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特(920689):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
时间:2025年10月20日 19:55:12 中财网 |
|
原标题:
克莱特: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威海
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兴山路111号、山海路80号 威海
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
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济南市市中区经七路86号声明
本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全体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定向发行
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定向发行
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
对本公司发行证券申请予以注册,不表明中国证监会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对该证券的投资价值或者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本公司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本公司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 ........................................................................................................................... 4
第二节 释义 ................................................................................................................................... 6
第三节 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 9
第四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38
第五节 主要财务数据 ................................................................................................................. 68
第六节 募集资金用于购买资产的情况 ..................................................................................... 73
第七节 本次发行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75
第八节 本次发行相关协议的内容摘要 ..................................................................................... 81
第九节 中介机构信息 ................................................................................................................. 82
第十节 有关声明 ......................................................................................................................... 84
第十一节 备查文件 ................................................................................................................. 93
第一节 重要提示
| 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下列重大事项或风险因素,并认真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相关章
节。
1、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事项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尚需北京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作出同
意注册决定后方可实施,且最终以中国证监会注册的方案为准。
2、本次可转债的发行对象为持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证券账户
的自然人、法人、证券投资基金、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投资者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者除
外)。本次发行可转债将在取得北京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由公
司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的人士)在股东会授权范围内与保荐人(主承销商)按照相关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采用竞价方式确定最终发行对象。若国家法律、
法规对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发行对象有新的规定,公司将按新的规定进行调整。所有发
行对象均以人民币现金方式并按相同价格、相同利率认购本次发行的可转债。
3、本次发行可转债尚未确定具体发行对象,因而无法确定发行对象与公司的关系。具
体发行对象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将在本次发行结束后公告的发行情况报告书中予以披露。
4、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 100元,按面值发行。
5、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总额不超过 20,000.00万元(含本数),
拟发行数量不超过 200万张(含本数)。
6、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采用竞价方式确定,具体票面利率确定方式提请公
司股东会授权公司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的人士)在发行前根据国家政策、市场状况和公司
具体情况与保荐人(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7、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0,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
部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总额 拟使用募集资金额
1 智能型高效风机建设项目 16,279.72 14,000.00
2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6,000.00 6,000.00 | | | |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 拟使用募集资金额 |
| | 1 | 智能型高效风机建设项目 | 16,279.72 | 14,000.00 |
| | 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6,000.00 | 6,000.00 |
| | 合计 | 22,279.72 | 20,000.00 | |
| | | | | |
第二节 释义
本募集说明书中,除非文意另有所指,下列简称和术语具有的含义如下:
| 普通名词释义 | | |
| 公司、本公司、发行人、克
莱特 | 指 |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 本次发行 | 指 |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度向特定对
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
| 募投项目 | 指 | 拟使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进行投资的项目 |
| 可转债、可转换公司债券 | 指 | 可转换为发行人 A股股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
