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智能(300222):投资建设数字能源产业基地项目
 证券代码:300222 证券简称:科大智能 公告编号:2025-072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建设 数字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投资概述 1、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科大智能”)为进一步加大对新型电力系统领域内的研发、市场投入与重点布局,不断推进、落实公司聚焦于数字能源业务发展的战略目标,拟投资建设数字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或“项目”)。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全资子公司。本项目投资总额为不超过人民币3.5亿元(含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最终项目投资总额以实际投资为准),全部为公司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 2、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数字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的议案》,董事会同意该事项并同意授权公司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士签署与本次投资事项相关的投资协议及文件,办理与当地政府签署协议、土地摘牌、项目建设、环评等相关手续。 3、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等规定,本次投资事项在董事会审议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本次对外投资事项不涉及关联交易,也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科大智能数字能源产业基地项目 2、实施主体:公司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全资子公司 3、实施地点: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火龙地路与复兴路交口西北角,面积约100亩。最终供地位置及面积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为准。 4、项目内容: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智能断路器、智能环网柜、智能配电终端及低压产品、储能等数字能源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 5、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投资总额为不超过人民币3.5亿元(具体投资额度和投资方案将根据项目的实际规模布局、项目用地和环境容量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具体如下: 
 7、项目建设周期:5年。 三、实施本项目的目的、可行性和对公司的影响 1、实施本项目的目的 (1)发展数字能源相关业务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阶段性目标是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到2030年阶段性目标是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预计到2030年接入终端设备数量将达到20亿只,中国新型电力系统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带动充电设施快速发展、工商业储能在峰谷价差驱动下发展迅猛,上述“新要素”的接入促使电力系统朝数智化改造转型,新能源应用场景的变化带来的配用电设备刚需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为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行业发展趋势需要,未来五年,央企将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投资超3万亿元,我国电网发展迎来新一轮的建设投资周期。综上,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新能源场景应用的快速发展,将为智能配用电设备制造企业及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数字能源业务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发展机遇。 (2)建设数字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宏观背景下,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新能源场景应用的快速扩大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公司聚焦“数字能源”领域,积极布局主动配电网、储能等核心技术研发,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场景。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产业政策的持续推动,未来配电网设备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灵活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业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基于此,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深化公司数字能源产品的研发,不断优化产品性能,进一步提升公司数字能源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项目将新增数字能源业务产品的生产能力,为客户提供符合需求的定制化产品并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项目建设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对于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基于深耕电力行业二十多年的业务理解,公司大力发展数字能源相关业务具备先发优势 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配电自动化领域的企业之一,最初以DTU、FTU、故障指示器、配电终端类等二次终端产品起家,深耕二次终端领域,后期响应和适应电网一二次融合及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号召,拓展智能中压断路器、智能环网柜等一次设备领域业务,在低压用电自动化业务领域,公司实现用电集采、低压智能断路器、智能电表等业务覆盖,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几家在协议转换器、能源控制器等低压产品标准拟定单位之一;同时,公司快速响应新能源业务市场需求,积极探索新能源与电网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应用,开展工商业储能、柔性互联、分布式光伏并网管理、大客户负荷管理、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场景研究,形成“源-网-荷-储”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公司深耕电力能源领域20多年,在研发能力及技术前瞻性、技术沉淀、产品迭代升级、人才积累、市场营销、客户资源等方面均具备一定优势。随着传统配电网正逐渐演变为以新能源为主体、融合新能源-配电网-负荷-储能的有源(主动)数字化配用电系统的趋势,凭借对于电力行业的理解,公司加大对数字能源相关业务具备先发优势,顺应行业趋势加大公司优势业务的发展,把握行业机遇,有利于公司主营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为公司及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 2、实施本项目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 “十四五”以来,国内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持续出台多项新型能源相关政策,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当前阶段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8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紧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加快推动一批配电网建设改造任务”,围绕供电能力、抗灾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升,结合各地实际,重点推进“四个一批”建设改造任务,加快推动一批供电薄弱区域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建设一批满足新型主体接入的项目,创新探索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公司本次项目建设是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具体落实,国家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助于项目落地和实施。 (2)公司丰富的技术储备、生产经验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年来,公司聚焦数字能源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形成了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截至2025年6月,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195项发明专利,490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外观设计专利,300项软件著作权。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自身培养与外部引进,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配置完备、年龄结构合理、行业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技术研发团队,有能力通过创新保持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凭借在智能配电网领域的技术、产品工艺及应用实践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公司现有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生产经验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品质保证。 (3)公司优质的客户资源为项目产能消化奠定了基础 公司在多年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凭借较为领先的综合方案设计优势、过硬的技术实力、良好的产品品质、本土化服务优势以及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多年来积攒的优质信用,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优势,获得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积累了一批实力雄厚、信誉良好、业务关系持续稳定的优质客户。其中,公司智能配用电产品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公司断路器、环网柜、配电终端类等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并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级电力企业及其指定设备采购单位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及服务保障体系,在日益扩大的市场中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未来,公司仍将立足客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司现有的优质客户资源、不断开拓的新行业客户以及完善的质量服务体系为本次项目产能消化提供了渠道,保障了项目的持续运营和营收稳定增长。 3、实施本项目对公司的影响 科大智能数字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的建设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聚焦发展数字能源的战略方向,有利于夯实长板,巩固和扩大公司数字能源业务优势,强化公司在数字能源领域的技术、市场、产品优势地位,进一步扩大公司数字能源业务的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长远稳定健康发展。此外,项目建设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助力我国智能电网等行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四、项目风险分析 1、本次拟购买的土地使用权需要与当地政府签订相关协议、通过公开竞拍方式进行,土地使用权能否竞得、土地使用权的最终成交价格及取得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2 、本次投资建设项目的实施,尚需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办理项目备案、环评审批、建设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因经济形势、国家或地方有关政策、实际发展情况等因素调整的可能性,因此该项目可能存在顺延、变更、中止或者终止的风险。 3、本次投资投入运营后的经营业绩可能面临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及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存在不达预期的风险。 4、本次投资总额仅是在目前条件下的计划数和预估数,如未来投资项目业务或规划发生调整,该预估数存在调整的可能性,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投资。 五、备查文件 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 特此公告。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中财网  |