 会计年度 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5.3 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本公司下属子公司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确定其记账本位币。本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列示。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4 企业合并 5.4.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本集团支付的合并对价及取得的净资产均按账面价值计量,如被合并方是最终控制方以前年度从第三方收购来的,则以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包括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誉)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基础。本集团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以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企业合并而发行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5.4.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本集团发生的合并成本及在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企业合并而发行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5.5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合并范围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 从取得子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之日起,本集团开始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从丧失实际控制权之日起停止纳入合并范围。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自其与本公司同受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本公司合并范围,并将其在合并日前实现的净利润在合并利润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与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集团内所有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当期净损益及综合收益中不归属于本公司所拥有的部分分别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及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股东权益、净利润及综合收益总额项下单独列示。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冲减少数股东权益。本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子公司向本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本公司对该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子公司之间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母公司对出售方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 如果以本集团为会计主体与以本公司或子公司为会计主体对同一交易的认定不同时,从本集团的角度对该交易予以调整。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指库存现金,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5.7 外币折算 5.7.1外币交易 外币交易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 于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为购建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在资本化期间内予以资本化;其他汇兑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于资产负债表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 5.7.2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境外经营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股东权益中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境外经营的利润表中的收入与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境外经营的现金流量项目,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 5.8 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当本集团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相关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5.8.1金融资产 5.8.1.1分类和计量 本集团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未包含或不考虑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本集团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8 金融工具(续) 5.8.2债务工具 本集团持有的债务工具是指从发行方角度分析符合金融负债定义的工具,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计量: 5.8.2.1以摊余成本计量 本集团管理此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为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此类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即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本集团对于此类金融资产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此类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等。本集团将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的债权投资和长期应收款,列示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5.8.2.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本集团管理此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为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为目标,且此类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此类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减值损失或利得、汇兑损益和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此类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本集团将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的其他债权投资,列示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取得时期限在一年内(含一年)的其他债权投资列示为其他流动资产。 5.8.2.3权益工具 本集团将对其没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权益工具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列示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自资产负债表日起预期持有超过一年的,列示为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此外,本集团将部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于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列示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该类金融资产的相关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5.8.3金融工具减值 本集团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等,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 本集团考虑在资产负债表日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和努力即可获得的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计算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应收款项融资,无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本集团均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本集团将计提或转回的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本集团在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的同时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8 金融工具(续) 5.8.4金融工具终止确认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予以终止确认:(1)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2)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本集团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3)该金融资产已转移,虽然本集团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是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终止确认时,其账面价值与收到的对价以及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其余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其账面价值与收到的对价以及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8.5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本集团的金融负债主要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借款及应付债券等。该类金融负债按其公允价值扣除交易费用后的金额进行初始计量,并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后续计量。