| 控股股东、克莱特集团 | 指 | 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 |
| 实际控制人 | 指 | 盛军岭、王新、王盛旭 |
| 股东会/股东大会 | 指 |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 |
| 董事会 | 指 |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
| 监事会 | 指 |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
| 高级管理人员 | 指 |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
| 保荐机构、保荐人、主承销
商、中泰证券 | 指 |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 公司章程 | 指 |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
|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 | 指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 北交所 | 指 | 北京证券交易所 |
| 国家发改委 | 指 | 国家发展改革管理委员会 |
| 工信部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 元、万元 | 指 | 人民币、人民币万元 |
| 公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 证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 再融资办法 | 指 |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 |
| 可转债管理办法 | 指 | 《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 |
| 报告期各期、报告期内 | 指 | 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1-6月 |
| 报告期各期末 | 指 | 2023年 12月 31日、2024年 12月 31日、2025年 6月
30日 |
| 中国中车 | 指 |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为
全球知名铁路设备制造商,上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601766.SH |
| 通用电气(GE) | 指 |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球知名高科技工业跨国公司,总
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美国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GE.N |
| 西门子 | 指 | 西门子股份公司,全球领先的电气设备制造跨国公司 |
| 阿尔斯通 | 指 |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Alstom),全球轨道交通、电力设
备和电力传输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企业 |
| 西屋制动 | 指 | Wabte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LLC及其关联公司,系公
司合作客户 GE Transportation Systems等公司被西屋制
动收购后合作主体,领先的轨道交通设备商 |
| 凯络文 | 指 | 凯络文公司,前身是基伊埃(GEA)集团热交换器事业
部,全球领先的热交换器制造商之一 |
| BAC | 指 | 全称 Baltimore Aircoil Company,总部位于美国的巴尔的
摩市,成立于 1938年,是蒸发冷却和冰蓄冷设备的供应
商 |
| SPX(斯必克) | 指 | 斯必克冷却技术公司(Spx Corporation),知名的全球基
础设施设备供应商,纽交所上市公司,证券代码 SPXC |
| 明阳智能 | 指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领先的新能源高端装备制
造商及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商,上交所上市公司,证券
代码 601615.SH |
| 招商工业 | 指 | 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领先的海洋装备和邮轮制造
商 |
| 中国船舶 | 指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规模领先的造船企业 |
| 中集 | 指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先的物
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 |
| 中广核 | 指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大型央企 |
| 中核 | 指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型央企 |
| 专业名词释义 | | |
| 通风机、风机 | 指 | 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
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属于通用
机械范畴 |
| 冷却单元、通风冷却系统 | 指 | 利用通风机、冷却媒介及其他组件等组合而成,使大型
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的集成系
统,在优化效能、增加整体稳定性、节约使用面积等方
面表现更为优异 |
| IDC | 指 | Internet Data Center的缩写,是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高
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可靠的机房
环境等)、专业化的管理、完善的应用的服务平台 |
| kPa | 指 | 千帕,压强单位,1kPa=1000Pa=1000N/m2 |
| 机车 | 指 | 机车是牵引或推送铁路车辆运行,而本身不装载营业载
荷的自推进车辆,俗称火车头。按运送每吨公里消耗燃
料量计算,机车是耗能最少的陆地运输工具。机车一般
由蒸汽机、柴油机、燃气轮机、牵引电动机等动力机械
直接或通过传动装置驱动 |
| 修正总吨 | 指 | 修正总吨=总吨×修正系数,指在船舶总吨基础上,考虑
船舶复杂程度后计算得出的船舶度量单位。它主要用于
不同国家或企业间造船工作量、船价高低和产值大小的
衡量 |
| AAR | 指 | 美国铁路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Railroads) |
| CCS | 指 | 中国船级社(Chinese Classification Society) |
| BV | 指 | 法国船级社(Bureau Veritas) |
| ABS | 指 | 美国船级社(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
| GL | 指 | 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ermanischer Lioyd),2012年已与
挪威船级社(DETNORSKEVERITAS)合并 |
| CRCC | 指 | 中铁检验认证中心 |
| ATEX | 指 | ATmospheres EXplosibles,ATEX认证是欧盟防爆认证 |
| IRIS | 指 | 国际铁路行业标准体系认证 |
第三节 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 |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 证券简称 | 克莱特 |
| 证券代码 | 920689 |
|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 | 制造业(C)-专用、通用及交通运输设备(CG)-通用
设备制造业(34)-烘炉、风机、包装等设备制造(346)
-风机、风扇制造(3462) |
| 主营业务 | 主要从事轨道交通通风冷却设备、新能源(核电、风
力发电、燃气轮机等)通风冷却设备、海洋工程和舰
船风机、冷却塔和空冷器风机、制冷风机等中高端装
备行业通风设备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
关检修服务 |
| 发行前总股本(股) | 73,400,000 |
| 保荐机构 |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 董事会秘书或信息披露负责人 | 孙领伟 |
