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裕工业(603089):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时间:2025年10月23日 22:35:59 中财网

原标题:正裕工业: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股票简称:正裕工业 股票代码:603089 (浙江省玉环市经济开发区正裕路1号)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 募集说明书 (申报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腾飞一街2号618室 联席主承销商 声 明
1、本公司及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4、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重大事项提示
本公司敬请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务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全文,并特别注意下述重要事项:
(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影响公司经营的风险
公司减震器、发动机密封件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售后市场,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全球汽车保有量,并与车辆的行驶路况、载荷情况、驾车习惯、保养方式等密切相关。根据 OICA数据,近年来,全球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全球汽车保有量庞大的基数及其持续增长是减震器、发动机密封件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但是,如果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将可能导致全球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驾驶者亦有可能因此减少驾车,采购商则可能出于控制经营风险的考虑采取更为保守的采购和付款政策,这都将影响到公司的产品销售和货款回收,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

(二)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是 83.33%、82.29%、82.22%和 86.50%,产品主要出口地为欧美,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和欧元,由于公司出口比重较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公司业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若美元、欧元等主要结算货币的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导致公司出现大额汇兑损失或导致毛利率下降,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活塞杆、钢管、支架类、钢板等钢制品,钢制品占公司产品成本的比重较高。钢材属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较大。为避免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公司主要采取成本加成的定价策略。但是,若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而公司未能及时调整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四)进口国设置贸易壁垒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出口销售占比较高,主要面向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贸易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进口国可能出于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减少贸易逆差等目的,针对我国出口的减震器产品设置更为严苛的贸易壁垒。严苛的贸易壁垒将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销售价格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下滑,进而对公司出口业务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五)募投项目不能量产或达产后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本次募投项目“正裕智造园(二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公司现有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固定资产规模大幅增加,新增折旧金额较大。虽然公司已根据目前的产业状况、预期市场、技术能力、客户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但仍然面临募投项目不能量产、新增产能消化不利或项目效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六)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作为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减震器首先是安全件,减震器受损或性能下降将导致车辆过弯失控、刹车距离拉长等安全事件;其次,减震器是易损件;此外,减震器的工作性能及质量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车辆的驾乘舒适性,可以避免车辆出现行驶不稳或刹车点头等情况。因此不论是整车厂商还是售后市场的零部件生产商或采购商,都高度重视减震器的产品质量。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亦是汽车重要零部件,其工作性能及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驾乘感受、驾驶的安全性、操控的稳定性,以及车辆和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公司目前已通过国际汽车行业质量体系标准 ISO/TS16949认证和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据此实施了生产质量管理。

若公司生产管理不当而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将导致公司的直接经济损失(如质量索赔、款项回收推迟等),亦会对公司的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七)无法保持产品开发、制造能力优势的风险
近年来汽车工业保持高速发展,全球汽车整车厂商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偏好持续、快速地推出新车型。由于汽车车型众多,且每款车型都可能存在不同型号的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因此汽车售后市场上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种类繁多、产品更新迅速,客户订单也相应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这对面向售后市场的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厂商的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如何迅速组织生产、如何确保及时交货是该等厂商面临的主要难题。

公司若无法保持在产品开发及制造能力等方面的行业优势地位,或者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将面临市场占有率下降和产品利润率下滑的风险。