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列示为流动负债;期限在一年以上但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的,列示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余列示为非流动负债。 当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时,本集团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义务已解除的部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8.6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确定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在估值时,本集团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并尽可能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9 存货 5.9.1分类 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和合同履约成本等,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5.9.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泵类和电子类产品分部存货发出时的成本按加权平均法核算,降噪、隔热及轻量化产品分部存货发出时的成本按先进先出法核算;库存商品和在产品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在正常生产能力下按系统的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5.9.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存货跌价准备按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可变现净值按日常活动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合同履约成本和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且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的存货,本集团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本集团根据保管状态、历史销售折扣情况及预计未来销售情况等因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9.4存货盘点制度 本集团的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 5.9.5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 周转材料包括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销法、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 5.10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为本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子公司为本公司能够对其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对子公司的投资,在公司财务报表中按照成本法确定的金额列示,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权益法调整后进行合并。 5.10.1投资成本确定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 对于以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初始投资成本。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10 长期股权投资(续) 5.10.2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以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并相应调增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本集团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份额确认当期投资损益。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但本集团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且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预计将承担的损失金额。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资本公积。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于宣告分派时按照本集团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本集团与被投资单位之间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本集团的部分,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本公司财务报表的投资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本集团向被投资单位投出或出售资产的顺流交易而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中归属于本集团的部分,本集团在本公司财务报表抵销的基础上,对有关未实现的收入和成本或资产处置损益等中归属于本集团的部分予以抵销,并相应调整投资收益;对于被投资单位向本集团投出或出售资产的逆流交易而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中归属于本集团的部分,本集团在本公司财务报表抵销的基础上,对有关资产账面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中归属于本集团的部分予以抵销,并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本集团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其中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部分,相应的未实现损失不予抵销。 5.10.3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控制是指拥有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本集团及分享控制权的其他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重大影响是指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5.10.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当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附注5.17)。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对投资性房地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率和折旧方法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复核并作适当调整。 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经济利益时,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当投资性房地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附注5.17)。 5.12 固定资产 5.12.1固定资产确认及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包括境外土地所有权、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电子设备以及其他设备等。 固定资产在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集团、且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予以确认。购置或新建的固定资产按取得时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购置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的其他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集团且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对于被替换的部分,终止确认其账面价值;所有其他后续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5.12.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并按其入账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在预计使用寿命内计提。对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则在未来期间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依据尚可使用年限确定折旧额。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12.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附注5.17)。 5.12.4固定资产的处置 当固定资产被处置、或者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时,终止确认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5.13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量。实际成本包括建筑成本、安装成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以及其他为使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必要支出。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并自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当在建工程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附注5.17)。 5.14 借款费用 本集团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资产的购建的借款费用,在资产支出及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时,开始资本化并计入该资产的成本。当购建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停止资本化,其后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资产的购建活动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直至资产的购建活动重新开始。 对于为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专门借款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对于为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按照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本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实际利率为将借款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借款初始确认金额所使用的利率。