| 注册地址 | 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兴山路
111号、山海路 80号 |
| 办公地址 | 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兴山路
111号、山海路 80号 |
| 联系方式 | 0631-5708196 |
| 董事会表决日 | 2025年 8月 25日 |
| 上市日 | 2022年 3月 21日 |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 本次发行前的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总股本为 73,400,000股,股本结构如下:
股份类别 股份数量(股) 占比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37,930,617 51.68%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 35,469,383 48.32%
合计 73,400,000 100.00% | | | |
| | 股份类别 | 股份数量(股) | 占比 |
|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 37,930,617 | 51.68% |
|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 | 35,469,383 | 48.32% |
| | 合计 | 73,400,000 | 100.00% |
| | | | |
(二) 本次发行前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情况
|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申报稿)签署日,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克莱特集
团”)持有公司 45.34%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盛军岭、王新及王盛旭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中王新与盛军岭为夫妻关系,王盛
旭为王新与盛军岭之子。盛军岭、王新、王盛旭通过克莱特集团控制上市公司 45.34%股份
的表决权;盛军岭、王新分别持有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平台百意(威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
合伙)20%、16.67%的出资份额,且盛军岭担任百意(威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
执行事务合伙人,盛军岭、王新通过百意(威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控制上市公司
4.09%股份的表决权;盛军岭、王新分别直接持有上市公司 0.78%和 1.41%的股份。盛军岭、
王新及王盛旭合计控制上市公司 51.61%股份的表决权。
根据盛军岭、王新、王盛旭三方于 2024年 12月 15日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盛军
岭、王新、王盛旭为一致行动关系,各方需就相关内容进行协商并就表决事项达成一致意见,
共同控制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若各方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时,应以盛军岭意见
为准,与盛军岭意见保持一致。
实际控制人简历如下:
盛军岭,女,1971年 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工程师职
称,威海市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主要工作经历:1993年-1998年济南水泵厂工作,
担任设计技术员;1999年-2001年,任克莱特集团工程师、销售经理;2002年-2011年 12
月,任克莱特董事、常务副总经理;2011年 12月至 2024年 4月,任克莱特董事、总经理;
1999年至今,任克莱特集团董事;2024年 4月至今,任克莱特董事长;2021年 1月至今,
兼任克莱特控股子公司烟台核工业热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 4月至今,任
百意(威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2025年 1月至今,任克莱特集
团总经理。
王新,男,1969年 6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沈阳工业大
学机械设计和制造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主要工作经历:1991年至 1994年济南水泵厂工
作,工艺员;1995年至 1999年山东克莱特科技公司工作,设计员;1999年 8月至 2001年
9月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科长;1999年至今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监事;2001
年 9月至今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历任技术员、技术科长、技术中心主任、技
术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2022年 1月 5日至今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董 |
| 事。
王盛旭,男,1997年 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美国波士
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主要工作经历:2020年 7月至 2023年 7
月,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2023年 7月至 2024年 4月,威海克
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 4月至今,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
(三) 前十名股东情况
| 序
号 | 股东姓名/
名称 | 持股数量
(万股) | 股权比例
(%) | 股份性质 | 限售情
况 |
| 1 | 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 | 3,328.01 | 45.34 | 有限售条件股份 | 3,328.01 |
| 2 | 中核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融核产业发展基金(海盐)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587.20 | 8.00 | 无限售条件股份 | - |
| 3 | 深圳市中广核汇联二号新能
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
伙) | 440.40 | 6.00 | 无限售条件股份 | - |
| 4 | 百意(威海)股权投资中心(有
限合伙) | 300.00 | 4.09 | 有限售条件股份 | 93.75 |
| 5 | 王新 | 103.20 | 1.41 | 有限售条件股份 | 77.40 |
| 6 | 沈新 | 82.00 | 1.12 | 无限售条件股份 | - |
| 7 | 盛军岭 | 57.00 | 0.78 | 有限售条件股份 | 42.75 |
| 8 | 徐文杰 | 42.80 | 0.58 | 无限售条件股份 | - |
| 9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
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 | 30.38 | 0.41 | 无限售条件股份 | - |
| 10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 | 29.74 | 0.41 | 无限售条件股份 | - |
| 合计 | 5,000.73 | 68.14 | - | - | |
注:上表为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竞争情况
(一)行业特点
1、公司所属行业及确定所属行业的依据
公司主要从事通风机、通风冷却系统等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装备及配件设计研发和生产
制造。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通用设备
制造业-风机、风扇制造”,行业代码为“C3462”。
| 2、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①主管部门
