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昭衍新药(603127):H股公告:2025中期报告
「審計委員會」 指 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 「Biomere」 指 Biomedical Research Models, Inc.,一家於1996年12月11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由本公司於2019年12月10日收購並成為由本公司全資擁有的Joinn Laboratories (Delaware) Corporation的全資附屬公司「董事會」 指 本公司董事會 「企業管治守則」 指 上市規則附錄C1第2部分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行政總裁」 指 本公司的行政總裁 「首席財務官」 指 本公司的首席財務官 「中國」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惟僅就本報告及作地區提述而言,除文義另有所指外,本報告中對「中國」的提述不適用於香、澳門及台灣 「本公司」、「公司」或「昭衍」 指 北京昭衍新藥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於1995年8月11日在中國註冊成立並於2012年12月26日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其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3127),而其H股則於香聯交所上市(股份代號:6127)「控股股東」 指 具有上市規則賦予該詞的涵義,除文義另有所指外,指馮女士及周先生「H股」 指 本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幣1.00元的境外上市外資股,以元認購及買賣,並於香聯交所上市 「香」 指 中國香特別行政區 「元」 指 香法定貨幣元 「昭衍蘇州」 指昭衍(蘇州)新藥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於2008年12月11日在中國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並為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上市」 指 H股於香聯交所主板上市 「上市日期」 指 2021年2月26日 「上市規則」 指 香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經不時修訂或補充「標準守則」 指 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周先生」 指 周志文先生,為控股股東及馮女士的配偶 「馮女士」 指 馮宇霞女士,為本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以及周先生的配偶「國家藥監局」 指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股份」 指 本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幣1.00元的股份(括A股及H股)「股東」 指 股份持有人 「舒泰神」 指 舒泰神(北京)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8月16日根據中國法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份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300204),其權益中約31.01%由熠昭(北京)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由馮女士及周先生合共持有85%)持有,約1.96%由周先生透過華泰證券資管-招商銀行-華泰聚力16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持有及約6.20%由周先生直接持有。周先生亦為舒泰神的董事長及法定代表 「聯交所」或「香聯交所」 指 香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監事」 指 監事會成員 「美國」 指 美利堅合眾國,其領土、屬地及所有受其管轄的地區 「美元」 指 美國法定貨幣美元 「合同研究組織」 指 合同研究組織,根據合同以科研服務外的形式為製藥、生物技術及醫療器械行業提供支持的實體 「藥物發現」 指 識別潛在新藥的過程,可能涉及廣泛學科,括生物學、化學及藥理學「GLP」 指 良好實驗室規範 「代謝」 指 為維持生命而在生物體內發生的化學過程,括分解代謝(將大分子分解成成分)及合成代謝(將較小分子合成為具有特定結構、特徵及目的的較大分子) 「藥理學」 指 與藥物的用途、作用及作用模式相關的醫藥分科 「研發」 指 研究及開發 獨立非執行董事 張嘉倫女士 張帆先生 授權代表 楊福全先生(於2025年1月23日獲委任) 陽昌雲先生(於2025年1月23日獲委任) 馮宇霞女士 應放天先生(於2025年1月23日獲委任) 張嘉倫女士 孫明成先生(於2025年1月23日辭任) 翟永功博士(於2025年1月23日辭任) 審計委員會 歐小傑先生(於2025年1月23日辭任) 陽昌雲先生(主席) 總部及中國主要?業地點 楊福全先生 張帆先生 中國北京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薪酬與考核委員會 榮京東街甲5號 郵編:100176 應放天先生(主席) 孫雲霞女士 香主要?業地點 陽昌雲先生 香 提名委員會 銅鑼灣 希慎道33號 楊福全先生(主席) 利園一期19樓1920室 馮宇霞女士 應放天先生 註冊辦事處 戰略委員會 中國北京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馮宇霞女士(主席) 榮京東街甲5號 孫雲霞女士 郵編:100176 羅樨女士 執業會計師 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 根據《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條例》 中國北京市 註冊的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 西城區 香 金融大街35號 中環 國際企業大廈 遮打道10號 A座509單元 太子大廈8樓 郵編:100033 公司網址 https://www.joinnlabs.com 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期內溢利╱(虧損) 60,932 (169,742) 不適用盈利能力 毛利率 15.7% 24.9% 減少9.2個 百分點 期內利潤率 9.1% –20.3% 增加29.4個 百分點 每股盈利╱(虧損) 基本(人民幣元) 0.08 (0.23) 不適用 攤薄(人民幣元) 0.08 (0.23) 不適用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變動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未經審核) (經審核) 總資產 9,473,462 9,396,152 0.8% 總負債 1,368,396 1,316,964 3.9% 淨資產 8,105,066 8,079,188 0.3% 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權益 8,104,696 8,078,818 0.3% 年,公司實現新簽訂單金額約人民幣10.2億元,同比增長13.3%;二季度單季,新簽訂單金額約人民幣5.9億元,同比 增長18.0%。公司依託實驗模型先天優勢與技術積累,抗體項目簽約數量同比增加20%;小核酸及ADC整體項目簽約數量同比增加50%以上;自免靶點藥物、代謝系統藥物、中樞神經系統(CNS)藥物領域新項目簽約保持穩定,生殖、致 癌和長周期等高難度動物試驗亦實現穩定增長,充分體現客戶對公司技術實力的認可。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整體在手 訂單金額約人民幣23億元。 未來,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將繼續秉承「服務藥物創新,專注於藥物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評價和監測」的宗旨,致力於 為全球藥物研發提供跨越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和解決方案,保障患用藥安全,呵護人類健康!公司將採取有力措施提 高公司的綜合服務能力和客戶滿意度,為股東創造價值。 董事長 馮宇霞女士 2025年8月26日 2. 依託於自身實驗模型的先天優勢及多年來的技術積累,抗體項目簽約數量同比增加20%。 3. 進一步完善生物分析整體性解決方案,小核酸和ADC整體項目(括新靶點,新分子實體)簽約數量同比增加50%以上。 4. 自免靶點藥物、代謝系統藥物、中樞神經系統(CNS)藥物領域,新項目簽約數量維持穩定趨勢。 5. 生殖、致癌和長周期等高難度動物試驗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體現了客戶在高難度項目上對於公司的認可。 6. 國內首家完成非人靈長類生殖毒性試驗,並助力客戶項目獲批上市。 7. 全套非臨床研究助力國內首家幹細胞產品獲批上市。 技術提升,以不斷保持行業領先優勢,滿足不斷創新的差異化市場需求。 (1) 質量體系不斷提升 公司同時具備中國NMPA、美國FDA、經合組織OECD、韓國MFDS、日本PMDA等GLP資質,通過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改進質量管理方法,保證研究質量,體現了公司符合國際規範的GLP運行管理能力。同時,多元化的國際認證體系不僅彰顯了公司在質量管理與研究合規性方面的卓越能力,還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全球藥物研發領域的競爭力。這些資質的獲取,為公司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夯實了公司海外業務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地區客戶的需求。 蘇州設施於2025年7月順利通過醫療器械檢驗檢測機構的CMA認證評審,這標誌著公司已正式具備開展醫療器械的生物相容性測試、大動物試驗等檢驗檢測項目及非臨床研究工作的專業資質。