目 录
声 明.............................................................................................................................. 1
重大事项提示 ............................................................................................................... 2
目 录............................................................................................................................ 5
释 义............................................................................................................................ 8
一、基本术语 ........................................................................................................ 8
二、专业术语 ...................................................................................................... 10
第一章 发行人基本情况 ........................................................................................... 13
一、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 13 二、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 16 三、主营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 41 四、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 62 五、截至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的基本情况 .............. 63 第二章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67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 67
二、发行对象及其与公司的关系 ...................................................................... 68
三、发行证券的价格或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 .................................. 69 四、募集资金金额及投向 .................................................................................. 70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 71
六、本次发行是否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 71 七、本次发行取得批准的情况及尚需履行的批准程序 .................................. 71 八、本次发行符合《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 .......................... 72 九、本次发行符合‘理性融资、合理确定融资规模’的依据 ...................... 72 第三章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74 一、本次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 74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74
三、发行人的实施能力及资金缺口的解决方式 .............................................. 80 四、募集资金投向与现有业务及未来发展目标的关系 .................................. 81 五、募集资金用于扩大既有业务、拓展新业务的情形 .................................. 83 六、本次补充流动资金的原因和规模合理性 .................................................. 84 七、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 86 第四章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88 一、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资产的变动或整合计划 .............. 88 二、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变化 ...................................... 88 三、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从事的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情况; .......................... 88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况 .................................................................. 88
第五章 最近五年内募集资金运用的基本情况 ....................................................... 90 一、前次募集资金数额、到账时间 .................................................................. 90
二、前次募集资金管理和存放情况 .................................................................. 90
三、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91
四、前次募集资金实际投资项目变更情况 ...................................................... 91 五、前次募集资金实际投资项目延期情况 ...................................................... 91 六、前次募集资金实现效益情况 ...................................................................... 92
七、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鉴证结论 .............. 92 第六章 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说明 ........................................................................... 93
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影响公司经营的风险 .................................................. 93 二、汇率波动风险 .............................................................................................. 93
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 93
四、进口国设置贸易壁垒的风险 ...................................................................... 93
五、募投项目不能量产或达产后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 94 六、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 94
七、无法保持产品开发、制造能力优势的风险 .............................................. 94 八、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的风险 .......................................................................... 95
九、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 95 十、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 95
十一、商誉减值风险 .......................................................................................... 96
十二、前次募投项目未达预期效益的风险 ...................................................... 96 十三、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 .................................................................. 96
十四、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风险 .............................................................. 96 第七章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 ............................................................................... 98
一、发行人及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 98 一、发行人及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续) ...................................... 99 一、发行人审计委员会声明 ............................................................................ 102
二、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 ........................................................ 104 三、保荐人及其保荐代表人声明 .................................................................... 105
四、保荐人董事长、总经理声明 .................................................................... 106
五、联席主承销商声明 .................................................................................... 107
六、发行人律师声明 ........................................................................................ 108
七、会计师事务所声明 .................................................................................... 109
八、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 110
附件一:发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拥有的境内专利情况 ....................................... 112 附件二:发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拥有的境内注册商标情况 ............................... 119 附件三:发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拥有的境外注册商标情况 ............................... 132
释 义
本说明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涵义:
一、基本术语

正裕工业、发行人、 公司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系由浙江正裕工业有限公司整体 变更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根据上下文,指浙江正裕工业股 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本次发行、本次向特 定对象发行 A股股 票、本次向特定对象 发行正裕工业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之行为
实际控制人、郑氏三 兄弟郑连松先生、郑念辉先生、郑连平先生
宁波鸿裕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鸿裕工业有限公司
台州睿进公司控股子公司台州睿进科技有限公司
芜湖荣基公司控股子公司芜湖荣基密封系统有限公司
安博帝特公司控股子公司芜湖安博帝特工业有限公司
上海优肯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优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优肯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优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南 京优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台州玉信公司参股公司台州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正裕美国ADD USA,INC.,系由宁波鸿裕工业有限公司设立的全资子公 司
正裕泰国ADD Suspension(Thailand) Co., Ltd.,系由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宁 波鸿裕共同设立
控股股东、正裕企业 管理、正裕投资浙江正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曾用名:浙江正裕投资有限公司)
OICA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otor Vehicle Manufacturers,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
凯迩必(KYB)日本 KAYABA公司,是东交所上市公司,全球领先汽车减震 器生产厂商之一,能够制造包括汽车减震器、摩托车减震器、 机器和船舶减震器等高质量的液压产品
天合集团(TRW)天合集团(TRW AUTOMOTIVE HOLDINGS CORP.),是汽 车安全系统的先驱和领导者,世界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 一。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利弗尼亚,为世界财富五百强企业, 主要汽车产品有:转向和悬挂系统、商业转向系统、充气抑制 系统、方向盘系统、安全带系统、电子安全装置、无线电产品、 电子保安装置、发动机部件、强化紧固件及部件、车身控制系 统、售后作业。2015年被采埃孚(ZF)集团收购后,从纽交 所退市
首控集团中国首控集团有限公司,原名为中国车辆零部件科技控股有限 公司,是港交所上市公司,其全资子公司南阳淅减是我国领先 的汽车减震器生产商之一
加百利(GABRIEL)国际知名的汽配生产企业 RIDE CONTROL LLC,旗下 GABRIEL减震器是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国际知名品牌
天纳克(TENNECO)TENNECO,原纽交所上市公司(于 2022年被收购而退市), 全球领先的汽车悬挂系统和排气系统生产商
德尔福(DELPHI)DELPHI,原纽交所上市公司(于 2020年被博格华纳收购而退 市),全球领先的汽车与汽车电子零部件及系统技术供应商
AC 德科 (ACDELCO)ACDELCO,美国通用汽车旗下子公司、全球领先的零部件供 应及采购商之一
威巴克Vibracoustic AG,系 Freudenberg Group的子公司,全球领先的 NVH解决方案提供商
德纳集团Dana Incorporated,纽交所上市公司,全球领先的车桥、传动 轴、非公路变速器、密封系统、热管理产品和正品维修零部件 供应商
辉门集团Federal Mogul Corporation,一家历史悠久、规模领先的创新和 多元化的全球供应商,2018年 10月 1日,天纳克完成对辉门 集团的收购,辉门集团成为天纳克子公司
爱尔铃克铃尔Elring Klinger AG,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一家拥有 超过 100年历史的发动机维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商
威伯科(WABCO)WABCO,纽交所上市公司,全球领先的商用车辆安全及控制 系统供应商
奥 普 迪 马 (OPTIMAL)OPTIMAL,总部位于德国的一家专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美国奥特帕斯 (AUTOPARTS)AUTOPART INTERNATIONAL,北美领先的售后零部件销售 商,除销售自有品牌的产品外,还是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销售 商
德国梅尔(MEYLE)MEYLE,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公司沃尔夫盖特纳旗下品 牌
墨西哥高维,墨西哥 GOVIGOVI,汽车悬架系统方面的行业引导者之一,销售网络覆盖 墨西哥全国
拓普集团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要 从事汽车 NVH(即减震降噪及舒适性控制)领域橡胶减震产 品和隔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北特科技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要 业务包括底盘零部件业务、铝合金轻量化业务、空调压缩机业 务三大板块
凯众股份上海凯众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主要从事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和操控系统轻量化踏板 总成、非汽车零部件领域高性能聚氨酯承载轮等特种聚氨酯弹 性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元、万元人民币元、万元
报告期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 1-6月
股东大会、股东会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股东会
董事会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广发证券、保荐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人会计师、天健 会计师、天健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发行人律师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可转债可转换公司债券,即可转换为公司 A股股票的公司债券
正裕转债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9]2308号核准,公司 于 2019年 12月 31日公开发行的 29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
二、专业术语