公司所属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
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拟定并组织实施产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
计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促进行业体制改革,促进行业技术发展和进步等工作。工业
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定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
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指导行业结构调整、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实施风机行业质
量监督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
员会负责相关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及产品认证认可工作。
②自律组织
公司所处行业的自律性管理机构为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该协会包括十二个专业分
会,其中包括风机分会和冷却设备分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风机分会和冷却设备分会是
负责风机行业、冷却设备行业的管理和服务的自律性组织,其主要职能包括调查研究行业的
现状及发展方向;举办行业展会;为行业及会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各项服务;反映行业
及会员单位的合理要求和愿望,协助政府做好行业工作;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行业及会员单
位的利益和合法权益等。
目前,公司所处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行业的管理主要为宏观管
理、实行宏观政策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完全基于市场化方式自主经营。
(2)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公司所属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如下:
发文 主要法律法规及
发文单位 主要内容
时间 政策
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
《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
2013年 工信部 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
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
《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
2015年 国务院 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拓展轨道交通装备国际市场。
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 | | | | |
| | 发文
时间 | 主要法律法规及
政策 | 发文单位 | 主要内容 |
| | 2013年 | 《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
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 工信部 | 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
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
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 |
| | 2015年 | 《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
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 | 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拓展轨道交通装备国际市场 |
| | 2017年 | 《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6-2030年)》 | 山东省发展
和改革委员
会 | 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到 2030年山东省风电
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2,300万千瓦,核电 2,065万千瓦 | |
| | 2018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2018)》 | 国家统计局 | 将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风机、风扇制造列为战略性
新兴产业。 | |
| | 2018年 | 《关于加强核电标准化工
作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 | 进一步加强我国核电标准化工作,支撑我国核电安全
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
进。 | |
| | 2019年 | 《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
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的实施意见》 | 国家发改委、
工信部等十
五部门 | 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推动装备制造企
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 |
| | 202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
纲要》 | 全国人大 |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
模,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
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 | |
| | 2021年 | 《国家能源局关于 2021年
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
有关事项的通知》 | 国家能源局 |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
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亿千瓦以上
等任务,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跃升发展。 | |
| | 2023年 | 《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
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
通知》 | 国家发改委、
市场监管局 | 工业领域,要求提升电机、风机、泵、压缩机等重点
用能产品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努力实现标准指标国
际先进。 | |
| | 2024年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4年本)》 | 国家发改委 | 鼓励轨道交通装备、核能、新能源产业发展。 | |
| | 2024年 | 《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
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4-2026年)》 | 国家原子能
机构等十二
部门 | “线”上延伸,推动产业链协同。支持大中小企业融
通发展,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深度融合,补短链、强
长链,形成协同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 |
| | 2024年 | 《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行动计划》 | 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
