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立科密(001285):上市首日风险提示公告

时间:2025年09月29日 19:40:53 中财网
原标题:瑞立科密:上市首日风险提示公告

证券代码:001285 证券简称:瑞立科密 公告编号:2025-001
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首日风险提示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上市的通知》(深证上〔2025〕1056号)同意,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公司”或“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为“瑞立科密”,证券代码为“001285”。本次公开发行的4,504.4546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全部为新股发行,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情形。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的40,623,291股人民币普通股股票自2025年9月30日起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其余股票的可上市交易时间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和公司相关股东的承诺执行。

本公司郑重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者应充分了解股票市场及本公司披露的风险因素,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在新股上市初期切忌盲目跟风“炒新”,应当审慎决策、理性投资。

现将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查询,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近期不存在重大对外投资、资产收购、出售计划或其他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按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计划实施,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本次发行价格42.28元/股对应的发行人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29.64倍,低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2025年9月15日(T-4日)发布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54.54倍,低于剔除极值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孰低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平均静态市盈率34.27倍,仍存在未来发行人股价下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提请投资者关注投资风险,审慎研判发行定价的合理性,理性做出投资决策。

四、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
本公司聘请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及母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及财务报表附注进行了审计,出具了中汇会审[2025]2399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根据该审计报告,公司报告期内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2024.12.312023.12.312022.12.31
资产总额283,793.49262,347.22226,212.85
流动资产207,211.01199,108.92166,548.52
非流动资产76,582.4863,238.3059,664.33
负债总额111,393.24117,276.71104,948.13
流动负债86,046.1494,761.2281,054.89
非流动负债25,347.1022,515.5023,893.24
所有者权益合计172,400.25145,070.51121,264.72
(二)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2024年度2023年度2022年度
营业收入197,737.23176,046.39132,556.88
营业利润30,584.8927,483.4010,361.72
利润总额30,502.2526,739.0710,245.73
净利润27,479.7423,930.7910,483.5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911.8223,593.149,696.4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 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705.5522,912.118,069.95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2024年度2023年度2022年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166.3221,310.90-3,793.7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962.93-15,213.66-8,306.3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67.90-5,124.9611,443.95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 影响-50.9249.4825.1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6,520.371,021.77-631.00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4,449.917,929.546,907.78
(四)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12.312023.12.312022.12.31
流动比率(倍)2.412.102.05
速动比率(倍)1.851.391.34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37.98%40.67%50.37%
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39.25%44.70%46.39%
主要财务指标2024年度2023年度2022年度
利息保障倍数(倍)31.1318.127.33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3.372.942.53
存货周转率(次/年)2.411.981.80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39,954.0936,580.2519,167.6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 元)26,911.8223,593.149,696.4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25,705.5522,912.118,069.95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86%5.50%7.07%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元/股)3.641.58-0.28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0.480.08-0.05
上述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4、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5、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期初期末平均账面价值
6、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期初期末平均账面价值
7、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投资性房地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长期待摊和无形资产摊销
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数
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研发费用/营业收入
10、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股本总额11、每股净现金流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期末股本总额
(五)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公告[2008]43号)编制了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的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并经中汇会鉴[2025]2400号鉴证报告确认。

单位:万元

项目2024年度2023年度2022年度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7.10-195.60-207.49
因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调整对当 期损益产生的一次性影响--137.45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 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 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046.241,030.211,701.35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 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 的损益513.9849.39-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 资金占用费-117.38234.69
债务重组损益--25.46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产 生的各项资产损失--28.45-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 产减值准备转回117.42392.02120.28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 产生的损益-74.72--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42.94-508.947.7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 目-66.7511.3010.94
小计1,446.13867.302,030.39
减:所得税影响数(所得税费用减少以 “-”表示)189.8383.24284.16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1,256.30784.061,746.23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 益1,206.28681.031,626.52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50.02103.03119.71
五、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的主要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
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为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至本公告披露日之间,公司经营模式、主要客户及供应商构成、税收政策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一)2025年1-6月公司主要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
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为2024年12月31日,中汇会计师对发行人2025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2025年1-6月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中期财务报表附注进行了审阅,并出具了《审阅报告》(中汇会阅[2025]10301号),发表了如下意见:“根据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瑞立科密公司2025年1-6月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瑞立科密公司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经审阅,公司2025年6月30日和2025年1-6月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25年6月末2024年12月末变动比率
资产总计310,989.67283,793.499.58%
负债总计124,226.59111,393.2411.52%
所有者权益186,763.08172,400.258.33%
项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变动比率
营业收入108,030.2990,689.6419.12%
营业利润16,630.4113,585.3822.41%
利润总额16,564.2813,572.4922.04%
净利润14,362.8312,334.4816.4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14,170.1812,029.2017.8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13,114.1511,582.4013.2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16,817.9319,918.77-15.57%
经审阅,公司2025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主要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25年1-6月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29.9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 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370.63
政府补助除外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 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 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477.27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404.46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38.8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13.07
小计1,196.69
减:所得税影响额(所得税费用减少以“-”表示)122.21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1,074.48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1,056.02
归属于少数股东损益影响额(税后)18.46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310,989.67万元,负债总额为124,226.59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86,763.08万元,较上年末变动平稳。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030.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2%;公司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14.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22%;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17.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57%,主要系当期公司营收规模增加、经营性应收款项净增加较上年同期增长所致。