悬架系统减震器又称“减振器”、“避震器”、Absorber,其主要用来抑制弹 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 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 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悬架支柱总成以减震器支柱为核心,集成承重托盘、悬架弹簧、上下弹簧分 离器、上部弹簧托盘和底部固定架等组件所构成的汽车悬架体 系子系统。相比传统的减震器产品,悬架支柱总成可大幅节省 安装时间;同时悬架支柱总成各集成组件间衔接精准,可更大 程度上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汽车悬架系统、汽车 悬挂系统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悬挂系统 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 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 着轿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是现代轿车的重要组成部 分
阻尼、阻尼力、阻尼 介质Damping,指任何震动系统在震动中,由于外界作用或系统本 身固有的原因引起的震动幅度逐渐下降的特性,阻尼力为该特 性的量化表征。阻尼介质是指能够产生阻尼特性,使震动衰减 的物质
NVHNoise,Vibrationand Harshness,即噪声、震动和不平顺性
动力总成车辆上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递到路面的一系列零部件组件。 动力总成,广义上包括发动机,变速箱,驱动轴,差速器,离 合器等等,但一般仅指发动机,变速器,以及集成到变速器上 面的其余零件
动力总成悬置在汽车中作为衔接动力总成和车身的部分存在的,主要作用是 支撑动力总成,减少动力总成的震动对整车的影响,限制动力 总成的抖动量,对整车 NVH性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发动机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内燃机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释放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 力的热力发动机
汽缸垫用于发动机气缸盖与气缸体连接处的密封垫片
石棉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和热侵蚀、电绝缘和具有可 纺性的硅酸盐类矿物产品,是天然的纤维状的硅酸盐类矿物质 的总称
减震器活塞杆支持减震器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应用在减震器工作缸的运动 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
减震器油一种为减震器做功提供产生阻尼力和润滑功能的介质,主要是 以合成基础油为主,加氢矿物油为辅,加入抗磨剂、抗氧剂、 防锈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等添加剂研制成的,具有良好的减震 性、润滑性、低温流动性、剪切安全性和抗氧防锈性能。它主 要是用于减震器上,起到降低震动的作用
减震器油封减震器旋转轴唇形密封条。减震器活塞杆的工作环境充满减震 器油,为防止减震器油从活塞杆和工作缸的间隙中泄露而采用 油封
ERP、ERP系统管理 模块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针对物 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 (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 件。它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 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 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
PDM信息管理平台PDM的中文名称为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 是一门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 文档、结构、权限信息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过程(包括过程 定义和管理)的技术
PLM产品周期管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 以产品为中心,以应用软件为手段,是一种战略性的业务模式, 它应用一系列相互一致的业务解决方案,支持产品信息在全企 业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从概念到生命周期结束)的创建、管 理、分发和使用,集成了流程和信息等众多要素
材料试验对材料的质量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各种性能的检测和评定
性能试验通过改变所给的条件,测量试验对象的状态变化并分析其原 因,明确试验对象的性能或性能故障
疲劳试验为评定材料、零部件或整机的疲劳强度及疲劳寿命所进行的试 验
强度试验通过专门的设备和程序以验证材料在经受外力或其他作用时 抵抗破坏的能力
高低温试验分别通过对工件加热和降温的方式,模拟现实极端气候的条件 对工件进行的一种强化试验
综合台架试验产品出厂前,一般还要进行某些模拟台架试验,包括一些综合 工作性能试验,通过之后方能投入使用
设计力值理论计算获得的值
TTTelegraphic Transfer,电汇,一种付款方式,是以外汇现金方 式结算,由客户将款项汇至指定的外汇银行账号内,可以要求 货到后一定期限内汇款。
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付款方式,是 指银行应客户的请求与指示,向第三人(通常为卖方)所签发 的一种函件。在该函件中,银行向卖方承诺,如果该第三人能 履行该函件所规定的条件,则该第三人须按所载条件签发以该 行或其指定的另一家银行为付款人的汇票,并由其负承兑的责 任。
ISO/TS16949:2009IATF(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于 2009年 6月 15日发布并生 效的一项行业性质量体系标准,是对汽车生产和相关配件组织 应用 ISO9001:2008的特殊要求,其适用于汽车生产供应链的
  组织形式。目前,国内、外各大整车厂均已要求其供应商进行 ISO/TS16949:2009认证,确保各供应商具有高质量的运行业 绩,并提供持续稳定的长期合作,以实现互惠互利。
ISO14001:200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 2004年发布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全称是“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是 ISO14000 系列标准之一,是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审核认证的最根本 的准则,宗旨是达到污染预防、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终达到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的目的。
TSE认证土耳其政府出台的一项政策,要求进口到当地、属于强制标准 覆盖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必须按照其要求,进行抽样、检测与实 验,获得 TSE认证。TSE认证证书有效期一年,到期需要复 审
INMETRO认证巴西制定的认证政策,要求进口到当地、属于强制性类别的减 震器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产品测试及工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INMETRO证书有效期为四年。有效期内,生产商每年都必须 接受 OCP(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并支付 INMERTO 年费
汽车保有量、千人汽 车保有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 辆。国际上通常用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千人拥有的车辆数量 来表示该国或该地区平均汽车保有量
整车配套市场、主机 配套市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整车厂商配套而提供汽车零部件的市场
售后市场又称汽车后市场、汽车 AM市场,是指汽车在售出之后,由 维修和保养等原因构成对汽车零部件和服务需求的市场,其参 与主体主要包括汽车零配件生产商、销售商和汽车修理服务商 三大类企业。与整车组装市场不同,售后市场主要受汽车保有 量和汽车保养习惯等因素决定,因此具有稳定的利润源,受宏 观经济的波动较小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自主设计制造。产品 由生产商自主设计、开发,根据客户订单进行产品生产,产品 以客户的品牌进行销售
注:本说明书所涉数据的尾数差异或不符均系四舍五入所致。