革委 | 完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 |
| | 2024年 | 《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
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
入水平(2024年版)》 | 国家发改委
等六部门 | 结合产品设备能效水平实施情况,加快强制性能效标
准更新升级,填补相关领域强制性能效标准空白,稳
步提升工业、商业等领域通用产品设备能效指标,加
快制定泵、风机、空气压缩机等系统运行能效标准。 | |
| | 2024年 | 《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
村驭风行动”的通知》 |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农业农村部 | 在农村地区充分利用零散土地,因地制宜推动风电就
地就近开发利用,对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
兴等意义重大。 | |
| | 2025年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
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
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交通运输部
等十部门 | 推动铁路机车车辆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高耗能、高排
放机车车辆节能改造和低碳化升级,建立老旧机车车
辆更新换代机制,鼓励引导高耗能、高排放机车车辆
有序退出。
推进绿色低碳船舶发展。报废更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 | |
| | | | | 营运船舶,大力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 | |
| | 2025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
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
的意见》 | 国家发展改
革委、国家能
源局、工业和
信息化部、商
务部、国家数
据局 | 提升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加快提升以绿色电力和对应
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为标的物的绿色电力交易规模,稳
步推动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
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以及生物质发
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 |
| | | | | | |
| 司产品销售区域多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胶东半岛、长株潭及大连等地。此外,公司也在
积极开拓境外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
(4)季节性
考虑到通风冷却产品的细分应用领域,因制冷行业于夏季需求较大,带动制冷行业产品
在夏季销售相对旺盛。但整体来看,通风冷却产品应用行业广泛,下游行业众多,行业整体
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4、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公司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电机制造业及碳钢、不锈钢、铝板、铝型材等金属制造行业。
电机产品所占产品成本最高,但价格相对稳定。除电机外,钢铁或金属板材、型材价格在一
定程度上随原材料金属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上游电机行业及金属制品行业原材料供应充足稳
定,为本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风冷却设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公司重点聚焦
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核电、风力发电、燃气轮机等)、海洋工程与舰船(海上钻井平台、
高技术船舶等)、冷却塔和空冷器、制冷等中高端市场。通风冷却设备行业的下游企业多为
大中型企业,规模普遍较大,拥有良好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水平,对于通风冷却设备有长期稳
定的需求。较强的客户粘性也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业内企业在获得下游客户订单后,根据
客户需求进行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与客户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在获得客户信赖和满意
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所属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情况如下: |
| 5、行业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中高端通风冷却产品应用领域的项目大多为重大工程配套设备,设备运行工况差异较
大,技术参数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环境及客户要求进行定制化设计。中高端应用领域产
品对强度、精度、运行效率及可靠性要求高,其应用技术涉及空气动力学、材料学、计算机
模拟技术等多个学科,需要多领域专业人才协同合作。为提供定制化产品,企业除了需要具
备通风产品专业设计能力外,还必须熟悉相关中高端产品应用领域需求,具备相应研发设计
能力,以满足相关中高端产品应用领域高标准的特殊要求。
(2)定制化产品的制造壁垒
中高端通风冷却产品主要为定制非标准化产品,不同项目产品的结构差异较大,需要针
对不同行业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制造,研发设计难度大、实施复杂程度高。定制化通风冷却产
品从设计、试制到批量生产的过程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技术和管理团队执行,制造过程
中需要通过大量实验验证产品的设计效果。这使得只有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企业,通过较长
时间的积累才能够进入某一个中高端产品应用领域。
(3)下游行业准入壁垒
轨道交通装备、核电、高技术船舶等特殊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严苛,针对通风冷却产品 |
| 供应商存在业务资质或产品认证要求。以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为例,为了保证铁路动车组安全,
下游客户对供应商产品实施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对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通风冷却产品的生
产、产品检测检验、产品质量保证等环节存在严格的要求。因此,中高端通风冷却产品进入
部分下游领域存在较高的准入壁垒。
(4)品牌壁垒
通风冷却产品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设备,需要在高温、腐蚀、磨损等各种复杂环
境下长周期不间断运转,对产品质量、性能及可靠性要求极高,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下游厂家
产品的性能和安全。因此,风机的产品品牌、企业声誉是下游制造商选择产品时的一个重要
考虑因素。为了确保其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下游装备制造商必然倾向选择长期合作、各
方面技术指标经过长期考验的品牌产品。因此,市场上品牌认可度较高以及生产历史较长的
企业往往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对于行业新进入者,不仅需要经过严格
的测试和认证,而且需要良好的产品品质、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服务体系,并经过时间
积累和历史沉淀,才能最终赢得广大客户认可。行业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迅速建立品牌效
应,行业的品牌壁垒明显。
(5)设备与资金壁垒
中高端通风冷却产品应用领域对制造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的要求较高,对应进入中高