(二)2025年1-9月公司业绩预计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2025年1-9月2024年1-9月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155,000.00-173,000.00136,175.0813.82%-27.04%
净利润19,900.00-22,300.0017,932.2610.97%-24.36%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00.00-22,000.0017,505.6811.96%-25.6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 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00.00-20,800.0016,878.519.01%-23.23%
注:上述2025年1-9月财务数据为公司初步预测数据,未经会计师审计或审阅,不构成公司的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

六、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认真注意以下风险因素
(一)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采购的原材料种类繁多,以芯片、铝锭为主的电子元器件和金属原材料的两类物料采购占比超过35%,属于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报告期内,公司芯片采购平均单价分别为4.72元/个、5.23元/个和4.67元/个,铝锭采 购平均单价分别为18.30元/千克、17.37元/千克和18.20元/千克,芯片价格受国 际局势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价格存在一定波动,铝锭价格也受到大宗商品价格 波动的影响。2022年,发行人芯片平均采购价格上升3.28%,铝锭平均采购价格上升5.96%,主营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产品受收入波动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毛利率下降5.22个百分点,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产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毛利率下降1.53个百分点。以2024年度数据测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原材料平均单价上升5%,将使公司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产品毛利率下降2.84%,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产品毛利率下降2.06%。若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发生价格大幅上涨或波动,而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将会对公司成本控制、经营业绩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556.88万元、176,046.39万元和197,737.2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696.47万元、23,593.14万元和26,911.82万元,经营业绩呈现一定波动。未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因素较多,包括宏观经济状况环境、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程度、产品替代等诸多内外部不可控因素。若未来出现公司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等主营产品销量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局势不利变化等因素,将会对公司收入、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公司出现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

(三)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62,196.05万元、57,595.06万元和59,899.65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7.49%、21.95%和21.11%,公司已对下游客户的应收款项谨慎合理计提了相应的坏账准备。受所处行业特点、客户结算模式等因素所影响,公司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大。未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应收账款金额将会进一步增加,如若未来公司产品下游行业出现激烈竞争,使得下游客户出现回款困难等不利事件,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形成坏账的风险。

(四)存货规模较大及存货跌价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61,243.77万元、72,417.62万元和54,303.10万元,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27.07%、27.60%和19.13%,占比相对较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3,533.46万元、5,359.59万元和5,898.91万元。如果原材料价格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公司主营产品单价受供求关系等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增加从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

(五)关联交易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存在物料采购、销售商品及服务、资金拆借、房产租赁等多类型的关联交易。其中,报告期内发生的经常性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12,893.09万元、10,063.17万元和2,387.79万元,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分别为12.48%、8.13%和1.69%;经常性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27,345.76万元、7,787.84万元和3,590.4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0.63%、4.42%和1.82%,交易金额和占比较高。公司预计未来仍将存在一定的关联交易,若公司未能严格执行相关的内控制度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无法有效控制关联交易规模,或关联交易定价不公允或不合理,或者未能履行关联交易决策、审批程序,则存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或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

(六)下游汽车行业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营产品与下游汽车行业密切相关。据统计,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162.85万辆,与2021年基本持平,销量增长趋于放缓。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686.37万辆,同比增长2.09%。其中,2022年乘用车销量为2,356.30万辆,同比增长9.50%,增速高于行业总体;2022年商用车销量为330.05万辆,同比下降31.14%。受2022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前期市场需求透支、商用车国五国六标准切换以及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当年我国商用车销量下滑幅度较大。2023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向好,我国商用车销量为403.10万辆,同比增长22.13%,商用车市场回暖明显。目前,公司的主动安全系统产品以下游商用车市场为主,乘用车市场占比相对较低,若未来出现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不利变化、国内汽车行业出现消费低迷或公司对下游乘用车市场开拓不利、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则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七)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为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件。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6,573.86万元、20,162.15万元和31,172.9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6%、11.68%和16.07%。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加剧,部分国家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提高关税、限制进出口、列入“实体清单”等多种方式或者制裁措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此外,随着俄乌冲突突然爆发并引致全球割裂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国际制裁问题可能对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显著影响。报告期内,发行人对美国终端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1,142.11万元、540.22万元和405.0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88%、0.31%和0.21%,销售内容均为铝压铸产品;对美国终端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725.66万元、1,589.76万元和661.12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96%、1.62%和0.77%,采购内容以成熟制程的电子元器件为主,均存在国产替代方案。总体来看,发行人对美国客户、供应商的销售、采购占比较小,不存在重大依赖,美国关税政策对发行人主营业务的影响较小。若公司主要境外市场实施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贸易保护政策,或者未来国际争端或制裁持续升级,局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可能会导致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影响公司在境外国家销售业务的正常开展,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八)关键原材料供应风险
目前,全球汽车芯片中,欧美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我国汽车芯片的整体自给率较低。受国内汽车芯片产业成熟度及整体技术水平尚不足以完全替代进口芯片等影响,报告期内,发行人采购的芯片中进口品牌占比95%以上。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国际贸易摩擦争端加剧,部分国家挑起了与中国的贸易纷争,对中国企业进行贸易制裁和单边限制,该等歧视性贸易政策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若相关国家在未来加大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限制,将贸易制裁领域进一步扩大,或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受阻,则会对公司关键原材料供应及生产经营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投资。

特此公告。

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九月三十日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