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复核并作适当调整。 5.15.4研究与开发 本集团的研究开发支出主要包括本集团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耗用的材料、研发部门职工薪酬、研发使用的设备及软件等资产的折旧摊销、研发测试及研发技术服务费等支出。 为研究生产工艺或产品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评价和选择阶段的支出为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大规模生产之前,针对该生产工艺或产品最终应用的相关设计、测试阶段的支出为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予以资本化: 1)该生产工艺或产品的开发已经技术团队进行充分论证; 2)管理层已批准开发项目的预算; 3)前期市场调研的研究分析说明开发项目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市场推广能力;4)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以进行该生产工艺或产品的开发活动及后续的大规模生产;5)该生产工艺或产品的的支出能够可靠地归集。 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以前期间已计入损益的开发支出不在以后期间重新确认为资产。已资本化的开发阶段的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开发支出,自该项目达到预定用途之日起转为无形资产。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15 无形资产(续) 5.15.5无形资产减值 当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附注5.17)。 5.16 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包括使用权资产改良及其他已经发生但应由当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按预计受益期间分期平均摊销,并以实际支出减去累计摊销后的净额列示。 5.17 长期资产减值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及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等,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迹象的,进行减值测试;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为基础计算并确认,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是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 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的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时,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预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测试结果表明包含分摊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先抵减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以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上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予转回价值得以恢复的部分。 5.18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本集团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等。 5.18.1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和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等。本集团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其中,非货币性福利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18 职工薪酬(续) 5.18.2离职后福利 本集团于中国、德国、美国等地参加了多项退休金计划及其他退休后福利。本集团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是本集团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于报告期内,本集团的离职后福利是为员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均属于设定提存计划。 5.18.2.1中国境内子公司 中国境内公司职工参加了由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本集团以当地规定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基数和比例,按月向当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养老保险费。职工退休后,当地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有责任向已退休员工支付社会基本养老金。本集团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上述社保规定计算应缴纳的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5.18.2.2德国公司 本集团向当地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该基金有责任向已退休员工支付退休金和其他退休后福利。本集团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5.18.2.3美国公司 本集团向当地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该基金有责任向已退休员工支付退休金和其他退休后福利。本集团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5.18.3辞退福利 本集团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在本集团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时和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费用时两者孰早日,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预期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需支付的辞退福利,列示为应付职工薪酬。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19 股利分配 现金股利于股东大会批准的当期,确认为负债。 5.20 预计负债 因产品质量保证及其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当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且其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为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并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因随着时间推移所进行的折现还原而导致的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增加金额,确认为利息费用。 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并作适当调整,以反映当前的最佳估计数。 预期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需支付的预计负债,列报为流动负债。 5.21 收入 本集团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按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确认收入。 5.21.1销售商品 本集团向客户销售产品时,(1)按照合同规定,产品被客户上线安装后;(2)或按照合同规定将产品运至约定交货地点,由客户对产品进行验收且签署货物交接单;(3)或约定的其他方式实现控制权转移后;客户实物占有产品并且承担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即视为取得了产品的控制权。因此,本集团根据与不同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的不同,分别在以下时点确认产品销售收入:(1)按照合同规定,产品被客户装机使用后;(2)或将产品按照合同规定运至约定交货地点,在客户验收且签署货物交接单后;(3)约定的其他方式实现控制权转移后。本集团给予客户的信用期根据客户的信用风险特征确定,与行业惯例一致,一般不存在重大融资成分。 本集团向购货方提供基于销售数量的销售折扣,本集团根据历史经验,按照期望值法确定折扣金额,按照合同对价扣除预计折扣金额后的净额确认收入。 5.21.2提供劳务 本集团为客户提供研发服务、加工劳务等。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收入在一段时间内确认,否则,收入在客户取得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 1)客户在本集团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本集团履约所带来的收益;2)客户能够控制本集团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3)本集团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该客户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的权利。 本集团按照已完成劳务的进度确认收入时,对于本集团已经取得无条件收款权的部分,确认为应收账款,其余部分确认为合同资产,并对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附注5.8);如果本集团已收或应收的合同价款超过已完成的劳务,则将超过部分确认为合同负债。本集团对于同一合同项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21 收入(续) 5.21.2提供劳务(续) 合同成本包括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本集团为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合同履约成本,并在确认收入时,按照已完成劳务的进度结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本集团将为获取劳务合同而发生的增量成本,确认为合同取得成本,对于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合同取得成本,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合同取得成本,本集团按照相关合同项下与确认劳务收入相同的基础摊销计入损益。