端通风冷却产品领域的生产、实验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同时,因中高端通风冷却产品
多为重大项目配套设备,合同金额较大,执行合同周期普遍较长,这使得企业采购原材料和
生产经营需要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中高端通风冷却产品应用领域存在一定的设备和资金进入
壁垒。
6、行业发展情况
(1)风机行业发展概况
风机是对气体输送和压缩机械的简称,主要分为通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其中通风机
属压力较低的风机,一般压力低于 15kPa,气体流速较低。风机产品属于通用机械行业,在
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矿山冶金工程、石油化工装备、海洋
工程装备、能源工程装备、车辆装备、船舶工业等行业,主要用途为通风、冷却、除尘等。 |
| 根据产品技术含量、成套性及其在大型工业流程中的重要性,风机产品可以划分为高端产品、
中端产品和低端产品。中高端风机产品对设计、生产加工的要求较高,因此产品的附加值较
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风机行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与改造,行
业中领先企业的技术水平,包括加工制造技术、产品检测技术、设备成套水平、系统设计能
力有了较大提高,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开发与集成能力,竞争能力与市场适应力
大幅度提高。
由于风机应用领域广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风机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营业
收入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通用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8,524家,资产总
计 13,178.62亿元,同比增长 6.4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0,739.39亿元,同比增长 3.49%,
高于全国工业 1.39个百分点,高于机械工业 1.79个百分点。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
年中国风机行业市场规模为 1,001.86亿元,随着风机下游高端装备领域不断发展,风机的需
求将会进一步增长,预计 2030年中国风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5.65亿元。
(2)下游细分领域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长期聚焦于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海洋工程与舰船、冷却塔和空冷器、制冷等中
高端市场。
①轨道交通领域
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是国家公共交通和大宗
运输的主要载体。轨道交通装备主要包括干线轨道交通、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
载装备、通信装备、运控装备和路网装备等各类装备。根据服务范围,轨道交通装备可分为
传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轨道交通三大类,传统铁路是最原始的轨道交通,包括普通
铁路与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包括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有轨电车等,而城际轨
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类型,介于传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一般采用传统铁
路技术,部分城际轨道采用地铁系统技术。 |
|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 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
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已成为
我国在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是推动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
动力。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交通强
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促进交通
行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交通运输工具持续低碳化转型,刺激了交通运输企业在运输工具提升
改造方面的投资需求。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的推动下,叠加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新增运力
需求,预计中短期内交通运输行业在运输工具方面的投资力度将有所加大。《推动大规模设
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年交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 2023年增长
25%以上,支持交通运输设备更新。
根据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数据,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8年的
6,537亿元增长到 2023年的 9,92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8.72%。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我国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可分为铁路交通装备、城轨交通装备和其他轨道交通装备,占中国轨道交
通装备市场的比例分别为 46%、16%和 38%,其中,铁路交通装备占比最高。根据中研普华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铁路行业并购重组市场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8,506亿元,同比增长 11.3%,创下历史投资最高纪
录。预计 202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 9,000亿元以上,其中基建投资目标为 5,900亿元, |
| 投产新线 2,600公里。铁路建设投资力度继续保持高位,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
机遇。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
至 2024年底,全国轨道交通运营城市达 58个,运营线路 361条,总里程 12,160.77公里,
较上年净增长 936.23公里,近五年复合增长率 8.81%。随着大中城市继续完善城市轨道交
通路网系统、更多城市将建设轨道交通以缓解交通压力等因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
加必然带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配套装备市场的快速发展。此外,在轨交设备更新方面,动车
组与城轨车辆已陆续进入密集维修期,后续有望持续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贡献增量。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市场集中度较高。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
究院数据显示,中国中车、新筑股份、今创集团、康尼电机、永贵电器、鼎汉技术等 6家公
司占据中国 97%以上市场份额,其中中国中车市占率高达 56.2%,远超其他企业,为中国轨
道交通装备市场的龙头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与中国中车开始合作,轨道交通装备牵引系
统通风方案已历经设计开发、验证、试运行、批量装车、车辆长期运行、检修,拥有充分的
知识积累和实战能力;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速动车组智能化轻量化通风除尘系统”于 2022
年 3月通过科技成果评价,且位列国家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