結合公司已持有的FDA和OECD GLP資質,在當前美國FDA對中國醫療器械檢驗檢測機構存在普遍質疑的行業背景下,公司憑藉全面且權威的資質體系,有望在醫美、醫療器械、藥械組合產品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進一步鞏固技術壁壘,顯著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同時,這也為公司未來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加速了公司國際化戰略的深入實施,推動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更廣泛的業務佈局和可持續發展。 多為使用助聽器、振動聲橋及人工耳蝸等物理方法,缺少根本性的治療途徑,至今全球還沒有批准的治療方法。為了順應市場需求,公司建立了不同種屬動物的聽覺功能評價、大動物的內耳圓窗注射給藥技術,以及聽力損傷動物模型等,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了耳科藥物評價方法和技術。 針對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的評價,公司不斷完善各類給藥方式,建立了靈長類鞘內╱延髓池╱側腦室長期置管方法、新生小鼠鞘內╱側腦室給藥方法、大╱小鼠髓內給藥方法,並驗證其有效性,為中樞神經系統藥物評價提供了保障。同時,公司增加了精神類藥物新模型建立和行為學評價方法,進一步拓展了客戶群體。 在吸入毒性評價領域,PDE3/4靶點吸入製劑以其精準靶向的特性,為呼吸道疾病治療開闢了全新路徑。公司憑藉多年深耕積累的雄厚技術實力與豐富項目經驗,從化合物篩選到製劑處方優化,從吸入裝置匹配到非臨床藥效驗證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同時,公司對於目前的熱門藥物,也持續更新和完善各類模型以支持藥物評價,括建立了GLP-1、GCG等受體親和力檢測、HPV中和抗體檢測方法;丙氨酸掃描和PBMC交叉反應試驗來體外評估免疫細胞的脫靶情況等。 qPCR、ELISPOT、WB、FLOW等多個平台,所服務的能力全面,涵蓋常規的生物製品(抗體類藥物、融合蛋白類藥物)、基因治療產品(病毒載體類)、細胞治療產品(幹細胞、免疫細胞、基因修飾的細胞等)、核酸藥物(mRNA、siRNA等)等藥物。在分析方法上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如採用流式方法檢測單細胞上蛋白的表達、質譜方法檢測目的基因的表達、基於微滴式數字PCR平台檢測mRNA的完整性等。 在平台建設的基礎上,公司緊跟前沿藥物的熱門產品,不斷更新和完善創新藥物的非臨床安全評價體系和思路,括小核酸藥物、新型ADC藥物以及PROTAC藥物的評價,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產品的評價;同時參與並實時跟進最新藥物評價指導原則的制定,如幹細胞產品、腫瘤疫苗產品非臨床評價的指導原則,完善相應類別產品的評價體系,進一步夯實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早期發現服務能力,涵蓋蛋白表達和細胞系構建至臨床候選抗體發現,經過多年積累,公司建立了「全人源抗體開發平台」、「雙特異性抗體研發平台」、「單B細胞抗體發現平台」、「抗體成藥性評估平台」、「ADC一體化研發平台」、「小分子藥物體外篩選及功能測試一體化平台」以及「基因治療藥物功能測試及安全性評價平台」等前沿技術平台。其中:全面的蛋白質和抗體研發平台,涵蓋從抗體發現到藥物開發的各個環節。在蛋白質平台方面,擁有多種抗體表達系統,支持人、兔、鼠、非人靈長類及納米抗體的表達,並可實現300-500mg級的抗體瞬時表達。此外,還提供多種重組蛋白表達和純化服務,涵蓋原核、真核和酵母系統,並採用Protein A及其他標簽進行高效純化。去內毒素的動物實驗樣品表達平台,確保樣品的高質量和適用性。 在抗體發現平台方面,公司提供基於單B細胞PCR、10X genomics單B細胞測序以及真核細胞展示的高通量抗體發現技術,能夠快速篩選和鑒定高親和力抗體。 及細胞水平活性評估,篩選準確率較傳統方法有質的提升。目前,該平台已針對腫瘤、代謝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領域的20餘個潛在靶點完成篩選,成功發現十多個具有開發潛力的候選小分子,有的已進入非臨床研究階段,顯著縮短了早期研發周期。 在基因治療藥物功能測試及安全性評價平台方面,則聚焦基因治療藥物(涵蓋病毒載體類、細胞治療類、核酸類等)研發的關鍵瓶頸,構建了覆蓋體外功能驗證、體內藥代動力學及安全性評估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在安全性評價方面,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免疫原性檢測體系和動物模型毒性評估模塊,嚴格遵循FDA、EMA相關指導原則,確保數據符合國際申報標準。 小分子藥物體外篩選及功能測試一體化平台與基因治療藥物功能測試及安全性評價平台給業務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和客戶群體。兩大平台的協同運作,不僅強化了公司在小分子與基因治療領域的研發縱深,更通過標準化、模塊化的技術輸出,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研發服務,助力行業創新生態的構建。 公司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可信賴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解決新藥發現及開發階段的不確定性問題,與客戶共同面對新藥研發過程的複雜性挑戰。總體而言,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通過多維度的業務能力建設與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自身在藥物研發服務領域的綜合實力,也為推動行業整體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物、創新靶點小分子藥物、創新核酸藥物等臨床樣本分析及藥物代謝研究。 2025年上半年取得了多項成果:首先,多款服務品種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試驗現場核查,其中括:支持多款創新基因治療產品進入關鍵性III期臨床試驗階段,支持多款TCE類藥物的PK╱免疫原性╱生物標誌物研究,支持多款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的PK╱免疫原性╱生物標誌物研究,支持多款預防及治療性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支持多款核酸類及多?類藥物臨床試驗。 其次,在技術能力方面,穩步推進神經系統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漸凍症)生物標誌物檢測能力建設,繼續強化自動化工作站及自組裝檢測試劑盒在臨床檢測中的應用,提升檢測效率與質量。 2025年1月,臨床檢測實驗室完成了整體功能性遷移,同時產能也得到了顯著提升。2025年4月,新址「零缺陷」通過CNAS 17025監督評審。「昭衍臨床檢測」上半年高分通過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11大領域室間質評,含病毒核酸、非病毒核酸、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分型、凝血功能、淋巴細胞亞群(流式法)、自身抗體、抗新型冠狀病毒抗體、內分泌激素、糖化血紅蛋白、特殊蛋白等,強勢延續在臨床檢測領域的各方面專業能力。 「昭衍新藥臨床檢測」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的臨床檢測平台,為國內及全球範圍內的創新藥物品種提供一站式的臨床試驗樣本檢測業務。 公司持續致力於保持現有關鍵實驗模型的高品質和高標準。2025年上半年,非人靈長類實驗模型整體存欄數量保持平穩增長,繼續保持較高的飼養和管理水平,主要管理指標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優化。其中,在老齡非人靈長類疾病模型方面,公司已開展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動脈粥樣硬化、神經系統疾病及眼科相關疾病的系統篩選與模型驗證,建立了自然發病模型與誘導模型相結合的研究體系,建立了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allo-HSCT)誘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並優化確立了猴自發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的篩選方法。為老年疾病的機制研究、藥物篩選和非臨床評估提供了重要數據支。 (2) 小動物類實驗模型 在基因編輯方面,公司在原有基因編輯小鼠模型基礎上改進,針對納米抗體(Nano-antibody)小鼠平台進行抗體多樣性與親和力升級,並利用初代納米抗體小鼠進行納米抗體篩選。在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的基礎上,公司研發了肝衰竭免疫缺陷小鼠。結合自研肝臟類器官移植,成功在小鼠體內重現人肝細胞功能,實現肝臟人源化小鼠模型,提供前沿的藥效、藥代、毒理評價平台,賦能非臨床研究。 性大模型」,持續推進新藥研發數字化轉型。未來,公司計劃進一步將AI平台推向市場,服務更多臨床與非臨床研究機構。 4. 藥物質量研究與檢定業務 公司目前已具備生物技術藥物質量標準研究和檢測的全面能力。經過多年積累,公司完成了所有相關檢測方法的開發與驗證,建立了完善的服務體系和技術能力。公司成功構建了生物技術藥物質量研究的關鍵技術平台,憑藉其創新實力,申請並公開專利12項。該業務的主要檢定方法均通過了CNAS認證和GLP認證,確保檢測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權威性。 公司能夠為蛋白藥物、治療性疫苗、基因與細胞治療產品等多種創新藥物提供質量研究與檢測服務。具體業務範圍涵蓋了:細胞庫與毒種庫檢定,病毒清除和滅活工藝驗證,基因與細胞治療製品質量研究與檢驗,重組蛋白藥物和抗體藥物生物學活性和結構表徵分析,轉基因細胞活性測定方法建立等。 