如果合同成本的账面价值高于因提供该劳务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减去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本集团对超出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于资产负债表日,本集团对于合同履约成本根据其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是否超过一年,以减去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分别列示为存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对于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合同取得成本,以减去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资产。 5.22 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为本集团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包括税费返还、财政补贴等。 政府补助在本集团能够满足其所附的条件并且能够收到时,予以确认。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本集团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本集团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摊计入损益。 对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若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冲减相关成本;若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冲减相关成本。 本集团对同类政府补助采用相同的列报方式。 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纳入营业利润,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支。 本集团收到的政策性优惠利率贷款,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该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相关借款费用。本集团直接收取的财政贴息,冲减相关借款费用。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23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暂时性差异)计算确认。对于按照税法规定能够于以后年度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的可抵扣亏损,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于商誉的初始确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且初始确认的资产和负债未导致产生等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非企业合并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于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除非本集团能够控制该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1)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本集团内同一纳税主体征收的所得税相关; 2)本集团内该纳税主体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 5.24 租赁 租赁,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对价的合同。 5.24.1本集团作为承租人 本集团于租赁期开始日确认使用权资产,并按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认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包括固定付款额,以及在合理确定将行使购买选择权或终止租赁选择权的情况下需支付的款项等。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确定的可变租金不纳入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本集团将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支付的租赁负债,列示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本集团的使用权资产包括租入的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及运输工具等。使用权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已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初始直接费用等,并扣除已收到的租赁激励。本集团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若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则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当可收回金额低于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时,本集团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对于租赁期不超过12个月的短期租赁和单项资产全新时价值较低的低价值资产租赁,本集团选择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将相关租金支出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租赁发生变更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本集团将其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1)该租赁变更通过增加一项或多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而扩大了租赁范围;(2)增加的对价与租赁范围扩大部分的单独价格按该合同情况调整后的金额相当。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24 租赁(续) 5.24.1本集团作为承租人(续) 当租赁变更未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时,除财政部规定的可以采用简化方法的合同变更外,本集团在租赁变更生效日重新确定租赁期,并采用修订后的折现率对变更后的租赁付款额进行折现,重新计量租赁负债。租赁变更导致租赁范围缩小或租赁期缩短的,本集团相应调减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部分终止或完全终止租赁的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租赁变更导致租赁负债重新计量的,本集团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 对于就现有租赁合同达成的符合条件的租金减免,本集团选择采用简化方法,在达成协议解除原支付义务时将未折现的减免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并相应调整租赁负债。 5.24.2本集团作为出租人 实质上转移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几乎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为融资租赁。其他的租赁为经营租赁。 5.24.2.1经营租赁 本集团经营租出自有的房屋建筑物时,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在租赁期内按照直线法确认。 对于就现有租赁合同达成的符合条件的租金减免,本集团选择采用简化方法,将减免的租金作为可变租金,在减免期间将减免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除上述符合条件的合同变更采用简化方法外,当租赁发生变更时,本集团自变更生效日起将其作为一项新租赁,并将与变更前租赁有关的预收或应收租赁收款额作为新租赁的收款额。 5.25 持有待售及终止经营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1)根据类似交易中出售此类资产或处置组的惯例,在当前状况下即可立即出售;(2)本集团已与其他方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出售协议且已取得相关批准,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 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以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计量,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低于原账面价值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中的资产和负债,分类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终止经营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且该组成部分已被处置或划归为持有待售类别:(1)该组成部分代表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2)该组成部分是拟对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进行处置的一项相关联计划的一部分;(3)该组成部分是专为转售而取得的子公司。 利润表中列示的终止经营净利润包括其经营损益和处置损益。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26 分部信息 本集团以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要求、内部报告制度为依据确定经营分部,以经营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并披露分部信息。 经营分部是指本集团内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组成部分:(1)该组成部分能够在日常活动中产生收入、发生费用;(2)本集团管理层能够定期评价该组成部分的经营成果,以决定向其配置资源、评价其业绩;(3)本集团能够取得该组成部分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两个或多个经营分部具有相似的经济特征,并且满足一定条件的,则可合并为一个经营分部。 5.27 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 本集团根据历史经验和其他因素,包括对未来事项的合理预期,对所采用的重要会计估计和关键判断进行持续的评价。 5.27.1采用会计政策的关键判断 5.27.1.1收入确认的时点 本集团向客户销售产品时,(1)按照合同规定,产品被客户装机使用后;(2)或按照合同规定将产品运至约定交货地点,由客户对产品进行验收且签署货物交接单;(3)或约定的其他方式实现控制权转移后;客户实物占有产品并且承担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即视为取得了产品的控制权。因此,本集团根据与不同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的不同,分别在以下时点确认产品销售收入:(1)按照合同规定,产品被客户装机使用后;(2)或将产品按照合同规定运至约定交货地点,在客户验收且签署货物交接单后;(3)或约定的其他方式实现控制权转移后。 