第一章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
发行人的基本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ADD Industry(Zhejiang)CO.,LTD
法定代表人郑念辉
注册地址浙江省玉环市经济开发区正裕路 1号
办公地址浙江省玉环市经济开发区正裕路 1号
企业性质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603089.SH
股票简称正裕工业
实际控制人郑氏三兄弟
股本人民币 240,033,268元
互联网网址www.addchina.com
电子信箱add@addchina.com
经营范围汽车配件、纺织品、塑料制品、手工工艺品(上述两项不含许可证 项目)、水暖管件、阀门制造;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 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 表、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 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10001484027193
上市日期2017年 1月 26日
注:上表中的股本为公司 2025年 6月末的情况,以下的股本及股权比例计算均采用与前述统一口径的数据。

(二)股权结构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总股本为 240,033,268股,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股本结构如下:

股份类型持股数量(股)持股比例
1、境内自然人94,067,25939.19%
2、境外自然人  
3、国有法人1,591,1930.66%
股份类型持股数量(股)持股比例
4、境外国有法人  
5、境外法人(含 QFII、RQFII)8,698,5473.62%
6、其他135,676,26956.52%
合计240,033,268100.00%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证券持有人名册,截至 2025年6月 30日,发行人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量(股)持股比例(%)
1浙江正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曾用名: 浙江正裕投资有限公司)98,490,59541.03
2郑连松16,511,9046.88
3郑连平15,429,7496.43
4郑念辉15,332,5496.39
5林忠琴4,602,7001.92
6深圳市弘洛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 司-弘洛价值精选一号私募证券投资 基金2,869,1001.20
7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量化精 选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642,6831.10
8UBS AG1,750,4770.73
9深圳市弘洛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 司-弘洛弘道 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700,0000.71
10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1,568,9260.65
合计160,898,68367.04 
(三)股权质押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份的质押情况如下:
2020年 2月 21日,正裕企业管理将其持有的 26,624,294股公司股票质押给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用于为公司公开发行 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提供担保,因“正裕转债”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公司于 2025年 5月 2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提前赎回“正裕转债”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决定行使“正裕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并于 2025年 6月 19日完成赎回并摘牌。