報告期內,公司出具了涵蓋CHO/3T3細胞庫、幹細胞製品、NK細胞製品、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注射液、自體肺上皮幹細胞檢定、替奈普?活性標準品協作標定、生長因子檢定用重組細胞庫構建及體內動物實驗的多份檢驗報告,彰顯了其在生物技術藥物質量研究與檢測領域的專業能力。報告期內,公司與中檢院共同完成北京市2022年科技計劃課題,建設了昭衍藥檢細胞與基因製品檢測平台。參與制定了團體標準:重組溶瘤II型單純?疹病毒生產技術規範(T/CBPIA 0008–2024),生物製藥用無血清細胞培養基質量標準(T/CBPIA 0011–2025)。 才結構,提升組織效能。2025年上半年,公司緊跟行業發展新趨勢和業務需求,一方面對各部門管理機制進行了適應性調整,另一方面加大了藥物非臨床服務、生物分析、數據統計等關鍵領域的高端人才引進力度,並同步通過內部培養機制持續提升現有人才的專業能力。公司密切關注人才政策動向,積極落實各項人才保障措施,確保團隊穩定性。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打造出一支2,551人的結構合理且專業過硬的人才隊伍,為業務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2、 專業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公司持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內部交流、經驗分享等方式促進員工能力提升。針對藥物非臨床服務的運?需求,建立了系統的培訓認證體系,僅上半年已完成400餘場專業技術相關培訓,覆蓋全部技術人員,確保研究數據的可靠性和規範性。同時,公司進一步強化跨部門協作機制,推動團隊融合,提升整體協同效率。 人才始終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引擎。公司將繼續深化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優化人才梯隊建設,完善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相結合的人才發展機制。同時,公司將結合業務發展需求,持續探索更高效的團隊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組織效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研發團隊,為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II. 財務回顧 概覽 以下討論乃基於本報告其他部分所載的財務資料及附註編製,並應與該等資料及附註一併閱覽。 收益 於報告期內,我們的非臨床研究服務產生的收益佔我們總收益的絕大部分。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收益為人民幣668.6百萬元,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849.4百萬元減少21.3%。有關減少主要是由於競爭加劇導致項目單位價格下滑所驅動。 下表載列於所示期間按服務項目劃分的收益明細: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年 2024年 人民幣千元 % 人民幣千元 % 非臨床研究服務 639,077 95.6 809,704 95.3 臨床試驗及相關服務 29,018 4.3 39,653 4.7 銷售實驗模型 480 0.1 –– 總收益 668,575 100.0 849,357 100.0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毛利及毛利率分別為人民幣105.0百萬元及15.7%,相對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則分別為人民幣211.3百萬元及24.9%。毛利減少主要由我們非臨床研究服務毛利的減少所驅動,於報告期內,其佔我們總收益的絕大部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毛利率減少主要由競爭加劇導致項目單位價格下滑所驅動。 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為人民幣82.9百萬元,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80.1百萬元增加3.5%。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維持相對穩定。 生物資產公平值變動產生的收益╱(虧損) 就於報告期末仍列作我們生物資產的實驗模型而言,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我們確認生物資產公平值變動產生的收益人民幣95.0百萬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則為虧損人民幣254.4百萬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產生的收益主要是由於生物資產自然生長帶來的,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虧損主要是由於生物資產的單位公平值少,與實驗模型的市價下降相符。 銷售及?銷開支 我們的銷售及?銷開支主要括與?銷以及業務開發人員有關的員工成本、辦公開支及其他開支(例如我們自有的銷售及?銷人員就業務開發活動產生的?銷及推廣費用、差旅、會議及活動開支)。 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銷售及?銷開支為人民幣14.6百萬元,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2.2百萬元增加20.1%。銷售及?銷開支增加主要由於競爭加劇令拓客成本上升所致。 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研發開支為人民幣43.4百萬元,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47.8百萬元減少9.2%。我們於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研發開支維持相對穩定。 財務成本 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財務成本為人民幣0.8百萬元,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2百萬元減少37.9%。財務成本減少主要由於租賃負債利息減少所致。 所得稅(開支)╱收益 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所得稅開支為人民幣19.2百萬元,相對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所得稅收益為人民幣5.1百萬元。有關增加主要是由於上文所討論的生物資產公平值變動。 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實際稅率為23.9%(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2.9%)。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實際稅率較低主要是由於相對較低稅率的生物資產公平值負向變動產生的虧損所致。 期內溢利╱(虧損) 由於上述原因,我們的期內溢利╱(虧損)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虧損人民幣172.2百萬元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溢利人民幣60.9百萬元。我們的淨利潤率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20.3%上升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9.1%。淨利潤增加主要是由於上文所討論的生物資產公平值變動。 本集團仍維持強勁的流動資金。於報告期內,本集團的資金主要源自其日常業務過程,括就非臨床研究服務向客戶收取的付款。 資本負債比率 於2025年6月30日,資本負債比率(按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計算)為14.4%,與2024年12月31日的14.0%相比維持相對穩定。 外匯風險 我們面臨交易貨幣風險。我們的若干定期存款、現金及銀行結餘、其他金融資產、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乃以外幣計值,且面臨外幣風險。我們目前並無外幣對沖政策。然而,管理層監控外匯風險,並將於有需要時考慮於日後採取適當對沖措施。 所持重大投資 於報告期內,本集團並無任何重大投資、收購事項或出售事項。 有關附屬公司、聯?公司及合?企業的重大收購及出售 於報告期內,本集團並無任何有關附屬公司、聯?公司及合?企業的重大收購事項及出售事項。 僱員及薪酬政策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有2,551名僱員,而彼等的薪金及津貼乃根據彼等的表現、經驗及當時的當前市場利率釐定。我們亦已投資於持續教育及培訓課程,括內部及外部培訓,以便管理人員及其他僱員提升其技能與知識。我們同時為僱員(尤其是重要僱員)提供富競爭力的薪金、方案及股權獎勵計劃。 於報告期內,員工成本總額(括董事酬金)約為人民幣294.6百萬元(2024年同期:人民幣284.3百萬元)。 集團資產抵押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以其資產作任何重大抵押。 或然負債 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並無重大或然負債。 報告期末後事件 於2025年6月30日至本報告日期,本公司並無發生任何重大期後事件。 III. 未來挑戰 國際經濟形勢多變、行業發展不力的風險 我們的業務依賴藥物研究開發的需求,目前生物醫藥行業受到多種因素綜合影,醫藥產業及藥物創新投入減少。此外,地緣政治不穩定、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風險也潛在增加,這些可能會影本公司的國際業務收益以及匯兌損失風險。 法規依從性和合規性風險 鑒於本公司為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醫藥研發服務,我們的項目開展需遵守多項適用法律及監管規定。