牌建设典型案例名单》,填补了国内空白,同中国高铁国产化进程共同成长。
随着交通强国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以及全球国际间跨区域合作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 将极大推动全球轨道交通网络的持续快速建设,对轨道交通装备的需求也将日趋强劲。未来,
随着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成功进军欧美澳高端出口市场,将进一步
扩大轨道交通装备配套风机产品的市场空间。整体而言,随着未来轨道车辆市场需求量的稳
定增长,轨道交通细分领域通风冷却设备的景气度将会持续,未来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领域通
风冷却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②新能源装备领域
新能源装备领域主要包括核电、风力发电及燃气轮机等相关通风冷却产品,上述行业具
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A. 核电领域
核电指的是利用核反应中释放的热能进行发电的形式,具有安全、清洁、低碳、高能量
密度的特点,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发展核电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共识。
中国经济的稳健前行使得能源消耗持续攀升,发展核电能够有效降低煤炭、石油等化石
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减少对有限化石能源的开采和消耗,从而提高能源供应的稳
定性和可持续性,推动我国能源结构朝着更加清洁、低碳、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核电
占我国电力结构比例仍然较低,2023年全国累计发电量为 89,092亿千瓦时,而核电发电量
为 4,333.71亿千瓦时,仅占总发电量的 4.86%,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到 2035年,该占比
将达到 10%。2024年,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了《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
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核电产业的长远发展勾勒出清晰蓝图。2025年,全
国 31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山东、浙江、辽宁、广东、广西、福建、上海在政府
工作报告中提及核电,并发布 2025年核电项目建设规划,涉及石岛湾核电、三门核电、徐
大堡核电等 17个核电项目。截至 2024年底,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共有 102
台,总装机容量 1.13亿千瓦,连续第 2年位居全球首位。
从市场需求来看,国内外电力需求旺盛,成长驱动力充足。据国际能源署报告预测,
2024-2026年期间,全球核电量预计平均增长约 3%,2026年全球核电发电量将比 2023年增
长近 10%。据 IEA数据,2030年全球核电装机量达 541GW,则 2024-2030年年均装机量达 |
| 18GW,CAGR达 4%。根据中国核学会预测,2030、2035、2050年我国核电装机规模将达
到 131GW、169GW、335GW,发电量占比达到 10.0%、13.5%、22.1%;对应 2024-2030年、
2031-2035年、2036-2050年均核电新增装机量达 11GW、8GW、7GW。
公司从 2009年开始为核电厂提供应急发电机组冷却风扇产品,累计供货超过 1,000多
台套设备,广泛应用于中广核、中核等工程公司项目。作为核电站关键辅助设备之一的核电
通风系统设备(HVAC),在保持核岛、常规岛和辅助厂房设备正常运转等方面起着重要的
作用。2021年公司取得了《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和《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作为配套的通风冷却设备市场空间将快速增大,未来市场空间
广阔。
B.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是指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直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风电作为一种清
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的优点,不仅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在全球范围内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风电产业链上游为风机设备、电缆、塔筒等核
心设备及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中游为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下游为风力发电及风电场运维
市场。
风电整机行业近几年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发展的阵痛期,据 CWEA数据显示,2019
年到 2024年的五年间,陆上机组不含塔筒加权平均价格由 3,800元/kW跌至 1,440元/kW,
下跌幅度达 62%,海上机组由 6,659元/kW跌至 2,775元/kW,下跌 58%。2025年风电行业
已显现周期反转迹象,主要体现为供需格局改善、价格企稳回升、政策催化及全球化布局加
速。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25年报告,2024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 700 GW
(陆上 550 GW,海上 150 GW),占全球电力供应的 10.5%;预计 2025年累计装机将突破
800 GW,2026年接近900 GW,2030年将达1,500 GW(占电力供应的20%)。根据Wind Europe
预测,2024-2030年欧洲地区海风、陆风新增装机复合增长率为 9.6%和 35.2%。在用电量增
加、能源转型目标和成本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新兴市场新增装机需求旺盛,根据 GWEC
预测,2024-2028年中东非洲、亚太(除中国)陆风新增装机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39%和 17%。 |
| 2025年,中国风电市场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内卷式的低价竞争势头有所缓解,招标
价格积极的变化是市场趋于良性发展的风向标。据报道,2025年上半年与 2024年底相比,
风电主机价格涨幅约 10%,1,600元/kW以上的招标价格持续超过半年,个别陆上风电项目
竞标价甚至超 2,000元/kW。此外,我国风电的存量市场替代也值得期待,我国风电发展起
步于 20世纪 90年代,1999年国产风机 S600板通过国家验证,标志着风电设备国产化正式
开启,2005年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风机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20年,一大批风电机组即将退
役。2023年 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鼓励并网运行超过
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 1.5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以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度电成本、
减少对环境影响。因此,“十五五”期间将是我国风电设备以旧换新、以大代小的重要时期。
公司成功研发了海上风力发电用机舱散热空空冷却器、风电发电机水冷系统等产品,其
具备良好的散热性、防腐性,可以较好地适用于国内广东等热带地区海上环境,满足海上风
电特殊环境需求,为海上风电大型化提供散热解决方案,推动国内该领域技术水平的提升。
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将为公司产品带来更为广阔的使用场景。
C. 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是一种先进而复杂的成套动力机械装备,是典型的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广
泛应用于电力、油气运输、船舶制造、重型机车、国防等多个关键领域,是关系国家安全和