2025年 7月 1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正裕企业管理通知,上述股票已于 2025年 7月 1日解除质押,该质押解除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有公司的股份不存在其他任何质押情况。

(四)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控股股东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股东为浙江正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曾用名:浙江正裕投资有限公司),其持有发行人 98,490,595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的41.03%。正裕企业管理的基本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浙江正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1年 7月 20日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注册地址玉环市玉城街道双港路 422号
法定代表人郑连平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 咨询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 活动)。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结构郑连松、郑念辉、郑连平分别持股 35.00%、32.50%、32.50%
注:2025年 10月 13日,公司控股股东取得换发的营业执照,控股股东名称由浙江正裕投资有限公司变更为浙江正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2、实际控制人情况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郑连松、郑念辉、郑连平三兄弟(以下简称“郑氏三兄弟”),截至报告期末,郑氏三兄弟直接持有公司 19.69%股权,通过正裕企业管理间接控制公司 41.03%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的股份比例为 60.73%。

郑氏三兄弟已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协议主要条款如下:郑氏三兄弟在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及其他重大事宜决策等诸方面均保持一致;协议确定的一致行动关系不得为各方任何一方单方解除或撤销;协议自各方签署之日起生效,至各方均不再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之日效力终止。

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如下:
郑连松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62年 10月出生。1994年起在公司及其前身任职,历任公司执行董事、经理、董事、监事、副总经理等职务。

现任宁波鸿裕董事、豪享时空(上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豪享时空(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豪享时空(上海)土特产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爱精智(上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浙江日中康养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郑念辉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64年 11月出生。1994年起在公司及其前身任职,历任公司监事、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上海优肯执行董事等职务。

郑连平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67年 11月出生。1994年起在公司及其前身任职,历任公司监事、董事、总经理等职务。现任公司董事、正裕企业管理执行董事、宁波鸿裕董事等职务。

二、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所属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JR/T0020—2024),公司归属于汽车制造业(C36)中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C367);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归属于汽车制造业(C36)中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C3670)。

(二)行业管理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机制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国家宏观指导及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下的自由竞争行业,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其承担行业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制订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指导技术改造以及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减震器委员会是汽车减震器行业的自律组织,主要负责产业和市场研究、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及技术标准的起草和制定等。

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是发动机密封件行业的自律组织。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主要组织对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鉴定和推广,协调行业内外联合、技术合作、产销衔接等方面的关系等。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主要参与制定、修订行业各类标准的管理工作,开展行业有关经济指标调查研究,收集、分析产品价格和有关经济指标等相关信息,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交流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对发行人经营发展的影响
汽车工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强国的标志性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因此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配套措施以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及其相关行业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汽车及相关行业制造业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政策名称主要内容
2022年 7月《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 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了汽车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 业。文件要求,各地政府应大力支持新能源汽 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交易、促进 汽车更新消费、推动汽车平行进口持续健康发 展、优化汽车使用环境并丰富汽车金融服务。
2022年 12月《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2022-2035年)》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 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 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 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
2023年 7月《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 干措施》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 费、加快培育二手车市场、加强新能源汽车配 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村电网承载能力、加 强汽车消费金融服务等
2023年 8月《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 案(2023-2024年)》由工信部等 7部门发布,提出通过支持新能源 汽车消费、稳定燃油汽车消费、推动汽车出口、 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和二手车消费、提升产 品供给质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完善基 础设施建设等多举措推动汽车行业稳定增长
2023年 12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4 年本)》将汽车关键零部件、轻量化材料应用、新能源 汽车关键零部件、车用充电设备、汽车电子控 制系统、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 高效车用内燃机研发试验能力建设、智能汽车 关键零部件及技术等汽车细分产业列为 “鼓 励类”
2024年 3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 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支持公共领域车辆 全面电动化试点,研究制定换电模式指导意见, 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中央财政预拨 112 亿元以旧换新补贴
2025年 5月《低空经济与具身智能汽 车业发展行动计划》鼓励飞行汽车研发,推动“车-路-空”协同技术 试点,支持小鹏、长安等企业布局低空出行场 景
(三)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1、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既位于汽车制造业的上游,为整车提供配套,同时又位于汽车制造业的下游,是汽车售后维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与汽车工业息息相关。从规模来看,汽车零部件约占整个汽车产业链 50%的价值,在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汽车整车行业与零部件行业的规模比例为 1:1.7。