5.27.2重要会计估计及其关键假设 下列重要会计估计及关键假设存在会导致下一会计年度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出现重大调整的重要风险: 5.27.2.1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判断、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判断及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本集团在区分金融工具所处的不同阶段时,对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和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判断如下:本集团在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时会考虑以下一个或多个指标是否发生显著变化:债务人所处的监管、经济、技术或经营环境;经营成果实际或预期;内外部信用评级;作为债务抵押的担保物价值或担保方信用评级的显著下降从而影响违约概率;债务人预期变现或还款行为等。 本集团判断已发生信用减值的主要标准为符合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进行其他债务重组或很可能破产等。 在考虑前瞻性信息时,本集团考虑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情景。本集团定期监控并复核与预期信用损失计算相关的重要宏观经济假设和参数,包括经济下滑的风险、外部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客户情况的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和生产者物价指数等。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27 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续) 5.27.3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 本集团在多个地区缴纳企业所得税。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部分交易和事项的最终税务处理存在不确定性。在计提各个地区的所得税费用时,本集团需要作出重大判断。如果这些税务事项的最终认定结果与最初入账的金额存在差异,该差异将对作出上述最终认定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的金额产生影响。 如附注6.2所述,本集团部分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有效期为三年,到期后需向相关政府部门重新提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根据以往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到期后重新认定的历史经验以及该等子公司的实际情况,本集团认为该等子公司于未来年度能够持续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进而按照 15%的优惠税率计算其相应的递延所得税。倘若未来部分子公司于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到期后未能取得重新认定,则需按照 25%的法定税率计算所得税,进而将影响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所得税费用。 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本集团以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未来期间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包括本集团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将增加的应纳税所得额。本集团在确定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取得的时间和金额时,需要运用估计和判断。如果实际情况与估计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27 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续) 5.27.4预计负债 本集团因产品质量保证等可能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经济利益的流出的金额存在不确定性。本集团按照履行相关现实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确认为预计负债,并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并作适当调整,以反映当前的最佳估计数。 本集团的管理层对产品保修费用按类似项目的历史经验或预计可能会发生的成本来作出估计。但估计未来实际发生的保修费用需要进行大量的判断及估计,不同的判断及估计会影响预计负债确认的金额。在保修过程中,本集团持续复核及修订预计发生的保修费用并进行重新评定。 5.27.5投资性房地产及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及使用寿命 本集团对投资性房地产及固定资产等的预计净残值及预计使用寿命作出了估计。该估计是根据同类性质、功能的投资性房地产及固定资产的实际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寿命的历史经验作出的,可能由于技术更新或其他原因产生重大改变。当净残值或预计使用寿命小于先前的估计时,本集团将增加折旧费用。 5.27.6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 本集团的管理层确定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此估计以管理层对相应的无形资产的实际可使用年限的经验为基础。该估计可能因为科技创新等原因产生重大改变。 5.27.7存货跌价准备 于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这要求管理层分析存货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来判断可变现净值是否低于存货成本(附注5.9)。 5.27.8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估计 本集团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当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其计算需要采用会计估计(附注5.12、附注5.15)。 本集团进行减值测试时,采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由于欧洲地区的经济环境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中所采用的增长率、毛利率及税前折现率亦存在不确定性。 如果管理层对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计算中采用的增长率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增长率低于目前采用的增长率,本集团需增加计提减值准备。 如果管理层对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计算中采用的毛利率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毛利率低于目前采用的毛利率,本集团需增加计提减值准备。 如果管理层对应用于现金流量折现的税前折现率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税前折现率高于目前采用的折现率,本集团需增加计提减值准备。 如果实际增长率和毛利率高于或实际税前折现率低于管理层的估计,本集团不能转回原已计提的减值损失。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5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5.28 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财政部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以下简称“解释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以下简称“解释18号”),本集团已采用解释17号和解释18号编制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财务报表,上述解释对本集团及本公司的财务报表没有重大影响。 6 税项 6.1 本集团适用的主要税种及其税率 税 种 计税依据 报告期内税率(%) 企业所得税(1) 应纳税所得额 15.00-34.00 应纳税增值额(应纳税额按应纳税销售额乘以适用 增值税(2) 5.00-23.00 税率扣除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后的余额计算) 城市维护建设税 中国境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 5.00-7.00 教育费附加 中国境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 3.00 地方教育费附加 中国境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 2.00 (1)企业所得税 不同税率的主要纳税主体企业所得税税率说明: 纳税主体名称 国家 报告期内税率(%) 本公司 中国 15.00 阜新北星液压有限公司 中国 15.00 深圳南方德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中国 15.00 长春德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中国 15.00 上海阜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中国 25.00 阜新佳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 25.00 常州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中国 25.00 德迩新能源技术(湖州)有限公司 中国 25.00 威曼动力(常州)有限公司 中国 25.00 爱卓汽车零部件(常州)有限公司 中国 25.00 DareAuto,Inc. 美国 27.00 FZBPlymouth,LLC 美国 27.00 JiachuangGmbH 德国 31.23 DARE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日本 30.65 香港德尔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地区 16.50 德国、美国、 CarcousticsInternationalGmbH及其附属公司 15.00-34.00 墨西哥等 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 15.00 爱卓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中国 15.00 爱卓智能科技(安庆)有限公司 中国 25.00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6 税项(续) 6.1 本集团适用的主要税种及其税率(续) (2)增值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海关总署颁布的《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39号)及相关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本集团于中国境内公司的内销产品收入适用的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3%。 本集团于中国境内公司的出口产品销售采用“免、抵、退”办法。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海关总署颁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39号)及相关规定,自2019年7月1日起,本集团于中国境内的公司的退税率调整为13%。 