国家经济发展的高技术核心装备。燃气轮机能够取代运行在煤炭或石油上的热力设施的旧技
术,并且由于天然气的碳密度低于其他传统燃料类型,对环境友好度较高,《“十四五”能
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对燃气轮机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推动了行
业的持续创新与绿色转型。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通过发布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了
燃气轮机行业关键部件和服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当前,全球燃气轮机产业呈现典型的寡头垄断格局,美国通用电气(GE)、日本三菱
重工(MHI)、德国西门子(Siemens)三足鼎立,且纷纷布局国内燃气轮机市场,占据主
导地位。国内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等也在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展市场。
GE在 2015年收购阿尔斯通后,已经占据了我国燃气轮机领域 50%的市场份额,作为 GE在
国内燃气轮机配套风机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具有在燃气轮机领域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2023
年,全国燃气轮机市场规模约为 663亿元,同比增长 7.59%,未来随着我国“双碳目标”及 |
| 相关政策的实施,预计将加速燃气轮机市场的增长,应用于燃气轮机行业的通风冷却产品市
场空间广阔。
③海洋工程与舰船领域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油气业、交通运输业、
旅游业等主要产业为核心,以海洋科研、教育、管理和服务业为支撑,以材料生产、装备制
造、金融保险等上下游产业为拓展的海洋产业体系。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装备和高
技术船舶领域,包括集装箱船、海上钻井平台、LNG船舶、豪华邮轮等,随着海洋工程装
备和高技术船舶下游领域的不断发展,预计将进一步带动相应品类高端通风冷却产品发展。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海洋工程与舰船领域业务规模将保持增长。
A.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有力支撑了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政
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实施可
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着力提升海洋工程装
备自主研发能力,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持续发力。根据《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
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1,032亿元,同比增长 9.1%。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回暖,
国际市场份额连续 7年保持全球首位。海洋船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效显著,海船完
工量修载比创历史新高,新承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 78.5%。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2024年
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 215座/艘、272.2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增加 85.1%。2024年
中国累计承接 106艘海工装备订单,总合同金额约 116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量的 42.6%,
继续位居全球第一。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数据,2025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
值将达到 1,126亿元。随着全球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
也在不断提升和拓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将迎来广阔发展机遇。
B. 海洋船舶工业
根据《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海洋船舶工业 2024年生产总值 1,370亿
元,同比增长 14.9%,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订单量分别为 4,301万、 |
| 2,075万和 8,297万修正总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 68.2%、50.3%和 55.4%,国际市场份额首
次全部超过 50%。根据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4年年底,
全球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量达到 830万标准箱(TEU),与 2023年年初的 780万 TEU相比再
创新高。2025年船舶新增订单仍将处于相对高位,但整体较 2024年将逐步下降,未来几年
也将继续保持回落态势。船舶的建造周期通常为 2-3年,2024年的新增订单在 2026-2027年
将迎来交付高峰。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 13.8%;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 58.8%;
截至 12月底,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 49.7%。在全球 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有 14种船型新
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全国各家造船厂都超额完成全年的经营指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国际造船专家预测会(ISFEM 2024)预计 2025年世界新造船市场接单 4,500万-5,000万修
正总吨,依然可观。完工交付方面,2025年交付新船数量将稳步增长,保持在 4,200万修正
总吨,有望达到 4,500万修正总吨。手持订单方面,手持订单量继续保证 3年以上生产任务。
公司与中国船舶、招商工业、中集等船厂保持良好合作,配套的风机也得到了众多国外
船东的认可。公司目前船用订单充足,部分项目排产可到 2027年,在短期内市场变化不会
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④冷却塔和空冷器领域
冷却塔,作为应用广泛且类型多样的冷却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通
风方式的不同,冷却塔分为自然通风冷却塔和机力通风冷却塔两大类,前者在电力行业占据
主导地位,而后者则在化工行业和数据中心得到广泛应用。根据行业传统分类,冷却塔分为
工业冷却塔和民用冷却塔,前者是现代工业企业循环冷却系统的重要装备,作为工业温控中
的重要一环,用于工业冷却水的冷却,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冶金、半导体等领域;后者
一般为大型中央空调的循环水冷却装置,主要应用于公共设施、商务建筑以及数据中心等需
要配备水冷式中央空调的场所。
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公布数据,全球冷却塔市场规模在 2024年价值
42.3亿美元。预计该市场将从 2025年的 44亿美元增长到 2032年的 62.1亿美元,在预测期
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5.1%。亚太在 2024年以 42.08%的份额占据了冷却塔市场的主导地位。
中国冷却塔行业发展历程与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步推进,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工
业、电力、建筑等领域对冷却塔的需求呈现出不断的增长趋势。目前中国冷却塔行业已经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