欧美等国家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等特点,形成了一批具备强大经济实力和研发力量的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发达国家汽车工业进入成熟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向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转移范围逐步由生产环节延伸到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产业转移、全球化采购改变了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关系,打破了原有的配套体系。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脱离整车企业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如:德尔福与通用汽车公司分离、伟世通公司从福特公司独立等。

汽车强国的零部件产业与汽车工业基本同步发展,甚至超前于汽车工业,与之不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整体滞后于整车工业。为推动行业发展,我国政府于 2004年和 2009年先后出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强调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及零部件产品出口等,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入 21世纪以来,在汽车工业的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高速发展。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数据,整车行业和零部件行业规模比例接近 1:1,相较汽车工业发达国家 1:1.7的整零比例,我国零部件产业提升空间较大、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 3亿辆,但通过千人汽车保有量及 GDP 两个核心指标与成熟汽车市场对比,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同时国内汽车售后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还没有形成欧美那样完善的连锁品牌售后经销店,我国汽车零部件行 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依托我国原材料、人力成本等优势以及产业转移浪潮,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随着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国已逐渐由 第三世界国家市场转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总体来看,中国部分零部件产品已 经纳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在全球汽车产品市场逐步占据重要地位。2024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为 934.33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 639.93亿美元, 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德国和英国。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海关总署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和销售体系,但整体来看,我国零部件行业生产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国际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则基本已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但同时也在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2、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
汽车零部件市场可分为整车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整车配套市场是指汽车零部件厂商为整车厂商生产的新车提供零部件配套;售后市场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耗而形成的零部件维修、更换市场。

(1)整车配套市场 全球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01-2024年,全球汽车平均年产量 超过 7,50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 2.33%,在 2001-2017年间,汽车年产量环比 增幅基本维持在 3-6%之间。2011-2013年,即便是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等不利 因素的影响下,全球汽车年产量仍维持着 3-5%的增长速度。但从 2018年开始, 全球汽车的产量出现略微下滑。2020年受到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全球汽车产 量降至 7,762.16万辆,下滑幅度较大。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2020-2024年全球 汽车产量逐步上升。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OICA
中国汽车工业在 2001-2018年期间则是以 15.69%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2011年,在燃油价格攀升、部分城市施行治堵限购政策、宏观经济形势不乐观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汽车产销 1,841.89万辆和 1,850.51万辆,同比增长 0.84%和 2.45%,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趋势直至 2017年。2018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产销量分别为 2,780.92万辆和 2,808.06万辆,同比下降 4.16%和 2.76%。2018-2020年,受到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国汽车年产量持续下滑,但年产量仍维持在 2,500万辆以上,随着经济复苏,2024年我国汽车年产量达到了 3,128.2万辆,同比增长 3.7%。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整车配套市场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汽车产量,与整车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全球汽车市场进入成熟期,总体上看,汽车零部件整车配套市场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伴随整车市场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

(2)售后市场
海外售后市场是公司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又称维修市场,其主要产品是诸如汽车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前后保险杠、刹车盘、车轮配件等汽车易损件,市场需求则是与汽车保有量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车辆的行驶路况、载荷情况、驾驶习惯、保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态势保持一致。2007年以来,全球汽车保有量基本保持个位数的环比增长速度,据 OIC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保证了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构成了售后市场坚实的市场基础。我国汽车保有量则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我国以 7,801.83万辆的汽车保有量超过日本的 7,536.19万辆,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大的国家。201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 1亿辆,拉开了与日本 7,551.30万辆的距离。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增加到 3.53亿辆。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提高,新车转化为存量,国内汽车售后市场需求也将逐年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庞大的汽车保有量构成了售后市场坚实的市场基础,并将推动售后市场的持续发展。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推测,全球整车工业未来几年将呈现发达国家增速平稳、新兴市场国家较快增长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车转化为存量,将进一步扩大汽车保有量的规模。伴随售后市场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亦有望在售后市场保持快速发展。

(四)公司所处各细分行业概况与发展前景
1、公司所处各细分行业发展概况及市场供求状况
(1)全球汽车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行业发展状况 汽车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行业的发展与汽车工业的发展高度相关。

目前,全球知名的减震器厂商,如:加百利、天纳克、德尔福、AC德科、日本 KYB、采埃孚、倍适登等;知名的橡胶减震产品厂商,如:威巴克、博戈等;知名的密封件厂商,如:德纳集团、辉门集团、爱尔铃克铃尔等,仍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地区。这些厂商研发、资金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强,通常同时经营整车配套和售后市场业务。考虑到整车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在材料组织、生产管理、规模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国际大型厂商已逐步向品牌运营商转型或是倾向于集中资源于整车配套市场以及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而将部分售后市场的产品外包生产,从而推动了售后市场的减震器、密封件生产向研发跟进速度快、产品性价比高的新兴市场国家转移。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欧美等汽车发达国家/地区,驾驶者更换减震器、密封件等易损件的频率要高于国内驾驶者,原因在于:
①欧美汽车驾驶者更关注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密封件等易损件对汽车安全性的影响,更加追求驾乘感受和汽车的个性化。