若本公司未能很好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或其任何未來變動,則可能會對本公司的聲譽、業務、財務狀況、經?業績及前景產生不利影。 現較大幅度波動,有可能致使客戶需求增速放緩。另外,當前市場供給產能充足,公司與同行業其他服務機構的競爭激烈,最終有可能對公司盈利帶來不利挑戰。 原材料供應風險 本公司主要向第三方採購實驗模型資源用於非臨床研究,若供應商不能保證穩定的供應或提高實驗模型的銷售價格,則會影本公司項目的順利進行或增加本公司的項目成本,最終對本公司的經?業績帶來不利影。 未能與時俱進、不注重技術創新的風險 越來越多的醫藥研發機構開始向創新藥領域進行傾斜,新的藥物靶點層出不窮,這也要求本公司必須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積極建立新的技術方法,從而保持我們的行業龍頭地位。若我們不能及時開發或適應新技術及方法,客戶對我們服務的需求可能降低,進而對我們的業務及前景造成損害。 新業務拓展風險 本公司為了保持行業領先,需要不斷地拓展業務,括進入新的服務領域、建設新的設施、建立新的技術能力。這些拓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如果組織不好、人才引進不及預期、項目進展不力,就不能形成新的收益和溢利,將造成資金積壓、成本回收困難,給本公司當期及後期業績增長帶來壓力。 經?計劃 1. 藥物非臨床服務 (1) 公司將加大業務投入,不斷開發和引入新技術、新方法,以提高服務質量標準,加速推進業務發展;同時,持續優化內部管理體系,提升服務效率。此外,為提升業績目標,公司將進一步擴大產能,強化人員建設。通過一系列舉措,我們將不斷鞏固和提升公司在藥物非臨床服務領域的市場份額和領先地位。2025年,公司將在多個關鍵領域持續發力,推動業務的高質量發展。首先,我們將繼續完善藥理及毒理學研究和評價能力,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能力和項目運?效率。同時,公司將加大投入,持續推進基於人工智能的工作流程優化,以提升勞動生產率和服務質量,確保服務標準的持續提升。此外,公司將全力保證新實驗設施的順利投產,並不斷完善GLP體系、提高法規依從性水平、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合規開展。通過這些綜合舉措,公司將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服務,進一步鞏固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2) 以現有的藥理毒理學技術體系為基礎,不斷豐富與完善評價平台及技術體系,以滿足新靶點、新技術藥物的非臨床評價需求。增強在耳科用藥評價、小核酸代謝產物分析等方面的新能力建設,並持續完善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的疾病模型。完善藥物篩選服務能力,提供全方位生物學服務和解決方案,跟隨國內外新藥研發趨勢和熱點,提供高通量篩選和客戶專屬定制化服務,緊密伴隨客戶研發進程,建立快速高效篩選平台。拓展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獸藥及寵物藥毒理學評價能力。公司將積極探討併購可能,採用多種合作方式快速建立研發能力,佔領市場並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比服務;加強海外市場推廣,制定有效策略,提升銷售團隊能力,深度挖掘潛在客戶需求,完善海外市場銷售體系;增強國際業務團隊建設,招聘和培訓具有國際化背景的專業人才,提升跨文化溝通和服務能力;打造國際化品牌形象,通過優質服務贏得客戶口碑,提升品牌信譽和國際市場知名度,並利用股平台擴大海外品牌宣傳力。 (5) 加大人才培養與人才引進。公司在2025年將聚焦戰略需求,強化人員建設,重點引進和培養境內外高端人才及複合型人才,為未來發展儲備力量。同時,優化績效考核體系,加強結果應用,激發員工動力;動態調整薪酬福利,提升核心崗位和關鍵人才的薪酬競爭力,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此外,公司還將推進人力資源數字化建設,加強各模塊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利用大數據分析支持人才戰略決策,提升管理效能。 2. 藥物臨床服務 充分利用公司現有非臨床業務、客戶資源以及公司專業技術團隊對藥物安全性的高度理解和GLP、GCP的充分認識,逐步增強以下幾方面: (1) 創新藥早期臨床的品牌建設。借助公司非臨床業務的項目資源,充分發揮專家團隊的經驗優勢,緊密合作更多的早期臨床基地,為創新藥早期臨床項目提供精準的臨床開發策略、醫學方案設計,並通過高質量、高效的臨床運?,幫助研發企業節省研發時間,助推項目快速進入確證性臨床。 為了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公司將加大創新投入,特別是在新實驗模型和類器官的建設與應用方面。公司將積極應國家政策支持,利用類器官技術在腫瘤研究、新藥研發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 通過這些投入與建設,公司不僅能提升自身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競爭力,還能為行業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實驗模型,助力新藥研發和臨床應用的快速發展。 (1) 為保障非人靈長類實驗模型的穩定供應,公司將進一步推動創新技術發展,持續推進實驗模型業務創新,並完善規範化、標準化的實驗模型質量保證體系。首先,公司將優化非人靈長類種群結構,提高產出率,確保實驗模型的穩定供應;其次,公司將大力開展對於老齡非人靈長類疾病模型的開發,特別是針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神經系統疾病及眼科相關疾病等領域。通過嚴格的遺傳篩選和環境控制,開發出高度模擬人類疾病病理特徵的創新模型,為疾病機制研究、藥物篩選和臨床前評估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 (2) 以肝臟人源化小鼠模型為基礎,服務肝臟疾病藥物開發;最大化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的特色,2025公司計劃推出更多免疫細胞人源化小鼠模型;提供自主知識產權致癌小鼠模型,服務藥物安全性評價。 (3) 公司還將加大對類器官平台的建設投入,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現有技術,結合更多臨床資源,將開發的類器官平台推向市場,服務更多臨床研究機構。同時,藥敏平台將對更多腫瘤類器官展開,造福更多腫瘤患。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董事、監事及主要行政人員於本公司及其相聯法團(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的股 份、相關股份及債權證中擁有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52條本公司須存置的登記冊內登記的權益或淡倉;或根據標準守 則須另行知會本公司及香聯交所的權益或淡倉如下: 於本公司股份的權益 佔相關類別 所持相關 股份的 佔股份總數的 (2) (3) (3) 董事及監事姓名 職銜 權益性質 股份類別 股份數目 概約百分比 概約百分比 (1) 馮女士 董事長、執行董事 實益擁有人 A股 167,160,633 (L) 26.51% 22.30%配偶權益 A股 74,725,981 (L) 11.85% 9.97% 其他 A股 3,303,034 (L) 0.52% 0.44% 孫雲霞女士 執行董事 實益擁有人 A股 2,698,907 (L) 0.43% 0.36%高大鵬先生 執行董事、董事會秘書、 實益擁有人 A股 288,746 (L) 0.05% 0.04%聯席公司秘書 顧良先生 執行董事 實益擁有人 A股 269,801 (L) 0.04% 0.04% 李葉女士 監事 實益擁有人 A股 102,481 (L) 0.02% 0.01% 除上述所披露外,就董事所知,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董事、監事或主要行政人員概無於本公司或其相聯法 團(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的股份、相關股份及債權證中擁有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第7及第8分部須知會 本公司及聯交所的權益及╱或淡倉(括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相關條文當作或視作擁有的權益及淡倉),或根據證券及 期貨條例第352條須於該條所指登記冊登記的權益及╱或淡倉,或根據標準守則須知會本公司及聯交所的權益及╱或淡 倉。 (3) 周先生 實益擁有人 A股 74,725,981 (L) 11.85% 9.97% (3) 配偶權益 A股 167,160,633 (L) 26.51% 22.30% (4) FIL Limited 受控制法團的權益 H股 16,997,800 (L) 14.28% 2.27%(4) Pandanus Associates Inc. 受控制法團的權益 H股 16,997,800 (L) 14.28% 2.27%(4) Pandanus Partners L.P. 受控制法團的權益 H股 16,997,800 (L) 14.28% 2.27%(4) FIDELITY FUNDS 實益擁有人 H股 15,495,100 (L) 13.02% 2.07% Futu Trustee Limited 受託人 H股 13,238,580 (L) 11.13% 1.77%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 核准借出代理人 H股 12,155,680 (L)10.22% 1.62% 12,155,680 (P) 附註: (1) 字母「L」指該人士於股份的好倉。字母「P」指該人士於股份中可供借出的股份。 (2) 於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合共有749,477,334股已發行股份,括630,482,128股A股(括本公司3,303,034股庫存股份)及 118,995,206股H股。 (3) 請參閱上述「於本公司股份的權益」分節附註(1)。 (4) Pandanus Associates Inc.