6.2 税收优惠 本公司于2022年11月4日取得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联合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为GR202221000311),该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本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本公司之子公司阜新北星液压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20日取得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联合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为GR202321001082),该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本公司之子公司深圳南方德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19日取得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财政局、国家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联合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为GR202244206878),该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本公司之子公司长春德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1日取得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吉林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联合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为GR202422000150),该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及相关规定,本公司之子公司深圳南方德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享受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及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43号)的规定,本公司及本公司之子公司深圳南方德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长春德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及阜新北星液压有限公司作为先进制造业企业,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6 税项(续) 6.2 税收优惠(续) 根据《关于公示2024年上海市第一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的通知》(沪高企认办〔2024〕14号),并购标的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12月4日分别取得文件号为GR202431001730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规定,2024-2026年度减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 根据《关于对2024年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拟入库企业名单的公示》(常科发〔2024〕72号),并购标的之子公司爱卓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于2024年12月16日取得文件号为GR202432015498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规定,2024-2026年度减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7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7.1 货币资金 项 目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166,548.24 库存现金 264,498.93 193,389,504.11 银行存款 207,604,153.74 73,347,762.49 其他货币资金 60,820,324.72 合 计 268,688,977.39 266,903,814.84 其中: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 90,804,914.24 45,345,459.60 于2025年6月30日,其他货币资金1,850,0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13,243,410.00元作为本集团因进口商品向银行存入的海关保证金;47,576,914.72元为本集团向银行申请对外开具应付票据所存入的保证金存款。 于2024年12月31日,其他货币资金1,650,0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11,860,860.00元作为本集团因进口商品向银行存入的海关保证金;61,486,902.49元为本集团向银行申请对外开具应付票据所存入的保证金存款。 7.2 应收票据 7.2.1应收票据分类列示 种 类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银行承兑汇票 35,288,910.36 25,008,287.39 商业承兑汇票 4,726,681.25 13,832,703.47 减:坏账准备 45,300.50 178,725.16 合 计 39,970,291.11 38,662,265.70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7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续) 7.2 应收票据(续) 7.2.2期末公司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 2025年6月30日 种 类 已终止确认 未终止确认 银行承兑汇票 161,758,616.83 31,246,789.39 商业承兑汇票 — 3,483,448.10 合 计 161,758,616.83 34,730,237.49 2024年12月31日 种 类 已终止确认 未终止确认 银行承兑汇票 154,478,951.08 20,991,898.48 商业承兑汇票 — 11,912,072.93 合 计 154,478,951.08 32,903,971.41 报告期内,本集团对应收商业承兑汇票进行了背书或贴现,且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故仍将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针对银行承兑汇票,结合银行类型、信用评级等情况,将银行承兑汇票分为不同组合进行管理。对于新增的不符合会计终止确认条件的银行承兑汇票,均认定为持有并收取合同现金流模式,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核算。 7.2.3坏账准备 本集团的应收票据均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产生,无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均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应收票据的坏账准备按类别分析如下: 2025年6月30日 项 目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 额 比例(%) 金 额 比例(%)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40,015,591.61 100.00 45,300.50 0.11 合 计 40,015,591.61 100.00 45,300.50 0.11 2024年12月31日 项 目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 额 比例(%) 金 额 比例(%)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38,840,990.86 100.00 178,725.16 0.46 合 计 38,840,990.86 100.00 178,725.16 0.46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7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续) 7.3 应收账款 7.3.1按账龄披露 账 龄 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31日 1年以内(含1年) 1,068,020,789.92 893,150,958.89 1至2年 10,879,434.25 9,642,159.51 2至3年 4,250,440.10 3,069,152.44 3年以上 10,039,767.07 9,560,064.24 小 计 915,422,335.08 1,093,190,431.34 减:坏账准备 30,495,999.04 28,248,066.40 合 计 1,062,694,432.30 887,174,268.68 7.3.2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披露 2025年6月30日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账面价值 类 别 计提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6,516,036.61 0.60 6,516,036.61 100.00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1,086,674,394.73 99.40 23,979,962.43 2.21 1,062,694,432.30 其中:账龄组合 1,086,674,394.73 99.40 23,979,962.43 2.21 1,062,694,432.30合 计 1,093,190,431.34 100.00 30,495,999.04 — 1,062,694,432.302024年12月31日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账面价值 类 别 计提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0.82 - 7,533,401.29 7,533,401.29 100.00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907,888,933.79 99.18 20,714,665.11 2.28 887,174,268.68其中:账龄组合 907,888,933.79 99.18 20,714,665.11 2.28 887,174,268.68合 计 915,422,335.08 100.00 28,248,066.40 — 887,174,268.68 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备考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7 备考财务报表附注(续) 7.3 应收账款(续) 7.3.2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披露(续)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2025年6月30日 项 目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理由 用损失率(%) 应收账款1 1,438,505.87 1,438,505.87 100.00 预计难以收回 应收账款2 1,068,726.55 1,068,726.55 100.00 预计难以收回 其他 4,008,804.19 4,008,804.19 100.00 预计难以收回 合 计 6,516,036.61 6,516,036.61 — — 2024年12月31日 项 目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理由 用损失率(%) 应收账款1 1,438,505.87 1,438,505.87 100.00 预计难以收回 应收账款2 1,068,726.55 1,068,726.55 100.00 预计难以收回 应收账款3 1,036,452.18 1,036,452.18 100.00 预计难以收回 其他 3,989,716.69 3,989,716.69 100.00 预计难以收回(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