就减震器来说,驾驶者已逐步形成了定期更换的消费习惯,并可能根据不同的路况、季节选择更换不同阻尼力的减震器,以体验不同的驾车感受。而在国内,除非出现减震器外筒破裂、漏油等明显损坏,通常不会主动建议更换减震器,驾驶者也并未养成定期更换减震器的习惯。

此外,为追求驾车的个性,改装车在欧美等市场已经成为盛行的汽车文化,有专门的改装车展览会、改装车定制工厂等,只要汽车厂商一有新车下线,便会随之产生出一系列的改装方法和相应的配件,车辆外观、悬架系统、车内电子/音响设备、发动机等是最主要的改装部位。驾驶者对车辆安全性、舒适性的追求以及改装车市场的发展都加速了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密封件等零部件的更换频率。

②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拥有成熟的二手车市场,消费者在售车前或经销商在质量检测阶段通常会更换性能不佳的易损件以提高二手车的品质。

欧美等国的汽车更新周期平均不到 4年,二手车交易量已远超新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美国二手车市场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旧车质量认证、置换、拍卖、收购和销售体制,并已推广到几乎所有品牌的汽车厂商。在二手车质量认证环节,汽车厂商或者大型经销商将对二手车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测,并通过维护保养、更换零部件等方式以确保汽车的品质达到一定的出售标准,同时,经过认证的二手车还可在一定时期内享受与新车同样的售后保障。

(2)我国汽车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的起步落后于整车工业。上世纪 50年代,我国实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减震器作为悬架系统的关键零部件随之在国内生产。当时的减用于本厂汽车的整车配套,少量用于售后维修。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技术引进的道路,德、日系汽车被引进国内,由于国内减震器厂商长期为国产车型配套且在技术上与国外厂商差距较大,进口车的减震器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我国发动机密封件行业经历了与国内发动机行业类似的发展历程,即早期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在结构、材料等方面主要通过借鉴国外知名、成熟的品牌机型、产品进行开发设计,发展速度较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流发动机加速升级更新换代的大背景下,由于技术壁垒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我国的发动机研发通常需要数年才能逐步达到国际同行业的质量标准,这也造成了我国发动机密封件行业曾长期处于被动追赶的局面。

我国自上世纪 80年代末开始引入液压悬置技术,到 2000年液压悬置已经普遍应用到了所有中高端的车型,部分小排量车型也配置了液压悬置。随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正逐步取代液压悬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汽车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行业随之迅速发展,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亦有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的开发设计能力,规模较大的自主品牌厂商。但是,在高端产品领域我国自主品牌与国外厂商的差距依然明显。欧美、日韩等汽车发达地区的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密封件工业由于起步早且发展迅速,技术、研发实力较强,尤其是在消除震动源冲击、产品密封技术等方面都要领先于国内自主品牌厂商。国内自主品牌厂商则大都起步较晚,超前研发、系统研发的能力较弱。

市场准入壁垒、产品研发壁垒以及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使得我国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密封件行业存在较明显的不均衡。在对产品技术要求、安全要求较高的整车配套市场,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外资与合资品牌占据。我国自主品牌在整车配套市场缺乏话语权,其产品主要配套于中低端车型或者供应国内及海外售后市场,出口地则多集中于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近几年,我国自主品牌厂商积极开拓全球市场,以高性价比产品赢得海外订单,而后通过与海外厂商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提升企业自身技术和管理实力,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并逐步形成多家能够生产中高端产品、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规模的优势企业。该等企业的产品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在国内,部分企业的产品已进入整车配套市场,逐步提升了自主品牌在整车配套市场的份额。在海外,国产中高端产品业已进入欧美、日韩等汽车工业发达地区的售后和改装车市场。

2、行业利润水平
近年来,受益于汽车售后市场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密封件产品较高的产品制造能力壁垒和市场准入壁垒,中高端汽车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产品的市场竞争环境较为理性。在全球汽车保有量持续稳步增加和汽车售后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带动下,汽车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行业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趋势,行业整体利润水平相对稳定。

未来,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长,国内外汽车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新材料、新技术的进步发展,行业利润仍将维持在合理的水平。