持有Pandanus Partners L.P. 100%的權益,Pandanus Partners L.P.持有FIL Limited 47.90%的權益,FIL Limited 持有FIL Investmen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 93.62%的權益,FIDELITY FUNDS是FIL Investmen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管理的基金系列,FIDELITY FUNDS直接擁有15,495,100股H股,FIL Limited其他子公司擁有1,502,700股H股。因此,根據《證券 及期貨條例》,Pandanus Associates Inc.和Pandanus Partners L.P.以及FIL Limited被視為於FIL Limited所控制的系列公司持有的股份中擁 有權益。 股份5%或以上的權益或淡倉。 2022年H股激勵計劃 本公司於2022年6月24日採納2022年H股激勵計劃。 條款概要 (a) 計劃的目的 2022年H股激勵計劃的目的為:(i)吸引及挽留核心管理團隊,充分調動僱員的積極性,促進業務的可持續發展;(ii)使僱員及股東的利益保持一致,並加強本公司及個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及企業文化;及(iii)推動本公司經?業 績的進一步提升,共同實現本公司的戰略目標。 (b) 獎勵類型 2022年H股激勵計劃提供H股的獎勵。 (e) 股份最高數目 2022年H股激勵計劃的最大規模為受託人以不超過人民幣600百萬元的資金按當時市場價格不時通過場內交易獲得的H股的最大數目(「計劃限額」)。 未經股東批准,本公司不得進一步授出任何會導致根據股份激勵計劃(不括根據股份激勵計劃已失效、註銷、沒收的獎勵股份)授出的相關H股總數超出計劃限額的獎勵。 2022年H股激勵計劃的各激勵對象概無最高獎勵限額。 (f) 歸屬期 於2022年H股激勵計劃生效期間及在所有適用法律的規限下,董事會或其代表可不時釐定待歸屬獎勵的有關歸屬標準及條件或期間。 獎勵之歸屬須滿足以下各項條件:(i)達成董事會或其授權人士全權酌情釐定的所有歸屬標準及條件;(ii)選定激勵 對象截至歸屬日期仍為合資格人士;及(iii)選定激勵對象並無被本集團任何成員公司解僱,並無被裁定破產或無力償債,亦無被裁定任何涉及欺詐、不誠實或貪污的罪行,且並無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或其他類似性質的規則或法規被檢控或定罪。 (g) 期限 根據2022年H股激勵計劃終止條款的規定,2022年H股激勵計劃的期限自採納日期(2022年6月24日)10年。 2022年H股激勵計劃的剩餘年期約為7年。 (h) H股價格的確定基準 2022年H股激勵計劃項下並無H股的購買價格。 於報告期內,本公司未回購H股股份。 除上文所披露外,於報告期內,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概無購買、贖回或出售任何本公司的上市證券(括出售庫 存股份(定義見上市規則))。 於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擁有3,303,034股A股庫存股份。 遵守企業管治守則 本公司已採納企業管治守則所載的原則及守則條文,並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一直遵守適用的守則條文。 董事會將不時審查及檢討本公司的企業管治常規與運作,以符合上市規則的相關條文。 遵守標準守則 本公司已就董事進行證券交易採納一套操守守則,其條款不遜於標準守則所載之規定標準。經向全體董事作出具體查 詢後,全體董事已確認彼等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一直遵守標準守則。 審核委員會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成員組成,彼等均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即陽昌雲先生(主席)、楊福全先生及張帆先生,其書面職權 範圍符合上市規則第3.21條的規定。 審核委員會已考慮及審閱本集團採納的會計原則及常規,並已與管理層討論有關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及財務報告的事 宜,括審閱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業績。審核委員會認為截至2025年6月 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財務業績已遵照有關會計準則、規則及規例,並已作出適當披露。 (ii) 監事變更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並無任何監事變更。 (iii) 董事及監事的履歷變更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董事及監事的履歷並無任何變動。 (iv) 高級管理層變更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並無任何高級管理層變更。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公司的僱員及薪酬政策並無任何變動。於報告期內對本集團僱員及薪酬政策的檢討載於本報告「管理層討論及分析-II.財務回顧-僱員及薪酬政策」。 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用途 本公司H股股份(「H股」)於2021年2月26日在香聯交所上市,且招股章程所述的超額配股權已於2021年3月19日獲部 分行使,涉及合共40,800股由本公司於2021年3月24日按每股H股151.00元的價格發行及配發的H股。本公司就進行 全球發售及行使超額配股權獲得的所得款項淨額約6,373.6百萬元(相當於約人民幣5,285.2百萬元)(經扣除有關進行 全球發售及行使超額配股權的銷佣金及其他估計開支)(「所得款項淨額」)。 經考慮日期為2022年4月28日、2023年8月30日及2024年12月20日有關建議更改所得款項淨額用途的公告中所述的原 因,為更好地利用本集團的財務資源並抓住有利的投資機會,董事會已審查所得款項淨額的使用計劃,並決定重新分 配部分所得款項淨額。 (A) 提高我們蘇州設施的非臨床研究產能 16.0 845.6 57.7 57.7 – –(i) 翻新我們於蘇州的現有實驗室及 7.9 417.5 16.0 16.0 – – 實驗模型設施 (ii) 在蘇州興建新設施的基礎設施 1.7 89.8 36.7 36.7 – – (iii) 購買尖端設備及實驗室技術以及 5.5 290.7 5.0 5.0 – – 投資新的定制化實驗模型的研發 (iv) 提升蘇州設施的具有國際背景的 0.9 47.6 – – – – 技術及科研能力 (i) 優化北加州的現有設施及服務團 7.6 401.7 401.7 175.5 22.1 226.2 2028年年底前隊 (ii) 投資Biomere的業務開發工作、 2.4 126.8 350.0 149.7 8.2 200.3 2028年年底前擴充服務團隊及升級實驗室設備 (C) 進一步擴大我們於中國的設施網絡及 39.0 2,061.3 1,264.3 256.6 23.2 1,007.7服務能力 (i) 建設新廣州設施一期,以專注於 17.0 898.5 500.0 205.4 19.0 294.6 2027年年底前廣州的非GLP及符合GLP的非臨 床研究 (ii) 在重慶建設新實驗室、實驗模型 17.0 898.5 500.0 12.0 0.3 488.0 2028年年底前繁殖設施及臨床?運設施的一期 工程 (iii) 提升我們廣州及重慶設施的技術 2.6 137.4 137.4 39.2 3.9 98.2 2028年年底前及科研能力 (iv) 發展尖端實驗室及實驗模型技術 2.4 126.9 126.9 – – 126.9 2028年年底前臨床試驗及相關服務 (i) 僱傭約220名經驗豐富的臨床試 0.6 31.7 8.4 8.4 – – 驗操作專業人員(須至少持有學 士學位,並於臨床手術、醫學、 質量控制、統計分析及臨床樣本 分析方面至少擁有兩年工作經 驗),專注於早期臨床試驗項目 (ii) 投資於業務發展以不斷發展臨床 0.4 21.2 – – – – 試驗業務 (iii) 採購用於臨床試驗及相關服務 4.0 211.4 24.7 24.7 – – (如生物分析服務)的新設備、技 術、系統、數據庫及基礎設施, 以加強我們的服務質量及提升客 戶體驗 研究組織及╱或(iii)中國及海外的實驗 模型生產設施的潛在收購提供資金 (F) ?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10.0 528.5 528.5 274.8 42.4 253.7 董事長 馮宇霞女士 香,2025年8月26日 毛利 4(b) 104,995 211,301 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 5 82,919 80,124 生物資產公平值變動產生的收益╱(虧損) 94,977 (254,441) 銷售及?銷開支 (14,609) (12,163) 一般及行政開支 (143,941) (168,555) 研發開支 (43,446) (47,840) 經?溢利╱(虧損) 80,895 (191,574) 財務成本 6(a) (776) (1,249) 應佔一家聯?公司收益 – 15,472 除稅前溢利╱(虧損) 6 80,119 (177,351) 所得稅(開支)╱收益 7 (19,187) 5,113 期內溢利╱(虧損) 60,932 (172,238) 期內其他全面(開支)╱收益(稅後) 不會重新分類至損益的項目: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權益投資-公平值儲備變動淨額(不可劃轉) – – 隨後可能重新分類至損益的項目 -換算海外業務的財務報表產生的匯兌差額 (2,334) 3,025 (2,334) 3,025 期內溢利╱(虧損) 60,932 (172,238) 以下各項應佔期內全面收益╱(開支)總額: 本公司權益股東 58,598 (166,717) 非控股權益 – (2,496) 期內全面收益╱(開支)總額 58,598 (169,213) 每股盈利╱(虧損) 8 基本(人民幣元) 0.08 (0.23) 攤薄(人民幣元) 0.08 (0.23)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 91,000 91,000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 11 683,834 624,974存款證及定期存款 1,370,536 1,590,715 其他非流動資產 12 33,547 26,759 遞延稅項資產 21(b) 29,439 33,356 4,193,510 4,364,954 流動資產 存貨 13 147,912 163,564 合同成本 14 722,958 628,883 生物資產 10 690,099 686,100 合同資產 15(a) 93,231 121,997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 16 187,033 218,003 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 17 85,175 121,478 存款證及定期存款 1,187,479 729,847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 11 1,503,833 1,396,123 銀行及手頭現金 18 662,232 965,203 5,279,952 5,031,198 流動負債 貿易應付款項 19 52,821 50,222 合同負債 15(b) 896,149 827,161 其他應付款項 20 178,684 172,290 租賃負債 30,395 39,374 應付所得稅 21(a) 9,099 21,521 1,167,148 1,110,568 流動資產淨值 4,112,804 3,920,630 201,248 206,396 淨資產 8,105,066 8,079,188 資本及儲備 股本 23 749,477 749,477 儲備 7,355,219 7,329,341 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權益總額 8,104,696 8,078,818 非控股權益 370 370 權益總額 8,105,066 8,079,188 期內溢利 ––––––60,93260,932 –60,932 其他全面開支 – – – – (2,334) – – (2,334) – (2,334) 全面收益╱(開支)總額 – – – – (2,334) – 60,932 58,598 – 58,598 就股份激勵計劃所持股份 – – (10,335) – – – – (10,335) – (10,335)就上年度宣派的股息 ––––––(22,385)(22,385) –(22,385) 於2025年6月30日的結餘 749,477 5,237,666 (230,900) 167,794 12,293 34,850 2,133,516 8,104,696 370 8,105,066 期內虧損 – – – – – – (169,742) (169,742) (2,496) (172,238) 其他全面收益 – – – – 3,025 – – 3,025 – 3,025 全面收益╱(開支)總額 – – – – 3,025 – (169,742) (166,717) (2,496) (169,213) 就股份激勵計劃所持股份 – – (76,609) – – – – (76,609) – (76,609)就上年度宣派的股息 – – – – – – (119,977) (119,977) – (119,977) 於2024年6月30日的結餘 749,889 5,267,128 (223,061) 144,260 10,179 93,364 1,874,254 7,916,013 (771) 7,915,242 經?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 148,751 156,277 投資活動 出售一間聯?公司的所得款項 – 35,000 收購人民幣理財產品的付款 (1,058,000) (1,154,000) 投資非上市基金的付款 (59,800) (29,900) 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 (86,026) (128,349) 購買無形資產 (3,278) (1,680) 收購存款證及定期存款付款 (266,385) (1,346,229) 出售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所得款項 967,268 308,902 出售存款證及定期存款的所得款項 62,175 1,557,839 自非上市基金收取的分紅 8,996 3,000 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所得款項 37 545 解除受限制存款 – 9,200 已收與資產有關的政府補助 14,022 1,440 投資活動所用的現金淨額 (420,991) (744,232) 融資活動 就股份激勵計劃所持股份 (10,335) (76,558) 註銷受限制股份的付款 – (16,368) 已付租金的資本部分 (17,622) (14,145) 已付租金的利息部分 (223) (179) 融資活動所用的現金淨額 (28,180) (107,250) 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影 (2,551) (247)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淨額 (302,971) (695,452) 於1月1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965,203 2,853,647 2. 編製基準 中期合財務報告乃根據香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適用披露條文,並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頒佈的國際會計準則(「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中期財務報告的規定而編製。於2025年8月26日獲授權發 行。 除預期將於2025年年度財務報表內反映之會計政策變動外,編製中期財務報告採納的會計政策與2024年年度財務報表所採納相同。任何會計政策變動的詳情載於附註3。 在編製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的中期財務報告時,管理層須以於年初至今的基準作出對政策應用以及資產及負債、收入及支出的報告數額構成影的判斷、估計和假設。實際結果可能有別於該等估計。 中期財務報告含簡明綜合財務報表及節選解釋附註。附註括對了解自2024年年度財務報表以來本集團財務狀況及表現變動屬重要的事件及交易說明。中期簡明綜合財務報表及其附註並無含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全套財務報表所要求的全部資料。 作為比較資料載入中期財務報告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的財務資料並不構成本公司於該財政年度的法定年度綜合財務報表,但源自該等財務報表。 (a) 收益 本集團主要從事向醫藥及生物技術公司提供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服務。有關本集團主要業務的進一步詳情於附註4(b)披露。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範圍內的客戶合同收益按主要服務項目劃分的分類如下:截至2025年 截至2024年 6月30日 6月30日 止六個月 止六個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提供服務: 非臨床研究服務 639,077 809,704 臨床試驗及相關服務 29,018 39,653 銷售貨品: 銷售實驗模型 480 – 668,575 849,357 向單一客戶銷售所得的收益概無佔本集團總收益的10%或以上。 於2025年6月30日,分配至未履行履約責任的交易價格總金額約為人民幣2,300百萬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2,200百萬元)。本集團管理層預計截至報告期末分配至未履行合同的大多數交易價格將自報告期結束三年內確認。 價;(ii)藥代動力學(「藥代動力學」)研究;及(iii)藥理及藥效學研究。 ? 臨床試驗及相關服務 該等服務括(i)臨床合同研究組織服務;(ii)一期臨床研究協作單位;及(iii)生物分析服務。 ? 銷售實驗模型 本集團從事設計、研製、繁殖及銷售實驗模型(目前括非人靈長類動物及嚙齒類動物)。 (i) 分部業績 就評估分部表現及於分部間分配資源而言,本集團最高行政管理人員按以下基準監察各可報告分部的應佔業績: 收入及開支參考該等分部產生的銷售額及開支分配至可報告分部。報告分部業績使用毛利作為計量方式。分部間銷售參考就類似訂單向外部人士收取的價格來定價。 本集團的其他?運收入及開支(例如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及生物資產公平值變動產生的收益╱(虧損)與銷售及行政開支)以及資產及負債並非根據個別分部計量。因此,並無呈列分部資產及負債或資本開支、利息收入及利息開支的相關資料。 按收益確認時間劃分的客戶合同收益及為資源分配及評估分部表現目的而向本集團最高行政管理人員提供有關本集團可報告分部之資料載列如下。 按收益確認時間劃分 時間點 639,077 4,128 480 643,685 隨著時間的推移 – 24,890 – 24,890 來自外部客戶的收益 639,077 29,018 480 668,575 分部間收益 1,249 – 158,955 160,204 可報告分部收益 640,326 29,018 159,435 828,779 可報告分部毛利 99,751 3,545 6,640 109,936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非臨床 臨床試驗及 銷售 研究服務 相關服務 實驗模型 總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按收益確認時間劃分 時間點 809,704 9,468 – 819,172 隨著時間的推移 – 30,185 – 30,185 來自外部客戶的收益 809,704 39,653 – 849,357 分部間收益 427 – 226,740 227,167 可報告分部收益 810,131 39,653 226,740 1,076,524 可報告分部毛利 196,940 9,996 9,276 216,212 可報告分部毛利 109,936 216,212 對銷分部間毛利 (4,941) (4,911) 綜合毛利 104,995 211,301 (iii) 地區資料 下表載列有關本集團來自外部客戶的收益的地區位置資料。