3、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悬架系统减震器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我国悬架系统减震器技术水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自我探索阶段。这一时期我国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减震器产品和生产技术只是局限于国内几种简单的车型,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为吸收引进消化阶段。随着国外著名汽车企业纷纷在华投资建厂,国外的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企业也随之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的悬架系统减震器厂商带来了技术溢出效应。国内的汽车减震器企业或者与国外的减震器厂商采取合作,用市场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或者通过积极向外资企业学习,研究国外先进产品为自身产品技术水平的发展找寻方向。最后是自主研发阶段。经过前一阶段发展,我国减震器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高端产品的关键技术与技术趋势仍然把握在国外知名的减震器厂商手中。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开始将产品技术开发的重点由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转向研究符合发展趋势的产品技术,以形成自身的产品技术优势。目前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尚处于由吸收引进消化阶段向自主研发阶段推进的过程中。

目前我国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产品部分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部分产品在工作性能、使用寿命和使用舒适度上与国外产品仍然存在差距。提升我国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行业水平的关键在于如何消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来自于包括汽车轮胎、发动机甚至变速器等多个震动源的震动。

未来,我国悬架系统减震器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提高减震器的质量检测标准,加强其工作性能,使减震器能够满足不同振动源的震动要求,同时改善减震器的生产工艺,使其使用寿命达到国外先进产品水平;其次是研发生产减震器的新兴复合材料,同时要推动减震器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进度,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其三是研发新型减震器阻尼介质和阀系结构,提高减震器工作的舒适度。

(2)发动机密封件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发动机密封件的技术伴随着发动机的升级和更新换代而不断进步发展。与欧美等汽车工业强国相比,国内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发动机技术也相应发展较为落后,在发动机及其密封件材料设计或结构设计等方面,国内厂商主要以借鉴国外已有成熟机型为主。

近二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均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发动机密封件方面,我国虽与欧美等汽车制造强国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已不明显,特别是在发动机密封件材料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高强度、耐高温不锈钢,高性能氢化丁腈、氟胶等特种橡胶、聚四氟乙烯等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等方面的技术。

发动机密封件运行时需面对复杂的介质(如:润滑油、燃油、冷却液、热空气)和严苛的运行环境,因此如何提高其耐介质性能的相关技术是发动机密封件中的核心技术。掌握相关技术的发动机密封件企业,不仅可以为传统燃油发动机厂商提供发动机密封件解决方案,还可进一步将相关技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密封等领域,实现技术价值的延伸和提升。

(3)橡胶减震产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橡胶减震产品一般均由金属嵌件与橡胶硫化并与其他金属结构件组装而成。

各橡胶减震产品开发阶段的硫化、嵌件前处理、涂胶等工艺基本相同,橡胶配方设计和炼胶工艺对橡胶的粘弹特性至关重要,而橡胶的粘弹特性决定了减震性能,因此橡胶配方设计和炼胶工艺是核心环节。一般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够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橡胶配方设计和密炼,而小型企业通常不参与以上环节,直接外购硫化所需的橡胶。

橡胶配方设计须兼顾橡胶的弹性、阻尼、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压缩永久变形、耐高温和蠕变、耐低温、耐臭氧、疲劳等多项指标,由于指标之间会相互牵制,因此各项指标的平衡优化是这一环节的核心所在,对配方设计工程师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炼胶工艺的核心在于保证混炼胶质量稳定,而炼胶工艺的优化则主要依靠炼胶设备技术水平的提升。

4、产品进口国的有关进口政策、贸易摩擦对产品进口的影响
(1)主要进口国的有关进口政策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发动机密封件以及汽车橡胶减震产品,均为一般出口产品。公司产品主要出口美洲、欧洲等地区,该类地区内的主要国家均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主要进口国对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发动机密封件以及汽车橡胶减震产品没有特殊性限制政策。

(2)贸易壁垒对产品进口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出口销售占比较高,主要面向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贸易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进口国可能出于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减少贸易逆差等目的,针对我国出口的减震器产品设置更为严苛的贸易壁垒。严苛的贸易壁垒将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销售价格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下滑,进而对公司出口业务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五)行业竞争格局
1、市场化竞争格局
汽车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充分、集中度低。在汽车工业发达地区,国际知名厂商通过自产和全球采购方式保持规模优势和市场地位。在中国,汽车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厂商基本集中在东北、京津冀、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汽车零部件的产业集中区,其中长三角地区占比尤为突出。

我国汽车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发动机密封件企业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独/合资企业,资金和研发实力雄厚,主要为国外知名品牌的整车厂商提供配套,亦有产品以原车配件的方式进入售后市场;第二类是部分合资企业和实力较强的内资企业,主要是为国内汽车企业配套和出口至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部分优势企业业已通过 OEM/ODM方式向国际知名厂商供货;第三类主要是由小规模、分散生产的中小民营企业构成,产品主要是面向售后市场,出口地主要是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大部分自主品牌减震器、橡胶减震产品、密封件企业属于上述第三类,自主开发能力较弱,在产品和技术上主要处于跟随阶段,生产规模较小。(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