按外部客戶各自的定居國家╱地區編製的有關收益的地區資料如下: 截至2025年 截至2024年 6月30日 6月30日 止六個月 止六個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中國 416,564 614,120 其他 252,011 235,237 668,575 849,357 指定非流動資產的地區位置按資產實際所在地點(就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生物資產而言)劃分,而就無形資產及商譽而言,按其獲分配的經?地點劃分。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中國 1,652,462 1,643,135 美國 332,692 355,015 匯兌虧損淨額 (2,984) (213) 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收益╱(虧損)淨額 108 (555)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收益 13,135 12,548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平值變動 12,042 (2,749) 其他 112 (110) 82,919 80,124 6. 除稅前溢利╱(虧損) 除稅前溢利╱(虧損)經扣除╱(計入)以下各項後得出: (a) 財務成本 截至2025年 截至2024年 6月30日 6月30日 止六個月 止六個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租賃負債利息 776 1,249 薪金、工資及其他福利 269,603 260,622 定額供款退休計劃供款 25,016 23,673 294,619 284,295 本公司及於中國成立的本集團附屬公司的僱員參加當地政府機構管理的定額供款退休福利計劃。據此,這些公司必須按僱員基本薪金的一定比率向該計劃供款。本集團於美國亦設有定額供款計劃(括聯邦保險捐款法稅項及401(k)儲蓄計劃)。據此,於美國成立的附屬公司須按僱員薪金的一定比率向該計劃供款,惟須受若干供款限額所限。 除上述供款外,本集團無其他義務支付其他退休福利。 無形資產攤銷 5,460 4,268 折舊費用 -自有物業、廠房及設備 54,386 41,184 -使用權資產 16,673 15,151 (轉回)╱確認預期信貸虧損 (5,391) 8,167 非流動資產值虧損 10,469 – 存貨成本 248,905 335,968 7. 於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的所得稅 截至2025年 截至2024年 6月30日 6月30日 止六個月 止六個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即期稅項 期內撥備 17,901 38,264 遞延稅項 暫時差額之來源及撥回 1,286 (43,377) 19,187 (5,113) 於1月1日的已發行普通股 749,477,334 749,888,699 受限制股份的影 – (411,365) 於6月30日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749,477,334 749,477,334 上文所示就計算每股基本盈利╱(虧損)而言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已予追溯調整,以反映根據紅股發行而發行股份的影。 (b) 每股攤薄盈利╱(虧損) 每股攤薄盈利╱(虧損)乃根據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人民幣60,932,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虧損人民幣169,742,000元)及下文計算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經攤薄)計算:截至2025年 截至2024年 6月30日 6月30日 止六個月 止六個月 於6月30日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749,477,334 749,477,334 未行使受限制股份的影 – 411,365 於6月30日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經攤薄) 749,477,334 749,888,699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非流動資產 -用於繁殖的非人靈長類動物 376,041 383,129 -用於繁殖的嚙齒類動物 172 176 376,213 383,305 流動資產 -用於非臨床研究的非人靈長類動物 689,916 685,770 -用於非臨床研究的嚙齒類動物 183 330 690,099 686,100 1,066,312 1,069,405 於2024年1月1日 558,874 905,741 1,464,615 因採購╱養殖增加 – 8,812 8,812 繁殖成本* – 29,029 29,029 因出售減少 – (305,569) (305,569) 因死亡減少 (477) (4,569) (5,046) 生物資產的公平值變動 (193,528) 70,586 (122,942) 轉移 18,260 (18,260) – 於2024年12月31日 383,129 685,770 1,068,899 因採購╱養殖增加 – 40,000 40,000 繁殖成本* – 18,531 18,531 因出售減少 – (153,050) (153,050) 因死亡減少 (216) (3,184) (3,400) 生物資產的公平值變動 (22,140) 117,117 94,977 轉移 15,268 (15,268) – 於2025年6月30日 376,041 689,916 1,065,957 附註: * 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繁殖成本主要括飼料成本、員工成本、折舊及攤銷費用以及水電費。繁殖非人靈長類動物所產生 的繁殖成本已於損益中扣除。 於生物資產特性(括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可繁殖年期等)的調整因素。 有關第三層級公平值計量的資料: 不可觀察輸入數據 公平值層級 估值方法 輸入數據 與公平值之間的關係 第三層級 市場法及 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模型的 市場價格越高, 折舊重置成本法 市場價格 公平值越高 於2025年6月30日,3至5歲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模型的平均市場價格為每頭人民幣80,000元。 非人靈長類動物的估計公平值由於市場價格的上漲╱下降而上漲╱下降。於2025年6月30日,如果市場價格上漲╱下降10%,生物資產的估計公平值將增長╱減少人民幣106,596,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106,890,000元)。 生物資產的公平值變動於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生物資產公平值變動產生的收益╱(虧損)」呈列。 683,834 624,974 流動資產 人民幣理財產品 1,503,833 1,396,123 1,503,833 1,396,123 2,187,667 2,021,097 33,547 26,759 13. 存貨 於綜合財務狀況表內的存貨括: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原材料及耗材 153,697 170,867 減:存貨撇減 (5,785) (7,303) 147,912 163,564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已確認為開支並計入綜合損益表的存貨金額為人民幣248,905,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335,968,000元)。 14. 合同成本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履行合同的成本 801,132 677,268 減:合同成本撇減 (78,174) (48,385) 722,958 628,883 減:虧損撥備 (469) (613) 93,231 121,997 合同資產主要與本集團已完成但尚未開票收取項目代價的權利有關。合同資產將於有關權利成為無條件時轉為貿易應收款項。 (b) 合同負債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交付服務的預收款項 896,149 827,161 截至2025年 截至2024年 6月30日 6月30日 止六個月 止六個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期內確認的計入期初合同負債的收益 324,262 468,637 本集團通常於提供非臨床研究服務予客戶前收取預付款項。合同負債指本集團就已向客戶收取預收款項而向客戶交付服務的義務。合同負債預計於三年內確認為收入。 159,155 181,168 應收票據 27,878 36,835 187,033 218,003 基於發票日期的貿易應收款項扣除虧損撥備後的賬齡分析如下: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一年內 101,512 125,697 一至兩年 34,062 32,182 兩至三年 22,696 23,090 超過三年 885 199 159,155 181,168 貿易應收款項於票據日期21至45天內到期。 按金 7,245 8,480 可收回所得稅 10,674 2,348 其他 40 8 88,082 135,060 減:虧損撥備 (2,907) (13,582) 85,175 121,478 所有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預計於一年內收回或確認為開支。 18. 銀行及手頭現金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銀行現金 662,232 965,203 計入綜合財務狀況表的銀行及手頭現金 662,232 965,203 減:受限制存款 – – 計入綜合現金流量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662,232 965,203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一年內 51,613 47,904 一至兩年 1,208 2,318 52,821 50,222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所有貿易應付款項預期將於一年內償還或按要求支付。 應付其他稅項 4,824 6,272 其他 2,884 1,837 178,684 172,290 所有其他應付款項預期將於一年內清償或於要求時償還。 21. 財務狀況表中的所得稅 (a) 財務狀況表中的即期稅項指: 截至2025年 截至2024年 6月30日 6月30日 止六個月 止六個月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於1月1日的應付所得稅結餘淨額 19,173 40,416 期內撥備 17,901 38,264 已付所得稅 (38,649) (73,217) 於6月30日的應付所得稅結餘淨額 (1,575) 5,463 呈列為: 計入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所得稅(附註17) (10,674) (9,081)應付所得稅 9,099 14,544 (1,575) 5,463 遞延稅項資產 29,439 33,356 遞延稅項負債 (114,226) (116,875) (84,787) (83,519) 22. 股息 (a) 中期股息 本公司董事並不建議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任何中期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零元)。 (b) 過往財政年度應佔應付予本公司權益股東的股息(於報告期批准)於2025年6月18日,本公司的2024年溢利分派計劃於本公司2024年股東週年大會獲批准如下: 向於釐定股東符合2024年溢利分派計劃資格的記錄日期的股東分派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幣0.03元(含稅)。 根據上述2024年溢利分派計劃,本公司於2025年8月派付總股息。 23. 股本 股份數目 金額 人民幣千元 已發行普通股: 於2024年1月1日 749,888,699 749,889 註銷受限制股份 (411,365) (412) 於2024年12月31日 749,477,334 749,477 - 第二層級估值: 使用第二層級輸入數據(即不符合第一層級的可觀察輸入數據)而未使用重要的不可觀察輸入數據計量公平值。不可觀察輸入數據指無法提供市場數據的輸入數據。 - 第三層級估值: 使用重要的不可觀察輸入數據計量公平值。 (b) 按公平值計量的金融資產 下表列示於報告期末按經常性基準計量的本集團金融工具公平值。 於2025年 於2024年 6月30日 12月31日 金融資產 的公平值 的公平值 公平值層級 指定為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 於一家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 91,000 91,000 第三層級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於一家非上市公司的 股權投資(附註11) 345,245 345,245 第三層級 於非上市基金的投資(附註11) 338,589 279,729 第三層級 人民幣理財產品(附註11) 1,503,833 1,396,123 第三層級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並無轉入或轉出第三層級。本集團的政策為於公平值層級之間發生轉撥的報告期末確認有關轉撥。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於一家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的公平值採用可比較上市公司的市賬率及權益分配模型釐定,且公平值計量與預期波幅成反比。於2025年6月30日,倘預期波幅增加╱減少一個百分點,則本集團的全面收益總額會減少╱增加人民幣1,491,000元。 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公平值根據折現現金流量法計算釐定。本集團就人民幣理財產品採用的主要第三層級輸入數據為預期回報率。於2025年6月30日,倘本集團持有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投資的預期回報率上升╱下降一個百分點,則本集團年內溢利及保留溢利分別會增加╱減少人民幣4,238,000元。 以於非上市基金的投資的資產淨值為基準的公平值由普通合夥人於報告期末向有限合夥人匯報。 全面收益的 計入損益的 於一家非上市 於一家非上市 人民幣 非上市 公司的股權投資 公司的股權投資 理財產品 基金投資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於2024年1月1日 159,840 354,639 373,354 233,145 投資增加 – – 2,755,998 49,900 期內於損益確認的已變現及 未變現收益或虧損淨額 – (9,394) 26,665 (3,838) 於其他全面收益確認的公平值變動 (68,840) – – – 匯兌調整 ––– 522 出售金融資產 – – (1,759,894) – 於2024年12月31日 91,000 345,245 1,396,123 279,729 投資增加 – – 1,058,000 59,800 期內於損益確認的已變現及 未變現收益或虧損淨額 – – 16,978 (796) 匯兌調整 – – – (144) 出售金融資產 – – (967,268) – 於2025年6月30日 91,000 345,245 1,503,833 338,589 (c) 並非按公平值列賬的金融資產及負債的公平值 本集團及本公司按成本或攤銷成本列賬的金融工具的賬面值與其於2025年6月30日的公平值並無重大差異。 -已訂約 106,064 131,756 26. 重大關聯方交易及結餘 (a) 於兩個期間與本集團有重大交易的關聯方名稱及關係: 關聯方名稱 關係 舒泰神(北京)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舒泰神集團」) 一家受控股股東控制的公司北京三諾佳邑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舒泰神集團」) 一家受控股股東控制的公司Staidson Biopharma Inc.(「舒泰神集團」) 一家受控股股東控制的公司江蘇貝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舒泰神集團」) 一家受控股股東控制的公司Biorichland LLC 一家受控股股東近親家庭成員控制的公司 北京和輿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和輿集團」) 一家受本公司董事近親家庭成員控制的公司和輿(蘇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和輿集團」) 一家受本公司董事近親家庭成員控制的公司蘇州七溪運?管理有限公司(「七溪集團」) 一家受控股股東控制的公司核欣(北京)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核欣集團」) 一家受本公司董事近親家庭成員控制的公司核欣(蘇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核欣集團」) 一家受本公司董事近親家庭成員控制的公司核欣(?澤)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核欣集團」) 一家受本公司董事近親家庭成員控制的公司熠昭(北京)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熠昭」) 一家受控股股東控制的公司生仝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生仝智能」) 一家受控股股東近親家庭成員控制的公司向舒泰神集團銷售實驗模型 450 – 向舒泰神集團提供服務 9,991 10,385 向昭衍生物集團提供服務 262 592 向和輿集團提供服務 942 – 向核欣集團提供服務 5,515 – 向昭衍生物集團採購服務 560 258 向七溪集團採購服務 166 159 向生仝智能採購服務 2,236 – 向Biorichland LLC租賃辦公室開支 258 – 向昭衍生物集團租賃辦公室開支 21 8 向熠昭租賃辦公室開支 192 223 向七溪集團租賃辦公室開支 247 – 於2023年,本集團與七溪集團就樓宇訂立租賃協議。 於租賃開始日期,本集團確認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人民幣7,563,000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公司已付╱應付的租金為人民幣1,505,000元。 於2023年,本集團與昭衍生物集團就用作備案的辦公室訂立租賃協議。 於租賃開始日期,本集團確認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人民幣2,429,000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公司已付╱應付的租金為人民幣441,000元。 於2024年,本集團與昭衍生物集團訂立五份辦公室租賃協議。於2025年,其中兩項租賃通過正式租賃修訂予以修改。 於租賃修訂後,本集團確認五項使用權資產及五項租賃負債人民幣18,416,000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公司已付╱應付租金為人民幣3,174,000元。 合同資產 792 1,130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 16,154 29,028 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 1,955 1,772 合同負債 4,286 8,442 貿易應付款項及其他應付款項 817 559 上文所披露的關聯方結餘屬貿易性質。 (e) 關鍵管理人員薪酬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關鍵管理人員的薪酬為人民幣5,126,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5,421,000元)。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